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护理迈步不稳和迈步吃力的人恢复行走的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能够站立但迈步不稳和迈步困难的人都是杵拐杖行走,其恢复行走的速度慢,并且在恢复行走时非常吃力。然而,迈步不稳和迈步困难的人最大的困难是抬腿后脚着地时膝关节无力造成的站立不稳,而不是不能够抬腿迈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护理帮助能够站立但迈步不稳和迈步吃力的人恢复行走的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主要包括弧形扶持气囊、助力腔、扶持腔、捆带、充气阀、动力马达;
所述的弧形扶持气囊是正面凹陷背面凸出的、凹陷的正面有弧度的、横向截面是浅U形或椭圆弧与浅U形相结合的、在充气后具有弹性的气囊;在弧形扶持气囊内有充气腔和充液腔,充气腔是扶持腔,充液腔是助力腔,在弧形扶持气囊的竖向的两边对称或接近对称地固定有捆带;所述的扶持腔在弧形扶持气囊的竖向的两端,助力腔在弧形扶持气囊的扶持腔的中间,助力腔与扶持腔各自独立密封,助力腔和扶持腔的腔体连成一体;弧形扶持气囊向凹陷的正面是整体的弧形面或局部的弧形面,在弧形扶持气囊向外凸出的一面的助力腔的腔体上有进油孔、扶持腔的腔体上固定有充气阀。所述的动力马达固定在脚底下面或鞋底下面,动力马达上的油道孔与助力腔上的进油孔通过液压管连接而相通。所述的弧形面是圆弧面或椭圆弧面或圆槽式的弧形面,弧形面用于贴在小腿肚上或大腿肚上。
一只弧形扶持气囊通过液压管连接一个动力马达,两只弧形扶持气囊与两个动力马达组成一副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一只弧形扶持气囊的两个扶持腔能够相对转动。
为了能够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按摩作用,所述的弧形扶持气囊正面的弧形面上有按摩凸出缘;所述的按摩凸出缘是凸出的凸缘面,一只弧形扶持气囊的弧形面上有多根按摩凸出缘。
所述的充气阀主要包括阀体、密封腔、外锥塞、卡环槽、第一卡簧、内气孔、通气孔、外气孔;所述的阀体内有外气孔、密封腔、卡环槽、内气孔,外气孔和内气孔在阀体的两端,密封腔在外气孔和内气孔之间,外锥塞的小端与外气孔相连并且与外气孔相通、大端与卡环槽相连并且与卡环槽和卡环槽后面的内气孔相通,在内气孔与密封腔的大端之间有卡环槽,卡环槽内安装有第一卡簧,密封腔内安装有外锥塞,在阀体的外表面有安装槽。
所述的动力马达是产生动力的机器和助力腔的动力源,动力马达包括动力壳、动力柱、油道孔、回位簧、环形槽、第二卡簧、动力室、固定底板、压板;动力壳的固定端固定在固定底板上,动力壳内的动力室内安装有动力柱,动力柱的密封端固定有密封圈或密封皮碗与动力室密封,动力柱的固定端固定在压板上;在动力室的底部部分的动力壳上有油道孔与液压管连接,在靠近动力室的腔口处的动力室内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第二卡簧来限制动力柱退出的距离;在压板和固定底板之间的动力壳的外面或动力壳内的动力室内安装有让发力柱在动力室内始终保持在最高点的回位簧。
为了增加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的按摩舒适性,按摩凸出缘具有柔性。
为了使按摩凸出缘在弧形扶持气囊上固定牢固,所述的按摩凸出缘与弧形扶持气囊是一个整体或分开的组合体。
为了使捆带能够把弧形扶持气囊在腿上捆绑牢固,所述的捆带是具有韧性而没有弹性和收缩性的布料制品或尼龙制品或皮革制品。
为了增加弧形扶持气囊的穿戴舒适性和行走舒适性,所述的弧形扶持气囊正面的弧形面是柔韧性材料。
本实用新型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的结构简洁,产业化的市场前景好、商业价值高,制造和使用都很方便;能够站立但迈步不稳和迈步吃力的人使用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后,在行走时付出的力气小,增加了行走的稳定性,使行走轻松,起到了行走护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弧形扶持气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弧形扶持气囊的右视图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弧形扶持气囊的俯视图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充气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是动力马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弧形扶持气囊1、助力腔2、扶持腔3、充气阀4、弧形面5、捆带6、阀体7、密封腔8、外锥塞9、按摩凸出缘10、内气孔11、第一卡簧12、通气孔13、进油孔14、安装槽15、外气孔16、动力柱18、第二卡簧20、回位簧21、动力壳22、动力室23、油道孔24、压板25、固定底板2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主要包括弧形扶持气囊1、助力腔2、扶持腔3、捆带6、充气阀4、动力马达;
所述的弧形扶持气囊1是正面凹陷背面凸出的、凹陷的正面有弧度的、横向截面是浅U形或椭圆弧与浅U形相结合的、在充气后具有弹性的气囊;在弧形扶持气囊1内有充气腔和充液腔,充气腔是扶持腔3,充液腔是助力腔2,在弧形扶持气囊1的竖向的两边对称或接近对称地固定有捆带6;所述的扶持腔3在弧形扶持气囊1的竖向的两端,助力腔2在弧形扶持气囊1的扶持腔3的中间,助力腔2与扶持腔3各自独立密封,助力腔2和扶持腔3的腔体连成一体;弧形扶持气囊1向凹陷的正面是整体的弧形面5或局部的弧形面5,在弧形扶持气囊1向外凸出的一面的助力腔2的腔体上有进油孔14、扶持腔3的腔体上固定有充气阀4。所述的动力马达固定在脚底下面或鞋底下面,动力马达上的油道孔24与助力腔2上的进油孔14通过液压管连接而相通。所述的弧形面5是圆弧面或椭圆弧面或圆槽式的弧形面5,弧形面5用于贴在小腿肚上或大腿肚上。
一只弧形扶持气囊1通过液压管连接一个动力马达,两只弧形扶持气囊1与两个动力马达组成一副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一只弧形扶持气囊1的两个扶持腔3能够相对转动。
为了能够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按摩作用,所述的弧形扶持气囊1正面的弧形面5上有按摩凸出缘10;所述的按摩凸出缘10是凸出的凸缘面,一只弧形扶持气囊1的弧形面5上有多根按摩凸出缘10。
所述的充气阀4主要包括阀体7、密封腔8、外锥塞9、卡环槽、第一卡簧12、内气孔11、通气孔13、外气孔16;所述的阀体7内有外气孔16、密封腔8、卡环槽、内气孔11,外气孔16和内气孔11在阀体7的两端,密封腔8在外气孔16和内气孔11之间,外锥塞9的小端与外气孔16相连并且与外气孔16相通、大端与卡环槽相连并且与卡环槽和卡环槽后面的内气孔11相通,在内气孔11与密封腔8的大端之间有卡环槽,卡环槽内安装有第一卡簧12,密封腔8内安装有外锥塞9,在阀体7的外表面有安装槽15。
所述的动力马达是产生动力的机器和助力腔2的动力源,动力马达包括动力壳22、动力柱18、油道孔24、回位簧21、环形槽、第二卡簧20、动力室23、固定底板28、压板25;动力壳22的固定端固定在固定底板28上,动力壳22内的动力室23内安装有动力柱18,动力柱18的密封端固定有密封圈或密封皮碗与动力室23密封,动力柱18的固定端固定在压板25上;在动力室23的底部部分的动力壳22上有油道孔24与液压管连接,在靠近动力室23的腔口处的动力室23内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安装有第二卡簧20来限制动力柱18退出的距离;在压板25和固定底板28之间的动力壳22的外面或动力壳内的动力室内安装有让发力柱18在动力室23内始终保持在最高点的回位簧21。
为了增加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的按摩舒适性,按摩凸出缘10具有柔性。
为了使按摩凸出缘10在弧形扶持气囊1上固定牢固,所述的按摩凸出缘10与弧形扶持气囊1是一个整体或分开的组合体。
为了使捆带6能够把弧形扶持气囊1在腿上捆绑牢固,所述的捆带6是具有韧性而没有弹性和收缩性的布料制品或尼龙制品或皮革制品。
为了增加弧形扶持气囊1的穿戴舒适性和行走舒适性,所述的弧形扶持气囊1正面的弧形面5是柔韧性材料。
使用时,将一副行走恢复功能护理装置的两只弧形扶持气囊1分别捆绑在能够站立但迈步不稳和迈步吃力的人的两条腿上,将一副行走恢复护理装置的动力马达固定在脚底下面或鞋底下面;捆绑时,将弧形扶持气囊1通过捆带6捆绑,一端捆绑在大腿上、另一端捆绑在小腿上,弧形扶持气囊1的弧形面5分别贴在大腿和小腿的腿肚上。初次使用时或扶持腔3中缺气时,将气嘴插入充气阀4的外气孔16中,打开送气开关,把经过打气泵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送入的外气孔16中对扶持腔3进行分别充气,压缩气体从外气孔16推动外锥塞9向后退,外锥塞9后退后,压缩气体从內锥孔与外锥塞9之间的空隙处进入,再经过通气孔13进入到内气孔11,再进入扶持腔3中;充气完成后,在气压的推动下外锥塞9前移,使外锥塞9的外锥面与內锥孔的內锥孔配合而关闭充气阀4。行走中抬腿时,膝关节跟着上抬,此时,在回位簧21的作用下动力柱18在动力室23外伸长而使动力室23内吸入更多的液体,把助力腔2中的液体部分或全部吸进了动力室23,助力腔2内缺油而收缩失去了推动力,继而使扶持腔3绕膝关节转动。抬起的脚着地时,脚踩在压板25上,在人体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压板25压缩动力柱18向动力室23内移动而压缩动力室23内的液体,推动液体从油道孔24经过液压管进入助力腔2内,进入助力腔2中的液体推动助力腔2伸长和伸直,继而推动扶持腔3绕膝关节转动而伸直,绕膝关节旋转的扶持腔3推动着地的脚的小腿与大腿伸直而推动大腿和大腿的上面部分的身体向上和向前移动;在行走时利用自己的重力来推动身体向前移动,减小了迈步过程中的大腿和小腿前移而伸直所付出的力气。在抬起的前腿着地时,动力马达产生的动力传递给助力腔2推动捆绑在大腿和小腿上的扶持腔3伸直后还支撑和稳定了膝关节,继而减轻了膝部的压力和稳定了腿部的着力。迈步过程中,前腿变成后腿,后腿变成前腿,如此循环的迈步,使能够站立但迈步不稳和迈步吃力的人在行走时付出的力气小,增加了行走的稳定性,使行走轻松;在行走的过程中,弧形扶持气囊1上的按摩凸出缘10顶在大腿和小腿的肌肉上与大腿和小腿的肌肉产生揉动而起到了按摩作用,促进了血液循环,加快了使用者的行走功能的恢复。特别是在走上坡路或上梯子步时,使用者自身的重力通过动力马达转化成为助力腔2的动力来推动助力腔2使扶持腔3伸直,在动力推动下的扶持腔3推动大腿和大腿的上面部分的身体向上和向前移动,使迈步不稳和迈步吃力的人行走轻松,让迈步不稳和迈步吃力的人获得了行走的轻松感和信心,起到了行走护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