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栽培玉髯菌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人工栽培玉髯菌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6355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11.27 CN 102763558 B *CN102763558B* (21)申请号 201110112197.4 (22)申请日 2011.05.03 A01G 1/04(2006.01) C05G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赖萍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西林街 87 号 (72)发明人 赖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代理人 刘琦 CN 101481657 A,2009.07.15,说明书第3页 第 4 行 - 第 5 页第 6 行 . JP 7。
2、-274945 A,1995.10.24, 全文 . KR 10-2010-0122714 A,2010.11.23, 全文 . 孟庆国 等 . 猴头菇高产栽培技术 .山东蔬 菜 .2007,( 第 3 期 ), 第 40-42 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人工栽培玉髯菌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栽培玉髯菌的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取玉髯菌菌种载置于放有栽培培 养基的瓶中, 封口 ; 在散射光 50 400 勒克斯光 照、 18 25、 湿度 70 90条件下, 培养长出 原基, 且所述原基长至直径为 10 15 毫米, 去 掉封口 ; 保持湿度 70 90, 调节温度。
3、至 18 22, 继续培养直至所述原基成长为直径12厘 米的子实体。采用上述方法可以驯化出食用菌的 新品种 - 玉髯菌, 采用本发明的瓶载玉髯菌方法 具有生产周期短、 成本低、 出菇率高, 出菇质量优 越的特点, 尤其培育的玉髯菌经济效益显著, 是出 口创汇新商品, 有助于改善人的膳食结构。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朱静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763558 B CN 102763558 B *CN102763558B* 1/1 页 2 1.。
4、 一种人工栽培玉髯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S1、 取玉髯菌菌种载置于放有栽培培养基的瓶中, 封口 ; 其中, 玉髯菌菌种的提取方法为 : 以野外采集到的玉髯菌子实体或栽培好的玉髯菌子 实体作为分离材料, 完成如下操作 : 除去表面杂物, 用 75% 酒精表面消毒, 用无菌镊子夹取 少量菌肉组织, 移接到 PDA 斜面试管培养基上, 塞上棉塞, 置 25恒温下培养 1518 天 ; 所述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 : 去皮马铃薯 : 葡萄糖 : 琼脂 : 水 =200 250 : 20 25 : 20 25 : 800 1000 ; 所述栽培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 : 豆秸粉 :。
5、 杂木屑 : 麦麸 : 石膏粉 : 糖 : 水 =50 55 : 40 45 : 7 10 : 2 5 : 1 3 : 50 70, PH 值为 7.5 8.5 ; 或者, 所述栽培培养基的重量配比 为 : 杨木屑 : 麦麸 : 碳酸钙 : 白糖 : 过磷酸钙 : 棉籽壳 : 水 =60 70 : 10 15 : 2 5 : 1 3 : 1 3 : 26 30 : 50 70, PH 值为 7.5 8.5 ; S2、 在散射光 50 400 勒克斯光照、 25、 湿度 90% 条件下, 培养长出原基, 且所述原基 长至直径为 10 15 毫米, 去掉封口 ; S3、 保持湿度 90%, 调节温。
6、度至 18 22, 继续培养直至所述原基成长为直径 1 2 厘 米的子实体 ; 步骤 S3 中还需要每天通风 1-2 次, 每次一小时, 同时避免风直接吹向菇体上 ; S4、 将子实体连根从瓶中取出, 向瓶内喷一次水, 再次封口, 重复步骤 S2 S3, 收获二 茬菇 ; 反复栽培, 每瓶收获 3 4 茬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763558 B 2 1/3 页 3 一种人工栽培玉髯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野生玉髯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上海农业科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食用菌志 中 第九页记载了玉髯菌(拉丁文学名Heri。
7、cium Coralloides)。 玉髯, 性平味甘, 有利五脏, 助 消化。 据分析, 玉髯含有多肽、 多糖和酰胺等高分子化合物, 对消化不良、 胃溃疡、 脑血栓、 糖 尿病等均有疗效, 它还具有抗癌作用。 0003 玉髯菌肉嫩味美, 自身既作为山珍列入名贵菜肴, 同时也是烹饪美味菜肴不可缺 少的佐料, 更是上好的食用菌茶, 其营养极其丰富。综上所述, 可见它们被誉为 “上帝的食 品” 、“最优秀的保健食品” 、“食品的顶峰” 等, 是当之无愧的。过去作为向帝王进贡, 向达官 贵人奉献的奇珍异宝, 现在应该是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了。 0004 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看, 人类单单素食是不行的,。
8、 过多的荤食也有副作用, 应当增 加 “菌食” 。 “素食” 、“荤食” 、“菌食” 相结合, 才能获得全面的营养。可见发展食用菌, 尤其 是玉髯菌, 的确能改善我国的膳食结构,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0005 玉髯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我国很早就有利用菌类治病的记载, 古代医学家多 次在典籍中指出, 常食某些菇类能 “益智开心” 、“强筋骨, 好颜色” , 甚至 “益气不饥, 延年轻 身” 。随着医药学的进步, 这些奇妙功能逐步得到证实, 玉髯菌的功能尤其显著。 0006 问题在于, 玉髯菌对生长条件要求较高, 温度、 湿度的稍微变化或差异均会导致玉 髯菌栽培不成功。 因此如何利用野外提取的。
9、玉髯菌菌种实现人工栽培, 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如何利用已驯化的玉髯菌继续人工栽培, 以及如何提高栽培效率, 实现人们食用或使 用目的, 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食用菌品种玉髯菌的栽培过程以及从野生玉髯菌提取、 分离 的过程。 0008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栽培玉髯菌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 下步骤 : 0009 Step1、 取玉髯菌菌种载置于放有栽培培养基的瓶中, 封口 ; 0010 Step2、 在散射光50400勒克斯光照、 1825、 湿度7090条件下, 培养长 出原基, 且所述原基长至直径为 10 15 毫米, 去掉封口。
10、 ; 0011 Step3、 保持湿度 70 90, 调节温度至 18 22, 继续培养直至所述原基成长 为直径 1 2 厘米的子实体。 0012 此外, 为了提高产量, Step3 之后还包括 Step4、 将子实体连根从瓶中取出, 向瓶内 喷一次水, 再次封口, 重复步骤 S2 S3, 收获二茬菇。重复上述栽培过程, 每瓶收获 3 4 茬菇。 说 明 书 CN 102763558 B 3 2/3 页 4 0013 优选方式下, Step2 培养条件为 20 25、 湿度 85 90 ; 最优条件下, 培养条 件设定为散射光50400勒克斯、 25、 湿度90, 在这一条件, 不但出菇率最大。
11、, 而且质量 最优。此外,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率和质量, Step3 的培养条件优选为保持湿度 90、 调节温 度至 18 22。 0014 此外, 一种实施方式下, 上述栽培培养基可以采用如下重量配比 : 0015 豆秸粉杂木屑麦麸石膏粉糖水505540457102 5 1 3 50 70, PH 值为 7.5 8.5。 0016 另一种优选方式下, 栽培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 : 0017 杨木屑麦麸碳酸钙白糖过磷酸钙棉籽壳水 60 70 10 15 2 5 1 3 1 3 26 30 50 70, PH 值为 7.5 8.5。 0018 在具体培养过程中, 通风条件也是影响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优选方式下, Step3 中需要每天通风 1-2 次, 每次一小时, 同时避免风直接吹向菇体上。 0019 上述栽培过程所需的菌种可以以野外采集到的玉髯菌子实体或栽培好的玉髯菌 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获得, 优选实施过程如下 : 除去表面杂物, 用 75酒精表面消毒, 用无 菌镊子夹取少量菌肉组织, 移接到 PDA 斜面试管培养基上, 塞上棉塞, 置 25恒温下培养 15-18 天。培养菌丝的过程中, 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重量配比为优选为 : 去皮马铃薯葡萄 糖琼脂水 200 250 20 25 20 25 800 1000。 0020 通过上述方法, 可以驯化出食用菌的新品种 - 玉髯菌, 而且在。
13、本发明提供的栽培 条件下, 瓶载玉髯菌生产周期短、 成本低、 出菇率高, 出菇质量优越, 尤其培育的玉髯菌经济 效益显著, 是出口创汇新商品, 有助于改善人的膳食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一、 玉髯菌种的分离培养 0022 1. 野外采集到的玉髯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 0023 2. 除去表面杂物, 用 75酒精表面消毒, 用无菌镊子夹取少量菌肉组织, 移接到 PDA斜面试管培养基上, 塞上棉塞, 置25恒温下培养5天后即可见到组织块上产生白色毛 状菌丝。15-18 天长满斜面试管。 0024 3. 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配方为 : 重量配比去皮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水 200 250 20 25 2。
14、0 25 800 1000。 0025 马铃薯去皮 200 250 克, 葡萄糖 20 25 克, 琼脂 20 25 克, 水 800 1000 毫 升, 养菌时间 8 13 天。 0026 二、 玉髯菌的栽培与管理 0027 1. 栽培室 : 栽培室是培养子实体的场所, 应该创造玉髯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室内应清洁, 要有 50-400 勒克斯的微弱散射光, 且光线均匀, 能保湿、 保温、 通风良好。 0028 2. 原基分化 : 一般在 25培养菌丝, 经过 15-17 天可长到瓶子的 1/2, 这时培养基 表面已有子实体原基出现。这里的原基即为以后长成子实体的部分。继续培养, 当菌丝长。
15、 到瓶子的 2/3 时, 随之原基长大到蚕豆或核桃大小, 将瓶子封口去掉, 并整齐地排放在培养 架上。立放每瓶之间要有 4-5 厘米的距离, 如是直接卧放在地上, 一般放 8-10 层, 菌瓶位置 固定后不要随便移动。 说 明 书 CN 102763558 B 4 3/3 页 5 0029 这时子实体幼嫩, 很怕干燥, 在打开盖的同时将瓶口套上塑料筒袋, 经常喷雾保持 湿润, 一天两次, 另一方面要将室内湿度提高到 90, 温度应降低到 18-22, 当子实体长 到 1-2 厘米时进行出菇管理。 0030 上述栽培作用的培养基配方可选用如下两种方式 : 0031 (1) 重量配比 : 豆秸粉杂。
16、木屑麦麸石膏粉糖水 50 55 40 45 7 10 2 5 1 3 50 70, PH 值为 7.5 8.5。 0032 (2) 重量配比为 : 杨木屑麦麸碳酸钙白糖过磷酸钙棉籽壳水 60 70 10 15 2 5 1 3 1 3 26 30 50 70, PH 值为 7.5 8.5。 0033 3. 出菇管理 : 0034 (1) 温度 : 控制在 18-22。高于 28或低于 10, 子实体生长减慢, 并且质量差。 0035 (2)湿度 : 玉髯菌幼嫩的子实体对空气湿度十分敏感。 当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 时, 子实体生长迅速, 颜色洁白。 当湿度低于60时, 幼菇很快干缩、 发黄, 。
17、以致形成畸形菇、 生长迟缓或停止生长。 0036 (3) 通气 : 玉髯菌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 在原基分化后, 每天通风 1-2 次, 每次一小 时。 通风时要防止室外的风直接吹到菇体上, 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到子实体的正常发育, 严重时, 菇体发黄死掉。 0037 (4) 光照 : 在子实体生长期间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在菌丝长满瓶 1/2 时, 供给 50 勒 克斯散射光, 原基形成快, 子实体能正常发育, 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 生长的子实体畸形多。 但光线太弱也不太好, 如果超过 100 勒克斯, 子实体品质下降。 0038 三、 玉髯菌的采收 0039 采收方法 : 双手洗净、 消毒, 然后将子实体从瓶中连根取出, 向瓶内喷一次水, 然后 用塑料布封好瓶口, 15-30 天出二茬菇, 每瓶可收 3-4 次。整个生长期约 60 天, 每瓶可产鲜 品三两左右。 0040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763558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