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剂加温盒.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699041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033819.4

申请日:

20120116

公开号:

CN202589567U

公开日:

201212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8/00

主分类号:

A61B8/00

申请人:

李美

发明人:

李美,郇凤霞,葛庆玲

地址: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文化南路19号莱芜市人民医院市中分院彩超室

优先权:

CN20122003381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剂加温盒,涉及医疗机构B超诊断辅助器具,由盒体(1)、盒盖(2)、耦合剂加温室(3)构成,盒体(1)、盒盖(2)均有两层组成,外层(11)为锈钢板薄板,里层(12)为绝热层,发热体(6)挂在里层12上,并环绕里层(12),盒体(1)的上部设有护圈(4),护圈(4)的内径稍大于耦合剂瓶的外径,盒体(1)底部设有支架(51),底托(5)连接在支架上,触棒(7)的一端与电源线(10)连接,触棒(7)的另一端穿过盒体(1)的下部进入耦合剂加温室(3);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使被检者在检查诊断时更舒适;可供医疗机构的B超室检查诊断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耦合剂加温盒,由盒体(1)、盒盖(2)、耦合剂加温室(3)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1)、盒盖(2)均由两层组成,外层(11)为不锈钢板薄板,起形状支撑固定作用,里层(12)为绝热层,以防止耦合剂加温室(3)内的热量损失,发热体(6)挂在里层(12)上,并环绕里层(12),盒的中间为耦合剂加温室(3),触棒(7)的一端与电源线(10)连接,触棒(7)的另一端穿过盒体(1)的下部进入耦合剂加温室(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剂加温盒,其特征在于:盒体(1)的上部设有护圈(4),护圈(4)的内径稍大于耦合剂瓶的外径,盒体(1)底部设有支架(51),底托(5)连接在支架上,底托(5)为无上底的圆筒,其内径与护圈(4)的内径相同,底托(5)的下底设通热孔(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剂加温盒,其特征在于:在触棒(7)下方里层(12)上附设双金属温度片(8),双金属温度片(8)的一端连接在盒底,另一端连接触块(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构B超诊断辅助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背景技术

超声诊断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与CT、X线、核医学、磁共振并驾齐驱,互为补充。它以强度低、频率高、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而著称,尤其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有其独到之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目前已成为现代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在做B超声检查时,需要先在被检者的待检部位皮肤上涂耦合剂,耦合剂是一种由新一代水性高分子凝胶组成的医用产品,耦合剂PH值为中性,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易干燥,不易酸败,超声显像清晰,粘稠性适宜,无油腻性,探头易于滑动,可湿润皮肤,消除皮肤表面空气,润滑性能好,易于展开;但是耦合剂的温度往往低于人体温度,特别是冬季低温季节,耦合剂的温度与体温相差更大,温差高达20℃以上,当涂到患者皮肤上时,患者皮肤受冷刺激,感到很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加温,并能控制加温的温度,使耦合剂温度保持在35-37℃,与人的体温相吻合,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的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耦合剂加温盒由盒体、盒盖、耦合剂加温室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为柱形,盒体、盒盖均由两层组成,外层为不锈钢薄板,起形状支撑固定作用,里层为绝热层,以 防止耦合剂加温室的热量损失,盒的中间为耦合剂加温室,发热体挂在里层上,并环绕里层,盒体的上部设有护圈,护圈的孔径稍大于耦合剂瓶的外径,盒体底部设有支架,底托连接在支架上,底托为无上底的圆筒,底托的下底设有通热孔;触棒的一端与电源线连接,触棒的另一端穿过盒体的下部进入耦合剂加温室。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触棒下方的里层上附设双金属温度片,双金属温度片的一端连接在盒底,另一端连接触块,当加热体工作时,触块的一个侧面与触棒接触,触块的上面与加热体供电口接触,当耦合剂加温室内的温度高于37℃时,双金属片弹起并向内弯曲,带动触块脱离供电系统;电源断开,停止加热,当耦合剂加温室的温度低于35℃时,双金属温度片回缩,带动接触块复位,电源接通,加热体开始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耦合剂加温器,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使被检者在检查诊断时更舒适;可供医疗机构的B超室检查诊断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4为盒体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种耦合剂加温盒由盒体1、盒盖2、耦合剂加温室3构成,盒体1、盒盖2均由两层组成,外层11用锈钢板薄板,起形状支撑固定作用,里层12为绝热层,以防止耦合剂加温室3内的热量损失,盒的中间为耦合剂加温室3,发热体6挂在里层12上, 并环绕里层12,盒体1的上部设有护圈4,护圈4的内径稍大于耦合剂瓶的外径,盒体1的底部设有支架51,底托5连接在支架51上,底托5为无上底的圆筒,其内径与护圈4的内径相同,底托5的下底设有通热孔52,触棒7的一端与电源线10连接,触棒7的另一端穿过盒体1的下部进入耦合剂加温室3;在触棒7下方的里层12上附设双金属温度片8,双金属温度片8的一端连接在盒底,另一端连接触块9。 

一种耦合剂加温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耦合剂加温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耦合剂加温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耦合剂加温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耦合剂加温盒.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58956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12 CN 202589567 U *CN202589567U* (21)申请号 201220033819.4 (22)申请日 2012.01.16 A61B 8/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美 地址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文化南路 19 号 莱芜市人民医院市中分院彩超室 (72)发明人 李美 郇凤霞 葛庆玲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涉及 医疗机构 B 超诊断辅助器具, 由盒体 (1)、 盒盖 (2)、 耦合剂加温室 (。

2、3) 构成, 盒体 (1)、 盒盖 (2) 均有两层组成, 外层 (11) 为锈钢板薄板, 里层 (12) 为绝热层, 发热体 (6) 挂在里层 12 上, 并环 绕里层 (12), 盒体 (1) 的上部设有护圈 (4), 护圈 (4)的内径稍大于耦合剂瓶的外径, 盒体(1)底部 设有支架 (51), 底托 (5) 连接在支架上, 触棒 (7) 的一端与电源线 (10) 连接, 触棒 (7) 的另一端穿 过盒体(1)的下部进入耦合剂加温室(3) ; 该实用 新型结构简单, 制作容易, 使用方便, 使被检者在 检查诊断时更舒适 ; 可供医疗机构的 B 超室检查 诊断使用。 (51)Int.Cl.。

3、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由盒体 (1)、 盒盖 (2)、 耦合剂加温室 (3) 构成, 其特征在于 : 盒 体 (1)、 盒盖 (2) 均由两层组成, 外层 (11) 为不锈钢板薄板, 起形状支撑固定作用, 里层 (12)为绝热层, 以防止耦合剂加温室(3)内的热量损失, 发热体(6)挂在里层(12)上, 并环 绕里层 (12), 盒的中间为耦合剂加温室 (3), 触棒 (7) 的一端与电源线 (10) 连接, 触棒。

4、 (7) 的另一端穿过盒体 (1) 的下部进入耦合剂加温室 (3) 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其特征在于 : 盒体 (1) 的上部设有护圈 (4), 护圈(4)的内径稍大于耦合剂瓶的外径, 盒体(1)底部设有支架(51), 底托(5)连接在 支架上, 底托 (5) 为无上底的圆筒, 其内径与护圈 (4) 的内径相同, 底托 (5) 的下底设通热 孔 (5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其特征在于 : 在触棒 (7) 下方里层 (12) 上附设双金属温度片 (8), 双金属温度片 (8) 的一端连接在盒底, 另一端连接触块 (9)。 权 利。

5、 要 求 书 CN 202589567 U 2 1/2 页 3 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构 B 超诊断辅助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背景技术 0002 超声诊断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与 CT、 X 线、 核医学、 磁共振并驾齐驱, 互为补充。它 以强度低、 频率高、 对人体无损伤、 无痛苦、 显示方法多样而著称, 尤其对人体软组织的探测 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有其独到之处 ; 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目前已成为现代临床 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诊断方法。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在做 B 超声检查时, 需要先在被检者的待 检部位皮肤上涂耦合剂, 耦合剂是一种由新一代水性。

6、高分子凝胶组成的医用产品, 耦合剂 PH 值为中性, 对人体无毒无害, 不易干燥, 不易酸败, 超声显像清晰, 粘稠性适宜, 无油腻性, 探头易于滑动, 可湿润皮肤, 消除皮肤表面空气, 润滑性能好, 易于展开 ; 但是耦合剂的温度 往往低于人体温度, 特别是冬季低温季节, 耦合剂的温度与体温相差更大, 温差高达 20以 上, 当涂到患者皮肤上时, 患者皮肤受冷刺激, 感到很不舒服。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加温, 并能控制加温的温度, 使耦合剂温 度保持在 35-37, 与人的体温相吻合, 且结构简单, 使用安全方便的一种耦合剂加温盒。 0004 为了达到以上目。

7、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该一种耦合剂加温盒由盒 体、 盒盖、 耦合剂加温室构成。其特征在于 : 盒体为柱形, 盒体、 盒盖均由两层组成, 外层为 不锈钢薄板, 起形状支撑固定作用, 里层为绝热层, 以 防止耦合剂加温室的热量损失, 盒的 中间为耦合剂加温室, 发热体挂在里层上, 并环绕里层, 盒体的上部设有护圈, 护圈的孔径 稍大于耦合剂瓶的外径, 盒体底部设有支架, 底托连接在支架上, 底托为无上底的圆筒, 底 托的下底设有通热孔 ; 触棒的一端与电源线连接, 触棒的另一端穿过盒体的下部进入耦合 剂加温室。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 在触棒下方的里层上附设双金属温度片, 。

8、双 金属温度片的一端连接在盒底, 另一端连接触块, 当加热体工作时, 触块的一个侧面与触棒 接触, 触块的上面与加热体供电口接触, 当耦合剂加温室内的温度高于 37时, 双金属片弹 起并向内弯曲, 带动触块脱离供电系统 ; 电源断开, 停止加热, 当耦合剂加温室的温度低于 35时, 双金属温度片回缩, 带动接触块复位, 电源接通, 加热体开始加热。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 提供了一种耦合剂加温器, 结构简单, 制作容易, 使 用方便, 使被检者在检查诊断时更舒适 ; 可供医疗机构的 B 超室检查诊断使用。 附图说明 0006 附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 附图。

9、 2 为本实用新型的 A-A 剖面示意图。 0008 附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09 附图 4 为盒体局部放大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589567 U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参照附图 1、 附图 2、 附图 3、 附图 4 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种耦合剂加温盒由盒体 1、 盒盖 2、 耦合剂加温室 3 构成, 盒体 1、 盒盖 2 均由两层组成, 外层 11 用锈钢板薄板, 起形 状支撑固定作用, 里层12为绝热层, 以防止耦合剂加温室3内的热量损失, 盒的中间为耦合 剂加温室 3, 发热体 6 挂在里层 12 上, 并环绕里层 12, 盒体 1 的上。

10、部设有护圈 4, 护圈 4 的 内径稍大于耦合剂瓶的外径, 盒体1的底部设有支架51, 底托5连接在支架51上, 底托5为 无上底的圆筒, 其内径与护圈 4 的内径相同, 底托 5 的下底设有通热孔 52, 触棒 7 的一端与 电源线 10 连接, 触棒 7 的另一端穿过盒体 1 的下部进入耦合剂加温室 3 ; 在触棒 7 下方的 里层 12 上附设双金属温度片 8, 双金属温度片 8 的一端连接在盒底, 另一端连接触块 9。 说 明 书 CN 202589567 U 4 1/2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89567 U 5 2/2 页 6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589567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