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99850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7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8707.5

申请日:

1997.12.17

公开号:

CN1220503A

公开日:

1999.06.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R 12/04申请日:19971217授权公告日:20021016终止日期:2010011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1R9/09

主分类号:

H01R9/09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宏基; 欧李崇熙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杨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导电端子、子电路板、接地金属板,以及退卡机构等构件。其中,于接地金属板靠接绝缘座体的接合面的一侧弯折延伸有接触脚及顶固脚,接触脚插伸于接合面上并与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接触,顶固脚插伸于接合面边缘,顶靠在绝缘壳体上,以产生固持定位作用,从而使接地金属板不必经过子电路板就能接地,简化了接地金属板的结构与子电路板的电路设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可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以插接电子卡,其特征 在于,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包括: 绝缘座体,具有端子接插区,所述端子接插区两相对侧面分别为插接面 及接合面; 多个导电端子,排列接插于所述绝缘座体的端子接插区内,所述各端子 的插接端与接合端分别从所述端子接插区的插接面与接合面露出,所述插接 端与所述电子卡对接组合,所述端子中有几个导电端子为接地端子; 第二电路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以特定角度设置于所述端子接插区 接合面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端电连接;及 接地金属板,其面积可掩盖至少一部分所述端子接插区,并屏蔽容设于 所述端子接插区内的至少一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接地金属板靠接在所述端 子接插区接合面的一侧弯折延伸有接触脚,所述接触脚可靠近所述接合面延 伸,并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相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为 主机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为 具有接触接点且可插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设置的对接连接器上的子电路板。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端子 接插区的插接面与接合面均为内凹状的端子接插空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左右 两侧的底部设有定位凸体,相对应的顶部设有与其他电子卡连接器相互层叠 时作为定位用的定位槽。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的左 右两侧各设有用于与其他电子卡连接器层叠时进一步锁接成一体的螺纹孔。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金属板靠 接在所述端子接插区接合面的两侧各弯折设置有顶固脚,所述顶固脚可插伸 于所述接合面的边缘,并顶靠在所述绝缘座体上。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 合端直线延伸或弯折成使电子卡连接器无须垫高就能在最小空间状态下与所 述第二电路板焊接在一起的一定角度。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卡连接器 还包括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为形成所述电子卡插入空间的框形,其一侧 设有导杆座并容设有推杆,所述导杆座可插接于一定位板上,并通过所述定 位板与所述绝缘座体相组接,同时在所述定位板旁设有具有退卡作用的顶出 板。
10: 一种电子卡电连接器组件,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并可插接电子卡, 其包括: 多个相互叠置对齐的绝缘座体,其上均具有端子接插区,所述各端子接 插区两相对侧面分别为插接面及接合面,所述各绝缘座体上均设有螺纹孔, 通过螺钉与其他绝缘座体锁固成一体; 多个导电端子,排列接插于所述各绝缘座体的端子接插区内,所述各端 子的插接端与接合端分别从所述端子接插区的插接面与接合面露出,所述插 接端可与所述电子卡对接组合,并直线延伸或弯折成一定角度,所述各端子 中几个导电端子为接地端子; 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电路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以特定角度设置所 述端子接插区的接合面一侧,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端电连接;及 多个接地金属板,分别配置于所述各绝缘座体上,面积可掩盖至少一部 分所述端子接插区并屏蔽容设于所述端子接插区内的至少一个所述导电端 子,所述接地金属板靠接在所述端子接插区接合面的一侧弯折延伸有接触脚 与顶固脚,所述接触脚紧靠所述接合面延伸并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所述接地 端子相接触,而所述顶固脚则插伸于所述接合面边缘,并顶靠在所述绝缘座 体上。
11: 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金属板,其具有一定的板面积,并盖置于电连 接器上,屏蔽电连接器绝缘座体上所容设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接地金属板靠近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端的侧面两旁各弯折延伸有接触脚与顶 固脚,其中,所述接触脚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相接触,而所述顶固 脚则靠于所述绝缘座体上延伸。
12: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并可插接电子卡,其包括: 绝缘座体,具有端子接插区,所述端子接插区两相对侧面分别为插接面 及接合面; 多个导电端子,排列接插于所述绝缘座体的端子接插区内,所述各端子 的插接端与接合端分别从所述端子接插区的插接面与接合面露出,所述插接 端与所述电子卡对接组合,所述各端子中几个导电端子为接地端子; 第二电路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以特定角度设置于所述端子接插区 的接合面一侧,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端电连接;及 接地金属板,其面积可掩盖至少一部分端子接插区并屏蔽容设于所述端 子接插区内至少一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接地金属板靠接在所述端子接插区 接合面的侧面上设有接触支持框,所述接触支持框上形成有可供所述各导电 端子通过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接合的挖空,所述接触支持框侧边抵接在所 述导电端子的接地端子与所述绝缘座体之间。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 为主机板。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 为具有接触接点且可插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的对接连接器上的子电路板。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端 子接插区的插接面与接合面均为内凹状的端子接插空间。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左 右两侧的底部设有定位凸体,而相对应的顶部则设有与其他电子卡连接器相 互层叠时定位用的定位槽。
17: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体的 左右两侧设有用于与其他电子卡连接器层叠时进一步锁接成一体的螺纹孔。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金属板 接触支持框末端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方向弯折延伸有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接 合的多个插脚。
19: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 接合端直线延伸或弯折成使电子卡连接器无须垫高就能在最小空间状态下与 所述第二电路板焊接在一起的一定角度。
20: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连接器 还包括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为形成所述电子卡插入空间的框形,其一侧 设有导杆座并容设有推杆,所述导杆座可插接于一定位板上,并通过所述定 位板与所述绝缘座体相组接,在所述定位板旁设有具有退卡作用的顶出板。
21: 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金属板,其板面可盖置于电连接器上,屏蔽电 连接器绝缘座体上所容设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地金属板靠近 所述导电端子接合端侧面上弯折延伸有接触支持框,所述接触支持框形成有 可供所述各导电端子接合端通过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接合的挖空,其侧边 可同时抵接在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与所述绝缘座体之间,所述接触支 持框末端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方向弯折延伸有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接合的多 个插脚。

说明书


电子卡连接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子电路板与主机板相连接并用以插接电子卡的电子卡连接器。

    由于便携式电脑的设计往往要符合轻、薄、短、小的要求,而且所能提供的功能愈来愈多,所以配置于便携式电脑上的电子卡连接器需要做对应的改变。早期的电脑体积较大,设于主机板上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可折弯后再焊接于主机板上。但目前的电脑体积较小,在主机板的面积无法增加的情形下,就必须另寻途径使主机板能安装更多的电子元件。于是,在主机板外面插设电子卡以扩充主机板的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如图11所示为透过子电路板51与主机板2相连的电子卡连接器5。为了与主机板2配接,并与对接连接器21相组接,必须在电子卡连接器的底部设有一垫高52,因此整个电子卡连接器5的高度无法降低,限制了便携式电脑体积的缩小,并且降低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再者,在电子卡连接器上通常会设有接地金属板,用来屏蔽导电端子,以避免外界噪声的干扰。而该接地金属板为达到接地的目的,必须设置插脚与主机板接合。对设有子电路板作为辅助地电子卡连接器而言,若在子电路板上设计接地电路将可大为节省主机板的布局空间,故该类电子卡连接器的接地金属板往往将其插脚接合于子电路板上以达到其接地的目的。然而,为满足接地金属板的接地需要,将增加电子卡连接器与子电路板接合时的复杂性。一方面,子电路板必须加大面积以供接地使用,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倍垫高电子卡连接器,因而在安排空间上产生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的电子卡连接器大部分是组接于主机板的正面,然而也有部分设计因空间安排的需要而将电子卡连接器组装于主机板背面,因此,须将主机板上配接垫高的构件移至反面,而不便于制造。

    目前,针对前述问题而开发出一些现有技术方案。由图12A及图12B所示的剖视图可看出,这些结构是将电子卡连接器6的导电端子61适当折弯,形成弯折611,再与子电路板62连接,使该电子卡连接器6不需垫高配件就能直接接合。另外,电子卡连接器接地金属板63的插脚631也相应地设有折弯632以接合在子电路板62上的适当位置。然而,这样的设计要求导电端子与插脚折弯的精度必须较高才能进行接合,尤其在端子数密度高的情形下更是如此,故制造难度提高,加工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接地金属板不必经由子电路板就能够接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可简化接地金属板的结构,也不必额外考虑接地金属板插脚的接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接地金属板不必经由子电路板就能够接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可使各导电端子不必再为了接地金属板的接地需要而加工弯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可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以插接电子卡,其包括:绝缘座体,具有端子接插区,所述端子接插区两相对侧面分别为插接面及接合面;多个导电端子,排列接插于所述绝缘座体的端子接插区内,所述各端子的插接端与接合端分别从所述端子接插区的插接面与接合面露出,所述插接端与所述电子卡对接组合,所述端子中有几个导电端子为接地端子;第二电路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以特定角度设置于所述端子接插区接合面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端电连接;及接地金属板,其面积可掩盖至少一部分所述端子接插区,并屏蔽容设于所述端子接插区内的至少一个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接地金属板靠接在所述端子接插区接合面的一侧弯折延伸有接触脚,所述接触脚可靠近所述接合面延伸,并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相接触。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另一种电子卡电连接器组件,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并可插接电子卡,其包括:多个相互叠置对齐的绝缘座体,其上均具有端子接插区,所述各端子接插区两相对侧面分别为插接面及接合面,所述各绝缘座体上均设有螺纹孔,通过螺钉与其他绝缘座体锁固成一体;多个导电端子,排列接插于所述各绝缘座体的端子接插区内,所述各端子的插接端与接合端分别从所述端子接插区的插接面与接合面露出,所述插接端可与所述电子卡对接组合,并直线延伸或弯折成一定角度,所述各端子中几个导电端子为接地端子;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电路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以特定角度设置所述端子接插区的接合面一侧,并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端电连接;及多个接地金属板,分别配置于所述各绝缘座体上,面积可掩盖至少一部分所述端子接插区并屏蔽容设于所述端子接插区内的至少一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接地金属板靠接在所述端子接插区接合面的一侧弯折延伸有接触脚与顶固脚,所述接触脚紧靠所述接合面延伸并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所述接地端子相接触,而所述顶固脚则插伸于所述接合面边缘,并顶靠在所述绝缘座体上。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金属板,其具有一定的板面积,并盖置于电连接器上,屏蔽电连接器绝缘座体上所容设的导电端子,其中,在所述接地金属板靠近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端的侧面两旁各弯折延伸有接触脚与顶固脚,所述接触脚与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相接触,而所述顶固脚则靠于所述绝缘座体上延伸。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又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与第一电路板相连接并可插接电子卡,其包括:绝缘座体,具有端子接插区,所述端子接插区两相对侧面分别为插接面及接合面;多个导电端子,排列接插于所述绝缘座体的端子接插区内,所述各端子的插接端与接合端分别从所述端子接插区的插接面与接合面露出,所述插接端与所述电子卡对接组合,所述各端子中几个导电端子为接地端子;第二电路板,相对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以特定角度设置于所述端子接插区的接合面一侧,与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合端电连接;接地金属板,其面积可掩盖至少一部分端子接插区并屏蔽容设于所述端子接插区内至少一所述导电端子,所述接地金属板靠接在所述端子接插区接合面的侧面上设有接触支持框,所述接触支持框上形成有可供所述各导电端子通过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接合的挖空,所述接触支持框侧边抵接在所述导电端子的接地端子与所述绝缘座体之间。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再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的接地金属板,其板面可盖置于电连接器上,屏蔽电连接器绝缘座体上所容设的导电端子,其中,在所述接地金属板靠近所述导电端子接合端侧面上弯折延伸有接触支持框,所述接触支持框形成有可供所述各导电端子接合端通过而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接合的挖空,其侧边可同时抵接在所述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与所述绝缘座体之间,所述接触支持框末端朝向所述第二电路板方向弯折延伸有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相接合的多个插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接地金属板不必经电子电路板就能够接地,其结构简单,简化了子电路板或主机板的电路设计,同时,子电路板在与导电端子接合时,也不必额外考虑接地金属板插脚的接合,而使装配更为容易,并易于保证接合精度。另外,由于各导电端子不必为了接地金属板的接地需要而加弯折,进而使导电端子易于加工,简化了子电路板接合的过程,缩短了制造时间。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A、2B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3为沿图2A中Ⅲ-Ⅲ的剖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单层电子卡连接器组接在主机板反面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沿图4中Ⅴ-Ⅴ的剖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双层电子卡连接器组接在主机板反面的立体组合图;

    图7为沿图6中Ⅶ-Ⅶ的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A、9B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双层电子卡连接器组接在主机板反面的立体组合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沿图9中Ⅹ-Ⅹ的剖视图;

    图11为现有技术利用垫高方式与子电路板接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12A、12B为现有技术将端子折弯后与子电路板接合的剖视图。

    图1为本发明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该电子卡连接器1包括:绝缘座体10、多个导电端子11、子电路板12、接地金属板13,以及退卡机构14。其中,绝缘座体10上设有端子接插区101,该端子接插区101两侧边上分别设有内凹状的插接面102及接合面103,多个导电端子11排列于端子接插区101内,其插接端111与接合端112分别露出在端子接插区101的插接面102与接合面103的外面,其中接合端112可依空间配置的需要而设置成直线型或弯折成适当角度,而且根据电子卡电路的设计标准,两旁最外侧的导电端子11定义为供接地使用的接地端子113。另外,各导电端子11的接合端112可依次插入并共同焊接于子电路板12上所对应设置的插孔122内。该子电路板12的一侧边上设有成排的金手指(Goldfinger)121,可插接于主机板2(图2A)所设的对接连接器21上,用于传输信号。退卡机构14为具有电子卡插入空间的框形,其一侧设有导杆座141,并安装有推杆142。导杆座141可插接于定位板143上并组接于绝缘座体10的端子接插区101的旁边。定位板143下方则设有具有退卡作用的顶出板144。

    在绝缘座体10左右两侧的底部设有定位凸体,在相应的顶部设有定位槽,当与其他电子卡连接器相互层叠时作为定位使用;另外,在绝缘座体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螺纹孔,当与其他电子卡连接器相互层叠时进一步锁接成一体。

    请同时参阅图2A及图3,接地金属板13将整个端子接插区101掩盖,以屏蔽容设于端子接插区101内的导电端子11,使导电端子11免除外界噪声的干扰。接地金属板13靠接在端子接插区101接合面103的侧面两旁各垂直向下弯折并延伸设有一对相配合的接触脚131与顶固脚132。其中,接触脚131可在接地金属板13遮盖于端子接插区101旁时插伸于接合面103上,并与导电端子11中设于最外侧使电路接地的接地端子113紧密靠接(图2B)。至于顶固脚132则插伸于接合面103的边缘,顶靠在绝缘壳体10上,具有固持定位的作用。

    因此,接地金属板13利用两侧的接触脚131分别与导电端子11中的接地端子113相接触,而将内部因外界噪声所产生的微电流经由接地端子113所连接的接地电路加以排除,来有效达到屏蔽导电端子11使其免受干扰的功效。因此,可以使接地金属板13不必由子电路板12就能迅速接地,这样简化了接地金属板13的结构,无须设计多余的插脚,而且在子电路板12上也不必设计多余的电路或穿孔以供接地金属板13接地使用。另外,子电路板12在与导电端子11接合时,也不必额外考虑接地金属板13插脚的接合而使装配更为容易,接合精度也容易保证。

    图4、5所示为本发明应用于组接在主机板反面的电子卡连接器的实施例。电子卡连接器3因电脑内部空间安排的需要而设于主机板2反面,其包括绝缘座体30、导电端子31、子电路板32、接地金属板33与退卡机构34。其中,子电路板32与主机板上倒置的对接连接器22相应,也反向装设(即金手指设于靠近主机板一侧)。接地金属板33靠近绝缘座体30接合面303的两侧各弯折延伸有接触脚331与顶固脚332,并紧密地与导电端子31的接地端子313相接触。因而无须另设插脚与子电路板32接合,使安排子电路板32与导电端子11的接合位置时不必额外考虑接地金属板33的接合问题。也就是说,各导电端子31不必再为了接地金属板33的接地需要而加工弯折来节省空间,如此既可使导电端子31容易加工,又可简化子电路板接合的流程,使制造时间更加缩短。

    图6、7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组接在主机板反面的双层电子卡连接器。该双层连接器包括第一层连接器3及第二层连接器3'。其中,两电子卡连接器3、3'的接地金属板33、33'设有接触脚331、331'与顶固脚332、332',接触脚331、331'分别与导电端子31、31'中的接地端子313、313'接触,因此除了有组接容易、精度要求降低、导电端子加工简单等诸多优点外,还可使堆叠后的双层电子卡连接器的体积及所占的空间大为减小,安排起来更加便利。

    图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组接在主机板反面的电子卡连接器4。该电子卡连接器4的绝缘座体40、导电端子41、子电路板42及退卡机构44的大部分结构均保持不变,但接地金属板43靠端子接插区401接合面403的一侧边上弯折延伸有接触支持框431,其中部适当挖空以使各导电端子41通过并与子电路板42相接合,而侧边适当加厚以同时抵接在导电端子41的接地端子413与绝缘座体40之间(图9B)。在其底侧,另弯折延伸有多个插脚432以与子电路板42相接合。接地金属板43所加设的接触支持框431及多个插脚432使接地金属板43遮罩导电端子41的范围扩大,因而能有效加强屏蔽、防止电子干扰的效果。此外,接触支持框431两侧边加厚并与接地端子413干涉接触,因而可产生充足的支持力量以确保其底侧的插脚432能与子电路板正确接合。

    图9A、9B及10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接在主机板反面的双层电子卡连接器,此双层连接器亦包括第一层连接器4及第二层连接器4'。其中,第一层连接器4的接地金属板43设有接触支持框431及插脚432,而第二层连接器4'的接地金属板43'则仅需设置插脚431'。这样,一方面可使两连接器4、4'的接地金属板43、43'均顺利接地而不会妨碍导电端41、41'的设置及工作(即引起短路或漏电现象),另一方面则可增加屏蔽范围使防止电子干扰的功效达到最佳。此外,也便于连接器内部空间的安排,使连接器的体积更小。

电子卡连接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子卡连接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子卡连接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卡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卡连接器.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体、导电端子、子电路板、接地金属板,以及退卡机构等构件。其中,于接地金属板靠接绝缘座体的接合面的一侧弯折延伸有接触脚及顶固脚,接触脚插伸于接合面上并与导电端子中的接地端子接触,顶固脚插伸于接合面边缘,顶靠在绝缘壳体上,以产生固持定位作用,从而使接地金属板不必经过子电路板就能接地,简化了接地金属板的结构与子电路板的电路设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