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699592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191641.6

申请日:

20120502

公开号:

CN202525012U

公开日:

2012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浙江师范大学

发明人:

徐辉,朱春耕

地址:

321004 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浙江师范大学)

优先权:

CN201220191641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包括机架,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圆桶,及设置在圆桶内的加热装置和转动机构,及设置在机架上且连接到转动机构的电动机,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器,所述机架外连接有一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连接到加热装置、电动机和控制器上,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机相互连接,所述控制器外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计时器;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动力传递杆和螺旋片,启动该烘干机,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到设定温度值后,通过温度传感器给出一个信号到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转动机构转动,现只要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到圆桶内,经过螺旋片旋转、研磨和翻炒将茶叶加工好,选择矩阵按键,将电动机反转,将加工好后的茶叶倒出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圆桶,及设置在圆桶内的加热装置和转动机构,及设置在机架上且连接到转动机构的电动机,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器,所述机架外连接有一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连接到加热装置、电动机和控制器上,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机相互连接,所述控制器外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计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有电机正反转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加热驱动电路、稳压电路、按键操作电路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且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加热驱动电路、稳压电路、按键操作电路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相互连接,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电动机,加热驱动电路连接加热装置,所述按键操作电路在控制器上相对应的连接有矩阵按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动力传递杆和螺旋片,所述螺旋片有三个以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茶叶,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含有400多种成分,茶叶作为我国的特有饮料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历代“本草”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清神、利尿、治咳、祛痰、明目、益思、除烦去腻、驱困轻身、消炎解毒等功效,长期饮用对人体非常的有益。

茶叶加工制作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在现在科技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加工方式,一般茶叶加工方法是通过人工用手在高温的炒锅里面进行翻炒,容易烫伤人的手,劳动强度也非常的大,对人体伤害非常的严重,为使杀青后的茶叶更加美味和好看,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机制造成本高,自动化强度低,加工速度和质量不能保障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数控加工方法,提高加工速度,提高生产质量,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和劳动强度的数控茶叶烘干机。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包括机架,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圆桶,及设置在圆桶内的加热装置和转动机构,及设置在机架上且连接到转动机构的电动机,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器,所述机架外连接有一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连接到加热装置、电动机和控制器上,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机相互连接,所述控制器外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计时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内有电机正反转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加热驱动电路、稳压电路、按键操作电路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且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加热驱动电路、稳压电路、按键操作电路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相互连接,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电动机,加热驱动电路连接加热装置,所述按键操作电路在控制器上相对应的连接有矩阵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动力传递杆和螺旋片,所述螺旋片有三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数控茶叶烘干机的有益效果是:启动该烘干机,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到设定温度值后,通过温度传感器给出一个信号到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转动机构转动,现只要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到圆桶内,经过螺旋片旋转、研磨和翻炒将茶叶加工好,选择矩阵按键,将电动机反转,将加工好后的茶叶倒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控茶叶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控茶叶烘干机控制器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数控茶叶烘干机,包括机架1,及固定在机架1上的圆桶2,及设置在圆桶2内的加热装置3和转动机构4,及设置在机架1上且连接到转动机构4的电动机5,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控制器6,所述机架1外连接有一电源线7,所述电源线7连接到加热装置3、电动机5和控制器6上,所述控制器6与电动机5相互连接,所述控制器6外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和计时器9。

其中,所述控制器6内有电机正反转电路10、电机驱动电路11、加热驱动电路12、稳压电路13、按键操作电路14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15,且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10、电机驱动电路11、加热驱动电路12、稳压电路13、按键操作电路14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15相互连接,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10和电机驱动电路11连接电动机5,加热驱动电路12连接加热装置3,所述按键操作电路14在控制器6上相对应的连接有矩阵按键16;所述转动机构4设置有动力传递杆17和螺旋片18,所述螺旋片18有三个以上,本实施例中,螺旋片18为三个。

使用时,启动电源,将加热装置3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值,由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信号经过控制器6传递给电动机5,电动机5启动带动转动机构4,只要将杀青后的茶叶倒入圆桶2内,转动机构4通过动力传递杆17将螺旋片18旋转起来,带动茶叶旋转、研磨和翻炒,根据计时器9设定的时间值,控制器6接受到一个信号到传输到电动机5,电动机5反转,将加工好后的茶叶倒出来,使茶叶更加美味和好看,实现提高加工速度,提高生产质量,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和劳动强度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2501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1.14 CN 202525012 U *CN202525012U* (21)申请号 201220191641.6 (22)申请日 2012.05.02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师范大学 地址 321004 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 688 号 (浙江师范大学) (72)发明人 徐辉 朱春耕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

2、, 包 括机架, 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圆桶, 及设置在圆桶内 的加热装置和转动机构, 及设置在机架上且连接 到转动机构的电动机, 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器, 所述机架外连接有一电源线, 所述电源线连接到 加热装置、 电动机和控制器上, 所述控制器与电动 机相互连接, 所述控制器外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 计时器 ; 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动力传递杆和螺旋 片, 启动该烘干机, 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到设定温度 值后, 通过温度传感器给出一个信号到电动机, 电 动机带动转动机构转动, 现只要将杀青后的茶叶 放到圆桶内, 经过螺旋片旋转、 研磨和翻炒将茶叶 加工好, 选择矩阵按键, 将电动机反转, 将加工好 后的茶叶倒。

3、出来。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机架, 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圆桶, 及设置在圆 桶内的加热装置和转动机构, 及设置在机架上且连接到转动机构的电动机, 及设置在机架 上的控制器, 所述机架外连接有一电源线, 所述电源线连接到加热装置、 电动机和控制器 上, 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机相互连接, 所述控制器外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计时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数控茶叶烘干机, 其特征。

4、在于 : 所述控制器内有电机正反转 电路、 电机驱动电路、 加热驱动电路、 稳压电路、 按键操作电路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 且所 述电机正反转电路、 电机驱动电路、 加热驱动电路、 稳压电路、 按键操作电路和故障报警及 检测电路相互连接, 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电动机, 加热驱动电路连接 加热装置, 所述按键操作电路在控制器上相对应的连接有矩阵按键。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数控茶叶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动力传 递杆和螺旋片, 所述螺旋片有三个以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525012 U 2 1/2 页 3 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 技术领域 0。

5、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茶叶烘干机。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 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含有 400 多种成分, 茶叶作为我国的特有饮料 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历代 “本草” 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 清神、 利尿、 治咳、 祛痰、 明目、 益思、 除烦去腻、 驱困轻身、 消炎解毒等功效, 长期饮用对人体非常的有益。 0003 茶叶加工制作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 在现在科技技术的发展, 已经改变了传统 的加工方式, 一般茶叶加工方法是通过人工用手在高温的炒锅里面进行翻炒, 容易烫伤人 的手, 劳动强度也非常的大, 对人体伤害非常的严重, 为使杀青后的茶叶更加美味和好看, 还需。

6、要进一步进行烘干, 现有的烘干机制造成本高, 自动化强度低, 加工速度和质量不能保 障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数控加工方法, 提高加工速度, 提 高生产质量, 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和劳动强度的数控茶叶烘干机。 0005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一种数控茶叶烘 干机, 包括机架, 及固定在机架上的圆桶, 及设置在圆桶内的加热装置和转动机构, 及设置 在机架上且连接到转动机构的电动机, 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控制器, 所述机架外连接有一电 源线, 所述电源线连接到加热装置、 电动机和控制器上, 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机相互连接, 。

7、所 述控制器外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计时器。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控制器内有电机正反转电路、 电机驱动电路、 加热驱动电路、 稳压 电路、 按键操作电路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 且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 电机驱动电路、 加热 驱动电路、 稳压电路、 按键操作电路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相互连接, 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 和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电动机, 加热驱动电路连接加热装置, 所述按键操作电路在控制器上 相对应的连接有矩阵按键。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动力传递杆和螺旋片, 所述螺旋片有三个以上。 0008 本实用新型数控茶叶烘干机的有益效果是 : 启动该烘干机, 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到 设定。

8、温度值后, 通过温度传感器给出一个信号到电动机, 电动机带动转动机构转动, 现只要 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到圆桶内, 经过螺旋片旋转、 研磨和翻炒将茶叶加工好, 选择矩阵按键, 将电动机反转, 将加工好后的茶叶倒出来。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数控茶叶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数控茶叶烘干机控制器的电路方框图。 说 明 书 CN 202525012 U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本实施例中, 参照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数控茶叶烘干机, 包括机架 1, 及固 定在机架 1 上的圆桶 2, 及设置在圆桶 2 内的加热装置 3 和。

9、转动机构 4, 及设置在机架 1 上 且连接到转动机构 4 的电动机 5, 及设置在机架 1 上的控制器 6, 所述机架 1 外连接有一电 源线 7, 所述电源线 7 连接到加热装置 3、 电动机 5 和控制器 6 上, 所述控制器 6 与电动机 5 相互连接, 所述控制器 6 外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8 和计时器 9。 0012 其中, 所述控制器 6 内有电机正反转电路 10、 电机驱动电路 11、 加热驱动电路 12、 稳压电路 13、 按键操作电路 14 和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 15, 且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 10、 电机 驱动电路11、 加热驱动电路12、 稳压电路13、 按键操作电路14和。

10、故障报警及检测电路15相 互连接, 所述电机正反转电路10和电机驱动电路11连接电动机5, 加热驱动电路12连接加 热装置 3, 所述按键操作电路 14 在控制器 6 上相对应的连接有矩阵按键 16 ; 所述转动机构 4 设置有动力传递杆 17 和螺旋片 18, 所述螺旋片 18 有三个以上, 本实施例中, 螺旋片 18 为 三个。 0013 使用时, 启动电源, 将加热装置 3 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值, 由温度传感器 8 检测到的 信号经过控制器 6 传递给电动机 5, 电动机 5 启动带动转动机构 4, 只要将杀青后的茶叶倒 入圆桶 2 内, 转动机构 4 通过动力传递杆 17 将螺旋片 18。

11、 旋转起来, 带动茶叶旋转、 研磨和 翻炒, 根据计时器9设定的时间值, 控制器6接受到一个信号到传输到电动机5, 电动机5反 转, 将加工好后的茶叶倒出来, 使茶叶更加美味和好看, 实现提高加工速度, 提高生产质量, 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和劳动强度的目的。 0014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 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 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说 明 书 CN 202525012 U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25012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