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一次性自动型注射器。
背景技术
一次性自动回缩安全式注射器通过回拉件上的针头自动回缩程序,一方面避免了注射器反复使用而造成的疾病传播,另外一方面改变传统安全式注射器人工自毁的形式,也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的形式,保护了医护人员免于被注射针划伤或者扎伤。
目前的一次性安全注射器,通常采用的是注射完成后双手拉回针座到外套内,这种结构容易产生误操作,如果推动芯杆注射针还会被再次推出。这造成了大量安全式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注射器,它的结构简单,不会因为误操作而被激发,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双手启动自毁程序,针头被有效的隔离,同时,其接触药品的零件少,从而减少了药品被污染的可能性。
本发明,包括芯杆总成和外套总成,所述芯杆总成由芯杆、胶塞、弹簧和弹簧座组成,所述芯杆为空心筒状结构,下端设有芯杆后盖扣位,上部设有缩径管段,在缩径管段及上端部外套有胶塞,在芯杆内部上方配有弹簧座,在弹簧座的中上部设有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第一凸环卡设在空心筒状结构芯杆的上端口上,第二凸环与芯杆缩径管段的内孔密封配合,所述弹簧压缩套设在弹簧座的下凸环与芯杆缩径管段之间,在弹簧座的上端部,设有卡凸部;所述外套总成由外套、针座、注射针、回拉件和阀圈组成,注射针密封固定在回拉件的中上部,在针座中设有通芯孔,通芯孔包括小孔段和大孔段,回拉件内置于针座的通芯孔中且与通芯孔动配合;阀圈的上部为圆筒体结构,其外周壁与针座下部的大孔段紧配合,阀圈的内孔与回拉件的外周壁动配合,在阀圈的下部,设有一对扣爪,扣爪卡扣在回拉件的下端,在回拉件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卡凸部卡扣配合的锁扣环凹腔,所述锁扣环凹腔的下面贯通回拉件的下端面,锁扣环凹腔的上面与注射针连通。
本发明,在所述针座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与外套的上端面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凸环与外套上部的内凹环卡扣密封配合。
本发明,所述回拉件包括小径段和大径段,小径段与针座的小孔段动配合,回拉件的大径段直径大于针座小孔段的直径,回拉件的大径段与阀圈的内孔动配合。
本发明,在所述阀圈的下部,设有一对扩径圆弧段,扩径圆弧段与所述扣爪相间设置,在所述的外套的上部内壁,设有缩颈级阶,所述扩径圆弧段卡扣在缩颈级阶上。
本发明,比现有技术更加安全,注射器不容易被提前激发而启动自毁程序。注射器产品配件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更加容易,产品配件采用直接脱模的形式,不易产生毛刺、飞边等注塑缺陷,有效减少了塑料件对药液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整体结构的原理剖视图;图2为芯杆总成的结构原理剖视图;图3为外套总成的结构原理剖视图;图4为芯杆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弹簧的结构主视图;图6为胶塞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弹簧座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外套的结构剖视图;图9-1-图9-4为开关阀圈的结构图;图10为针座的结构剖视图;图11为回拉件及注射针的结构剖视图;图12为本实施例使用前状态剖视图;图13为本实施例使用中状态剖视图;图14为本实施例注射完成后自毁打开阀圈的状态剖视图;图15为本实施例注射完成后注射器拔出人体时芯杆向前推完成自动回缩的状态剖视图。
图中,1、外套 2、芯杆 3、芯杆后盖扣位 4、外套内限位 5、弹簧座 6、弹簧 7、弹簧座第一凸环 8、弹簧座卡凸部 9、阀圈 10、针座 11、注射针 12、回拉件 13、锁扣环凹腔 14、胶塞 15、芯杆上端口 16、弹簧座第二凸环 17、外套针座扣位 18、针座第一凸环 19、扣爪 20、弹簧座打开阀圈位 21、缩径管段 22、针座第二凸环 23、下凸环 24、小孔段 25、大孔段 26、小径段 27、大径段 28、缩颈级阶 29、扩径圆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自动回缩安全式注射器,包括芯杆总成和外套总成。所述芯杆总成由芯杆2、胶塞14、弹簧6和弹簧座5组成,所述芯杆2为空心筒状结构,下端设有芯杆后盖扣位3,上部设有缩径管段21,在缩径管段21及上端部外套有胶塞14,在芯杆2内部上方配有弹簧座5,弹簧座5的中上部设有第一凸环7和第二凸环16,第一凸环7卡设在空心筒状结构芯杆2的上端口15上,第二凸环16与芯杆缩径管段21的内孔密封配合,所述弹簧6压缩套设在弹簧座5的下凸环23与芯杆2缩径管段21之间,在弹簧座5的上端部,设有卡凸部8;所述外套总成由外套1、针座10、注射针11、回拉件12和阀圈9组成,注射针11密封固定在回拉件12的中上部,在针座10中设有通芯孔,通芯孔包括小孔段24和大孔段25,回拉件12内置于针座10的通芯孔中且与通芯孔动配合;阀圈9的上部为圆筒体结构,其外周壁与针座10下部的大孔段25紧配合,阀圈9的内孔与回拉件12的外周壁动配合,在阀圈9的下部,设有一对扣爪19,扣爪19卡扣在回拉件12的下端,在回拉件12的下部,设有与所述卡凸部8卡扣配合的锁扣环凹腔13,所述锁扣环凹腔13的下面贯通回拉件12的下端面,锁扣环凹腔13的上面与注射针11连通。在所述针座10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凸环18和第二凸环22,所述第二凸环22与外套1的上端面限位配合,所述第一凸环18与外套1上部的内凹环17卡扣密封配合。所述回拉件12包括小径段26和大径段27,小径段26与针座的小孔段24动配合,回拉件12的大径段27直径大于针座小孔段24的直径,回拉件12的大径段27与阀圈9的内孔动配合。在所述阀圈9的下部,设有一对扩径圆弧段29,扩径圆弧段29与所述扣爪19相间设置,在所述的外套1的上部内壁,设有缩颈级阶28,所述扩径圆弧段29卡扣在缩颈级阶28上。
其装配顺序为:(1)外套总成装配:将回拉件12装入开关阀圈9中,再将其装入针座10的通芯孔,然后压入外套头部;(2)芯杆总成装配:弹簧座5装入弹簧6内, 再将其放入芯杆2内,用工装压入,使弹簧座5的第一凸环7卡在芯杆2的上端口15上,然后装入胶塞14;(3)将芯杆总成装入外套总成即可。
其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1)参照图12,在临床使用时,打开包装,取出注射器,(2)参照图13,按常规注射器的使用方法抽取药液,也按常规注射器的使用方法进行药液注射;(3)参照图14,注射药液结束后,弹簧座5上端的卡凸部8撑开扣爪19并插入回拉件12下部的锁扣环凹腔13中,排干药液,此时,可拔出注射器;(4)参照图15,拔出注射器后,继续推动芯杆2,胶塞14被压缩,弹簧座5上端的卡凸部8被顶住不能继续向上移动,此时,弹簧座5只能向芯杆2的内腔移动,直至弹簧座5的第一凸环7脱离芯杆2的上端口15进入芯杆2的腔筒内,此时,弹簧座5被顶脱,回拉件12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而回缩入芯杆2的内腔中,芯杆2也被推进在外套1的内部,此时,注射器解体无法重复使用,与药液和病人接触过的注射针11全部储于芯杆2的筒内,达到自毁、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