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699654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6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871122.8

申请日:

20151104

公开号:

CN205073250U

公开日:

201603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1/02

主分类号:

A61H1/02

申请人:

迟桂花

发明人:

迟桂花,迟凤英,杨芳

地址:

262300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利民路日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

优先权:

CN201520871122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双轴伸电动机、机架和脚踏板;脚踏板的两侧与机架为可转动连接,脚踏板下表面两侧分别与第一半齿圈和第二半齿圈连接;双轴伸电动机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一半齿轮连接,另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二半齿轮连接,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轮相向安装;机架的另一侧与一传动齿轮为可转动连接,传动齿轮与第二半齿圈为内啮合;机架的下端与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半齿轮为可转动连接,双轴伸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第三半齿轮连接;底座上设有齿条,第三半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双轴伸电动机、机架和脚踏板;所述的脚踏板的两侧与机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脚踏板下表面两侧分别与第一半齿圈和第二半齿圈连接;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双轴伸电动机,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轴;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一半齿轮连接,另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二半齿轮连接,所述的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轮相向安装,所述的第一半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半齿圈内啮合;所述的机架的另一侧与一传动齿轮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半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传动齿轮外啮合,所述的传动齿轮与第二半齿圈为内啮合;所述的机架的下端与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半齿轮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第三半齿轮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齿条,所述的第三半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的底座的上端设有多个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的外侧套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下端与底座连接,上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一导向孔,所述的机架的下端设有与导向杆对应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杆穿过支撑板和机架上的导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的转动轴与一主动皮带轮连接,所述的第三半齿轮与从动皮带轮同轴连接,所述的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辅助锻炼器械,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进行下肢被动锻炼的器械。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发病后的主要症状包括: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②肢体活动不灵,突然跌到;③突然出现失语或听力障碍;④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辅助患者下肢进行被动锻炼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进行下肢被动锻炼的器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双轴伸电动机、机架和脚踏板;所述的脚踏板的两侧与机架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脚踏板下表面两侧分别与第一半齿圈和第二半齿圈连接;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双轴伸电动机,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轴;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一半齿轮连接,另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二半齿轮连接,所述的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轮相向安装,所述的第一半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半齿圈内啮合;所述的机架的另一侧与一传动齿轮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半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传动齿轮外啮合,所述的传动齿轮与第二半齿圈为内啮合;所述的机架的下端与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半齿轮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第三半齿轮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齿条,所述的第三半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的底座的上端设有多个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的外侧套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下端与底座连接,上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一导向孔,所述的机架的下端设有与导向杆对应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杆穿过支撑板和机架上的导向孔。

上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皮带;双轴伸电动机的转动轴与一主动皮带轮连接,第三半齿轮与从动皮带轮同轴连接,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通过脚踏板的往复摆动和上下往复运动,带动脑卒中患者的脚踝关节和膝髋关节屈伸运动,能够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下肢肢体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3、双轴伸电动机8、机架1和脚踏板2。

所述的脚踏板2的两侧与机架1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脚踏板2下表面两侧分别与第一半齿圈7和第二半齿圈15连接。所述的机架1上安装有双轴伸电动机8,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轴。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8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一半齿轮9连接,另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二半齿轮14连接,所述的第一半齿轮9与第二半齿轮14相向安装,所述的第一半齿轮9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半齿圈7内啮合。所述的机架1的另一侧与一传动齿轮13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半齿轮14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传动齿轮13外啮合,所述的传动齿轮13与第二半齿圈15为内啮合。启动双轴伸电动机8时,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内啮合,第一半齿轮9带动第一半齿圈7旋转,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旋转方向相同。当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脱离啮合时,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相啮合,由于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外啮合,所以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旋转方向相反,由于传动齿轮13与第二半齿圈15内啮合,所以传动齿轮13与第二半齿圈15旋转方向相同,从而能够带动脚踏板2做往复摆动。

所述的机架1的下端与一连接板18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连接板18的另一端与第三半齿轮11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8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第三半齿轮11连接,所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16、从动皮带轮12和皮带17。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8的转动轴与一主动皮带轮16连接,所述的第三半齿轮11与从动皮带轮12同轴连接,所述的主动皮带轮16与从动皮带轮12通过皮带17连接。所述的底座3上设有齿条10,所述的第三半齿轮11与齿条10相啮合。所述的底座3的上端设有多个导向杆6,所述的导向杆6的外侧套有压缩弹簧4,所述的压缩弹簧4的下端与底座3连接,上端与支撑板5连接,所述的支撑板5上设有一导向孔,所述的机架1的下端设有与导向杆6对应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杆6穿过支撑板5和机架1上的导向孔。当启动双轴伸电动机8时,双轴伸电动机8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带动第三半齿轮11旋转,第三半齿轮11沿齿条10滚动从而带动机架1沿导向杆6上下运动,当机架1向下运动时,落在支撑板5上,由于压缩弹簧4的作用,能够对机架1起到缓冲的作用。

操作流程如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放置在脚踏板2上,启动双轴伸电动机8,双轴伸电动机8带动第一半齿轮9转动,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进入啮合状态,由于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内啮合,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旋转方向相同,第一半齿轮9带动第一半齿圈7旋转,脚踏板2与双轴伸电动机8的旋转方向相同。当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脱离啮合时,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进入啮合状态,由于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外啮合,所以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旋转方向相反,由于传动齿轮13与第二半齿圈15内啮合,所以传动齿轮13与第二半齿圈15旋转方向相同,脚踏板2与双轴伸电动机8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能够实现脚踏板2做往复摆动,能够对患者的足踝关节处进行康复锻炼。在双轴伸电动机8转动的过程中,双轴伸电动机8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带动第三半齿轮11旋转,第三半齿轮11沿齿条10转动从而带动机架1沿导向杆6上下运动,当第三半齿轮11与齿条10脱离啮合时,机架1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但是由于压缩弹簧4的作用,能够对机架1起到缓冲的作用。由于机架1的上下往复运动改变膝关节高度,从而能够对患者的膝髋关节处进行屈伸康复锻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871122.8 (22)申请日 2015.11.04 A61H 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迟桂花 地址 262300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利民路日 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 (72)发明人 迟桂花 迟凤英 杨芳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 炼器械, 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其特征在于 : 包 括底座、 双轴伸电动机、 机架和脚踏板 ; 脚踏板的 两侧与机架为可转动连接, 脚踏板下表面两侧分 别与第一半齿圈和第二半齿圈连接 ; 双轴伸。

2、电动 机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一半齿轮连接, 另一侧的转 动轴与第二半齿轮连接, 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 轮相向安装 ; 机架的另一侧与一传动齿轮为可转 动连接, 传动齿轮与第二半齿圈为内啮合 ; 机架 的下端与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 连接板的另一端 与第三半齿轮为可转动连接, 双轴伸电动机通过 皮带传动装置与第三半齿轮连接 ; 底座上设有齿 条, 第三半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的特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5073250 U 2016.03.09 CN 。

3、205073250 U 1.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双轴伸电动机、 机架和脚 踏板; 所述的脚踏板的两侧与机架为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脚踏板下表面两侧分别与第一半 齿圈和第二半齿圈连接; 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双轴伸电动机,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的两端 分别设有一转动轴;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一半齿轮连接, 另一侧的转动 轴与第二半齿轮连接, 所述的第一半齿轮与第二半齿轮相向安装, 所述的第一半齿轮在转 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半齿圈内啮合; 所述的机架的另一侧与一传动齿轮为可转动连接, 所 述的第二半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传动齿轮外啮合, 所述的传动齿轮与第。

4、二半齿圈为内 啮合; 所述的机架的下端与一连接板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半齿轮为 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第三半齿轮连接; 所述的底座上设 有齿条, 所述的第三半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所述的底座的上端设有多个导向杆, 所述的导向 杆的外侧套有压缩弹簧, 所述的压缩弹簧的下端与底座连接, 上端与支撑板连接, 所述的支 撑板上设有一导向孔, 所述的机架的下端设有与导向杆对应的导向孔, 所述的导向杆穿过 支撑板和机架上的导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皮带传 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 从动皮带轮和皮带; 所述。

5、的双轴伸电动机的转动轴与一主动皮带 轮连接, 所述的第三半齿轮与从动皮带轮同轴连接, 所述的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过 皮带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073250 U 2 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辅助锻炼器械, 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进行下肢 被动锻炼的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脑组织 损伤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发病后的主要症状包括: 头痛、 头晕、 恶心、 呕吐、 意识障碍; 肢 体活动不灵, 突然跌到; 突然出现失语或听力障碍; 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

6、木。 因此, 就需 要一种能够辅助患者下肢进行被动锻炼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适用于脑卒中患者 进行下肢被动锻炼的器械。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脑卒中后下肢被动锻炼器械, 其 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双轴伸电动机、 机架和脚踏板; 所述的脚踏板的两侧与机架为可转动 连接, 所述的脚踏板下表面两侧分别与第一半齿圈和第二半齿圈连接; 所述的机架上安装 有双轴伸电动机,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轴;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一 侧的转动轴与第一半齿轮连接, 另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二半齿轮连接, 所述。

7、的第一半齿轮与 第二半齿轮相向安装, 所述的第一半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第一半齿圈内啮合; 所述的 机架的另一侧与一传动齿轮为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半齿轮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传动齿 轮外啮合, 所述的传动齿轮与第二半齿圈为内啮合; 所述的机架的下端与一连接板的一端 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三半齿轮为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通过皮带 传动装置与第三半齿轮连接; 所述的底座上设有齿条, 所述的第三半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所 述的底座的上端设有多个导向杆, 所述的导向杆的外侧套有压缩弹簧, 所述的压缩弹簧的 下端与底座连接, 上端与支撑板连接, 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一导向孔, 所述的机架。

8、的下端设 有与导向杆对应的导向孔, 所述的导向杆穿过支撑板和机架上的导向孔。 0005 上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 从动皮带轮和皮带; 双轴伸电动机的转动 轴与一主动皮带轮连接, 第三半齿轮与从动皮带轮同轴连接, 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通 过皮带连接。 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07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操作简单; 0008 2、 本实用新型通过脚踏板的往复摆动和上下往复运动, 带动脑卒中患者的脚踝关 节和膝髋关节屈伸运动, 能够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下肢肢体功能。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说 明 书 。

9、1/3 页 3 CN 205073250 U 3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 如图1、 2和3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3、 双轴伸电动机8、 机架1和脚踏板2。 0014 所述的脚踏板2的两侧与机架1为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脚踏板2下表面两侧分别与 第一半齿圈7和第二半齿圈15连接。 所述的机架1上安装有双轴伸电动机8, 所述的双轴伸电 动机8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转动轴。 0015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8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一半齿轮9连接, 另一侧的转动轴与第二 半。

10、齿轮14连接, 所述的第一半齿轮9与第二半齿轮14相向安装, 所述的第一半齿轮9在转动 过程中能够与第一半齿圈7内啮合。 所述的机架1的另一侧与一传动齿轮13为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二半齿轮14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与传动齿轮13外啮合, 所述的传动齿轮13与第二半 齿圈15为内啮合。 启动双轴伸电动机8时, 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内啮合, 第一半齿轮9 带动第一半齿圈7旋转, 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旋转方向相同。 当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 半齿圈7脱离啮合时, 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相啮合, 由于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 外啮合, 所以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旋转方向相反, 由于。

11、传动齿轮13与第二半齿圈15 内啮合, 所以传动齿轮13与第二半齿圈15旋转方向相同, 从而能够带动脚踏板2做往复摆 动。 0016 所述的机架1的下端与一连接板18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18的另一端与第三 半齿轮11为可转动连接,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8通过皮带传动装置与第三半齿轮11连接, 所 述的皮带传动装置包括主动皮带轮16、 从动皮带轮12和皮带17。 所述的双轴伸电动机8的转 动轴与一主动皮带轮16连接, 所述的第三半齿轮11与从动皮带轮12同轴连接, 所述的主动 皮带轮16与从动皮带轮12通过皮带17连接。 所述的底座3上设有齿条10, 所述的第三半齿轮 11与齿条10相啮合。。

12、 所述的底座3的上端设有多个导向杆6, 所述的导向杆6的外侧套有压缩 弹簧4, 所述的压缩弹簧4的下端与底座3连接, 上端与支撑板5连接, 所述的支撑板5上设有 一导向孔, 所述的机架1的下端设有与导向杆6对应的导向孔, 所述的导向杆6穿过支撑板5 和机架1上的导向孔。 当启动双轴伸电动机8时, 双轴伸电动机8通过皮带传动装置带动第三 半齿轮11旋转, 第三半齿轮11沿齿条10滚动从而带动机架1沿导向杆6上下运动, 当机架1向 下运动时, 落在支撑板5上, 由于压缩弹簧4的作用, 能够对机架1起到缓冲的作用。 0017 操作流程如下: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 患者坐在椅子上, 将双脚放置在脚踏板2。

13、上, 启 动双轴伸电动机8, 双轴伸电动机8带动第一半齿轮9转动, 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进入 啮合状态, 由于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内啮合, 第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旋转方向 相同, 第一半齿轮9带动第一半齿圈7旋转, 脚踏板2与双轴伸电动机8的旋转方向相同。 当第 一半齿轮9与第一半齿圈7脱离啮合时, 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进入啮合状态, 由于第 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外啮合, 所以第二半齿轮14与传动齿轮13旋转方向相反, 由于传 动齿轮13与第二半齿圈15内啮合, 所以传动齿轮13与第二半齿圈15旋转方向相同, 脚踏板2 与双轴伸电动机8的旋转方向相反, 从而能够实。

14、现脚踏板2做往复摆动, 能够对患者的足踝 关节处进行康复锻炼。 在双轴伸电动机8转动的过程中, 双轴伸电动机8通过皮带传动装置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073250 U 4 带动第三半齿轮11旋转, 第三半齿轮11沿齿条10转动从而带动机架1沿导向杆6上下运动, 当第三半齿轮11与齿条10脱离啮合时, 机架1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 但是由于压缩弹簧4的 作用, 能够对机架1起到缓冲的作用。 由于机架1的上下往复运动改变膝关节高度, 从而能够 对患者的膝髋关节处进行屈伸康复锻炼。 0018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 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07325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507325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5073250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5073250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