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血针装置.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210332282.6 (22)申请日 2005.11.09 60/631,795 2004.11.30 US 60/631,846 2004.11.30 US 11/123,849 2005.05.06 US 200580044928.9 2005.11.09 A61B 5/151(2006.01) (73)专利权人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地址 美国新泽西州 (72)发明人 B威尔金森 (74)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 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董敏 WO 03/092512 A1,2003.11.13, WO 。
2、03/049613 A1,2003.06.19, US 5,314,441 A,1994.05.24, US 2004/0133172 A1,2004.07.08, US 5,569,286 A,1996.10.29, CN 1520893 A,2004.08.18, CN 1525837 A,2004.09.01, (54) 发明名称 刺血针装置 (57) 摘要 一种刺血针装置通常包括外壳 (12) 和关于该 外壳为同轴且可移动的护罩 (14) 。该外壳包括在 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相对横向侧部 (36) 。具有 沿相对横向侧部中的至少一个的一部分延伸的多 个纵向肋。多个纵向肋在一个或两个相对。
3、横向侧 部上形成手指抓持部。由使用者施加在手指抓持 部上的轴向压力使得护罩从护罩从外壳的前端向 外延伸的第一位置移动到护罩至少部分地移动到 外壳中的第二位置。 (30)优先权数据 (62)分案原申请数据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许流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3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3499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25 CN 102934996 B 1/2 页 2 1. 一种刺血针装置, 包括 : 在前端与后端之间延伸的外壳 ; 通过外壳的前端同轴地延伸且相对于外壳。
4、可移动的护罩 ; 设在外壳中并在护罩相对于外壳移动的情况下适于穿过护罩前端中的开口的刺血针 组件 ; 以及 可去除的调整片部件, 该可去除的调整片部件具有用于保持刺血针组件的针尖无菌的 内部, 以及用于封住护罩前端中的开口并适于保持住护罩和外壳以避免护罩和外壳相对于 彼此轴向移动的外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调整片部件的内部包括封住针尖的 杆, 调整片部件的外部进一步包括适于由使用者抓住的抓持部。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调整片部件的外部还包括悬垂裙部, 该悬垂裙部被形成用于与从外壳的前端处延伸的护罩前端的外表面接合。 4. 。
5、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悬垂裙部包括与外壳的壳主体的前 端呈凸轮接合以有助于调整片部件脱开的结构。 5.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抓持部包括桨状件, 用于由使用者抓 住。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桨状件的相对的纵向边缘是相对弯 曲的, 以使桨状件的相对侧部限定出用于指示给使用者旋转方向的轮廓, 以旋转调整片部 件从而便于去除调整片部件。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穿过桨状件而截的横向截面限定出 大致波浪形。 8.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桨状件为卵形。 9。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桨状件的相对侧部为凹入的。 10.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桨状件的相对侧部上包括至少一个 凸起的抓持片。 11.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桨状件的相对边缘限定出相对的纵 向弯曲部分。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相对的纵向弯曲部分为椭圆形状 的。 13.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浆状件的至少一个侧部中限定 有至少一个成形凹口。 14. 如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成形凹口为多边形形状的。 15. 如权利。
7、要求 2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抓持部限定了相对的手指抓持凹 口, 该相对的手指抓持凹口用于由使用者抓持。 16.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手指抓持凹口为凹入的。 17.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抓持部包括靠近杆部和抓持部的 中间部分, 中间部分限定出螺旋状结构。 18. 如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手指抓持凹口均包括至少一 个凸起的抓持调整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4996 B 2 2/2 页 3 19.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刺血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抓持部能够从杆上拆下来。 。
8、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4996 B 3 1/13 页 4 刺血针装置 0001 本申请是名称为 “刺血针装置” 、 国际申请日为 2005 年 11 月 9 日、 国际申请号为 PCT/US2005/040589、 国家申请号为 200580044928.9 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通常涉及医疗穿刺装置, 一般称之为刺血针, 用于从患者体内取得血样, 更 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以人机工程学方式设计的易于由使用者使用和操纵的刺血针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刺血针装置用在医疗领域, 用于刺入患者皮肤以从患者体内获取毛细血管血样。 某些疾病 ( 诸如糖尿。
9、病 ) 要求定时测试患者的血液以监控例如患者的血糖水平。另外, 试 验箱 ( 诸如胆固醇试验箱 ) 通常需要血样来进行分析。血液收集程序通常包括刺破手指或 其它合适的身体部位以获取血样。 通常, 所述测试所需的血液量较少, 并且较小的刺伤或切 口通常就能提供足够用于这些测试的血液量。 0004 各种刺血针装置可大批供应给医院、 门诊所、 医务室等, 以及单独用户。所述装置 通常包括尖端件 ( 诸如针 ), 或刃形件 ( 诸如刀片 ), 其用于在患者皮肤上形成快速的刺伤 或切口以提供少量血液流出。对于许多人来说, 用手持式的针或刀片刺破自己的手指从生 理上和心理上通常都是困难的。 因此, 刺血针。
10、装置已逐步发展成为自动装置, 所述自动装置 在触发机构的驱动下刺入或割破患者皮肤。 在一些装置中, 在使用者将其触发之前, 针或刀 片都保持在待用位置, 其中使用者可为负责从患者体内取血的医务人员, 或者是患者本人。 在触发的情况下, 针或刀片刺入或切割患者的皮肤 ( 例如手指上 )。通常, 装置中包含弹簧 以提供刺入或切割患者的皮肤所需的足够的力。 0005 医疗领域中最重要的是, 在使用之前所述医疗穿刺装置或刺血针 处于无菌状态 下。 目前, 通常(毫无例外地), 在被分配给医务人员和需要所述装置的公众成员之前, 医疗 穿刺装置或刺血针是在无菌状态下制造和包装的。无菌包装保持了装置的无菌,。
11、 确保在使 用之前周围环境不会污染到装置。 另外, 还有这样的重要性, 即, 在装置的使用之后, 使用者 或另一人不会接触到针或刀片。出于对血液携带疾病的担忧, 要求医务人员要特别小心与 患者血液相接触的医疗装置。 因此, 刺血针设计的重要方面涉及, 在从患者体内抽取血样之 后防止装置的针或刀片弄伤使用者或其他人。一旦使用后, 就应罩住针或刀片以免针或刀 片弄伤使用者或操纵装置的其他人。 而且, 刺血针装置应为一次性的, 从而消除由于针或刀 片用在不止一个人身上而导致的疾病传染。 在这点上, 理想地, 刺血针装置被设计成用于一 次启用的, 并且具有用于防止重复使用的安全措施。 0006 近年来。
12、在增加操作和处理用过的刺血针装置的安全性方面已取得进展。例如, 通 常可买到这样的刺血针, 它们为单发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刺入和切割元件从装置中自动 地弹出以及缩回到装置中。在美国专利 No.6,432,120 ; No.6,248,120 ; No.5,755,733 和 No.5,540,709 中公开了这种医疗刺入装置的实例。 0007 授权给 Teo 的美国专利 No.6,432,120 公开了一种包括固定器的刺血针装置, 该 说 明 书 CN 102934996 B 4 2/13 页 5 固定器容纳弹簧加载刺血针结构。弹簧加载刺血针结构包括单个弹簧, 用于在结构触发 的情况下进行。
13、刺血针的弹出和缩回。授权给 Wyszogrodzki 的美国专利 No.6,248,120 公 开了一种刺血针装置, 其包括外壳、 护罩部分、 具有刺入尖的活塞、 以及在内部翼件在外 壳中破裂的情况下分别弹出和缩回活塞的驱动和返回弹簧。授权给 Morita 的美国专利 No.5,755,733公开了一种包括组合的固定器和刺血针结构的刺血针装置。 刺血针结构包括 具有刺入尖的刺血针部件和可压缩弹簧件, 该可压缩弹簧件在一对驱动臂的驱动下使得刺 血针部件刺入患者的皮肤。 0008 授权给 Ramel 的美国专利 No.5,540,709 公开了一种刺血针装置, 其包括围住可 滑动触发器的外壳, 该。
14、触发器用于触发压缩弹簧, 该压 缩弹簧激励刺血针部件刺入患者 的皮肤。外壳包括一对接合刺血针部件主体的内部指状物, 之后该内部指状物通过使用 者向可滑动的触发器施加的轴向力而解除与接合刺血针部件主体的接合。在美国专利 No.4,869,249 和 No.4,817,603 中公开了本领域中公知的其他医疗穿刺装置或刺血针。这 些参考文献中公开的装置包括用于保护针或保持针无菌的盖。 0009 在刺血针设计方面的另一个重要考虑事项是能使得使用者用他或她的指尖操纵 装置。 理想地, 刺血针装置可容易地保持在使用者的指尖之间, 以使使用者在刺血针装置皮 肤刺入过程中在刺血针装置上可进行控制。 市场上可得。
15、到的典型刺血针装置设计得并不易 于操作者使用。 在一些设计中, 例如, 刺血针装置的外壳简单地为与矩形护罩部分配合的矩 形盒。在前述设计中, 没有为使用者提供用其指尖抓住装置的表面。另外, 护罩部分的形状 不适用于指示使用者刺入件在哪里与装置脱开以刺入患者的皮肤。 当护罩部分被放置在患 者皮肤上时使用者必须对刺入件的适当脱开位置作一个估计。通常, 市场上可得到的刺血 针装置设计不是使用者方便类型的, 在刺血针设计的该领域存在重要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10 考虑到前述问题, 医疗领域通常存在对于这样一种医疗穿刺装置的需求, 所述装 置易于为使用者操纵和使用, 同时确保在使用之前无菌以及使用之后。
16、安全地丢弃。 另外, 在 医疗领域存在对于用于收集血样的简单、 价廉、 可靠、 自驱动、 以及一次性医疗穿刺装置的 需求。 001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血针装置, 其通常包括外壳, 该外壳包括在前 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相对横向侧部, 具有沿相对横向侧部中的至少一个 ( 通常为其两者 ) 的一部分延伸的多个纵向肋。多个纵向肋在一个或两个相对横向侧部上形成手指抓持部。 护罩关于该外壳为同轴且可移动的。 由使用者施加在手指抓持部上的轴向压力使得外壳与 护罩相对于彼此从第一位置 ( 在该位置中, 护罩从外壳的前端向外延伸 ) 移动到第二位置 ( 在该位置中, 护罩至少部分地移动到 外壳中 )。
17、。 0012 纵向肋可沿外壳的两个相对横向侧部的一部分延伸, 在两个相对横向侧部上形成 手指抓持部。 而且, 每个纵向肋的一部分可具有将手指抓持部形成通常为凹入表面的轮廓, 而纵向肋的另一部分可具有将手指抓持部形成通常为凸出表面的轮廓。在一个实施例中, 纵向肋具有在邻近外壳前端的相对横向侧部的一部分处通常形成前部凸出表面而在邻近 外壳后端的相对横向侧部的一部分处通常形成后部凸出表面的轮廓, 而在前部凸出表面与 后部凸出表面之间形成有凹入表面。在这样的实施例中, 形成前部凸出表面和后部凸出表 说 明 书 CN 102934996 B 5 3/13 页 6 面的纵向肋可通过凹入表面对齐以在外壳的至。
18、少相对横向侧部上将手指抓持部形成为凹 口。另外, 在所述实施例中, 纵向肋可形成通常为椭圆形的凹入表面。 0013 外壳还可包括形成在外壳后端上的手指抓持部凹口, 用于在刺血针装置的使用过 程中容纳使用者的手指。 此外, 护罩可限定多个沿圆周隔开的凹口, 用于在视觉上指示出设 在外壳和 / 或护罩中的刺入件的对齐位置。 001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 刺血针装置包括在前端与后端之间延伸的外壳, 具有通过外 壳的前端同轴地延伸且相对于外壳可移动的护罩, 以及设在外壳中并在护罩相对于外壳移 动的情况下适于穿过护罩前端中的开口的刺血针组件。 所述刺血针装置进一步包括可去除 调整片部件, 该可去除调整片。
19、部件具有用于保持刺血针组件的针尖无菌的内部, 以及用于 封住护罩前端中的开口并适于保持护罩和外壳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的外部。 0015 调整片部件的内部可包括基本上封住针尖的杆, 调整片部件的外部可进一步包括 适于由使用者抓住的抓持部。调整片部件的外部还可包括悬垂裙部, 形成得用于与从外壳 前端处延伸的护罩前端的外表面接合。 0016 抓持部可进一步包括桨状件, 用于由使用者抓住。 桨状件可具有相对的纵向边缘, 它们是相对弯曲的, 以使桨状件的相对侧限定出用于指示给使用者旋转方向的轮廓, 以旋 转调整片部件从而便于从针尖 上去除调整片部件。穿过桨状件而截的横向截面可限定出 通常为椭圆形的形状。然。
20、而, 桨状件可限定其他对称的横向截面形状, 诸如圆形或多边形, 或具有不对称的横向截面形状。桨状件的相对侧部可为凹形的, 并且其上可包括至少一个 凸起的抓持片。 0017 桨状件可限定相对的纵向弯曲部分。相对的纵向弯曲部分可通常为椭圆形状的。 桨状件可限定至少一个成形凹口, 限定在其至少一侧中。 成形凹口可通常为圆形、 椭圆形或 多边形形状的。 0018 调整片部件的抓持部可限定相对的手指抓持凹口, 用于由使用者抓持。抓持部手 指抓持凹口可为凹入的。调整片部件的抓持部可具有限定了螺旋状结构的中间部分。每个 手指抓持凹口均可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的抓持调整片。而且, 调整片部件的抓持部可从杆上 脱离。。
21、 0019 至少一个手指抓持凹口可包括凹入表面形状, 其基本上面向沿横向远离轴向穿过 刺血针组件的轴线。凹入表面形状可为半圆形、 椭圆形、 双曲线或抛物线形状。 0020 无菌调整片部件相对于护罩还可移除并与护罩和 / 或外壳的前端相接合以防止 护罩相对于外壳移动, 这可导致内部驱动机构使得刺血针组件突出到刺入位置。 例如, 悬垂 中空裙部可至少部分地包围护罩并接合外壳远端以防止护罩相对于外壳移动。 裙部可适于 完全将护罩封在其中, 并且护罩可摩擦保持在裙部中。 0021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 从以下详细描述中将明白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刺血针。
22、装置的透视图 ; 0023 图 2 是图 1 刺血针装置的侧视图 ; 0024 图 3 是图 1 刺血针装置的相反侧视图 ; 0025 图 4 是图 1 刺血针装置的远端视图 ; 说 明 书 CN 102934996 B 6 4/13 页 7 0026 图 5 是图 1 刺血针装置的近端视图 ; 0027 图 6 是图 1 刺血针装置的远端的透视图 ; 0028 图 7 是所示刺血针装置的透视图, 具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可去除 无菌调整片部 件 ; 0029 图 7A 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刺血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示出了内部驱动机构 ; 0030 图 8 是图 7 刺血针装置的平面图 ; 003。
23、1 图 9 是图 7 刺血针装置的侧视图 ; 0032 图 10 是图 7 刺血针装置的远端视图 ; 0033 图 11 是图 7 刺血针装置的近端视图 ; 0034 图 12 是图 7 刺血针装置的透视和部分横截面图, 示出了调整片部件的横截面 ; 0035 图 13 是图 7 刺血针装置的远端图和部分横截面图, 示出了调整片部件的横截面 ; 0036 图14是图7刺血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示出了与刺血针装置的主体相分离的调整 片部件 ; 0037 图 14A 是替换实施例中所示的刺血针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示出了调整片部件和包 括相应凸轮状接合表面外壳的前表面, 以促进调整片部件与刺血针装置。
24、主体的分离 ; 0038 图 15 是图 14 的刺血针装置与调整片部件的特写和旋转透视图 ; 0039 图 16 是图 15 的刺血针装置与调整片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示出了调整片部件的可 分离部件 ; 0040 图 17 是具有第二实施例调整片部件的刺血针装置的远端的透视图 ; 0041 图 18 是图 17 刺血针装置的平面图 ; 0042 图 19 是图 17 刺血针装置的侧视图 ; 0043 图 20 是图 17 刺血针装置的透视和部分横截面图, 示出了调整片部件的第二实施 例的横截面 ; 0044 图 21 是图 17 刺血针装置的远端图和部分横截面图, 示出了调整片部件的第二实 施。
25、例的横截面 ; 0045 图 22 是图 17 的刺血针装置与调整片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调 整片部件的可分离部件 ; 0046 图 23 是具有第三实施例调整片部件的刺血针装置的远端的透视图 ; 0047 图 24 是图 23 中所示的调整片部件的平面图 ; 0048 图 25 是图 24 的调整片部件的侧视图 ; 0049 图 26 是图 24 的调整片部件的远端图 ; 0050 图 27 是调整片部件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 ; 0051 图 28 是图 27 的调整片部件的平面图 ; 0052 图 29 是图 27 的调整片部件的侧视图 ; 0053 图 30 是图 27 。
26、的调整片部件的相反侧视图 ; 0054 图 31 是图 27 的调整片部件的远端图 ; 0055 图 32 是调整片部件的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 ; 0056 图 33 是图 32 的调整片部件的平面图 ; 0057 图 34 是图 32 的调整片部件的侧视图 ; 说 明 书 CN 102934996 B 7 5/13 页 8 0058 图 35 是图 32 的调整片部件的相反侧视图 ; 0059 图 36 是图 32 的调整片部件的远端图 ; 0060 图 37 是调整片部件的第六实施例的透视图 ; 0061 图 38 是图 37 的调整片部件的平面图 ; 0062 图 39 是图 37 的调整。
27、片部件的侧视图 ; 0063 图 40 是图 37 的调整片部件的远端图 ; 0064 图 41 是调整片部件的第七实施例的透视图 ; 0065 图 42 是图 41 的调整片部件的平面图 ; 0066 图 43 是图 41 的调整片部件的侧视图 ; 0067 图 44 是图 41 的调整片部件的远端图 ; 0068 图 45 是调整片部件的第八实施例的透视图 ; 0069 图 46 是图 45 的调整片部件的平面图 ; 0070 图 47 是图 45 的调整片部件的侧视图 ; 0071 图 48 是图 45 的调整片部件的远端图 ; 0072 图 49 是根据本发明的刺血针装置的替换实施例的。
28、侧视图 ; 0073 图 50 是根据本发明的刺血针装置的替换实施例的侧视图 ; 0074 图 51 是图 1 刺血针装置的相对侧视图, 示出了平面和尺寸 ; 以及 0075 图 52 是图 1 刺血针装置的近端图, 示出了平面和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为了在下文中进行描述, 词语 “上部” 、“下部” 、“右” 、“左” 、“竖直” 、“水平” 、“顶部” 、 “底部” 、“横向” 、“纵向” 以及类似词语, 若使用的话, 应与本发明有关, 与其在附图中的定向 一样。然而, 应该理解的是, 除非明白地指定为相反情况, 否则本发明可设想许多替换改变 和实施例。还应该理解的是, 附图中所。
29、示且文中所述的特定装置和实施例都仅是本发明的 示例性实施例。 0077 参照图 1-7, 其中一般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刺血针装置 10。刺血针装置 10 通常包 括外壳 12 和可关于外壳 12 移动的护罩 14。如图 7-48 中所示的以及文中进一步描述的, 刺 血针装置 10 还包括无菌调整片部件 16, 适于与设置在外壳 12 中的刺入件 ( 未示出 ) 相联 或相连接。护罩 14 与外壳 12 同轴且可相对于外壳 12 移动。护罩 14 还部分地设置在外壳 12 中并从外壳 12 中向外延伸。 0078 外壳 12 具有细长壳主体 20, 其具有向前端或远端 22 和向后端或近端 24。。
30、在一个 实施例中, 远端 22 与近端 24 之间的壳主体 20 的轴向长度 ( 在图 51 中示作外壳长度 HL) 在 1.2 与 1.9 英寸之间, 诸如在约 1.3 与约 1.7 英寸之间, 更典型地, 在 1.4 与 1.6 英寸之 间。如图 1 中所示的, 壳主体 20 可包括在配合线 ( 图 1 中邻近元件标号 “42” 和 “32” ) 附 近配合的远端部和分离的近端部。如图 51 中所示的, 外壳底部长度 HBL 与外壳盖长度 HCL 表示出该配合线的位置。外壳盖长度 HCL 可大于总长度 HL 的 20。例如, HCL 可在 0.35 与 0.90 英寸之间, 诸如在 0.5。
31、0 与 0.74 英寸之间, 更典型地, 在 0.60 与 0.68 英寸之间。可 替换地, 外壳盖长度 HCL 可表示为外壳 12 的长度 ( 如图 51 中由 HL 表示的 ) 的函数。例如, 外壳盖长度可具有约 0.23HL 与 0.59HL 之间的长度 HCL, 诸如在 0.33HL 与 0.48HL 说 明 书 CN 102934996 B 8 6/13 页 9 之间, 尤其是在 0.39HL 与 0.44HL 之间。 0079 向前端或远端 22 限定了向前或远端开口 26, 护罩 14 穿过该开口 26 并与壳主体 20 同轴。通常为细长的壳主体 20 具有相对的横向侧 28、 。
32、30, 它们基本上关于平面 A 对称地 设置, 如图 51-52 所示的。壳主体 20 的每个横向侧 28、 30 均限定了手指抓持部 ( 诸如凹 口 )32。而两个相对的手指抓持部凹口 32 被设在壳主体 20 上, 应该理解的是, 根据本发明 可仅提供一个形成在壳主体20中的手指抓持凹口32。 两个相对手指抓持凹口32的使用对 于刺血针装置 10 的容易使用和操纵是优选的, 如文中进一步描述的。手指抓持部 ( 诸如凹 口 )32 可形成为壳主体 20 中的凹陷部分或凹槽, 并且也可由多个纵向延伸肋 36 形成, 如下 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 0080 壳主体20的向后端或近端24限定了向后端。
33、或近端手指抓持凹口34。 近端手指抓 持凹口 34 也可形成为凹陷部分或凹槽, 但是是在壳主体 20 的近端 24 上。侧部手指抓持凹 口 32 和近端手指抓持凹口 34 提供了符合人体工程学形状的表面, 所述表面基本上与使用 者的指尖相符以在放血、 采血或集血程序中帮助使用者操纵刺血针装置 10 并使用刺血针 装置 10。侧部手指抓持凹口 32 和近端手指抓持凹口 34 为使用者提供了多个手指抓持位 置。由侧部手指抓持凹口 32 和近端手指抓持凹口 34 提供的多个手指抓持位置通过降低环 境因素 ( 诸如溢出的血液、 湿度或其他因素 ) 影响刺血针装置 10 的定位和驱动的可能性而 改进了刺。
34、血针装置的操纵特性。 0081 壳主体 20 还包括沿壳主体 20 延伸的多个纵向肋 36, 并且可与壳主体 20 整体形 成。肋 36 基本上关于图 51-52 的平面 A 被设在壳主体 20 的相对侧 28、 30 上, 并沿壳主体 20 长度的至少一部分纵向延伸 ( 大致从壳主体 20 的近端 24 至远端 22)。肋 36 的轮廓通 常限定了侧部手指抓持凹口32, 其中肋36穿过由壳主体20中的手指抓持凹口32限定的凹 陷或凹进区域。如图 4 中所示的, 肋 36 通常具有矩形横截面。然而, 各个肋 36 的尖部 38 被形成或削尖以通常与壳主体 20 的通常为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相配, 。
35、并且具体地, 与形成在 向前端或远端 22 和向后端或近端 24 附近的壳主体 20 的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相配。肋 36 在 彼此之间限定了槽 40。槽 40 的总数通常等于肋 36 的数量加 1。因此, 如图 4 中所示的, 槽 40 为 4 个, 而肋 36 的数量为 3 个。肋 36 通常改进壳主体 20 与使用者指尖之间的抓持。 肋 36 与侧部手指抓持凹口 32 相组合, 也为使用者提供了视觉和触觉提示以指示使用者放 置其指尖的位置。而且, 每个肋 36 都提供了用于减小缩孔 ( 可在模压元件冷却后发生, 尤 其是对于厚壁区域 ) 的装置。如图 52 中所示的, 肋 36 具有宽度 R。
36、W, 而槽 40 具有宽度 GW。 在一个实施例中, 肋 36 和槽 40 具有约 0.02-0.09 英寸之间的宽度, 例如, 约 0.03 与 0.07 英寸之间, 尤其是 0.04 与 0.06 英寸之间。肋 36 和槽 40 的宽度不必彼此相同。 0082 通常, 如图 51 和图 52 中所示的, 壳主体 20 关于平面 A 和 B 对称, 平面 A 和 B 两者 基本上是沿壳主体20的定向穿过壳主体20的竖直和水平的平面, 如图51-52中所示的。 壳 主体 20 的对称是关于穿过壳主体 20 的基本为竖直的平面 A 显示出来的。平面 B 基本上穿 过通过刺血针装置 10 的质心限。
37、定的纵向轴或由基本上具有轴线的刺入尖、 调整片部件 16、 或刺血针装置 10 的其他零件限定的轴线。平面 B 也正交于 ( 垂直于 ) 平面 A 且还穿过轴 线。 0083 正如图 4 所示的, 壳主体 20 具有通常为椭圆形或扁长的横截面。壳主体 20 的相 对侧28、 30形成了椭圆形横截面的长侧而其余两个相对侧44、 46形成了椭圆形横截面的两 说 明 书 CN 102934996 B 9 7/13 页 10 个短侧并可称作端部 44、 46。而且, 壳主体 20 的纵向横截面也具有通常为椭圆形或扁长的 横截面 ( 正如图 52 和图 51 所示的平面 B 的总体横截面所限定的 )。这。
38、样的大致椭圆形形 状至少部分地由纵向肋 36 的一部分的轮廓限定, 该纵向肋 36 的一部分形成邻近向前端或 远端 22 和向后端或近端 24 的相对横向侧 28、 30 处的凸出表面, 如图 51 中所示的。而且, 手指抓持部以壳主体 20 外表面中的凹形形状的凹陷或凹槽形成为壳主体 20 的相对侧 28、 30 上的凹口 32, 用于容纳刺血针装置 10 的使用者的指尖。所述手指抓持凹口 32 是由纵向 肋 36 的一部分形成的, 该一部分的轮廓是在邻近向前端或远端 22 的肋 36 的向前凸出表面 与邻近向后端或近端 24 的肋 36 的向后凸出表面之间形成通常为凹入的表面。形成向前凸 。
39、出表面与向后凸出表面的纵向肋 36 通过手指抓持凹口 32、 34 沿相 对侧 28、 30 处的壳主体 20 的长度限定的凹入表面对齐, 并可沿壳主体 20 的整个长度延伸为肋结构, 穿过限定了手 指抓持凹口 32、 34 的肋 36 的凸出表面。 0084 手指抓持凹口 32 可为壳主体 20 的相对侧 28、 30 中的双曲线状凹口、 凹进或凹陷 形式的, 它们在壳主体 20 的相对侧 28、 30 中限定了通常为双曲线的形状。除双曲线外 ( 或 作为其替换), 指尖凹口可为抛物线或半圆形的。 如图51中所示的, 手指抓持凹口32可具有 由图 51 中所示的凹口半径 IR 限定的径向曲线。
40、。在一个实施例中, 半径 IR 在约 0.5 与 1.2 英寸之间, 具体在约 0.7 与 1.0 英寸之间, 最好在 0.8 与 0.9 英寸之间。例如可用具有半径 测量能力的光学比较仪测量该轮廓。可替换地, 半径 IR 可表示为外壳 12 的长度 ( 如图 51 中由 HL 表示的 ) 的函数。例如, 半径 IR 可具有约 0.33HL 与 0.78HL 之间的数值, 诸如 在 0.45HL 与 0.65HL 之间, 尤其是在 0.52HL 与 0.59HL 之间。 0085 如图 51 中所示的, 每个远端 22 和近端 24 都分别可基于远端 22 和近端 24 处的肋 36 的外表面。
41、限定的凸出表面而变尖。基于凸出表面的所述变尖部分分别在远端 22 和近端 24 处形成了角度 b 和 a。角度 b 和 a 的每个侧部都表示分别从远端 22 和近端 24 处的肋 36 的外表面限定的凸出表面的端点延伸的切线。变尖部分最好关于平面 A 对称。在一个实施 例中, 位于近端 24 附近的角度 a 具有约 25与 55之间的角度, 诸如约 29与 45之间, 更具体地, 约 33与 39之间。相似地, 位于远端 22 附近的角度 b 具有约 18与 39之 间的角度, 诸如约 22与 32之间, 更具体地, 约 24与 28之间。 0086 另外, 如图51中所示的, 由远端22和近。
42、端24处的肋36限定的凸出表面与肋36限 定的凹入表面(其构成手指抓持凹口32、 34)之间的交叉限定了两个拐角, 这两个拐角当通 过线连接 ( 未示出 ) 时, 构成弦。该弦在其中心线部分处具有长度 IL( 如图 51 中所示的 ), 该长度可在约 0.3 与 1.3 英寸之间, 诸如在约 0.5 与 1.0 英寸之间, 更具体地, 在 0.7 与 0.9 英寸之间。可替换地, 弦长度 IL 可表示为外壳 12 的长度 ( 如图 51 中由 HL 表示的 ) 的函 数。例如, 弦可具有约 0.2HL 与 0.85HL 之间的长度 IL, 诸如在 0.33HL 与 0.65HL 之间, 尤其是。
43、在 0.49HL 与 0.59HL 之间。 0087 此外, 如图 51 中所示的, 构成弦端部的拐角 ( 即, 肋 36 的凸出形状与凹入形状之 间的交叉 ) 最好关于平面 A 对称地设置。在图 51 中由 TRH 表示穿过壳主体 20 相对横向侧 28、 30 而构成弦端部的这些拐角之间的距离。TRH 可具有约 0.45 与 0.69 英寸之间的长度, 诸如在约 0.49 与 0.63 英寸之间, 更具体地, 在 0.52 与 0.58 英寸之间。可替换地, TRH 可 表示为外壳 12 的长度 ( 如图 51 中由 HL 表示的 ) 的函数。例如, TRH 可具有约 0.29HL 与 0。
44、.45HL 之间的长度, 诸如在 0.32HL 与 0.41HL 之间, 更具体地, 在 0.34HL 与 说 明 书 CN 102934996 B 10 8/13 页 11 0.39HL 之间。 0088 此外, 如图 51 中所示的, 外壳 12 上手指抓持凹口 32、 34 之间的最近距离可由尺寸 IW 表示。IW 一定小于尺寸 TRH, 并具有小于 TRH 或约 0.29 与 0.49 英寸之间的长度, 诸如在 约 0.33 与 0.45 英寸之间, 最好在 0.36 与 0.42 英寸之间。可替换地, IW 可表示为外壳 12 的长度 ( 如图 51 中由 HL 表示的 ) 的函数。。
45、例如, IW 可具有约 0.19HL 与 0.32HL 之间 的长度, 诸如在 0.22HL 与 0.29HL 之间, 更具体地, 在 0.24HL 与 0.27HL 之间。 0089 与图52中所示的, 壳主体20基本上具有扁长的轮廓, 至少相对于在形成弦端部的 拐角 ( 即, 肋 36 的凸出形状与凹入形状之间的交叉 ) 处穿过壳主体 20 的横截面。该外部 主体形状也可描绘为椭圆形或卵形。在椭圆形的情况下, 短轴 (MiA) 和长轴 (MaA) 表示穿 过焦距中心绘出的短弦和长弦。如图 52 中的一个实施例所示的, 壳主体 20 的轮廓的短轴 (MiA) 和长轴 (MaA) 可分别为约 。
46、0.56 与 0.70 英寸。短轴 (MiA) 可为 0.46 与 0.70 英寸之 间, 更具体地, 在约 0.5 与 0.63 英寸之间, 例如在 0.53 与 0.59 英寸之间。另外, 长轴 (MaA) 可为 0.53 与 0.85 英寸之间, 更具体地, 在约 0.6 与 0.8 英寸之间, 例如在 0.65 与 0.75 英 寸之间。应该注意的是, 在优选实施例中, MaA 总是 大于 MiA。 0090 另外, 每个肋 36 都限定出凹进部分或凹入区域 42, 该凹进部分或凹入区域限定了 壳主体 20 中的侧部手指抓持凹口 32。每个肋 36 中的凹进部分 42 都形成在各个肋 。
47、36 的 尖部 38 中, 因此, 在凹进部分或区域 42 中肋 36 不总是矩形形状的。此外, 肋 36 的尖部 38 在该区域中不是变尖的。每个肋 36 中的凹进部分 42 通常都与侧部手指抓持凹口 32 限定 的凹陷或凹入区域相配或覆盖该凹陷或凹入区域, 并且在检查和使用时该覆盖区域在视觉 和触觉上都传达给使用者。 使用者被直观地告知该把其指尖放在何处以进行刺血针装置10 的操作。然而, 肋 36 的首要功能是改进或增强使用者指尖与壳主体 20 之间的抓持以便于 适当地操纵刺血针装置10。 而且, 由肋36形成的凹进部分42(其通常限定侧部手指抓持凹 口 32) 通常是椭圆形或卵形的, 。
48、如从图 1 的透视图中看出的。 0091 壳主体 20 还限定了至少一个 ( 任选地, 两个或多个 ) 圆周凹口 48。如图 2 和图 3 中所示的, 圆周凹口 48 被限定在壳主体 20 的相对端 44、 46 中。圆周凹口 48 通常为 U 形形 状的且形成为壳主体 20 中的基本为凹入的凹陷部分或凹槽。 0092 护罩 14 从壳主体 20 中的远端开口 26 处向外延伸, 如先前描述的。护罩 14 通常 是圆柱形结构的, 具有限定了位于中央的远端开口52的远端壁50, 当刺血针装置10被使用 者驱动时刺入件从所述远端开口中延伸穿过。远端壁 50 通常在远端开口 52 周围限定用于 接触。
49、使用者身体时预期部位 ( 该部位可能被刺入件刺入 ) 的小接触面积。通过护罩 14 中 形成的多个圆周凹口 54 使得该减小的接触面积更小 ( 即, 面积减小 )。圆周凹口 54 在视觉 上帮助使用者瞄准刺血针装置 10, 具体为瞄准刺入件。圆周凹口 54 通常与设在壳主体 20 上的圆周凹口 48 类似, 并且通常是 U 形的凹入凹陷部分或凹槽。圆周凹口 54 定位在护罩 14圆周周围并且可关于护罩14等距隔开。 圆周凹口54能使得使用者容易地从视觉上定位 刺入件的适当排出点, 从而改进刺血针装置 10 的瞄准特征并确保皮肤刺入操作中的最佳 血液流动。一个或多个圆 周凹口 54 可与一个或多个圆周凹口 48 径向对齐。圆周凹口 48、 54 可限定凹进的形状或轮廓, 其用于聚焦 “目标” 以指示给使用者可能从护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