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14951.9 (22)申请日 2016.01.08 (73)专利权人 李海瑛 地址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两相西路588号 (72)发明人 李海瑛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32 代理人 季发军 (51)Int.Cl. A61H 39/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包括一柔性带状物, 所述柔性带状物的一侧设置 灸柱盒放置机构, 所述灸柱。
2、盒放置机构与柔性带 状物连接部位与颈部大椎穴相对应, 所述柔性带 状物的两端设置连接机构。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 下侧沿脊椎方向设置至少一个下灸柱盒放置机 构。 患者带上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工具后无需躺着 或趴着, 不会限制或者必须处于某一状态下才能 治疗, 同时无需专业人员进行艾灸, 使用方便; 艾 灸热力大, 渗透强, 一次可将颈部及颈椎同时施 灸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5379458 U 2016.07.13 CN 205379458 U 1.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柔性带状物, 所述柔性带状物的一侧设 置灸柱盒放置机构,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
3、构与柔性带状物连接部位与颈部大椎穴相对应, 所 述柔性带状物的两端设置连接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下侧沿脊 椎方向设置至少一个下灸柱盒放置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人 体厥阴俞穴和曲垣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带状物内设置支撑 件, 所述支撑件沿人体脊椎方向及两肩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的两侧 分别设置一个侧向灸柱盒放置机构, 所述侧向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人体肩井穴。 6.如。
4、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为弹性支撑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灸柱盒放 置机构对应的通热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的上侧 设置上侧灸柱盒放置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侧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 人体风池穴和天柱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采用魔术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79458 U 2 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
5、新型涉及艾灸器械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特别是伏案工作的人 员, 由于长期低头工作, 大部分人患有轻重程度不一的颈椎病, 并且发病对象越来越趋向年 轻化。 临床上选用针灸治疗此类疾病的患者颇多, 但由于体位的限制, 颈部的灸法多需要患 者俯卧位趴于治疗床上, 艾灸时间一般长达4060min, 长时间趴着给患者造成不适, 尤其 是老年患者。 另一方面, 对颈部施以艾灸时需要施灸人员手持艾条对准穴位进行施灸, 热力 小, 达不到应有的渗透, 而且需要灸完一侧再灸另一侧, 没有两侧同时施灸效果好。 再者,。
6、 艾 灸治疗时间长, 费时费力, 经常熏黄手指和皮肤, 难以褪去, 艾烟进入施灸人员眼睛造成眼 睛流泪发红, 进入肺部给肺造成损伤。 0003 现有技术公开的颈部艾灸装置, 如CN201420847918.5公开的一种颈肩部保健艾灸 箱, 包括箱体和防护网, 箱体为下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箱体上部装有活动盖板, 箱体的前面 板下部中间开有与人体颈部相对应的第一缺口, 箱体的两侧板的下部均开有与人体肩部相 对应的第二缺口, 箱体的后面板下部开有与人体背部相对应的第三缺口, 箱体内装有水平 的防护网, 防护网上方的箱体内装有用于固定艾条的蛇形固定网。 其不足之处在于: 结构复 杂, 艾灸箱体积大, 。
7、质量大, 患者不能够行走, 需要俯卧在床上, 趴着时间过长给患者造成不 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提供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 具, 患者带上专用工具后无需躺着或趴着, 不会限制或者必须处于某一状态下才能治疗, 同 时无需专业人员进行艾灸, 使用方便舒适; 艾灸热力大, 渗透强, 一次可将颈部及颈椎同时 施灸效果好。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包括一柔性带状物, 所述柔性带状物的一侧设置灸柱盒 放置机构,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与柔性带状物连接部位与颈部大椎穴相对应, 所述柔性带 状物的。
8、两端设置连接机构。 0007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下侧沿脊椎方向设置至少一个下灸柱盒放置机构。 0008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人体厥阴俞穴和曲垣穴。 0009 所述柔性带状物内设置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沿人体脊椎方向及两肩延伸。 0010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向灸柱盒放置机构, 所述侧向灸柱 盒放置机构对应人体肩井穴。 0011 所述支撑件为弹性支撑件。 0012 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的通热孔。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79458 U 3 0013 所述上侧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人体风池穴和天柱穴。 0014 所述连接机构采用魔术贴。 0015。
9、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包括穿设在灸盒容纳袋开口端的麻绳和将麻绳固定的卡扣, 所述麻绳的末端还套设有止挡珠。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通过魔术贴将柔性带状物套在 脖子上, 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准颈部大椎穴, 下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人体厥阴俞穴和曲垣穴。 柔性带状物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 安全性高, 舒适度好, 传热效果好, 适合每个人使。 此外, 带体裹在脖子上, 在拉力的作用下, 起到束缚固定下灸柱盒放置机构的作用, 使下灸柱盒放 置机构与人体厥阴俞穴和曲垣穴接触良好。 柔性带状物上设置有灸盒容纳袋, 灸盒容纳袋 的开口部设置有麻绳卡扣, 将灸盒置于灸盒容纳袋内, 通过。
10、麻绳卡扣将开口部拉紧, 避免灸 盒掉出, 同时麻绳卡扣美观实用, 还能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使用时方便轻轻一拉简单收 缩, 四周均匀勒紧灸盒, 不会让燃烧艾柱的灸盒掉出来烫伤皮肤。 最为重要的是: 本身实用 新型的颈部灸疗专用工具患者带上专用工具后无需躺着或趴着, 不会限制或者必须处于某 一状态下才能治疗, 同时无需专业人员进行艾灸, 使用方便; 艾灸热力大, 渗透强, 一次可将 颈部及颈椎同时施灸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
11、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实施例1: 如图1、 2所示, 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包括一柔性带状物2, 所述柔性带 状物2的一侧设置灸柱盒放置机构3,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3与柔性带状物连接部位与颈部 大椎穴相对应, 所述柔性带状物2的两端设置连接机构。 0023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3下侧沿脊椎方向设置一个下灸柱盒放置机构4。 0024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人体厥阴俞穴和曲垣穴。 0025 所述连接机构采用魔术贴1。 0026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包括穿设在灸盒容纳袋开口端的麻绳和将麻绳固定的卡扣, 所述麻绳的末端。
12、还套设有止挡珠。 0027 所述灸盒容纳袋内设有壮骨止痛艾灸垫, 壮骨止痛艾灸垫贴在柔性带状物上。 0028 灸柱盒放置机构和下灸柱盒放置机构之间距离小, 在柔性带状物的牵拉作用下, 下灸柱盒放置机构便可紧压在人体厥阴俞穴和曲垣穴上。 0029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 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包括一柔性带状物2, 所述柔性带状 物2的一侧设置灸柱盒放置机构3,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3与柔性带状物连接部位与颈部大 椎穴相对应, 所述柔性带状物2的两端设置连接机构。 0030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3下侧沿脊椎方向设置一个下灸柱盒放置机构4。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79458 U 。
13、4 0031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人体厥阴俞穴和曲垣穴。 0032 所述柔性带状物内设置支撑件7, 所述支撑件7沿人体两肩方向延伸。 0033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向灸柱盒放置机构6, 所述侧向灸 柱盒放置机构6对应人体肩井穴。 0034 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的通热孔8, 弹性支撑件不会阻碍灸盒 的热量向柔性带状物传递, 灸盒的热量直接通过通热孔传递在柔性带状物上, 热量传递效 果好。 0035 所述连接机构采用魔术贴1。 0036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包括穿设在灸盒容纳袋开口端的麻绳和将麻绳固定的卡扣, 所述麻绳的末端还套设有止挡珠。 0037 所述灸盒。
14、容纳袋内设有壮骨止痛艾灸垫, 壮骨止痛艾灸垫贴在柔性带状物上。 0038 实施例3: 如图4、 5所示, 一种颈部灸疗专用工具, 包括一柔性带状物2, 所述柔性带 状物2的一侧设置灸柱盒放置机构3,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3与柔性带状物连接部位与颈部 大椎穴相对应, 所述柔性带状物2的两端设置连接机构。 0039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3下侧沿脊椎方向设置一个下灸柱盒放置机构4。 下灸柱盒放 置机构4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 0040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人体厥阴俞穴和曲垣穴。 0041 所述柔性带状物内设置支撑件7, 所述支撑件7沿人体脊椎方向及两肩延伸。 0042 所述下灸柱盒放。
15、置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向灸柱盒放置机构6, 所述侧向灸 柱盒放置机构6对应人体肩井穴。 0043 所述支撑件7为弹性支撑件。 0044 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应的通热孔8。 0045 所述下灸柱盒放置机构的上侧设置上侧灸柱盒放置机构。 0046 所述上侧灸柱盒放置机构5对应人体风池穴和天柱穴。 0047 所述连接机构采用魔术贴1。 0048 所述灸柱盒放置机构包括穿设在灸盒容纳袋开口端的麻绳和将麻绳固定的卡扣, 所述麻绳的末端还套设有止挡珠。 0049 所述灸盒容纳袋内设有壮骨止痛艾灸垫, 壮骨止痛艾灸垫贴在柔性带状物上, 起 到良好的止痛活血作用。 0050 将壮骨止痛艾灸垫。
16、分别放在灸盒容纳袋中, 调整好的艾灸盒金属面朝下放于灸盒 容纳袋中, 将灸柱盒放置机构对准颈部大椎穴及阿是穴部位, 然后环颈部调整魔术粘, 粘好 带子就可以享受温灸了。 0051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只要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79458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5379458 U 6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5379458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