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4505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9.26 CN 202445057 U *CN202445057U* (21)申请号 201220077118.0 (22)申请日 2012.03.05 A23C 11/10(2006.01) A47J 31/42(2006.01) A47J 31/44(2006.01) (73)专利权人 岳中珩 地址 15007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建国 北二道街 10 号 601 室 (72)发明人 岳中珩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是 食品加。
2、工机械。它由研磨单元、 传动单元、 甩干单 元和壳体单元构成。 包括天然材质的上、 下层石磨 薄片、 圆压盖、 传动短管、 空心管、 传动管、 传动轴、 拉力弹簧、 杠杆板、 推力球轴承、 小电机、 电动机、 甩干桶、 集料斗、 内胆、 驳轮、 内齿轮、 大齿轮、 小齿 轮、 电磁铁、 联动轮和定位板。 空心管(20)的下端 与内胆底层 (7) 上的中心孔连接, 其高度略高于 甩干桶 (12) 侧壁的高度 ; 空心管下端与内胆底层 中心孔的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无化学物质的防 水密封。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豆浆口感好, 原料 出浆率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6 页。
3、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 1/3 页 2 1. 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它是由研磨单元、 传动单元、 甩干单元、 壳体单元所 构成, 其特征在于 : 研磨单元是由圆形的上层石磨片 (9)、 下层石磨片 (8)、 圆压盖 (11)、 传 动短管 (19)、 空心管 (20) 所构成 ; 空心管 (20) 的下端与内胆底层 (7) 上的中心孔连接, 其高度略高于甩干桶 (12) 侧壁 的高度 ; 传动短管 (19) 穿过圆压盖 (11) 上的中心孔并与之连接, 其穿过去的长度小于上层石 磨片 。
4、(9) 的厚度 ; 两个同样的、 有内凸起点的固定圆圈分别连接在圆压盖 (11) 下的外边环 和内胆底层 (7) 的上面, 边缘上带有凹点的上层石磨片 (9)、 下层石磨片 (8) 设置在这两个 固定圆圈内, 两个固定圆圈等高、 同心、 等径 ; 上层石磨片 (9)、 下层石磨片 (8) 均设置中心 孔 ; 圆压盖(11)上靠近中心处设置一个圆孔, 其对应的上层石磨片(9)也开一个同样的孔 作为研磨时的进料口 (23) ; 传动单元包括电动机 (1)、 内齿轮 (6)、 小齿轮 (5)、 大齿轮 (4)、 驳轮 (35)、 传动管 (21)、 联动轮 (29)、 传动轴 (22)、 电磁铁 (。
5、31)、 驳杆 (28)、 定位板 (3) 和弹簧组件 ; 电动机 (1) 的上端盖通过定位板 (3) 上的四个螺丝孔 (51) 固定, 定位板 (3) 通过四个 螺丝孔 (50) 和螺丝杆固定在内胆底层 (7) 和壳体底层之间 ; 内齿轮 (6)、 小齿轮 (5)、 大齿 轮 (4)、 驳轮 (35) 构成本实用新型在研磨时的减速装置 ; 内齿轮 (6) 固定在传动管 (21) 的 下端并与小齿轮 (5) 始终保持啮合状态, 小齿轮 (5) 与大齿轮 (4) 同轴, 该轴的一端插入固 定板(3)右侧的轴承套(2)里 ; 电动机(1)输出轴的下端通过轴承与壳体底面的中心固定 ; 驳轮 (35)。
6、 通过键子与电动机 (1) 的输出轴 (34) 始终保持同步的转动并通过电磁铁 (31) 和驳杆 (28) 控制其产生上、 下位置的 往复滑动 ; 联动轮 (29) 固定在传动轴 (22) 的下部, 驳轮 (35) 上的凸键 (44) 结构与联动轮 (29) 上的凸键结构完全一样 ; 传动轴 (22) 的下端插入电动机 (1) 的输出轴 (34) 顶端上所设置的圆孔里并转动配 合 ; 传动轴 (22) 的顶端设置方形台桩和螺丝杆 ; 传动管 (21) 下端与传动轴 (22) 的下部之 间设有轴承, 该轴承的内套与传动轴 (22) 之间是动配合的 ; 传动轴 (22) 与传动短管 (19) 顶部。
7、之间通过传动短管 (19) 顶端的内凸环面动配合地 接触 ; 传动管(21)与传动短管(19)的顶部之间通过传动短管(19)顶部的另一个内凸环动 配合后设置贯通的定位眼孔, 两个圆杆形键销分别插入后实施锁固, 圆杆形键销的外露端 通过半个弹簧圈连接在一起 ; 传动管 (21) 与内胆底层 (7) 的轴承内套是动配合的接触 ; 弹簧组件包括杠杆板 (33)、 拉力弹簧 (30)、 推力球轴承 (27)、 小电机 (32) 和支撑杆 ; 杠杆板 (33) 的右侧设置两个左、 右排列的、 距离较近的圆孔 ; 右侧的圆孔在杠杆板 (33) 的最右端, 它动配合地套在支撑杆的凸台之下, 支撑杆的凸 台卡。
8、压在杠杆板 (33) 上 ; 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在内胆底层 (7) 的下面 ; 左侧的圆孔动配合地 套在传动管 (21) 上 ; 在内齿轮 (6) 和杠杆板 (33) 之间的传动管 (21) 上动配合地套上推力球轴承 (27) ; 杠 杆板 (33) 和推力球轴承 (27) 一起压在内齿轮 (6) 的中心面上 ; 拉力弹簧 (30) 的上端与杠杆板 (33) 的左端连接, 其下端通过绳索与小电机 (32) 上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45057 U 2 2/3 页 3 涡轮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 小电机 (32) 固定在壳体外层底面左侧 ; 甩干单元包括甩干桶 (12)、 集料斗 (1。
9、8)、 出渣挡板 (38)、 小圆环 (16)、 圆杆 (15)、 小连 接板 (24)、 小圆环圈 (17) ; 圆柱形甩干桶 (12) 的侧壁面上设置加强筋面 (39) 和抽拉式的出渣挡板 (38) ; 出渣挡 板 (38) 的最下端中间处连接刮料板 (41) ; 集料斗 (18) 呈圆锥台形, 它置放在甩干桶 (12) 的里面 ; 集料斗 (18) 下部的圆环圈与 上层石磨片 (9) 上的进料口 (23) 的外环边线重合, 并连接在四个相同的、 处于同一平面上 的、 呈十字形互相垂直的、 与圆压盖 (11) 平行的小连接板 (24) 上, 每个小连接板 (24) 的一 端与甩干桶 (12。
10、) 侧壁面上的加强筋面 (39) 连接, 另一端与小圆环 (16) 连接, 小圆环 (16) 动配合地套在传动短管 (19) 上 ; 集料斗 (18) 的上端与甩干桶 (12) 的上端连接固定 ; 甩干桶 (12) 侧壁面的中部均匀地连接四个圆杆 (15) 的一端, 四个圆杆 (15) 的另一端 穿过集料斗 (18) 后与小圆环圈 (17) 连接固定, 小圆环圈 (17) 的中心设置方形孔, 该方形 孔卡套在传动轴 (22) 上端的方形台桩上并固定 ; 甩干桶 (12) 的下边缘处连接大圆环圈 (40) 的外侧环面上, 这个大圆环圈 (40) 的内侧 环面与固定下层石磨片 (8) 的固定圈之间。
11、动配合 ; 大圆环圈 (40) 的下侧环面与内胆底层 (7) 之间动配合 ; 壳体单元呈圆柱形, 其顶部设有手提柄, 下部设置电源插座 ; 它包括壳体外层 (25)、 圆 缺形上盖 (45)、 壳体上盖 (36)、 温度传感器 (13)、 控制器箱体、 环形电热片 (10)、 出料阀 (26) ; 设置在壳体顶部左侧的圆缺形上盖 (45) 沿其活动杆向上直立后完成投料、 加水, 同 时, 也断开了电源 ; 温度传感器 (13) 设置在内胆侧壁 (14) 的偏上处 ; 控制器箱体设置在壳体的下底部远 离小电机 (32) 的一侧, 环形电热片 (10) 设置在内胆侧壁 (14) 偏下处 ; 壳体上。
12、盖 (36) 通过 螺丝固定在壳体顶部, 它的面上设置控制按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圆杆 (15) 是倾斜的, 它与小圆环圈 (17) 的连接端 高于与甩干桶加强筋面的连接端。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甩干桶 (12)在俯视时, 四个相同的圆杆(15)呈十字形把甩干桶(12)的侧壁面与小圆环圈(17)之 间连接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出渣挡 板(38)的高度大于甩干桶(12)侧壁面的高度, 其上端设置一个拉环。
13、, 最底端的中间连接刮 料板 (41)。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锥台形 的集料斗 (18) 的面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直径是 5 毫米的孔眼 (43)。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研磨是 下层石磨片 (8) 不动而只是上层石磨片 (9) 转动, 下层石磨片 (8)、 上层石磨片 (9)、 水、 浆、 渣、 被研磨物都处在内胆的腔体里。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驳轮 (35), 它的位置和连接状态是 : 当驳轮 (35) 下滑到最。
14、低点时, 它只与大齿轮 (4) 完全啮合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45057 U 3 3/3 页 4 当驳轮 (35) 上滑到中间点时, 它只随电动机 (1) 的输出轴 (34) 转动 ; 当驳轮 (35) 上滑到 最高点时, 它的上侧面上的凸键 (44) 与联动轮 (29) 下侧面上的凸键完全搭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45057 U 4 1/6 页 5 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 一 )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 具体是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 二 ) 背景技术 0002 豆浆是居家生活中的一种物美价廉的食品, 目前市场上的豆。
15、浆机产品都是以高速 的机械刀打碎或者是合成的砂轮研磨的方式来制取的, 它们都脱离了传统石磨豆浆的生产 工艺。同时还需人工分离浆、 渣并造成分离不彻底而产生豆浆的损失和操作方面的困难。 0003 传统的家用手动小石磨过于笨重, 也没有除渣和加热装置, 操作较为费力, 使用不 便。 0004 现有豆浆机技术与方法有如下缺点与不足 : 0005 以机械刀高速打碎或者是砂轮研磨, 都脱离了传统的豆浆生产工艺, 其口感差, 出浆率低 ; 0006 手工分离浆、 渣有操作困难和成品的浪费 ; 0007 手工纯石磨的豆浆机过于沉重, 还需人工过滤, 清洗。 ( 三 ) 发明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
16、于提供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 以天然材质的一对大 理石石磨薄片作为研磨工具, 通过弹簧组件对上层石磨片进行加压及采用集料斗集中研磨 和循环研磨的方式来取得豆浆, 同机一体配备甩干装置以实现自动的渣、 浆分离。这样, 不 仅所得到的豆浆口感好, 出浆率高, 使用也非常方便、 快捷。使用弹簧组件可解决因小片石 磨的自身质量不足而出现的研磨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这样的结构模式即减轻了产品自身的 质量, 又以薄的石磨片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大石磨所能达到的研磨效果, 不仅可以获得传统 口味的鲜豆浆, 还实现了产品的小型化、 除渣自动化。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 它是由研磨单元、 传动。
17、单元、 甩干单元、 壳体单 元所构成。 0010 1、 研磨单元是由圆形的上层石磨片、 下层石磨片、 圆压盖、 传动短管、 空心管所构 成。 0011 空心管的下端与内胆底层面上的中心孔连接以构成本实用新型所特有的防水装 置, 其顶端略高于甩干桶的上边线。 0012 传动短管穿过圆压盖上的中心孔并与之焊接连接。 圆压盖下面的外边缘处焊接一 个有内凸起点的固定圆圈, 上层石磨片置放在这个凹形区域内, 固定圆圈上的内凸起点与 上层石磨外边缘上的凹点配合以实现上层石磨片的固定。 0013 圆压盖上靠近中心处设置一个圆孔, 其对应的上层石磨片也开一个同样的孔作为 研磨时的进料口。 0014 内胆底层的。
18、面上焊接一个与圆压盖上的固定圆圈等高、 同心、 等径的、 同样的固定 圈, 带有中心孔的下层石磨片置放在这个由固定圈和内胆底层的上面所构成的凹形区域 说 明 书 CN 202445057 U 5 2/6 页 6 里。下层石磨片外边缘上的凹点与固定圈的内凸起点配合以固定下层石磨片。 0015 2、 传动单元包括电动机、 内齿轮、 小齿轮、 大齿轮、 驳轮、 弹簧组件、 传动管、 联动 轮、 传动轴、 电磁铁、 驳杆、 定位板。 0016 电动机的上端盖通过定位板固定, 定位板再通过四个螺丝孔和螺丝杆固定在内胆 底层和壳体底层之间。 内齿轮、 小齿轮、 大齿轮、 驳轮构成本实用新型在研磨时的减速装。
19、置, 内齿轮固定在传动管的下端并与小齿轮始终保持啮合状态, 小齿轮与大齿轮同轴。 0017 驳轮通过键子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始终保持同步的转动并通过电磁铁和驳杆控制 其产生上、 下位置的往复滑动, 依此实现一台电动机传动轴不同时地带动低速运转的传动 管而完成研磨, 也带动高速运行的传动轴实现甩干除渣。 0018 传动轴的最低端插入电动机输出轴顶端所设置的圆孔里并动配合。 传动轴插入传 动管里, 传动轴的顶端设置有方形台桩和螺丝杆。 0019 弹簧组件包括小电机、 拉力弹簧、 杠杆板、 推力球轴承、 支撑杆。 0020 杠杆板的右侧设置两个左、 右排列的、 距离较近的圆孔。其中, 右侧的圆孔是在杠 。
20、杆板的最右端, 它动配合地套在支撑杆的凸台之下, 凸台卡压在杠杆板上 ; 支撑杆的上端固 定在内胆底层的下面。左 侧的圆孔动配合地套在传动管上, 该圆孔之下则是推力球轴承, 推力球轴承动配合地套在传动管上, 推力球轴承之下则是内齿轮的中心面, 内齿轮固定在 传动管的下端。 0021 拉力弹簧的上端与杠杆板的左端连接, 其下端通过绳索与小电机上的涡轮减速器 的输出轴连接, 小电机固定在壳体外层的底面左侧。 0022 3、 甩干单元包括甩干桶、 集料斗、 出渣挡板、 小圆环、 四块小连接板、 四个圆杆、 小 圆环圈。 0023 圆柱形的甩干桶侧壁面上有加强筋面和抽拉式的出渣挡板, 出渣挡板的最下端。
21、中 间连接长方体形的刮料版。 集料斗呈圆锥台形, 它固定在甩干桶里, 它的表面上设置若干个 直径是 5 毫米的孔眼, 集料斗下部的圆环圈与上层石磨的进料口的外边线重合并固定在四 块小连接板上。四块小连接板中的每一块板的一端都与同一个小圆环圈连接, 小圆环圈动 配合地套在传动短管的底部, 其另一端连接在甩干桶侧壁面上的加强筋面上, 且它们呈十 字形分布。集料斗的上边与甩干桶侧壁面的上边缘连接固定。甩干桶侧壁面的中部均匀地 连接四个圆杆的一端, 四个圆杆中的每一端都穿过集料斗后与同一个小圆环连接固定, 这 个小圆环的中心设置一个方形孔, 该方形孔卡套在传动轴上端的方形台桩上并固定。四个 圆杆按十字。
22、形排列。 0024 4、 壳体单元呈圆柱形, 其顶部的壳体上盖上设有手提柄和控制键, 下部右侧设置 电源插座。它包括壳体外层、 内胆侧壁、 内胆底层、 壳体上盖、 温度传感器、 、 环形电热片、 出 料阀、 圆缺形上盖。 0025 圆缺形上盖沿其活动杆向上直立后完成投料、 加水, 同时, 也断开了电源。使用时 把这个圆缺形上盖复位。 0026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内胆侧壁偏上的位置处, 控制器箱体设置在壳体的下底部远离 小电机的一侧, 环形电热片设置在内胆侧壁偏下的位置处。 0027 壳体上盖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顶部并在上面设置控制按键。 0028 出料阀设置在壳体外部, 它的出料口的最底面与内胆底。
23、层平行。 说 明 书 CN 202445057 U 6 3/6 页 7 0029 本实用新型彻底改变了现有豆浆机的结构形式和工艺模式, 以大理石材质的薄石 磨片, 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生产出传统意义的鲜豆 浆, 为居家健康做出益事。 ( 四 ) 附图说明 003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甩干桶连接关系俯视图。 0032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甩干桶侧壁展开结构示意图。 0033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料斗展开结构示意图。 0034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驳轮结构示意图。 0035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结构示意图。 ( 五 ) 具体实施方式 。
24、0036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7 实施例 1 : 结合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电动石磨 豆浆机装置, 是由研磨单元、 传动单元、 甩干单元、 壳体单元所构成。 0038 1、 研磨单元是由圆形的上层石磨片 (9)、 下层石磨片 (8)、 圆压盖 (11)、 传动短管 (19)、 空心管 (20) 所构成。 0039 空心管 (20) 的下端与内胆底层 (7) 上的中心孔连接以构成本实用新型所特有的 防水装置, 其高度略高于甩干桶 (12) 侧壁的高度。 0040 传动短管 (19) 穿过圆压盖 (11) 上的中心孔并与之焊接连接, 其。
25、穿过去的长度小 于上层石磨片 (9) 的厚度。两个同样的、 有内凸起点的固定圆圈分别连接在圆压盖 (11) 下 的外边环和内胆底层 (7) 的上面, 边缘上带有凹点的上层石磨片 (9)、 下层石磨片 (8) 设置 在这两个固定圆圈内, 两个固定圆圈等高、 同心、 等径。上层石磨片 (9)、 下层石磨片 (8) 均 设置中心孔。 0041 圆压盖(11)上靠近中心处设置一个圆孔, 其对应的上层石磨片(9)也开一个同样 的孔作为研磨时的进料口 (23)。 0042 2、 传动单元包括电动机 (1)、 内齿轮 (6)、 小齿轮 (5)、 大齿轮 (4)、 驳轮 (35)、 传动 管 (21)、 联动。
26、轮 (29)、 传动轴 (22)、 电磁铁 (31)、 驳杆 (28)、 定位板 (3) 和弹簧组件。 0043 弹簧组件包括杠杆板 (33)、 拉力弹簧 (30)、 推力球轴承 (27)、 小电机 (32) 和支撑 杆。 0044 电动机 (1) 的上端盖通过定位板 (3) 上的四个螺丝孔 (51) 固定, 定位板 (3) 通过 四个螺丝孔 (50) 和螺丝杆固定在内胆底层 (7) 和壳体底层之间。内齿轮 (6)、 小齿轮 (5)、 大齿轮 (4)、 驳轮 (35) 构成本实用新型在研磨时的减速装置。内齿轮 (6) 固定在传动管 (21)的下端并与小齿轮(5)始终保持啮合状态, 小齿轮(5)。
27、与大齿轮(4)同轴, 该轴的一端 插入固定板 (3) 右侧的轴承套 (2) 里, 其内部设置两个轴承。电动机 (1) 输出轴下端通过 轴承与壳体底面中心固定。 0045 驳轮 (35) 通过键子与电动机 (1) 的输出轴 (34) 始终保持同步的转动并通过电磁 铁 (31) 和驳杆 (28) 控制其产生上、 下位置的往复滑动。 0046 驳轮 (35) 的位置和连接状态是 : 当驳轮 (35) 下滑到最低点时, 它只与大齿轮 (4) 说 明 书 CN 202445057 U 7 4/6 页 8 完全啮合 ; 当驳轮 (35) 上滑到中间点时, 它只随电动机 (1) 的输出轴 (34) 转动 ;。
28、 当驳轮 (35)上滑到最高点时, 它的上侧面上的凸键(44)与联动轮(29)下侧面上的凸键完全搭接。 0047 联动轮 (29) 固定在传动轴 (22) 的下部, 驳轮 (35) 上的凸键 (44) 结构与联动轮 (29) 上的凸键结构完全一样。 0048 驳轮 (35) 在进行上、 下滑动时是连续的且电动机 (1) 是处于静止状态。 0049 传动轴 (22) 的下端插入电动机 (1) 的输出轴 (34) 顶端上所设置的圆孔里并转动 配合。传动轴 (22) 的顶端设置方形台桩和螺丝杆。传动管 (21) 下端与传动轴 (22) 的下 部之间设有轴承, 该轴承的内套与传动轴 (22) 之间是动。
29、配合的。 0050 杠杆板 (33) 的右侧设置两个左、 右排列的、 距离较近的圆孔。右侧的圆孔在杠杆 板 (33) 的最右端, 它动配合地套在支撑杆的凸台之下, 凸台卡压在杠杆板 (33) 上 ; 支撑杆 的上端固定在内胆底层 (7) 的下面。左侧的圆孔动配合地套在传动管 (21) 上, 在内齿轮 (6) 和杠杆板 (33) 之间的传动管 (21) 上动配合地套上推力球轴承 (27), 杠杆板 (33) 和推 力球轴承 (27) 一起压在内齿轮 (6) 的中心面上。 0051 拉力弹簧 (30) 的上端与杠杆板 (33) 的左端连接, 其下端通过绳索与小电机 (32) 上的涡轮减速器的输出轴。
30、连接, 小电机 (32) 固 定在壳体外层底面左侧。 0052 传动轴 (22) 与传动短管 (19) 顶部之间通过传动短管 (19) 顶端的内凸环面动配 合地接触 ; 传动管(21)与传动短管(19)的顶部之间通过传动短管(19)顶部的另一个内凸 环动配合后设置贯通的定位眼孔, 两个圆杆形键销分别插入后实施锁固, 圆杆形键销的外 露端通过半个弹簧圈连接在一起。 0053 传动管 (21) 与内胆底层 (7) 的轴承内套是动配合的接触。 0054 3、 甩干单元包括甩干桶 (12)、 集料斗 (18)、 出渣挡板 (38)、 小圆环 (16)、 圆杆 (15)、 小连接板 (24)、 小圆环圈。
31、 (17)。 0055 圆柱形甩干桶(12)的侧壁面上设置加强筋面(39)和抽拉式的出渣挡板(38)。 出 渣挡板 (38) 的最下端中间处连接刮料板 (41)。 0056 集料斗 (18) 呈圆锥台形, 它置放在甩干桶 (12) 的里面。集料斗 (18) 下部的圆环 圈与上层石磨片 (9) 上的进料口 (23) 的外环边线重合, 并连接在四个相同的、 处于同一平 面上的、 呈十字形互相垂直的、 与圆压盖 (11) 平行的小连接板 (24) 上, 每个小连接板 (24) 的一端与甩干桶 (12) 侧壁面上的加强筋面 (39) 连接, 每个的另一端与小圆环 (16) 连接, 小圆环 (16) 动。
32、配合地套在传动短管 (19) 上。集料斗 (18) 的上端与甩干桶 (12) 的上端连 接固定。 0057 甩干桶 (12) 侧壁面的中部均匀地连接四个圆杆 (15) 的一端, 四个圆杆 (15) 的另 一端穿过集料斗 (18) 后与小圆环圈 (17) 连接固定, 小圆环圈 (17) 的中心设置方形孔, 该 方形孔卡套在传动轴 (22) 上端的方形台桩上并固定。 0058 甩干桶 (12) 的下边缘处连接大圆环圈 (40) 的外侧环面上, 这个大圆环圈 (40) 的 内侧环面与固定下层石磨片 (8) 的固定圈之间动配合。大圆环圈 (40) 的下侧环面与内胆 底层 (7) 之间动配合。 0059。
33、 4、 壳体单元呈圆柱形, 其顶部设有手提柄, 下部设置电源插座。它包括壳体外层 (25)、 圆缺形上盖(45)、 壳体上盖(36)、 温度传感器(13)、 控制器箱体、 环形电热片(10)、 出 料阀 (26)。 说 明 书 CN 202445057 U 8 5/6 页 9 0060 设置在壳体顶部左侧的圆缺形上盖 (45) 沿其活动杆向上直立后完成投料、 加水, 同时, 也断开了电源。 0061 内胆侧壁 (14) 与壳体外层 (25) 外周边处用保温材料给予填充。 0062 温度传感器 (13) 设置在内胆侧壁 (14) 的偏上处。控制器箱体设置在壳体的下底 部远离小电机 (32) 的一。
34、侧, 环形电热片 (10) 设置在内胆侧壁 (14) 偏下处。壳体上盖 (36) 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顶部, 它的面上设置控制按键。 0063 出料阀 (26) 设置在壳体外部, 它的出料口的最低面与内胆底层 (7) 平行。 0064 实施例 2 : 结合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甩干桶连接关系俯视图。 0065 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电动石磨豆浆机装置。甩干桶 (12) 在俯视时, 四个相同的圆 杆 (15) 呈十字形把甩干桶 (12) 的侧壁面与小圆环圈 (17) 之间连接固定。小圆环圈 (17) 上的方形孔卡在传动轴 (22) 上端的方形台桩上并固定。 0066 实施例 3 : 结合图 3, 是。
35、本实用新型的甩干桶侧壁展开结构示意图。出渣挡板 (38) 的高度大于甩干桶 (12) 侧壁面的高度, 其上端设置一个拉环, 最底端的中间连接刮料板 (41)。过滤网 (37) 与加强筋面 (39) 构成甩干桶 (12) 侧壁面。四个相同的圆杆 (15) 和四 块相同的小连接板 (24) 的一端都均匀地连接在甩干桶 (12) 的加强筋面 (39) 上。甩干桶 (12) 的下端还连接一个大圆环圈 (40)。出渣挡板 (38) 的定位夹与甩干桶 (12) 等高。 0067 实施例 4 : 结合图 4, 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料斗展开结构示意图。锥台形的集料斗 (18) 的面上均匀设置若干个直径是 5 毫米。
36、的孔眼 (43), 四个穿过的圆杆 (15) 的截面处与 集料斗(18)连接固定。 集料斗(18)上边缘处设置一个 “T” 字形开口(42)供出渣挡板(38) 和刮料板 (41) 通过。 0068 实施例 5 : 结合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驳轮结构示意图。驳轮 (35) 上的中心孔与电 动机 (1) 的输出轴 (34) 滑动式配合并通过键槽、 键与电动机 (1) 的输出轴 (34) 保持同步 的转动。驳轮 (35) 上四个均匀分部的凸键 (44) 可与传动轴 (22) 下端的联动轮 (29) 上的 凸起键匹配搭接, 驳轮 (35) 上的传动齿与大齿轮 (4) 匹配。 0069 实施例 6 :。
37、 结合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结构示意图。定位 板 (3) 上的中心孔 (49)是电动机(1)输出轴(34)的通过处, 右侧的轴承套(2)里设置上、 下两个轴承, 大齿轮 (4) 和小齿轮 (5) 的共轴插入这两个轴承的内套里。左侧的方孔 (48) 里固定电磁铁 (31), 驳杆 (28) 的支撑架 (47) 固定在方孔 (48) 的中心点和中心孔 (49) 的中心点的连线上。定 位板 (3) 周边上的四个同样的螺丝孔 (50) 通过四个同样的杆与内胆底层 (7) 的下面和壳 体底层的上面固定 ; 四个同样的螺丝孔 (51) 与电动机 (1) 上端盖固定。拉力弹簧 (30) 从 圆孔眼 。
38、(46) 里通过。 0070 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技术特征 : 0071 所述的上层石磨片 (9)、 下层石磨片 (8) 在被固定时, 其接触面上设置弹力垫层 和粘合剂。 0072 所述的圆杆 (15) 是倾斜的, 与小圆环圈 (17) 的连接端高于与甩干桶加强筋面 的连接端。 0073 所述的内胆是由内胆侧壁和内胆底层所构成的空腔体。 0074 所述的研磨是下层石磨片 (8) 不动而只是上层石磨片 (9) 转动, 下层石磨片 (8)、 上层石磨片 (9)、 水、 浆、 渣、 被研磨物都处在内胆的腔体里。 说 明 书 CN 202445057 U 9 6/6 页 10 0075 实施例 7 : 。
39、结合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动石 磨豆浆机装置。 0076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 通过使用拉力弹簧、 杠杆板、 推力球轴承、 支撑杆、 传动管、 传动短管、 绳索与小电机、 圆压盖实现对上层石磨片的加压, 使上层石磨片对下层石磨片的 压力等同于大质量的石磨片, 因此达到大石磨片的研磨效果。 通过驳轮的上、 下滑动和传动 管、 传动短管、 传动轴、 联动轮及内齿轮、 大齿轮、 小齿轮的减速和动力的传动, 使一台电动 机完成低速的研磨和高速的甩干功能。 通过集料斗和甩干桶的一体化连接, 可实现完全、 反 复的研磨及渣、 浆的分离。通过。
40、使用空心管可实现无化学物质的彻底密封。通过使用环形 电热片可实现豆浆的直接食用。 0077 本实用新型质轻, 研磨、 甩干、 加热一体化, 适合家庭使用。 说 明 书 CN 202445057 U 10 1/5 页 11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5057 U 11 2/5 页 12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5057 U 12 3/5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5057 U 13 4/5 页 1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5057 U 14 5/5 页 1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45057 U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