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00291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64006.6

申请日:

20141212

公开号:

CN104396911B

公开日:

2016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1/02,A01M1/10

主分类号:

A01M1/02,A01M1/10

申请人:

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龚恒翔,朱国军,喻小华

地址:

402566 重庆市铜梁区石鱼镇兴红村9组

优先权:

CN201410764006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兴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灭蝗箱内设有一层阻拦网;阻拦网左侧的灭蝗箱下箱板内表面上竖直设有加热器和固定套;每个固定套上插有一根毛刷,毛刷上沾有性外激素;阻拦网右旁的灭蝗箱下箱板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蝗虫出口下部固定有蝗虫收集件;灭蝗箱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防退出组件,每个防退出组件由水平梁和防退出片构成。本发明通过毛刷上的性外激素和加热器发热时红外辐射来吸引蝗虫,能可靠、有效地吸引蝗虫,蝗虫从防退出组件处进入灭蝗箱后不能退出,最后从蝗虫出口处进入蝗虫收集件中,这样就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将收集到的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捕灭蝗虫的成本很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极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蝗箱(1)和隔热板(6),其中灭蝗箱(1)内设有一层阻拦网(2),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1)内壁固定,且阻拦网网眼的孔径为1-3mm;所述阻拦网(2)左侧的灭蝗箱下箱板内表面上竖直设有一组加热器(3)和固定套(4),其中加热器(3)和固定套(4)均呈前后并排设置,且加热器(3)位于固定套(4)右边,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距离(D)为3-12mm;每个所述固定套(4)上插有一根毛刷(5),该毛刷上沾有性外激素,且灭蝗箱(1)的左箱口由可拆卸的所述隔热板(6)封闭;所述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1)下箱板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1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蝗虫收集件(7),这个蝗虫收集件(7)位于灭蝗箱(1)下方;所述灭蝗箱(1)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防退出组件,且最左边的防退出组件从右边靠近所述蝗虫收集件(7),且每个防退出组件由水平梁(8)和防退出片(9)构成,其中:所述水平梁(8)上下并排设置,这些水平梁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1)前、后箱板的内表面固定,且最上面、下面的一根水平梁(8)分别与灭蝗箱(1)对应的箱板贴合;相邻两根水平梁(8)之间设有两片所述防退出片(9),该防退出片为塑料片,防退出片(9)的两侧与灭蝗箱(1)前、后箱板的内表面接触,这两片防退出片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8)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防退出片(9)的左端悬空,且两片防退出片(9)构成一个“V”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退出组件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防退出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退出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D)为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拦网(2)为金属网,并通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背景技术

蝗虫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害虫,它对红外辐射和性外激素比较敏感去,且蝗虫依靠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配。为了灭蝗每年全国安排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灭蝗效果不佳。由于蝗虫能飞,因此采用现有的灭蝗方式往往会导致蝗虫满天飞,但真正杀死的蝗虫却很少,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灭蝗效果好、成本低的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蝗箱(1)和隔热板(6),其中灭蝗箱(1)内设有一层阻拦网(2),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1)内壁固定,且阻拦网网眼的孔径为1-3mm;所述阻拦网(2)左侧的灭蝗箱下箱板内表面上竖直设有一组加热器(3)和固定套(4),其中加热器(3)和固定套(4)均呈前后并排设置,且加热器(3)位于固定套(4)右边,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距离(D)为3-12mm;每个所述固定套(4)上插有一根毛刷(5),该毛刷上沾有性外激素,且灭蝗箱(1)的左箱口由可拆卸的 所述隔热板(6)封闭;所述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1)下箱板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1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蝗虫收集件(7),这个蝗虫收集件(7)位于灭蝗箱(1)下方;

所述灭蝗箱(1)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防退出组件,且最左边的防退出组件从右边靠近所述蝗虫收集件(7),且每个防退出组件由水平梁(8)和防退出片(9)构成,其中:所述水平梁(8)上下并排设置,这些水平梁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1)前、后箱板的内表面固定,且最上面、下面的一根水平梁(8)分别与灭蝗箱(1)对应的箱板贴合;相邻两根水平梁(8)之间设有两片所述防退出片(9),该防退出片为塑料片,防退出片(9)的两侧与灭蝗箱(1)前、后箱板的内表面接触,这两片防退出片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8)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防退出片(9)的左端悬空,且两片防退出片(9)构成一个“V”字形。

在上述结构中,本发明中加热器(3)发热时红外辐射很强烈,而毛刷上沾有性外激素,这样就能吸引对红外辐射和性外激素很敏感的蝗虫。本发明通过红外辐射和性外激素吸引蝗虫,这样就具有双保险作用,当红外辐射和性外激素都起作用时吸引能力更强,而红外辐射或性外激素失去作用时还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并且,沾性外激素的毛刷设在加热器(3)左边,两者之间的距离为3-12mm,这样不仅便于将毛刷取下后重新沾性外激素,而且毛刷和加热器(3)左边之间的距离为3-12mm,这样就能防止性外激素挥发过快,从而延长重新沾性外激素的时间。

由于防退出组件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这样就能缩小蝗虫在灭蝗箱(1)内的活动空间,且多个防退出组件能很有效地防止蝗虫从灭蝗箱(1)的右箱口退出, 从而保证蝗虫只能向左移动,并飞向阻拦网(2),最后从灭蝗箱(1)的蝗虫出口(1a)处落入蝗虫收集件(7)中,这样就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通过水淹、火烧或喷洒灭蝗药剂等方式将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捕灭蝗虫的成本低廉,整个灭蝗过程基本不用人工干预,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通过这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社会价值,因为本装置不需要耗电所以使用范围和区域很广泛。

所述防退出组件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防退出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这样就能一步步压缩蝗虫在灭蝗箱(1)内的活动空间,从而使蝗虫尽早进入蝗虫收集件(7)中,从而提高灭蝗效率。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防退出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8)。

所述距离(D)为10mm,这样就不至于使性外激素挥发得太快,从而延长添加性外激素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阻拦网(2)为金属网,并通电,这样就能将蝗虫击毙或击晕,从而改善本发明捕灭蝗虫的效率。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毛刷上的性外激素和加热器发热时红外辐射来吸引蝗虫,能可靠、有效地吸引蝗虫,蝗虫从防退出组件处进入灭蝗箱后不能退出,并由多个防退出组件逐步缩小活动空间,被阻拦网拦住、击毙或击晕,最后从蝗虫出口处进入蝗虫收集件中,这样就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将收集到的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捕灭蝗虫的成本很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极低,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靠性好,通过这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主要由灭蝗箱1、阻拦网2、加热器3、固定套4、毛刷5、隔热板6、蝗虫收集件7和防退出组件构成。其中,灭蝗箱1为白色透明箱体,该灭蝗箱1为绝缘箱体,灭蝗箱1的左箱体和右箱体敞开,且灭蝗箱1水平设置,并通过安装架10支撑在地面上。另外,所述灭蝗箱1的上箱板与左箱板和右箱板滑动,这样就能将上箱板抽出,以便清洗灭蝗箱1的内腔。

灭蝗箱1内设有一层阻拦网2,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1四个箱板的内壁固定,且阻拦网为金属网,并通电。网眼的孔径为1-3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1.5、2、2.5mm,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蝗虫穿过阻拦网2。

所述阻拦网2左侧的灭蝗箱下箱板内表面上竖直设有一组加热器3和固定套4,其中加热器3和固定套4均呈前后并排设置,且加热器3位于固定套4的右边,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距离D为3-12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4、5、7、10mm。每个所述固定套4上插有一根外购的毛刷5,该毛刷5上沾有性外激素,且灭蝗箱1的左箱口由可拆卸的隔热板6封闭。所述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1下箱板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1a,该蝗虫出口1a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蝗虫收集件7,这个蝗虫收集件7位于灭蝗箱1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灭蝗箱1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防退出组件,在本案中防退出组件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防退出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且且最左边的防退出组件从右边靠近蝗虫收集件7。每个防退出组件由水平梁8 和防退出片9构成,其中水平梁8上下并排设置,每个防退出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8。这些水平梁8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1前箱板和后箱板的内表面固定,而最上面的一根水平梁8与灭蝗箱1的上箱板贴合,且最下面的一根水平梁8与灭蝗箱1的下箱板贴合。

相邻两根水平梁8之间设有两片防退出片9,该防退出片9为塑料片,这样就能让蝗虫轻易地单向通过。防退出片9的两侧与灭蝗箱1前箱板和后箱板的内表面接触,这两片防退出片9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8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防退出片9的左端悬空,且两片防退出片9构成一个“V”字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764006.6 (22)申请日 2014.12.12 (73)专利权人 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02566 重庆市铜梁区石鱼镇兴红村9 组 (72)发明人 龚恒翔 朱国军 喻小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50211 代理人 刘兴顺 (51)Int.Cl. A01M 1/02(2006.01) A01M 1/10(2006.01) 审查员 王夏冰 (54)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

2、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 灭器, 灭蝗箱内设有一层阻拦网; 阻拦网左侧的 灭蝗箱下箱板内表面上竖直设有加热器和固定 套; 每个固定套上插有一根毛刷, 毛刷上沾有性 外激素; 阻拦网右旁的灭蝗箱下箱板上竖直开有 一个蝗虫出口, 蝗虫出口下部固定有蝗虫收集 件; 灭蝗箱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防退出组 件, 每个防退出组件由水平梁和防退出片构成。 本发明通过毛刷上的性外激素和加热器发热时 红外辐射来吸引蝗虫, 能可靠、 有效地吸引蝗虫, 蝗虫从防退出组件处进入灭蝗箱后不能退出, 最 后从蝗虫出口处进入蝗虫收集件中, 这样就将蝗 虫收集起来, 以便后续将收集到的蝗虫全部杀 死, 灭蝗方便、 高效, 捕灭蝗。

3、虫的成本很低, 工人 的劳动强度极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4396911 B 2016.08.31 CN 104396911 B 1.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灭蝗箱(1)和隔热板(6), 其中 灭蝗箱(1)内设有一层阻拦网(2), 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1)内壁固定, 且阻拦网网眼的 孔径为1-3mm; 所述阻拦网(2)左侧的灭蝗箱下箱板内表面上竖直设有一组加热器(3)和固 定套(4), 其中加热器(3)和固定套(4)均呈前后并排设置, 且加热器(3)位于固定套(4)右 边, 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距离(D)为3-12mm; 每个所述固定套。

4、(4)上插有一根毛刷(5), 该毛刷 上沾有性外激素, 且灭蝗箱(1)的左箱口由可拆卸的所述隔热板(6)封闭; 所述阻拦网(2)右 旁的灭蝗箱(1)下箱板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1a), 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 固定有一个蝗虫收集件(7), 这个蝗虫收集件(7)位于灭蝗箱(1)下方; 所述灭蝗箱(1)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防退出组件, 且最左边的防退出组件从右边 靠近所述蝗虫收集件(7), 且每个防退出组件由水平梁(8)和防退出片(9)构成, 其中: 所述 水平梁(8)上下并排设置, 这些水平梁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1)前、 后箱板的内表面固定, 且 最上面、 下面的一根水平梁(8)分别。

5、与灭蝗箱(1)对应的箱板贴合; 相邻两根水平梁(8)之间 设有两片所述防退出片(9), 该防退出片为塑料片, 防退出片(9)的两侧与灭蝗箱(1)前、 后 箱板的内表面接触, 这两片防退出片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8)的相对端固定, 而两片防 退出片(9)的左端悬空, 且两片防退出片(9)构成一个 “V” 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退出组件的 数目为四个, 这四个防退出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防退 出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

6、所述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D)为 1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拦网(2) 为金属网, 并通电。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396911 B 2 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林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背景技术 0002 蝗虫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害虫, 它对红外辐射和性外激素比较敏感去, 且蝗虫依靠 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配。 为了灭蝗每年全国安排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且灭蝗效果不佳。 由于蝗虫能飞, 因此采用现有。

7、的灭蝗方式往往会导致蝗虫满天飞, 但真正 杀死的蝗虫却很少, 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灭蝗效果好、 成本低的具有防退出功能 的蝗虫捕灭器。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灭 蝗箱(1)和隔热板(6), 其中灭蝗箱(1)内设有一层阻拦网(2), 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1) 内壁固定, 且阻拦网网眼的孔径为1-3mm; 所述阻拦网(2)左侧的灭蝗箱下箱板内表面上竖 直设有一组加热器(3)和固定套(4), 其中加热器(3)和固定套(4)均呈前后并排设置, 且加 热器(3)位于固定套(。

8、4)右边, 这两个部件之间的距离(D)为3-12mm; 每个所述固定套(4)上 插有一根毛刷(5), 该毛刷上沾有性外激素, 且灭蝗箱(1)的左箱口由可拆卸的所述隔热板 (6)封闭; 所述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1)下箱板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1a), 该蝗虫出 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蝗虫收集件(7), 这个蝗虫收集件(7)位于灭蝗箱(1) 下方; 0005 所述灭蝗箱(1)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防退出组件, 且最左边的防退出组件从 右边靠近所述蝗虫收集件(7), 且每个防退出组件由水平梁(8)和防退出片(9)构成, 其中: 所述水平梁(8)上下并排设置, 这些水平梁的两侧分别与。

9、灭蝗箱(1)前、 后箱板的内表面固 定, 且最上面、 下面的一根水平梁(8)分别与灭蝗箱(1)对应的箱板贴合; 相邻两根水平梁 (8)之间设有两片所述防退出片(9), 该防退出片为塑料片, 防退出片(9)的两侧与灭蝗箱 (1)前、 后箱板的内表面接触, 这两片防退出片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8)的相对端固定, 而两片防退出片(9)的左端悬空, 且两片防退出片(9)构成一个 “V” 字形。 0006 在上述结构中, 本发明中加热器(3)发热时红外辐射很强烈, 而毛刷上沾有性外激 素, 这样就能吸引对红外辐射和性外激素很敏感的蝗虫。 本发明通过红外辐射和性外激素 吸引蝗虫, 这样就具有双保险作用,。

10、 当红外辐射和性外激素都起作用时吸引能力更强, 而红 外辐射或性外激素失去作用时还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 并且, 沾性外激素的毛刷设在加热 器(3)左边, 两者之间的距离为3-12mm, 这样不仅便于将毛刷取下后重新沾性外激素, 而且 毛刷和加热器(3)左边之间的距离为3-12mm, 这样就能防止性外激素挥发过快, 从而延长重 新沾性外激素的时间。 0007 由于防退出组件的数目为至少两个, 这样就能缩小蝗虫在灭蝗箱(1)内的活动空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4396911 B 3 间, 且多个防退出组件能很有效地防止蝗虫从灭蝗箱(1)的右箱口退出, 从而保证蝗虫只能 向左移动, 并。

11、飞向阻拦网(2), 最后从灭蝗箱(1)的蝗虫出口(1a)处落入蝗虫收集件(7)中, 这样就将蝗虫收集起来, 以便后续通过水淹、 火烧或喷洒灭蝗药剂等方式将蝗虫全部杀死, 灭蝗方便、 高效, 捕灭蝗虫的成本低廉, 整个灭蝗过程基本不用人工干预, 且本发明结构简 单, 易于制造, 通过这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 社会 价值, 因为本装置不需要耗电所以使用范围和区域很广泛。 0008 所述防退出组件的数目为四个, 这四个防退出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 小, 这样就能一步步压缩蝗虫在灭蝗箱(1)内的活动空间, 从而使蝗虫尽早进入蝗虫收集件 (7)中, 从而提高灭蝗。

12、效率。 0009 作为优选, 每个所述防退出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8)。 0010 所述距离(D)为10mm, 这样就不至于使性外激素挥发得太快, 从而延长添加性外激 素的时间。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阻拦网(2)为金属网, 并通电, 这样就能将蝗虫击毙或击晕, 从而改 善本发明捕灭蝗虫的效率。 0012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毛刷上的性外激素和加热器发热时红外辐射来吸引蝗虫, 能可靠、 有效地吸引蝗虫, 蝗虫从防退出组件处进入灭蝗箱后不能退出, 并由多个防退出组 件逐步缩小活动空间, 被阻拦网拦住、 击毙或击晕, 最后从蝗虫出口处进入蝗虫收集件中, 这样就将蝗虫收集起来, 以便后续将。

13、收集到的蝗虫全部杀死, 灭蝗方便、 高效, 捕灭蝗虫的 成本很低, 工人的劳动强度极低, 且本发明结构简单, 易于制造, 可靠性好, 通过这个装置很 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 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 一种具有防退出功能的蝗虫捕灭器, 主要由灭蝗箱1、 阻拦网2、 加热器 3、 固定套4、 毛刷5、 隔热板6、 蝗虫收集件7和防退出组件构成。 其中, 灭蝗箱1为白色透明箱 体, 该灭蝗箱1为绝缘箱体, 灭蝗箱1的左箱体和右箱体敞开, 且灭蝗箱1。

14、水平设置, 并通过安 装架10支撑在地面上。 另外, 所述灭蝗箱1的上箱板与左箱板和右箱板滑动, 这样就能将上 箱板抽出, 以便清洗灭蝗箱1的内腔。 0016 灭蝗箱1内设有一层阻拦网2, 该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1四个箱板的内壁固定, 且 阻拦网为金属网, 并通电。 网眼的孔径为1-3mm, 并可进一步优选为1.5、 2、 2.5mm, 这样设计 的目的是防止蝗虫穿过阻拦网2。 0017 所述阻拦网2左侧的灭蝗箱下箱板内表面上竖直设有一组加热器3和固定套4, 其 中加热器3和固定套4均呈前后并排设置, 且加热器3位于固定套4的右边, 这两个部件之间 的距离D为3-12mm, 并可进一步优选为4。

15、、 5、 7、 10mm。 每个所述固定套4上插有一根外购的毛 刷5, 该毛刷5上沾有性外激素, 且灭蝗箱1的左箱口由可拆卸的隔热板6封闭。 所述阻拦网2 右旁的灭蝗箱1下箱板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1a, 该蝗虫出口1a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4396911 B 4 固定有一个蝗虫收集件7, 这个蝗虫收集件7位于灭蝗箱1下方。 0018 如图1所示, 所述灭蝗箱1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防退出组件, 在本案中防退出 组件的数目为四个, 这四个防退出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 且且最左边的防退 出组件从右边靠近蝗虫收集件7。 每个防退出组件由水平梁8和防退。

16、出片9构成, 其中水平梁 8上下并排设置, 每个防退出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8。 这些水平梁8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1 前箱板和后箱板的内表面固定, 而最上面的一根水平梁8与灭蝗箱1的上箱板贴合, 且最下 面的一根水平梁8与灭蝗箱1的下箱板贴合。 0019 相邻两根水平梁8之间设有两片防退出片9, 该防退出片9为塑料片, 这样就能让蝗 虫轻易地单向通过。 防退出片9的两侧与灭蝗箱1前箱板和后箱板的内表面接触, 这两片防 退出片9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8的相对端固定, 而两片防退出片9的左端悬空, 且两片防 退出片9构成一个 “V” 字形。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4396911 B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4396911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