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0010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80605.5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号:

CN104192119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0T 13/74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T 13/74申请日:20140919|||公开

IPC分类号:

B60T13/74; B60T7/06

主分类号:

B60T13/74

申请人:

贵州大学

发明人:

张向南; 王广玮; 赵津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北校区科学技术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李亮;程新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以副驾驶室制动踏板在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为信号源,通过角度传感器将副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的角度信号传入单片机,单片机将信息收集后并对电机发出驱动信号,则电机驱动主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相同的角度以实现车辆的制动,本发明原理简单实用,装置反应及时快速,提高了驾校学员学车的安全性。而且不怎么占用驾驶室的空间。便于投入市场和批量化生产,安装简单易懂,市场前景比较广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副驾驶室制动踏板在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为信号源,通过角度传感器将副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的角度信号传入单片机,单片机将信息收集后并对电机发出驱动信号,则电机驱动主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相同的角度以实现车辆的制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机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设有摆动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摆动臂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滑槽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上。

4.
  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主驾驶制动踏板(9)和副驾驶制动踏板(1),其特征在于:角度传感器(2)安装在副驾驶制动踏板(1)上,角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4)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4)的输出端与电机(6)的输入端连接,电机(6)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9)。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机(6)与主驾驶制动踏板(9)间设有摆动臂(7)。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臂(7)的输入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7)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8),滑槽(8)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9)上。

说明书

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属于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急剧增长。驾校中学车的学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汽车驾驶培训中,驾校通常在副驾驶室中安装辅助制动装置来由教练在危险的情况下紧急制动。
我国专利CN202896556U公开的了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本装置包括制动臂和位于主驾驶室内的主制动踏板,制动臂的一端与主制动踏板相连,另一端与汽车前围板相铰接
但是上述装置是通过机械传递力,运动间隙大,反应不灵敏等缺点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的缺陷,提供一套简单实用、原理简单的副驾驶室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在危险情况下,教练员可以通过踩副驾驶室的制动踏板,并且制动踏板力能够及时地传递给主制动踏板的装置,从而提高学员学车的安全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该方法以副驾驶室制动踏板在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为信号源,通过角度传感器将副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的角度信号传入单片机,单片机将信息收集后并对电机发出驱动信号,则电机驱动主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相同的角度以实现车辆的制动。
前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中,在电机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设有摆动臂,通过设置摆动臂使得电机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更加稳定。
前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中,摆动臂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滑槽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上,通过间隙配合使得电机与摆动臂间驱动更加容易而不至卡死,通过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设置滑槽,可在摆动臂转动时很好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滑槽可根据实际情况绕摆动臂转动和在主驾驶制动踏板移动以满足不同转动角度下摆动臂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位置关系。
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主驾驶制动踏板和副驾驶制动踏板,角度传感器安装在副驾驶制动踏板上,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电机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
前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中,在电机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设有摆动臂。
前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中,摆动臂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滑槽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原理简单实用,装置反应及时快速,提高了驾校学员学车的安全性。而且不怎么占用驾驶室的空间。便于投入市场和批量化生产,安装简单易懂,市场前景比较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动力传递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该方法以副驾驶室制动踏板在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为信号源,通过角度传感器将副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的角度信号传入单片机,单片机将信息收集后并对电机发出驱动信号,则电机驱动主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相同的角度以实现车辆的制动。
其中在电机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设有摆动臂,通过设置摆动臂使得电机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更加稳定,摆动臂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滑槽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上,通过间隙配合使得电机与摆动臂间驱动更加容易而不至卡死,通过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设置滑槽,可在摆动臂转动时很好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滑槽可根据实际情况绕摆动臂转动和在主驾驶制动踏板移动以满足不同转动角度下摆动臂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位置关系。
根据上述方法所构建的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如附图所示,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主驾驶制动踏板9和副驾驶制动踏板1,角度传感器2安装在副驾驶制动踏板1上,本实施例中角度传感器2采用弗朗克电子公司的FA-90051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4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单片机4采用AT89S52单片机,单片机4的输出端与电机6的输入端连接,在单片机4与电机6之间设置电机驱动芯片5,本实施例中电机驱动芯片5采用一种高电压、大电流电机驱动芯片L298N,电机6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9,在电机6与主驾驶制动踏板9间设有摆动臂7,摆动臂7的输入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7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8,滑槽8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9上。
在使用时,当教练员在副驾驶室紧急制动时,FA-90051角度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踏板旋转的角度,并把角度信号传递给AT89S52单片机,单片机经过数据处理后向电机驱动发送   PWM信号,从而完成电机驱动对直流电机的控制。

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11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2119A21申请号201410480605522申请日20140919B60T13/74200601B60T7/0620060171申请人贵州大学地址550025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北校区科学技术处72发明人张向南王广玮赵津74专利代理机构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代理人李亮程新敏54发明名称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以副驾驶室制动踏板在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为信号源,通过角度传感器将副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的角度信号传入单片机,单片机将信息。

2、收集后并对电机发出驱动信号,则电机驱动主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相同的角度以实现车辆的制动,本发明原理简单实用,装置反应及时快速,提高了驾校学员学车的安全性。而且不怎么占用驾驶室的空间。便于投入市场和批量化生产,安装简单易懂,市场前景比较广阔。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119ACN104192119A1/1页21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以副驾驶室制动踏板在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为信号源,通过角度传感器将副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的角度信号传入单片机,单片机将信息。

3、收集后并对电机发出驱动信号,则电机驱动主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相同的角度以实现车辆的制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机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设有摆动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摆动臂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滑槽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上。4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主驾驶制动踏板(9)和副驾驶制动踏板(1),其特征在于角度传感器(2)安装在副驾驶制动踏板(1)上,角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4)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4)的输出端与电机(6)的输入端连接,电机(6)驱。

4、动主驾驶制动踏板(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机(6)与主驾驶制动踏板(9)间设有摆动臂(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臂(7)的输入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7)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8),滑槽(8)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9)上。权利要求书CN104192119A1/2页3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属于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数量急剧增长。驾校中学车的学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5、在汽车驾驶培训中,驾校通常在副驾驶室中安装辅助制动装置来由教练在危险的情况下紧急制动。0003我国专利CN202896556U公开的了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本装置包括制动臂和位于主驾驶室内的主制动踏板,制动臂的一端与主制动踏板相连,另一端与汽车前围板相铰接但是上述装置是通过机械传递力,运动间隙大,反应不灵敏等缺点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的缺陷,提供一套简单实用、原理简单的副驾驶室辅助制动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在危险情况下,教练员可以通过踩副驾驶室的制动踏板,并且制动踏板力能够及时地传递给主制动踏板的装置,从而提高学员学车的安全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6、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该方法以副驾驶室制动踏板在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为信号源,通过角度传感器将副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的角度信号传入单片机,单片机将信息收集后并对电机发出驱动信号,则电机驱动主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相同的角度以实现车辆的制动。0006前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中,在电机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设有摆动臂,通过设置摆动臂使得电机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更加稳定。0007前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中,摆动臂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滑槽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上,通过间隙配合使得电机与摆动臂间驱动更加容易而不至卡死,通过在摆动臂。

7、的输出端通过铰链设置滑槽,可在摆动臂转动时很好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滑槽可根据实际情况绕摆动臂转动和在主驾驶制动踏板移动以满足不同转动角度下摆动臂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位置关系。0008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主驾驶制动踏板和副驾驶制动踏板,角度传感器安装在副驾驶制动踏板上,角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电机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0009前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中,在电机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设有摆动臂。0010前述的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中,摆动臂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采用间隙说明书CN104192119A2/2页4配合,在摆动。

8、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滑槽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上。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原理简单实用,装置反应及时快速,提高了驾校学员学车的安全性。而且不怎么占用驾驶室的空间。便于投入市场和批量化生产,安装简单易懂,市场前景比较广阔。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动力传递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0014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方法,该方法以副驾驶室制动踏板在制动时转动的角度为信号源,通过角度传感器将副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的角度信号传入单片机,。

9、单片机将信息收集后并对电机发出驱动信号,则电机驱动主驾驶室制动踏板转动相同的角度以实现车辆的制动。0015其中在电机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设有摆动臂,通过设置摆动臂使得电机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更加稳定,摆动臂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滑槽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上,通过间隙配合使得电机与摆动臂间驱动更加容易而不至卡死,通过在摆动臂的输出端通过铰链设置滑槽,可在摆动臂转动时很好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滑槽可根据实际情况绕摆动臂转动和在主驾驶制动踏板移动以满足不同转动角度下摆动臂与主驾驶制动踏板间位置关系。0016根据上述方法所构建的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如附图。

10、所示,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主驾驶制动踏板9和副驾驶制动踏板1,角度传感器2安装在副驾驶制动踏板1上,本实施例中角度传感器2采用弗朗克电子公司的FA90051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4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单片机4采用AT89S52单片机,单片机4的输出端与电机6的输入端连接,在单片机4与电机6之间设置电机驱动芯片5,本实施例中电机驱动芯片5采用一种高电压、大电流电机驱动芯片L298N,电机6驱动主驾驶制动踏板9,在电机6与主驾驶制动踏板9间设有摆动臂7,摆动臂7的输入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采用间隙配合,在摆动臂7的输出端通过铰链链接滑槽8,滑槽8套在主驾驶制动踏板9上。0017在使用时,当教练员在副驾驶室紧急制动时,FA90051角度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踏板旋转的角度,并把角度信号传递给AT89S52单片机,单片机经过数据处理后向电机驱动发送PWM信号,从而完成电机驱动对直流电机的控制。说明书CN104192119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92119A2/2页6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9211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