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699353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14101.7

申请日:

20120830

公开号:

CN102783413B

公开日:

201309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1/02,A01G1/00

主分类号:

A01H1/02,A01G1/00

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杨青松,蔺经,李晓刚,常有宏,盛宝龙,王中华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50号

优先权:

CN201210314101A

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程化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确定父本和母本,在父本梨树芽萌动前喷施一次石硫合剂,花芽萌动时收集花粉;在自交不亲和母本梨树现蕾初期,搭建防虫网隔离,父本花粉授粉液对其喷雾授粉,谢花后,解除防虫网;采摘杂交果实后取种沙藏、穴盘育苗、营养钵促苗、密植移栽大田获得杂种单株;剪除杂种单株下部所有侧枝;选择砧木,秋季取杂种单株顶端枝条进行砧木芽接,次年春季补接,对新梢进行摘心、拉枝处理;进行果实品质鉴定,伐掉中等以下品质单株,保留中等以上优良单株,进行其它生物学性状调查。本方法砧木可重复利用,显著降低了结果部位和土地资源,还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缩短育种时间3~4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人工授粉、采果取种、播种、鉴定,其特征是,选择杂交的父本和母本品种;在父本梨树芽萌动前全树喷施3~5度石硫合剂一次,在梨树花芽萌动时,田间采集花芽枝条放置25℃培养箱人工催花,待花开放时进行花粉收集;在自交不亲和母本梨树现蕾初期,进行防虫网隔离搭建,并用收集的父本花粉配制成授粉液对母本花蕾进行喷雾授粉,谢花后,解除防虫网;自交亲和母本品种采用人工去雄、点授、套袋常规方法;杂交果实九成熟后采摘,将采摘的果实放置通风阴凉位置8~15天后取种,并用沙藏方法进行种子沙藏;采摘前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喷施1次;第一年用穴盘育苗,再用营养钵促苗,最后进行大田移栽,获得杂种单株;其中,将种子沙藏在0~3℃,40~60天后播种;播种时,取长宽高为54×28×5cm的72孔穴盘,每孔放一粒种子,穴盘中营养土为粘土与泥炭土质量比1:1,穴盘下铺一层塑料薄膜,播种地为塑料大棚,再加一个小拱棚,播种后保持温度15~25℃,待幼苗长出3片直叶时移到营养钵;所述的营养钵为黑色塑料营养钵,其直径为12cm,高15cm,营养钵中的营养土为粘土、泥炭土、腐熟菜子饼、蛭石混合物,它们的质量比为4:4:1.5:0.5;大田移栽前一年的冬季挖好的宽30cm,深40cm的定植沟,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表土与农家肥混合,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1m,定植沟底部铺10cm深有机肥;当营养钵中的杂种苗高度为40~60cm时即进行大田移栽,株行距为0.3×1.0m,回填时先填与农家肥混合表土,再用底土,回填土的深度高于地平面4~5cm;移苗后要及时灌水,高温天气需加遮阳网;第二、第三年始终保持杂种单株顶端优势,剪除下部所有侧枝,在第三年6月中旬对单株顶端新梢进行拉枝;选择与梨树有嫁接亲和力的砧木,第三年秋季取杂种单株顶端拉枝的枝条进行砧木嫁接,次年春季根据嫁接成活再进行枝条补接,对嫁接长出的芽新梢进行摘心、拉枝等处理;第五年及以后进行嫁接树上果实品质鉴定,首先对果实果肉品质进行选留,对中等以下品质做好标签,即可对应伐掉中等以下品质单株直接淘汰,保留观察中等以上优良单株,进行其它生物学性状调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嫁接前一年在定植沟中定植砧木,所述的定植沟宽50cm,深80cm,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4m,开挖定植沟时,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表土与农家肥混合,定植沟底部铺一层秸杆后,撒一层10cm深有机肥,再回填农家肥混合表土,底土放在最上面,所述砧木的粗度为≥1cm,定植株行距为0.5×4m,定杆高度为30~50cm,留2~3个嫁接主枝,嫁接时,每棵枮木对应嫁接2~3个芽,长出芽新梢进行适当摘心、拉枝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沙藏方法进行种子沙藏是指:种子和沙子体积比为1:20混均后装入纱布内,然后埋入湿沙中,沙子含水量为50~70%,沙藏期间每隔10天检查一次,保持湿沙含水量,及时清除霉烂种子。 4.根据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防虫网眼规格为:20目,丝径0.18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育种学和栽培学领域,涉及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梨属于蔷薇科(Rosaceae)梨亚科(Pomoideae)梨属(Pyrus)植物,是世界性主要果树之一,也是中国第三大果树树种。原产中国梨,品种种类繁多、适应性强,分布产。我国现有主栽品种多为自有知识产权的育成品种或传统的地方品种。近十几年来,我国主要育成的翠冠、初夏绿、黄冠等几个具有自主产权梨都是通过常规的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目前市场上育成新品种数量不能满足生产上需要,这最主要原因是采用人工常规杂交育种梨树必须结束童期后,在一定童程高度才能开花结果。其次,梨树常规的人工杂交育种需要人工去雄、授粉、栽培修剪、性状鉴定筛选等繁重的工作,这一过程一般需要10年左右时间,甚至更长。人工杂交种群数量多,占地面积大,而一般育种单位土地资源都有限,有的花了时间、物力和财力都无法获得优良单株。因此,能在有限土地上能尽快筛选出梨优良杂种单株,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育种效率,是目前梨人工杂交育种急需解决问题。

梨属于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SI)果树,其花粉粒表现型受自身S 基因控制, 即其花粉的行为由花粉本身的单倍体基因型决定。梨数以千计的品种中,能够自花授粉结实的品种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不能结实,在生产上必须配置授粉树及花期辅助授粉,才能完成受精和结实。张绍铃等,(Zhang S L, Hiratsuka S. Analysis of varietal differences in self and cross incompatibility react ions of Japanese pear using st ylar culture technique[J]. J Japan Soc Hort Sci, 1999, 68: 373-383)用花柱培养法,对52个梨品种的SI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梨树不仅自花授粉不结实,而且还存在品种间异花授粉不结实的现象,如二十世纪×菊水、幸水×爱甘水等均表现品种间异花授粉不能结实。

梨在杂交育种时,当实生苗开始结果后,便可进行大量的淘汰选择。这种淘汰选择较之结果前根据其它指标进行的预先选择更为准确而可靠,但是杂种进入结果期需时较长。首次结果时果实又少,甚至只有1~2只果实,有可能少量的果实未成熟前即遭损失。使得已经开始结果的杂种不得不推迟到下年鉴定。因此,杂种的培育主要是促进早结果和早期多结果。研究杂种实生苗第一次开始结果的部分,亦即果实在树冠上分布的层次和高度,将为制定杂种实生苗的培育管理措施和栽植密度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对于促进杂种实生苗早期的结果鉴定,合理增加单位面积内杂种种植数量,提高育种效能具有实际意义。

由于梨树花期短,大都品种都集中一段时间开放,如人工去雄后,再点授,再套袋传统方法,很难满足育种工作需求,但采用防虫网隔离进行授粉,可以一次获得大量的杂种,显著节省大量时间和劳动力成本。而在杂种果采收和播种虽有报道(砂梨杂交种催芽育种的方法,申请号:200910061395.5),但该方法操作流程序简单,且播种方法单一,而采用穴盘育苗,再采用营养钵移苗,待当年雨季直接移入大田,此种方法对杂种苗无缓苗期,且长势旺盛。杂种树栽植后,都希望杂种单株早日挂果,现有报道促进梨杂种实生树提早成花的方法(专利号:201010256217.0),主要采用拉枝、扭梢、环割、喷施PP333等组合措施,促进杂种提早结果,采用以上方法虽然能促进杂种单株结果,但极易造成杂种单株树势衰弱,结果量少,果实品质下降,不能完全反映杂种单株本身特性,需要连续多年观察才能判断单株去留,加之梨杂种存在童程,在童程内生长侧枝上芽都是针刺,且枝条开张角度几乎水平,如果栽培较密,极易导致枝条密敝生长(因为杂种选育都是大批栽种,目前育种单位都采用株距0.5~1.0m),不易管理,但如果把下层童程区域侧枝针刺全去掉,就会造成结果部位严重上移,且不方便田间管理和性状鉴定,果实成熟时,极易受到虫和鸟危害,导致采收不到果实。故我们通过研究梨杂交授粉、采果、播种方法,提高育种效力,以及对杂种单株第一次挂果最低部位确立,通过直接取成年段枝条进行嫁接,这样不仅解决了童程针刺密闭和结果部位高等问题,还缩短了育种时间和劳动力,还加快杂种单株淘汰率。

二、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杂交过程中育种耗时、费力,且获得杂种数量少,及杂种播种时出苗率低、苗期生长慢,及杂种单株结果鉴定年限长,以及造成结果部位不断上移等问题,提供了由防虫网隔离授粉,和穴盘育苗,再营养钵促苗后大田移栽,和杂种单株成年区段嫁接鉴定等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包括人工授粉、采果取种、播种、鉴定,其特征是,

选择杂交的父本和母本品种;

在父本梨树芽萌动前全树喷施3~5度石硫合剂一次,在梨树花芽萌动时,田间采集花芽枝条放置25℃培养箱人工催花,待花开放时进行花粉收集;

    在自交不亲和母本梨树现蕾初期,进行防虫网隔离搭建,并用收集的父本花粉配制成授粉液对母本花蕾进行喷雾授粉,谢花后,解除防虫网;自交不亲和母本品种采用人工去雄、点授、套袋常规方法。

杂交果实九成熟后采摘,将采摘的果实放置通风阴凉位置8~15天后取种,并用沙藏方法进行种子沙藏;采前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喷施1次;

用穴盘育苗,再用营养钵促苗,最后进行大田移栽,获得杂种单株;

第二、第三年始终保持杂种单株顶端优势,剪除下部所有侧枝(图5),在第三年6月中旬对单株顶端新梢进行拉枝;选择与梨树有嫁接亲和力的砧木,第三年秋季取杂种单株顶端拉枝的枝条进行砧木嫁接,次年春季根据嫁接成活再进行枝条补接,对嫁接长出的芽新梢进行摘心、拉枝等处理;

第五年及以后进行嫁接树上果实品质鉴定,首先对果实果肉品质进行选留,对中等以下品质做好标签,即可对应伐掉中等以下品质单株直接淘汰,保留观察中等以上优良单株,进行其它生物学性状调查;

在本发明中,将种子沙藏在0~3℃下40~60天后播种;

播种时,取长宽高为54×28×5cm的72孔穴盘,每孔放一粒种子,穴盘中营养土为粘土与泥炭土质量比1:1,穴盘下铺一层塑料薄膜,播种地为塑料大棚,再加一个小拱棚,播种后保持温度15~25℃,待幼苗长出3片直叶时移到营养钵;

所述的营养钵为黑色塑料营养钵,其直径为12cm,高15cm,营养钵中的营养土为粘土、泥炭土、腐熟菜子饼、蛭石混合物,它们的质量比为4:4:1.5:0.5;

大田移栽前一年的冬季挖好的宽30cm,深40cm的定植沟,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表土与农家肥混合,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1m,定植沟底部铺10cm深有机肥;当营养钵中的杂种苗高度40~60cm时即进行大田移栽,株行距为0.3×1.0m,回填时先填与农家肥混合表土,再用底土,回填土的深度高于地平面4~5cm;移苗后要及时灌水,高温天气需加遮阳网。

    在本发明中,嫁接前一年在定植沟中定植砧木,所述的定植沟宽50cm,深80cm,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4m,开挖定植沟时,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表土与农家肥混合,定植沟底部铺一层秸杆后,撒一层10cm深有机肥,再回填农家肥混合表土,底土放在最上面,所述砧木的粗度为≥1cm,定植株行距为0.5×4m,定杆高度为30~50cm,留2~3个嫁接主枝,嫁接时,每棵枮木对应嫁接2~3个芽,长出芽新梢进行适当摘心、拉枝等处理。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用沙藏方法进行种子沙藏是指:种子和沙子体积比为1:20混均后装入纱布内,然后埋入湿沙中,沙子含水量为50~70%,沙藏期间每隔10天检查一次,保持湿沙含水量,及时清除霉烂种子。

    在本发明中,防虫网眼规格为:20目,丝径0.18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防虫网隔离授粉,比人工去雄点授再套袋传统方法节省大量时间和劳动力,且可以一次获得大量杂种;采用穴盘育苗,然后采用营养钵移苗,待当年雨季直接移入大田,无缓苗期,杂种单株生长旺盛;通过杂种单株最低结果部位确定,可以直接取单株成年区段进行嫁接,从而能做到快速鉴定淘汰单株进程。

实验表明,采用防虫网进行整棵单株授粉,一次获得500多粒种子。进行杂种播种发芽率达75 %以上、移苗成活达98%,当年苗高1.65米,第二年苗高3.32米,第三年进行秋季顶端新梢嫁接,芽接成活达91%,未成活单株还可以来年进行补接。

芽接枝条观察,发现有针刺枝条占3.47%。对萌发枝条于6月中旬进行拉枝,当年86.05%枝条形成花芽,且枝条粗壮。第五至六年进行果实品质鉴定,首先对果实果肉品质进行选留,对中等以下品质做好标签,即可对应伐掉中等以下品质单株直接淘汰,保留观察优良单株,进行其它性状调查。本发明对嫁接砧木可重复利用,显著降低结果部位,不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缩短育种时间3~4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快速杂交育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2防虫网隔离杂交。自交不亲和母本品种在现蕾初期用防虫网隔离,网眼大小规格为:20目,丝径0.18mm。

图3 穴盘育苗。规格为:长宽高为54×28×5cm的72孔穴盘。

图4营养钵促苗。直径为12cm,高15cm的黑色塑料营养钵。

图5 杂种单株下部侧枝生长针刺。

图6童程分层:①为第一层分枝,高度为0.0~1.0m;②为第二层分枝,高度为1.1~2m;③为第三层分枝,高度为2.1~3.0m;④为第四层分枝,高度为3.1~4.0m。

图7对应取杂种单株顶端新梢枝条于秋季芽接或春季枝接,并做好嫁接树对应杂种单株记号。

图8嫁接树开花位置。

图9 杂种单株开花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防虫网遮蔽不同品种自交亲和力调查及人工授粉杂交试验

(1)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梨资源圃进行(南京市)。早酥等共72个品种(见表1)(均为公知公用品种)。母本为翠冠,父本为黄冠。

 (2) 试验方法

芽萌动前对梨树喷施3~5度石硫合剂一次。

早酥梨树等72个品种于现蕾初期搭建防虫网隔离(规格为:20目,丝径0.18mm)(图2),谢花后,解除防虫网进行座果率调查。作为不同品种间自交亲和力调查试验。

    作为杂交所需父本在花芽萌动时,田间采集花芽枝条放置25℃培养箱人工催花,待花开放时进行花粉收集。

在现蕾初期,对各母本树木整棵单株进行防虫网隔离搭建并对梨花进行授粉;防虫网眼规格为:20目,丝径0.18mm。采用一种梨的授粉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申请号:201210069634.3)的方法进行水溶液人工授粉。

(3) 试验结果

表1. 早酥等72个品种进行套防虫网座果率调查

由表1可知,对早酥等72个品种梨套防虫网进行座果调查说明:采用防虫网能有效地隔离花粉之间授粉,说明梨花粉传播媒介是昆虫;除金坠梨能自花结实,其它品种都不能自花结实。故对自花不结实品种都可采用防虫网罩上,然后整棵树进行人工授粉,一个杂交组合单株可以一次获得534粒杂种,且省时,省力,不易出错。

实施例2:

杂交果实采集及播种

1.采摘:杂交果实九成熟后采摘,采前喷施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喷施1次再进行采摘。

2.挑选:采摘时把病果、受伤果和好果完全分开放置。

3.贮藏:将果实放置通风阴凉位置,一般好果常温货架期为8-15天。

4.取种及清洗:待果实软化时,即可取种,种子用清水漂洗,并用纱布揉挫,洗掉种子表面的粘性物,选饱满籽粒,然后将种子放在阴凉处阴干,最后将阴干种子装入牛皮纸中,并做好标签。

5.种子沙藏

(1)消毒:沙藏前将种子浸泡2小时后,再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杀菌剂浸2~3秒;河沙用高压锅进行消毒。

(2)时间:12月中下旬开始沙藏为宜,放置3℃冰箱一般沙藏40~60天。

(3)方法:种子和沙子体积比为1:20混均后装入纱布内,做好标签,然后埋入湿沙中。沙子一般含水量为60%左右,湿度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沙藏期间每隔10天检查一次,保持湿沙含水量,及时清除霉烂种子。

6.穴盘播种:长宽高为54×28×5cm的72孔穴盘(图3);营养土为粘土与泥炭土1:1的比例;播种地为塑料大棚,再加一个小拱棚,穴盘下铺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根系扎入土中,每孔放一粒种子,做好标签,保持温度15~25℃。

7.营养钵移苗:待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苗。选取直径为12cm,高15cm黑色塑料营养钵(图4)。营养土为粘土、泥炭土、腐熟菜子饼、蛭石质量比为4:4:1.5:0.5。

8.大田移栽:大田移栽前一年的冬季挖好的宽30cm,深40cm的定植沟,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表土与农家肥混合,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1m,定植沟底部铺10cm深有机肥;当营养钵中的杂种苗高度40~60cm时即进行大田移栽,株行距为0.3×1.0m,回填时先填与农家肥混合表土,再用底土,回填土的深度高于地平面4~5cm;移苗时间以阴雨天为最好,如无阴雨天宜傍晚移苗,移苗后要及时灌水,灌水沉实后与地面相平,高温天气需加遮阳网。

表2. 不同杂交组合发芽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调查

    由表2可知,采用本技术进行播种及移苗,杂种种子出苗率达64%~83%,营养钵移苗成活率达95%以上,大田移苗成活率达98%以上,且第1年苗高达1.3~1.9m,第二年达2.4~3.1m。

实施例3:

梨实生苗首次结果部位的研究

1.材料方法

选择六组杂交组合,它们分别是:组合一:西子绿×翠冠,组合二:丰水×清香,组合三:翠冠×西子绿,组合四:爱甘水×清香,组合五:华酥×翠冠,组合六:黄冠×金星共6个组合975株。2004年播种并培育于江苏省农业科院园艺研究所梨资源圃,株行距为0.5×4米。杂种的培育除第二年春以60~70公分进行定干外,其余几乎不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其它肥培管理与生产园同。

    着果高度以果实至根颈的枝干总长度表示,不足10公分者四舍五入,每一单株取最短长度为该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高度。侧枝的分层以主干为标准(如图6)。即从第一年的主干上所分生的枝条为第一层(1),从第二年主干上所分生的枝条为第二层(2),依次为第三层(3)、第四层(4)等。果实的分层统计在定果后进行。上述调查只限于第一次结果的单株。

2试验结果

(1)梨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着果高度调查

由表3可知,梨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高度,即从最低一个果实的着生部位量至根颈的枝干总长度,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一组和第三组合结果部位低,变化在0.86~2.20m和1.10~2.4之间;第四、五组合结果部位高,变化在2.43~4.00m和2.31~3.87m之间;第五、六组合属中间类型,变化在1.30~2.90m和1.30~3.00m之间,单株之间最低可从0.60m开始结果,最高需到4.00m才开始结果。

表3 梨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着果高度(m)

    (2)梨杂种实生苗不同最低着果高度的分布

由表4可知,如果最低着果高度50公分为一级。1~4.5m之间分为7级,统计各组合在每级所占的百分比,那么可见,第一、三组合在1.0~1.5m的区间百分比最高分别为40.14%、37.73%,而第二、四组合则以2.1m~2.5m的区间百分比最高,分别为70.88%和59.65%,第五、六组合而在2.6~3.0m的区间百分比最高,分别为40.96%和52.81%。表4中不同组合实生苗在各个不同高度区间的百分率也同样反映了表3所显示的趋势。 

表4 梨杂种实生苗不同最低着果高度的分布(m)

(3)梨实生苗首次结果的起始层次及高度

梨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起始层次,不同单株变异很大(见表5)。有的杂种从第一层就开始结果,这种单株大多是结果早和结果部位低的,有的单株开始结果部位较高,不起于第一层,而起于第二层或第三层。少数实生苗的株型非常高,开始结果比较迟,首次结果的起始层次高到第四层。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起始层次在不同组合间表现力更为明显的差异。以组合一和三杂种结果的平均起始层次为1.71和1.78层,表现最低;组合五和六的杂种结果的分别为3.22和3.11层,表现较高;而以组合二和四的实生苗介于二者之间,分别为2.68和2.55层。

表5梨实生苗首次结果的起始层次及高度(m)

*平均起始层次按公式计算

每一实生苗的个体发育都要重演其祖先系统发育的全过程。可以设想,实生苗在由野生状态的低级阶段逐渐向栽培状态的高级阶段发展的全过程中,除了形态上的变化外,在生理生化上也不断地变化。当两边积累到一定程度便转向质的飞跃——实生苗通过了它的阶段发育,具备了开花结果的能力。

本试验把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着果高度看做实生苗阶段发育的转折点。根据调查结果第二点看出,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着果高度各组合之间存在差异,说明亲本品种的生长势(植株高度)对杂种实生苗的高度和结果高度具有遗传性。在同样生长条件下亲本植株生长势愈弱,杂种首次结果的平均最低高度也低,亲本植株的生长势愈强,杂种首次结果的平均最低高度也高。

由此看来,同一实生苗上的不同枝条阶段发育不是同时通过的,位于转折点上下的不同层次的同龄枝条具有质的差异。为了促使实生苗早结果、多结果,以便尽早淘汰选择。管理上应该促进第二层主枝的发育和分枝,但是,第一层结果较迟,所占树盘面积大,因而限制了单位面积内杂种种植的数量,而且随着实生苗不断长高,第一层枝条有可能互相拥挤而阴蔽,枝条全是针刺,且妨碍通风透光。特别是在密植的情况下,第一层枝条将变成寄生性的枝条。所以,当密植的情况下,大约在二年生冬季落叶后将第一层枝条剪短回缩或干脆剪去,将有利于田间的通风透光和第二层枝条的发育,但如果去掉第一层,第二层枝条同样会长的很旺,枝条同样都是针刺,且枝条开张角,不利田间管理。但如果一味去掉下层,导致结果部位上移,且树势弱,不利于果实鉴定。

实施例4:

梨杂种单株嫁接技术

  1.材料方法

本试验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试验基地。试验材料翠冠×黄冠,于2006年4月以黄冠梨树为父本,采集花粉,对3棵翠冠树进行人工授粉,具体方法采用实施例1防虫网隔离授粉,杂交果实采收、沙藏、播种采用实施例2中大田移苗株行距密度0.3×1.0米,并将获得的全部杂种培育成杂种单株,2008年,剪除1.5米以下所有侧枝,以保持顶端优势,2009年于6月中旬对单株顶端新梢进行拉枝。

嫁接前一年(2008年)在定植沟中定植砧木,所述的定植沟宽50cm,深80cm,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4m,开挖定植沟时,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表土与农家肥混合,定植沟底部铺一层秸杆后,撒一层10cm深有机肥,再回填农家肥混合表土,底土放在最上面,所述砧木的粗度为1cm以上,定植行距为0.5×4m,定杆高度为30~50cm,留2~3个嫁接主枝,嫁接时,每棵枮木对应嫁接2~3个芽,长出芽新梢进行适当摘心、拉枝等处理。

于2009年秋采集顶端枝条进行芽接(图7),每株砧木接3个芽,做好每个砧木和单株对应记录,以便嫁接不成活,待来年再进行春季补接嫁接时,每棵枮木对应嫁接2~3个芽,长出芽新梢进行摘心、拉枝处理。

  2试验结果

采用防虫网进行整棵单株授粉,一次获得534粒种子。

进行杂种沙藏发芽率达75.35%、移苗成活达98%,当年苗高1.65米,第二年苗高3.32米。

第三年秋季取2.5米以上新梢进行嫁接,芽接成活达91%,未成活单株于来年进行春季枝条补接。芽接次年观察嫁枝条,发现有针刺枝条占3.47%,于6月份对嫁接萌发枝条进行拉枝、摘心,当年86.05%枝条形成花芽,且枝条粗壮。嫁接结果后对果实品质鉴定,对果肉品质优的保留,而对中等以下做好标签,并伐掉中等以下单株(直接淘汰),对保留观察的优良单株,进行其它性状调查。经过这一系列技术环节,当年可淘汰62.09%杂种单株,且对直接淘汰嫁接的砧木剪去接枝,来年可重复利用,这样不仅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还缩短育种时间。 

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83413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9.11 CN 102783413 B *CN102783413B* (21)申请号 201210314101.7 (22)申请日 2012.08.30 A01H 1/02(2006.01) A01G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钟灵街 50 号 (72)发明人 杨青松 蔺经 李晓刚 常有宏 盛宝龙 王中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程化铭 (54) 发明名称 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

2、及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确 定父本和母本, 在父本梨树芽萌动前喷施一次石 硫合剂, 花芽萌动时收集花粉 ; 在自交不亲和母 本梨树现蕾初期, 搭建防虫网隔离, 父本花粉授粉 液对其喷雾授粉, 谢花后, 解除防虫网 ; 采摘杂交 果实后取种沙藏、 穴盘育苗、 营养钵促苗、 密植移 栽大田获得杂种单株 ; 剪除杂种单株下部所有侧 枝 ; 选择砧木, 秋季取杂种单株顶端枝条进行砧 木芽接, 次年春季补接, 对新梢进行摘心、 拉枝处 理 ; 进行果实品质鉴定, 伐掉中等以下品质单株, 保留中等以上优良单株, 进行其它生物学性状调 查。 本方法砧木可重复利用, 显著降低了结果部位 和土地资源, 还。

3、节省大量人力、 物力, 还缩短育种 时间 34 年。 (51)Int.Cl. 审查员 王佳妹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附图8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83413 B CN 102783413 B *CN102783413B* 1/1 页 2 1. 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包括人工授粉、 采果取种、 播种、 鉴定, 其特征是, 选择杂交的父本和母本品种 ; 在父本梨树芽萌动前全树喷施35度石硫合剂一次, 在梨树花芽萌动时, 田间采集花 芽枝条放置 25培养箱人工催花, 待。

4、花开放时进行花粉收集 ; 在自交不亲和母本梨树现蕾初期, 进行防虫网隔离搭建, 并用收集的父本花粉配制成 授粉液对母本花蕾进行喷雾授粉, 谢花后, 解除防虫网 ; 自交亲和母本品种采用人工去雄、 点授、 套袋常规方法 ; 杂交果实九成熟后采摘, 将采摘的果实放置通风阴凉位置 8 15 天后取种, 并用沙藏 方法进行种子沙藏 ; 采摘前用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稀释液喷施 1 次 ; 第一年用穴 盘育苗, 再用营养钵促苗, 最后进行大田移栽, 获得杂种单株 ; 其中, 将种子沙藏在 0 3, 4060天后播种 ; 播种时, 取长宽高为54285cm的72孔穴盘, 每孔放一粒种子, 。

5、穴盘中 营养土为粘土与泥炭土质量比 1:1, 穴盘下铺一层塑料薄膜, 播种地为塑料大棚, 再加一个 小拱棚, 播种后保持温度 15 25, 待幼苗长出 3 片直叶时移到营养钵 ; 所述的营养钵为 黑色塑料营养钵, 其直径为 12cm, 高 15cm, 营养钵中的营养土为粘土、 泥炭土、 腐熟菜子饼、 蛭石混合物, 它们的质量比为 4:4:1.5:0.5 ; 大田移栽前一年的冬季挖好的宽 30cm, 深 40cm 的定植沟, 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 表土与农家肥混合, 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 1m, 定植沟 底部铺 10cm 深有机肥 ; 当营养钵中的杂种苗高度为 40 60cm 时即进行大田移栽。

6、, 株行 距为 0.31.0m, 回填时先填与农家肥混合表土, 再用底土, 回填土的深度高于地平面 4 5cm ; 移苗后要及时灌水, 高温天气需加遮阳网 ; 第二、 第三年始终保持杂种单株顶端优势, 剪除下部所有侧枝, 在第三年 6 月中旬对单 株顶端新梢进行拉枝 ; 选择与梨树有嫁接亲和力的砧木, 第三年秋季取杂种单株顶端拉枝 的枝条进行砧木嫁接, 次年春季根据嫁接成活再进行枝条补接, 对嫁接长出的芽新梢进行 摘心、 拉枝等处理 ; 第五年及以后进行嫁接树上果实品质鉴定, 首先对果实果肉品质进行选留, 对中等以 下品质做好标签, 即可对应伐掉中等以下品质单株直接淘汰, 保留观察中等以上优良。

7、单株, 进行其它生物学性状调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嫁接前一年在定植沟 中定植砧木, 所述的定植沟宽 50cm, 深 80cm, 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 4m, 开挖定植沟时, 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 表土与农家肥混合, 定植沟底部铺一层秸杆后, 撒一层 10cm 深有 机肥, 再回填农家肥混合表土, 底土放在最上面, 所述砧木的粗度为 1cm, 定植株行距为 0.54m, 定杆高度为 30 50cm, 留 2 3 个嫁接主枝, 嫁接时, 每棵枮木对应嫁接 2 3 个芽, 长出芽新梢进行适当摘心、 拉枝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梨树快速杂。

8、交育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用沙藏方法进行 种子沙藏是指 : 种子和沙子体积比为 1:20 混均后装入纱布内, 然后埋入湿沙中, 沙子含水 量为 50 70%, 沙藏期间每隔 10 天检查一次, 保持湿沙含水量, 及时清除霉烂种子。 4. 根据权利要求 1-2 之一所述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其特征在于, 防虫网眼规格为 : 20 目, 丝径 0.18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83413 B 2 1/9 页 3 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果树育种学和栽培学领域, 涉及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梨属于蔷薇科 (Rosace。

9、ae) 梨亚科 (Pomoideae) 梨属 (Pyrus) 植物, 是世界性主要 果树之一, 也是中国第三大果树树种。原产中国梨, 品种种类繁多、 适应性强, 分布产。我国 现有主栽品种多为自有知识产权的育成品种或传统的地方品种。近十几年来, 我国主要育 成的翠冠、 初夏绿、 黄冠等几个具有自主产权梨都是通过常规的人工杂交选育而成。 目前市 场上育成新品种数量不能满足生产上需要, 这最主要原因是采用人工常规杂交育种梨树必 须结束童期后, 在一定童程高度才能开花结果。 其次, 梨树常规的人工杂交育种需要人工去 雄、 授粉、 栽培修剪、 性状鉴定筛选等繁重的工作, 这一过程一般需要 10 年左右。

10、时间, 甚至 更长。 人工杂交种群数量多, 占地面积大, 而一般育种单位土地资源都有限, 有的花了时间、 物力和财力都无法获得优良单株。 因此, 能在有限土地上能尽快筛选出梨优良杂种单株, 减 少劳动力成本, 提高育种效率, 是目前梨人工杂交育种急需解决问题。 0003 梨属于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 (Self-incompatibility,SI) 果树, 其花粉粒表现 型受自身 S 基因控制 , 即其花粉的行为由花粉本身的单倍体基因型决定。梨数以千计的 品种中, 能够自花授粉结实的品种屈指可数, 绝大多数品种自花授粉不能结实, 在生产上必 须配置授粉树及花期辅助授粉, 才能完成受精和结实。张。

11、绍铃等 , (Zhang S L, Hiratsuka S. Analysis of varietal differences in self and cross incompatibility react ions of Japanese pear using st ylar culture techniqueJ. J Japan Soc Hort Sci, 1999, 68: 373-383) 用花柱培养法, 对52个梨品种的SI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 梨树不仅自 花授粉不结实, 而且还存在品种间异花授粉不结实的现象, 如二十世纪 菊水、 幸水 爱 甘水等均表现品种间异花授粉不能结实。 00。

12、04 梨在杂交育种时, 当实生苗开始结果后, 便可进行大量的淘汰选择。这种淘汰选 择较之结果前根据其它指标进行的预先选择更为准确而可靠, 但是杂种进入结果期需时较 长。首次结果时果实又少, 甚至只有 12 只果实, 有可能少量的果实未成熟前即遭损失。使 得已经开始结果的杂种不得不推迟到下年鉴定。因此, 杂种的培育主要是促进早结果和早 期多结果。 研究杂种实生苗第一次开始结果的部分, 亦即果实在树冠上分布的层次和高度, 将为制定杂种实生苗的培育管理措施和栽植密度提供一定的依据, 从而对于促进杂种实生 苗早期的结果鉴定, 合理增加单位面积内杂种种植数量, 提高育种效能具有实际意义。 0005 由于。

13、梨树花期短, 大都品种都集中一段时间开放, 如人工去雄后, 再点授, 再套袋 传统方法, 很难满足育种工作需求, 但采用防虫网隔离进行授粉, 可以一次获得大量的杂 种, 显著节省大量时间和劳动力成本。 而在杂种果采收和播种虽有报道 (砂梨杂交种催芽育 种的方法, 申请号 : 200910061395.5) , 但该方法操作流程序简单, 且播种方法单一, 而采用 穴盘育苗, 再采用营养钵移苗, 待当年雨季直接移入大田, 此种方法对杂种苗无缓苗期, 且 长势旺盛。 杂种树栽植后, 都希望杂种单株早日挂果, 现有报道促进梨杂种实生树提早成花 说 明 书 CN 102783413 B 3 2/9 页 。

14、4 的方法 (专利号 : 201010256217.0) , 主要采用拉枝、 扭梢、 环割、 喷施 PP333等组合措施, 促进 杂种提早结果, 采用以上方法虽然能促进杂种单株结果, 但极易造成杂种单株树势衰弱, 结 果量少, 果实品质下降, 不能完全反映杂种单株本身特性, 需要连续多年观察才能判断单株 去留, 加之梨杂种存在童程, 在童程内生长侧枝上芽都是针刺, 且枝条开张角度几乎水平, 如果栽培较密, 极易导致枝条密敝生长 (因为杂种选育都是大批栽种, 目前育种单位都采用 株距 0.51.0m) , 不易管理, 但如果把下层童程区域侧枝针刺全去掉, 就会造成结果部位严 重上移, 且不方便田。

15、间管理和性状鉴定, 果实成熟时, 极易受到虫和鸟危害, 导致采收不到 果实。 故我们通过研究梨杂交授粉、 采果、 播种方法, 提高育种效力, 以及对杂种单株第一次 挂果最低部位确立, 通过直接取成年段枝条进行嫁接, 这样不仅解决了童程针刺密闭和结 果部位高等问题, 还缩短了育种时间和劳动力, 还加快杂种单株淘汰率。 0006 二、 发明内容 :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杂交过程中育种耗时、 费力, 且获得杂种数量少, 及杂种播种 时出苗率低、 苗期生长慢, 及杂种单株结果鉴定年限长, 以及造成结果部位不断上移等问 题, 提供了由防虫网隔离授粉, 和穴盘育苗, 再营养钵促苗后大田移栽, 和杂。

16、种单株成年区 段嫁接鉴定等技术。 0008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梨树快速杂交育种方法, 包括人工授粉、 采果取 种、 播种、 鉴定, 其特征是, 0009 选择杂交的父本和母本品种 ; 0010 在父本梨树芽萌动前全树喷施35度石硫合剂一次, 在梨树花芽萌动时, 田间采 集花芽枝条放置 25培养箱人工催花, 待花开放时进行花粉收集 ; 0011 在自交不亲和母本梨树现蕾初期, 进行防虫网隔离搭建, 并用收集的父本花粉配 制成授粉液对母本花蕾进行喷雾授粉, 谢花后, 解除防虫网 ; 自交不亲和母本品种采用人工 去雄、 点授、 套袋常规方法。 0012 杂交果实九成熟后采摘, 将采摘的。

17、果实放置通风阴凉位置 815 天后取种, 并用沙 藏方法进行种子沙藏 ; 采前用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稀释液喷施 1 次 ; 0013 用穴盘育苗, 再用营养钵促苗, 最后进行大田移栽, 获得杂种单株 ; 0014 第二、 第三年始终保持杂种单株顶端优势, 剪除下部所有侧枝 (图 5) , 在第三年 6 月中旬对单株顶端新梢进行拉枝 ; 选择与梨树有嫁接亲和力的砧木, 第三年秋季取杂种单 株顶端拉枝的枝条进行砧木嫁接, 次年春季根据嫁接成活再进行枝条补接, 对嫁接长出的 芽新梢进行摘心、 拉枝等处理 ; 0015 第五年及以后进行嫁接树上果实品质鉴定, 首先对果实果肉品质进行选。

18、留, 对中 等以下品质做好标签, 即可对应伐掉中等以下品质单株直接淘汰, 保留观察中等以上优良 单株, 进行其它生物学性状调查 ; 0016 在本发明中, 将种子沙藏在 0 3下 40 60 天后播种 ; 0017 播种时, 取长宽高为54285cm的72孔穴盘, 每孔放一粒种子, 穴盘中营养土为 粘土与泥炭土质量比 1:1, 穴盘下铺一层塑料薄膜, 播种地为塑料大棚, 再加一个小拱棚, 播 种后保持温度 15 25, 待幼苗长出 3 片直叶时移到营养钵 ; 0018 所述的营养钵为黑色塑料营养钵, 其直径为 12cm, 高 15cm, 营养钵中的营养土为 粘土、 泥炭土、 腐熟菜子饼、 蛭石。

19、混合物, 它们的质量比为 4:4:1.5:0.5 ; 说 明 书 CN 102783413 B 4 3/9 页 5 0019 大田移栽前一年的冬季挖好的宽 30cm, 深 40cm 的定植沟, 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 放, 表土与农家肥混合, 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 1m, 定植沟底部铺 10cm 深有机肥 ; 当营养钵 中的杂种苗高度 40 60cm 时即进行大田移栽, 株行距为 0.31.0m, 回填时先填与农家肥 混合表土, 再用底土, 回填土的深度高于地平面 4 5cm ; 移苗后要及时灌水, 高温天气需加 遮阳网。 0020 在本发明中, 嫁接前一年在定植沟中定植砧木, 所述的定植沟宽 5。

20、0cm, 深 80cm, 相 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 4m, 开挖定植沟时, 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 表土与农家肥混合, 定植 沟底部铺一层秸杆后, 撒一层 10cm 深有机肥, 再回填农家肥混合表土, 底土放在最上面, 所 述砧木的粗度为 1cm, 定植株行距为 0.54m, 定杆高度为 30 50cm, 留 2 3 个嫁接主 枝, 嫁接时, 每棵枮木对应嫁接 2 3 个芽, 长出芽新梢进行适当摘心、 拉枝等处理。 0021 在本发明中, 所述的用沙藏方法进行种子沙藏是指 : 种子和沙子体积比为 1:20 混 均后装入纱布内, 然后埋入湿沙中, 沙子含水量为 5070%, 沙藏期间每隔 10 天。

21、检查一次, 保 持湿沙含水量, 及时清除霉烂种子。 0022 在本发明中, 防虫网眼规格为 : 20 目, 丝径 0.18mm。 002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采用防虫网隔离授粉, 比人工去雄点授再套袋传统方法节省 大量时间和劳动力, 且可以一次获得大量杂种 ; 采用穴盘育苗, 然后采用营养钵移苗, 待当 年雨季直接移入大田, 无缓苗期, 杂种单株生长旺盛 ; 通过杂种单株最低结果部位确定, 可 以直接取单株成年区段进行嫁接, 从而能做到快速鉴定淘汰单株进程。 0024 实验表明, 采用防虫网进行整棵单株授粉, 一次获得 500 多粒种子。进行杂种播种 发芽率达75 %以上、 移苗成活达98。

22、%, 当年苗高1.65米, 第二年苗高3.32米, 第三年进行秋 季顶端新梢嫁接, 芽接成活达 91%, 未成活单株还可以来年进行补接。 0025 芽接枝条观察, 发现有针刺枝条占 3.47%。对萌发枝条于 6 月中旬进行拉枝, 当年 86.05%枝条形成花芽, 且枝条粗壮。 第五至六年进行果实品质鉴定, 首先对果实果肉品质进 行选留, 对中等以下品质做好标签, 即可对应伐掉中等以下品质单株直接淘汰, 保留观察优 良单株, 进行其它性状调查。本发明对嫁接砧木可重复利用, 显著降低结果部位, 不仅节省 大量人力、 物力, 还缩短育种时间 34 年。 附图说明 0026 图 1 是本发明的快速杂交。

23、育种方法的流程图。 0027 图 2 防虫网隔离杂交。自交不亲和母本品种在现蕾初期用防虫网隔离, 网眼大小 规格为 : 20 目, 丝径 0.18mm。 0028 图 3 穴盘育苗。规格为 : 长宽高为 54285cm 的 72 孔穴盘。 0029 图 4 营养钵促苗。直径为 12cm, 高 15cm 的黑色塑料营养钵。 0030 图 5 杂种单株下部侧枝生长针刺。 0031 图 6 童程分层 : 为第一层分枝, 高度为 0.0 .0m ; 为第二层分枝, 高度为 1.1 m ; 为第三层分枝, 高度为 2.1 3.0m ; 为第四层分枝, 高度为 3.1 4.0m。 0032 图 7 对应取。

24、杂种单株顶端新梢枝条于秋季芽接或春季枝接, 并做好嫁接树对应杂 种单株记号。 0033 图 8 嫁接树开花位置。 说 明 书 CN 102783413 B 5 4/9 页 6 0034 图 9 杂种单株开花位置。 0035 具体实施方式 : 0036 实施例 1 : 0037 防虫网遮蔽不同品种自交亲和力调查及人工授粉杂交试验 0038 (1) 试验地点及材料 0039 试验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梨资源圃进行 (南京市) 。早酥等共 72 个品 种 (见表 1) (均为公知公用品种) 。母本为翠冠, 父本为黄冠。 0040 (2) 试验方法 0041 芽萌动前对梨树喷施 3 5 度石硫合。

25、剂一次。 0042 早酥梨树等 72 个品种于现蕾初期搭建防虫网隔离 (规格为 : 20 目, 丝径 0.18mm) (图 2) , 谢花后, 解除防虫网进行座果率调查。作为不同品种间自交亲和力调查试验。 0043 作为杂交所需父本在花芽萌动时, 田间采集花芽枝条放置 25培养箱人工催花, 待花开放时进行花粉收集。 0044 在现蕾初期, 对各母本树木整棵单株进行防虫网隔离搭建并对梨花进行授粉 ; 防 虫网眼规格为 : 20 目, 丝径 0.18mm。采用一种梨的授粉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号 : 201210069634.3) 的方法进行水溶液人工授粉。 0045 (3) 试验结果 0。

26、046 表 1. 早酥等 72 个品种进行套防虫网座果率调查 0047 说 明 书 CN 102783413 B 6 5/9 页 7 0048 由表 1 可知, 对早酥等 72 个品种梨套防虫网进行座果调查说明 : 采用防虫网能有 效地隔离花粉之间授粉, 说明梨花粉传播媒介是昆虫 ; 除金坠梨能自花结实, 其它品种都不 能自花结实。 故对自花不结实品种都可采用防虫网罩上, 然后整棵树进行人工授粉, 一个杂 交组合单株可以一次获得 534 粒杂种, 且省时, 省力, 不易出错。 说 明 书 CN 102783413 B 7 6/9 页 8 0049 实施例 2 : 0050 杂交果实采集及播种 。

27、0051 1采摘 : 杂交果实九成熟后采摘, 采前喷施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稀释液 喷施 1 次再进行采摘。 0052 2挑选 : 采摘时把病果、 受伤果和好果完全分开放置。 0053 3贮藏 : 将果实放置通风阴凉位置, 一般好果常温货架期为 8-15 天。 0054 4取种及清洗 : 待果实软化时, 即可取种, 种子用清水漂洗, 并用纱布揉挫, 洗掉 种子表面的粘性物, 选饱满籽粒, 然后将种子放在阴凉处阴干, 最后将阴干种子装入牛皮纸 中, 并做好标签。 0055 5种子沙藏 0056 (1) 消毒 : 沙藏前将种子浸泡 2 小时后, 再用 8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

28、0 倍稀释液 杀菌剂浸 2 3 秒 ; 河沙用高压锅进行消毒。 0057 (2) 时间 : 12 月中下旬开始沙藏为宜, 放置 3冰箱一般沙藏 40 60 天。 0058 (3) 方法 : 种子和沙子体积比为 1:20 混均后装入纱布内, 做好标签, 然后埋入湿沙 中。沙子一般含水量为 60% 左右, 湿度以手握成团, 一触即散为宜。沙藏期间每隔 10 天检 查一次, 保持湿沙含水量, 及时清除霉烂种子。 0059 6穴盘播种 : 长宽高为 54285cm 的 72 孔穴盘 (图 3) ; 营养土为粘土与泥炭土 1:1 的比例 ; 播种地为塑料大棚, 再加一个小拱棚, 穴盘下铺一层塑料薄膜, 。

29、以防根系扎入 土中, 每孔放一粒种子, 做好标签, 保持温度 1525。 0060 7营养钵移苗 : 待幼苗长出 3 片真叶时即可进行移苗。选取直径为 12cm, 高 15cm 黑色塑料营养钵 (图 4) 。营养土为粘土、 泥炭土、 腐熟菜子饼、 蛭石质量比为 4:4:1.5:0.5。 0061 8大田移栽 : 大田移栽前一年的冬季挖好的宽 30cm, 深 40cm 的定植沟, 将底土和 表土分开堆放, 表土与农家肥混合, 相邻定植沟的中心距为 1m, 定植沟底部铺 10cm 深有机 肥 ; 当营养钵中的杂种苗高度 40 60cm 时即进行大田移栽, 株行距为 0.31.0m, 回填时 先填与。

30、农家肥混合表土, 再用底土, 回填土的深度高于地平面 4 5cm ; 移苗时间以阴雨天 为最好, 如无阴雨天宜傍晚移苗, 移苗后要及时灌水, 灌水沉实后与地面相平, 高温天气需 加遮阳网。 0062 表 2. 不同杂交组合发芽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调查 0063 说 明 书 CN 102783413 B 8 7/9 页 9 0064 由表2可知, 采用本技术进行播种及移苗, 杂种种子出苗率达64%83%, 营养 钵移苗成活率达 95% 以上, 大田移苗成活率达 98% 以上, 且第 1 年苗高达 1.3 1.9m, 第二 年达 2.4 3.1m。 0065 实施例 3 : 0066 梨实生苗首次结果。

31、部位的研究 0067 1材料方法 0068 选择六组杂交组合, 它们分别是 : 组合一 : 西子绿 翠冠, 组合二 : 丰水 清香, 组合三 : 翠冠 西子绿, 组合四 : 爱甘水 清香, 组合五 : 华酥 翠冠, 组合六 : 黄冠 金 星共 6 个组合 975 株。2004 年播种并培育于江苏省农业科院园艺研究所梨资源圃, 株行距 为 0.54 米。杂种的培育除第二年春以 6070 公分进行定干外, 其余几乎不修剪, 任其自 然生长, 其它肥培管理与生产园同。 0069 着果高度以果实至根颈的枝干总长度表示, 不足 10 公分者四舍五入, 每一单株取 最短长度为该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高度。侧。

32、枝的分层以主干为标准 (如图 6) 。即从第一 年的主干上所分生的枝条为第一层 (1) , 从第二年主干上所分生的枝条为第二层 (2) , 依次 为第三层 (3) 、 第四层 (4) 等。果实的分层统计在定果后进行。上述调查只限于第一次结果 的单株。 0070 2 试验结果 0071 (1) 梨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着果高度调查 0072 由表 3 可知, 梨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高度, 即从最低一个果实的着生部 位量至根颈的枝干总长度, 变化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一组和第三组合结果部位低, 变化 在 0.862.20m 和 1.10 2.4 之间 ; 第四、 五组合结果部位高, 变化在 2.。

33、434.00m 和 2.313.87m 之间 ; 第五、 六组合属中间类型, 变化在 1.302.90m 和 1.303.00m 之间, 单株 之间最低可从 0.60m 开始结果, 最高需到 4.00m 才开始结果。 0073 表 3 梨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着果高度 (m) 0074 0075 (2) 梨杂种实生苗不同最低着果高度的分布 0076 由表 4 可知, 如果最低着果高度 50 公分为一级。14.5m 之间分为 7 级, 统计各 组合在每级所占的百分比, 那么可见, 第一、 三组合在 1.01.5m 的区间百分比最高分别 为 40.14%、 37.73%, 而第二、 四组合则以 。

34、2.1m2.5m 的区间百分比最高, 分别为 70.88% 和 59.65%, 第五、 六组合而在 2.6 3.0m 的区间百分比最高, 分别为 40.96% 和 52.81%。表 4 中不同组合实生苗在各个不同高度区间的百分率也同样反映了表 3 所显示的趋势。 说 明 书 CN 102783413 B 9 8/9 页 10 0077 表 4 梨杂种实生苗不同最低着果高度的分布 (m) 0078 0079 (3) 梨实生苗首次结果的起始层次及高度 0080 梨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起始层次, 不同单株变异很大 (见表5) 。 有的杂种从第一 层就开始结果, 这种单株大多是结果早和结果部位低的, 。

35、有的单株开始结果部位较高, 不起 于第一层, 而起于第二层或第三层。少数实生苗的株型非常高, 开始结果比较迟, 首次结果 的起始层次高到第四层。 杂种实生苗首次结果的起始层次在不同组合间表现力更为明显的 差异。以组合一和三杂种结果的平均起始层次为 1.71 和 1.78 层, 表现最低 ; 组合五和六的 杂种结果的分别为 3.22 和 3.11 层, 表现较高 ; 而以组合二和四的实生苗介于二者之间, 分 别为 2.68 和 2.55 层。 0081 表 5 梨实生苗首次结果的起始层次及高度 (m) 0082 0083 * 平均起始层次按公式计算 0084 每一实生苗的个体发育都要重演其祖先系。

36、统发育的全过程。可以设想, 实生苗在 由野生状态的低级阶段逐渐向栽培状态的高级阶段发展的全过程中, 除了形态上的变化 外, 在生理生化上也不断地变化。当两边积累到一定程度便转向质的飞跃实生苗通过 了它的阶段发育, 具备了开花结果的能力。 0085 本试验把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着果高度看做实生苗阶段发育的转折点。 根据调 查结果第二点看出, 实生苗首次结果的最低着果高度各组合之间存在差异, 说明亲本品种 的生长势 (植株高度) 对杂种实生苗的高度和结果高度具有遗传性。在同样生长条件下亲本 植株生长势愈弱, 杂种首次结果的平均最低高度也低, 亲本植株的生长势愈强, 杂种首次结 说 明 书 CN 1。

37、02783413 B 10 9/9 页 11 果的平均最低高度也高。 0086 由此看来, 同一实生苗上的不同枝条阶段发育不是同时通过的, 位于转折点上下 的不同层次的同龄枝条具有质的差异。为了促使实生苗早结果、 多结果, 以便尽早淘汰选 择。 管理上应该促进第二层主枝的发育和分枝, 但是, 第一层结果较迟, 所占树盘面积大, 因 而限制了单位面积内杂种种植的数量, 而且随着实生苗不断长高, 第一层枝条有可能互相 拥挤而阴蔽, 枝条全是针刺, 且妨碍通风透光。特别是在密植的情况下, 第一层枝条将变成 寄生性的枝条。 所以, 当密植的情况下, 大约在二年生冬季落叶后将第一层枝条剪短回缩或 干脆剪。

38、去, 将有利于田间的通风透光和第二层枝条的发育, 但如果去掉第一层, 第二层枝条 同样会长的很旺, 枝条同样都是针刺, 且枝条开张角, 不利田间管理。 但如果一味去掉下层, 导致结果部位上移, 且树势弱, 不利于果实鉴定。 0087 实施例 4 : 0088 梨杂种单株嫁接技术 0089 1材料方法 0090 本试验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试验基地。 试验材料翠冠黄冠, 于2006年4月 以黄冠梨树为父本, 采集花粉, 对 3 棵翠冠树进行人工授粉, 具体方法采用实施例 1 防虫网 隔离授粉, 杂交果实采收、 沙藏、 播种采用实施例 2 中大田移苗株行距密度 0.31.0 米, 并 将获得的全部。

39、杂种培育成杂种单株, 2008 年, 剪除 1.5 米以下所有侧枝, 以保持顶端优势, 2009 年于 6 月中旬对单株顶端新梢进行拉枝。 0091 嫁接前一年 (2008 年) 在定植沟中定植砧木, 所述的定植沟宽 50cm, 深 80cm, 相邻 定植沟的中心距为 4m, 开挖定植沟时, 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堆放, 表土与农家肥混合, 定植沟 底部铺一层秸杆后, 撒一层 10cm 深有机肥, 再回填农家肥混合表土, 底土放在最上面, 所述 砧木的粗度为 1cm 以上, 定植行距为 0.54m, 定杆高度为 30 50cm, 留 2 3 个嫁接主 枝, 嫁接时, 每棵枮木对应嫁接 2 3 个芽,。

40、 长出芽新梢进行适当摘心、 拉枝等处理。 0092 于2009年秋采集顶端枝条进行芽接 (图7) , 每株砧木接3个芽, 做好每个砧木和单 株对应记录, 以便嫁接不成活, 待来年再进行春季补接嫁接时, 每棵枮木对应嫁接 2 3 个 芽, 长出芽新梢进行摘心、 拉枝处理。 0093 2 试验结果 0094 采用防虫网进行整棵单株授粉, 一次获得 534 粒种子。 0095 进行杂种沙藏发芽率达 75.35%、 移苗成活达 98%, 当年苗高 1.65 米, 第二年苗高 3.32 米。 0096 第三年秋季取 2.5 米以上新梢进行嫁接, 芽接成活达 91%, 未成活单株于来年进行 春季枝条补接。。

41、芽接次年观察嫁枝条, 发现有针刺枝条占 3.47%, 于 6 月份对嫁接萌发枝条 进行拉枝、 摘心, 当年 86.05% 枝条形成花芽, 且枝条粗壮。嫁接结果后对果实品质鉴定, 对 果肉品质优的保留, 而对中等以下做好标签, 并伐掉中等以下单株 (直接淘汰) , 对保留观察 的优良单株, 进行其它性状调查。经过这一系列技术环节, 当年可淘汰 62.09% 杂种单株, 且 对直接淘汰嫁接的砧木剪去接枝, 来年可重复利用, 这样不仅节省大量人力、 物力, 还缩短 育种时间。 说 明 书 CN 102783413 B 11 1/8 页 12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83413 B 12 2/8 页 13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83413 B 13 3/8 页 14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83413 B 14 4/8 页 15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83413 B 15 5/8 页 16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83413 B 16 6/8 页 17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83413 B 17 7/8 页 18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83413 B 18 8/8 页 19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783413 B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