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038492.3 (22)申请日 2014.01.27 A61K 36/9064(2006.01) A61P 1/02(2006.01) A61K 3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蒋玲 地址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清河办事 处大王庄 140 号 (72)发明人 蒋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阜阳市科颍专利事务 所 34108 代理人 徐宝泉 CN 102526597 A,2012.07.04, CN 101773628 A,2010.07.14, CN 102000261 A,2011.04.06。
2、,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及其制备 方法, 它主要是由木香、 藿香、 细辛、 桂花、 生地黄、 神曲、 麻黄、 党参、 草豆蔻、 川芎等药物按一定重量 配比制备而成, 本发明药物具有温中活胃, 消食调 中, 消食化痰的功能, 用于治疗口臭见效快, 疗效 好, 治愈后不复发。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封明艳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5页 CN 103768490 B 2016.03.02 CN 103768490 B 1/4 页 2 1.一种。
3、治疗口臭的药物, 其特征在于 : 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 木 香 10-20 克 藿 香 10-20 克 细 辛 5-15 克 桂 花 5-15 克 生地黄 5-15 克 神 曲 5-15 克 麻 黄 15-25 克 党 参 5-15 克 草豆蔻 15-25 克 川 芎 10-20 克 白 芷 10-20 克 石菖蒲 10-20 克 防 风 3-9 克 茯 神 3-9 克 藁 本 4-10 克 升 麻 5-15 克 佩 兰 3-9 克 甘 草 15-25 克 石 膏 5-15 克 莱菔子 5-15 克 黄 连 5-15 克 葛 根 3-9 克 桔 梗 10-20 克 砂 仁 3-。
4、9 克 栀 子 5-15 克 牡丹皮 6-12 克 白 芍 5-15 克 芦 根 15-25 克 金银花 5-15 克 麦 冬 15-25 克 莲子心 3-9 克, 制备方法如下 : (一) 备料 (1) 木香 : 将原生药放清水内洗净, 捞出, 闷润 12-24 小时使软, 切片, 晒干 ; (2) 藿香 : 拣去杂质, 除去残根及老茎, 先将叶摘下另放, 茎用水润透, 切段, 晒干, 然后 与叶和匀 ; (3) 细辛 : 除净杂质, 用水喷润, 及时切段, 晒干 ; (4) 桂花 : 9-10 月开花时采收, 阴干, 拣去杂质 ; (5) 生地黄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稍润,。
5、 切厚片, 干燥, 筛去碎屑 ; (6) 神曲 : 取麸皮撒匀于热锅内, 待起烟, 将神曲倒入, 炒至黄色, 取出, 筛去麸皮, 放 凉 ; (7) 麻黄 : 拣去杂质, 去尽木质茎及残根, 用水洗净, 微润后切段, 干燥即得 ; (8) 党参 : 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 切片或切段, 晒干 ; (9) 草豆蔻 : 拣净杂质, 去壳取仁, 用时捣碎 ; (10) 川芎 : 拣去杂质, 分开大、 小个, 用水浸泡, 晒晾, 闷润后切片, 干燥 ; (11) 白芷 : 拣净杂质, 用水洗净, 浸泡, 捞出润透, 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 再闷润后, 切 片干燥 ; (12) 石菖蒲 : 拣去杂质, 洗。
6、净, 稍浸泡, 润透, 切片, 晒干 ; (13) 防风 : 除去残茎,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切片, 晒干 ; (14) 茯神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成正方形的厚片或块, 阴干 ; (15) 藁本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大小分档, 抢水洗净, 润透, 切片, 晒干 ; (16) 升麻 : 拣去杂质, 略泡洗净, 捞出, 润透, 切片, 晒干 ; (17) 佩兰 : 拣净杂质, 用水洗净, 捞出, 稍润后, 除去残根, 切段, 晒干 ; (18) 甘草 :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 捞出, 润透切片, 晒干 ; (19) 石膏 : 去净杂石, 洗。
7、净泥土, 打碎成小块 ; (20) 莱菔子 : 簸去杂质, 漂净泥土, 捞出, 晒干, 用时捣碎 ; (21) 黄连 : 拣去杂质, 洗净泥砂, 润透, 切片, 阴干 ; (22) 葛根 :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 及时切片, 晒干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68490 B 2 2/4 页 3 (23) 桔梗 : 拣净杂质, 除去芦头, 洗净捞出, 润透后切片, 晒干 ; (24) 砂仁 : 拣去杂质及果壳, 捣碎 ; (25) 栀子 : 筛去灰屑, 拣去杂质, 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 (26) 牡丹皮 : 拣去杂质, 除去木心, 洗净, 润透, 切片, 晾。
8、干 ; (27) 白芍 : 拣去杂质, 分开大小个,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 捞出, 晒晾, 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 干燥 ; (28) 芦根 : 拣去杂质及根, 切段, 晒干 ; (29) 金银花 : 筛去泥沙, 拣净杂质 ; (30) 麦冬 :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后抽去心, 再洗净晒干 ; (31) 莲子心 : 秋季采收莲子时, 从莲子中剥取, 晒干 ; (二) 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木香、 藿香、 细辛、 桂花、 生地黄、 神曲、 麻黄、 党参、 草豆蔻、 川芎、 白 芷、 石菖蒲、 防风、 茯神、 藁本、 升麻、 佩兰、 甘草、 石膏、 莱菔子、 黄连、 葛根、 。
9、桔梗、 砂仁、 栀子、 牡丹皮、 白芍、 芦根、 金银花、 麦冬、 莲子心药物,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水 8 倍量, 浸泡 100 分钟后, 武火煎煮沸腾 20 分钟, 再用文火煎煮 40 分钟, 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 6 倍量, 武火煮沸, 文火煎煮 30 分钟, 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 (3) 合并二次煎煮液, 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煎煮 10 分钟, 分为 4 剂服用。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药物, 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 木 香 15 克 藿 香 15 克 细 辛 10 克 桂 花 10 克 生地黄 10 克 神 曲 10 克 麻 黄 20 克 党。
10、 参 10 克 草豆蔻 20 克 川 芎 15 克 白 芷 15 克 石菖蒲 15 克 防 风 6 克 茯 神 6 克 藁 本 5 克 升 麻 10 克 佩 兰 6 克 甘 草 20 克 石 膏 10 克 莱菔子 10 克 黄 连 10 克 葛 根 6 克 桔 梗 15 克 砂 仁 6 克 栀 子 10 克 牡丹皮 9 克 白 芍 10 克 芦 根 20 克 金银花 10 克 麦 冬 20 克 莲子心 6 克, 制备方法如下 : (一) 备料 (1) 木香 : 将原生药放清水内洗净, 捞出, 闷润 12-24 小时使软, 切片, 晒干 ; (2) 藿香 : 拣去杂质, 除去残根及老茎, 先将叶。
11、摘下另放, 茎用水润透, 切段, 晒干, 然后 与叶和匀 ; (3) 细辛 : 除净杂质, 用水喷润, 及时切段, 晒干 ; (4) 桂花 : 9-10 月开花时采收, 阴干, 拣去杂质 ; (5) 生地黄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稍润, 切厚片, 干燥, 筛去碎屑 ; (6) 神曲 : 取麸皮撒匀于热锅内, 待起烟, 将神曲倒入, 炒至黄色, 取出, 筛去麸皮, 放 凉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68490 B 3 3/4 页 4 (7) 麻黄 : 拣去杂质, 去尽木质茎及残根, 用水洗净, 微润后切段, 干燥即得 ; (8) 党参 : 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 切片或切。
12、段, 晒干 ; (9) 草豆蔻 : 拣净杂质, 去壳取仁, 用时捣碎 ; (10) 川芎 : 拣去杂质, 分开大、 小个, 用水浸泡, 晒晾, 闷润后切片, 干燥 ; (11) 白芷 : 拣净杂质, 用水洗净, 浸泡, 捞出润透, 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 再闷润后, 切 片干燥 ; (12) 石菖蒲 : 拣去杂质, 洗净, 稍浸泡, 润透, 切片, 晒干 ; (13) 防风 : 除去残茎,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切片, 晒干 ; (14) 茯神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成正方形的厚片或块, 阴干 ; (15) 藁本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大小分档, 抢水洗净, 润。
13、透, 切片, 晒干 ; (16) 升麻 : 拣去杂质, 略泡洗净, 捞出, 润透, 切片, 晒干 ; (17) 佩兰 : 拣净杂质, 用水洗净, 捞出, 稍润后, 除去残根, 切段, 晒干 ; (18) 甘草 :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 捞出, 润透切片, 晒干 ; (19) 石膏 : 去净杂石, 洗净泥土, 打碎成小块 ; (20) 莱菔子 : 簸去杂质, 漂净泥土, 捞出, 晒干, 用时捣碎 ; (21) 黄连 : 拣去杂质, 洗净泥砂, 润透, 切片, 阴干 ; (22) 葛根 :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 及时切片, 晒干 ; (23) 桔梗 :。
14、 拣净杂质, 除去芦头, 洗净捞出, 润透后切片, 晒干 ; (24) 砂仁 : 拣去杂质及果壳, 捣碎 ; (25) 栀子 : 筛去灰屑, 拣去杂质, 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 (26) 牡丹皮 : 拣去杂质, 除去木心, 洗净, 润透, 切片, 晾干 ; (27) 白芍 : 拣去杂质, 分开大小个,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 捞出, 晒晾, 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 干燥 ; (28) 芦根 : 拣去杂质及根, 切段, 晒干 ; (29) 金银花 : 筛去泥沙, 拣净杂质 ; (30) 麦冬 :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后抽去心, 再洗净晒干 ; (31) 莲子心 : 秋季采收莲子时。
15、, 从莲子中剥取, 晒干 ; (二) 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木香、 藿香、 细辛、 桂花、 生地黄、 神曲、 麻黄、 党参、 草豆蔻、 川芎、 白 芷、 石菖蒲、 防风、 茯神、 藁本、 升麻、 佩兰、 甘草、 石膏、 莱菔子、 黄连、 葛根、 桔梗、 砂仁、 栀子、 牡丹皮、 白芍、 芦根、 金银花、 麦冬、 莲子心药物,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水 8 倍量, 浸泡 100 分钟后, 武火煎煮沸腾 20 分钟, 再用文火煎煮 40 分钟, 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 6 倍量, 武火煮沸, 文火煎煮 30 分钟, 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 (3) 合并二次煎煮液, 。
16、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煎煮 10 分钟, 分为 4 剂服用。 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 它包括下列步骤 : (一) 备料 (1) 木香 : 将原生药放清水内洗净, 捞出, 闷润 12-24 小时使软, 切片, 晒干 ; (2) 藿香 : 拣去杂质, 除去残根及老茎, 先将叶摘下另放, 茎用水润透, 切段, 晒干, 然后 与叶和匀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68490 B 4 4/4 页 5 (3) 细辛 : 除净杂质, 用水喷润, 及时切段, 晒干 ; (4) 桂花 : 9-10 月开花时采收, 阴干, 拣去杂质 ; (5) 生地黄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17、, 洗净, 稍润, 切厚片, 干燥, 筛去碎屑 ; (6) 神曲 : 取麸皮撒匀于热锅内, 待起烟, 将神曲倒入, 炒至黄色, 取出, 筛去麸皮, 放 凉 ; (7) 麻黄 : 拣去杂质, 去尽木质茎及残根, 用水洗净, 微润后切段, 干燥即得 ; (8) 党参 : 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 切片或切段, 晒干 ; (9) 草豆蔻 : 拣净杂质, 去壳取仁, 用时捣碎 ; (10) 川芎 : 拣去杂质, 分开大、 小个, 用水浸泡, 晒晾, 闷润后切片, 干燥 ; (11) 白芷 : 拣净杂质, 用水洗净, 浸泡, 捞出润透, 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 再闷润后, 切 片干燥 ; (12) 石菖蒲 。
18、: 拣去杂质, 洗净, 稍浸泡, 润透, 切片, 晒干 ; (13) 防风 : 除去残茎,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切片, 晒干 ; (14) 茯神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成正方形的厚片或块, 阴干 ; (15) 藁本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大小分档, 抢水洗净, 润透, 切片, 晒干 ; (16) 升麻 : 拣去杂质, 略泡洗净, 捞出, 润透, 切片, 晒干 ; (17) 佩兰 : 拣净杂质, 用水洗净, 捞出, 稍润后, 除去残根, 切段, 晒干 ; (18) 甘草 :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 捞出, 润透切片, 晒干 ; (19) 石膏 。
19、: 去净杂石, 洗净泥土, 打碎成小块 ; (20) 莱菔子 : 簸去杂质, 漂净泥土, 捞出, 晒干, 用时捣碎 ; (21) 黄连 : 拣去杂质, 洗净泥砂, 润透, 切片, 阴干 ; (22) 葛根 :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 及时切片, 晒干 ; (23) 桔梗 : 拣净杂质, 除去芦头, 洗净捞出, 润透后切片, 晒干 ; (24) 砂仁 : 拣去杂质及果壳, 捣碎 ; (25) 栀子 : 筛去灰屑, 拣去杂质, 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 (26) 牡丹皮 : 拣去杂质, 除去木心, 洗净, 润透, 切片, 晾干 ; (27) 白芍 : 拣去杂质, 分开大小个,。
20、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 捞出, 晒晾, 润至内外湿度均匀, 切片, 干燥 ; (28) 芦根 : 拣去杂质及根, 切段, 晒干 ; (29) 金银花 : 筛去泥沙, 拣净杂质 ; (30) 麦冬 :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后抽去心, 再洗净晒干 ; (31) 莲子心 : 秋季采收莲子时, 从莲子中剥取, 晒干 ; (二) 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木香、 藿香、 细辛、 桂花、 生地黄、 神曲、 麻黄、 党参、 草豆蔻、 川芎、 白 芷、 石菖蒲、 防风、 茯神、 藁本、 升麻、 佩兰、 甘草、 石膏、 莱菔子、 黄连、 葛根、 桔梗、 砂仁、 栀子、 牡丹皮、 白芍、 芦根、 金。
21、银花、 麦冬、 莲子心药物,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水 8 倍量, 浸泡 100 分钟后, 武火煎煮沸腾 20 分钟, 再用文火煎煮 40 分钟, 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 6 倍量, 武火煮沸, 文火煎煮 30 分钟, 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 (3) 合并二次煎煮液, 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煎煮 10 分钟, 分为 4 剂服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68490 B 5 1/5 页 6 一种治疗口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口臭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
22、鼻、 鼻窦、 咽, 所散发出的臭气, 它严 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口腔局部疾患是主要导致口臭的原因, 但不容忽视的 是, 口臭也常是某些严重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 有一些器质性疾患也会导致口臭症。目 前, 西药治疗口臭效果不佳, 而长期服用西药会有较多副作用, 因此, 人们对有效治疗口臭 的中药存在很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 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口 臭的药物, 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口臭的组合药物。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药物是选。
23、用木香、 藿香、 细辛、 桂花、 生地黄、 神曲、 麻黄、 党参、 草豆蔻、 川 芎、 白芷、 石菖蒲、 防风、 茯神、 藁本、 升麻、 佩兰、 甘草、 石膏、 莱菔子、 黄连、 葛根、 桔梗、 砂仁、 栀子、 牡丹皮、 白芍、 芦根、 金银花、 麦冬、 莲子心药物进行组合的, 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 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 从而能够快速治疗口臭的复发。其中选用木香是因为其性味辛苦, 温, 入肺、 肝、 脾经, 有行气止痛, 温中和胃的功能, 治中寒气滞, 胸腹胀痛, 呕吐, 泄泻, 下痢 里急后重, 寒疝。选用藿香是因为其性味辛, 微温, 入肺、 脾、 胃经, 有快气, 和中, 辟秽, 祛湿 。
24、的功能, 治感冒暑湿, 寒热, 头痛, 胸脘痞闷, 呕吐泄泻, 疟疾, 痢疾, 口臭。选用细辛是因为 其性味辛, 温, 入肺、 肾经, 有祛风, 散寒, 行水, 开窃的功能, 治风冷头痛, 鼻渊, 止痛, 痰饮咳 逆, 风湿痹痛。选用桂花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有化痰, 散瘀的功能, 治痰饮喘咳, 肠风血痢, 疝瘕, 牙痛, 口臭。选用生地黄是因为其性味甘, 寒, 归心、 肝、 肾经, 有清热凉血, 养阴, 生津 的功能, 治热病烦渴, 阴虚内热, 骨蒸劳热, 内热消渴, 吐血, 衄血, 发斑发疹。选用神曲是因 为其性味甘辛, 温, 入碑、 胃经, 有健脾和胃, 消食调中的功能, 治饮食停滞,。
25、 胸痞腹胀, 呕吐 泻痢, 产后瘀血腹痛, 小儿腹大坚积。选用麻黄是因为其性味辛苦, 温, 入肺、 膀胱经, 有发 汗, 平喘, 利水的功能, 治伤寒表实, 发热恶寒无汗、 头痛鼻塞、 骨节疼痛, 咳嗽气喘, 风水浮 肿, 小便不利, 风邪顽痹, 皮肤不仁, 风疹瘙痒。选用党参是因为其性味甘, 平, 入手、 足太阴 经气分, 有补中益气, 生津的功能, 治脾胃虚弱, 气血两亏, 体倦无力, 食少, 口渴, 久泻, 脱 肛。 选用草豆蔻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入脾、 胃经, 有温中, 祛寒, 行气, 燥湿的功能, 治心腹冷 痛, 痞满食滞, 噎膈反胃, 寒湿吐泻, 痰饮积聚。 选用川芎是因为其性。
26、味辛, 温, 入肝、 胆经, 有 行气开郁, 祛风燥湿, 活血止痛的功能, 治风冷头痛旋晕, 胁痛腹疼, 寒痹筋挛, 经闭, 难产, 产后瘀阻块痛, 痈疽疮疡。选用白芷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入肺、 脾、 胃经, 有祛风, 燥湿, 消 肿, 止痛的功能, 治头痛, 眉棱骨痛, 齿痛, 鼻渊, 寒湿腹痛, 肠风痔漏, 赤白带下, 痈疽疮疡, 说 明 书 CN 103768490 B 6 2/5 页 7 皮肤燥痒, 疥癣。选用石菖蒲是因为其性味辛苦, 微温, 入心、 肝、 脾经, 有开窍, 豁痰, 理气, 活血, 散风, 去湿的功能, 治癫癎, 痰厥, 热病神昏, 健忘, 气闭耳聋, 心胸烦闷, 。
27、胃痛, 腹痛, 风 寒湿痹, 痈疽肿毒, 跌打损伤。 选用防风是因为其性味辛甘, 温, 入膀胱、 肺、 脾经, 有发表, 祛 风, 胜湿, 止痛的功能, 治外感风寒, 头痛, 目眩, 项强, 风寒湿痹, 骨节酸痛, 四肢挛急, 破伤 风。 选用茯神是因为其性味甘淡, 平, 入心、 脾经, 有宁心, 安神, 利水的功能, 治心虚惊悸, 健 忘, 失眠, 惊癎, 小便不利。选用藁本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归膀胱经, 有散寒祛风, 除湿止痛 的功能, 用于风寒感冒, 巅顶疼痛。选用升麻是因为其性味甘辛微苦, 凉, 入肺、 脾、 胃经, 有 升阳, 发表, 透疹, 解毒的功能, 治时气疫劳, 头痛寒热。
28、, 喉痛, 口疮疤, 斑疹不透, 中气下陷, 久泻久痢, 脱肛, 妇女崩带, 子宫下坠, 痈肿疮毒。 选用佩兰是因为其性味辛, 平, 入脾、 胃经, 有清暑, 辟秽, 化湿, 调经的功能, 治感受暑湿, 寒热头痛, 湿邪内蕴, 脘痞不饥, 口甘苔腻, 月 经不调。 选用甘草是因为其性味甘, 平, 入脾、 胃、 肺经, 有和中缓急, 润肺, 解毒, 调和诸药的 功能 ; 炙用, 治脾胃食少, 腹痛便溏, 劳倦发热, 肺痿咳嗽, 心悸, 惊癎 ; 生用, 治咽喉肿痛, 消 化性溃疡, 痈疸疮疡, 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选用石膏是因为其性味辛甘, 寒, 入肺、 胃经, 生用 有解肌清热, 除烦止渴的功。
29、能, 治热病壮热不退, 心烦神昏, 谵语发狂, 口渴咽干, 肺热喘急, 中暑自汗, 胃火头痛、 牙痛, 热毒壅盛, 发斑发疹, 口舌生疮, 煅敷生肌敛疮, 外治痈疽疮疡, 溃不收回, 汤火烫伤。 选用莱菔子是因为其性味辛甘, 平, 入肺、 胃经, 有下气定喘, 消食化痰 的功能, 治咳嗽痰喘, 食积气滞, 胸闷腹胀, 下痢后重。选用黄连是因为其性味苦, 寒, 入心、 肝、 胃、 大肠经, 有泻火, 燥湿, 解毒, 杀虫的功能, 治时行热毒、 伤寒, 热盛心烦, 痞满呕逆, 菌 痢, 热泻腹痛, 肺结核, 吐、 衄、 下血, 消渴, 疳积, 蛔虫病, 百日咳, 咽喉肿痛, 火眼, 口疮, 痈疽 。
30、疮毒, 湿疹, 汤火烫伤。 选用葛根是因为其性味甘辛, 平, 入脾、 胃经, 有升阳解肌, 透疹止泻, 除烦止渴的功能, 治伤寒, 温热, 头痛, 项强, 烦热消喝, 泄泻, 痢疾, 癍诊不透, 高血压, 心绞 痛, 耳聋。选用桔梗是因为其性味苦辛, 平, 入肺、 胃经, 有开宣肺气, 祛痰排脓的功能, 治外 感咳嗽, 咽喉肿痛, 肺痈吐脓, 胸满胁痛, 痢疾腹痛。选用砂仁是因为其性味辛, 温, 入脾、 胃 经, 有行气调中, 和胃、 醒脾的功能, 治腹痛痞胀, 胃呆食滞, 噎隔呕吐, 寒泻冷痢, 妊娠胎动。 选用栀子是因为其性味苦, 寒, 入心、 肝、 肺、 胃经, 有清热, 泻火, 凉血的。
31、功能, 治热病虚烦不 眠, 黄疸, 淋病, 消渴, 目赤, 咽痛, 吐血, 衄血, 血痢, 尿血, 热毒疮疡, 扭伤肿痛。选用牡丹皮 是因为其性味辛苦, 凉, 入心、 肝、 肾经, 有清热, 凉血, 和血, 消瘀的功能, 治热入血分, 发斑, 惊癎, 吐、 衄、 便血, 骨蒸劳热, 经闭, 癥瘕, 痈疡, 扑损。选用白芍是因为其性味苦酸, 凉, 入 肝、 脾经, 有养血柔肝, 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的功能, 治胸腹胁肋疼痛, 泻痢腹痛, 自汗盗汗, 阴虚发热, 月经不调, 崩漏, 带下。选用芦根是因为其性味甘, 寒, 入肺, 胃经, 有清热, 生津, 除烦, 止呕的功能, 治热病烦渴, 胃热呕吐。
32、, 噎膈, 反胃, 肺痿, 肺痈, 并解河豚鱼毒。选用金 银花是因为其性味甘, 寒, 入肺、 胃经, 有清热, 解毒的功能, 治温病发热, 热毒血痢, 痈疡, 肿 毒, 瘰疬, 痔漏。选用麦冬是因为其性味甘微苦, 寒, 入肺、 胃、 心经, 有养阴润肺, 清心除烦, 益胃生津的功能, 治肺燥干咳, 吐血, 咯血, 肺痿, 肺痈, 虚劳烦热, 清渴, 热病津伤, 咽干口 燥, 便秘。选用莲子心是因为其性味苦寒, 归心、 肺、 肾三经, 有清心, 去热, 止血, 涩精的功 能, 治心烦, 口渴, 吐血, 遗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 各组分。
33、的用量在下 说 明 书 CN 103768490 B 7 3/5 页 8 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0008 木 香 10-20 克 藿 香 10-20 克 细 辛 5-15 克 0009 桂 花 5-15 克 生地黄 5-15 克 神 曲 5-15 克 0010 麻 黄 15-25 克 党 参 5-15 克 草豆蔻 15-25 克 0011 川 芎 10-20 克 白 芷 10-20 克 石菖蒲 10-20 克 0012 防 风 3-9 克 茯 神 3-9 克 藁 本 4-10 克 0013 升 麻 5-15 克 佩 兰 3-9 克 甘 草 15-25 克 0014 石 膏 5-15 克 。
34、莱菔子 5-15 克 黄 连 5-15 克 0015 葛 根 3-9 克 桔 梗 10-20 克 砂 仁 3-9 克 0016 栀 子 5-15 克 牡丹皮 6-12 克 白 芍 5-15 克 0017 芦 根 15-25 克 金银花 5-15 克 麦 冬 15-25 克 0018 莲子心 3-9 克 0019 优选用量为 0020 木 香 15 克 藿 香 15 克 细 辛 10 克 0021 桂 花 10 克 生地黄 10 克 神 曲 10 克 0022 麻 黄 20 克 党 参 10 克 草豆蔻 20 克 0023 川 芎 15 克 白 芷 15 克 石菖蒲 15 克 0024 防 风 。
35、6 克 茯 神 6 克 藁 本 5 克 0025 升 麻 10 克 佩 兰 6 克 甘 草 20 克 0026 石 膏 10 克 莱菔子 10 克 黄 连 10 克 0027 葛 根 6 克 桔 梗 15 克 砂 仁 6 克 0028 栀 子 10 克 牡丹皮 9 克 白 芍 10 克 0029 芦 根 20 克 金银花 10 克 麦 冬 20 克 0030 莲子心 6 克 0031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0032 一、 备料 0033 1、 木香 : 将原生药放清水内洗净, 捞出, 闷润 12-24 小时使软, 切片, 晒干 ; 0034 2、 藿香 : 拣去杂质, 除去残根及老茎, 先。
36、将叶摘下另放, 茎用水润透, 切段, 晒干, 然 后与叶和匀 ; 0035 3、 细辛 : 除净杂质, 用水喷润, 及时切段, 晒干 ; 0036 4、 桂花 : 9-10 月开花时采收, 阴干, 拣去杂质 ; 0037 5、 生地黄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稍润, 切厚片, 干燥, 筛去碎屑 ; 0038 6、 神曲 : 取麸皮撒匀于热锅内, 待起烟, 将神曲倒入, 炒至黄色, 取出, 筛去麸皮, 放 凉 ; 0039 7、 麻黄 : 拣去杂质, 去尽木质茎及残根, 用水洗净, 微润后切段, 干燥即得 ; 0040 8、 党参 : 洗净泥沙后润透去芦, 切片或切段, 晒干 ; 0。
37、041 9、 草豆蔻 : 拣净杂质, 去壳取仁, 用时捣碎 ; 0042 10、 川芎 : 拣去杂质, 分开大、 小个, 用水浸泡, 晒晾, 闷润后切片, 干燥 ; 0043 11、 白芷 : 拣净杂质, 用水洗净, 浸泡, 捞出润透, 略晒至外皮无滑腻感时, 再闷润 说 明 书 CN 103768490 B 8 4/5 页 9 后, 切片干燥 ; 0044 12、 石菖蒲 : 拣去杂质, 洗净, 稍浸泡, 润透, 切片, 晒干 ; 0045 13、 防风 : 除去残茎,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切片, 晒干 ; 0046 14、 茯神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成正方形的。
38、厚片或块, 阴干 ; 0047 15、 藁本 : 取原药材, 除去杂质, 大小分档, 抢水洗净, 润透, 切片, 晒干 ; 0048 16、 升麻 : 拣去杂质, 略泡洗净, 捞出, 润透, 切片, 晒干 ; 0049 17、 佩兰 : 拣净杂质, 用水洗净, 捞出, 稍润后, 除去残根, 切段, 晒干 ; 0050 18、 甘草 :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 捞出, 润透切片, 晒干 ; 0051 19、 石膏 : 去净杂石, 洗净泥土, 打碎成小块 ; 0052 20、 莱菔子 : 簸去杂质, 漂净泥土, 捞出, 晒干, 用时捣碎 ; 0053 21、 黄连 : 拣去杂质,。
39、 洗净泥砂, 润透, 切片, 阴干 ; 0054 22、 葛根 : 拣去杂质, 洗净,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 及时切片, 晒干 ; 0055 23、 桔梗 : 拣净杂质, 除去芦头, 洗净捞出, 润透后切片, 晒干 ; 0056 24、 砂仁 : 拣去杂质及果壳, 捣碎 ; 0057 25、 栀子 : 筛去灰屑, 拣去杂质, 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 0058 26、 牡丹皮 : 拣去杂质, 除去木心, 洗净, 润透, 切片, 晾干 ; 0059 27、 白芍 : 拣去杂质, 分开大小个, 用水浸泡至八成透, 捞出, 晒晾, 润至内外湿度均 匀, 切片, 干燥 ; 0060 28、 芦根 。
40、: 拣去杂质及根, 切段, 晒干 ; 0061 29、 金银花 : 筛去泥沙, 拣净杂质 ; 0062 30、 麦冬 : 拣净杂质, 用水浸泡, 捞出, 润透后抽去心, 再洗净晒干 ; 0063 31、 莲子心 : 秋季采收莲子时, 从莲子中剥取, 晒干。 0064 二、 制备 0065 1、 将所述重量的木香、 藿香、 细辛、 桂花、 生地黄、 神曲、 麻黄、 党参、 草豆蔻、 川芎、 白芷、 石菖蒲、 防风、 茯神、 藁本、 升麻、 佩兰、 甘草、 石膏、 莱菔子、 黄连、 葛根、 桔梗、 砂仁、 栀 子、 牡丹皮、 白芍、 芦根、 金银花、 麦冬、 莲子心药物, 加水煎煮二次, 第一次加。
41、水 8 倍量, 浸泡 100 分钟后, 武火煎煮沸腾 20 分钟, 再用文火煎煮 40 分钟, 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0066 2、 将过滤的药渣加水 6 倍量, 武火煮沸, 文火煎煮 30 分钟, 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0067 3、 合并二次煎煮液, 武火煮沸, 再用文火煎煮 10 分钟, 分为 4 剂服用。 0068 本发明药物具有温中和胃, 消食调中, 消食化痰的功能, 用于治疗口臭, 疗程短、 见 效快、 无毒副作用。 0069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 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观察资料。 0070 试验例 1 本发明药物的动物。
42、毒性试验报告 0071 取家兔30只, 雌雄兼用, 体重2.0-2.4kg, 分两组, 每组15只, 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 验组, 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 20ml/kg, 正常量为 10ml/kg, 给药方式为灌胃法 给药, 每天2次, 连服7天, 每天观察给药反应, 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 饮食正常, 药物无不 良毒副作用。 0072 试验例 2 本发明药物治疗口臭的观察资料 说 明 书 CN 103768490 B 9 5/5 页 10 0073 1、 一般资料 0074 收治口臭患者共 207 例。 0075 2、 诊断标准 0076 据统计, 80% 90% 的口臭是来源于口。
43、腔。口腔中有未治疗的龋齿、 残根、 残冠、 不 良修复体、 不正常解剖结构、 牙龈炎、 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其中龋齿和 牙周疾病又是最常见的相关疾病。 深龋窝洞内、 不良修复体悬突下常残存食物残渣和菌斑, 细菌经过发酵分解, 产生臭味。牙髓坏死或化脓性牙髓炎, 未经治疗也可发出臭味 ; 牙周病 患者常伴有大量的牙石、 菌斑, 牙周袋内细菌发酵产生硫化氢、 吲哚和氨类, 因而产生臭味。 另外, 牙周脓肿和牙周袋溢脓,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牙周致病菌感染, 也会发出臭味。 唾液的质和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唾液量的减少、 蛋白质等有机成分的增多降低了唾液的冲 刷作用和缓冲作用 , 使。
44、细菌大量繁殖 , 分解唾液、 龈沟液及食物残渣中的有机成分 , 产 生大量的挥发性硫化物、 吲哚等物质 , 引起口臭。 0077 3、 治疗方法 0078 选用上述药剂, 给患者服用, 每次服用 1 剂, 每天早、 晚各服 1 次, 5 天为一个疗程, 连续服用 5 个疗程。 0079 4、 疗效评定标准 0080 显效 : 口臭症状消失, 观察半年无反弹者 ; 0081 好转 : 口臭症状明显改善, 体质逐步增强 ; 0082 无效 : 口臭症状无改变, 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83 5、 治疗结果 (见下表) 0084 0085 在上述的治疗中, 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口臭患者 207 例, 结果显效 197 例, 显效率为 95.17%, 好转 7 例, 好转率为 3.38%, 无效 3 例, 总有效率为 98.55%。 说 明 书 CN 103768490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