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99784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32232.6

申请日:

20120214

公开号:

CN102524191A

公开日:

201207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

主分类号:

A01K67/033

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周鑫,赵朝阳,徐增洪,水燕

地址:

21408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山水东路9号

优先权:

CN201210032232A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殷红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再将培养基置于池塘底部用于水蚯蚓培育。该方法可以为水产动物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来源,有利于养成规格、产量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同时可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降低养殖风险。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六大优点,因此推广应用后可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增加渔(农)民的收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其特征是: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将豆粕0-35份、玉米0-30份、纤维素0-15份和酒糟0-40份与麸皮5-40份、米糠5-30份、腐植酸钠0-10份、凹凸棒土0-10份、氟石粉0-10份、生物有机肥0-80份和有机质0-80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20%;用塑料编织袋按重量进行包装。 2.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步骤: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A: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制备:(1)将豆粕0-35份、玉米0-30份、纤维素0-15份和酒糟0-40份与麸皮5-40份、米糠5-30份、腐植酸钠0-10份、凹凸棒土0-10份、氟石粉0-10份、生物有机肥0-80份和有机质0-80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6-12小时,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30℃,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20%;(3)用塑料编织袋按5、25、50或100千克重量进行包装;B、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1)在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10-40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塘池底,用农用旋耕机搅拌至深度为10-30厘米的底泥中;(2)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10-180厘米;(3)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0.5-2.0千克;(4)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200-500千克/亩;(5)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6)接种30天后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培养基的有机质干基含量30%-60%,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4%-6%,pH值:5.5-8.0。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池塘内每20亩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培养基繁育水蚯蚓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在池塘底泥中投放培养基繁殖和培育水蚯蚓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蚯蚓是天然水域中普遍存在一种水生生物,其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繁殖速度快、数量大和生长繁育的要求低等特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优质活饵料。在虾、蟹及鱼类的养殖过程中需投喂大量人工饲料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由于近年来饲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养殖成本明显增加,养殖亏损面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寻找新的能够替代人工饲料的养殖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来源主要有:①由人工投喂动植物饵料或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这种方式已被沿用了数十年,也最为常见,但该方式需每天分批投喂大量饲料,劳动强度大且费时费力;②通过肥水的方式在水体中培养出藻类作为基础饵料,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对水质的污染较严重;③投喂螺蛳和小杂鱼等活饵料,以替代部分人工饲料,虽然养殖效果较好,但对水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较大;④将不同食性和生长在不同生态位的水产动物混养于同一小生境中,使之成为另一种水产动物的饵料,此方法对配套的苗种要求较高,而且仍需人工投喂大量的饲料;⑤种植水草可以为草食性的水产动物提供部分饵料来源,该方法成本虽然较低,但其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饵料。随着人工饲料的原料涨价、生产成本的提高和水产动物销售价格的下滑,依赖于人工投喂饲料进行水产养殖的效益正在逐年下降,养殖户的增收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同时,由于许多水产动物的觅食能力较差,投喂的人工饲料数量又相对较少,摄食率减少所引起的营养性疾病正在日益加重,其最终可表现为养殖产量低,养殖成本高,养成的商品虾、蟹和鱼类的规格小、品质差,养殖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并提供一种培养基进行水蚯蚓培育的方法,使池塘中的水蚯蚓得到增殖,以满足水产动物对优质饵料的需求。该方法将培养基与底泥相混合可达到促进水蚯蚓大量繁殖的目的,所培育的天然饵料生物可替代50%以上的水产饲料,养殖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高品质的水蚯蚓可以为水产动物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来源,使养成规格、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将豆粕0-35份、玉米0-30份、纤维素0-15份和酒糟0-40份与麸皮5-40份、米糠5-30份、腐植酸钠0-10份、凹凸棒土0-10份、氟石粉0-10份、生物有机肥0-80份和有机质0-80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或用振昌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烘干机进行烘干,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20%;用塑料编织袋按5、25、50或100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A: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制备:

(1)将豆粕0-35份、玉米0-30份、纤维素0-15份和酒糟0-40份与麸皮5-40份、米糠5-30份、腐植酸钠0-10份、凹凸棒土0-10份、氟石粉0-10份、生物有机肥0-80份和有机质0-80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6-12小时,也可以用振昌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30℃,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20%;

(3)用塑料编织袋按5、25、50或100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B、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

(1)在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10-40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农用旋耕机搅拌至深度为10-30厘米的底泥中;

(2)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10-180厘米;

(3)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0.5-2.0千克;

(4)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200-500千克/亩;

(5)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6)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所述培养基的有机质(干基)含量30%-60%,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4%-6%,pH值:5.5-8.0。

所述池塘内每20亩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在养殖池塘的池底、池坡上培育出水蚯蚓,水产动物可直接捕食;2、采用水蚯蚓专用配合饲料可促进池底水蚯蚓的繁殖、增殖及水草的生长,可以为水产动物的快速生长提供优质饵料;3、可提高水产动物的养成规格、产量和效益。4、可生产出无公害的水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5、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和劳动强度;6、采用水蚯蚓增殖技术可降低养殖风险。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六大优点,因此推广应用后可促进水产业的发展和增加渔(农)民的收益,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5份,麸皮10份,米糠10份,酒糟2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5份,有机质30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6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50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10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120厘米。

(5)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0.5千克;

(6)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200千克/亩;

(7)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8)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9)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所述生物有机肥为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所述有机质为高淳帅丰饲料厂生产的产品。

所述微孔增氧机为南通同德增氧机厂生产的产品。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10份,玉米5份,麸皮5份,米糠10份,酒糟1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5份,有机质40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5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80厘米。

(5)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1.5千克;

(6)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250千克/亩;

(7)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8)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9)每20亩池塘设置2.2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三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5份,麸皮15份,米糠5份,酒糟1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5份,有机质40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7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80厘米。

(5)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1.0千克;

(6)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350千克/亩;

(7)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8)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9)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四: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10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1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5份,有机质45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3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150厘米。

(5)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0.5千克;

(6)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350千克/亩;

(7)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8)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9)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五: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0份,玉米5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1份,有机质69份;

(1)按上述比例将玉米、纤维素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30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100厘米。

(5)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1.5千克;

(6)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450千克/亩;

(7)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8)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9)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六: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0份,玉米5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5份,生物有机肥1份,有机质69份;

(1)按上述比例将玉米、纤维素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8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120厘米。

(5)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1.5千克;

(6)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300千克/亩;

(7)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8)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9)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七: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0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0份,生物有机肥1份,有机质74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玉米、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5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30厘米。

(5)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2.0千克;

(6)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200千克/亩;

(7)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8)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9)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八: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0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0份,生物有机肥1份,有机质74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12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130厘米。

(5)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0.5千克;

(6)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350千克/亩;

(7)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8)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9)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实施例九: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按照以下配方进行配制,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取豆粕5份,玉米0份,麸皮5份,米糠5份,酒糟0份,腐植酸钠2份,凹凸棒土2份,氟石粉6份,纤维素0份,生物有机肥74份,有机质0份;

(1)按上述比例将豆粕与麸皮、米糠、腐植酸钠、凹凸棒土、氟石粉、生物有机肥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2)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10小时,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15%;

(3)用塑料编织袋按25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4)每年的11月份至翌年1-2月份将500千克/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用旋耕机搅拌至底泥15厘米处,注入经60目筛绢过滤的河水80厘米。

(5)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1.5千克;

(6)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400千克/亩;

(7)保持每小时0.1吨的水流流速;

(8)接种30天后便可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40目的小抄网捞取。

(9)每20亩池塘设置3.0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2-4mg/l。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5241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7.04 CN 102524191 A *CN102524191A* (21)申请号 201210032232.6 (22)申请日 2012.02.14 A01K 67/033(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 中心 地址 21408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 山水东路 9 号 (72)发明人 周鑫 赵朝阳 徐增洪 水燕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代理人 殷红梅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 及其使用方法 (57)。

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 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将豆粕、 玉米、 纤维素 和酒糟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 粉、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 ; 再将培养基置于池塘底部用于水蚯蚓培育。该方 法可以为水产动物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来源, 有 利于养成规格、 产量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同时可 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降低养殖风险。由于 本发明具有上述六大优点, 因此推广应用后可促 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增加渔 (农) 民的收益。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

3、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1 页 2 1.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 其特征是 : 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 计 : 将豆粕 0 35 份、 玉米 0 30 份、 纤维素 0 15 份和酒糟 0 40 份与麸皮 5 40 份、 米糠 5 30 份、 腐植酸钠 0 10 份、 凹凸棒土 0 10 份、 氟石粉 0 10 份、 生物有机 肥 0 80 份和有机质 0 80 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或用烘 干机进行烘干,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20% ; 用塑料编织袋按重量进行包装。 2. 一。

4、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是 : 采用以下步 骤 : 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A : 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制备 : (1) 将豆粕 0 35 份、 玉米 0 30 份、 纤维素 0 15 份和酒糟 0 40 份与麸皮 5 40 份、 米糠 5 30 份、 腐植酸钠 0 10 份、 凹凸棒土 0 10 份、 氟石粉 0 10 份、 生物有 机肥 0 80 份和有机质 0 80 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6 12 小时, 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 烘干温度为 130,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20% ; (3) 用塑。

5、料编织袋按 5、 25、 50 或 100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 B、 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 : (1) 在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10 40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塘池 底, 用农用旋耕机搅拌至深度为 10 30 厘米的底泥中 ; (2)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10 180 厘米 ; (3)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0.5 2.0 千克 ; (4)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200 500 千克 / 亩 ; (5)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6) 接种 30 天后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3. 按权利。

6、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其特 征是 : 所述培养基的有机质干基含量 30% 60%, 氮 + 五氧化二磷 + 氧化钾为 4% 6%, pH 值 : 5.5 8.0。 4. 按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其 特征是 : 所述池塘内每 20 亩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524191 A 2 1/6 页 3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培养基繁育水蚯蚓的方法, 尤其是一。

7、种通过在池塘底泥中投 放培养基繁殖和培育水蚯蚓的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水蚯蚓是天然水域中普遍存在一种水生生物, 其不但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繁殖速度快、 数量大和生长繁育的要求低等特点, 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优质活饵料。 在虾、 蟹及鱼类的养殖 过程中需投喂大量人工饲料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由于近年来饲料价格大幅度上涨, 养殖 成本明显增加, 养殖亏损面在不断的扩大, 因此寻找新的能够替代人工饲料的养殖方法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来源主要有 : 由人工投喂动植物饵料或人 工配制的颗粒饲料, 这种方式已被沿用了数十年, 也最为常见, 但该方式需每天分批投喂大 量饲料, 劳动强。

8、度大且费时费力 ; 通过肥水的方式在水体中培养出藻类作为基础饵料, 方 法虽然简便易行, 但对水质的污染较严重 ; 投喂螺蛳和小杂鱼等活饵料, 以替代部分人工 饲料, 虽然养殖效果较好, 但对水产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较大 ; 将不同食性和生长在 不同生态位的水产动物混养于同一小生境中, 使之成为另一种水产动物的饵料, 此方法对 配套的苗种要求较高, 而且仍需人工投喂大量的饲料 ; 种植水草可以为草食性的水产动 物提供部分饵料来源, 该方法成本虽然较低, 但其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饵料。 随着人工饲料 的原料涨价、 生产成本的提高和水产动物销售价格的下滑, 依赖于人工投喂饲料进行水产 养殖的效益正。

9、在逐年下降, 养殖户的增收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 同时, 由于许多水产动物的 觅食能力较差, 投喂的人工饲料数量又相对较少, 摄食率减少所引起的营养性疾病正在日 益加重, 其最终可表现为养殖产量低, 养殖成本高, 养成的商品虾、 蟹和鱼类的规格小、 品质 差, 养殖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 并提供一种培养基进行水蚯蚓培育的方法, 使 池塘中的水蚯蚓得到增殖, 以满足水产动物对优质饵料的需求。该方法将培养基与底泥相 混合可达到促进水蚯蚓大量繁殖的目的, 所培育的天然饵料生物可替代 50% 以上的水产饲 料, 养殖成本大幅度降低, 同时高品质的水蚯蚓可。

10、以为水产动物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来源, 使养成规格、 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0004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 其配 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将豆粕 0 35 份、 玉米 0 30 份、 纤维素 0 15 份和酒糟 0 40 份与麸皮 5 40 份、 米糠 5 30 份、 腐植酸钠 0 10 份、 凹凸棒土 0 10 份、 氟石粉 0 10 份、 生物有机 肥 0 80 份和有机质 0 80 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或用振 昌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烘干机进行烘干,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20% ; 用塑料编 织。

11、袋按 5、 25、 50 或 100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05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采用以下步骤, 说 明 书 CN 102524191 A 3 2/6 页 4 其配方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A : 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制备 : (1) 将豆粕 0 35 份、 玉米 0 30 份、 纤维素 0 15 份和酒糟 0 40 份与麸皮 5 40 份、 米糠 5 30 份、 腐植酸钠 0 10 份、 凹凸棒土 0 10 份、 氟石粉 0 10 份、 生物有 机肥 0 80 份和有机质 0 80 份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

12、晒 6 12 小时, 也可以用振昌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烘 干机进行烘干, 烘干温度为 130,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20%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5、 25、 50 或 100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06 B、 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的使用 : (1) 在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10 40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 用 农用旋耕机搅拌至深度为 10 30 厘米的底泥中 ; (2)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10 180 厘米 ; (3)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0.5 2.0 千克 ; (4)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200 。

13、500 千克 / 亩 ; (5)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6)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07 所述培养基的有机质 (干基) 含量30%60%, 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4%6%, pH 值 : 5.5 8.0。 0008 所述池塘内每 20 亩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0009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1、 可以在养殖池塘的池底、 池坡上培育出水蚯蚓, 水产动物 可直接捕食 ; 2、 采用水蚯蚓专用配合饲料可促进池底水蚯蚓的繁殖、 增殖及水草的生长, 可 以为水产动物的快速生长提。

14、供优质饵料 ; 3、 可提高水产动物的养成规格、 产量和效益。 4、 可 生产出无公害的水产品,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5、 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和劳动强 度 ; 6、 采用水蚯蚓增殖技术可降低养殖风险。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六大优点, 因此推广应用 后可促进水产业的发展和增加渔 (农) 民的收益, 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方案 0010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按照以下配方进行 配制, 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取豆粕 5 份, 玉米 5 份, 麸皮 10 份, 米糠 10 份, 酒糟 20 份, 腐植酸钠 2 份, 凹。

15、凸棒土 2 份, 氟石粉 6 份, 纤维素 5 份, 生物有机肥 5 份, 有机质 30 份 ; (1) 按上述比例将豆粕、 玉米、 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 粉、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6 小时,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50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11 (4) 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10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 用旋耕 机搅拌至底泥 15 厘米处,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120 厘米。 说 明 书 CN 102524191 A。

16、 4 3/6 页 5 0012 (5)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0.5 千克 ; (6)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200 千克 / 亩 ; (7)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8)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13 (9) 每 20 亩池塘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0014 所述生物有机肥为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0015 所述有机质为高淳帅丰饲料厂生产的产品。 0016 所述微孔增氧机为南通同德增氧机厂生产的产品。 0017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

17、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按照以下配方进行 配制, 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取豆粕 10 份, 玉米 5 份, 麸皮 5 份, 米糠 10 份, 酒糟 10 份, 腐植酸钠 2 份, 凹凸棒 土 2 份, 氟石粉 6 份, 纤维素 5 份, 生物有机肥 5 份, 有机质 40 份 ; (1) 按上述比例将豆粕、 玉米、 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 粉、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10 小时,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25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18 (4) 每年的。

18、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5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 用旋耕 机搅拌至底泥 15 厘米处,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80 厘米。 0019 (5)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1.5 千克 ; (6)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250 千克 / 亩 ; (7)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8)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20 (9) 每 20 亩池塘设置 2.2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0021 实施例三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按照以。

19、下配方进行 配制, 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取豆粕5份, 玉米5份, 麸皮15份, 米糠5份, 酒糟10份, 腐植酸钠2份, 凹凸棒土2份, 氟石粉 6 份, 纤维素 5 份, 生物有机肥 5 份, 有机质 40 份 ; (1) 按上述比例将豆粕、 玉米、 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 粉、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10 小时,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25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22 (4) 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7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

20、于池底, 用旋耕 机搅拌至底泥 15 厘米处,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80 厘米。 0023 (5)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1.0 千克 ; (6)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350 千克 / 亩 ; 说 明 书 CN 102524191 A 5 4/6 页 6 (7)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8)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24 (9) 每 20 亩池塘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0025 实施例四 :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按照以。

21、下配方进行 配制, 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取豆粕 5 份, 玉米 10 份, 麸皮 5 份, 米糠 5 份, 酒糟 10 份, 腐植酸钠 2 份, 凹凸棒土 2 份, 氟石粉 6 份, 纤维素 5 份, 生物有机肥 5 份, 有机质 45 份 ; (1) 按上述比例将豆粕、 玉米、 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 粉、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10 小时,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25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26 (4) 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3。

22、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 用旋耕 机搅拌至底泥 15 厘米处,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150 厘米。 0027 (5)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0.5 千克 ; (6)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350 千克 / 亩 ; (7)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8)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28 (9) 每 20 亩池塘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0029 实施例五 :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按照以下配方进行 配制, 配方中各种成。

23、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取豆粕 0 份, 玉米 5 份, 麸皮 5 份, 米糠 5 份, 酒糟 0 份, 腐植酸钠 2 份, 凹凸棒土 2 份, 氟石粉 6 份, 纤维素 5 份, 生物有机肥 1 份, 有机质 69 份 ; (1) 按上述比例将玉米、 纤维素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粉、 生物有机肥 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10 小时,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25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30 (4) 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30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 用旋耕 机。

24、搅拌至底泥 15 厘米处,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100 厘米。 0031 (5)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1.5 千克 ; (6)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450 千克 / 亩 ; (7)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8)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32 (9) 每 20 亩池塘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0033 实施例六 : 说 明 书 CN 102524191 A 6 5/6 页 7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按照以下配方进行 配制,。

25、 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取豆粕 0 份, 玉米 5 份, 麸皮 5 份, 米糠 5 份, 酒糟 0 份, 腐植酸钠 2 份, 凹凸棒土 2 份, 氟石粉 6 份, 纤维素 5 份, 生物有机肥 1 份, 有机质 69 份 ; (1) 按上述比例将玉米、 纤维素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粉、 生物有机肥 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10 小时,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25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34 (4) 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8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

26、 用旋耕 机搅拌至底泥 15 厘米处,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120 厘米。 0035 (5)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1.5 千克 ; (6)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300 千克 / 亩 ; (7)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8)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36 (9) 每 20 亩池塘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0037 实施例七 :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按照以下配方进行 配制, 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取豆粕 5 。

27、份, 玉米 0 份, 麸皮 5 份, 米糠 5 份, 酒糟 0 份, 腐植酸钠 2 份, 凹凸棒土 2 份, 氟石粉 6 份, 纤维素 0 份, 生物有机肥 1 份, 有机质 74 份 ; (1) 按上述比例将豆粕、 玉米、 纤维素和酒糟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 粉、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10 小时,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25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38 (4) 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5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 用旋耕 机搅拌至底泥 15 厘米处。

28、,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30 厘米。 0039 (5)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2.0 千克 ; (6)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200 千克 / 亩 ; (7)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8)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40 (9) 每 20 亩池塘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0041 实施例八 :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按照以下配方进行 配制, 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取豆粕 5 份, 玉米 0 份, 麸皮 5 份, 。

29、米糠 5 份, 酒糟 0 份, 腐植酸钠 2 份, 凹凸棒土 2 份, 氟石粉 6 份, 纤维素 0 份, 生物有机肥 1 份, 有机质 74 份 ; (1) 按上述比例将豆粕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粉、 生物有机肥和有机 说 明 书 CN 102524191 A 7 6/6 页 8 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10 小时,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25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42 (4) 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12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 用旋耕 机搅拌至底泥 15 厘米。

30、处,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130 厘米。 0043 (5)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0.5 千克 ; (6)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350 千克 / 亩 ; (7)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8)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44 (9) 每 20 亩池塘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0045 实施例九 : 本发明一种用于繁育水蚯蚓的底栖饵料生物培养基及其使用方法, 按照以下配方进行 配制, 配方中各种成分比例按重量份数计 : 取豆粕 5 份, 玉米 0 份, 麸皮 5 份。

31、, 米糠 5 份, 酒糟 0 份, 腐植酸钠 2 份, 凹凸棒土 2 份, 氟石粉 6 份, 纤维素 0 份, 生物有机肥 74 份, 有机质 0 份 ; (1) 按上述比例将豆粕与麸皮、 米糠、 腐植酸钠、 凹凸棒土、 氟石粉、 生物有机肥均匀混 合后制成培养基 ; (2) 将培养基置于阳光下晾晒 10 小时, 使培养基的水分降低至 15% ; (3) 用塑料编织袋按 25 千克重量进行包装。 0046 (4) 每年的 11 月份至翌年 1 2 月份将 500 千克 / 亩培养基平铺于池底, 用旋耕 机搅拌至底泥 15 厘米处, 注入经 60 目筛绢过滤的河水 80 厘米。 0047 (5) 每平方米培育面积接种水蚯蚓 1.5 千克 ; (6) 每次采收后追施培养基 400 千克 / 亩 ; (7) 保持每小时 0.1 吨的水流流速 ; (8) 接种 30 天后便可采收, 采收的方法是用 40 目的小抄网捞取。 0048 (9) 每 20 亩池塘设置 3.0 千瓦微孔增氧机一台, 以确保水底溶解氧含量为 2 4mg/l。 说 明 书 CN 102524191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