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7002146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738427.1

申请日:

20150922

公开号:

CN204970898U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6/00

主分类号:

A47J36/00

申请人: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奇,罗权

地址:

317604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大麦屿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权:

CN201520738427U

专利代理机构: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蔡正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属于厨房炊具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锅牙长期时候后会弯曲变形的问题。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包括向锅口顶部外侧翻折的弧形折弯部,折弯部上连接着数个均匀分布的锅牙,锅牙包括与折弯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由连接部外缘向下翻折形成的翻边,连接部上具有凸出的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朝折弯部方向与折弯部连接,加强筋的另一端朝翻边方向与翻边连接,且加强筋相对的两侧均与折弯部和连接部圆弧过渡。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的锅牙受力更均匀且不容易变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包括向锅口顶部外侧翻折的弧形折弯部(2),所述的折弯部(2)上连接着数个均匀分布的锅牙(1),上述的锅牙(1)包括与折弯部(2)连接的连接部(3)以及由连接部(3)外缘向下翻折形成的翻边(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3)上具有凸出的加强筋(4),上述的加强筋(4)的一端朝折弯部(2)方向与折弯部(2)连接,加强筋(4)的另一端朝翻边(5)方向与翻边(5)连接,且上述加强筋(4)相对的两侧均与折弯部(2)和连接部(3)圆弧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牙(1)上的加强筋(4)数量至少一条且每个锅牙(1)上的加强筋(4)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4)的厚度与锅牙(1)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4)均布于所对应的锅牙(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筋(4)为长方体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炊具领域,涉及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压力锅已普遍在家庭厨房中应用,普通的压力锅材料 一般用铝或铝合金制成,其锅牙厚,无需加强筋成型就能满足承 压强度的要求,由于铝制炊具的产品档次低购买力下降,而不锈 钢压力锅深受人们喜爱,但不锈钢压力锅的锅牙薄,需要成型的 加强筋才能满足锅的承压强度的要求。现有的技术对不锈钢压力 锅提出多种锅牙成型方式:如乙字型的牙型、刀字型的牙型等, 但是通过分析,乙字型的牙型主要受力点在牙下表面,刀字型牙 型主要受力点在锅身口部R角,因此现有的牙型均存在着锅牙受 力不均匀而不能长期满足锅的承压强度的要求。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使锅牙受力均匀,申请人提出了一 种不锈钢压力锅锅牙,包括向锅口顶部外侧翻边的锅牙,锅牙由 外牙和内牙制成相同的6组圆周均布于锅口顶部,且外牙形状是 呈乃字型的牙型,外牙包括与锅口顶部连接且凸出于锅口顶部的 环形弧面加强筋,外牙的外缘向下翻边,在环形弧面加强筋与外 缘之间有一连接部。通过研究分析呈乃字型的牙型可以使锅牙受 力均匀,但是由于环形弧面加强筋与平台只是通过折弯连接,长 期使用后会使得锅牙弯曲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 一种受力更均匀且不容易变形的压力锅身的新牙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包括向锅口顶部外侧翻折的弧形折 弯部,所述的折弯部上连接着数个均匀分布的锅牙,上述的锅牙 包括与折弯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由连接部外缘向下翻折形成的翻 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上具有凸出的加强筋,上述的加 强筋的一端朝折弯部方向与折弯部连接,加强筋的另一端朝翻边 方向与翻边连接,且上述加强筋相对的两侧均与折弯部和连接部 圆弧过渡。

现有的呈乃字锅牙只是通过折弯形成,长期使用后由于受力 点长期作用在锅牙上,会使得锅牙弯曲变形,因此,为了能够使 锅牙受力更均匀且防止由于长期使用而变形,在连接部上形成凸 出的加强筋并与折弯部和连接部连接且均圆滑过渡,使得受力点 分散在加强筋以及连接的圆滑过渡面上,达到合理的分担受力情 况,并提高锅牙抗拉强度。

在上述的压力锅身的新牙型中,所述的锅牙上的加强筋数量 至少一条且每个锅牙上的加强筋数量相同。每个锅牙上的加强筋 数量相同,可以合理的分担每个锅牙的承压强度,避免由于分布 不均使得锅牙变形。

在上述的压力锅身的新牙型中,所述的加强筋的厚度与锅牙 的厚度相同。由于锅牙是经过冷冲压一次成型,使得加强筋的厚 度与锅牙的厚度相同,加工方便。

在上述的压力锅身的新牙型中,所述的加强筋均布于所对应 的锅牙上。每条加强筋都均匀分布在其对应的锅牙上,可以合理 的分担每个锅牙的受力情况,避免由于分布不均对锅牙局部造成 弯曲变形现象。

在上述的压力锅身的新牙型中,所述的加强筋为长方体状。 呈长方体状的加强筋可让锅牙各个受力点分布更均匀用以达到稳 定的受力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为了能够使锅牙受力更均匀且防止由于长期使用而变形,在 连接部上形成凸出的加强筋并与折弯部和连接部连接且均 圆滑过渡,使得受力点分散在加强筋以及连接的圆滑过渡面 上,达到合理的分担受力情况,并提高锅牙抗拉强度。

2、由于锅牙是经过冷冲压一次成型,使得加强筋的厚度与锅牙 的厚度相同,加工方便。

3、每个锅牙上的加强筋数量相同,且每条加强筋均匀分布在其 对应的锅牙上,可以合理的分担每个锅牙的受力情况,避免 由于分布不均使得锅牙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的B-B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的C-C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锅牙;2、折弯部;3、连接部;4、加强筋;5、翻 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 包括向锅口顶部外侧翻折的弧形折弯部2,折弯部2上连接着6 个均匀分布的锅牙1,且锅牙1与折弯部2形成了大致呈乃字形 的牙形。该锅牙1具体包括与折弯部2连接的连接部3以及由连 接部3外缘向下翻折形成的翻边5,为了能够使锅牙1受力更均 匀且防止由于长期使用而变形,在连接部3上形成凸出的2条加 强筋4,加强筋4的上侧面形状大致为长方形或梯形,加强筋4 的一端朝折弯部2方向与折弯部2连接,加强筋4的另一端朝翻 边5方向与翻边5连接,且加强筋4相对的两侧均与折弯部2和 连接部3圆弧过渡,使得受力点分散在加强筋4以及连接的圆滑 过渡面上,达到合理的分担受力情况,并提高锅牙1抗拉强度。

如图4所示,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的锅牙1的截面呈L形, 由于锅牙1是经过冷冲压一次成型,加强筋4的厚度与锅牙1的 厚度相同,对加工来说比较方便。

进一步地说,加强筋4的数量至少一条且每个锅牙1上的加 强筋4数量相同且加强筋4均布于所对应的锅牙1上,可以合理 的分担每个锅牙1的受力情况,避免由于分布不均使得锅牙1变 形。

本实施例中的锅牙1数量为6个,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将锅牙 1的数量调整为5个,7个,8个或其他数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 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 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 围。

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属于厨房炊具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锅牙长期时候后会弯曲变形的问题。本压力锅身的新牙型,包括向锅口顶部外侧翻折的弧形折弯部,折弯部上连接着数个均匀分布的锅牙,锅牙包括与折弯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由连接部外缘向下翻折形成的翻边,连接部上具有凸出的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朝折弯部方向与折弯部连接,加强筋的另一端朝翻边方向与翻边连接,且加强筋相对的两侧均与折弯部和连接部圆弧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