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及豆浆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及豆浆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853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1.13 CN 103385306 A *CN103385306A* (21)申请号 201310233683.0 (22)申请日 2013.06.13 A23C 11/10(2006.01) (71)申请人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50118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新沙北路 12 号 (72)发明人 王旭宁 高强 林毅 (54) 发明名称 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及豆浆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 包括动磨头和静磨头, 所述动磨头套装于所述静 磨头内, 所述动磨头的顶部设置硬物料的粉碎刀。
2、, 该硬物料的粉碎刀与静磨头限定出硬物料的粉碎 通道。 本发明中, 由于设置了针对硬物料的粉碎刀 及其粉碎通道, 因而能够加工诸如大米之类的细 小而坚硬的物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豆浆机。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85306 A CN 103385306 A *CN103385306A* 1/1 页 2 1.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 包括动磨头和静磨头, 所述动磨头套装于所述静磨头 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磨头。
3、的顶部设置硬物料的粉碎刀, 该硬物料的粉碎刀与静磨头限定 出硬物料的粉碎通道。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的末端与静磨 头间的距离小于 1.5mm。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包括第一子通 道, 该第一子通道的入口的宽度大于等于 1.5mm 且小于等于 2mm。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包括第一子通 道, 该第一子通道的内部相对于其入口处至少局部扩张形成硬物粉碎室。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包括第一子。
4、通 道, 所述第一子通道末端的粉碎角度大于等于 35 度且小于 80 度。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还 包括位于第一子通道前端的第二子通道, 该第二子通道与第一子通道衔接并连通 ; 并且, 所 述第二子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通道的入口的宽度。 7.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粉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物粉碎室位于所述第一子通道 的后端。 8. 一种豆浆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料斗、 电机、 第一粉碎装置和第二粉碎装置, 所述料斗 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粉碎装置的粉碎入口连通, 所述第一粉碎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粉碎装 置的粉碎入口连通, 所述。
5、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粉碎装置和第二粉碎装置 ; 其中, 所述第一粉碎 装置为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碎装置。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豆浆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粉碎装置与第二粉碎装置之间 设有第一阀体及第一循环管路, 该第一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阀体, 另一端连通所 述料斗 ; 或者, 所述第二粉碎装置之后设有第二阀体和第二循环管路, 该第二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 述第二阀体, 另一端连通所述料斗 ; 或者, 所述第一粉碎装置与第二粉碎装置之间设有第一阀体及第一循环管路, 该第一循环管 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阀体, 另一端连通所述料斗 ; 所述第二粉碎装置之后设有第二阀体 。
6、和第二循环管路, 该第二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阀体, 另一端连通所述料斗。 10. 一种豆浆机, 包括料斗、 静磨头、 动磨头及电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磨头包括第一 动磨头和第二动磨头, 所述第一动磨头和第二动磨头依次上下安置并套装于所述静磨头 内, 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动磨头和第二动磨头 ; 所述静磨头对应所述第一动磨头处设置第一排出口, 所述静磨头对应所述第二动磨头 处设置第二排出口 ; 所述豆浆机还包括第三阀体和第三循环管路, 所述第三阀体选择性与 所述第一排出口或第二排出口连通, 所述第三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阀体, 另一端 连通所述料斗 ; 其中, 所述第一动磨头与所述静。
7、磨头所构成的粉碎装置为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项所 述的粉碎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85306 A 2 1/6 页 3 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及豆浆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及豆浆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商用豆浆机中, 其所针对的加工对象一般仅是泡好的黄豆。 总所周知, 泡好 的黄豆质地较软, 较为容易粉碎。 然而对于如大米之类的较为坚硬的物料时, 现有的商用豆 浆机无法进行有效的粉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多种物料的食品加工机。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8、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 包括动磨头 和静磨头, 所述动磨头套装于所述静磨头内, 所述动磨头的顶部设置硬物料的粉碎刀, 该硬 物料的粉碎刀与静磨头限定出硬物料的粉碎通道。 0005 可选的,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的末端与静磨头间的距离小于 1.5mm。 0006 可选的,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 该第一子通道的入口的宽度大 于等于 1.5mm 且小于等于 2mm。 0007 可选的,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 该第一子通道的内部相对于其 入口处至少局部扩张形成硬物粉碎室。 0008 可选的,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 所述第一子通道末端的粉。
9、碎角 度大于等于 35 度且小于 80 度。 0009 可选的,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还包括位于第一子通道前端的第二子通道, 该第 二子通道与第一子通道衔接并连通 ; 并且, 所述第二子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子通道的 入口的宽度。 0010 可选的, 所述硬物粉碎室位于所述第一子通道的后端。 0011 相应的,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豆浆机, 包括料斗、 电机、 第一粉碎 装置和第二粉碎装置, 所述料斗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粉碎装置的粉碎入口连通, 所述第一粉 碎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粉碎装置的粉碎入口连通, 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粉碎装置和第 二粉碎装置 ; 其中, 所述第一粉碎装置为权。
10、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碎装置。 0012 可选的, 所述第一粉碎装置与第二粉碎装置之间设有第一阀体及第一循环管路, 该第一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阀体, 另一端连通所述料斗 ; 或者, 0013 所述第二粉碎装置之后设有第二阀体和第二循环管路, 该第二循环管路的一端连 通所述第二阀体, 另一端连通所述料斗 ; 或者, 0014 所述第一粉碎装置与第二粉碎装置之间设有第一阀体及第一循环管路, 该第一循 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阀体, 另一端连通所述料斗 ; 所述第二粉碎装置之后设有第二 阀体和第二循环管路, 该第二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阀体, 另一端连通所述料斗。 0015 。
11、相应的,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豆浆机, 包括料斗、 静磨头、 动磨头 说 明 书 CN 103385306 A 3 2/6 页 4 及电机, 所述动磨头包括第一动磨头和第二动磨头, 所述第一动磨头和第二动磨头依次上 下安置并套装于所述静磨头内, 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动磨头和第二动磨头 ; 0016 所述静磨头对应所述第一动磨头处设置第一排出口, 所述静磨头对应所述第二动 磨头处设置第二排出口 ; 所述豆浆机还包括第三阀体和第三循环管路, 所述第三阀体选择 性与所述第一排出口或第二排出口连通, 所述第三循环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阀体, 另 一端连通所述料斗 ; 0017 其中, 所述。
12、第一动磨头与所述静磨头所构成的粉碎装置为权利要求 1 至 6 中任一 项所述的粉碎装置。 0018 本发明中, 由于设置了针对硬物料的粉碎刀及其粉碎通道, 因而能够加工诸如大 米之类的细小而坚硬的物料。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是本发明一种豆浆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2 是本发明一种豆浆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3 是图 2 所示实施例中粉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4 是图 1 和图 2 所示实施例中采用本发明方案的粉碎装置的俯视图 ; 0023 图 5 是图 4 中 K 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参考图 1, 图。
13、示了本发明一种豆浆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包括 料斗1、 第一粉碎装置2、 驱动第一粉碎装置的电机3、 第二粉碎装置4、 驱动第二粉碎装置的 电机 5、 第一阀体 6、 第一循环管路 7、 排浆管 8、 第二阀体 9、 第二循环管路 10。 0025 其中, 所述料斗1用于盛放物料, 料斗1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一粉碎装置2, 所述料斗 1 内盛放的物料向下经过所述第一粉碎装置 2 进行粉碎。所述驱动第一粉碎装置 2 的电机 3 设置于所述第一粉碎装置 2 的下方。 0026 所述第一粉碎装置 2 与所述第一阀体 6 连通, 以将粉碎后的物料输送至所述第一 阀体 6。该第一阀体 6 。
14、的第一路选择导通输出通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路 7, 该第一循环管 路 7 的另一端与料斗 1 连通 ; 第二路选择导通输出通路连通所述第二粉碎装置 4, 第三路选 择导通输出通路连通所述排浆管 8。 0027 因此, 可以看出所述第一阀体 6 为四通阀体, 其包含输入通路与所述第一粉碎装 置 2 连通, 以及三路选择导通输出通路。当所述第一阀体 6 转向所述第一路选择导通输出 通路时, 经过第一粉碎装置 2 粉碎的物料便再次通过第一循环管路 7 进入料斗 1 内进行再 次粉碎 ; 当所述第一阀体6转向所述第二路选择导通输出通路时, 则经过第一粉碎装置2粉 碎的物料便被输送至第二粉碎装置 4 进。
15、行再次粉碎 ; 当所述第一阀体 6 装箱所述第三选择 导通输出通路时, 则处于排浆装置, 此时经过第一粉碎装置2粉碎的物料通过排浆管8进行 排浆。 0028 所述驱动第二粉碎装置 4 的电机 5 设置于所述第二粉碎装置 4 的下方, 并且所述 第二粉碎装置 4 的入口与所述第一阀体 6 的一条导通通路连通, 而所述第二粉碎装置 4 的 出口与所述第二阀体 9 和第二循环管路 10 连通。 说 明 书 CN 103385306 A 4 3/6 页 5 0029 所述第二阀体9作为排浆阀使用, 当该第二阀体9关闭时, 则物料通过第二循环管 路 10 重新进入料斗 1 进行粉碎 ; 而当第二阀体 9。
16、 打开时, 则执行的是排浆功能。 0030 其中, 所述第一粉碎装置2与第二粉碎装置4均采用轴流磨的粉碎方式, 也就是包 含动磨头和静磨头, 动磨头套装于静磨头内。 所述动、 静磨头之间形成轴向或大致轴向的粉 碎通道。由于这种轴流磨本身为现有技术, 故不再对其做具体阐述。 0031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粉碎装置 4 的动、 静磨头之间的粉碎间隙要小于所述第一 粉碎装置 2 的动、 静磨头之间的粉碎间隙。如此, 用来实现第一粉碎装置 2 作为第一级粗磨 的功能, 第二粉碎装置 4 作为第二级细磨的功能。当需要相对粗的粉碎效果时, 则控制第一 阀体 6 通过排浆管 8 进行排浆 (当然此时可以选。
17、择在第一粉碎装置 2 的基础上的一次磨浆 和循环磨浆) ; 而当需要相对细的粉碎效果时, 则控制第一阀体 6 将物料排向所述第二粉碎 装置 4(当然, 整个过程中可以选择在第一粉碎装置 2 的基础上的一次磨浆和循环磨浆, 也 可以选择在第二粉碎装置 4 的基础上的一次磨浆和循环磨浆, 然后再通过排浆阀 9 得动作 排浆) 。 0032 由于第一粉碎装置2实现粗粉碎, 第二粉碎装置4实现细粉碎, 可以满足用户的不 同需求。例如, 当需要制作普通豆浆时, 只需要通过第一粉碎装置 2 来实现, 当此时可以选 择是否通过第一循环管路 7 进行循环磨浆 ; 而当需要制作花色豆浆时, 则可以通过第一阀 体。
18、 6 控制进入第二粉碎装置 4 再次进行粉碎, 然后通过第二阀体 9 排出, 当然此过程中可以 选择是否循环磨浆。 0033 为了实现对诸如大米等细小而坚硬的物料的研磨, 本实施例在第一粉碎装置 2 处 (具体是其动磨头处) 设置了针对此类物料的粉碎结构, 具体可以参考图 4 所示实施例。 0034 参考图 2, 图示了本发明一种豆浆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包括 料斗21、 粉碎装置22、 驱动粉碎装置22的电机23、 第三阀体24、 第三循环管路25、 排浆开关 26。 0035 其中, 所述料斗 21 用于盛放待粉碎的物料, 粉碎装置 22 设置于所述料斗 21 的下 方用。
19、来粉碎从料斗 21 下落的物料。所述粉碎装置 22 粉碎后的物料通过管路输送至第三阀 体 24, 该第三阀体 24 为三通阀。该第三阀体 24 的输入端与所述粉碎装置 22 连通, 而其另 外两个选择输出端中, 一个与所述第三循环管路25连通, 该第三循环管路25的另一端与所 述料斗 21 连通, 另一个与所述排浆开关 26 连通。 0036 制浆过程中, 当需要循环磨浆时, 则第三阀体 24 转向至所述第三循环管路 25 导 通, 从而从粉碎装置 22 出来的物料再次循环至料斗, 进而再次进入粉碎装置 22 粉碎 ; 当不 需要循环磨浆时, 则第三阀体 24 转向至所述排浆开关 26 导通,。
20、 此时用户打开排浆开关 26 就可以得到制备好的饮品。 0037 其中, 对于粉碎装置 22 来说, 其采用轴流磨的粉碎方式, 也就是包含动磨头和静 磨头, 动磨头套装于静磨头内。所述动、 静磨头之间形成轴向或大致轴向的粉碎通道。粉碎 装置 22 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 3。 0038 参考图3, 图示了图2所示实施例中粉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 示, 包括电机轴220、 静磨头上部分2211、 第一动磨头222、 第一叶轮223、 第二动磨头224、 第 二叶轮 225、 静磨头下部分 2212、 第二排出口 227、 第二排出管路 228、 三通阀 229、 第一排出 管路 。
21、230、 第一排出口 231。 说 明 书 CN 103385306 A 5 4/6 页 6 0039 其中, 电机轴 220 同轴驱动所述第一动磨头 222、 第一叶轮 223、 第二动磨头 224 和 第二叶轮225。 所述静磨头上部分2211位于所述静磨头下部分2212上方, 二者共同构成了 静磨头, 所述静磨头下部分 2212 不起到粉碎作用而是用来安装和支撑静磨头, 故也将其归 入静磨头内。 当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静磨头上部分和静磨头下部分也可以 合为一体结构。 0040 所述第一动磨头 222、 第一叶轮 223、 第二动磨头 224 和第二叶轮 225 均为所述。
22、静 磨头内。所述静磨头上部分 2211 和第一动磨头 222 构成了第一级的粉碎装置, 并且在对应 所述第一动磨头 222 的静磨头上部分 2211 处设置了第一排出口 231, 也就是在静磨头上部 分 2211 的侧壁与第一叶轮 223 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所述第一排出口 231, 该第一排出口 231 与所述第一排出管路 230 连通。 0041 所述第二动磨头 224 设置于第一动磨头 222 的下方, 第二动磨头 224 和静磨头上 部分2211构成了第二级的粉碎装置, 并且在对应所述第二动磨头224的静磨头下部分2212 处设置了第二排出口 227, 也就是在静磨头下部分 2212 的侧。
23、壁与所述第二叶轮 225 相对应 的位置开设所述第二排出口 227, 该第二排出口 227 与所述第二排出通道 228 连通。 0042 所述第一排出通道 230、 第二排出通道 228 均与所述三通阀 229 连通, 该三通阀 229 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阀体 24 连通。其中 : 0043 当所述三通阀 229 的选择性输入端转向所述第一排出通道 230 时, 此时自然第二 排出通道 228 所在一路关闭 ; 那么可以理解, 此时只有第一级的粉碎装置所处理后的物料 才会通过第一排出口 231, 经由第一排出通道 230 和三通阀 229 排出, 而第二级的粉碎装置 则不会起到作用。相反, 若。
24、所述三通阀 229 的选择性输入端转向所述第二排出通道 228 时, 此时自然第一排出通道 230 所在一路关闭 ; 那么也可以理解, 此时第一级的粉碎装置粉碎 后的物料再次向下进入第二级的粉碎装置, 经过该第二级的粉碎装置粉碎后的物料才会通 过第二排出口 227, 经由第二排出通道 228 和三通阀 229 排出。 0044 并且, 所述第二级的粉碎装置的粉碎间隙 (第二动磨头与静磨头上部分之间的加 工间隙) 小于第一级的粉碎装置的粉碎间隙 (第一动磨头与静磨头上部分之间的加工间 隙) , 如此可以实现第一级的粉碎装置的相对的粗粉碎和第二级的粉碎装置的相对的细粉 碎。 0045 当需要制作一。
25、般的饮品, 例如普通纯豆豆浆时, 此时可以只需要第一级的粉碎装 置的粉碎效果即可, 那么将三通阀 229 的选择性输入端转向所述第一排出通道 230 (虽然电 机轴同轴驱动第一级和第二级的粉碎装置, 但是由于三通阀的原因, 只有第一级的粉碎装 置所加工的物料才会被排出, 第二级的粉碎装置由于无法排出, 因而上面的物料不会向下 走) ; 0046 当需要制作花色豆浆机时, 此时需要粉碎的更细一些, 便需要第一和第二级的粉 碎装置的粉碎效果, 那么将通阀 229 的选择性输入端转向所述第二排出通道 228。 0047 另外,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以图 3 所示方案而言, 其省略了第一叶轮 。
26、223 和 / 或第二叶轮 225, 而这种情况下, 第一排出口 231 则可以开设在第一动磨头 222 所对应 的静磨头的侧壁上, 第而排出口 227 则可以开设在第二动磨头 224 所对应的静磨头的侧壁 上。由于没有了叶轮, 因此这种情况的方案中, 排浆的速度要慢于图 3 实施例中带叶轮的方 案。 说 明 书 CN 103385306 A 6 5/6 页 7 0048 为了实现对诸如大米等细小而坚硬的物料的研磨, 本实施例在第一级的粉碎装置 处 (具体是指第一动磨头 223 处) 设置了针对此类物料的粉碎结构, 具体可以参考图 4 所示 实施例。 0049 参考图 4, 图示了图 1 和图。
27、 2 所示实施例中采用本发明方案的粉碎装置的俯视图。 同时参考图 5, 如图所示, 包括第一子通道 401、 第二子通道 402、 硬物料的粉碎刀 403、 静磨 齿 404、 动磨齿 405、 动磨头 406、 静磨头 407、 硬物料的粉碎刀 408。 0050 所述动磨头 406 套装于所述静磨头 407 内, 动磨头 406 的外侧壁设有动磨齿 405, 静磨头 407 的内侧壁设有静磨齿 404。其中, 所述动磨头 406 的顶部设置所述硬物料的粉 碎刀 403 和 408,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刀 403 和 408 凸出于所述动磨头 406 的顶面, 而静磨头 407 的顶面也高于所。
28、述动磨头 406 的顶面, 这样就会形成由硬物料的粉碎刀 (403 和 408) 和 静磨头 407 限定出的硬物料的粉碎通道, 也就是由第一子通道 401 和第二子通道 402 构成 的硬物料的粉碎通道。 0051 所述第一子通道 401 与第二子通道 402 相连通衔接, 二者的衔接点位于所述第一 子通道 401 的入口处, 也就是图中虚线 L0 所经过的粉碎通道的位置。这一点将会在下文具 体说明。 0052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磨头 406 的转向是顺时针, 那么可以看出整个所述硬物料的粉 碎通道从入口到末端整体上是逐渐缩小的, 并且以整个硬物料的粉碎通道来看, 第二子通 道 402 位于第。
29、一子通道 401 的前端, 而第一子通道 401 则位于整个硬物料的粉碎通道的后 端。并且, 也可以看出, 所述第二子通道 402 的宽度 (硬物料的粉碎刀与静磨头的静磨齿之 间的距离) 大于所述第一子通道401的入口的宽度 (入口处硬物料的粉碎刀与静磨头的静磨 齿之间的距离) 。 0053 所述第一子通道 401 的入口, 参考图 5 中标号 100 所示, 其宽度 L1 满足以下关 系 : 1.5mm L1 2mm。例如, 1.5mm、 1.6mm、 1.7mm、 1.8mm、 1.9mm、 2.0mm 等。该宽度 L1 为 所述入口 100 处的硬物料的粉碎刀到与其相对的静磨齿 404 。
30、之间的垂直距离。从图 4 和 图 5 中还可以看出, 所述第一子通道 401 从入口 100 处向内, 标号 200 处发生扩张, 在所述 第一子通道的后端形成了一个硬物粉碎室。并且, 该硬物粉碎室的粉碎角度 满足以下关 系 : 3580。 例如, 例如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
31、8、 79、 80等。其中, 由于所述硬物粉碎室位于所述第一子通道内, 故所述硬物粉碎室的粉碎角度 也可以说成是所述第一子通道末端的粉碎角度。 0054 将粉碎角度限制在上述范围内的目的在于, 在该角度下, 形成硬物料的削切研磨, 而不是直接挤压粉碎。所谓削切研磨是指硬物料被限制在硬物粉碎室末端的粉碎角度 的位置, 而此时动磨头不断旋转, 于是形成静磨头对该被限制的硬物料的不断的削切, 从而 可以将很硬的物料粉碎, 而现有技术中如果采用挤压粉碎的方式, 则由于物料过硬很容易 导致卡死。 0055 所述粉碎角度 是指所述硬物粉碎室后部的硬物料的粉碎刀所在直线与相应的 静磨齿的齿面所在直线所呈的夹。
32、角, 而所述相应的静磨齿是指与所述硬物粉碎室后部的硬 物料的粉碎刀相互作用起到粉碎作用的静磨齿 (当然, 由于动磨头 406 是转动的, 所以每一 说 明 书 CN 103385306 A 7 6/6 页 8 个静磨齿都会相对转动到这里所说的 “静磨齿” 的位置) 。 0056 另一方面,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的末端与静磨头 (具体为与所述末端相对应的 静磨齿) 的距离 (所述末端到相对应静磨齿的的垂直距离) , 也就是图 5 中 L2 所示的距离, 其 满足以下关系 : L11.5mm。例如, 1.4mm、 1.3mm、 1.2mm、 1.1mm、 1.0mm、 0.9mm、 0.8mm、 。
33、0.7mm、 0.6mm、 0.5mm、 0.4mm、 0.3mm、 0.2mm、 0.1mm 等。在限定 和 L2 时的静磨齿可以认为是一个 静磨齿, 实质上也就是用了同一个位置状态的静磨齿位置。 由于本实施例中, 第一子通道内 仅具有一个硬物粉碎室, 因此硬物料的粉碎通道的末端也就是硬物粉碎室的末端。 0057 本实施例中, 由于入口 100 的宽度的限制, 细小的坚硬的物料能够从入口 100 进 入, 而其它大物料 (例如整粒黄豆或较大的黄豆碎块) 则无法进入 ; 通过入口 100 进入后的 物料, 在硬物粉碎室内停留, 并在硬物粉碎室的末端与静磨齿的配合产生的粉碎角度下被 不断的削切从。
34、而实现粉碎。而 L2 的限制原因则在于防止物料未经过硬物粉碎室的研磨就 排出, 并且优选的 L2 的距离就是动磨头的动磨齿到静磨齿的距离, 也就是等于粉碎间隙的 距离。 0058 所以诸如整粒黄豆或较大的黄豆碎块无法进入硬物粉碎室, 而第二子通道的作用 也就在于, 在其内将一些体积较大的物料先行粉碎成较小的物料。从而避免了整粒黄豆或 大块黄豆进入硬物粉碎室形成削切粉碎, 因为这会导致粉碎过细, 浆液过于粘稠, 不利于后 续的诸如过滤的程序。 0059 本发明的结构之所以能够粉碎细小而坚硬的物料, 其在于当此类物料进入硬物粉 碎室后, 硬物料卡在硬物粉碎室的末端, 所以才在所述粉碎角度的作用下,。
35、 由静磨齿不断的 对其进行削切, 而不是直接进入动静磨头之间的粉碎间隙进行挤压破碎, 因而不会造成设 备卡死。由于不断的削切作用, 很硬的物料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粉碎。 0060 其中, 图 5 中的黑色粗实线示出了部分硬物料的粉碎刀的轮廓和部分静磨齿的轮 廓。因而可以比较清楚的看出第一子通道、 硬物粉碎室、 第一子通道的入口等结构 006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硬物料的粉碎通道仅包含如图 4 和图 5 所示实 施例中的第一子通道, 由于其它结构相同故不再做进一步阐述。 0062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 同一第一子通道内的硬物粉碎室可以包含多个, 而 多个硬物粉碎室之间是衔接连通的。
36、, 而连通出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逐级减小以实现从粗到 细的粉碎过程。 0063 在本发明的食品加工机可以是例如咖啡机、 干磨机等, 其也可以采用上述的粉丝 装置的结构, 而其它剩余结构则可以沿用现有, 故在此不做进一步阐述。 0064 另外, 由于上文已经对粉碎装置进行了详细描述, 其也可以单独作为对粉碎装置 的实施例的阐述, 故不再单独对粉碎装置进行描述。 0065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其不应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对于仅在说明书出 现的内容其在必要时仍然可以作为等同的保护范围, 而不应视为对公众的捐献。 说 明 书 CN 103385306 A 8 1/4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85306 A 9 2/4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85306 A 10 3/4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85306 A 11 4/4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85306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