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6984516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6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27671.4

申请日:

20130731

公开号:

CN103348904A

公开日:

201310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31/00

主分类号:

A01G31/00

申请人:

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夏江平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安岭路999/1001号211室

优先权:

CN201310327671A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方传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椰纤维80-85、多次团粒剂15-20、腐植酸0.1-0.2,且该基质呈块状。其生产工艺为:将椰纤维先进行打毛处理,再加入少量的发酵菌进行充分发酵处理;将重量比为80-85的上述发酵处理后的椰纤维、重量比为15-20的多次团粒剂以及重量比0.1-0.2的腐植酸,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物;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再取一无纺布把圆柱块的周面围起,形成上下通口的培养基质。本专用基质的组成成分的配比充分考虑到针对适合樟树育苗的生长,育苗基质具有优良地保肥、保水、透气的三相结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椰纤维80-85、多次团粒剂15-20、腐植酸0.1-0.2,且该基质呈块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0-15、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0-30、蒙脱石55-6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5-66、丙烯酸钾23-24、水8-10、交联剂0.5-1.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椰纤维先进行打毛处理,再加入少量的发酵菌进行充分发酵处理;2)将重量比为80-85的上述发酵处理后的椰纤维、重量比为15-20的多次团粒剂以及重量比0.1-0.2为腐植酸,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物;3)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再取一无纺布把圆柱块的周面围起,形成上下通口的培养基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0-15、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0-30、蒙脱石55-6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5-66、丙烯酸钾23-24、水8-10、交联剂0.5-1.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培养基质的端面直径为3.0-6.0cm,其高度为7.0-9.0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育苗技术,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樟树为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木材质优,抗虫害、耐水湿,供建筑、造船、家具、箱柜、板料、雕刻等作用;枝叶浓密,树形美观可作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防虫、致密、有香气。是家具、雕刻的良材。科学研究证明,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抗癌功效,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环境中会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因此,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深受园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人工育苗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法。樟树无性繁殖方法生产成本较高,技术难度大,繁殖技术还未成熟,难以广泛推广应用。有性繁殖方法一般采用种子直播育苗方法和营养基质育苗方法。种子直播育苗方法需种子多,育苗时间长,以裸根苗出圃造林成活率低,造林缓苗期长等。营养基质育苗方法,基质一般选用全土或单纯的轻型基质。现有的轻型基质普片存在不具有针对性的培养,而且基质存在保肥、保水、透气的三相结构不理想,不利用樟树的根系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育苗基质不具有针对性,而且其存在保肥、保水、透气的三相结构不理想的缺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椰纤维80-85、多次团粒剂15-20、腐植酸0.1-0.2,且该基质呈块状。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0-15、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0-30、蒙脱石55-6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5-66、丙烯酸钾23-24、水8-10、交联剂0.5-1.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其生产工艺,包括:

1)  将椰纤维先进行打毛处理,再加入少量的发酵菌进行充分发酵处理。

2)  将重量比为80-85的上述发酵处理后的椰纤维、重量比为15-20的多次团粒剂以及重量比0.1-0.2的腐植酸,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物。

3)  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再取一无纺布把圆柱块的周面围起,形成上下通口的培养基质。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0-15、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0-30、蒙脱石55-6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5-66、丙烯酸钾23-24、水8-10、交联剂0.5-1.0,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培养基质的端面直径为3.0-6.0cm,其高度为7.0-9.0cm。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一,       采用椰纤维作为主原料,其取材单一,容易取材;椰纤维经过打毛和发酵处理,使得椰纤维表面更加的粗糙,营养成分的离子化程度高,极大地提高了樟树根部的吸收;椰纤维为可降解材料,可再生资源,符合生态环保要求。

二,       本专用基质的组成成分的配比充分考虑到针对适合樟树育苗的生长,育苗基质具有优良地保肥、保水、透气的三相结构,采用一体化集成技术,一块基质块具有集质材、营养、灭菌、抗病、容器五种功能为一体,完全不需要取土、配肥、堆制、喷药、装钵,只需浇水、直接扦插或移植组培苗方可完成成育苗操作。

三,       由于仅采用经过打毛和发酵处理的椰纤维作为主原料,因此其营养成分及含量容易控制,而且其营养成分的离子化程度高,容易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四,       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再取一无纺布把圆柱块的周面围起的设计,可带块直接移栽,不伤根,无缓苗期,移栽成活率高,培育出的樟树幼苗健壮、根系发达、茎叶粗大、抗旱抗病能力强;运输、搬运以及使用方便;无纺布为可降解材料,对环境无污染。

五,       本多次团粒剂为淡黄色粉末颗粒,其与椰纤维以及腐植酸反应后形成具有十分疏松的团粒结构的育苗基质,极大地利于樟树根系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沿其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椰纤维82.5份、多次团粒剂17份、腐植酸0.15份,且该基质呈块状。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3份、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5份、蒙脱石57份,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5.5份、丙烯酸钾23.5份、水9份、交联剂0.75份,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所述交联剂英文名称:cross-linking agent ,是一种能在线型分子间起架桥作用从而使多个线型分子相互键合交联成网络结构的物质。

樟树育苗专用基质的生产工艺,包括:

1)          将椰纤维先进行打毛处理,再加入少量的发酵菌进行充分发酵处理,椰纤维经过打毛和发酵处理,使得椰纤维表面更加的粗糙,营养成分的离子化程度高,极大地提高了樟树根部的吸收。

2)          将重量比为82.5公斤的上述发酵处理后的椰纤维、重量比为17公斤的多次团粒剂以及重量比0.15公斤的腐植酸,混合搅拌均匀,制成混合物;所述PGPR复合菌肥由巨大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动物粪便、甘蔗渣混合组成;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3份、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5份、蒙脱石57份,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5.5份、丙烯酸钾23.5份、水9份、交联剂0.75份,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3)          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10,再取一无纺布11把圆柱块的周面围起,形成上下通口的培养基质1;该培养基质1的端面直径d为3.0-6.0cm,当培养基质1的端面直径d为4.5cm时较为理想,所述培养基质1高度h为7.0-9.0cm,当培养基质1的高度h为8.0cm时较为理想。具体可参照附图1和图2。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各组分及生产工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基质各组分的含量有所不同。其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椰纤维80份、多次团粒剂15份、腐植酸0.1份。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0份、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0份、蒙脱石55份,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5份、丙烯酸钾23份、水8份、交联剂0.5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各组分及生产工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基质各组分的含量有所不同。其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比为:椰纤维85份、多次团粒剂20份、腐植酸0.2份。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15份、丙烯酰胺-丙烯酸纳共聚物30份、蒙脱石60份,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丙烯酰胺66份、丙烯酸钾24份、水10份、交联剂1.0份。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890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0.16 CN 103348904 A *CN103348904A* (21)申请号 201310327671.4 (22)申请日 2013.07.31 A01G 31/00(2006.01) (71)申请人 厦门市江平生物基质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安岭路 999/1001 号 211 室 (72)发明人 夏江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代理人 方传榜 (54) 发明名称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 (57) 摘要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 包括以。

2、下重量比的 各组分 : 椰纤维 80-85、 多次团粒剂 15-20、 腐植酸 0.1-0.2, 且该基质呈块状。其生产工艺为 : 将椰 纤维先进行打毛处理, 再加入少量的发酵菌进行 充分发酵处理 ; 将重量比为 80-85 的上述发酵处 理后的椰纤维、 重量比为 15-20 的多次团粒剂以 及重量比 0.1-0.2 的腐植酸, 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 混合物 ; 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 块, 再取一无纺布把圆柱块的周面围起, 形成上下 通口的培养基质。本专用基质的组成成分的配比 充分考虑到针对适合樟树育苗的生长, 育苗基质 具有优良地保肥、 保水、 透气的三相结构。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48904 A CN 103348904 A *CN103348904A* 1/1 页 2 1.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 其特征在于 : 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椰纤维 80-85、 多 次团粒剂 15-20、 腐植酸 0.1-0.2, 且该基质呈块状。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 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1。

4、0-15、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 20-30、 蒙脱石 55-60,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 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65-66、 丙烯酸钾23-24、 水8-10、 交联剂0.5-1.0, 并且通 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 过共聚反应而成。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包括 : 1) 将椰纤维先进行打毛处理, 再加入少量的发酵菌进行充分发酵处理 ; 2) 将重量比为 80-85 的上述发酵处理后的椰纤维、 重量比为 15-2。

5、0 的多次团粒剂以及 重量比 0.1-0.2 为腐植酸, 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混合物 ; 3) 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 再取一无纺布把圆柱块的周面围起, 形 成上下通口的培养基质。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2 中,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10-15、 丙烯酰 胺-丙烯酸纳共聚物20-30、 蒙脱石55-60,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丙 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65-66、 丙烯酸钾 23-24、 水 8-10、 。

6、交 联剂 0.5-1.0,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 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3 中, 所 述培养基质的端面直径为 3.0-6.0cm, 其高度为 7.0-9.0c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48904 A 2 1/3 页 3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育苗技术, 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樟树为亚热带地区 (西南地区) 重要的材用和特种经济树种, 根、 木材。

7、、 枝、 叶均可 提取樟脑、 樟脑油, 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 松油二环烃、 樟脑烯、 柠檬烃、 丁香油酚等。 樟脑供 医药、 塑料、 炸药、 防腐、 杀虫等用, 樟油可作农药、 选矿、 制肥皂、 假漆及香精等原料 ; 木材质 优, 抗虫害、 耐水湿, 供建筑、 造船、 家具、 箱柜、 板料、 雕刻等作用 ; 枝叶浓密, 树形美观可作 绿化行道树及防风林。樟树的木材耐腐、 防虫、 致密、 有香气。是家具、 雕刻的良材。科学研 究证明, 樟树所散发出的松油二环烃、 樟脑烯、 柠檬烃、 丁香油酚等化学物质, 有净化有毒空 气的能力, 有抗癌功效, 过滤出清新干净的空气, 沁人心脾。长期生活在有樟树的。

8、环境中会 避免患上很多疑难病症。 因此, 樟树成为南方许多城市和地区园林绿化的首选良木, 深受园 林绿化行业的青睐。 0003 人工育苗采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方法。樟树无性繁殖方法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 难度大, 繁殖技术还未成熟, 难以广泛推广应用。 有性繁殖方法一般采用种子直播育苗方法 和营养基质育苗方法。 种子直播育苗方法需种子多, 育苗时间长, 以裸根苗出圃造林成活率 低, 造林缓苗期长等。营养基质育苗方法, 基质一般选用全土或单纯的轻型基质。现有的轻 型基质普片存在不具有针对性的培养, 而且基质存在保肥、 保水、 透气的三相结构不理想, 不利用樟树的根系的生长。 发明内容 0004 本。

9、发明提供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及其生产工艺, 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育苗 基质不具有针对性, 而且其存在保肥、 保水、 透气的三相结构不理想的缺点。 0005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 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椰纤维 80-85、 多次团粒剂 15-20、 腐植酸 0.1-0.2, 且该基质呈块状。 0006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10-15、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 20-30、 蒙脱石 55-60,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 ; 所 述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10、 65-66、 丙烯酸钾 23-24、 水 8-10、 交联剂 0.5-1.0,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 - 丙 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0007 其生产工艺, 包括 : 1) 将椰纤维先进行打毛处理, 再加入少量的发酵菌进行充分发酵处理。 0008 2) 将重量比为 80-85 的上述发酵处理后的椰纤维、 重量比为 15-20 的多次团粒剂 以及重量比 0.1-0.2 的腐植酸, 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混合物。 0009 3) 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 再取一无纺布把圆柱块的周面围 说 明 书 CN 103348904 A 。

11、3 2/3 页 4 起, 形成上下通口的培养基质。 0010 进一步的, 在步骤 2 中,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 丙 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10-15、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 20-30、 蒙脱石 55-60, 并且通过该各 组分螯合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65-66、 丙烯酸钾 23-24、 水 8-10、 交联剂 0.5-1.0,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 ; 所 述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 0011 进 一 步 的, 步 骤 3 中, 所 述。

12、 培 养 基 质 的 端 面 直 径 为 3.0-6.0cm, 其 高 度 为 7.0-9.0cm。 0012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 一, 采用椰纤维作为主原料, 其取材单一, 容易取材 ; 椰纤维经过打毛和发酵处理, 使得 椰纤维表面更加的粗糙, 营养成分的离子化程度高, 极大地提高了樟树根部的吸收 ; 椰纤维 为可降解材料, 可再生资源, 符合生态环保要求。 0013 二, 本专用基质的组成成分的配比充分考虑到针对适合樟树育苗的生长, 育苗基 质具有优良地保肥、 保水、 透气的三相结构, 采用一体化集成技术, 一块基质块具有集质材、 营养、 。

13、灭菌、 抗病、 容器五种功能为一体, 完全不需要取土、 配肥、 堆制、 喷药、 装钵, 只需浇 水、 直接扦插或移植组培苗方可完成成育苗操作。 0014 三, 由于仅采用经过打毛和发酵处理的椰纤维作为主原料, 因此其营养成分及含 量容易控制, 而且其营养成分的离子化程度高, 容易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生产。 0015 四, 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 再取一无纺布把圆柱块的周面围 起的设计, 可带块直接移栽, 不伤根, 无缓苗期, 移栽成活率高, 培育出的樟树幼苗健壮、 根 系发达、 茎叶粗大、 抗旱抗病能力强 ; 运输、 搬运以及使用方便 ; 无纺布为可降解材料, 对环 境无污染。 0。

14、016 五, 本多次团粒剂为淡黄色粉末颗粒, 其与椰纤维以及腐植酸反应后形成具有十 分疏松的团粒结构的育苗基质, 极大地利于樟树根系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0018 图 2 为本发明沿其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一 一种樟树育苗专用基质, 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椰纤维82.5份、 多次团粒剂17份、 腐植酸0.15份, 且该基质呈块状。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丙 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13 份、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 25 份、 蒙脱石 57 份, 并且通。

15、过该各 组分螯合而成。所述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65.5 份、 丙烯酸钾 23.5 份、 水 9 份、 交联剂 0.75 份,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 所述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应而成。所述交联剂英 文名称 : cross-linking agent , 是一种能在线型分子间起架桥作用从而使多个线型分子 说 明 书 CN 103348904 A 4 3/3 页 5 相互键合交联成网络结构的物质。 0021 樟树育苗专用基质的生产工艺, 包括 : 1) 将椰纤维先进行打毛处理, 再加入少量的发酵菌进行。

16、充分发酵处理, 椰纤维经过打 毛和发酵处理, 使得椰纤维表面更加的粗糙, 营养成分的离子化程度高, 极大地提高了樟树 根部的吸收。 0022 2) 将重量比为 82.5 公斤的上述发酵处理后的椰纤维、 重量比为 17 公斤的多次团 粒剂以及重量比 0.15 公斤的腐植酸, 混合搅拌均匀, 制成混合物 ; 所述 PGPR 复合菌肥由巨 大芽孢杆菌、 固氮菌、 解磷菌、 动物粪便、 甘蔗渣混合组成 ;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 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13 份、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 25 份、 蒙脱 石 57 份,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 。

17、-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 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65.5 份、 丙烯酸钾 23.5 份、 水 9 份、 交联剂 0.75 份, 并且通过该各组 分共聚交联反应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纳经过共聚反 应而成。 0023 3) 将混合物通过造型机压制成蓬松的圆柱块 10, 再取一无纺布 11 把圆柱块的周 面围起, 形成上下通口的培养基质1 ; 该培养基质1的端面直径d为3.0-6.0cm, 当培养基质 1 的端面直径 d 为 4.5cm 时较为理想, 所述培养基质 1 高度 h 为 7.0-9.0cm, 当培养基质 1 的高度 h 为 8.0cm 。

18、时较为理想。具体可参照附图 1 和图 2。 0024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各组分及生产工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区别在于基质各组分的含量有所 不同。其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 椰纤维 80 份、 多次团粒剂 15 份、 腐植酸 0.1 份。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10 份、 丙烯酰 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 20 份、 蒙脱石 55 份,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 - 丙 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65份、 丙烯酸钾23份、 水8份、 交联 剂 0.5 份。 0025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各。

19、组分及生产工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 区别在于基质各组分的含量有所 不同。其包含的组分及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 椰纤维 85 份、 多次团粒剂 20 份、 腐植酸 0.2 份。 所述多次团粒剂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 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15 份、 丙烯酰 胺 - 丙烯酸纳共聚物 30 份、 蒙脱石 60 份, 并且通过该各组分螯合而成 ; 所述丙烯酰胺 - 丙 烯酸盐共聚交联物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 : 丙烯酰胺 66 份、 丙烯酸钾 24 份、 水 10 份、 交 联剂 1.0 份。 0026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 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 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说 明 书 CN 103348904 A 5 1/2 页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8904 A 6 2/2 页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48904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