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提香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99041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078659.3

申请日:

20160127

公开号:

CN205512095U

公开日:

2016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40

主分类号:

A23F3/40

申请人:

龚炳树

发明人:

龚炳树

地址:

362432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燎原村荆厝180号

优先权:

CN20162007865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提香装置,所述轴承设置在保温壳体左侧面的中间,所述电机设置在保温壳体右侧面的中间,所述旋转架设置在保温壳体的内部,转轴焊接在旋转架右侧面的中间,转轴插入轴承的中心,电机的旋转轴穿过保温壳体的右侧面连接在旋转架右侧面的中间,所述底座设置在保温壳体的底部,所述提香器安装在旋转架上,所述加热棒设置在提香器的中心,所述茶末层设置在加热棒的外围,所述茶叶层设置在茶末层的外围。该茶叶提香装置的保温壳体可以有效的保存温度,旋转架可以使提香器旋转散发香味进行更加充分的提香,效果显著,加热棒产生热量加速香味散发并进入茶叶,茶末层用于辅助提香,茶叶层用于盛放待提香的茶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叶提香装置,包括保温壳体(1)、轴承(2)、电机(3)、旋转架(4)、转轴(5)、底座(6)、提香器(7)、加热棒(8)、茶末层(9)、茶叶层(1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2)设置在保温壳体(1)左侧面的中间,所述电机(3)设置在保温壳体(1)右侧面的中间,所述旋转架(4)设置在保温壳体(1)的内部,转轴(5)焊接在旋转架(4)右侧面的中间,转轴(5)插入轴承(2)的中心,电机(3)的旋转轴穿过保温壳体(1)的右侧面连接在旋转架(4)右侧面的中间,所述底座(6)设置在保温壳体(1)的底部,所述提香器(7)安装在旋转架(4)上,所述加热棒(8)设置在提香器(7)的中心,所述茶末层(9)设置在加热棒(8)的外围,所述茶叶层(10)设置在茶末层(9)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器(7)设有三个,且呈环形的均匀设置在旋转架(4)一周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香器(7)的前端设有旋转盖。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绿茶制作,大致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步骤,在茶叶加工的后期阶段,通常会将茶叶在高温环境下翻炒,使茶叶中香味物质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挥发出来,让加工好的茶叶具有浓郁的香味,此工序称为提香。传统的提香是用人工进行,近年来基本都是使用多功能提香机进行,无论用何种方式,其基本原理都是让茶叶在运动状态下受热,以保持均匀升温。现阶段所有的提香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使用成型茶叶进行加工,提香时间相对较长,能耗大;茶叶之间的磨损剧烈,加工损失大,茶形破坏严重,会产生大量低品质的茶叶粉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提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提香装置,包括保温壳体、轴承、电机、旋转架、转轴、底座、提香器、加热棒、茶末层、茶叶层,所述轴承设置在保温壳体左侧面的中间,所述电机设置在保温壳体右侧面的中间,所述旋转架设置在保温壳体的内部,转轴焊接在旋转架右侧面的中间,转轴插入轴承的中心,电机的旋转轴穿过保温壳体的右侧面连接在旋转架右侧面的中间,所述底座设置在保温壳体的底部,所述提香器安装在旋转架上,所述加热棒设置在提香器的中心,所述茶末层设置在加热棒的外围,所述茶叶层设置在茶末层的外围。

优选的,所述提香器设有三个,且呈环形的均匀设置在旋转架一周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提香器的前端设有旋转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茶叶提香装置,结构合理,实用性强,保温壳体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保存温度,旋转架的设置,可以使提香器旋转散发香味进行更加充分的提香,效果显著,电机的设置,为旋转架的旋转提供动力,加热棒的设置,产生的热量能够加速香味散发并进入茶叶,茶末层用于盛放茶末,并且能够进行辅助提香,茶叶层的设置,用于盛放待提香的茶叶,节省一定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香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壳体;2、轴承;3、电机;4、旋转架;5、转轴;6、底座;7、提香器;8、加热棒;9、茶末层;10、茶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茶叶提香装置,包括保温壳体1、轴承2、电机3、旋转架4、转轴5、底座6、提香器7、加热棒8、茶末层9、茶叶层10,所述轴承2设置在保温壳体1左侧面的中间,所述电机3设置在保温壳体1右侧面的中间,所述旋转架4设置在保温壳体1的内部,转轴5焊接在旋转架4右侧面的中间,转轴5插入轴承2的中心,电机3的旋转轴穿过保温壳体1的右侧面连接在旋转架4右侧面的中间,所述底座6设置在保温壳体1的底部,所述提香器7安装在旋转架4中,所述提香器7设有三个,且呈环形的均匀设置在旋转架4一周的边缘,所述提香器7的前端设有旋转盖,所述加热棒8设置在提香器7的中心,所述茶末层9设置在加热棒8的外围,所述茶叶层10设置在茶末层9的外围。

工作原理:首先将茶末装入茶末层9,再将茶叶装入茶叶层10,盖好提香器7的盖子,然后把提香器7安装在旋转架4上,启动加热棒8和电机3,开始工作,加热棒8首先加热茶末,使茶末中的香味散发出来,融入茶叶层10的茶叶中,茶末的辅助作用使茶叶更香,旋转架4的旋转带动提香器7运动,可使提香效果更好,保温壳体1可以很好的保存温度,防止热量散发,节省能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茶叶提香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茶叶提香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茶叶提香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茶叶提香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提香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78659.3 (22)申请日 2016.01.27 (73)专利权人 龚炳树 地址 362432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 燎原村荆厝180号 (72)发明人 龚炳树 (51)Int.Cl. A23F 3/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所述 轴承设置在保温壳体左侧面的中间, 所述电机设 置在保温壳体右侧面的中间, 所述旋转架设置在 保温壳体的内部, 转轴焊接在旋转架右侧面的中 间,。

2、 转轴插入轴承的中心, 电机的旋转轴穿过保 温壳体的右侧面连接在旋转架右侧面的中间, 所 述底座设置在保温壳体的底部, 所述提香器安装 在旋转架上, 所述加热棒设置在提香器的中心, 所述茶末层设置在加热棒的外围, 所述茶叶层设 置在茶末层的外围。 该茶叶提香装置的保温壳体 可以有效的保存温度, 旋转架可以使提香器旋转 散发香味进行更加充分的提香, 效果显著, 加热 棒产生热量加速香味散发并进入茶叶, 茶末层用 于辅助提香, 茶叶层用于盛放待提香的茶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512095 U 2016.08.31 CN 205512095 U 1.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3、 包括保温壳体 (1) 、 轴承 (2) 、 电机 (3) 、 旋转架 (4) 、 转轴 (5) 、 底座 (6) 、 提香器 (7) 、 加热棒 (8) 、 茶末层 (9) 、 茶叶层 (1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 (2) 设置在保温 壳体 (1) 左侧面的中间, 所述电机 (3) 设置在保温壳体 (1) 右侧面的中间, 所述旋转架 (4) 设 置在保温壳体 (1) 的内部, 转轴 (5) 焊接在旋转架 (4) 右侧面的中间, 转轴 (5) 插入轴承 (2) 的 中心, 电机 (3) 的旋转轴穿过保温壳体 (1) 的右侧面连接在旋转架 (4) 右侧面的中间, 所述底 座 (6) 设置。

4、在保温壳体 (1) 的底部, 所述提香器 (7) 安装在旋转架 (4) 上, 所述加热棒 (8) 设置 在提香器 (7) 的中心, 所述茶末层 (9) 设置在加热棒 (8) 的外围, 所述茶叶层 (10) 设置在茶末 层 (9) 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香器 (7) 设有三个, 且 呈环形的均匀设置在旋转架 (4) 一周的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香器 (7) 的前端设有 旋转盖。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12095 U 2 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

5、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绿茶制作, 大致包括杀青、 揉捻和干燥步骤, 在茶叶加工的后期阶段, 通常 会将茶叶在高温环境下翻炒, 使茶叶中香味物质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挥发出来, 让加工好 的茶叶具有浓郁的香味, 此工序称为提香。 传统的提香是用人工进行, 近年来基本都是使用 多功能提香机进行, 无论用何种方式, 其基本原理都是让茶叶在运动状态下受热, 以保持均 匀升温。 现阶段所有的提香方法的缺点在于: 由于使用成型茶叶进行加工, 提香时间相对较 长, 能耗大; 茶叶之间的磨损剧烈, 加工损失大, 茶形破坏严重, 会产生大量低品质的茶叶粉 末。。

6、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包括保温壳 体、 轴承、 电机、 旋转架、 转轴、 底座、 提香器、 加热棒、 茶末层、 茶叶层, 所述轴承设置在保温 壳体左侧面的中间, 所述电机设置在保温壳体右侧面的中间, 所述旋转架设置在保温壳体 的内部, 转轴焊接在旋转架右侧面的中间, 转轴插入轴承的中心, 电机的旋转轴穿过保温壳 体的右侧面连接在旋转架右侧面的中间, 所述底座设置在保温壳体的底部, 所述提香器安 装在旋转架上, 所述加热棒设置在提香器的。

7、中心, 所述茶末层设置在加热棒的外围, 所述茶 叶层设置在茶末层的外围。 0005 优选的, 所述提香器设有三个, 且呈环形的均匀设置在旋转架一周的边缘。 0006 优选的, 所述提香器的前端设有旋转盖。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茶叶提香装置, 结构合理, 实用性强, 保温壳体 的设置, 可以有效的保存温度, 旋转架的设置, 可以使提香器旋转散发香味进行更加充分的 提香, 效果显著, 电机的设置, 为旋转架的旋转提供动力, 加热棒的设置, 产生的热量能够加 速香味散发并进入茶叶, 茶末层用于盛放茶末, 并且能够进行辅助提香, 茶叶层的设置, 用 于盛放待提香的茶叶, 节省一定。

8、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香器结构示意图。 0010 图中: 1、 保温壳体; 2、 轴承; 3、 电机; 4、 旋转架; 5、 转轴; 6、 底座; 7、 提香器; 8、 加热 棒; 9、 茶末层; 10、 茶叶层。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512095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9、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茶叶提香装置, 包括保温壳体1、 轴承2、 电机 3、 旋转架4、 转轴5、 底座6、 提香器7、 加热棒8、 茶末层9、 茶叶层10, 所述轴承2设置在保温壳 体1左侧面的中间, 所述电机3设置在保温壳体1右侧面的中间, 所述旋转架4设置在保温壳 体1的内部, 转轴5焊接在旋转架4右侧面的中间, 转轴5插入轴承2的中心, 电机3的旋转轴穿 过保温壳体1的右侧面连接在旋转架4右侧面的中间, 所述底座6设置在保温壳体1的底部, 所述提香器7安装在旋转架4中, 所述提香器7设有三个。

10、, 且呈环形的均匀设置在旋转架4一 周的边缘, 所述提香器7的前端设有旋转盖, 所述加热棒8设置在提香器7的中心, 所述茶末 层9设置在加热棒8的外围, 所述茶叶层10设置在茶末层9的外围。 0013 工作原理: 首先将茶末装入茶末层9, 再将茶叶装入茶叶层10, 盖好提香器7的盖 子, 然后把提香器7安装在旋转架4上, 启动加热棒8和电机3, 开始工作, 加热棒8首先加热茶 末, 使茶末中的香味散发出来, 融入茶叶层10的茶叶中, 茶末的辅助作用使茶叶更香, 旋转 架4的旋转带动提香器7运动, 可使提香效果更好, 保温壳体1可以很好的保存温度, 防止热 量散发, 节省能源。 0014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512095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51209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