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700088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2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45067.3

申请日:

20141015

公开号:

CN104303840B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4,C05F11/00

主分类号:

A01G1/04,C05F11/00

申请人:

如意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启燕,陈珠凉,李赛,孙健,刘建军

地址: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加工区汇通大道特1号(13)

优先权:

CN20141054506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史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栽培基的制备,包含配料、乳酸发酵、装盘和超高压灭菌及两次冷却;接种,采用液体接种,引入1万级新风采用层流罩净化处理;培养,在温度为10‑20℃、湿度为55%‑65%培养25‑30天;搔菌;催蕾,温度为10‑15℃,湿度为90%‑95%,引入净化空气500‑1000ul/L,每天在光照强度为50‑1001x下照射1h,7‑10天;抑制,4℃下抑制7天;子实体生长及采收。本发明提供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采用灰灰菜代替米糠,原料易获得,提高了金针菇对矿物质的吸收,有利于环保,采用盘装解决了工业化生产金针菇的质量均匀性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栽培基的制备A、配料,栽培基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材料,玉米芯30-40份、灰灰菜20-30份、麸皮9-19份、花生壳6-10份、大豆粕5-15份和大豆皮5-15份;B、发酵,将所述配料混合后水分含量调至50%-60%,接种乳酸菌菌液在18-22℃下密封发酵3-5天控制栽培基的pH在3-6之间;C、装盘,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与盘盖,所述底盘上分为两层,分别为上壳与下壳,下壳为栽培盘底部,上壳含有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贯通盘口,盘口与盘盖一一对应,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所述上壳与下壳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盘,栽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填充到底盘内;D、灭菌,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压力为400-600MPa,杀菌时间为10-15min,然后经过两次冷却至20℃以下;(2)接种采用液体接种,将接种室内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将灭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接种金针菇菌液,之后盖上盘盖;(3)培养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10-20℃,湿度为55%-65%,在培养室中培养25-30天,二氧化碳气流量为1000-2000ul/L;(4)搔菌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采用刮搔处理,保持温度在10-15℃之间;(5)催蕾控制温度为10-15℃,湿度为90%-95%,引入净化空气500-1000ul/L,每天在光照强度为50-100lx下照射1h,催蕾7-10天;(6)抑制在温度为4℃,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抑制处理7天使得不同大小的金针菇蕾同步生长,即套上纸筒,转入生育室;(7)子实体生长在生育室温度为5-7℃,湿度为80%-85%,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的条件下培育8-10天,每天光照15min,光照强度为150-300lx;(8)采收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于2-4℃冷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栽培基的原料粉碎后混合,其中灰灰菜先经过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通过添加营养液来调节水分含量,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中包含0.25%-0.5%的葡萄糖亚铁、0.1%-0.2%硫酸锌和0.05%-0.15%氯化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次冷却为先将灭菌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无菌室处理1.0-1.5h,温度降至50℃以下,再通过冷风机强制制冷至20℃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是将栽培盘置于抑制室进行处理,所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源,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具体如下:第1-2天,每天光照5h,光照强度为500-800lx;第3-4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500-3000ul/L,每天光照3h;第5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000-2500ul/L,不进行光照;第6-7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1000-2000ul/L,每天光照2h,光照强度为300-500lx。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前先进行均育1-2天,将培养温度设定在7-9℃,湿度为85%-9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能降低胆固醇含量、缓解疲劳、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抑制癌细胞。金针菇的生长过程中多采用玉米芯和米糠为基质进行培养,然而米糠中富含植酸盐类,不利于矿物质盐特别是钙、铁和锌的吸收,且其资源较为紧张,价格上涨,不利于金针菇的大规模生产。在金针菇工业化生产中多用袋或瓶来培养,一旦袋或瓶发生损坏而污染杂菌会增加大量人工进行处理且,不在同一瓶或袋中培养的金针菇的生长情况较难控制一致。

灰灰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遍及中国各地,是生长于路旁、荒地及田间的很难除掉的杂草,灰灰菜的幼苗和嫩茎叶营养丰富,每100克嫩苗中钙含量高达209毫克,铁含量为0.9毫克,富含维生素及粗纤维,是一种环保野生植物,直接食用不易过多,但灰灰菜无需人工培植,大部分被当做污染处理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将灰灰菜用于金针菇的栽培基质,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使用灰灰菜代替米糠培育金针菇,解决米糠中富含的植酸盐抑制金针菇矿物质钙、铁及锌吸收难,同时米糠原料不易获得的问题,利用盘装使金针菇能均匀生长,提高工业化生产金针菇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基的制备

A、配料,栽培基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材料,玉米芯30-40份、灰灰菜20-30份、麸皮9-19份、花生壳6-10份、大豆粕5-15份和大豆皮5-15份;

B、发酵,将所述配料混合后水分含量调至50%-60%,接种乳酸菌菌液在18-22℃下密封发酵3-5天控制栽培基的pH在3-6之间;

C、装盘,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与盘盖,所述底盘上分为两层,分别为上壳与下壳,下壳为栽培盘底部,上壳含有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贯通盘口,盘口与盘盖一一对应,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所述上壳与下壳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盘,栽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填充到底盘内;

D、灭菌: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压力为400-600MPa,杀菌时间为10-15min,然后经过两次冷却至20℃以下;

(2)接种

采用液体接种,将接种室内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将灭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接种金针菇菌液,之后盖上盘盖;

(3)培养

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10-20℃,湿度为55%-65%,在培养室中培养25-30天,二氧化碳气流量为1000-2000ul/L;

(4)搔菌

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采用刮搔处理,保持温度在10-15℃之间;

(5)催蕾

控制温度为10-15℃,湿度为90%-95%,引入净化空气500-1000ul/L,每天在光照强度为50-100lx下照射1h,催蕾7-10天;

(6)抑制

在温度为4℃,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抑制处理7天使得不同大小的金针菇蕾同步生长,即可套上纸筒,转入生育室;

(7)子实体生长

在生育室温度为5-7℃,湿度为80%-85%,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 的条件下培育8-10天,每天光照15min,光照强度为150-300lx;

(8)采收

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于2-4℃冷藏。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栽培基的原料粉碎后混合,其中灰灰菜先经过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B通过添加营养液来调节水分含量,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中包含0.25%-0.5%的葡萄糖亚铁、0.1%-0.2%硫酸锌和0.05%-0.15%氯化镁。

优选的是,所述两次冷却为先将灭菌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无菌室处理1.0-1.5h,温度降至50℃以下,再通过冷风机强制制冷至20℃以下。

优选的是,所述抑制是将栽培盘置于抑制室进行处理,所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源,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具体如下:

第1-2天,每天光照5h,光照强度为500-800lx;

第3-4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500-3000ul/L,每天光照3h;

第5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000-2500ul/L,不进行光照;

第6-7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1000-2000ul/L,每天光照2h,光照强度为300-500lx。

优选的是,所述抑制前先进行均育1-2天,将培养温度设定在7-9℃,湿度为85%-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灰灰菜代替米糠,较好地解决了米糠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灰灰菜中富含矿物质钙,原料极易获得,且解决了灰灰菜的处理问题;

(2)采用乳酸发酵,能较好地调节栽培基的pH,同时将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质转换成小分子利于金针菇菌种的吸收,且乳酸能促进矿物质钙、铁的吸收;

(3)通过添加铁、锌、镁的矿物质营养液,有助于提高金针菇的矿物质含量;

(4)采用盘装进行栽培,可以节约栽培基的用量,养料利用充分,同时 保证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金针菇质量的品质一致,均匀性好;

(5)在催蕾时引入净化空气,可以吹散过量的二氧化碳,提高金针菇蕾的发芽率;

(6)抑制时使用净化新风将底层的二氧化碳吹至上层,有利于金针菇的均衡生长,能抑制底层金针菇过快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基的制备

A、配料,将玉米芯30份、麸皮9份、花生壳6份、大豆粕5份和大豆皮5份粉碎后混合,灰灰菜20份经过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玉米芯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在金针菇培育过程中一般使用量低于20%,但我们发现提高玉米芯的用量,对金针菇的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同时灰灰菜中丰富的钙含量也提高了金针菇中钙的含量;

B、发酵,将所述配料混合后添加营养液调节水分含量调至50%,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中包含0.25%的葡萄糖亚铁、0.1%硫酸锌和0.05%氯化镁,着重提高了栽培基中矿物质铁、锌及镁的含量,然后接种乳酸菌菌液在18℃下密封发酵3天控制栽培基的pH至6,乳酸能促进原料吸水,同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还能促进矿物质钙、铁、锌的吸收;

C、装盘,如图1所示,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1与盘盖2,所述底盘1分为两层,分别为上壳12与下壳11,下壳11为栽培盘底部,上壳12含有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贯通盘口121用于金针菇的生长,盘口121与盘盖2一一对应,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所述上壳12与下壳11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盘1,栽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121填充到底盘1内,清洗时可以将所述底盘1拆开,方便卫生,将金针菇用盘装的方式进行培养,相比瓶装,盘装可以栽培的批量大,一个培养盘中的金针菇使用的 栽培基养分共享,不仅节约了栽培基的原料,较好地控制了一批金针菇的生长走势,保证了工业化生产金针菇产品的质量;

D、灭菌,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压力为400MPa,杀菌时间为10min,可以较好地杀灭孢子在内的难以杀灭的一切微生物,且大大缩短了常规高温高压灭菌的时间,先将灭菌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无菌室处理1.0h,温度降至50℃以下,再通过冷风机强制制冷1h至20℃以下,可以大大的节约了降温所需的能源;

(2)接种

采用液体接种,将接种室内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使室内形成正压,防止外界气流入内带入杂菌,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将灭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在接种区接种金针菇菌液,之后盖上盘盖,局部达到100级,保证接种的成品率;

(3)培养

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10℃,湿度为55%,在培养室中培养25天,二氧化碳气流量为1000ul/L;

(4)搔菌

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采用刮搔处理,控制温度为10℃,经过搔菌,使表面的菌丝断裂,菌丝重新形成,缩短了出菇时间,同时提高了出菇的整齐度;

(5)催蕾

控制温度为10℃,湿度为90%,引入净化空气500ul/L,每天在光照强度为50lx下照射1h,催蕾7天,催蕾初期,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适当引入净化空气可以促进菇蕾的生长,提高出蕾率;

(6)抑制

抑制前先进行均育1天,将培养温度设定在7℃,湿度为85%,抽去二氧化碳促使金针菇蕾在低温下分化分歧,抑制生长较快的菌菇的生长,将栽培盘置于抑制室进行处理,所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源,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的,能照射到除了位于上层放置的金针菇之外的其他底层放置的金针菇,使其光照均匀,在温度为4℃,湿度为85%的条件下抑制处理7天使得不同 大小的金针菇蕾同步生长,即可套上纸筒,转入生育室;

具体安排如下:

第1-2天,每天光照5h,光照强度为500lx;

第3-4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500ul/L,每天光照3h;

第5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000ul/L,不进行光照;

第6-7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1000ul/L,每天光照2h,光照强度为300lx。

抑制前期,低温抑制着生长较快的金针菇,通过适当的光照促进金针菇的均匀生长,然后通过鼓吹净化新风使重于空气的二氧化碳均匀分布在金针菇的周围,从而促进金针菇的生长齐步。

(7)子实体生长

在生育室温度为5℃,湿度为80%,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的条件下培育8天,每天光照15min,光照强度为150lx;

(8)采收

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可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包装袋内部污染金针菇,同时利于金针菇的呼吸,于2℃冷藏。

实施例2: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基的制备

A、配料,将玉米芯40份、麸皮19份、花生壳10份、大豆粕15份和大豆皮15份粉碎后混合,灰灰菜30份经过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玉米芯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在金针菇培育过程中一般使用量低于20%,但我们发现提高玉米芯的用量,对金针菇的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同时灰灰菜中丰富的钙含量也提高了金针菇中钙的含量;

B、发酵,将所述配料混合后通过添加营养液调节水分含量调至60%,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中包含0.25%-0.5%的葡萄糖亚铁、0.1%-0.2%硫酸锌和0.05%-0.15%氯化镁,着重提高了栽培基中矿物质铁、锌及镁的含量,然后接种乳酸菌菌液在22℃下密封发酵5天控制栽培基的pH至3,乳酸能促进原料吸水,同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还能促进矿物质钙、铁、锌的吸收;

C、装盘,如图1所示,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1与盘盖2,所述底盘1分为两层,分别为上壳12与下壳11,下壳11为栽培盘底部,上壳12含有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贯通盘口121用于金针菇的生长,盘口121与盘盖2一一对应,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所述上壳12与下壳11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盘1,栽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121填充到底盘1内,清洗时可以将所述底盘1拆开,方便卫生,将金针菇用盘装的方式进行培养,相比瓶装,盘装可以栽培的批量大,一个培养盘中的金针菇使用的栽培基养分共享,不仅节约了栽培基的原料,较好地控制了一批金针菇的生长走势,保证了工业化生产金针菇产品的质量;

D、灭菌,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压力为600MPa,杀菌时间为15min,可以较好地杀灭孢子在内的难以杀灭的一切微生物,且大大缩短了常规高温高压灭菌的时间,先将灭菌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无菌室处理1.5h,温度降至40℃以下,再通过冷风机强制制冷30min至20℃以下,可以大大的节约了降温所需的能源;

(2)接种

采用液体接种,将接种室内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使室内形成正压,防止外界气流入内带入杂菌,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将灭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在接种区接种金针菇菌液,之后盖上盘盖,局部达到100级,保证接种的成品率;

(3)培养

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20℃,湿度为65%,在培养室中培养30天,二氧化碳气流量为2000ul/L;

(4)搔菌

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采用刮搔处理,控制温度为15℃,经过搔菌,使表面的菌丝断裂,菌丝重新形成,缩短了出菇时间,同时提高了出菇的整齐度;

(5)催蕾

控制温度为15℃,湿度为95%,引入净化空气1000ul/L,每天在光照强度为100lx下照射1h,催蕾10天,催蕾初期,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适当引 入净化空气可以促进菇蕾的生长,提高出蕾率;

(6)抑制

抑制前先进行均育2天,将培养温度设定在9℃,湿度为90%,抽去二氧化碳促使金针菇蕾在低温下分化分歧,抑制生长较快的菌菇的生长,将栽培盘置于抑制室进行处理,所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源,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的,能照射到除了位于上层放置的金针菇之外的其他底层放置的金针菇,使其光照均匀,在温度为4℃,湿度为90%的条件下抑制处理7天使得不同大小的金针菇蕾同步生长,即可套上纸筒,转入生育室;

具体安排如下:

第1-2天,每天光照5h,光照强度为800lx;

第3-4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3000ul/L,每天光照3h;

第5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500ul/L,不进行光照;

第6-7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000ul/L,每天光照2h,光照强度为500lx。

抑制前期,低温抑制着生长较快的金针菇,通过适当的光照促进金针菇的均匀生长,然后通过鼓吹净化新风使重于空气的二氧化碳均匀分布在金针菇的周围,从而促进金针菇的生长齐步。

(7)子实体生长

在生育室温度为7℃,湿度为85%,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的条件下培育10天,每天光照15min,光照强度为300lx;

(8)采收

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可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包装袋内部污染金针菇,同时利于金针菇的呼吸,于4℃冷藏。

实施例3: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基的制备

A、配料,将玉米芯35份、麸皮14份、花生壳8份、大豆粕10份和大豆皮10份粉碎后混合,灰灰菜25份经过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玉米芯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在金针菇培育过程中一 般使用量低于20%,但我们发现提高玉米芯的用量,对金针菇的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同时灰灰菜中丰富的钙含量也提高了金针菇中钙的含量;

B、发酵,将所述配料混合后通过添加营养液调节水分含量调至55%,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中包含0.35%的葡萄糖亚铁、0.15%硫酸锌和0.1%氯化镁,着重提高了栽培基中矿物质铁、锌及镁的含量,然后接种乳酸菌菌液在20℃下密封发酵4天控制栽培基的pH至4.5,乳酸能促进原料吸水,同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还能促进矿物质钙、铁、锌的吸收;

C、装盘,如图1所示,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1与盘盖2,所述底盘1分为两层,分别为上壳12与下壳11,下壳11为栽培盘底部,上壳12含有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贯通盘口121用于金针菇的生长,盘口121与盘盖2一一对应,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所述上壳12与下壳11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盘1,栽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121填充到底盘1内,清洗时可以将所述底盘1拆开,方便卫生,将金针菇用盘装的方式进行培养,相比瓶装,盘装可以栽培的批量大,一个培养盘中的金针菇使用的栽培基养分共享,不仅节约了栽培基的原料,较好地控制了一批金针菇的生长走势,保证了工业化生产金针菇产品的质量;

D、灭菌,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压力为500MPa,杀菌时间为13min,可以较好地杀灭孢子在内的难以杀灭的一切微生物,且大大缩短了常规高温高压灭菌的时间,先将灭菌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无菌室处理1.25h,温度降至45℃以下,再通过冷风机强制制冷45min至20℃以下,可以大大的节约了降温所需的能源;

(2)接种

采用液体接种,将接种室内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使室内形成正压,防止外界气流入内带入杂菌,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将灭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在接种区接种金针菇菌液,之后盖上盘盖,局部达到100级,保证接种的成品率;

(3)培养

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15℃,湿度为60%,在培养室中培养28天,二氧化碳气流量为1500ul/L;

(4)搔菌

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采用刮搔处理,控制温度为13℃,经过搔菌,使表面的菌丝断裂,菌丝重新形成,缩短了出菇时间,同时提高了出菇的整齐度;

(5)催蕾

控制温度为13℃,湿度为93%,引入净化空气750ul/L,每天在光照强度为75-lx下照射1h,催蕾8天,催蕾初期,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适当引入净化空气可以促进菇蕾的生长,提高出蕾率;

(6)抑制

抑制前先进行均育1天,将培养温度设定在8℃,湿度为87%,抽去二氧化碳促使金针菇蕾在低温下分化分歧,抑制生长较快的菌菇的生长,将栽培盘置于抑制室进行处理,所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源,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的,能照射到除了位于上层放置的金针菇之外的其他底层放置的金针菇,使其光照均匀,在温度为4℃,湿度为87%的条件下抑制处理7天使得不同大小的金针菇蕾同步生长,即可套上纸筒,转入生育室;

具体安排如下:

第1-2天,每天光照5h,光照强度为700lx;

第3-4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800ul/L,每天光照3h;

第5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200ul/L,不进行光照;

第6-7天,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1500ul/L,每天光照2h,光照强度为400lx。

抑制前期,低温抑制着生长较快的金针菇,通过适当的光照促进金针菇的均匀生长,然后通过鼓吹净化新风使重于空气的二氧化碳均匀分布在金针菇的周围,从而促进金针菇的生长齐步。

(7)子实体生长

在生育室温度为6℃,湿度为83%,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的条件下培育9天,每天光照15min,光照强度为220lx;

(8)采收

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可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包装袋内部污染金针菇,同时利于金针菇的呼吸,于3℃冷藏。

实施例4:对比试验

表1不同栽培方式对金针菇产品质量的影响

注:菌丝密度以++、+++和++++表示,+数目越多表示菌丝密度越高。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的盘栽方法相比瓶栽产出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污染率降低,子实体平均长度与菌盖平均直径的偏差较小,说明盘载金针菇的产品均一性更好,质量更稳定,本发明采用盘栽方式比瓶栽菌丝密度有明显提高,说明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545067.3 (22)申请日 2014.10.15 (73)专利权人 如意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 加工区汇通大道特1号 (13) (72)发明人 刘启燕 陈珠凉 李赛 孙健 刘建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史霞 (51)Int.Cl. A01G 1/04(2006.01) C05F 11/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3505132 U,。

2、2014.04.02, CN 202949742 U,2013.05.29, 审查员 李良孔 (54)发明名称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领域, 具体公开了一种盘 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栽培基的 制备, 包含配料、 乳酸发酵、 装盘和超高压灭菌及 两次冷却; 接种, 采用液体接种, 引入1万级新风 采用层流罩净化处理; 培养, 在温度为10-20、 湿度为55-65培养25-30天; 搔菌; 催蕾, 温度 为10-15, 湿度为90-95, 引入净化空气 500-1000ul/L, 每天在光照强度为50-1001x下照 射1h, 7-10天; 抑制。

3、, 4下抑制7天; 子实体生长 及采收。 本发明提供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采用灰灰菜代替米糠, 原料易获得, 提高了金针 菇对矿物质的吸收, 有利于环保, 采用盘装解决 了工业化生产金针菇的质量均匀性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页 CN 104303840 B 2016.08.24 CN 104303840 B 1.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栽培基的制备 A、 配料, 栽培基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材料, 玉米芯30-40份、 灰灰菜20-30份、 麸皮9- 19份、 花生壳6-10份、 大豆粕5-15份和大豆皮5-15份; B、 发酵, 将。

4、所述配料混合后水分含量调至50-60, 接种乳酸菌菌液在18-22下密 封发酵3-5天控制栽培基的pH在3-6之间; C、 装盘, 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 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与盘盖, 所述底盘 上分为两层, 分别为上壳与下壳, 下壳为栽培盘底部, 上壳含有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贯通盘 口, 盘口与盘盖一一对应, 采用螺纹连接方式, 所述上壳与下壳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盘, 栽 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填充到底盘内; D、 灭菌, 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 压力为400-600MPa, 杀菌时间为10- 15min, 然后经过两次冷却至20以下; (2)接种 采用液体接种, 将接种室内。

5、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 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 将灭 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接种金针菇菌液, 之后盖上盘盖; (3)培养 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10-20, 湿度为55-65, 在培养室中培养25-30天, 二氧化碳 气流量为1000-2000ul/L; (4)搔菌 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 采用刮搔处理, 保持温度在10-15之间; (5)催蕾 控制温度为10-15, 湿度为90-95, 引入净化空气500-1000ul/L, 每天在光照强度 为50-100lx下照射1h, 催蕾7-10天; (6)抑制 在温度为4, 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抑制处理7天使得不同大小的金针菇蕾同步 生。

6、长, 即套上纸筒, 转入生育室; (7)子实体生长 在生育室温度为5-7, 湿度为80-85, 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的条件下培 育8-10天, 每天光照15min, 光照强度为150-300lx; (8)采收 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 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 于2-4冷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中, 将所述栽培 基的原料粉碎后混合, 其中灰灰菜先经过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B通过添加营养 液来调节水分含量, 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中包含0.25-0。

7、.5的葡萄糖亚铁、 0.1-0.2硫 酸锌和0.05-0.15氯化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次冷却为先将灭菌 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无菌室处理1.0-1.5h, 温度降至50以下, 再通 过冷风机强制制冷至20以下。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4303840 B 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抑制是将栽培盘置于 抑制室进行处理, 所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源, 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 具体如下: 第1-2天, 每天光照5h, 光照强度为500-800lx; 第3-4天, 净化新风的。

8、气流量为2500-3000ul/L, 每天光照3h; 第5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000-2500ul/L, 不进行光照; 第6-7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1000-2000ul/L, 每天光照2h, 光照强度为300-500lx。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抑制前先进行均育1- 2天, 将培养温度设定在7-9, 湿度为85-90。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4303840 B 3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金针菇是一种营养丰富、 味。

9、道鲜美的食用菌, 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 能降低胆固醇 含量、 缓解疲劳、 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抑制癌细胞。 金针菇的生长过程中多采用玉米芯和米糠 为基质进行培养, 然而米糠中富含植酸盐类, 不利于矿物质盐特别是钙、 铁和锌的吸收, 且 其资源较为紧张, 价格上涨, 不利于金针菇的大规模生产。 在金针菇工业化生产中多用袋或 瓶来培养, 一旦袋或瓶发生损坏而污染杂菌会增加大量人工进行处理且, 不在同一瓶或袋 中培养的金针菇的生长情况较难控制一致。 0003 灰灰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遍及中国各地, 是生长于路旁、 荒地及田间的很难 除掉的杂草, 灰灰菜的幼苗和嫩茎叶营养丰富, 每100克嫩苗中钙含。

10、量高达209毫克, 铁含量 为0.9毫克, 富含维生素及粗纤维, 是一种环保野生植物, 直接食用不易过多, 但灰灰菜无需 人工培植, 大部分被当做污染处理掉, 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污染环境。 将灰灰菜用于金针 菇的栽培基质, 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以上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使用灰灰菜 代替米糠培育金针菇, 解决米糠中富含的植酸盐抑制金针菇矿物质钙、 铁及锌吸收难, 同时 米糠原料不易获得的问题, 利用盘装使金针菇能均匀生长, 提高工业化生产金针菇产品的 质量。 0005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11、 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栽培基的制备 0008 A、 配料, 栽培基包括以重量份计的如下材料, 玉米芯30-40份、 灰灰菜20-30份、 麸 皮9-19份、 花生壳6-10份、 大豆粕5-15份和大豆皮5-15份; 0009 B、 发酵, 将所述配料混合后水分含量调至50-60, 接种乳酸菌菌液在18-22 下密封发酵3-5天控制栽培基的pH在3-6之间; 0010 C、 装盘, 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 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与盘盖, 所述 底盘上分为两层, 分别为上壳与下壳, 下壳为栽培盘底部, 上壳含有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贯 通盘口, 盘口与盘盖一一对应, 采用螺纹连接方。

12、式, 所述上壳与下壳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 盘, 栽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填充到底盘内; 0011 D、 灭菌: 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 压力为400-600MPa, 杀菌时间为 10-15min, 然后经过两次冷却至20以下; 0012 (2)接种 0013 采用液体接种, 将接种室内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 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 说 明 书 1/8 页 4 CN 104303840 B 4 将灭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接种金针菇菌液, 之后盖上盘盖; 0014 (3)培养 0015 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10-20, 湿度为55-65, 在培养室中培养25-30天, 二氧 化碳气流。

13、量为1000-2000ul/L; 0016 (4)搔菌 0017 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 采用刮搔处理, 保持温度在10-15之间; 0018 (5)催蕾 0019 控制温度为10-15, 湿度为90-95, 引入净化空气500-1000ul/L, 每天在光照 强度为50-100lx下照射1h, 催蕾7-10天; 0020 (6)抑制 0021 在温度为4, 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抑制处理7天使得不同大小的金针菇蕾 同步生长, 即可套上纸筒, 转入生育室; 0022 (7)子实体生长 0023 在生育室温度为5-7, 湿度为80-85, 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的条件 下培。

14、育8-10天, 每天光照15min, 光照强度为150-300lx; 0024 (8)采收 0025 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 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 于2-4冷藏。 0026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A中, 将所述栽培基的原料粉碎后混合, 其中灰灰菜先经过干 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 0027 优选的是, 所述步骤B通过添加营养液来调节水分含量, 所述营养液的配方中包含 0.25-0.5的葡萄糖亚铁、 0.1-0.2硫酸锌和0.05-0.15氯化镁。 0028 优选的是, 所述两次冷却为先将灭菌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 无菌室处理1.0-1.5h, 温度降至50以下。

15、, 再通过冷风机强制制冷至20以下。 0029 优选的是, 所述抑制是将栽培盘置于抑制室进行处理, 所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 源, 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 具体如下: 0030 第1-2天, 每天光照5h, 光照强度为500-800lx; 0031 第3-4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500-3000ul/L, 每天光照3h; 0032 第5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000-2500ul/L, 不进行光照; 0033 第6-7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1000-2000ul/L, 每天光照2h, 光照强度为300- 500lx。 0034 优选的是, 所述抑制前先进行均育1-2天, 将培养温度设定在7。

16、-9, 湿度为85- 90。 00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6 (1)采用灰灰菜代替米糠, 较好地解决了米糠资源紧张的问题, 同时灰灰菜中富含 矿物质钙, 原料极易获得, 且解决了灰灰菜的处理问题; 0037 (2)采用乳酸发酵, 能较好地调节栽培基的pH, 同时将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质转换成 小分子利于金针菇菌种的吸收, 且乳酸能促进矿物质钙、 铁的吸收; 0038 (3)通过添加铁、 锌、 镁的矿物质营养液, 有助于提高金针菇的矿物质含量; 0039 (4)采用盘装进行栽培, 可以节约栽培基的用量, 养料利用充分, 同时保证了工业 说 明 书 2/8 页 5 CN 104303840。

17、 B 5 化大规模生产金针菇质量的品质一致, 均匀性好; 0040 (5)在催蕾时引入净化空气, 可以吹散过量的二氧化碳, 提高金针菇蕾的发芽率; 0041 (6)抑制时使用净化新风将底层的二氧化碳吹至上层, 有利于金针菇的均衡生长, 能抑制底层金针菇过快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 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43 实施例1: 0044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5 (1)栽培基的制备 0046 A、 配料, 将玉米芯30份、 麸皮9份、 花生壳6份、 大豆粕5份和大豆皮5份粉碎后混合, 灰灰菜2。

18、0份经过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 玉米芯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 物和粗纤维, 在金针菇培育过程中一般使用量低于20, 但我们发现提高玉米芯的用量, 对 金针菇的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同时灰灰菜中丰富的钙含量也提高了金针菇中钙的含量; 0047 B、 发酵, 将所述配料混合后添加营养液调节水分含量调至50, 所述营养液的配 方中包含0.25的葡萄糖亚铁、 0.1硫酸锌和0.05氯化镁, 着重提高了栽培基中矿物质 铁、 锌及镁的含量, 然后接种乳酸菌菌液在18下密封发酵3天控制栽培基的pH至6, 乳酸能 促进原料吸水, 同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还能促进矿物质钙、 铁、 锌的吸收; 00。

19、48 C、 装盘, 如图1所示, 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 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1 与盘盖2, 所述底盘1分为两层, 分别为上壳12与下壳11, 下壳11为栽培盘底部, 上壳12含有 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贯通盘口121用于金针菇的生长, 盘口121与盘盖2一一对应, 采用螺纹 连接方式, 所述上壳12与下壳11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盘1, 栽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121填充 到底盘1内, 清洗时可以将所述底盘1拆开, 方便卫生, 将金针菇用盘装的方式进行培养, 相 比瓶装, 盘装可以栽培的批量大, 一个培养盘中的金针菇使用的栽培基养分共享, 不仅节约 了栽培基的原料, 较好地控制了一批金针菇的生。

20、长走势, 保证了工业化生产金针菇产品的 质量; 0049 D、 灭菌, 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 压力为400MPa, 杀菌时间为 10min, 可以较好地杀灭孢子在内的难以杀灭的一切微生物, 且大大缩短了常规高温高压灭 菌的时间, 先将灭菌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无菌室处理1.0h, 温度降至 50以下, 再通过冷风机强制制冷1h至20以下, 可以大大的节约了降温所需的能源; 0050 (2)接种 0051 采用液体接种, 将接种室内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 使室内形成正压, 防止外界气流 入内带入杂菌, 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 将灭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在接。

21、种 区接种金针菇菌液, 之后盖上盘盖, 局部达到100级, 保证接种的成品率; 0052 (3)培养 0053 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10, 湿度为55, 在培养室中培养25天, 二氧化碳气流量为 1000ul/L; 0054 (4)搔菌 说 明 书 3/8 页 6 CN 104303840 B 6 0055 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 采用刮搔处理, 控制温度为10, 经过搔菌, 使表 面的菌丝断裂, 菌丝重新形成, 缩短了出菇时间, 同时提高了出菇的整齐度; 0056 (5)催蕾 0057 控制温度为10, 湿度为90, 引入净化空气500ul/L, 每天在光照强度为50lx下 照射1h, 。

22、催蕾7天, 催蕾初期, 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适当引入净化空气可以促进菇蕾的生长, 提高出蕾率; 0058 (6)抑制 0059 抑制前先进行均育1天, 将培养温度设定在7, 湿度为85, 抽去二氧化碳促使金 针菇蕾在低温下分化分歧, 抑制生长较快的菌菇的生长, 将栽培盘置于抑制室进行处理, 所 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源, 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的, 能照射到除了位于上层放置的金针菇 之外的其他底层放置的金针菇, 使其光照均匀, 在温度为4, 湿度为85的条件下抑制处 理7天使得不同大小的金针菇蕾同步生长, 即可套上纸筒, 转入生育室; 0060 具体安排如下: 0061 第1-2天, 每天光照5h,。

23、 光照强度为500lx; 0062 第3-4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500ul/L, 每天光照3h; 0063 第5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000ul/L, 不进行光照; 0064 第6-7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1000ul/L, 每天光照2h, 光照强度为300lx。 0065 抑制前期, 低温抑制着生长较快的金针菇, 通过适当的光照促进金针菇的均匀生 长, 然后通过鼓吹净化新风使重于空气的二氧化碳均匀分布在金针菇的周围, 从而促进金 针菇的生长齐步。 0066 (7)子实体生长 0067 在生育室温度为5, 湿度为80, 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的条件下培育8 天, 每天。

24、光照15min, 光照强度为150lx; 0068 (8)采收 0069 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 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 可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包装袋内部污染金针菇, 同时利于金针菇的呼吸, 于2冷藏。 0070 实施例2: 0071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72 (1)栽培基的制备 0073 A、 配料, 将玉米芯40份、 麸皮19份、 花生壳10份、 大豆粕15份和大豆皮15份粉碎后 混合, 灰灰菜30份经过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 玉米芯中含有大量的碳 水化合物和粗纤维, 在金针菇培育过程中一般使用量低于20, 但我们发现提高玉米芯的 用量, 。

25、对金针菇的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同时灰灰菜中丰富的钙含量也提高了金针菇中钙的 含量; 0074 B、 发酵, 将所述配料混合后通过添加营养液调节水分含量调至60, 所述营养液 的配方中包含0.25-0.5的葡萄糖亚铁、 0.1-0.2硫酸锌和0.05-0.15氯化镁, 着重提高了栽培基中矿物质铁、 锌及镁的含量, 然后接种乳酸菌菌液在22下密封发酵5天 控制栽培基的pH至3, 乳酸能促进原料吸水, 同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还能促进矿物质钙、 铁、 锌的吸收; 说 明 书 4/8 页 7 CN 104303840 B 7 0075 C、 装盘, 如图1所示, 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 。

26、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1 与盘盖2, 所述底盘1分为两层, 分别为上壳12与下壳11, 下壳11为栽培盘底部, 上壳12含有 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贯通盘口121用于金针菇的生长, 盘口121与盘盖2一一对应, 采用螺纹 连接方式, 所述上壳12与下壳11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盘1, 栽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121填充 到底盘1内, 清洗时可以将所述底盘1拆开, 方便卫生, 将金针菇用盘装的方式进行培养, 相 比瓶装, 盘装可以栽培的批量大, 一个培养盘中的金针菇使用的栽培基养分共享, 不仅节约 了栽培基的原料, 较好地控制了一批金针菇的生长走势, 保证了工业化生产金针菇产品的 质量; 0076 D、 灭菌,。

27、 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 压力为600MPa, 杀菌时间为 15min, 可以较好地杀灭孢子在内的难以杀灭的一切微生物, 且大大缩短了常规高温高压灭 菌的时间, 先将灭菌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无菌室处理1.5h, 温度降至 40以下, 再通过冷风机强制制冷30min至20以下, 可以大大的节约了降温所需的能源; 0077 (2)接种 0078 采用液体接种, 将接种室内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 使室内形成正压, 防止外界气流 入内带入杂菌, 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 将灭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在接种 区接种金针菇菌液, 之后盖上盘盖, 局部达到100级, 保证。

28、接种的成品率; 0079 (3)培养 0080 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20, 湿度为65, 在培养室中培养30天, 二氧化碳气流量为 2000ul/L; 0081 (4)搔菌 0082 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 采用刮搔处理, 控制温度为15, 经过搔菌, 使表 面的菌丝断裂, 菌丝重新形成, 缩短了出菇时间, 同时提高了出菇的整齐度; 0083 (5)催蕾 0084 控制温度为15, 湿度为95, 引入净化空气1000ul/L, 每天在光照强度为100lx 下照射1h, 催蕾10天, 催蕾初期, 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适当引入净化空气可以促进菇蕾的生 长, 提高出蕾率; 0085 (6)抑制 。

29、0086 抑制前先进行均育2天, 将培养温度设定在9, 湿度为90, 抽去二氧化碳促使金 针菇蕾在低温下分化分歧, 抑制生长较快的菌菇的生长, 将栽培盘置于抑制室进行处理, 所 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源, 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的, 能照射到除了位于上层放置的金针菇 之外的其他底层放置的金针菇, 使其光照均匀, 在温度为4, 湿度为90的条件下抑制处 理7天使得不同大小的金针菇蕾同步生长, 即可套上纸筒, 转入生育室; 0087 具体安排如下: 0088 第1-2天, 每天光照5h, 光照强度为800lx; 0089 第3-4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3000ul/L, 每天光照3h; 0090 第5。

30、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500ul/L, 不进行光照; 0091 第6-7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000ul/L, 每天光照2h, 光照强度为500lx。 0092 抑制前期, 低温抑制着生长较快的金针菇, 通过适当的光照促进金针菇的均匀生 长, 然后通过鼓吹净化新风使重于空气的二氧化碳均匀分布在金针菇的周围, 从而促进金 说 明 书 5/8 页 8 CN 104303840 B 8 针菇的生长齐步。 0093 (7)子实体生长 0094 在生育室温度为7, 湿度为85, 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的条件下培育 10天, 每天光照15min, 光照强度为300lx; 0095 (。

31、8)采收 0096 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 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 可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包装袋内部污染金针菇, 同时利于金针菇的呼吸, 于4冷藏。 0097 实施例3: 0098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99 (1)栽培基的制备 0100 A、 配料, 将玉米芯35份、 麸皮14份、 花生壳8份、 大豆粕10份和大豆皮10份粉碎后混 合, 灰灰菜25份经过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20时粉碎后再混合, 玉米芯中含有大量的碳水 化合物和粗纤维, 在金针菇培育过程中一般使用量低于20, 但我们发现提高玉米芯的用 量, 对金针菇的产量有较大的提高, 同时灰灰菜中丰富的钙含量也。

32、提高了金针菇中钙的含 量; 0101 B、 发酵, 将所述配料混合后通过添加营养液调节水分含量调至55, 所述营养液 的配方中包含0.35的葡萄糖亚铁、 0.15硫酸锌和0.1氯化镁, 着重提高了栽培基中矿 物质铁、 锌及镁的含量, 然后接种乳酸菌菌液在20下密封发酵4天控制栽培基的pH至4.5, 乳酸能促进原料吸水, 同时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还能促进矿物质钙、 铁、 锌的吸收; 0102 C、 装盘, 如图1所示, 将上述发酵好的栽培基装于栽培盘中, 所述栽培盘包括底盘1 与盘盖2, 所述底盘1分为两层, 分别为上壳12与下壳11, 下壳11为栽培盘底部, 上壳12含有 多个间隔排列凸起的。

33、贯通盘口121用于金针菇的生长, 盘口121与盘盖2一一对应, 采用螺纹 连接方式, 所述上壳12与下壳11边缘扣合即为所述底盘1, 栽培基从所述贯通盘口121填充 到底盘1内, 清洗时可以将所述底盘1拆开, 方便卫生, 将金针菇用盘装的方式进行培养, 相 比瓶装, 盘装可以栽培的批量大, 一个培养盘中的金针菇使用的栽培基养分共享, 不仅节约 了栽培基的原料, 较好地控制了一批金针菇的生长走势, 保证了工业化生产金针菇产品的 质量; 0103 D、 灭菌, 将装有栽培基的栽培盘采用超高压灭菌, 压力为500MPa, 杀菌时间为 13min, 可以较好地杀灭孢子在内的难以杀灭的一切微生物, 且大。

34、大缩短了常规高温高压灭 菌的时间, 先将灭菌后的栽培盘通过净化至1万级的自然新风在无菌室处理1.25h, 温度降 至45以下, 再通过冷风机强制制冷45min至20以下, 可以大大的节约了降温所需的能 源; 0104 (2)接种 0105 采用液体接种, 将接种室内引入1万级净化新风, 使室内形成正压, 防止外界气流 入内带入杂菌, 在接种区通过层流罩净化处理, 将灭菌冷却后的栽培盘中的培养基在接种 区接种金针菇菌液, 之后盖上盘盖, 局部达到100级, 保证接种的成品率; 0106 (3)培养 0107 培养室内控制温度为15, 湿度为60, 在培养室中培养28天, 二氧化碳气流量为 150。

35、0ul/L; 说 明 书 6/8 页 9 CN 104303840 B 9 0108 (4)搔菌 0109 菌丝体长满栽培盘后打开盘盖, 采用刮搔处理, 控制温度为13, 经过搔菌, 使表 面的菌丝断裂, 菌丝重新形成, 缩短了出菇时间, 同时提高了出菇的整齐度; 0110 (5)催蕾 0111 控制温度为13, 湿度为93, 引入净化空气750ul/L, 每天在光照强度为75-lx下 照射1h, 催蕾8天, 催蕾初期, 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适当引入净化空气可以促进菇蕾的生长, 提高出蕾率; 0112 (6)抑制 0113 抑制前先进行均育1天, 将培养温度设定在8, 湿度为87, 抽去二氧化。

36、碳促使金 针菇蕾在低温下分化分歧, 抑制生长较快的菌菇的生长, 将栽培盘置于抑制室进行处理, 所 述抑制室顶部有可控灯源, 内壁涂覆有反光材料的, 能照射到除了位于上层放置的金针菇 之外的其他底层放置的金针菇, 使其光照均匀, 在温度为4, 湿度为87的条件下抑制处 理7天使得不同大小的金针菇蕾同步生长, 即可套上纸筒, 转入生育室; 0114 具体安排如下: 0115 第1-2天, 每天光照5h, 光照强度为700lx; 0116 第3-4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800ul/L, 每天光照3h; 0117 第5天,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2200ul/L, 不进行光照; 0118 第6-7天,。

37、 净化新风的气流量为1500ul/L, 每天光照2h, 光照强度为400lx。 0119 抑制前期, 低温抑制着生长较快的金针菇, 通过适当的光照促进金针菇的均匀生 长, 然后通过鼓吹净化新风使重于空气的二氧化碳均匀分布在金针菇的周围, 从而促进金 针菇的生长齐步。 0120 (7)子实体生长 0121 在生育室温度为6, 湿度为83, 二氧化碳气流量低于10000ul/L的条件下培育9 天, 每天光照15min, 光照强度为220lx; 0122 (8)采收 0123 子实体生长至七八分成熟时采收, 采用单向透气膜包装, 可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包装袋内部污染金针菇, 同时利于金针菇的呼吸, 。

38、于3冷藏。 0124 实施例4: 对比试验 0125 表1不同栽培方式对金针菇产品质量的影响 0126 0127 注: 菌丝密度以+、 +和+表示, +数目越多表示菌丝密度越高。 0128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采用的盘栽方法相比瓶栽产出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显 著提高, 污染率降低, 子实体平均长度与菌盖平均直径的偏差较小, 说明盘载金针菇的产品 均一性更好, 质量更稳定, 本发明采用盘栽方式比瓶栽菌丝密度有明显提高, 说明产品的质 量也有所提高。 说 明 书 7/8 页 10 CN 104303840 B 10 0129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说 明 书 8/8 页 11 CN 104303840 B 11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2 CN 104303840 B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