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却消防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冷却消防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860610.9 (22)申请日 2015.11.02 A62C 2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代广成 地址 054099 河北省邢台市中华大街 219 号 消防支队 专利权人 润泰救援装备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代广成 乔安营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代理人 张明月 (54) 实用新型名称 水冷却消防车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却消防车, 属于 消防领域, 其包括底盘, 位于底盘上部的驾驶室、 车厢, 底盘下部的前后轮, 以。
2、及设置于驾驶室上方 的警报器, 所述车厢分为消防水罐区和设备区, 设 备区内放置配套消防设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制 冷设备以及制冷温控器, 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压缩 机、 冷凝器、 蒸发器, 其中压缩机、 冷凝器设置于 车厢中的设备区, 蒸发器设置于消防水罐中, 压缩 机、 冷凝器、 蒸发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管路中设 置控制阀门 ; 所述制冷温控器安装于驾驶室, 通 过电缆连接压缩机和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安 装在水罐罐壁上 ; 所述消防水罐的罐壁外侧表面 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利用冷水吸热多的特性, 使高温物体快速降温, 用水量少, 冷却效果好, 效 率高。 (51)Int.Cl. (ES。
3、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108840 U 2016.03.30 CN 205108840 U 1.一种水冷却消防车, 包括底盘, 位于底盘上部的驾驶室 (2) 、 车厢 (4) , 底盘下部的车 轮 (3) , 以及设置于驾驶室 (2) 上方的警报器 (1) , 所述车厢 (4) 分为消防水罐区 (6) 和设备区 (5) , 设备区 (5) 内放置配套消防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制冷设备以及制冷温控器, 所述 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 (8) 、 冷凝器 (7) 、 蒸发器。
4、 (9) , 其中压缩机 (8) 、 冷凝器 (7) 设置于车厢中 的设备区 (5) , 蒸发器 (9) 设置于消防水罐中, 压缩机 (8) 、 冷凝器 (7) 、 蒸发器 (9) 之间通过管 路连接, 管路中设置控制阀门; 所述制冷温控器安装于驾驶室, 通过电缆连接压缩机 (8) 和 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消防水罐罐壁上; 所述消防水罐的罐壁外侧表面设有保温 层 (1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却消防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区内还设有发电机组, 发 电机组的输出连接压缩机 (8) , 用于给压缩机供电, 所述发电机组通过电缆连接制冷温控 器, 发电机组启停受制冷温控器控制。。
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水冷却消防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干 燥过滤器 (10) , 该干燥过滤器 (10) 安装在冷凝器 (7) 和蒸发器 (9) 之间的管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却消防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区 (5) 位于靠近驾驶室 (2) 的一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108840 U 2 水冷却消防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却消防车。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消防车是扑灭火灾的重要工具, 在某些火灾现场, 比如扑救油罐类火灾现 场, 需要对罐体进行快速冷却, 多数情况下, 消防车。
6、内的水温接近环境温度 (达到二三十摄 氏度) , 冷却效果大打折扣, 并且需要的水量大为增加, 不利于火灾的消灭, 如果灭火的水温 降低至零摄氏度, 不但会节约大量的水, 而且冷却效果也会显著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接近零摄氏度冷水的水冷却 消防车, 可以快速对火灾物品降温, 利于快速灭火。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水冷却消防车, 包括底盘, 位于底盘上部的驾驶室、 车厢, 底盘下部的前后轮, 以及设置于驾驶室上方的警报器, 所述车厢分为消防水罐区和设备区, 设备区内放置配套 消防设备, 。
7、进一步还包括制冷设备以及制冷温控器, 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 冷凝器、 蒸 发器, 其中压缩机、 冷凝器设置于车厢中的设备区, 蒸发器设置于消防水罐中, 压缩机、 冷凝 器、 蒸发器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管路中设置控制阀门; 所述制冷温控器安装于驾驶室, 通过 电缆连接压缩机和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消防水罐罐壁上; 所述消防水罐的罐壁 外侧表面设有保温层。 0006 所述设备区内还设有发电机组, 发电机组的输出连接压缩机, 用于给压缩机供电, 所述发电机组通过电缆连接制冷温控器, 发电机组启停受制冷温控器控制。 0007 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干燥过滤器, 该干燥过滤器安装在冷凝器和蒸发器。
8、之间的管 路中。 0008 所述设备区位于靠近驾驶室的一侧。 0009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 本实用新型在消防车上集成制冷设备, 利用制冷设备降低消防水罐中水的温度, 使其接近零摄氏度, 在火灾现场进行物体冷却时, 在同样时间内, 冷水会比温度较高的水吸 收更多的热量, 使高温物体快速降温, 用水量少, 冷却效果好, 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其中: 1、 警报器, 2、 驾驶室, 3、 车轮, 4、 车厢, 5、 设备区, 6、 消防水罐区, 。
9、7、 冷凝器, 8、 压缩机, 9、 蒸发器, 10、 干燥过滤器, 11、 保温层。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108840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消防车的基础上, 通过改进局部结构, 增加制冷设备, 来实现降 低消防水温度, 快速降低火灾中物体温度的目的。 0015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盘, 位于底盘上部的驾驶室2、 车厢4, 底盘下 部的车轮3, 以及设置于驾驶室2上方的警报器1, 所述车厢分为消防水罐区6和设备区5, 设 备区5内放置配套消防设备以及制冷设备, 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8、 冷凝器7、 蒸发器9, 其中压缩机8、 冷。
10、凝器7设置于车厢中的设备区, 蒸发器9设置于消防水罐中, 压缩机8、 冷凝 器7、 蒸发器9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管路中设置控制阀门; 所述驾驶室2中安装制冷温控器, 制 冷温控器通过电缆连接压缩机和温度传感器, 用于检测消防水的温度, 并控制压缩机8的启 停, 其中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消防水罐罐壁上; 为了保证消防水的温度趋于稳定, 减少热交换 的损耗, 减少能源消耗, 所述消防水罐的罐壁外侧表面设有保温层11, 尽量减少热交换。 0016 由于压缩机制冷需要较多的电量, 而消防车的电池不足以满足这些电量消耗, 因 此, 在设备区内还设有发电机组, 发电机组的输出连接压缩机, 用于给压缩机供电, 。
11、所述发 电机组通过电缆连接制冷温控器, 发电机组启停受制冷温控器控制。 制冷温控器通过温度 传感器检测消防水温度, 既可以单独控制发电机组启停, 从而实现压缩机的启停, 也可以采 用并联的控制方式, 在控制发电机组启停的同时, 控制压缩机的通断电 (启停) 。 0017 为了防止制冷设备或者管道中杂质在运行过程中造成毛细管堵塞, 所述制冷设备 中还设置了干燥过滤器10, 该干燥过滤器10安装在冷凝器7和蒸发器9之间的管路中, 用于 对冷媒的干燥并过滤冷媒中的杂质。 0018 工作原理: 0019 当温控板监控到罐内水温高于零摄氏度时, 即自动启动发电机带动压缩机开始工 作, 通过消防水罐中的蒸。
12、发器将罐内水温降低到零摄氏度, 当达到零摄氏度时, 发电机即自 动暂停工作。 这样可使罐内水温始终保持在零摄氏度, 大火灾现场, 当需要出冷水冷却物体 时, 司机可启动消防水泵出冷水进行快速冷却, 提高冷却效率。 0020 将水喷到高温物体上时, 在高温作用下, 水会变成水蒸汽, 水在变成水蒸汽的过程 中要吸收大量的热, 温度越低的水变成水蒸汽, 吸收的热量越多。 水在达到100摄氏度时开 始变为水蒸汽, 1升水每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是1大卡, 以一吨水为例, 一吨20摄氏度的水变 为水蒸汽吸收的热量是100080=80000大卡, 一吨0摄氏度的水变为水蒸汽吸收的热量是 1000100=100。
13、000大卡。 由此可见, 同样是10万大卡的热量, 如果用0摄氏度的冷水需要1吨 水, 如果用20摄氏度的冷水需要1.25吨水。 0021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如下: 0022 应用广泛: 适合所有用水进行冷却的火灾现场。 0023 冷却迅速: 同样时间内0摄氏度的吸收的热量要比20摄氏度的水吸收的热量多, 达 到快速冷却的目的。 0024 节约用水: 通过前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情况下, 需要温度低 的水要比温度高的水数量少, 相比温度高的水, 可用少量的冷水冷却同样的物体, 提高了水 的利用率, 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0025 优点突出: 此类消防车的出现, 是对 “水” 这种灭火剂进行高效利用的应用创新, 它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108840 U 4 的有效利用会增强冷却效果, 减少爆炸等情况的发生, 更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10884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108840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