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话机.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698374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7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80043199.0

申请日:

2004.05.31

公开号:

CN1961562A

公开日:

2007.05.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02(2006.01)

主分类号:

H04M1/02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大井贤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廖凌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话机,两个主体重合,并且另一个主体(3)可通过相对于一个主体(2)滑动而改变该重合的程度,电话机整体长度在滑动方向上伸缩,上述两个主体能够以留有重合的区域L的方式相对于一个主体(2)拉出另一个主体(3),在该拉出状态下,在上述重合区域内,集中设置作为防止两个主体相对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的卡合爪(7)、滑块(4b)以及这些的卡合部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携式电话机,两个主体重合,并且另一个主体可通过相对于一个主体滑动而改变两者重合的程度,从而使便携式电话机的整体长度在滑动方向上伸缩,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主体能够以留有重合的区域的方式相对于一个主体拉出另一个主体,在该拉出状态下,在上述重合区域内,集中设置有防止两个主体相对地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在拉出状态下的重合区域内,令设置在两个主体中的一方上的卡合爪与另一方的主体可滑动地卡合,并且,在上述重合区域内,令设置在上述两个主体中的一方上的滑动片与另一方的主体可滑动地卡合。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在拉出状态下,在具有露出到重合区域外部的操作面的、一方的主体的一部分上形成辅助凹部,在另一方的主体的一部分上形成与上述辅助凹部卡合的辅助凸部,令这些辅助凸部和辅助凹部卡合而防止两个主体相对地旋转。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在辅助凹部中收容有电气连接两个主体的配线部件。

5.
  一种便携式电话机,两个主体重合,并且另一个主体可通过相对于一个主体滑动而改变两者重合的程度,从而使便携式电话机的整体长度在滑动方向上伸缩,其特征在于,
上述两个主体能够以留有重合的区域的方式相对于一个主体拉出另一个主体,在该拉出状态下,在上述重合区域内,集中设置防止两个主体相对地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
在假定以上述滑动方向为Y轴、以上述重合方向为Z轴、在与上述重合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与上述Y轴垂直的方向为X轴而建立三维正交坐标轴时,上述旋转防止机构具有防止以上述X轴为中心而旋转的X轴旋转防止机构、防止以上述Y轴为中心而旋转的Y轴旋转防止机构、防止以上述Z轴为中心而旋转的Z轴旋转防止机构,各个旋转防止机构构成为令在上述一方的主体侧设置的凹部、和在另一方的主体侧设置的凸部卡合。

说明书

便携式电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个主体重合,另一方的主体可以相对于一方的主体滑动使整体长度在滑动方向上伸缩而开闭的便携式电话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两个主体重合,相对于一方的主体,另一方的主体可以通过整体长度在滑动方向上伸缩而开闭的便携式电话机,有例如特开2003-110675号公报所示的便携式电话机,在一个主体的两侧边缘的大致整体长度范围内形成具有旋转防止功能的引导槽,并令设在另一方主体上的滑动片卡合在该引导槽中令其滑动而可开闭。
由于以往的便携式电话机如上所述地构成,所以若从两个主体正好重合的状态令上述两个主体相对滑动而打开,则上述引导槽露出到外部,所以成为设计外观时的限制。此外,若作为滑动部而构成的上述引导槽露出到外部,则有附着污物并影响顺畅滑动的危险。进而,由于上述引导槽形成在主体的两侧边缘的大致整体长度范围,所以存在部品的安装空间变窄等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便携式电话机,两个主体能够以留有重合的区域的方式相对于一个主体拉出另一个主体,在该拉出状态下,在上述重合区域内集中设置防止两个主体相对地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由此令旋转防止机构不通过滑动的过程而露出到外部,且部品的安装空间的变窄程度少。
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两个主体重合,并且另一个主体可通过相对于一个主体滑动而改变两者重合的程度,从而使便携式电话机的整体长度在滑动方向上伸缩,其中,上述两个主体能够以留有重合的区域的方式相对于一个主体拉出另一个主体,在该拉出状态下,在上述重合区域内,集中地设置防止两个主体相对地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
借助本发明,可以得到旋转防止机构不通过滑动的过程而露出到外部,且部品的安装空间的变窄程度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便携式电话机时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打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便携式电话机时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关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便携式电话机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打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便携式电话机时的俯视图。
图5是打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便携式电话机时的正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便携式电话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滑轨以及滑块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卡合爪的立体图。
图10是打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便携式电话机时的图4中的S-S剖视图。
图11是打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便携式电话机时的图4中的C-C剖视图。
图12是关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便携式电话机时的局部立体图。
图13是打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便携式电话机时的局部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按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说明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结构以及动作的概要。
图1、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外观,图1表示关闭状态,图2表示打开状态。
在图1、图2中,便携式电话机大致分为一个主体2和重合在该主体2上的另一个主体3这两个主体。另外,作为在外观上没有示出且既不是主体2也不是主体3的部件,存在连接这些主体2、3的配线部件(柔性基板6,参照图2、图11~图13),对其在下边进行描述。以下,为了便于说明,称位于下侧的主体2为第1主体2,称位于上侧的主体为第2主体3。
第1主体2是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集合体,作为外观可见的主要部件而具备呈平坦的长方体形状的第1机体20、和重合固定在该第1机体20上的第1板21,整体为平坦的长方体形状。
第2主体3也是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的集合体,但外观可见的部件只是第2机体30。第2机体30是平坦的长方体形状,且为与第1主体2大致重叠的大小,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侧,上侧的一部分成为倾斜面30a。在第2机体30的内侧,使用形成在倾斜面30a上的螺纹孔30c,通过作为后述的固定机构的螺纹件84(参照图2、图3、图4)固定第2板31。
第1主体2和第2主体3构成为在长度方向上相对滑动而偏离,谈不上哪个主体为固定侧、哪个主体为移动侧,但在此以第2主体3相对第1主体2移动来进行说明。
便携式电话机1如图1所示,可成为在第1主体2上对齐并重叠第2主体3的关闭状态,此外,相对于该关闭状态,可变为如图2所示的令第2主体3相对于第1主体2在长度方向上滑动而拉出的打开状态。
即,便携式电话机的两个主体重合,且另一个主体可通过相对于一个主体滑动而改变两者的重合程度,令便携式电话机的整体长度在滑动方向上伸缩。
但是,并不是无限制地拉出,借助止动机构的功能令作为两个主体的第1主体2和第2主体3构成为,可留有在图2所示区间L的范围内重合的区域,相对于一个主体(第1主体2)拉出另一个主体(第2主体3)。
在留有在区间L的范围内重合的区域而拉出时,一直隐藏在第1主体2的操作键21a以可操作的状态露出。以图2所示的打开状态拉出的第1主体2可回复到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
假定以上述滑动方向为Y轴,以上述重合方向为Z轴,在与上述重合的平面平行的平面内以与上述Y轴垂直的方向为X轴,如上所述地建立三维正交坐标轴时,上述重合区域是在Y轴方向的区间L中第1主体2和第2主体3重合的区域。
这样,在拉出的状态下的上述重合区域内,集中设置防止两个主体相对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的构成是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的特征。旋转防止机构的详细内容在后面描述,由此,可以得到旋转防止机构不通过滑动的过程而露出到外部,且部品的安装空间的变窄程度少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令作为重合区域的沿Y轴方向的距离的区间L为在Y轴方向的各主体的整体长度的大致一半的距离。该区间L对于第1主体2来说是从Y轴方向的右端朝向左侧而占据的区间,关于第2主体3是从Y轴方向的左端朝向右侧而占据的区间。
参照图2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内部结构。
图3分解表示图1的关闭状态下的便携式电话机1。此外,图4是图2的打开状态时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俯视图,图5是从X轴方向观察图4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正视图,图6是图4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H-H剖视图,图7是放大表示图6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8、图9是各个部件的立体图,图10是图4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S-S剖视图,图11是图4的便携式电话机1的C-C剖视图。
首先,对第1主体2,对作为其主要构成部件的第1机体20、第1板32以及位于这些部件间的部件进行说明。
第1机体20,Y轴方向上的右端部与第1板21的右端部一致,这是第1主体2的右端部。在该第1机体20的上表面,在形成在Y轴方向靠右侧的部分上的凹部内固定有基板5。在基板5的上表面上设置连接器5a。此外,在第1机体20的上表面上,在X轴方向上的基板5的两侧固定与Y轴方向平行的两个滑轨4a。
滑轨4a如图6、图7中表示的其剖面形状那样,此外,如图8所示,是上部开口且在Y轴方向上形成长槽4a1的长条部件,在该槽4a1内可滑动地嵌合作为由长方体的块构成的滑动片的滑块4a。
滑块4b可在槽4a1内滑动,但在该槽4a1的两端部处被后述的设置在第1板21上的狭缝21b的端部止动而停止滑动。
滑轨4a的配置位置是相应于第1机体20的上表面且包含在区间L的区域。如上所述,滑块4b可在形成在滑轨4a上的槽4a1内滑动,但在图3中,在Y轴方向上位于槽4a1的左端部。
在第1机体20的上表面上重叠固定Z轴方向的厚度比第1机体20薄、正好与第1机体20重合的大小的第1板21。另外,在第1板21的背面和第1机体20的上表面之间,如图6、图7所示,在X方向的中央部形成间隙。在图6、图7中为了避免图面的烦杂而省略了位于上述间隙上的连接器5a以及其附带的部件。
在第1板21的下表面上,分别形成收容两根导轨4a的槽,进而,这些槽中,与导轨4a各槽4a1的正上方位置相应的部位借助与这些槽4a1大致相同宽度的狭缝21b而连通到上侧。
如图6、图7所示,滑块4b可滑动地嵌合贯通于这些狭缝21b而从第1板2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因此,狭缝21b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起到滑块4b的止动器的功能。
在图3、图7、图12中,在第1板21的上表面上形成两个凸出部21d。这些凸出部21d在区间L之间的区域内,设置在相当于各狭缝21b的左端部的位置且邻接这些狭缝21b的位置,形成为向Z轴方向上侧突出。
如图3所示,对于第1板21,在这些两个凸出部21d之间,形成X轴方向较长的矩形的开口21e。呈带状的柔性基板6的一端侧通过该开口21e延伸,设置在该柔性基板6的一端侧的连接器6a与基板5的连接器5a连接。
接着,对第2主体3,对作为其主要构成部件的第2机体30和第2板31以及位于这些部件之间的部件进行说明。
在第2机体30的下表面上形成框状的凹部,在该凹部的中央处形成矩形的碟状的浅凹部,在该浅凹部中安装固定基板9(参照图4、图11)。
在基板9的下表面上设置连接器9a(图3中未图示,参照图11),该连接器9a与上述的一端部连接到连接器5a的柔性基板6的另一端侧上设置的连接器6b连接。此时,柔性基板6的另一端侧绕过第2板31的左端部而到达连接器9a。
围着基板9,在第2机体30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上述框状凹部中安装固定比第2机体30小一圈的大小的第2板31。该固定机构可分解地固定,对于第2板31上的右端部可从下侧由螺纹件83固定,对于第2板31上的左端部可从第2机体30的上侧由螺纹件84固定。
在图3中,对于第2板31,在相当于长度方向的Y轴方向上,在从第2机体30的左端部向着右侧延伸的区间L之间的区域内设置安装座31a。该安装座31a如图6、图7所示,位于贯通第1板21的狭缝21b的滑块4b的正上方位置。
螺纹件81经由在该安装座31a上形成的螺纹孔而旋入滑块4b中,由此将滑块4b与安装座31a一体地固定。即,滑块4b与第2主体3成为一体(参照图10)。
在第2板31中,在X轴方向上隔着间隔而平行地形成两个狭缝31b。设置在第1板21上的凸出部21d可滑动地贯通这些狭缝31b。这些狭缝31b在Y轴方向上具有长度,但其范围在区间L内。
卡合爪7借助螺纹件82分别从上方固定在贯通这些狭缝31b而露出到上侧的各凸出部21d上。卡合爪7如图9所示为平坦的矩形板状,在中央部形成有螺纹固定用的孔7a,在Y轴方向的两端部上形成用于与凸出部21d卡合的切口7b。如图6、图7所示,卡合爪7从形成在狭缝31b的缘部的阶梯部外伸而进行卡合。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内部结构对动作进行说明。
图12、图13分别是透视表示便携式电话机1的立体图,图12表示关闭便携式电话机1的状态,与图1、图3对应,图13表示打开便携式电话机的状态,与图2、图4~图7、图10、图11对应。
在图13中,在将第2主体相对于第1主体拉出到极限的状态下,即在滑块4b与狭缝21b的Y轴方向端部抵接的状态下,第1主体2和第2主体3在区间L处重合。
此时,在X轴方向上隔着间隔而设置的两个卡合爪7如图3、图6、图7所示,与形成在该区间L内的狭缝31b的缘部上的阶梯部面彼此对置,且通过形成在第1板21上的狭缝21b的缘部和该卡合爪7以夹着该狭缝31b的缘部的方式卡合。
这样,限制了第1主体2和第2主体3的分离,所以如图5所示,即便第1主体2的Y轴方向(左右方向)的右端部向第2主体3作用以第2主体3上的支点P为中心的转矩M,也可防止第2主体3的旋转。
在从图13所示的打开状态向图12所示的关闭状态移动第2主体3时,或者从图12所示的关闭状态进行相反的移动时,由于卡合爪7的面与狭缝31b的缘部滑动,所以在移动中也限制两主体的分离而在稳定状态下保持一体。
另外,还有第1主体2上的以第2主体3的端部为支点的转矩、即与如图5所示转矩M相反的转矩,但由于卡合爪7的面与狭缝31b的缘部的面可滑动地接触,所以可防止基于该转矩的旋转。
因此,卡合爪7以及凸出部21d、狭缝31b等构成X轴旋转防止机构,防止固定的第1主体2或第2主体3中的某一个以与x轴平行的任意的轴为中心而相对另一个主体旋转。在此,若变更滑块4b的形状而成为例如不能从滑轨4a脱落且可滑动的形状,例如图6、图7中的倒T字形的形状,则可减轻作用与转矩M反向的转矩时的卡合爪7的负担。
卡合爪作为与第1主体2另外设置的部件,构成为可借助螺纹件82装卸。由此,可变更为滑动性高或强度好的材料。
在图12、图13中,与第2主体3一体的滑块4b与形成于与第1主体2一体的第1板21上的狭缝21b嵌合。滑块4b是长方体形状的块,由于狭缝21b在Z轴方向具有厚度,所以构成为面彼此可滑动地接触,由此,可防止第2主体3相对于第1主体2的以Z轴为中心的旋转。
由此,滑块4b和狭缝21b构成Z轴旋转防止机构,防止固定的第1主体2或第2主体3中的某一个以与Z轴平行的任意轴为中心相对另一个主体旋转。这样,滑块4b以及其附带的构成为一个也可,但在如本例这样设置两个的情况下,在X轴方向上对置设置的两个滑块4b作为Z轴旋转防止机构而有效地起作用。
此外,在图12、图13的任何方式中,在X轴方向上隔着间隔而配置的凸出部21d如图6、图7所示,构成为嵌合在狭缝31b中,所以可以说这些也构成Z轴旋转防止机构。
在作为从Y轴方向观察便携式电话机的剖视图的图7、图14中,凸出部21d所嵌合的狭缝31b、滑块4b所嵌合的狭缝21b在Z轴方向(上下方向)分别具有厚度,该厚度部分与凸出部21d或滑块4b滑接,防止第2主体3相对于第1主体2以Y轴为中心旋转。由此,这些凸出部21d、狭缝31b、滑块4b、狭缝21b等构成Y轴旋转防止机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两个主体的一方被拉出的状态下在重合区域内设置旋转防止机构,所以旋转防止机构不会露出到外部的外观面上,可降低外观上的限制。此外,由于在上述重合区域中集中地构成旋转防止机构,所以与在现有技术中在整体区域内设置的情况相比,旋转防止机构需要的空间可减少大约一半,因此,可有效利用内部安装空间。
如图2、图3、图4、图11~图13所示,对于构成第1主体2的第1板21,在拉出第2主体3的状态下,在设置有露出于重合的区域的外部(区间L的外部)的操作键21a的操作面部上形成辅助凹部21c。
另一方面,在图1~图3、图11~图13中,在构成第2主体3的第2机体30的Y轴方向左端的下部上,形成与上述辅助凹部21c卡合的辅助凸部30b,令该辅助凸部30b和辅助凹部21c卡合而防止两个主体以与Z轴平行的任意的轴为中心相对地旋转。
该辅助凹部21c在拉出第1主体2时作为外观部而露出,但由于在留有沿着第1板21的轮廓的边部的上面部由浅凹部构成,且构成为不达到侧面部,所以可有效利用X轴方向两侧端部,此外,可构成外观限制较少的旋转防止辅助机构。
进而,通过形成辅助凹部21c,两个主体间的间隙增加,可利用该间隙收纳作为电连接两个主体2、3的配线部件的柔性基板6(或者电缆)。
由于通过卡合爪7、滑块4b以及这些的卡合部件可基本上实现本发明的旋转防止功能,所以即便没有这些辅助凹部或辅助凸部,也可通过构成多个旋转防止机构,强化旋转防止功能而提高安全度。
实施方式2
在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构成第1主体2的第1板21上设置卡合爪7以及凸出部21d,并将在构成第2主体3的第2板31上形成的狭缝31b的缘部设为与该卡合爪7卡合的部件,本实施方式取代上述结构而如图14所示,在构成第2主体3的第2板31上形成凸出部310d而在其上安装卡合爪700,在构成第1主体2的第1板21上设置引导凸出部310d的狭缝200b,在构成第1主体2的第1板21上形成与该卡合爪7卡合的部件。其他的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该构成中,由于与第2主体3一体的卡合爪700在与第2板32之间以面夹持形成在与第1主体2一体的第1板21上的狭缝200b的缘部的方式卡合,所以,可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2中相同的旋转防止功能。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2所述的构成相应而具有旋转防止功能。该构成下,由于减少在第1主体2侧螺纹固定卡合爪700或滑块4b的部位,将螺纹固定部分集中在第2板31侧上,所以可简化组装工序。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对于滑动而整体长度伸缩的构成的便携式电话机,由于滑动时旋转防止机构不露出到外部部,且增加了部件的安装空间,所以适合于实现美观且高性能的便携式电话机。

便携式电话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便携式电话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便携式电话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电话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电话机.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便携式电话机,两个主体重合,并且另一个主体(3)可通过相对于一个主体(2)滑动而改变该重合的程度,电话机整体长度在滑动方向上伸缩,上述两个主体能够以留有重合的区域L的方式相对于一个主体(2)拉出另一个主体(3),在该拉出状态下,在上述重合区域内,集中设置作为防止两个主体相对旋转的旋转防止机构的卡合爪(7)、滑块(4b)以及这些的卡合部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