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6984643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94715.8

申请日:

20121128

公开号:

CN102972635A

公开日:

201303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K1/16,A23K1/14

主分类号:

A23K1/16,A23K1/14

申请人:

张有聪

发明人:

张有聪,史彬林,郝永清,岳彦,任宏伟

地址: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安宁庄西路15号怡美家园1号楼3单元102室

优先权:

CN201210494715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是将发酵底物分别加水拌料,然后蒸煮灭菌;待温度降至28~35℃时,将混合菌液加入灭菌后的发酵底物中拌均匀,在恒温条件下好氧发酵;发酵底物发酵完毕后,混合后接入乳酸菌,然后进行二次发酵;发酵完毕的物料经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所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成品。所述的发酵底物包括:胚芽粕、玉米喷浆纤维、菜粕以及米糠粕;所述的混合菌液为产朊假丝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白地霉的菌液混合得到的混合菌液;所述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5~1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发酵底物分别加水拌料,然后蒸煮灭菌;(2)灭菌后的发酵底物温度降至28~35℃时,将混合菌液加入灭菌后的发酵底物中拌均匀,在恒温条件下好氧发酵;(3)发酵底物发酵完毕后,混合后接入乳酸菌,然后进行二次发酵;(4)发酵完毕的物料经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所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成品;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底物包括:胚芽粕、玉米喷浆纤维、菜粕以及米糠粕;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菌液为产朊假丝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白地霉的菌液混合得到的混合菌液;步骤(3)中所述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加水拌料,是对发酵底物按料水比1:1~2加水后进行拌料,拌料后发酵底物的水分在45~55%之间;步骤(1)中所述的蒸煮灭菌,是在115~121℃、0.07~0.11MPa条件下蒸煮灭菌20~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130.1g和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在温度115~121℃下灭菌15~30min;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玉米粉10kg、蔗糖蜜100kg、葡萄糖10kg、麦芽浸粉10kg、大豆蛋白胨5kg、MgSO·7HO1kg、KHPO1.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10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8~30℃下以100~130r/min振荡培养24~48h;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在28~30℃、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48h;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在28~30℃、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浸膏3g、NaCl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kg、麸皮10kg、豆饼粉6kg、酵母浸粉5kg、MgSO·7HO0.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7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30~32℃下以100~130r/min振荡培养24~48h;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在30~32℃、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在30~32℃、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地霉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5°Bé麦芽汁1000m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min~30min;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kg、大豆蛋白胨5kg、酵母浸粉5kg、玉米粉10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min~30min;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10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8~30℃、100~130r/min、振荡培养24h~48h;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在28~30℃、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在28~30℃、通风量体积比1:0.5~1的条件下、以100~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乳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酪蛋白胨10g、牛肉浸粉10g、酵母浸粉10g、葡萄糖5g、乙酸钠5g、柠檬酸铵2g、Tween801g、KHPO2g、MgSO·7HO0.2g、MnSO·HO0.0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pH6.8,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全脂奶粉10kg、牛肉浸粉10kg、酵母浸粉10kg、葡萄糖5kg、乙酸钠5kg、柠檬酸铵2kg、Tween801kg、KHPO2kg、MgSO·7HO0.2kg、MnSO·HO0.05k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PH6.8,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1000mL,将菌种斜面按环/50~10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35~37℃静置培养24h~48h;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35~37℃静置培养24h~48h;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35~37℃静置培养24h~48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混合菌液中的3种菌液在各种发酵底物中的接种量和混合比例为:胚芽粕中:产朊假丝酵母、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的混合比例为1:1:1,按发酵底物重量的5~10%接种;玉米喷浆纤维中: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2:4:4,按发酵底物重量的5~10%接种;菜粕中: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4:1:5,按发酵底物重量的5~10%接种;米糠粕中: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3:4:3,按发酵底物重量的5~10%接种;步骤(2)中所述的好氧发酵,是将各种发酵底物接种后分别混合均匀后平铺在发酵床上,发酵物料堆高厚度为25~30cm,控制温度在28~32℃,相对湿度在85~90%的条件下发酵48~72h,发酵期间每隔24h将物料翻动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各发酵底物首次发酵完毕后的混合,是按以下比例:胚芽粕180~200重量份、玉米喷浆纤维180~200重量份、菜粕280~320重量份、米糠粕280~320重量份;步骤(3)中所述的二次发酵,是将发酵底物接种植物乳杆菌后,均匀平铺在发酵床上,发酵物料堆高厚度为25~30cm,控制温度在35~37℃,相对湿度在85~90%的条件下发酵24~48h,发酵过程中物料用塑料布全部苫盖进行厌氧发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低温烘干的温度为100~120℃,所述烘干后物料的粉碎的粒度为至少95%通过80目筛且100%通过60目筛。 10.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属 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争粮的矛盾日趋突出,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都在寻找和研究新的饲料资源,其中,益生 菌固态发酵饲料尤其受到重视。应用益生菌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蛋白饲料、单 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不仅可以提供大量优质的饲料蛋白源,而且还能开发 出具特殊功能的饲料添加剂。采用益生菌固态发酵技术处理粮食加工副产品 如饼粕类和纤维类饲料原料,不但可以提高其消化利用率,同时还可以对原 料中所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农药残留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起到有效的降解作 用。积极利用粮食加工副产品为原料,进行益生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 满足饲料业、养殖业的需求,缓解饲料供需矛盾,同时也能解决农副产品利 用率低下造成的浪费。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 发酵手段来处理粮食加工副产品,使其成为家畜绿色饲料来源,不仅能促进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而且也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变 废为宝。同时,近些年来由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和动物的不规范饲养 管理,饲料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从2005年苏丹红事件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 件再到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接踵而来的饲料安全问题使我国畜牧业、养殖 业以及乳品业不断受到重创,同时也使食品安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只有从食物链的角度综合考虑,才能获 得彻底解决。而运用益生菌固态发酵技术生产的饲料产品因其所具备的营养 丰富、促进快速生长、绿色环保等多种优点正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大力的推广 和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适应上述形式,提供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 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发酵底物分别加水拌料,然后蒸煮灭菌;

(2)灭菌后的发酵底物温度降至28~35℃时,将混合菌液加入灭菌后 的发酵底物中拌均匀,在恒温条件下好氧发酵;

(3)发酵底物发酵完毕后,混合后接入乳酸菌,然后进行二次发酵;

(4)发酵完毕的物料经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所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成品;

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底物包括:胚芽粕、玉米喷浆纤维、菜粕以及 米糠粕;

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菌液为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地衣 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的菌液 混合得到的混合菌液;

步骤(3)中所述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接 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5~10%。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加水拌料,是对发酵底物 按料水比1:1~2加水后进行拌料,拌料后发酵底物的水分在45~55%之间;

步骤(1)中所述的蒸煮灭菌,是在115~121℃、0.07~0.11MPa条件下 蒸煮灭菌20~30min。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 的: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130.1g和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 在温度115~121℃下灭菌15~30min;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玉米粉10kg、蔗糖蜜100kg、葡萄 糖10kg、麦芽浸粉10kg、大豆蛋白胨5kg、MgSO4·7H2O1kg、KH2PO41.5kg, 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 面按环/50~10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8~30℃下以100~ 130r/min振荡培养24~48h;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 到二级种子罐中,在28~30℃、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 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48h;

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 到发酵罐中,在28~30℃、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 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 的: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浸膏3g、NaCl5g,蒸馏水1000mL 混合均匀,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kg、麸皮10kg、豆饼粉 6kg、酵母浸粉5kg、MgSO4·7H2O0.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 115~121℃下灭菌20~30min;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 面按环/50~7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30~32℃下以100~ 130r/min振荡培养24~48h;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 到二级种子罐中,在30~32℃、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 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

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 到发酵罐中,在30~32℃、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 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白地霉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5°Bé麦芽汁1000mL,PH自然,在温度115~121℃ 下灭菌20min~30min;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kg、大豆蛋白胨5kg、酵 母浸粉5kg、玉米粉10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 灭菌20min~30min;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 面按环/50~10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8~30℃、100~ 130r/min、振荡培养24h~48h;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 到二级种子罐中,在28~30℃、通风量体积比为1:0.5~1的条件下、以100~ 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

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 到发酵罐中,在28~30℃、通风量体积比1:0.5~1的条件下、以100~ 120r/min机械搅拌,培养24h~48h。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所述的植物乳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酪蛋白胨10g、牛肉浸粉10g、酵母浸粉10g、葡 萄糖5g、乙酸钠5g、柠檬酸铵2g、Tween801g、K2HPO42g、MgSO4·7H2O0.2g、 MnSO4·H2O0.0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pH6.8,在温度115~121℃下 灭菌20~30min;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全脂奶粉10kg、牛肉浸粉10kg、酵 母浸粉10kg、葡萄糖5kg、乙酸钠5kg、柠檬酸铵2kg、Tween801kg、K2HPO42kg、MgSO4·7H2O0.2kg、MnSO4·H2O0.05k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PH6.8, 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1000mL,将菌种斜 面按环/50~10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35~37℃静置培养 24h~48h;

二级种子培养: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 种到二级种子罐中,35~37℃静置培养24h~48h;

液体发酵培养: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 种到发酵罐中,35~37℃静置培养24h~48h。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混合菌液中的3种菌液在 各种发酵底物中的接种量和混合比例为:

胚芽粕中:产朊假丝酵母、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的混合比例为1:1:1, 按发酵底物重量的5~10%接种;

玉米喷浆纤维中: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 2:4:4,按发酵底物重量的5~10%接种;

菜粕中: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4:1:5,按 发酵底物重量的5~10%接种;

米糠粕中: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3:4:3, 按发酵底物重量的5~10%接种;

步骤(2)中所述的好氧发酵,是将各种发酵底物接种后分别混合均匀后 平铺在发酵床上,发酵物料堆高厚度为25~30cm,控制温度在28~32℃, 相对湿度在85~90%的条件下发酵48~72h,发酵期间每隔24h将物料翻动 一次。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3)中的各发酵底物首次发酵完毕后的 混合,是按以下比例:

胚芽粕180~200重量份、玉米喷浆纤维180~200重量份、菜粕280~ 320重量份、米糠粕280~320重量份;

步骤(3)中所述的二次发酵,是将发酵底物接种植物乳杆菌后,均匀平 铺在发酵床上,发酵物料堆高厚度为25~30cm,控制温度在35~37℃,相 对湿度在85~90%的条件下发酵24~48h,发酵过程中物料用塑料布全部苫 盖进行厌氧发酵。

如上所述的方法,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的低温烘干的温度为100~ 120℃,所述烘干后物料的粉碎的粒度为至少95%通过80目筛且100%通过 60目筛。

如上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如上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其中的粗蛋白质含量(DM)≥21.50%,真蛋白含量(DM) ≥20.00%,粗纤维含量(DM)≤2.85%,硫代葡萄糖苷总量(DM)≤10.50μmol/g, 粗灰分(DM)≤2%,地衣芽孢杆菌(CFU/g)≥8×108,产朊假丝酵母(CFU/g) ≥2.5×108、白地霉(CFU/g)≥3.0×107、植物乳杆菌(CFU/g)≥8.0×1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选用性能优良的生产菌种,采用先进的益生菌固态发酵技术,以 胚芽粕、菜粕、米糠粕、喷浆纤维为原料,经蒸煮、灭菌后分别接种由产朊 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白地霉 (Geotrichum candidum)组成的混合菌液进行首次固态发酵,发酵完毕后将 各种发酵原料按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接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再进行二次固态发酵,发酵完毕进行烘干、粉碎,从而能够获得优质的益生 菌固态发酵饲料产品。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 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本发明方法,经益生菌固态发酵后的杂粕粗蛋白和真蛋白等营养 成分大幅提高,粗纤维、粗灰分以及某些抗营养因子得到了有效的降解,并 且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2、采用本发明方法,经益生菌固态发酵后的杂粕消化利用率较未发酵前 有较大的提高,其中富含的有益菌活菌和菌体代谢产物为动物胃肠道微生物 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同时对调节动物消化吸收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营养均衡、益生菌活菌数较 高,本发明产品中的粗蛋白质含量(DM)≥21.50%,真蛋白含量(DM)≥20.00%, 粗纤维含量(DM)≤2.85%,硫代葡萄糖苷总量(DM)≤10.50μmol/g,粗灰 分(DM)≤2%,地衣芽孢杆菌(CFU/g)≥8×108,产朊假丝酵母(CFU/g)≥2.5×108、 白地霉(CFU/g)≥3.0×107、植物乳杆菌(CFU/g)≥8.0×108。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及特点,但这些实施例并非 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地衣芽孢杆 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和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是分别购买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GMCC)和中国农业微生物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ACCC)的野生菌种。 保藏号分别为:CGMCC2.1180、ACCC11090、CGMCC2.0498、CGMCC1.555。

实施例1

参见图1,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益生菌固态发酵饲料:

1.分别准备胚芽粕1000kg、菜粕1000kg、米糠粕1000kg、喷浆纤维 1000kg作为发酵底物,其中,胚芽粕经粗粉碎过40目筛。

2.发酵底物按料水比1:1进行加水拌料,将物料水分调节到50%左右, 然后在121℃、0.11MPa条件下蒸煮灭菌30min。

3.将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分别按以下方法进行增菌培养和液态发酵:

(1)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A.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130.1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 匀,在温度115℃下灭菌15min。

B.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玉米粉10kg、蔗糖蜜100kg、葡 萄糖10kg、麦芽浸粉10kg、大豆蛋白胨5kg、MgSO4·7H2O1kg、KH2PO41.5kg, 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C.培养条件: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 面按环/10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28℃、130r/min、振荡培养 24h。

二级种子培养:1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二级种子培养基5L,将经所述一 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28℃、通风量体 积比1:1、机械搅拌100r/min、培养24h。

液体发酵培养:50L自动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25L,将经所述二级种子 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28℃、通风量体积比1:1、机 械搅拌100r/min、培养24h。

(2)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A.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浸膏3g、NaCl5g,蒸馏水 1000mL混合均匀,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B.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kg、麸皮10kg、豆饼 粉6kg、酵母浸粉5kg、MgSO4·7H2O0.5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 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C.培养条件: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 面按环/5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30℃、130r/min、振荡培养 24h。

二级种子培养:1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二级种子培养基5L,将经所述一 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30℃、通风量体 积比1:1、机械搅拌100r/min、培养24h。

液体发酵培养:5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25L,将经所述二级 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30℃、通风量体积比1:1、 机械搅拌100r/min、培养24h。

(3)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

A.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5°Bé麦芽汁1000mL,PH自然,在温度115~ 121℃下灭菌20~30min。

B.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0kg、大豆蛋白胨5kg、 酵母浸粉5kg、玉米粉10kg,无菌纯水1000L,pH自然,在温度115~121℃ 下灭菌20~30min。

C.培养条件: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将菌种斜 面按环/5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30℃、130r/min、振荡培养 24h。

二级种子培养:1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二级种子培养基5L,将经所述一 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30℃、通风量体 积比1:1、机械搅拌100r/min、培养24h。

液体发酵培养:5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25L,将经所述二级 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30℃、通风量体积比1:1、 机械搅拌100r/min、培养24h。

(4)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酪蛋白胨10g、牛肉浸粉10g、酵母浸粉10g、 葡萄糖5g、乙酸钠5g、柠檬酸铵2g、Tween801g、K2HPO42g、MgSO4·7H2O 0.2g、MnSO4·H2O0.05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pH6.8,在温度115~121℃ 下灭菌20~30min。

B.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全脂奶粉10kg、牛肉浸粉10kg、 酵母浸粉10kg、葡萄糖5kg、乙酸钠5kg、柠檬酸铵2kg、Tween801kg、K2HPO42kg、MgSO4·7H2O0.2kg、MnSO4·H2O0.05kg,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pH6.8, 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C.培养条件:

一级种子培养: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1000mL,将菌种斜 面按环/5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24h。

二级种子培养:1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二级种子培养基5L,将经所述一 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37℃静置培养 24h。

液体发酵培养:50L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25L,将经所述二级 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37℃静置培养24h。

4.在灭菌后的各种发酵底物温度降到30℃时,即开始进行接种,产朊假 丝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白地霉3种菌液在各种发酵底物中的接种量和混合 比例为:

胚芽粕:产朊假丝酵母、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混合比例1:1:1,按发酵 底物重量百分比接种量10%。

玉米喷浆纤维: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合比例2:4:4,按 发酵底物重量百分比接种量10%。

菜粕: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混合比例4:1:5,按发酵底 物重量百分比接种量10%。

米糠粕: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比例3:4:3,按发酵底物 重量百分比接种量10%。

5.各种发酵底物接种后,分别混合均匀平铺在发酵床上,发酵物料堆高 厚度为25cm,控制温度30℃,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72h,发酵期间 每隔24h将物料翻动一次。

6.各发酵底物首次发酵结束后,按以下比例配比并混合进行二次发酵:

胚芽粕200重量份、玉米喷浆纤维200重量份、菜粕300重量份、米糠 粕300重量份。

二次发酵所用菌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接种量为 发酵底物重量的8%。

发酵条件:发酵底物接种植物乳杆菌后均匀平铺在发酵床上,发酵物料 堆高厚度为30cm,控制温37℃,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48h,发酵过 程中物料用塑料布全部苫盖进行厌氧发酵。

7.发酵完毕的物料经100℃低温烘干后进行细粉碎即得到微生物饲料添 加剂成品,粉碎粒度为至少95%通过80目筛、100%通过60目筛。

8.按照以上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粗蛋白质含量(DM) ≥26.13%,真蛋白含量(DM)≥24.38%,粗纤维含量(DM)≤2.90%,硫代葡 萄糖苷总量(DM)≤10.02μmol/g,粗灰分(DM)≤1.85%,地衣芽孢杆菌(CFU/g) ≥1.5×109,产朊假丝酵母(CFU/g)≥6.0×108、白地霉(CFU/g)≥5.0×107、植 物乳杆菌(CFU/g)≥5.0×108。底物发酵前和发酵后营养指标变化见表1。

表1底物发酵前与发酵后营养指标比对表

项目 发酵前 发酵后 粗蛋白(%) 19.30 26.13

真蛋白(%) 17.50 24.38 粗纤维(%) 6.26 2.90 粗灰分(%) 4.27 1.85 硫苷(μmol/g) 21.00 10.02 产朊假丝酵母(CFU/g) - 6.0×108 白地霉(CFU/g) - 5.0×107 地衣芽孢杆菌(CFU/g) - 1.5×109 植物乳杆菌(CFU/g) - 5.0×108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益生菌固态发酵饲料:

1.分别准备胚芽粕1000kg、菜粕1000kg、米糠粕1000kg、喷浆纤维 1000kg作为发酵底物,其中,胚芽粕经粗粉碎过40目筛。

2.发酵底物按料水比1:1进行加水拌料,将物料水分调节到50%左右, 然后在121℃、0.11MPa条件下蒸煮灭菌30min。

3.将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分别按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增菌培养和液态发酵。

4.在灭菌后的各种发酵底物温度降到30℃时,即开始进行接种,产朊假 丝酵母、地衣芽孢杆菌和白地霉3种菌液在各种发酵底物中的接种量和混合 比例为:

胚芽粕:产朊假丝酵母、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混合比例1:1:1,按发酵 底物重量百分比接种量6%。

玉米喷浆纤维: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合比例2:4:4,按 发酵底物重量百分比接种量6%。

菜粕: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混合比例4:1:5,按发酵底 物重量百分比接种量6%。

米糠粕:地衣芽孢杆菌、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比例3:4:3,按发酵底物 重量百分比接种量6%。

5.各种发酵底物接种后,分别混合均匀平铺在发酵床上,发酵物料堆高 厚度为25cm,控制温度30℃,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72h,发酵期间 每隔24h将物料翻动一次。

6.各发酵底物首次发酵结束后,按以下比例配比并混合进行二次发酵:

胚芽粕180重量份、玉米喷浆纤维180重量份、菜粕320重量份、米糠 粕320重量份。

二次发酵所用菌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接种量为 发酵底物重量的10%。

发酵条件:发酵底物接种植物乳杆菌后均匀平铺在发酵床上,发酵物料 堆高厚度为30cm,控制温37℃,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48h,发酵过 程中物料用塑料布全部苫盖进行厌氧发酵。

7.发酵完毕的物料经100℃低温烘干后进行细粉碎即得到微生物饲料添 加剂成品,粉碎粒度为至少95%通过80目筛、100%通过60目筛。

8.按照以上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粗蛋白质含量(DM) ≥21.50%,真蛋白含量(DM)≥20.00%,粗纤维含量(DM)≤2.85%,硫代葡 萄糖苷总量(DM)≤10.50μmol/g,粗灰分(DM)≤2%,地衣芽孢杆菌(CFU/g) ≥8×108,产朊假丝酵母(CFU/g)≥2.5×108、白地霉(CFU/g)≥3.0×107、植 物乳杆菌(CFU/g)≥8.0×108。底物发酵前和发酵后营养指标变化见表2。

表2底物发酵前与发酵后营养指标比对表

项目 发酵前 发酵后 粗蛋白(%) 19.18 21.50 真蛋白(%) 17.2 20.00 粗纤维(%) 6.18 2.85 粗灰分(%) 4.30 2.00 硫苷(μmol/g) 22.40 10.50 产朊假丝酵母(CFU/g) - 2.5×108 白地霉(CFU/g) - 3.0×107 地衣芽孢杆菌(CFU/g) - 8×108 植物乳杆菌(CFU/g) - 8.0×108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7263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0 CN 102972635 A *CN102972635A* (21)申请号 201210494715.8 (22)申请日 2012.11.28 A23K 1/16(2006.01) A23K 1/14(2006.01) (71)申请人 张有聪 地址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安宁庄西路 15 号怡美家园 1 号楼 3 单元 102 室 (72)发明人 张有聪 史彬林 郝永清 岳彦 任宏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00 代理人 王淳 (54) 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

2、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 剂的方法 (57) 摘要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 剂的方法, 是将发酵底物分别加水拌料, 然后蒸煮 灭菌 ; 待温度降至 28 35时, 将混合菌液加入 灭菌后的发酵底物中拌均匀, 在恒温条件下好氧 发酵 ; 发酵底物发酵完毕后, 混合后接入乳酸菌, 然后进行二次发酵 ; 发酵完毕的物料经低温烘干 后进行粉碎即得所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成品。所 述的发酵底物包括 : 胚芽粕、 玉米喷浆纤维、 菜粕 以及米糠粕 ; 所述的混合菌液为产朊假丝酵母、 地衣芽孢杆菌和白地霉的菌液混合得到的混合菌 液 ; 所述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 接种量为发酵 底物重量的 。

3、5 10%。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 页 1/3 页 2 1.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1) 将发酵底物分别加水拌料, 然后蒸煮灭菌 ; (2) 灭菌后的发酵底物温度降至 28 35时, 将混合菌液加入灭菌后的发酵底物中拌 均匀, 在恒温条件下好氧发酵 ; (3) 发酵底物发酵完毕后, 混合后接入乳酸菌, 然后进行二次发酵 ; (4) 发酵完毕的物料经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所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成品 。

4、; 步骤 (1) 中, 所述的发酵底物包括 : 胚芽粕、 玉米喷浆纤维、 菜粕以及米糠粕 ; 步骤 (2) 中, 所述的混合菌液为产朊假丝酵母、 地衣芽孢杆菌和白地霉的菌液混合得到 的混合菌液 ; 步骤 (3) 中所述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 接种量为发酵底物重量的 5 1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所述的加水拌料, 是对发酵底 物按料水比 1:1 2 加水后进行拌料, 拌料后发酵底物的水分在 45 55% 之间 ; 步骤 (1) 中所述的蒸煮灭菌, 是在 115 121、 0.07 0.11MPa 条件下蒸煮灭菌 20 30min。 3. 根据权。

5、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菌液是按以下方法 制成的 :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麦芽汁培养基130.1g和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 在温度115 121下灭菌 15 30min ;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玉米粉 10kg、 蔗糖蜜 100kg、 葡萄糖 10kg、 麦芽浸 粉 10kg、 大豆蛋白胨 5kg、 MgSO47H2O1kg、 KH2PO41.5kg, 无菌纯水 1000L, pH 自然,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 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 5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 /50。

6、 10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28 30下以 100 130r/min 振荡培养 24 48h ; 二级种子培养 :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 罐中, 在 28 30、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拌、 培 养 24 48h ; 液体发酵培养 :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 在 28 30、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拌, 培养 24h 48h。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7、 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 制成的 :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蛋白胨10g、 牛肉浸膏3g、 NaCl5g, 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 在温 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葡萄糖 10kg、 麸皮 10kg、 豆饼粉 6kg、 酵母浸粉 5kg、 MgSO47H2O0.5kg, 无菌纯水 1000L, pH 自然,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 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 5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 /50 7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3032下以100130。

8、r/min振荡培养2448h ; 二级种子培养 :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72635 A 2 2/3 页 3 罐中, 在 30 32、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拌, 培 养 24h 48h ; 液体发酵培养 :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 在 30 32、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拌, 培养 24h 48h。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白。

9、地霉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5 B 麦芽汁 1000mL, pH 自然,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min 30min ;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葡萄糖 10kg、 大豆蛋白胨 5kg、 酵母浸粉 5kg、 玉米 粉 10kg, 无菌纯水 1000L, pH 自然,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min 30min ;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 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 5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 /50 10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28 30、 100 130r/min、 振荡培养 24h 48h ; 二级种子培养。

10、 :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 罐中, 在 28 30、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拌, 培 养 24h 48h ; 液体发酵培养 :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 在2830、 通风量体积比1:0.51的条件下、 以100120r/min机械搅拌, 培养24h 48h。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植物乳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 成的 :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酪蛋白胨 10g、 牛肉浸粉 10g、 酵母浸粉 10g、 葡萄糖 5g、。

11、 乙酸钠 5g、 柠檬酸铵 2g、 Tween801g、 K2HPO42g、 MgSO47H2O0.2g、 MnSO4H2O0.05g, 蒸馏水 1000mL 混合均匀, pH6.8,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全脂奶粉 10kg、 牛肉浸粉 10kg、 酵母浸粉 10kg、 葡 萄 糖 5kg、乙 酸 钠 5kg、柠 檬 酸 铵 2kg、 Tween801kg、 K2HPO42kg、 MgSO47H2O0.2kg、 MnSO4 H2O0.05kg, 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 PH6.8, 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12、 ;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 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 10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 /50 10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35 37静置培养 24h 48h ; 二级种子培养 :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 罐中, 35 37静置培养 24h 48h ; 液体发酵培养 :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罐 中, 35 37静置培养 24h 48h。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 中, 所述混合菌液中的 3 种菌液 在各种发酵底物中的接种量和混合比例为 : 胚芽粕中。

13、 : 产朊假丝酵母、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的混合比例为 1:1:1, 按发酵底物重 量的 5 10% 接种 ; 玉米喷浆纤维中 :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 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 2:4:4, 按发酵 底物重量的 5 10% 接种 ; 菜粕中 :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 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 4:1:5, 按发酵底物重量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72635 A 3 3/3 页 4 的 5 10% 接种 ; 米糠粕中 :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 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 3:4:3, 按发酵底物重 量的 5 10% 接种 ; 步骤 (2) 中所述的好氧发酵, 是将各种发酵。

14、底物接种后分别混合均匀后平铺在发酵床 上, 发酵物料堆高厚度为 25 30cm, 控制温度在 28 32, 相对湿度在 85 90% 的条件 下发酵 48 72h, 发酵期间每隔 24h 将物料翻动一次。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的各发酵底物首次发酵完毕后 的混合, 是按以下比例 : 胚芽粕 180 200 重量份、 玉米喷浆纤维 180 200 重量份、 菜粕 280 320 重量份、 米糠粕 280 320 重量份 ; 步骤 (3) 中所述的二次发酵, 是将发酵底物接种植物乳杆菌后, 均匀平铺在发酵床上, 发酵物料堆高厚度为 25 30cm, 控。

15、制温度在 35 37, 相对湿度在 85 90% 的条件下发 酵 24 48h, 发酵过程中物料用塑料布全部苫盖进行厌氧发酵。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中所述的低温烘干的温度为 100 120, 所述烘干后物料的粉碎的粒度为至少 95% 通过 80 目筛且 100% 通过 60 目筛。 10. 按照权利要求 1 9 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72635 A 4 1/9 页 5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16、, 属于微生物 饲料添加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人畜争粮的矛盾日趋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世界 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都在寻找和研究新的饲料资源, 其中, 益生菌固态发酵饲料尤其受到 重视。 应用益生菌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蛋白饲料、 单细胞蛋白和菌体蛋白, 不仅可以提供大量 优质的饲料蛋白源, 而且还能开发出具特殊功能的饲料添加剂。采用益生菌固态发酵技术 处理粮食加工副产品如饼粕类和纤维类饲料原料, 不但可以提高其消化利用率, 同时还可 以对原料中所含有的抗营养因子、 农药残留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起到有效的降解作用。积 极利用粮食加工副产品为原料, 进行益生菌固态发。

17、酵生产蛋白饲料, 满足饲料业、 养殖业的 需求, 缓解饲料供需矛盾, 同时也能解决农副产品利用率低下造成的浪费。 随着农业生物技 术的发展, 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发酵手段来处理粮食加工副产品, 使其成为家畜绿色 饲料来源, 不仅能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而且也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 用, 变废为宝。同时, 近些年来由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滥用和动物的不规范饲养管理, 饲 料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从2005年苏丹红事件到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再到2011年的瘦肉精 事件, 接踵而来的饲料安全问题使我国畜牧业、 养殖业以及乳品业不断受到重创, 同时也使 食品安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威胁。

18、。 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 只有从食物链的角 度综合考虑, 才能获得彻底解决。而运用益生菌固态发酵技术生产的饲料产品因其所具备 的营养丰富、 促进快速生长、 绿色环保等多种优点正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大力的推广和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适应上述形式, 提供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 添加剂的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0006 (1) 将发酵底物分别加水拌料, 然后蒸煮灭菌 ; 0007 (2) 灭菌后的发酵底物温度降至 28 35时, 将混合菌。

19、液加入灭菌后的发酵底物 中拌均匀, 在恒温条件下好氧发酵 ; 0008 (3) 发酵底物发酵完毕后, 混合后接入乳酸菌, 然后进行二次发酵 ; 0009 (4) 发酵完毕的物料经低温烘干后进行粉碎即得所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成品 ; 0010 步骤 (1) 中, 所述的发酵底物包括 : 胚芽粕、 玉米喷浆纤维、 菜粕以及米糠粕 ; 0011 步骤 (2) 中, 所述的混合菌液为产朊假丝酵母 (Candida utilis)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和白地霉 (Geotrichum candidum) 的菌液混合得到的混合菌 液 ; 说 明 书 CN 10。

20、2972635 A 5 2/9 页 6 0012 步骤 (3) 中所述的乳酸菌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接种量为发 酵底物重量的 5 10%。 0013 如上所述的方法, 优选地, 步骤 (1) 中所述的加水拌料, 是对发酵底物按料水比 1:1 2 加水后进行拌料, 拌料后发酵底物的水分在 45 55% 之间 ; 0014 步骤 (1) 中所述的蒸煮灭菌, 是在 115 121、 0.07 0.11MPa 条件下蒸煮灭菌 20 30min。 0015 如上所述的方法, 优选地, 所述的产朊假丝酵母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 0016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

21、基 : 麦芽汁培养基 130.1g 和蒸馏水 1000mL 混合均匀,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15 30min ; 0017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玉米粉 10kg、 蔗糖蜜 100kg、 葡萄糖 10kg、 麦 芽浸粉 10kg、 大豆蛋白胨 5kg、 MgSO47H2O1kg、 KH2PO41.5kg, 无菌纯水 1000L, pH 自然, 在温 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 0018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50 10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28 30下以 100 130r。

22、/min 振荡培养 24 48h ; 0019 二级种子培养 :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 种子罐中, 在 28 30、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 拌、 培养 24 48h ; 0020 液体发酵培养 :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 罐中, 在 28 30、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拌, 培 养 24h 48h。 0021 如上所述的方法, 优选地, 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 0022 制备。

23、一级种子培养基 : 蛋白胨10g、 牛肉浸膏3g、 NaCl5g, 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 0023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葡萄糖 10kg、 麸皮 10kg、 豆饼粉 6kg、 酵母浸 粉5kg、 MgSO4 7H2O0.5kg, 无菌纯水1000L, pH自然, 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 0024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50 70mL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3032下以100130r/min振荡培养2448h ; 0025 二级种子。

24、培养 :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 种子罐中, 在 30 32、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 拌, 培养 24h 48h ; 0026 液体发酵培养 :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 罐中, 在 30 32、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拌, 培 养 24h 48h。 0027 如上所述的方法, 优选地, 所述的白地霉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 0028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5 B 麦芽汁 1000mL, PH 自。

25、然,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min 30min ; 0029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葡萄糖 10kg、 大豆蛋白胨 5kg、 酵母浸粉 5kg、 玉米粉 10kg, 无菌纯水 1000L, PH 自然,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min 30min ; 说 明 书 CN 102972635 A 6 3/9 页 7 0030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5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50 10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28 30、 100 130r/min、 振荡培养 24h 48h ; 0031 二级种子培养 : 将经所。

26、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 种子罐中, 在 28 30、 通风量体积比为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 拌, 培养 24h 48h ; 0032 液体发酵培养 :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 5 10% 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 罐中, 在 28 30、 通风量体积比 1:0.5 1 的条件下、 以 100 120r/min 机械搅拌, 培养 24h 48h。 0033 如上所述的方法, 优选地, 所述的植物乳杆菌菌液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 : 0034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酪蛋白胨10g、 牛肉浸粉10g、 酵母浸粉10g、 葡。

27、萄糖5g、 乙酸 钠 5g、 柠檬酸铵 2g、 Tween801g、 K2HPO42g、 MgSO47H2O0.2g、 MnSO4H2O0.05g, 蒸馏水 1000mL 混合均匀, pH6.8,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 0035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全脂奶粉 10kg、 牛肉浸粉 10kg、 酵母浸粉 10kg、 葡萄糖 5kg、 乙酸钠 5kg、 柠檬酸铵 2kg、 Tween801kg、 K2HPO42kg、 MgSO47H2O0.2kg、 MnSO4 H2O0.05kg, 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 PH6.8, 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

28、030min ; 0036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 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 10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 /50 10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35 37静置培养 24h 48h ; 0037 二级种子培养 :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 种子罐中, 35 37静置培养 24h 48h ; 0038 液体发酵培养 :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按照5%10%的重量比接种到发酵 罐中, 35 37静置培养 24h 48h。 0039 如上所述的方法, 优选地, 步骤 (2) 中, 所述混合菌液中的 3 种菌液在各种发酵底 物中的接种量和混。

29、合比例为 : 0040 胚芽粕中 : 产朊假丝酵母、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的混合比例为 1:1:1, 按发酵底 物重量的 5 10% 接种 ; 0041 玉米喷浆纤维中 :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 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 2:4:4, 按 发酵底物重量的 5 10% 接种 ; 0042 菜粕中 :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 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 4:1:5, 按发酵底物 重量的 5 10% 接种 ; 0043 米糠粕中 :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 产朊假丝酵母的混合比例为 3:4:3, 按发酵底 物重量的 5 10% 接种 ; 0044 步骤 (2) 中所述的好氧发酵, 是将各种发。

30、酵底物接种后分别混合均匀后平铺在发 酵床上, 发酵物料堆高厚度为 25 30cm, 控制温度在 28 32, 相对湿度在 85 90% 的 条件下发酵 48 72h, 发酵期间每隔 24h 将物料翻动一次。 0045 如上所述的方法, 优选地, 步骤 (3) 中的各发酵底物首次发酵完毕后的混合, 是按 以下比例 : 0046 胚芽粕 180 200 重量份、 玉米喷浆纤维 180 200 重量份、 菜粕 280 320 重量 份、 米糠粕 280 320 重量份 ; 0047 步骤 (3) 中所述的二次发酵, 是将发酵底物接种植物乳杆菌后, 均匀平铺在发酵床 说 明 书 CN 10297263。

31、5 A 7 4/9 页 8 上, 发酵物料堆高厚度为 25 30cm, 控制温度在 35 37, 相对湿度在 85 90% 的条件 下发酵 24 48h, 发酵过程中物料用塑料布全部苫盖进行厌氧发酵。 0048 如上所述的方法, 优选地, 步骤 (4) 中所述的低温烘干的温度为 100 120, 所述 烘干后物料的粉碎的粒度为至少 95% 通过 80 目筛且 100% 通过 60 目筛。 0049 如上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如上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 饲料添加剂, 其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DM) 21.50%, 真蛋白含量 (DM) 20.00%, 粗纤维含量 (DM) 2.85。

32、%, 硫代葡萄糖苷总量 (DM) 10.50mol/g, 粗灰分 (DM) 2%, 地衣芽孢杆菌 (CFU/g) 8108, 产朊假丝酵母 (CFU/g) 2.5108、 白地霉 (CFU/g) 3.0107、 植物乳 杆菌 (CFU/g) 8.0108。 00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 0051 本发明选用性能优良的生产菌种, 采用先进的益生菌固态发酵技术, 以胚芽粕、 菜 粕、 米糠粕、 喷浆纤维为原料, 经蒸煮、 灭菌后分别接种由产朊假丝酵母 (Candida utilis) 、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 白地霉 (Geotrichum ca。

33、ndidum) 组成的混合菌 液进行首次固态发酵, 发酵完毕后将各种发酵原料按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接入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再进行二次固态发酵, 发酵完毕进行烘干、 粉碎, 从而能够获 得优质的益生菌固态发酵饲料产品。 0052 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益生菌和杂粕生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方法具有 以下优点 : 0053 1、 利用本发明方法, 经益生菌固态发酵后的杂粕粗蛋白和真蛋白等营养成分大幅 提高, 粗纤维、 粗灰分以及某些抗营养因子得到了有效的降解, 并且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简 单、 生产成本低, 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0054 2、 采用本发明。

34、方法, 经益生菌固态发酵后的杂粕消化利用率较未发酵前有较大的 提高, 其中富含的有益菌活菌和菌体代谢产物为动物胃肠道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同 时对调节动物消化吸收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0055 3、 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营养均衡、 益生菌活菌数较高, 本发 明产品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DM) 21.50%, 真蛋白含量 (DM) 20.00%, 粗纤维含量 (DM) 2.85%, 硫代葡萄糖苷总量 (DM) 10.50mol/g, 粗灰分 (DM) 2%, 地衣芽孢杆菌 (CFU/ g) 8108, 产朊假丝酵母 (CFU/g) 2.5108、 白地霉 (CFU/g) 3.0。

35、107、 植物乳杆菌 (CFU/g) 8.0108。 附图说明 0056 图 1 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及特点, 但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8 本 发 明 以 下 实 施 例 中 所 用 产 朊 假 丝 酵 母 (Candida utilis) 、 地 衣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白 地 霉 (Geotrichum candidum)和 植 物 乳 杆 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是分别购买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G。

36、MCC) 和 说 明 书 CN 102972635 A 8 5/9 页 9 中国农业微生物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 (ACCC) 的野生菌种。保藏号分别为 : CGMCC2.1180、 ACCC11090、 CGMCC2.0498、 CGMCC1.555。 0059 实施例 1 0060 参见图 1,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益生菌固态发酵饲料 : 0061 1. 分别准备胚芽粕 1000kg、 菜粕 1000kg、 米糠粕 1000kg、 喷浆纤维 1000kg 作为发 酵底物, 其中, 胚芽粕经粗粉碎过 40 目筛。 0062 2. 发酵底物按料水比 1:1 进行加水拌料, 将物料水分调节到 。

37、50% 左右, 然后在 121、 0.11MPa 条件下蒸煮灭菌 30min。 0063 3. 将 产 朊 假 丝 酵 母 (Candida utilis) 、地 衣 芽 孢 杆 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白 地 霉 (Geotrichum candidum) 和 植 物 乳 杆 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分别按以下方法进行增菌培养和液态发酵 : 0064 (1) 产朊假丝酵母 (Candida utilis) 0065 A.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麦芽汁培养基 130.1g, 蒸馏水 1000mL 混合均匀, 在温度 115下灭菌。

38、 15min。 0066 B.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玉米粉 10kg、 蔗糖蜜 100kg、 葡萄糖 10kg、 麦芽浸粉 10kg、 大豆蛋白胨 5kg、 MgSO47H2O1kg、 KH2PO41.5kg, 无菌纯水 1000L, pH 自然, 在 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0067 C. 培养条件 : 0068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 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 5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 /10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28、 130r/min、 振荡培养 24h。 0069 二级种子培养 : 10L 自动种子发酵罐装二级种子。

39、培养基 5L,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 养的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 28、 通风量体积比1:1、 机械搅拌100r/ min、 培养 24h。 0070 液体发酵培养 : 50L 自动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 25L,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菌液 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 28、 通风量体积比1:1、 机械搅拌100r/min、 培养24h。 0071 (2) 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0072 A.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蛋白胨 10g、 牛肉浸膏 3g、 NaCl5g, 蒸馏水 1000mL 混合均 匀, 在温度 115 121下。

40、灭菌 20 30min。 0073 B.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葡萄糖 10kg、 麸皮 10kg、 豆饼粉 6kg、 酵母 浸粉 5kg、 MgSO47H2O0.5kg, 无菌纯水 1000L, pH 自然,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0074 C. 培养条件 : 0075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 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 5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 /5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30、 130r/min、 振荡培养 24h。 0076 二级种子培养 : 10L 自动种子发酵罐装二级种子培养基 5L,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 养的菌液。

41、按照10%的重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 30、 通风量体积比1:1、 机械搅拌100r/ min、 培养 24h。 0077 液体发酵培养 : 50L 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 25L,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 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 30、 通风量体积比1:1、 机械搅拌100r/min、 培养 说 明 书 CN 102972635 A 9 6/9 页 10 24h。 0078 (3) 白地霉 (Geotrichum candidum) 0079 A.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5 B 麦芽汁 1000mL, PH 自然, 在温度 115 121下灭 菌 20 30min。 。

42、0080 B.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葡萄糖 10kg、 大豆蛋白胨 5kg、 酵母浸粉 5kg、 玉米粉 10kg, 无菌纯水 1000L, pH 自然,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0081 C. 培养条件 : 0082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 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 500mL, 将菌种斜面按环 /5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30、 130r/min、 振荡培养 24h。 0083 二级种子培养 : 10L 自动种子发酵罐装二级种子培养基 5L,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 养的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 30、 通风量。

43、体积比1:1、 机械搅拌100r/ min、 培养 24h。 0084 液体发酵培养 : 50L 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 25L,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 菌液按照10%的质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 30、 通风量体积比1:1、 机械搅拌100r/min、 培养 24h。 0085 (4)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0086 A. 制备一级种子培养基 : 酪蛋白胨 10g、 牛肉浸粉 10g、 酵母浸粉 10g、 葡萄糖 5g、 乙酸钠 5g、 柠檬酸铵 2g、 Tween801g、 K2HPO42g、 MgSO47H2O0.2g、 MnSO4H2O0.0。

44、5g, 蒸馏水 1000mL 混合均匀, pH6.8, 在温度 115 121下灭菌 20 30min。 0087 B. 制备二级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 全脂奶粉 10kg、 牛肉浸粉 10kg、 酵母浸粉 10kg、 葡萄糖 5kg、 乙酸钠 5kg、 柠檬酸铵 2kg、 Tween801kg、 K2HPO42kg、 MgSO47H2O0.2kg、 MnSO4 H2O0.05kg, 蒸馏水1000mL混合均匀, pH6.8, 在温度115121下灭菌2030min。 0088 C. 培养条件 : 0089 一级种子培养 : 1000mL 三角瓶中装一级种子培养基 1000mL, 将菌种斜。

45、面按环 /50mL 的比例接种入一级种子培养基中, 37静置培养 24h。 0090 二级种子培养 : 10L 自动种子发酵罐装二级种子培养基 5L, 将经所述一级种子培 养的菌液按照 10% 的质量比接种到二级种子罐中, 37静置培养 24h。 0091 液体发酵培养 : 50L 自动种子发酵罐装发酵培养基 25L, 将经所述二级种子培养的 菌液按照 10% 的质量比接种到发酵罐中, 37静置培养 24h。 0092 4. 在灭菌后的各种发酵底物温度降到 30时, 即开始进行接种, 产朊假丝酵母、 地衣芽孢杆菌和白地霉 3 种菌液在各种发酵底物中的接种量和混合比例为 : 0093 胚芽粕 :。

46、 产朊假丝酵母、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混合比例 1:1:1, 按发酵底物重量 百分比接种量 10%。 0094 玉米喷浆纤维 :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 产朊假丝酵母合比例 2:4:4, 按发酵底物 重量百分比接种量 10%。 0095 菜粕 :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 产朊假丝酵母混合比例 4:1:5, 按发酵底物重量百 分比接种量 10%。 0096 米糠粕 : 地衣芽孢杆菌、 白地霉、 产朊假丝酵母比例 3:4:3, 按发酵底物重量百分 比接种量 10%。 说 明 书 CN 102972635 A 10 7/9 页 11 0097 5. 各种发酵底物接种后, 分别混合均匀平铺在发酵。

47、床上, 发酵物料堆高厚度为 25cm, 控制温度 30, 相对湿度 85 90% 条件下发酵 72h, 发酵期间每隔 24h 将物料翻动一 次。 0098 6. 各发酵底物首次发酵结束后, 按以下比例配比并混合进行二次发酵 : 0099 胚芽粕 200 重量份、 玉米喷浆纤维 200 重量份、 菜粕 300 重量份、 米糠粕 300 重量 份。 0100 二次发酵所用菌种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 接种量为发酵底 物重量的 8%。 0101 发酵条件 : 发酵底物接种植物乳杆菌后均匀平铺在发酵床上, 发酵物料堆高厚度 为30cm, 控制温37, 相对湿度8590%条件下发酵48h, 发酵过程中物料用塑料布全部苫 盖进行厌氧发酵。 0102 7. 发酵完毕的物料经 100低温烘干后进行细粉碎即得到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成 品, 粉碎粒度为至少 95% 通过 80 目筛、 100% 通过 60 目筛。 0103 8. 按照以上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粗蛋白质含量 (DM) 26.13%, 真 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