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脱毫机.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8958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03548.0

申请日:

20160316

公开号:

CN205492424U

公开日:

2016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广元市白龙茶叶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温彬

地址:

628103 四川省青川县孔溪乡小企业创业园区

优先权:

CN201620203548U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薛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叶脱毫机,包括支架和转筒,所述转筒尾部设有开口,首部铰接有漏斗状的开合门,所述开合门中心设有茸毫排口,所述转筒的尾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转筒内壁设有螺旋状的风道,所述转筒上方设有除尘干燥箱,所述除尘干燥箱顶部设有进料口,除尘干燥箱上部内壁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喷雾头,中部设有接料斗,下部设有干燥仓,所述接料斗的底部与干燥仓连通,所述干燥仓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转筒尾部开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转筒尾端底部下方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能先将茶叶进行除尘、干燥后再进行脱毫,脱毫效果佳、效率高,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叶脱毫机,包括支架(1)和转筒(2),所述支架(1)一侧还设有用于驱动转筒(2)的驱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2)尾部设有开口,开口的直径与转筒(2)的直径相同,所述转筒(2)首部铰接有漏斗状的开合门(4),所述开合门(4)中心设有茸毫排口(5),所述茸毫排口(5)四周还设有固定卡扣(6),所述转筒(2)的尾端设有进风口(7),所述进风口(7)处通过供风管(8)与风机(9)连接,所述转筒(2)内壁设有螺旋状的风道,所述转筒(2)上方设有除尘干燥箱(10),所述除尘干燥箱(10)顶部设有进料口(11),除尘干燥箱(10)上部内壁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喷雾头(12),中部设有接料斗(13),下部设有干燥仓(14),所述接料斗(13)的底部与干燥仓(14)连通,所述干燥仓(14)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转筒(2)尾部开口之间通过软管(15)连接,所述转筒(2)尾端底部下方设有升降气缸(16),所述升降气缸(16)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脱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2)内还设有温度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脱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茸毫排口(5)直径小于开合门(4)直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脱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脱毫机。

背景技术

去除茶叶茸毫是茶叶加工的难点,茶叶茸毫不仅影响春茶的外形,而且冲泡时,茶汤浑浊,口感不佳,因此需要对茶叶进行脱毫,而现有的脱毫装置,在脱毫过程中,有时由于茶叶表面较湿润,导致脱毫不彻底,影响脱毫效率及质量,而在脱毫完成后,需要人工将茶叶一次一次的取出,非常麻烦,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茶叶脱毫机,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有效对茶叶进行脱毫,脱毫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脱毫机,包括支架和转筒,所述支架一侧还设有用于驱动转筒的驱动机构,所述转筒尾部设有开口,开口的直径与转筒的直径相同,所述转筒首部铰接有漏斗状的开合门,所述开合门中心设有茸毫排口,所述茸毫排口四周还设有固定卡扣,所述转筒的尾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通过供风管与风机连接,所述转筒内壁设有螺旋状的风道,所述转筒上方设有除尘干燥箱,所述除尘干燥箱顶部设有进料口,除尘干燥箱 上部内壁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喷雾头,中部设有接料斗,下部设有干燥仓,所述接料斗的底部与干燥仓连通,所述干燥仓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转筒尾部开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转筒尾端底部下方设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连接在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转筒内还设有温度控制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茸毫排口直径小于开合门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先将茶叶进行除尘、干燥后再进行脱毫,脱毫效果佳、效率高,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转筒;3、驱动机构;4、开合门;5、茸毫排口;6、固定卡扣;7、进风口;8、供风管;9、风机;10、除尘干燥箱;11、进料口;12、喷雾头;13、接料斗;14、干燥仓;15、软管;16、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和转筒2,所述支架1一侧还设有用于驱动转筒2的驱动机构3,所述转筒2尾部设有开口,开口的直径与转筒2的直径相同,所述转筒2首部铰接有漏斗状的开合门4,所述开合门4中心设有茸毫排口5,所述茸毫排口5四周还设有固定卡扣6,所述转筒2的尾端 设有进风口7,所述进风口7处通过供风管8与风机9连接,所述转筒2内壁设有螺旋状的风道,所述转筒2上方设有除尘干燥箱10,所述除尘干燥箱10顶部设有进料口11,除尘干燥箱10上部内壁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喷雾头12,中部设有接料斗13,下部设有干燥仓14,所述接料斗13的底部与干燥仓14连通,所述干燥仓14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与转筒2尾部开口之间通过软管15连接,所述转筒2尾端底部下方设有升降气缸16,所述升降气缸16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

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其中上述转筒2内还设有温度控制装置。

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其中上述茸毫排口5直径小于开合门4直径。

将茶叶从除尘干燥箱10的进料口11处倒入,经过喷雾头12进行喷雾除尘,然后经过干燥仓14进行表面干燥,干燥后通过软管15送入转筒2中,启动转筒2和风机9,转筒2进行滚动脱毫,风机9供风将茸毫吹向转筒2首部,从茸毫排口5处排出,在茸毫排口5外套有收集袋,通过固定卡扣6固定,排出的茸毫被收集袋收集中处理,脱毫结束后,转筒2停止转动,升降气缸16启动,将转筒2尾部顶起,转筒2倾斜,打开开合门4,茶叶从开合门4倾倒出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先将茶叶进行除尘、干燥后再进行脱毫,脱毫效果佳、效率高,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一种茶叶脱毫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茶叶脱毫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茶叶脱毫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茶叶脱毫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脱毫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03548.0 (22)申请日 2016.03.16 (73)专利权人 广元市白龙茶叶有限公司 地址 628103 四川省青川县孔溪乡小企业 创业园区 (72)发明人 温彬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17 代理人 薛波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脱毫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叶脱毫机, 包括支架 和转筒, 所述转筒尾部设有开口, 首部铰接有漏 斗状的。

2、开合门, 所述开合门中心设有茸毫排口, 所述转筒的尾端设有进风口, 所述转筒内壁设有 螺旋状的风道, 所述转筒上方设有除尘干燥箱, 所述除尘干燥箱顶部设有进料口, 除尘干燥箱上 部内壁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喷雾头, 中部设有接料 斗, 下部设有干燥仓, 所述接料斗的底部与干燥 仓连通, 所述干燥仓底部设有出料口, 出料口与 转筒尾部开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所述转筒尾端 底部下方设有升降气缸, 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连接 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能先将茶叶进行除尘、 干 燥后再进行脱毫, 脱毫效果佳、 效率高, 省时省 力, 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49242。

3、4 U 2016.08.24 CN 205492424 U 1.一种茶叶脱毫机, 包括支架(1)和转筒(2), 所述支架(1)一侧还设有用于驱动转筒 (2)的驱动机构(3),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筒(2)尾部设有开口, 开口的直径与转筒(2)的直径 相同, 所述转筒(2)首部铰接有漏斗状的开合门(4), 所述开合门(4)中心设有茸毫排口(5), 所述茸毫排口(5)四周还设有固定卡扣(6), 所述转筒(2)的尾端设有进风口(7), 所述进风 口(7)处通过供风管(8)与风机(9)连接, 所述转筒(2)内壁设有螺旋状的风道, 所述转筒(2) 上方设有除尘干燥箱(10), 所述除尘干燥箱(10)顶部。

4、设有进料口(11), 除尘干燥箱(10)上 部内壁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喷雾头(12), 中部设有接料斗(13), 下部设有干燥仓(14), 所述接 料斗(13)的底部与干燥仓(14)连通, 所述干燥仓(14)底部设有出料口, 出料口与转筒(2)尾 部开口之间通过软管(15)连接, 所述转筒(2)尾端底部下方设有升降气缸(16), 所述升降气 缸(16)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脱毫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筒(2)内还设有温度控 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脱毫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茸毫排口(5)直径小于开 合门(4)直径。 权 利 要 求 书 1/。

5、1 页 2 CN 205492424 U 2 一种茶叶脱毫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脱毫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脱毫机。 背景技术 0002 去除茶叶茸毫是茶叶加工的难点, 茶叶茸毫不仅影响春茶的外形, 而且冲泡时, 茶 汤浑浊, 口感不佳, 因此需要对茶叶进行脱毫, 而现有的脱毫装置, 在脱毫过程中, 有时由于 茶叶表面较湿润, 导致脱毫不彻底, 影响脱毫效率及质量, 而在脱毫完成后, 需要人工将茶 叶一次一次的取出, 非常麻烦, 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茶叶脱 毫机, 它结构简单、 设。

6、计合理, 能有效对茶叶进行脱毫, 脱毫效果佳。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脱毫机, 包括支架和转筒, 所述支架一 侧还设有用于驱动转筒的驱动机构, 所述转筒尾部设有开口, 开口的直径与转筒的直径相 同, 所述转筒首部铰接有漏斗状的开合门, 所述开合门中心设有茸毫排口, 所述茸毫排口四 周还设有固定卡扣, 所述转筒的尾端设有进风口, 所述进风口处通过供风管与风机连接, 所 述转筒内壁设有螺旋状的风道, 所述转筒上方设有除尘干燥箱, 所述除尘干燥箱顶部设有 进料口, 除尘干燥箱上部内壁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喷雾头, 中部设有接料斗, 下部设有干燥 仓, 所述接料斗的底部与干燥仓连。

7、通, 所述干燥仓底部设有出料口, 出料口与转筒尾部开口 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所述转筒尾端底部下方设有升降气缸, 所述升降气缸固定连接在支架 上。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转筒内还设有温度控制装置。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茸毫排口直径小于开合门直径。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能先将茶叶进行除 尘、 干燥后再进行脱毫, 脱毫效果佳、 效率高, 省时省力, 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 图中: 1、 支架; 2、 转筒; 3、 驱动机构; 4、 开合门; 5、 茸毫排口; 6、 固定卡扣; 7。

8、、 进风 口; 8、 供风管; 9、 风机; 10、 除尘干燥箱; 11、 进料口; 12、 喷雾头; 13、 接料斗; 14、 干燥仓; 15、 软管; 16、 升降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1和转筒2, 所述支架1一侧还设有用于 驱动转筒2的驱动机构3, 所述转筒2尾部设有开口, 开口的直径与转筒2的直径相同, 所述转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492424 U 3 筒2首部铰接有漏斗状的开合门4, 所述开合门4中心设有茸毫排口5, 所述茸毫排口5四周还 设有。

9、固定卡扣6, 所述转筒2的尾端设有进风口7, 所述进风口7处通过供风管8与风机9连接, 所述转筒2内壁设有螺旋状的风道, 所述转筒2上方设有除尘干燥箱10, 所述除尘干燥箱10 顶部设有进料口11, 除尘干燥箱10上部内壁相对两侧设有数个喷雾头12, 中部设有接料斗 13, 下部设有干燥仓14, 所述接料斗13的底部与干燥仓14连通, 所述干燥仓14底部设有出料 口, 出料口与转筒2尾部开口之间通过软管15连接, 所述转筒2尾端底部下方设有升降气缸 16, 所述升降气缸16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 0012 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其中上述转筒2内还设有温度控制装置。 0013 实施例3。

10、: 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其中上述茸毫排口5直径小于开合门4直径。 0014 将茶叶从除尘干燥箱10的进料口11处倒入, 经过喷雾头12进行喷雾除尘, 然后经 过干燥仓14进行表面干燥, 干燥后通过软管15送入转筒2中, 启动转筒2和风机9, 转筒2进行 滚动脱毫, 风机9供风将茸毫吹向转筒2首部, 从茸毫排口5处排出, 在茸毫排口5外套有收集 袋, 通过固定卡扣6固定, 排出的茸毫被收集袋收集中处理, 脱毫结束后, 转筒2停止转动, 升 降气缸16启动, 将转筒2尾部顶起, 转筒2倾斜, 打开开合门4, 茶叶从开合门4倾倒出来。 001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能先将茶叶进行除尘、 干燥后再进行脱毫, 脱毫 效果佳、 效率高, 省时省力, 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492424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492424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