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7002486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23493.1

申请日:

20110805

公开号:

CN102342255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句容市句容水库管理所

发明人:

尚进,李正元,李建伟,洪玉定,经秋红,王傲银,唐自力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镇下甸村戴家边自然村句容市句容水库管理所

优先权:

CN201110223493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柏尚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该养殖方法包括:5月上旬,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每亩施有机粪肥200~300kg;5月下旬,每亩放养25~30万尾鱼苗,投饵饲喂,经20~25d培育,拉网分塘;夏花鱼种下塘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每亩施有机粪肥200~400kg,细鳞斜颌鲴夏花入池3~5d后每亩投放1.5~2cm/只青虾苗1万尾进行混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5月上旬,鱼苗下塘前用生石灰对培育池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然后每亩施有机粪肥200~300kg,注入清水50~60cm;5月下旬,每亩放养25~30万尾鱼苗,投饵饲喂,经20~25d培育,拉网分塘;(2)夏花鱼种下塘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每亩施有机粪肥200~400kg,注入清水1~1.2m,到6月中下旬,每亩放养夏花3.0~3.5万尾,投饵饲喂进行主养;(3)细鳞斜颌鲴夏花入池3~5d后每亩投放1.5~2cm/只青虾苗1万尾进行混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鳞斜颌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投饵饲喂包括:前5天每亩投喂2~3kg黄豆磨成的豆浆40~60kg,5天后黄豆量增加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鳞斜颌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投放的鱼苗体长为2.5~3.0/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鳞斜颌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的投喂饵料包括黄豆饼、青糠和麸皮等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4%,日投喂2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细鳞斜颌鲴鱼种的养殖方 法。

背景技术

细鳞斜颌鲴(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Bleeker))属鲤科,密鲴亚科,斜颌 鲴属,俗称沙姑子、黄片、板黄鱼、黄尾刁子等,分布在我国长江、黑龙江、珠 江及其流域中的湖泊和水库里,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细鳞斜颌鲴栖息于水的中下层,体长在4cm以上时,喜食水体中的藻类、 高等植物碎屑及腐泥等,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喜食人工配合饵料,二龄体重可达 300~500g。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细鳞斜颌鲴养 殖方法,用于淡水渔业增产增效目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1)5月中旬,鱼苗下塘前用生石灰对培育池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 75~100kg清塘消毒,然后每亩施有机粪肥200~300kg,注入清水50~60cm;5月 下旬,每亩放养25~30万尾鱼苗,投饵饲喂,经20~25d培育,拉网分塘;

(2)夏花鱼种下塘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每亩施有机粪肥 200~400kg,注入清水1~1.2m,到6月中下旬,每亩放养夏花2.5~3.0万尾,投 饵饲喂。

(3)细鳞斜颌鲴夏花入池3~5d后每亩投放1.5~2cm/只青虾苗1万尾进行混 养。

其中,步骤(1)清塘消毒前要铲除池边杂草,并保留池中一定深度的淤泥, 淤泥不超过10cm,保留池水10~15cm高,经过清塘消毒后,排尽池水,暴晒备 用。注入清水时要用0.288mm筛绢布进行过滤,防止敌害生物的混入,有机肥 施放时间为鱼苗入池前5~7d。若池水中出现枝角类生物时,用0.3ppm90%敌百 虫全池泼洒。

所述步骤(1)所投饵饲喂包括:前5天每亩投喂2~3kg黄豆磨成的豆浆 40~60kg,5天后黄豆量增加20%,每天分2次全池泼洒,上、下午各1次。阴 雨天酌情减少投饵量。所述步骤(1)后期投喂少量青糠和麸皮等混合细料。

所述步骤(1)鱼苗下塘后,加强巡塘,每天早晚各一次,观察鱼苗活动情 况和水色、水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捞出蛙卵、污物。鱼苗 下塘后6~7天将池水加深至80cm,然后每3~5天加一次水,每次10~15cm。

步骤(2)中,每隔5~7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cm。保持水质肥爽, 发现缺氧浮头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步骤(2)所述投放的鱼苗体长为2.5~3.0cm/尾。

由于细鳞斜颌鲴夏花至鱼种阶段鱼体较幼嫩,摄食人工饲料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整个鱼种培育阶段,不宜多混养能力强势的鱼种。

步骤(2)和步骤(3)的投喂饵料包括黄豆饼、青糠和麸皮等饲料,投喂饲 料粗蛋白含量为34%,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

采用生石灰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淤泥中的硫化氢、氨气、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 体的含量;生石灰消毒可以是底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释放,起到育肥水 质的作用;另外,生石灰可提高水体的pH值,进而提高了苗种的抗病能力。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该养殖方法包括:5月上旬,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每亩施有机粪 肥200~300kg;5月下旬,每亩放养25~30万尾鱼苗,投饵饲喂,经20~25d培 育,拉网分塘;夏花鱼种下塘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每亩施有 机粪肥200~400kg,细鳞斜颌鲴夏花入池3~5d后每亩投放1.5~2cm/只青虾苗1 万尾进行混养。进而达到了淡水养殖增产增效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选用单池水面2~3亩,水深1.5m的小鱼池进行夏花人工培育,鱼苗下塘前 用生石灰对培育池进行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然后每亩施有 机粪肥200~300kg,注入清水50~60cm;投放细鳞斜颌鲴夏花时,每亩放养25~30 万尾鱼苗,投饵饲喂,前5天每亩投喂2~3kg黄豆磨成的豆浆40~60kg,5天后 黄豆量增加20%,经20~25d培育,拉网分塘,亩生产2.5~3cm/尾细鳞斜颌鲴夏 花18~21万尾;

然后选用单池水面5~10亩,水深1.5~1.8m的中型鱼池作为鱼种培育池,每 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每亩施有机粪肥200~400kg,注入清水1~1.2m, 到6月中下旬,每亩放养夏花2.5~3.0万尾,投饵饲喂进行主养。细鳞斜颌鲴夏 花入池3~5d后每亩投放1.5~2cm/只青虾苗1万尾。投喂饵料包括黄豆饼、青糠 和麸皮等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4%,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经5~6个月 时间人工培育,细鳞斜颌鲴鱼种的规格达到9~15cm/尾,每亩单产达300~400公 斤。

对比例

主养品种为细鳞斜颌鲴,搭配品种为青虾,以细鳞斜颌鲴为主养品种,搭配 青虾进行主混养培育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细鳞斜颌鲴、花鲢、白鲢、银鲫进行 混养。选用培育养殖水面,生石灰池塘消毒,有机肥育水,注水深度同实施例鱼 种培育方式一致,鱼种培育期内投喂饲料均为粗蛋白为34%含量的配合饲料,经 56个月时间人工培育,其产量与效益结果对比如表1、表2:

表1  细鳞斜颌鲴鱼种主养模式

注:饵料系数为1.7

表2  细鳞斜颌鲴鱼种混养模式

注:饵料系数为1.9

通过表1、表2模式养殖结果可见,表1中主养品种为细鳞斜颌鲴,搭配品 种为青虾,因青虾平日生活在水体底层及抢食能力弱等特点,平日只摄食细鳞斜 颌鲴吃剩的饲料碎屑,不与主养品种争食,进而使主养的细鳞斜颌鲴鱼种成活率 较高,出池规格(12~13cm/尾)一致,养殖综合效益较高。反观表2养殖结果, 混养的白鲢、银鲫虽与细鳞斜颌鲴生活在不同水层,但由于平日投喂时抢饵料能 力强,细鳞斜颌鲴夏花放养密度虽小于表1中的细鳞斜颌鲴夏花放养密度,但最 终对养殖的细鳞斜颌鲴鱼种成活率、出池规格(9~10cm/尾)造成了较大影响。 此外,综观表2模式养殖结果,其产量虽高于表1模式结果,但因表2模式中混 养品种不合理,饵料系数大,综合鱼种售价低等原因,其最终养殖效益还是远远 低于表1主养细鳞斜颌鲴鱼种模式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 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422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2.08 CN 102342255 A *CN102342255A* (21)申请号 201110223493.1 (22)申请日 2011.08.05 A01K 61/00(2006.01) (71)申请人 句容市句容水库管理所 地址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华阳镇下 甸村戴家边自然村句容市句容水库管 理所 (72)发明人 尚进 李正元 李建伟 洪玉定 经秋红 王傲银 唐自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54) 发明名称 一种细鳞斜颌鲴的。

2、养殖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 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该养殖方法包括 : 5 月上旬, 每亩用生石灰 75100kg 清塘消毒, 每亩施有机粪 肥 200300kg ; 5 月下旬, 每亩放养 2530 万尾鱼 苗, 投饵饲喂, 经 2025d 培育, 拉网分塘 ; 夏花鱼 种下塘前, 每亩用生石灰 75100kg 清塘消毒, 每 亩施有机粪肥 200400kg, 细鳞斜颌鲴夏花入池 35d 后每亩投放 1.52cm/ 只青虾苗 1 万尾进行 混养。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

3、3 页 CN 102342269 A1/1 页 2 1. 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5 月上旬, 鱼苗下塘前用生石灰对培育池进行消毒, 每亩用生石灰 75100kg 清塘消 毒, 然后每亩施有机粪肥 200300kg, 注入清水 5060cm ; 5 月下旬, 每亩放养 2530 万尾鱼 苗, 投饵饲喂, 经 2025d 培育, 拉网分塘 ; (2) 夏花鱼种下塘前, 每亩用生石灰 75100kg 清塘消毒, 每亩施有机粪肥 200400kg, 注入清水 11.2m, 到 6 月中下旬, 每亩放养夏花 3.03.5 万尾, 投饵饲喂进行主养 ; (3) 细。

4、鳞斜颌鲴夏花入池 35d 后每亩投放 1.52cm/ 只青虾苗 1 万尾进行混养。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细鳞斜颌鲴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1) 所投饵饲喂包 括 : 前 5 天每亩投喂 23kg 黄豆磨成的豆浆 4060kg, 5 天后黄豆量增加 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鳞斜颌鲴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所述投放的鱼苗 体长为 2.53.0/ 尾。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细鳞斜颌鲴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和步骤 (3) 的投 喂饵料包括黄豆饼、 青糠和麸皮等饲料, 粗蛋白含量为 34%, 日投喂 2 次。 权 利 要 。

5、求 书 CN 102342255 A CN 102342269 A1/3 页 3 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细鳞斜颌鲴鱼种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细鳞斜颌鲴 (Plagiognathops microlepis(Bleeker) 属鲤科, 密鲴亚科, 斜颌鲴 属, 俗称沙姑子、 黄片、 板黄鱼、 黄尾刁子等, 分布在我国长江、 黑龙江、 珠江及其流域中的湖 泊和水库里, 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0003 细鳞斜颌鲴栖息于水的中下层, 体长在 4cm 以上时, 喜食水体中的藻类、 高等植物 碎屑及腐泥等, 在人工养殖。

6、条件下也喜食人工配合饵料, 二龄体重可达 300 500g。 发明内容 0004 发明目的 :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鳞斜颌鲴养殖方 法, 用于淡水渔业增产增效目的。 0005 技术方案 :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06 (1)5 月中旬, 鱼苗下塘前用生石灰对培育池进行消毒, 每亩用生石灰 75 100kg 清塘消毒, 然后每亩施有机粪肥 200 300kg, 注入清水 50 60cm ; 5 月下旬, 每亩放养 25 30 万尾鱼苗, 投饵饲喂, 经 20 25d 培育, 拉网分塘 ; 0007 (2)夏花鱼种下塘前。

7、, 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 每亩施有机粪肥200 400kg, 注入清水 1 1.2m, 到 6 月中下旬, 每亩放养夏花 2.5 3.0 万尾, 投饵饲喂。 0008 (3) 细鳞斜颌鲴夏花入池 3 5d 后每亩投放 1.5 2cm/ 只青虾苗 1 万尾进行混 养。 0009 其中, 步骤 (1) 清塘消毒前要铲除池边杂草, 并保留池中一定深度的淤泥, 淤泥不 超过10cm, 保留池水1015cm高, 经过清塘消毒后, 排尽池水, 暴晒备用。 注入清水时要用 0.288mm 筛绢布进行过滤, 防止敌害生物的混入, 有机肥施放时间为鱼苗入池前 5 7d。若 池水中出现枝角类生物时。

8、, 用 0.3ppm90敌百虫全池泼洒。 0010 所述步骤 (1) 所投饵饲喂包括 : 前 5 天每亩投喂 2 3kg 黄豆磨成的豆浆 40 60kg, 5 天后黄豆量增加 20, 每天分 2 次全池泼洒, 上、 下午各 1 次。阴雨天酌情减少投饵 量。所述步骤 (1) 后期投喂少量青糠和麸皮等混合细料。 0011 所述步骤 (1) 鱼苗下塘后, 加强巡塘, 每天早晚各一次, 观察鱼苗活动情况和水 色、 水质变化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及时捞出蛙卵、 污物。鱼苗下塘后 6 7 天将池 水加深至 80cm, 然后每 3 5 天加一次水, 每次 10 15cm。 0012 步骤 (2) 。

9、中, 每隔 5 7 天加水一次, 每次加水 15 20cm。保持水质肥爽, 发现缺 氧浮头及时采取增氧措施。 0013 步骤 (2) 所述投放的鱼苗体长为 2.5 3.0cm/ 尾。 0014 由于细鳞斜颌鲴夏花至鱼种阶段鱼体较幼嫩, 摄食人工饲料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 在整个鱼种培育阶段, 不宜多混养能力强势的鱼种。 说 明 书 CN 102342255 A CN 102342269 A2/3 页 4 0015 步骤(2)和步骤(3)的投喂饵料包括黄豆饼、 青糠和麸皮等饲料, 投喂饲料粗蛋白 含量为 34, 日投喂 2 次, 上下午各一次。 0016 采用生石灰消毒可以有效降低淤泥中的硫化氢、。

10、 氨气、 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体的 含量 ; 生石灰消毒可以是底泥中的氮、 磷等营养元素大量释放, 起到育肥水质的作用 ; 另 外, 生石灰可提高水体的 pH 值, 进而提高了苗种的抗病能力。 0017 有益效果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鳞斜颌鲴的养殖方法, 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该养殖 方法包括 : 5 月上旬, 每亩用生石灰 75 100kg 清塘消毒, 每亩施有机粪肥 200 300kg ; 5 月下旬, 每亩放养 25 30 万尾鱼苗, 投饵饲喂, 经 20 25d 培育, 拉网分塘 ; 夏花鱼种下塘 前, 每亩用生石灰 75 100kg 清塘消毒, 每亩施有机粪肥 200 400kg, 细。

11、鳞斜颌鲴夏花入 池 3 5d 后每亩投放 1.5 2cm/ 只青虾苗 1 万尾进行混养。进而达到了淡水养殖增产增 效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 0019 选用单池水面 2 3 亩, 水深 1.5m 的小鱼池进行夏花人工培育, 鱼苗下塘前用生 石灰对培育池进行消毒, 每亩用生石灰 75 100kg 清塘消毒, 然后每亩施有机粪肥 200 300kg, 注入清水 50 60cm ; 投放细鳞斜颌鲴夏花时, 每亩放养 25 30 万尾鱼苗, 投饵饲 喂, 前 5 天每亩投喂 2 3kg 黄豆磨成的豆浆 40 60kg, 5 天后黄豆量增加 20, 经 20 25d 培育, 拉网分塘, 亩。

12、生产 2.5 3cm/ 尾细鳞斜颌鲴夏花 18 21 万尾 ; 0020 然后选用单池水面 5 10 亩, 水深 1.5 1.8m 的中型鱼池作为鱼种培育池, 每亩 用生石灰 75 100kg 清塘消毒, 每亩施有机粪肥 200 400kg, 注入清水 1 1.2m, 到 6 月 中下旬, 每亩放养夏花 2.5 3.0 万尾, 投饵饲喂进行主养。细鳞斜颌鲴夏花入池 3 5d 后每亩投放 1.5 2cm/ 只青虾苗 1 万尾。投喂饵料包括黄豆饼、 青糠和麸皮等饲料, 粗蛋 白含量为 34, 日投喂 2 次, 上下午各一次。经 5 6 个月时间人工培育, 细鳞斜颌鲴鱼种 的规格达到 9 15cm/。

13、 尾, 每亩单产达 300 400 公斤。 0021 对比例 0022 主养品种为细鳞斜颌鲴, 搭配品种为青虾, 以细鳞斜颌鲴为主养品种, 搭配青虾进 行主混养培育为试验组, 对照组采用细鳞斜颌鲴、 花鲢、 白鲢、 银鲫进行混养。 选用培育养殖 水面, 生石灰池塘消毒, 有机肥育水, 注水深度同实施例鱼种培育方式一致, 鱼种培育期内 投喂饲料均为粗蛋白为 34含量的配合饲料, 经 56 个月时间人工培育, 其产量与效益结果 对比如表 1、 表 2 : 0023 表 1 细鳞斜颌鲴鱼种主养模式 0024 说 明 书 CN 102342255 A CN 102342269 A3/3 页 5 002。

14、5 注 : 饵料系数为 1.7 0026 表 2 细鳞斜颌鲴鱼种混养模式 0027 0028 注 : 饵料系数为 1.9 0029 通过表 1、 表 2 模式养殖结果可见, 表 1 中主养品种为细鳞斜颌鲴, 搭配品种为 青虾, 因青虾平日生活在水体底层及抢食能力弱等特点, 平日只摄食细鳞斜颌鲴吃剩的饲 料碎屑, 不与主养品种争食, 进而使主养的细鳞斜颌鲴鱼种成活率较高, 出池规格 (12 13cm/ 尾 ) 一致, 养殖综合效益较高。反观表 2 养殖结果, 混养的白鲢、 银鲫虽与细鳞斜颌 鲴生活在不同水层, 但由于平日投喂时抢饵料能力强, 细鳞斜颌鲴夏花放养密度虽小于表 1 中的细鳞斜颌鲴夏花放养密度, 但最终对养殖的细鳞斜颌鲴鱼种成活率、 出池规格 (9 10cm/ 尾 ) 造成了较大影响。此外, 综观表 2 模式养殖结果, 其产量虽高于表 1 模式结果, 但 因表 2 模式中混养品种不合理, 饵料系数大, 综合鱼种售价低等原因, 其最终养殖效益还是 远远低于表 1 主养细鳞斜颌鲴鱼种模式结果。 003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342255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