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60722.1 (22)申请日 2015.11.28 A23P 20/18(201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市缕游合利食品厂 地址 401320 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红星村 六社 (72)发明人 谭雅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50217 代理人 黄书凯 (54) 实用新型名称 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57) 摘要 本专利属于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公开了一种 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包括混合箱, 混合箱的侧壁 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层壁、 中层壁和外层壁, 内层 壁和中层壁之间形成第。
2、一空腔, 第一空腔的上端 设有进料口, 进料口处设有封盖, 中层壁和外层 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 内层壁上均布有一组喷射 孔, 中层壁上均布有一组通气孔, 且中层壁上还设 有能覆盖所有通气孔的滤布, 外层壁上设有进气 管。 本专利提供的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解决了目 前制作裹衣花生的裹衣粉时, 面粉和淀粉混合效 率低、 且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337548 U 2016.06.29 CN 205337548 U 1.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混合。
3、箱, 混合箱的侧壁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 层壁、 中层壁和外层壁, 内层壁和中层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第一空腔的上端设有进料口, 进料口处设有封盖, 中层壁和外层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内层壁上均布有一组喷射孔, 中层 壁上均布有一组通气孔, 且中层壁上还设有能覆盖所有通气孔的滤布, 外层壁上设有进气 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箱为中空的圆柱 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壁的上端设有锥 形的箱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层壁的上端设有倒 锥形的导料筒。 5.根据权。
4、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布位于中层壁的内 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37548 U 2 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裹衣花生是指于花生外裹上一层或多层面粉等其他配料, 再通过烘烤等工艺形成 的一种休闲食品, 由于其除了花生的原味外, 还含有其他多种香味, 且口感好, 受到了广大 消费者的喜爱。 0003 裹衣花生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花生仁的制作、 裹衣、 干燥、 烘烤、 冷却、 真空包装等 步骤。 裹衣是指将在糖浆中浸泡过的花生仁放置于。
5、裹衣粉中, 使得花生仁的表面粘附一层 或多层裹衣粉, 所述裹衣粉又称膨松粉, 通常是将预胶化的蜡质玉米淀粉和小麦面粉混合 在一起而成, 其中预胶化的蜡质玉米淀粉起到膨化的作用, 使得小麦面粉膨松地包裹于花 生外表面。 0004 然而, 目前, 在混合淀粉和面粉时, 通常是直接分别将淀粉和面粉倒入混合容器 中, 再用一根棍棒搅拌或直接用手搅拌, 但是, 在用棍棒或用手搅拌时, 棍棒或手与粉末的 接触面积小, 同一时刻只有部分的粉末能受到有效的搅动力, 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所有 粉末翻动, 效率低, 且难以将两种粉末混合均匀, 这就导致淀粉无法对面粉起到均匀的膨化 作用, 从而使得最后制作的裹衣花。
6、生一些较为香脆、 一些又较为坚硬, 裹衣花生的整体质量 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以解决目前制作裹衣花生的裹衣 粉时, 面粉和淀粉混合效率低、 且混合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6 本方案中的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包括混合箱, 混合箱的侧壁由内至外依次包括 内层壁、 中层壁和外层壁, 内层壁和中层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第一空腔的上端设有进料 口, 进料口处设有封盖, 中层壁和外层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内层壁上均布有一组喷射孔, 中层壁上均布有一组通气孔, 且中层壁上还设有能覆盖所有通气孔的滤布, 外层壁上设有 进气管。 0007 采用本方案中的喷。
7、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包括混合箱, 混合箱提供粉末混合的空间, 混合箱的侧壁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层壁、 中层壁和外层壁, 三层壁均与混合箱的底端连接; 内层壁和中层壁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第一空腔用于容纳待混合的粉末物料, 其上端设有进 料口, 用于粉末物料的投入, 进料口处设有封盖, 封盖可避免鼓入气体时粉末从进料口处飘 散出去; 中层壁和外层壁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用于容纳鼓入的气体, 便于气体对整个内层壁 作用, 从而对第一空腔内的所有粉末物料作用; 内层壁上均布有一组喷射孔, 喷射孔便于粉 末物料进入至混合箱内部, 中层壁上均布有一组通气孔, 通气孔便于第二空腔内的气体进 入至第一空腔内, 对。
8、第一空腔内的粉末物料作用, 中层壁上的滤布可避免粉末物料通过通 气孔进入至第二空腔内而无法混合、 利用; 外层壁上的进气管用于向第二空腔内鼓入气体。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37548 U 3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为: 气体通过进气管依次进入至第二空腔和第 一空腔内, 对第一空腔内的待混合粉末物料作用, 使得该粉末物料通过喷射孔向混合箱内 喷射, 粉末物料之间相互穿透, 实现混合。 由于气体是不定型的, 其可以进入至粉末之间任 意一个细小的空间内, 对粉末进行作用, 使得粉末从喷射孔中喷射出, 而粉末与粉末之间必 然存在一个间隙, 因此, 第一空腔内的所有。
9、粉末物料都会受到气体的作用力, 即所有通过喷 射孔喷射至混合箱内的粉末物料均受到了一个搅动力, 将面粉和淀粉充分混合, 混合均匀, 因此, 采用本装置制作的裹衣花生均较为香脆, 整体质量好; 另外, 采用本装置混合面粉和 淀粉时, 整个操作过程中, 只需通过进气管向第二空腔内鼓入气体即可, 无须采用搅拌棍或 直接用手长时间搅动粉末, 操作简单, 效率高。 0009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0010 优选方案一: 所述混合箱为中空的圆柱状。 即混合箱的三层侧壁为弧面状, 便于从 进气管进入的气体在第二空腔内流通、 充满第二空腔, 从而对整个内层壁均匀作用。 0011 优选方案二: 基于优。
10、选方案一, 所述内层壁的上端设有锥形的箱盖。 锥形的箱盖便 于将待混合的粉末物料投入至第一空腔内, 避免粉末物料直接掉入至混合箱内部。 0012 优选方案三: 基于优选方案二, 所述中层壁的上端设有倒锥形的导料筒。 导料筒可 对投入的待混合的粉末物料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 粉末物料投入方便。 0013 优选方案四: 基于优选方案三, 所述滤布位于中层壁的内侧。 避免第一空腔内的粉 末物料穿过通气孔进入至中层壁和滤布之间, 由于中层壁和滤布之间的空间较小对其有一 个挤压的作用而很难再返回到第一空腔内, 最后穿过喷射孔进入至混合箱内混合。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1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导料筒1、 箱盖2、 封盖3、 外层壁4、 中层壁5、 通气孔 6、 内层壁7、 进气管8、 喷射孔9。 0017 如图1所示, 喷射式粉末混合装置, 包括混合箱, 混合箱为中空的圆柱状, 即混合箱 的侧壁呈弧面状, 混合箱的侧壁由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层壁7、 中层壁5和外层壁4, 内层壁7和 中层壁5之间形成第一空腔, 第一空腔的上端设有进料口, 进料口处设有封盖3, 且内层壁7 的上端设有锥形的箱盖2, 将混合箱盖2住, 中层壁5的上端设有倒锥形的导料筒1; 中。
12、层壁5 和外层壁4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内层壁7上均布有一组喷射孔9, 中层壁5上均布有一组通气 孔6, 且中层壁5的内侧还设有滤布, 该滤布能将所有通气孔6覆盖住, 外层壁4上设有四根进 气管8, 四根进气管8均位于外层壁4的中部, 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四根进气管8于外侧壁 上均匀分布。 0018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打开封盖3, 将淀粉和面粉通过进料口一起投入至第一空腔 内, 盖上封盖3, 同时向四根进气管8内通入高压气体, 高压气体进入至第二空腔内并穿过通 气孔6进入至第一空腔内, 对第一空腔内的淀粉和面粉作用, 使得粉末物料从喷射孔9喷射 进入至混合箱内, 粉末之间相互穿透, 实现混合。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37548 U 4 0019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 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3754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33754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