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垫体结构.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99034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796184.7

申请日:

20151015

公开号:

CN205108881U

公开日:

2016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6/00

主分类号:

A63B6/00

申请人:

简单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振益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县花坛乡长沙村忠孝街210巷6号1楼

优先权:

CN201520796184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黄志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复合式垫体结构,该复合式垫体包括:一第一垫体,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该纹路区为凹凸型态;至少一第二垫体,设置于该第一垫体表面的纹路区而呈相互叠合状态;及至少一结合层,设置于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之间,使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呈结合固定状态后;并于该第二垫体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甚至,该第一垫体的第二垫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区;进而达到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果,增进练习者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防止不慎滑倒或扭伤等情形发生的复合式垫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复合式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垫体包括:一第一垫体,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该纹路区为凹凸型态;至少一第二垫体,设置于该第一垫体表面的纹路区而呈相互叠合状态;及至少一结合层,设置于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之间,使该第一垫体与第二垫体呈结合固定状态后;并于该第二垫体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垫体表面更规划出一第一区块、一第二区块及一第三区块;而该纹路区则呈现于该第一区块、该第二区块与该第三区块其表面处;又该各第二垫体则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区块、该第二区块与该第三区块各表面所呈现的纹路区处,另该各结合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垫体的第一区块、第二区块及第三区块与该各第二垫体之间,使该第一垫体与该各第二垫体呈结合固定状态后;并于该第一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设有多个孔隙,而该第二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设有一纹路区,该纹路区为凹凸型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垫体、该结合层与该第二垫体间搭配外来的压合装置而进行挤压接贴,再搭配外来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而达到黏结一体,并进行冷却作业,而使该第一垫体、该结合层与该第二垫体间再度呈固化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垫体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垫体更为上、下层型态,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更为上、下层型态,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垫体的第二垫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垫体的第一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区。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垫体的第三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设有多个孔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垫体的第三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复合式垫体结构,尤指一种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 软效果,增进练习者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防止不慎滑倒或扭伤等情形发生。

背景技术

人体就像一座花园,需要人们辛勤的耕耘,而修习瑜珈就是照顾自己的一种好方法,瑜 珈是调呼吸、调气、调整身心灵的柔式运动,虽然动作简单且缓慢,但是愈做愈有精神,还 可以帮助舒压、提升自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练习者的外表看起来也将更为年轻 有活力,而练习瑜珈时,请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因为瑜珈不单是身体上的练习,它同时也 能帮助练习者认识内在的自己,且练习瑜珈前需准备一张舒适的垫体、播放一首单纯柔和的 轻音乐,再花个一二分钟先闭目沉思,因为瑜珈需要身心的完全投入,而并非只是动作上的 完美,所以沉淀自己的情绪,让身心回复到平静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

一般常用的瑜珈垫多是以发泡材料(如EVA、PVC、TPE或天然橡胶等发泡材质)所发泡而 成的发泡垫体,可利用发泡垫体的防滑性便于瑜珈练习者于地面上进行肢体伸展的运动。

依上述而言,而单纯以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垫体伸缩性甚佳,于其上进行讲求肢体伸展 的瑜珈运动时易因发泡垫体受力而伸缩的特性导致练习者不慎扭伤或滑倒,甚至练习者在运 动的过程中会因为流汗而使汗水滴落在地垫上,此时沾附于瑜珈垫表层的水份往往会造成练 习者在运动过程中不慎扭伤或滑倒,而危害到练习者自身的安全,实为一大弊端问题,而亟 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果,增 进练习者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防止不慎滑倒或扭伤等情形发生的复合式垫体。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规划出具有快速吸收液体、止滑与柔软等效果 而分布呈现于垫体的表面处,供练习者于垫体表面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达到不同 效果以增进使用时所呈现不同感受的复合式垫体。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垫体,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式垫体包括:

一第一垫体,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该纹路区为凹凸型态;

至少一第二垫体,设置于该第一垫体表面的纹路区而呈相互叠合状态;及

至少一结合层,设置于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之间,使该第一垫体与第二垫体呈结合 固定状态后;并于该第二垫体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垫体,该复合式垫体包括:一第一垫体,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 该纹路区为凹凸型态;至少一第二垫体,设置于该第一垫体表面的纹路区而呈相互叠合状态; 及至少一结合层,设置于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之间,使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呈结合 固定状态后;并于该第二垫体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甚至,该第一垫体的第二垫体表面更进 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区;达到具有快速吸收 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果;

当使用者将该复合式垫体放置于地面时而进行静坐、冥想、呼吸和肢体伸展放松或肢体 翻转等活动状态时,而预防使用者进行动作时可避免扭伤或滑倒等问题发生;然而,于使用 过程中,会因为流汗而使汗水滴落在该复合式垫体的第二垫体表面处的纹路区,或者所沾附 于该纹路区处的液体或水份会渗透至各多个孔隙内,使所吸收的液体或水份则无法再渗露于 底面处的效果;借此,进而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果,增进练习者 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防止不慎滑倒或扭伤等情形发生的复合式垫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垫体,其中该第一垫体表面更规划出一第一区块、一第二区块 及一第三区块;而该纹路区则呈现于该第一区块、该第二区块与该第三区块其表面处;又该 各第二垫体则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区块、第二区块与该第三区块各表面所呈现的纹路区处,另 该各结合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垫体的第一区块、该第二区块及第三区块与该各第二垫体之间, 使该第一垫体与该各第二垫体呈结合固定状态后;并于该第一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设有多个 孔隙,而该第二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设有一纹路区,该纹路区为凹凸型态;甚至,该第一垫 体的第一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 孔隙与纹路区,该第一垫体所规划第一区块、第二区块及第三区块处的各第二垫体具有快速 吸收液体、止滑与柔软等不同效果;

当使用者将该复合式垫体放置于地面时而进行静坐、冥想、呼吸和肢体伸展放松或肢体 翻转等活动状态时,而达到不同效果以增进使用时所呈现不同感受;借此,进而提供一种规 划出具有快速吸收液体、止滑与柔软等效果而分布呈现于垫体的表面处,供练习者于垫体表 面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达到不同效果增进使用时所呈现不同感受的复合式垫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另一结构型态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另一结构型态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另一结构型态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垫体结构,该复合式垫体1包含: 一第一垫体11、至少一第二垫体12及至少一结合层13;其中:

该第一垫体11,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111,该纹路区111为凹凸型态;

该至少一第二垫体12,设置于该第一垫体11表面的纹路区111而呈相互叠合状态; 及

至少一结合层13,设置于该第一垫体11与该第二垫体12之间,使该第一垫体11 与该第二垫体12呈结合固定状态后;并于该第二垫体12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121;

更进一步说明,其中该第一垫体11、该结合层13与该第二垫体12间搭配外来的压 合装置而进行挤压接贴,再搭配外来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而达到黏结一体,并进行冷却作业, 而使该第一垫体11、该结合层13与该第二垫体12间再度呈固化状态;

所述该第一垫体11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 调配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12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 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13是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甚至,该第一垫体11更为以上、下层型态,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 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12更为以上、下层型态,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 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13是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 编织网的任一者;

特别一提,不管该第一垫体11与该第二垫体12,两者为单一层型态、或者,该第一 垫体11与该第二垫体12,两者为以上、下层型态外,更可以下列叙述所呈现;

1、该第一垫体11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 调配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12则为上、下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 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13是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2、该第一垫体11为上、下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 合调配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12则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 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13是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然而,本实用新型图式中该第一垫体11与该第二垫体12,两者为单一层型态;

所述该第一垫体11表面的纹路区111,是选用破坏性工具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方 式而进行破坏;

而该第一垫体11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刷子、 砂纸、刀具、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111;又该第 一垫体11表面是以破坏性反应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蚀、微生 物侵蚀、UV光反应或高压电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111;

所述该结合层13与该第一垫体11、该第二垫体12所进行加热所选用的加热装置为 烤箱或加硫发泡箱的任一者;而该结合层13与该第一垫体11、该第二垫体12所进行冷 却作业方式,采用搭配冷却装置而进行冷却作业;

然而,该第二垫体12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121,选用破坏性工具而进行破坏;而该 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针具或尖锐工 具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针刺破坏而呈现出该各孔隙121;使该复合式垫体1的第二垫体 12表面为多个孔隙121的型态,如图1所示;

再者,经由以上所述而呈现的复合式垫体1后,并于该第一垫体11的第二垫体12表 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122,使该第二垫体12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121与纹 路区122;

其中该第二垫体12表面的纹路区122,选用破坏性工具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方式 而进行破坏;

而该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刷子、 砂纸、刀具、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122;又该第 二垫体12表面是以破坏性反应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蚀、微生 物侵蚀、UV光反应或高压电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122;

借由该复合式垫体1的第二垫体12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121与纹路区122的 型态,如图2所示,达到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果,当使用者将该复合式垫体 1放置于地面时而进行静坐、冥想、呼吸和肢体伸展放松或肢体翻转等活动状态时,而预防 使用者进行动作时可避免扭伤或滑倒等问题发生;然而,于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流汗而使汗 水滴落在该复合式垫体1的第二垫体12表面处的纹路区122,或者所沾附于该纹路区1 22处的液体或水份会渗透至各多个孔隙121内,使所吸收的液体或水份则无法再渗露于 底面处的效果。

又,续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结构另一结构型态说明,该复合 式垫体1包含:一第一垫体11、至少一第二垫体12及至少一结合层13;其中:

该第一垫体11,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111,该纹路区111为凹凸型态;

该至少一第二垫体12,设置于该第一垫体11表面的纹路区111而呈相互叠合状态; 及

至少一结合层13,设置于该第一垫体11与该第二垫体12之间,使该第一垫体11 与该第二垫体12呈结合固定状态后;并于该第二垫体12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121;

更进一步说明,其中该第一垫体11表面更规划出一第一区块A、一第二区块B及一第 三区块C;而该纹路区111则呈现于该第一区块A、该第二区块B与该第三区块C其表面 处;又该各第二垫体12则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区块A、该第二区块B与该第三区块C各表面 所呈现的纹路区111处,另该各结合层13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一区块A、第 二区块B及第三区块C与该各第二垫体12之间,使该第一垫体11与该各第二垫体12呈 结合固定状态后;并于该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设有多个孔隙121,而该第二区 块B的第二垫体12表面设有一纹路区122,该纹路区122为凹凸型态;

又该第一垫体11、该结合层13与该第二垫体12间搭配外来的压合装置而进行挤压 接贴,再搭配外来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而达到黏结一体,并进行冷却作业,而使该第一垫体 11、该结合层13与该第二垫体12间再度呈固化状态;

所述该第一垫体11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 调配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12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 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13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甚至,该第一垫体11更为上、下层型态,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 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12更为上、下层型态,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 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13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编织网 的任一者;

特别一提,不管该第一垫体11与该第二垫体12,两者为单一层型态:或者,该第一 垫体11与该第二垫体12,两者更为上、下层型态外,更可以下列叙述所呈现;

该第一垫体11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 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12则为上、下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 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13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该第一垫体11为上、下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 配所制成;又该第二垫体12则为单一层型态,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 其混合调配所制成;以及该结合层13选自橡胶、塑胶、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然而,本实用新型图式中该第一垫体11与该第二垫体12,两者为单一层型态;

所述该第一垫体11表面的纹路区111,选用破坏性工具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方式 而进行破坏;

而该第一垫体11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刷子、 砂纸、刀具、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111;又该第 一垫体11表面是以破坏性反应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蚀、微生 物侵蚀、UV光反应或高压电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111;

所述该结合层13与该第一垫体11、该第二垫体12所进行加热所选用的加热装置为 烤箱或加硫发泡箱的任一者;而该结合层13与该第一垫体11、该第二垫体12所进行冷 却作业方式,采用搭配冷却装置而进行冷却作业;

所述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的多个孔隙121,选用破坏性 工具而进行破坏;而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 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针具或尖锐工具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针刺破坏而呈 现出该各孔隙121;

又该第一垫体11的第二区块B表面的纹路区122,选用破坏性工具或破坏性反应的 任一者方式而进行破坏;

而该第一垫体11的第二区块B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 性工具为刷子、砂纸、刀具、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 122;又该第一垫体11的第二区块B表面是以破坏性反应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 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蚀、微生物侵蚀、UV光反应或高压电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 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122;

借此,使该复合式垫体1的第一垫体11所规划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多 个孔隙121的型态,以及该第一垫体11所规划第二区块B的第二垫体12表面则为纹路 区122的型态,如图3所示;

再者,经由以上所述而呈现的复合式垫体1后,并于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一区块A的第 二垫体12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122,使该第二垫体12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 隙121与纹路区122;

其中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纹路区122,选用破坏性工具 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方式而进行破坏;

而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刷子、砂纸、刀具、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 呈现出该纹路区122;又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破坏性反 应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蚀、微生物侵蚀、UV光反应或高压电 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122;

借此,使该复合式垫体1的第一垫体11所规划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多 个孔隙121与纹路区122,及该第一垫体11所规划第二区块B的第二垫体12表面则 为纹路区122的型态,如图4所示;

最后,更进一步说明,经由以上所述而呈现的复合式垫体1后,并于该第一垫体11的 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设有多个孔隙121;

其中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多个孔隙121,选用破坏性工 具而进行破坏;而该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 工具为针具或尖锐工具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针刺破坏而呈现该各孔隙121;

当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所呈现出多个孔隙121后,并于 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122,使该第 二垫体12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121与纹路区122;

其中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纹路区122,选用破坏性工具 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方式而进行破坏;

而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刷子、砂纸、刀具、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 呈现出该纹路区122;又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是以破坏性反 应进行破坏动作时,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蚀、微生物侵蚀、UV光反应或高压电 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122;

借此,使该复合式垫体1的第一垫体11所规划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同时呈 现出多个孔隙121与纹路区122、所规划第二区块B的第二垫体12表面呈现出纹路区 122,及所规划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121与纹路区12 2的型态,如图5所示;

经由以上所述,该复合式垫体1的第一垫体11所规划第一区块A、第二区块B及第三 区块C处的各第二垫体12具有快速吸收液体、止滑与柔软等不同效果,当使用者将该复合 式垫体1放置于地面时而进行静坐、冥想、呼吸和肢体伸展放松或肢体翻转等活动状态时, 而达到不同效果增进使用时所呈现不同感受;然而,于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流汗而使汗水滴 落在该复合式垫体1的各第二垫体12表面处的纹路区122,或者所沾附于该纹路区12 2处的液体或水份会渗透至各多个孔隙121内,使所吸收的液体或水份则无法再渗露于底 面处的效果;借此,进而提供一种可供运动者使用的垫体有关,更详述而言之是指一种规划 出具有快速吸收液体、止滑与柔软等效果而分布呈现于该各第二垫体12的表面处,供练习 者于该复合式垫体1表面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达到不同效果增进使用时所呈现不 同感受,如图6、图7所示。

综合以上所述,一种复合式垫体结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新型专利申 请要件。需陈明的,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若依本新 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复合式垫体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复合式垫体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复合式垫体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式垫体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式垫体结构.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796184.7 (22)申请日 2015.10.15 A63B 6/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简单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县花坛乡长沙村忠孝街 210 巷 6 号 1 楼 (72)发明人 高振益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 (54) 实用新型名称 复合式垫体结构 (57) 摘要 一种复合式垫体结构, 该复合式垫体包括 : 一 第一垫体, 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 该纹路区为凹凸 型态 ; 至少一第二垫体,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表面 的纹路区而呈相互叠合状。

2、态 ; 及至少一结合层,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之间, 使该第一 垫体与该第二垫体呈结合固定状态后 ; 并于该第 二垫体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 ; 甚至, 该第一垫体 的第二垫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 使该 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区 ; 进 而达到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 果, 增进练习者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防 止不慎滑倒或扭伤等情形发生的复合式垫体。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205108881 U 2016.03.30 CN 205108881 U 1。

3、/1 页 2 1.一种复合式垫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 该复合式垫体包括 : 一第一垫体, 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 该纹路区为凹凸型态 ; 至少一第二垫体,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表面的纹路区而呈相互叠合状态 ; 及 至少一结合层,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之间, 使该第一垫体与第二垫体呈结 合固定状态后 ; 并于该第二垫体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该第一垫体表面更规划出 一第一区块、 一第二区块及一第三区块 ; 而该纹路区则呈现于该第一区块、 该第二区块与该 第三区块其表面处 ; 又该各第二垫体则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区块、 该第二区块与该第。

4、三区块 各表面所呈现的纹路区处, 另该各结合层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垫体的第一区块、 第二区块及 第三区块与该各第二垫体之间, 使该第一垫体与该各第二垫体呈结合固定状态后 ; 并于该 第一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设有多个孔隙, 而该第二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设有一纹路区, 该 纹路区为凹凸型态。 3.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该第一垫体、 该结合层 与该第二垫体间搭配外来的压合装置而进行挤压接贴, 再搭配外来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而 达到黏结一体, 并进行冷却作业, 而使该第一垫体、 该结合层与该第二垫体间再度呈固化状 态。 4.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 其。

5、特征在于 : 其中该第一垫体为单一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为单一层型 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该结合层选自橡 胶、 塑胶、 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5.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该第一垫体更为上、 下层型 态, 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更 为上、 下层型态, 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 该结合层选自橡胶、 塑胶、 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6.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

6、合式垫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该第一垫体的第二垫体表 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 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区。 7.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该第一垫体的第一区块的 第二垫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 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 区。 8.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该第一垫体的第三区块的 第二垫体表面设有多个孔隙。 9.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复合式垫体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其中该第一垫体的第三区块的 第二垫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 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 区。 权。

7、 利 要 求 书 CN 205108881 U 2 1/6 页 3 复合式垫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复合式垫体结构, 尤指一种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 滑与柔软效果, 增进练习者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防止不慎滑倒或扭伤等情形发 生。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就像一座花园, 需要人们辛勤的耕耘, 而修习瑜珈就是照顾自己的一种好方 法, 瑜珈是调呼吸、 调气、 调整身心灵的柔式运动, 虽然动作简单且缓慢, 但是愈做愈有精 神, 还可以帮助舒压、 提升自体免疫系统功能、 促进新陈代谢、 练习者的外表看起来也将更 为年轻有活力, 而练习瑜珈时, 请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 因。

8、为瑜珈不单是身体上的练习, 它 同时也能帮助练习者认识内在的自己, 且练习瑜珈前需准备一张舒适的垫体、 播放一首单 纯柔和的轻音乐, 再花个一二分钟先闭目沉思, 因为瑜珈需要身心的完全投入, 而并非只是 动作上的完美, 所以沉淀自己的情绪, 让身心回复到平静的状态, 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 0003 一般常用的瑜珈垫多是以发泡材料 ( 如 EVA、 PVC、 TPE 或天然橡胶等发泡材质 ) 所 发泡而成的发泡垫体, 可利用发泡垫体的防滑性便于瑜珈练习者于地面上进行肢体伸展的 运动。 0004 依上述而言, 而单纯以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垫体伸缩性甚佳, 于其上进行讲求肢 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易因发。

9、泡垫体受力而伸缩的特性导致练习者不慎扭伤或滑倒, 甚至练 习者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因为流汗而使汗水滴落在地垫上, 此时沾附于瑜珈垫表层的水份往 往会造成练习者在运动过程中不慎扭伤或滑倒, 而危害到练习者自身的安全, 实为一大弊 端问题, 而亟待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 : 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 果, 增进练习者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防止不慎滑倒或扭伤等情形发生的复合式垫 体。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 : 提供一种规划出具有快速吸收液体、 止滑与柔软 等效果而分布呈现于垫体的表面处, 供练习者于垫体表面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

10、, 而 达到不同效果以增进使用时所呈现不同感受的复合式垫体。 0007 为达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垫体, 其特征在于 : 该复合式垫体包括 : 0008 一第一垫体, 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 该纹路区为凹凸型态 ; 0009 至少一第二垫体,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表面的纹路区而呈相互叠合状态 ; 及 0010 至少一结合层,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之间, 使该第一垫体与第二垫体 呈结合固定状态后 ; 并于该第二垫体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 0011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垫体, 该复合式垫体包括 : 一第一垫体, 其表面设有一纹 路区, 该纹路区为凹凸型态 ; 至少一第二垫体, 设置于该。

11、第一垫体表面的纹路区而呈相互叠 说 明 书 CN 205108881 U 3 2/6 页 4 合状态 ; 及至少一结合层,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体之间, 使该第一垫体与该第二垫 体呈结合固定状态后 ; 并于该第二垫体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 ; 甚至, 该第一垫体的第二垫 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 使该第二垫体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区 ; 达到 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果 ; 0012 当使用者将该复合式垫体放置于地面时而进行静坐、 冥想、 呼吸和肢体伸展放松 或肢体翻转等活动状态时, 而预防使用者进行动作时可避免扭伤或滑倒等问题发生 ; 然而, 于使用过程中, 会因为流。

12、汗而使汗水滴落在该复合式垫体的第二垫体表面处的纹路区, 或 者所沾附于该纹路区处的液体或水份会渗透至各多个孔隙内, 使所吸收的液体或水份则无 法再渗露于底面处的效果 ; 借此, 进而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果, 增进练习者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而防止不慎滑倒或扭伤等情形发生的复合式垫体。 0013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垫体, 其中该第一垫体表面更规划出一第一区块、 一第 二区块及一第三区块 ; 而该纹路区则呈现于该第一区块、 该第二区块与该第三区块其表面 处 ; 又该各第二垫体则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区块、 第二区块与该第三区块各表面所呈现的纹 路区处, 另该各结合层分别设置于。

13、该第一垫体的第一区块、 该第二区块及第三区块与该各 第二垫体之间, 使该第一垫体与该各第二垫体呈结合固定状态后 ; 并于该第一区块的第二 垫体表面设有多个孔隙, 而该第二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设有一纹路区, 该纹路区为凹凸型 态 ; 甚至, 该第一垫体的第一区块的第二垫体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 使该第二垫体 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与纹路区, 该第一垫体所规划第一区块、 第二区块及第三区块处 的各第二垫体具有快速吸收液体、 止滑与柔软等不同效果 ; 0014 当使用者将该复合式垫体放置于地面时而进行静坐、 冥想、 呼吸和肢体伸展放松 或肢体翻转等活动状态时, 而达到不同效果以增进使用时所呈现不。

14、同感受 ; 借此, 进而提供 一种规划出具有快速吸收液体、 止滑与柔软等效果而分布呈现于垫体的表面处, 供练习者 于垫体表面进行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 而达到不同效果增进使用时所呈现不同感受的复 合式垫体。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的剖面示意图 ( 一 )。 0016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的剖面示意图 ( 二 )。 0017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另一结构型态的剖面示意图 ( 一 )。 0018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另一结构型态的剖面示意图 ( 二 )。 0019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另一结构型态的剖面示意图 ( 三 )。 002。

15、0 图 6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 一 )。 0021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较佳使用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 二 )。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首先, 请参阅图 1 与图 2 所示, 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垫体结构, 该复合式垫体 1 包含 : 一第一垫体 11、 至少一第二垫体 12 及至少一结合层 13 ; 其中 : 0023 该第一垫体 11, 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 111, 该纹路区 111 为凹凸型态 ; 0024 该至少一第二垫体 12,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 11 表面的纹路区 111 而呈相互叠合状 说 明 书 CN 205108881 U 4 3/6 页 5 态 ; 及。

16、 0025 至少一结合层 13,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之间, 使该第一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呈结合固定状态后 ; 并于该第二垫体 12 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 121 ; 0026 更进一步说明, 其中该第一垫体11、 该结合层13与该第二垫体12间搭配外来的压 合装置而进行挤压接贴, 再搭配外来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而达到黏结一体, 并进行冷却作 业, 而使该第一垫体 11、 该结合层 13 与该第二垫体 12 间再度呈固化状态 ; 0027 所述该第一垫体 11 为单一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 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 12 为单。

17、一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 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该结合层 13 是选自橡胶、 塑胶、 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 0028 甚至, 该第一垫体 11 更为以上、 下层型态, 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 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 12 更为以上、 下层型态, 其分别选自热塑型 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该结合层 13 是选自橡胶、 塑胶、 布 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 0029 特别一提, 不管该第一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两者为单一层型态、 或者, 该第一 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两者为以上、 下。

18、层型态外, 更可以下列叙述所呈现 ; 0030 1、 该第一垫体 11 为单一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 混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 12 则为上、 下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 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该结合层 13 是选自橡胶、 塑胶、 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 0031 2、 该第一垫体 11 为上、 下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 混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 12 则为单一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 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该结合层 13 是选自橡胶、 塑胶、 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19、 ; 0032 然而, 本实用新型图式中该第一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两者为单一层型态 ; 0033 所述该第一垫体 11 表面的纹路区 111, 是选用破坏性工具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 方式而进行破坏 ; 0034 而该第一垫体 11 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 为刷子、 砂纸、 刀具、 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 111 ; 又该第一垫体 11 表面是以破坏性反应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 蚀、 微生物侵蚀、 UV 光反应或高压电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 区 111 ; 0035 所。

20、述该结合层 13 与该第一垫体 11、 该第二垫体 12 所进行加热所选用的加热装置 为烤箱或加硫发泡箱的任一者 ; 而该结合层 13 与该第一垫体 11、 该第二垫体 12 所进行冷 却作业方式, 采用搭配冷却装置而进行冷却作业 ; 0036 然而, 该第二垫体 12 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 121, 选用破坏性工具而进行破坏 ; 而该 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针具或尖锐 工具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针刺破坏而呈现出该各孔隙 121 ; 使该复合式垫体 1 的第二垫 体 12 表面为多个孔隙 121 的型态, 如图 1 所示 ; 0037 再者, 经。

21、由以上所述而呈现的复合式垫体 1 后, 并于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 122, 使该第二垫体 12 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 121 与纹路 区 122 ; 说 明 书 CN 205108881 U 5 4/6 页 6 0038 其中该第二垫体 12 表面的纹路区 122, 选用破坏性工具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方 式而进行破坏 ; 0039 而该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 为刷子、 砂纸、 刀具、 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 122 ; 又该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以破坏性反应进行破坏动作。

22、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 蚀、 微生物侵蚀、 UV 光反应或高压电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 区 122 ; 0040 借由该复合式垫体 1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 121 与纹路区 122 的型态, 如图 2 所示, 达到具有快速吸收液体且兼具止滑与柔软效果, 当使用者将该复合式 垫体 1 放置于地面时而进行静坐、 冥想、 呼吸和肢体伸展放松或肢体翻转等活动状态时, 而 预防使用者进行动作时可避免扭伤或滑倒等问题发生 ; 然而, 于使用过程中, 会因为流汗而 使汗水滴落在该复合式垫体 1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处的纹路区 122, 或者所沾附于。

23、该纹路区 122 处的液体或水份会渗透至各多个孔隙 121 内, 使所吸收的液体或水份则无法再渗露于 底面处的效果。 0041 又, 续请参阅图 3 至图 7 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垫体结构另一结构型态说明, 该复合式垫体 1 包含 : 一第一垫体 11、 至少一第二垫体 12 及至少一结合层 13 ; 其中 : 0042 该第一垫体 11, 其表面设有一纹路区 111, 该纹路区 111 为凹凸型态 ; 0043 该至少一第二垫体 12,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 11 表面的纹路区 111 而呈相互叠合状 态 ; 及 0044 至少一结合层 13, 设置于该第一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

24、之间, 使该第一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呈结合固定状态后 ; 并于该第二垫体 12 表面处设有多个孔隙 121 ; 0045 更进一步说明, 其中该第一垫体11表面更规划出一第一区块A、 一第二区块B及一 第三区块 C ; 而该纹路区 111 则呈现于该第一区块 A、 该第二区块 B 与该第三区块 C 其表面 处 ; 又该各第二垫体 12 则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区块 A、 该第二区块 B 与该第三区块 C 各表面 所呈现的纹路区 111 处, 另该各结合层 13 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一区块 A、 第二区 块 B 及第三区块 C 与该各第二垫体 12 之间, 使该第一垫体 11 。

25、与该各第二垫体 12 呈结合固 定状态后 ; 并于该第一区块 A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设有多个孔隙 121, 而该第二区块 B 的第 二垫体 12 表面设有一纹路区 122, 该纹路区 122 为凹凸型态 ; 0046 又该第一垫体 11、 该结合层 13 与该第二垫体 12 间搭配外来的压合装置而进行挤 压接贴, 再搭配外来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而达到黏结一体, 并进行冷却作业, 而使该第一垫 体 11、 该结合层 13 与该第二垫体 12 间再度呈固化状态 ; 0047 所述该第一垫体 11 为单一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 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 12 为。

26、单一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 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该结合层 13 选自橡胶、 塑胶、 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 0048 甚至, 该第一垫体 11 更为上、 下层型态, 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 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 12 更为上、 下层型态, 其分别选自热塑型原料 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该结合层 13 选自橡胶、 塑胶、 布料或编 织网的任一者 ; 0049 特别一提, 不管该第一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两者为单一层型态 : 或者, 该第一 说 明 书 CN 205108881 U 6 5/6 。

27、页 7 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两者更为上、 下层型态外, 更可以下列叙述所呈现 ; 0050 该第一垫体 11 为单一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 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 12 则为上、 下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 一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该结合层 13 选自橡胶、 塑胶、 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 0051 该第一垫体 11 为上、 下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者或其混 合调配所制成 ; 又该第二垫体 12 则为单一层型态, 其选自热塑型原料或热固型原料的任一 者或其混合调配所制成 ; 以及该结合层 13。

28、 选自橡胶、 塑胶、 布料或编织网的任一者 ; 0052 然而, 本实用新型图式中该第一垫体 11 与该第二垫体 12, 两者为单一层型态 ; 0053 所述该第一垫体 11 表面的纹路区 111, 选用破坏性工具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方 式而进行破坏 ; 0054 而该第一垫体 11 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 为刷子、 砂纸、 刀具、 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 111 ; 又该第一垫体 11 表面是以破坏性反应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 蚀、 微生物侵蚀、 UV 光反应或高压电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

29、现出该纹路 区 111 ; 0055 所述该结合层 13 与该第一垫体 11、 该第二垫体 12 所进行加热所选用的加热装置 为烤箱或加硫发泡箱的任一者 ; 而该结合层 13 与该第一垫体 11、 该第二垫体 12 所进行冷 却作业方式, 采用搭配冷却装置而进行冷却作业 ; 0056 所述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的多个孔隙121, 选用破坏性 工具而进行破坏 ; 而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一区块 A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 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针具或尖锐工具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针刺破坏而 呈现出该各孔隙 121 ; 0057 又该第一垫体 1。

30、1 的第二区块 B 表面的纹路区 122, 选用破坏性工具或破坏性反应 的任一者方式而进行破坏 ; 0058 而该第一垫体11的第二区块B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 破坏性工具为刷子、 砂纸、 刀具、 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 路区 122 ; 又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二区块 B 表面是以破坏性反应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 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蚀、 微生物侵蚀、 UV 光反应或高压电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 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 122 ; 0059 借此, 使该复合式垫体 1 的第一垫体 11 所规划第一区块 A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 。

31、以多个孔隙 121 的型态, 以及该第一垫体 11 所规划第二区块 B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则为纹 路区 122 的型态, 如图 3 所示 ; 0060 再者, 经由以上所述而呈现的复合式垫体 1 后, 并于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一区块 A 的第二垫体12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122, 使该第二垫体12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 隙 121 与纹路区 122 ; 0061 其中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一区块A的第二垫体12表面纹路区122, 选用破坏性工具 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方式而进行破坏 ; 0062 而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一区块 A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 时, 其。

32、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刷子、 砂纸、 刀具、 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 说 明 书 CN 205108881 U 7 6/6 页 8 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 122 ; 又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一区块 A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以破坏性 反应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蚀、 微生物侵蚀、 UV 光反应或高压电 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 122 ; 0063 借此, 使该复合式垫体 1 的第一垫体 11 所规划第一区块 A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 以多个孔隙121与纹路区122, 及该第一垫体11所规划第二区块B的第二垫体12表面则为 纹路区 。

33、122 的型态, 如图 4 所示 ; 0064 最后, 更进一步说明, 经由以上所述而呈现的复合式垫体 1 后, 并于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三区块 C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设有多个孔隙 121 ; 0065 其中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多个孔隙121, 选用破坏性工 具而进行破坏 ; 而该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 工具为针具或尖锐工具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针刺破坏而呈现该各孔隙 121 ; 0066 当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三区块 C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所呈现出多个孔隙 121 后, 并 于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

34、12表面更进一步增设有一纹路区122, 使该第二 垫体 12 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 121 与纹路区 122 ; 0067 其中该第一垫体11的第三区块C的第二垫体12表面纹路区122, 选用破坏性工具 或破坏性反应的任一者方式而进行破坏 ; 0068 而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三区块 C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以破坏性工具进行破坏动作 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工具为刷子、 砂纸、 刀具、 雷射机或印刷机的任一者工具进行表面破 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 122 ; 又该第一垫体 11 的第三区块 C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是以破坏性 反应进行破坏动作时, 其所选用的破坏性反应为溶剂腐蚀、 微生物侵蚀。

35、、 UV 光反应或高压电 极面腐蚀的任一者方式进行表面破坏而呈现出该纹路区 122 ; 0069 借此, 使该复合式垫体 1 的第一垫体 11 所规划第一区块 A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同 时呈现出多个孔隙 121 与纹路区 122、 所规划第二区块 B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呈现出纹路区 122, 及所规划第三区块 C 的第二垫体 12 表面同时呈现出多个孔隙 121 与纹路区 122 的型 态, 如图 5 所示 ; 0070 经由以上所述, 该复合式垫体 1 的第一垫体 11 所规划第一区块 A、 第二区块 B 及 第三区块 C 处的各第二垫体 12 具有快速吸收液体、 止滑与柔软等不同效。

36、果, 当使用者将该 复合式垫体 1 放置于地面时而进行静坐、 冥想、 呼吸和肢体伸展放松或肢体翻转等活动状 态时, 而达到不同效果增进使用时所呈现不同感受 ; 然而, 于使用过程中, 会因为流汗而使 汗水滴落在该复合式垫体 1 的各第二垫体 12 表面处的纹路区 122, 或者所沾附于该纹路区 122 处的液体或水份会渗透至各多个孔隙 121 内, 使所吸收的液体或水份则无法再渗露于 底面处的效果 ; 借此, 进而提供一种可供运动者使用的垫体有关, 更详述而言之是指一种规 划出具有快速吸收液体、 止滑与柔软等效果而分布呈现于该各第二垫体 12 的表面处, 供练 习者于该复合式垫体 1 表面进行。

37、肢体伸展的瑜珈运动时, 而达到不同效果增进使用时所呈 现不同感受, 如图 6、 图 7 所示。 0071 综合以上所述, 一种复合式垫体结构又未曾见于诸书刊或公开使用, 诚符合新型 专利申请要件。需陈明的, 以上所述乃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 若依本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 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精神 时, 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合予陈明。 说 明 书 CN 205108881 U 8 1/6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08881 U 9 2/6 页 10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08881 U 10 3/6 页 11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08881 U 11 4/6 页 12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08881 U 12 5/6 页 13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08881 U 13 6/6 页 14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5108881 U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