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700064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88281.0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号:

CN102961038B

公开日:

201503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08,A47J27/092

主分类号:

A47J27/08,A47J27/092

申请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泽春,朱生博,王升新

地址:

250118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新沙北路12号

优先权:

CN20121048828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所述制作食物的方法包括无压烹饪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t,当沸腾时间t大于预设时间t1,无压烹饪阶段结束。如此,由于无压沸腾带动压力煲内食物的翻滚,可以实现内胆内的食物吸水充分、加热均匀,改变其由于局部吸水不充分造成表面不平整的危险,且可以挥发难闻的味道,提升口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压力煲包括内胆、密封内胆的锅盖、加热装置、电控装置、测温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锅盖上设有电磁排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无压烹饪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t,当沸腾时间t大于预设时间t,无压烹饪阶段结束; 步骤S2:有压烹饪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关闭,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升压,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P,当烹饪压力P达到预设排汽压力P时,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间歇开启进行排汽实现对内胆内食物沸腾搅拌,电控装置计算排汽时间t,当排汽时间t达到预设排汽结束时间t时,电磁排汽阀再次关闭,当烹饪压力P达到预设保压压力P时,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同时,电控装置计算保压时间t,当保压时间t达到预设保压时间t时,有压烹饪阶段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3:泄压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开启排汽,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P小于预设的安全开盖压力P时,用户可打开锅盖,该安全开盖压力P≤0.105MPa。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为米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无压烹饪阶段的前端还设有步骤S11:吸水阶段,测温装置检测内胆内的温度T,当内胆内温度T达到预设温度T时,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电控装置计算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的时间t,当t达到预设吸水结束 时间t时,吸水阶段结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定温度T为45℃~65℃,预设吸水结束时间t为5~10分钟,预设时间t为1~5分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排汽压力P为0.105~0.12MPa,排汽结束时间t为15~200秒,预设保压压力P为0.12~0.15MPa,预设保压时间t为5~15分钟。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物为汤或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位于步骤S2后的步骤S21:常压补烧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再加热至沸腾,电控装置计算再沸腾时间t,当沸腾时间t大于预设时间t,常压补烧阶段结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t和预设时间t都为5~15分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排汽压力P为0.12~0.15MPa,排汽结束时间t为5~15分钟,预设保压压力P为0.13~0.17MPa,预设保压时间t为10~20分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食品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烹饪器具的食物烹饪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压力电饭煲怎样能够烹饪出色香味俱佳且营养流失少的米饭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然而,现有食物底部加热式压力电饭煲,通常靠近锅的底部区域的米加热充分,处于远离底部的边缘部的米加热不足,容易产生米饭受热不均匀的构造。观察利用这样压力电饭煲的烹饪好的米饭的状态,会发现由于处于锅的中央部和上部的中心部附近的米加热充分足,吸水过多,而内侧壁区域却由于加热不充分,米粒膨胀小,打开盖子时看到的米饭表面的形状不是平整表面,而是上部中心部高、上部周边(锅的内侧壁附近)低的弧形,视觉上缺乏美味效果。 

即使是行业内最近流行的IH 加热压力电饭煲,采用感应加热线圈产生的涡电流发热来进行加热,但是由于锅自身为发热构造,所以处于靠近锅的内侧壁区域的米加热充分,处于远离内侧壁的锅的中央部到中央上部的米加热不足,容易产生米饭受热不均匀的构造。另外,观察利用这样的烹饪好的米饭的状态,会发现由于处于锅的中央部和上部的中心部(烹饪好的米饭表面的中心部)附近的米加热不足,所以不像内侧壁附近的米那样膨胀,打开盖子时看到的米饭表面的形状不是平整表面,而是上部中心部低、上部周边(锅的内侧壁附近)高的碟形,视觉上缺乏美味效果。进而,导致上部中心部加热不足的米饭,夹生、不够可口。 

此外,利用现有的底部加热盘式压力电饭煲或IH压力电饭煲制作食物时, 由于其密封形成压力的结构,实现将食物在高压情况下煮熟。我们知道,食物(特别是肉食)中含有一些挥发性脂肪酸等难闻的味道,而现有的压力煲制作食物时,不能有效排气使这些物质充分挥发,难闻的味道将进入汤中,带来不愉快的味道,影响食物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压力煲包括内胆、密封内胆的锅盖、加热装置、电控装置、测温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锅盖上设有电磁排汽阀,所述制作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无压烹饪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t,当沸腾时间t大于预设时间t1,无压烹饪阶段结束; 

S2:有压烹饪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关闭,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升压,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P,当烹饪压力P达到预设排汽压力P1时,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间歇开启进行排汽实现对内胆内食物沸腾搅拌,电控装置计算排汽时间t2,当排汽时间t2达到预设排汽结束时间t3时,电磁排汽阀再次关闭,当烹饪压力P达到预设保压压力P2时,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同时,电控装置计算保压时间t4,当保压时间t4达到预设保压时间t5时,有压烹饪阶段结束。 

所述方法还包括:S3:泄压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开启排汽,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P小于预设的安全开盖压力P S时,用户可打开锅盖,该安全开盖压力PS≤0.105MPa。 

所述食物为米饭。 

所述S1无压烹饪阶段中还包括S11:吸水阶段,测温装置检测内胆内的温度T,当内胆内温度T达到预设温度T1时,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电控装置计算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的时间t6,当t6达到预设吸水结束时间t7时,吸水阶段结束。 

所述预设定温度T1为45℃~65℃,预设吸水结束时间t7为5~10分钟,预设时间t1为1~5分钟。 

所述预设排汽压力P1为0.1~0.12 MPa,排汽结束时间t3为15~200秒,预设保压压力P2为0.12~0.15 MPa,预设保压时间t5为5~15分钟。 

所述食物为汤或粥。 

所述S2有压烹饪阶段后还包括S21:常压补烧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再加热至沸腾,电控装置计算再沸腾时间t8,当沸腾时间t8大于预设时间t9,常压补烧阶段结束。 

所述预设时间t1和预设时间t9都为5~15分钟。 

所述预设排汽压力P1为0.12~0.15 MPa,排汽结束时间t3为5~15分钟,预设保压压力P2为0.13~0.17 MPa,预设保压时间t5为10~2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上述的方法制作米饭时,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并持续沸腾一段时间,如此,由于沸腾带动米粒的翻滚,可以实现内胆内的米吸水充分、加热均匀,改变其由于局部吸水不充分造成米饭表面不平整的危险,且可以挥发难闻的味道,提升口感。 

采用本发明上述的方法制作汤或粥时,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并持续沸腾一段时间,如此,可以挥发食材(特别是肉食)中难闻的味道,提升口感和营养价值。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述: 

实施方式一: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压力煲包括内胆、密封内胆的锅盖、加热装置、电控装置、测温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锅盖上设有电磁排汽阀。 

所述食物为米饭,其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1:吸水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测温装置检测内胆内的温度T,当内胆内温度T达到预设温度T1时,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电控装置计算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的时间t6,当t6达到预设吸水结束时间t7时,吸水阶段结束,进入下一步; 

步骤S1:无压烹饪阶段,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t,当沸腾时间t大于预设时间t1,无压烹饪阶段结束,进入下一步; 

步骤S2:有压烹饪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关闭,电控装置驱动加 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升压,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P,当烹饪压力P达到预设排汽压力P1时,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间歇开启进行排汽实现对内胆内食物沸腾搅拌,电控装置计算排汽时间t2,当排汽时间t2达到预设排汽结束时间t3时,电磁排汽阀再次关闭,当烹饪压力P达到预设保压压力P2时,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同时,电控装置计算保压时间t4,当保压时间t4达到预设保压时间t5时,有压烹饪阶段结束,进入下一步; 

步骤S3:泄压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开启排汽,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P小于预设的安全开盖压力PS时,用户可打开锅盖,该安全开盖压力PS≤0.105MPa。 

在步骤S11中,所述预设定温度T1为45℃~65℃,预设吸水结束时间t7为5~10分钟。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上述数据范围。 

表1吸水阶段对米饭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表1可以看出,在步骤S11中预设温度在65℃左右时,吸水时间10分钟,还原糖和感官评分都为最高值,而从其增加速率来看,5~10分钟还原糖和感官评分增加速率较低,且鉴于用户使用压力煲时,若制作米饭时间太长,不能满足快捷的生活节奏,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采用预设定温度T1为65℃,预设吸水结束时间t7为5分钟。 

在步骤S1中,所述预设时间t1为1~5分钟。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上述数据范围。本实验是基于上述实验基础上增加无压烹饪阶段的沸腾过程。 

表2无压烹饪阶段沸腾时间t对米饭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从表2可以看出,无压烹饪阶段中沸腾持续时间t越长,米粒的吸水效果越好,而水在处于沸腾时,需要蒸发大量的水,导致持续的时间越长,后期烹饪的水就越少,另外从米粒的吸水率超过1分钟以后增加效果,但其增加的效率明显降低,因此,本实施方式设定沸腾持续的预设时间t1为1分钟。 

在步骤S2中,所述预设排汽压力P1为0.105~0.12 MPa,排汽结束时间t3为15~200秒,若压力高于0.12 MPa,排汽时内外压差过大,导致噪音过大,且内胆内的水等易从排汽阀排出,污染环境,因此,本实施方式设定排汽压力P1为1.15  MPa。 

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排汽结束时间t3的范围,本实验是基于上述两个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表3有压烹饪阶段排汽结束时间t3对米饭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说明,表上3中上下层水分差以及中心边缘水分差越小表面制作米饭的水分均匀性越好。 

从表3可以看出,在有压烹饪阶段,有压排汽的时间t3在200~225秒时,综合效果最佳,而排汽时间过长,会造成水分的流失,不利于后期的烹饪,易出现米不能完全熟化的风险。鉴于此,本实施方式采取排汽的结束时间t3为200秒。 

此外,所述的预设保压压力P2为0.12~0.15 MPa,预设保压时间t5为5~15分钟。实现对内胆内的米饭进行焖饭处理,保证米粒的完全熟化。该保压压力P2和预设保压时间t5根据制作的米饭量选择。 

本实施方式中,最后的泄压阶段S3,将内胆内的压力降低安全开盖压力PS≤0.105MPa。如此,用户可安全的打开上盖,避免有压力情况下的开盖风险。 

本发明通过在传统压力煲基础上增加了无压烹饪阶段中的沸腾控制,即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并持续沸腾 60秒,使得,利用压力煲制作的米饭更加平整,米饭吸水更加充分均匀,米饭的口感更加香甜。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检测装置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通过压力与温度对应关系,计算出压力值或直接设置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所述的测温装置可以是设置在上盖或底部的温度传感器。那么这种非本发明本质的变化,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方式二: 

请参阅图2所示的本发明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所述食物为汤,本实施方式中以猪蹄汤为例进行说明。 

其制作方法包括: 

S1:无压烹饪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t,当沸腾时间t大于预设时间t1,无压烹饪阶段结束; 

S2:有压烹饪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关闭,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升压,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P,当烹饪压力P达到预设排汽压力P1时,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间歇开启进行排汽实现对内胆内食物沸腾搅拌,电控装置计算排汽时间t2,当排汽时间t2达到预设排汽结束时间t3时,电磁排汽阀再次关闭,当烹饪压力P达到预设保压压力P2时,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同时,电控装置计算保压时间t4,当保压时间t4达到预设保压时间t5时,有压烹饪阶段结束; 

位于步骤S2后的步骤S21:常压补烧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再加热至沸腾,电控装置计算再沸腾时间t8,当沸腾时间t8大于预设时间t9,常压补烧阶段结束。 

步骤S3:泄压阶段,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开启排汽,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P小于预设的安全开盖压力PS时,用户可打开锅盖,该安全开盖压力PS≤0.105MPa。 

在步骤S1中所述预设时间t1为5~15分钟。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时间t1的数据范围。本实验采用汤内的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总固形物评价制作汤 的营养指标,通过感官状态评价美味度和色泽。制定如表4所示的感官评价表。 

表4 猪蹄汤感官评定表 

表5无压烹饪阶段预设时间t1对煲汤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从表5可以看出,传统压力煲工艺煲汤为1#压力煲,而延长了无压烹饪阶段中的沸腾结束预设时间t1,可明显改善汤的制作效果,并且在达到5分钟以后,其效果明显增加,特别是肉腥味去除明显。但是鉴于若该时间过长,会延长煲汤的总时间,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设定该时间为5分钟。 

在步骤S2中所述预设排汽压力P1为0.12~0.15 MPa,排汽结束时间t3为5~15分钟,预设保压压力P2为0.13~0.17 MPa,预设保压时间t5为10~20分钟,步骤S21中预设时间t9为5~15分钟。通过设定上述参数,使得煲汤工艺进一步完善,煲汤效果进一步增加。 

步骤S21中预设时间t9为5~15分钟。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预设时间t9的数据范围。该实验是基于上述无压烹饪阶段预设时间t1取5分钟基础上进行的。 

表6常压补烧阶段预设时间t9对煲汤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从表6可以看出,通过常压补烧阶段进一步使得汤沸腾,保证熟化,且对于汤的透光率影响很大,透光率直接反应出汤的浓稠程度。但是若该时间大于15分钟过长,会导致汤水分缺失过多,且会增加整个煲汤过长,时间小于5分钟,浓稠化效果和异味排出不彻底,因此,本实施方式设定上述时间为5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食物也可以是粥,其制作过程与汤的过程相同。 

本发明所述压力煲制作汤的方法,通过在传统压力煲基础上增加常压沸腾,且控制常压沸腾的时间,以排出食材(特别是肉类)中的腥味等异味,使得汤的香味更纯正,制作的汤效果更好。另外设置常压补烧,使得,食材中的营养物质更好的析出进入汤内,汤更营养。 

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10488281.0 (22)申请日 2012.11.26 A47J 27/08(2006.01) A47J 27/092(2006.01) (73)专利权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0118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新沙北路 12 号 (72)发明人 朱泽春 朱生博 王升新 CN 102090840 A,2011.06.15, 说明书第 4-5 页, 附图 1-4. CN 102073329 A,2011.05.25, 全文 . JP 2000102480 A,2000.04.11, 全文 . CN 1470206 A,2004.。

2、01.28, 全文 . JP 2009000187 A,2009.01.08,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所 述制作食物的方法包括无压烹饪阶段, 电控装置 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至沸腾, 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 t, 当沸腾时间 t 大于预设时间 t1, 无压烹饪阶段结束。如此, 由于 无压沸腾带动压力煲内食物的翻滚, 可以实现内 胆内的食物吸水充分、 加热均匀, 改变其由于局部 吸水不充分造成表面不平整的危险, 且可以挥发 难闻的味道, 提升口感。

3、。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王婷玉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6103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3.18 CN 102961038 B 1/1 页 2 1. 一种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压力煲包括内胆、 密封内胆的锅盖、 加热装置、 电控装 置、 测温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 锅盖上设有电磁排汽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作食物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S1 : 无压烹饪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 控装置驱动加热。

4、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 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 t, 当沸腾时 间 t 大于预设时间 t1, 无压烹饪阶段结束 ; 步骤 S2 : 有压烹饪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关闭,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 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升压, 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 P, 当烹饪压力 P 达到预设 排汽压力 P1时,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间歇开启进行排汽实现对内胆内食物沸腾搅拌, 电控装置计算排汽时间 t2, 当排汽时间 t2达到预设排汽结束时间 t3时, 电磁排汽阀再次关 闭, 当烹饪压力 P 达到预设保压压力 P2时, 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 加热, 同时, 电控。

5、装置计算保压时间 t4, 当保压时间 t4达到预设保压时间 t5时, 有压烹饪阶 段结束。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 步骤 S3 : 泄压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开启排汽, 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 P 小于预设的安全开盖压力 PS时, 用户可打开锅盖, 该安全开盖压力 PS 0.105MPa。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物为米饭。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S1 无压烹饪阶 段的前端还设有步骤S11 : 吸水阶段,。

6、 测温装置检测内胆内的温度T, 当内胆内温度T达到预 设温度 T1时, 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 电控装置计算间歇加热 或小功率加热的时间 t6, 当 t6达到预设吸水结束 时间 t7时, 吸水阶段结束。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定温度 T1为 45 65, 预设吸水结束时间 t7为 5 10 分钟, 预设时间 t1为 1 5 分钟。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排汽压力 P1为 0.105 0.12MPa, 排汽结束时间 t3为 15 200 秒, 预设保压压力 P2为 0.。

7、12 0.15MPa, 预设保压时间 t5为 5 15 分钟。 7.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食物为汤或粥。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位于步 骤 S2 后的步骤 S21 : 常压补烧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 通,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再加热至沸腾, 电控装置计算再沸腾时间 t8, 当沸腾时间 t8大于预设时间 t9, 常压补烧阶段结束。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时间 t1和预设 时间 t9。

8、都为 5 15 分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排汽压力P1为 0.12 0.15MPa, 排汽结束时间 t3为 5 15 分钟, 预设保压压力 P2为 0.13 0.17MPa, 预 设保压时间 t5为 10 20 分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61038 B 2 1/11 页 3 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家用食品处理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烹饪器具的食物烹饪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压力电饭煲怎样能够烹饪出色香味俱佳且营养流失少。

9、的米饭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0003 然而, 现有食物底部加热式压力电饭煲, 通常靠近锅的底部区域的米加热充分, 处 于远离底部的边缘部的米加热不足, 容易产生米饭受热不均匀的构造。观察利用这样压力 电饭煲的烹饪好的米饭的状态, 会发现由于处于锅的中央部和上部的中心部附近的米加热 充分足, 吸水过多, 而内侧壁区域却由于加热不充分, 米粒膨胀小, 打开盖子时看到的米饭 表面的形状不是平整表面, 而是上部中心部高、 上部周边 ( 锅的内侧壁附近 ) 低的弧形, 视 觉上缺乏美味效果。 0004 即使是行业内最近流行的 IH 加热压力电饭煲, 采用感应加热线圈产生的涡电流 发热来进行加热, 但是由。

10、于锅自身为发热构造, 所以处于靠近锅的内侧壁区域的米加热充 分, 处于远离内侧壁的锅的中央部到中央上部的米加热不足, 容易产生米饭受热不均匀的 构造。 另外, 观察利用这样的烹饪好的米饭的状态, 会发现由于处于锅的中央部和上部的中 心部 ( 烹饪好的米饭表面的中心部 ) 附近的米加热不足, 所以不像内侧壁附近的米那样膨 胀, 打开盖子时看到的米饭表面的形状不是平整表面, 而是上部中心部低、 上部周边 ( 锅的 内侧壁附近 ) 高的碟形, 视觉上缺乏美味效果。进而, 导致上部中心部加热不足的米饭, 夹 生、 不够可口。 0005 此外, 利用现有的底部加热盘式压力电饭煲或 IH 压力电饭煲制作食。

11、物时, 由于 其密封形成压力的结构, 实现将食物在高压情况下煮熟。我们知道, 食物 (特别是肉食) 中含 有一些挥发性脂肪酸等难闻的味道, 而现有的压力煲制作食物时, 不能有效排气使这些物 质充分挥发, 难闻的味道将进入汤中, 带来不愉快的味道, 影响食物的品质。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营养价值高、 口感好的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8 一种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 压力煲包括内胆、 密封内胆的锅盖、 加热装置、 电控 装置、 测温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 锅盖上设有电磁排汽阀, 所述制作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 0009。

12、 S1 : 无压烹饪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 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 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 t, 当沸腾时 间 t 大于预设时间 t1, 无压烹饪阶段结束 ; 0010 S2 : 有压烹饪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关闭,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 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升压, 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 P, 当烹饪压力 P 达到预设排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3 2/11 页 4 汽压力 P1时,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间歇开启进行排汽实现对内胆内食物沸腾搅拌, 电 控装置计算排汽时间t2, 当排汽时。

13、间t2达到预设排汽结束时间t3时, 电磁排汽阀再次关闭, 当烹饪压力 P 达到预设保压压力 P2时, 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 热, 同时, 电控装置计算保压时间 t4, 当保压时间 t4达到预设保压时间 t5时, 有压烹饪阶段 结束。 0011 所述方法还包括 : S3 : 泄压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开启排汽, 当压力检测 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 P 小于预设的安全开盖压力 P S时, 用户可打开锅盖, 该安全开 盖压力 PS 0.105MPa。 0012 所述食物为米饭。 0013 所述 S1 无压烹饪阶段中还包括 S11 : 吸水阶段, 测温装置检测内胆内的温。

14、度 T, 当 内胆内温度 T 达到预设温度 T1时, 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 电 控装置计算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的时间 t6, 当 t6达到预设吸水结束时间 t7时, 吸水阶段 结束。 0014 所述预设定温度 T1为 45 65, 预设吸水结束时间 t7为 510 分钟, 预设时间 t1 为 15 分钟。 0015 所述预设排汽压力 P1为 0.10.12 MPa, 排汽结束时间 t3为 15200 秒, 预设保压 压力 P2 为 0.120.15 MPa, 预设保压时间 t5为 515 分钟。 0016 所述食物为汤或粥。 0017 所述 S2 有压烹饪阶段后还包括。

15、 S21 : 常压补烧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 开,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再加热至沸腾, 电控装置计算再沸腾时间 t8, 当沸腾时间 t8大于预设时间 t9, 常压补烧阶段结束。 0018 所述预设时间 t1和预设时间 t9都为 515 分钟。 0019 所述预设排汽压力 P1为 0.120.15 MPa, 排汽结束时间 t3为 515 分钟, 预设保压 压力 P2 为 0.130.17 MPa, 预设保压时间 t5为 1020 分钟。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21 采用本发明上述的方法制作米饭时,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

16、控装置驱动加 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 并持续沸腾一段时间, 如此, 由于沸腾带动米粒的 翻滚, 可以实现内胆内的米吸水充分、 加热均匀, 改变其由于局部吸水不充分造成米饭表面 不平整的危险, 且可以挥发难闻的味道, 提升口感。 0022 采用本发明上述的方法制作汤或粥时,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控装置驱动 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 并持续沸腾一段时间, 如此, 可以挥发食材 (特 别是肉食) 中难闻的味道, 提升口感和营养价值。 附图说明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 图 1 是本发明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 。

17、0025 图 2 是本发明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4 3/11 页 5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述 : 0027 实施方式一 : 0028 请参阅图 1 所示, 本发明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 压力煲包括内胆、 密封内胆的锅盖、 加热装置、 电控装置、 测温装置及压力检测装置, 锅盖上设有电磁排汽阀。 0029 所述食物为米饭, 其制作方法包括 : 0030 步骤 S11 : 吸水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 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测温装置检测内胆内。

18、的温度 T, 当内胆内温度 T 达到预设温度 T1时, 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 电控装置计算间歇加热或小功率加热 的时间 t6, 当 t6达到预设吸水结束时间 t7时, 吸水阶段结束, 进入下一步 ; 0031 步骤 S1 : 无压烹饪阶段,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 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 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 t, 当沸腾时间 t 大于预设时间 t1, 无 压烹饪阶段结束, 进入下一步 ; 0032 步骤 S2 : 有压烹饪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关闭, 电控装置驱动加 热装置 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升压, 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

19、的烹饪压力 P, 当烹饪压力 P 达到 预设排汽压力 P1时,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间歇开启进行排汽实现对内胆内食物沸腾搅 拌, 电控装置计算排汽时间t2, 当排汽时间t2达到预设排汽结束时间t3时, 电磁排汽阀再次 关闭, 当烹饪压力 P 达到预设保压压力 P2时, 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 率加热, 同时, 电控装置计算保压时间 t4, 当保压时间 t4达到预设保压时间 t5时, 有压烹饪 阶段结束, 进入下一步 ; 0033 步骤 S3 : 泄压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开启排汽, 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 内胆内的烹饪压力 P 小于预设的安全开盖压力 PS时, 用户可打开。

20、锅盖, 该安全开盖压力 PS 0.105MPa。 0034 在步骤 S11 中, 所述预设定温度 T1为 45 65, 预设吸水结束时间 t7为 510 分 钟。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上述数据范围。 0035 表 1 吸水阶段对米饭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 0036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5 4/11 页 6 0037 表1可以看出, 在步骤S11中预设温度在65左右时, 吸水时间10分钟, 还原糖和 感官评分都为最高值, 而从其增加速率来看, 510 分钟还原糖和感官评分增加速率较低, 且 鉴于用户使用压力煲时, 若制作米饭时间太长, 不能满足快捷的生活节奏, 因此, 本实。

21、施方 式中, 采用预设定温度 T1为 65, 预设吸水结束时间 t7为 5 分钟。 0038 在步骤 S1 中, 所述预设时间 t1为 15 分钟。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上述数 据范围。本实验是基于上述实验基础上增加无压烹饪阶段的沸腾过程。 0039 表 2 无压烹饪阶段沸腾时间 t 对米饭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 0040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6 5/11 页 7 0041 从表 2 可以看出, 无压烹饪阶段中沸腾持续时间 t 越长, 米粒的吸水效果越好, 而 水在处于沸腾时, 需要蒸发大量的水, 导致持续的时间越长, 后期烹饪的水就越少, 另外从 米粒的吸水率超过 1 。

22、分钟以后增加效果, 但其增加的效率明显降低, 因此, 本实施方式设定 沸腾持续的预设时间 t1为 1 分钟。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7 6/11 页 8 0042 在步骤S2中, 所述预设排汽压力P1为0.1050.12 MPa, 排汽结束时间t3为15200 秒, 若压力高于 0.12 MPa, 排汽时内外压差过大, 导致噪音过大, 且内胆内的水等易从排汽 阀排出, 污染环境, 因此, 本实施方式设定排汽压力 P1为 1.15 MPa。 0043 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排汽结束时间 t3的范围, 本实验是基于上述两个实验 基础上进行的。 0044 表 3 有压烹饪阶段排。

23、汽结束时间 t3对米饭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 0045 0046 说明, 表上 3 中上下层水分差以及中心边缘水分差越小表面制作米饭的水分均匀 性越好。 0047 从表 3 可以看出, 在有压烹饪阶段, 有压排汽的时间 t3在 200225 秒时, 综合效果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8 7/11 页 9 最佳, 而排汽时间过长, 会造成水分的流失, 不利于后期的烹饪, 易出现米不能完全熟化的 风险。鉴于此, 本实施方式采取排汽的结束时间 t3为 200 秒。 0048 此外, 所述的预设保压压力 P2为 0.120.15 MPa, 预设保压时间 t5为 515 分钟。 实现对内。

24、胆内的米饭进行焖饭处理, 保证米粒的完全熟化。该保压压力 P2和预设保压时间 t5根据制作的米饭量选择。 0049 本实施方式中, 最后的泄压阶段 S3, 将内胆内的压力降低安全开盖压力 PS 0.105MPa。如此, 用户可安全的打开上盖, 避免有压力情况下的开盖风险。 0050 本发明通过在传统压力煲基础上增加了无压烹饪阶段中的沸腾控制, 即电控装置 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 进行加热至沸腾, 并持续沸腾 60 秒, 使得, 利用压力煲制作的米饭更加平整, 米饭吸水更加 充分均匀, 米饭的口感更加香甜。 0051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检。

25、测装置也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 通过压力与温度对 应关系, 计算出压力值或直接设置压力传感器。 0052 本发明所述的测温装置可以是设置在上盖或底部的温度传感器。 那么这种非本发 明本质的变化, 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0053 实施方式二 : 0054 请参阅图 2 所示的本发明压力煲制作食物的方法第二实施方式, 所述食物为汤, 本实施方式中以猪蹄汤为例进行说明。 0055 其制作方法包括 : 0056 S1 : 无压烹饪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 内胆内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 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至沸腾, 电控装置计算沸腾时间 t, 当沸腾时 间 t 。

26、大于预设时间 t1, 无压烹饪阶段结束 ; 0057 S2 : 有压烹饪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关闭,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 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升压, 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内胆内的烹饪压力 P, 当烹饪压力 P 达到预设排 汽压力 P1 时,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间歇开启进行排汽实现对内胆内食物沸腾搅拌, 电 控装置计算排汽时间 t2, 当排汽时间 t2 达到预设排汽结束时间 t3 时, 电磁排汽阀再次关 闭, 当烹饪压力 P 达到预设保压压力 P2 时, 电控装置控制加热装置进行间歇加热或小功率 加热, 同时, 电控装置计算保压时间t4, 当保压时间t4达到预设保压时间t5时, 有压。

27、烹饪阶 段结束 ; 0058 位于步骤 S2 后的步骤 S21 : 常压补烧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打开, 内胆内 部与外界大气连通, 电控装置驱动加热装置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再加热至沸腾, 电控装置 计算再沸腾时间 t8, 当沸腾时间 t8 大于预设时间 t9, 常压补烧阶段结束。 0059 步骤 S3 : 泄压阶段, 电控装置驱动电磁排汽阀开启排汽, 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 内胆内的烹饪压力 P 小于预设的安全开盖压力 PS 时, 用户可打开锅盖, 该安全开盖压力 PS 0.105MPa。 0060 在步骤 S1 中所述预设时间 t1 为 515 分钟。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时间 t1 。

28、的数据范围。 本实验采用汤内的蛋白质、 可溶性固形物、 总固形物评价制作汤 的营养指标, 通过感官状态评价美味度和色泽。制定如表 4 所示的感官评价表。 0061 表 4 猪蹄汤感官评定表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9 8/11 页 10 0062 0063 表 5 无压烹饪阶段预设时间 t1对煲汤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 0064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10 9/11 页 11 0065 从表 5 可以看出, 传统压力煲工艺煲汤为 1# 压力煲, 而延长了无压烹饪阶段中的 沸腾结束预设时间 t1, 可明显改善汤的制作效果, 并且在达到 5 分钟以后, 其效果明。

29、显增 加, 特别是肉腥味去除明显。 但是鉴于若该时间过长, 会延长煲汤的总时间, 因此, 本实施方 式中设定该时间为 5 分钟。 0066 在步骤S2中所述预设排汽压力P1为0.120.15 MPa, 排汽结束时间t3为515分 钟, 预设保压压力P2为0.130.17 MPa, 预设保压时间t5为1020分钟, 步骤S21中预设时 间 t9 为 515 分钟。通过设定上述参数, 使得煲汤工艺进一步完善, 煲汤效果进一步增加。 0067 步骤 S21 中预设时间 t9 为 515 分钟。下面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说明预设时间 t9 的数据范围。该实验是基于上述无压烹饪阶段预设时间 t1取 5 分钟基。

30、础上进行的。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11 10/11 页 12 0068 表 6 常压补烧阶段预设时间 t9对煲汤效果影响实验报告 : 0069 0070 从表 6 可以看出, 通过常压补烧阶段进一步使得汤沸腾, 保证熟化, 且对于汤的透 光率影响很大, 透光率直接反应出汤的浓稠程度。但是若该时间大于 15 分钟过长, 会导致 汤水分缺失过多, 且会增加整个煲汤过长, 时间小于 5 分钟, 浓稠化效果和异味排出不彻 底, 因此, 本实施方式设定上述时间为 5 分钟。 0071 本发明所述的食物也可以是粥, 其制作过程与汤的过程相同。 0072 本发明所述压力煲制作汤的方法, 通过在传统压力煲基础上增加常压沸腾, 且控 制常压沸腾的时间, 以排出食材 (特别是肉类) 中的腥味等异味, 使得汤的香味更纯正, 制作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12 11/11 页 13 的汤效果更好。另外设置常压补烧, 使得, 食材中的营养物质更好的析出进入汤内, 汤更营 养。 说 明 书 CN 102961038 B 13 1/2 页 14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1038 B 14 2/2 页 15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61038 B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