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及快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白及快繁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35656.3 (22)申请日 2016.04.20 (73)专利权人 遵义医学院 地址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201号 (72)发明人 李林 徐德林 钱刚 郑明辉 王蕾 葛华顺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黄书凯 (51)Int.Cl. A01G 3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白及快繁装置 (57)摘要 本专利公开了涉及药材水培或无土栽培技 术领域中的一种白及快繁装置, 包。
2、括夹持框、 托 膜和转运杆, 所述夹持框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上框 和下框, 所述上框和下框分别设有铰接端和开合 端, 所述开合端上设有用于安装托膜的卡槽, 位 于所述铰接端处的上框和下框上设有与转运杆 配合使用的定位孔; 所述转运杆包括套杆和可拆 卸连接在套杆上的定位件。 本实用新型在转移继 代白及株系时, 仅需要将整个装置直接取出, 整 体转移即可, 避免了只能对白及单株植株进行转 移的问题, 一次性解决了在对大量的植株进行转 移时重复性工作多, 繁琐的问题, 且操作简单、 快 捷。 同时利用该装置也可以有效的调整植株的密 度, 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
3、05584986 U 2016.09.21 CN 205584986 U 1.一种白及快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夹持框、 托膜和转运杆, 所述夹持框包括上框 和下框, 所述上框和下框分别设有铰接端和开合端, 上框和下框通过铰接端铰接, 所述开合 端上设有用于安装托膜的卡槽, 位于所述铰接端处的上框和下框均设有与转运杆配合的定 位孔; 所述转运杆包括套杆和可拆卸连接在套杆上的定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及快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运杆上设有手柄, 所述手 柄朝向远离定位件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及快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杆上设有榫槽, 所述定位 件上设有。
4、与榫槽配合的榫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及快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孔包括位于下框外侧的 第一定位孔和位于上框内侧的第二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及快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 二定位杆; 所述第一定位杆与套杆垂直, 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一 定位头; 所述第二定位杆包括与套杆垂直的L型杆, 所述L型杆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的 第二定位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及快繁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膜为吸水纸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84986 U 2 一种白及快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
5、用新型涉及药材水培或无土栽培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白及快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白及 (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f.) 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亦 称 “白芨” , 其块茎是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 具有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 热利湿的功效 (国 家药典委员会, 2010) , 通常用于肺结核、 咯血、 肝癌、 胃癌、 十二指肠溃疡、 内外出血等疾病 的治疗;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芨对结核杆菌、 炎症细胞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具有代血 浆、 骨髓造血、 延缓衰老、 增加机体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其合成的大量超氧化物 (SOD) 还具有 抗菌镇。
6、痛和抗肿瘤活性 (张永为等, 2012; 王红英, 2009;王光辉等,2007; Jiang et al. 2007) 。 此外, 白及还被广泛用作饮片、 护肤美白化妆品、 烟蒂胶、 糊料、 浆丝绸、 浆纱、 涂料等 的工业原料和基因递送的载体材料, 且白及花色艳丽, 也是一种很好的园林花卉。 这些广泛 用途, 导致其市场需求急剧增加, 价格飞速上涨, 前景十分广阔。 0003 然而, 市场的巨大需求致使野生白及几乎被采挖殆尽, 成为濒临灭绝的名贵中药 材, 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 还被国际贸易公约 (CITES) 附录二录入加以 保护, 如何保护白及种质资源和为人工驯化栽培。
7、提供大量种苗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通 过建立人工繁育的方法来保护白及野生资源和为大田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大量种苗是中药 材研究中被通常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于白及的种子非常细小且无胚乳, 在自然状况 下很难萌发和生长, 因而传统繁育白及种苗的方法主要依靠分株繁殖, 但分株繁殖周期长, 繁殖效率低, 而且耗种量大, 成本高, 很难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要。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提高 白及种子萌发率, 进而进行生根和壮苗培养诱导再生苗, 是解决白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快速 繁殖大量种苗最经济、 高效的方法。 然而, 现有的组培技术将分离后的植物体的一部分直接 放入培养基中培养, 在培养时难以对培养基或培养过程。
8、进行调整; 同时在对植株进行转移 时, 只能单株植株进行转移, 转移过程操作繁琐、 耗时繁多。 同时白及的种子很小, 在组培快 繁播种时不易做到均匀播种, 合理密度, 极大的影响了白及苗的生长, 及其商业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白及快速繁殖装置, 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白及培养时对 植株转移只能单株转移、 且转移过程困难, 播种密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0005 本方案中的一种白及快繁装置, 包括夹持框、 托膜和转运杆, 所述夹持框包括上框 和下框, 所述上框和下框分别设有铰接端和开合端, 上框和下框通过铰接端铰接, 所述开合 端上设有用于安装托膜的卡槽, 位于所述铰接。
9、端处的上框和下框均设有与转运杆配合的定 位孔; 所述转运杆包括套杆和可拆卸连接在套杆上的定位件。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夹持框包括相互铰接且上下开合的上框和下框, 在上框 和下框开合端开设卡槽, 再将托膜夹持在中部, 形成快繁装置, 白及种子放置在托膜上, 在 将快繁装置放置在液体培养基或者固体培养基中, 进行培养, 白及种子直接在托膜上生长,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584986 U 3 在进行转移时可以整体转移; 转运杆的设置是基于整体转移时与密度调整考虑的, 定位件 将转运杆与夹持框固定, 转移时抓起套杆, 即可进行整体转移; 密度调整时, 抓起套杆, 轻轻 。
10、晃动或浸泡在无菌蒸馏水的液体里轻轻晃动, 调整种植密度。 固体培养时,下框浸入培养基 中, 纸膜与固体培养基表面接触; 液体培养时, 纸膜超出框体部分浸入液体培养基, 控制湿 度。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为了解决白及培养时对植株转移只能单株转移、 且转移 过程困难, 播种密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开发了用于白及快繁的装置, 该装置以白及成熟种 子、 萌动的白及种子为研究材料, 在不改变原有培养条件下 (固液两用) , 将白及种子放置在 夹持在夹持框内的托膜中培养, 进行白及的萌发与成苗, 为白及的种质资源保护和种苗快 繁奠定实验基础。 在培养基配制和材料培养过程中, 不需要对现有的程序。
11、进行调整, 适用于 不同实验室, 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 在白及的萌发阶段, 种子未附着在托膜上可以方便快捷 的对白及植株的密度进行调整; 在苗期, 白及固定在托膜上, 根系穿过纸膜, 可以直立生长, 同时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培养。 本实用新型在转移继代白及株系时, 仅需要将整个装置直接 取出, 整体转移即可, 避免了只能对白及单株植株进行转移的问题, 一次性解决了在对大量 的植株进行转移时重复性工作多, 繁琐的问题, 且操作简单、 快捷。 0008 进一步, 所述转运杆上设有手柄, 所述手柄朝向远离定位件的方向延伸。 为了方便 对于转运杆的操作, 通过增加手柄, 便于对快繁装置的操作, 有利于密度。
12、的调整; 手柄朝向 远离定位件的方向延伸, 是基于人体施力方向考虑的。 0009 进一步, 所述套杆上设有榫槽, 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与榫槽配合的榫头。 通过榫槽和 榫头的配合, 在保证稳定效果的同时方便拆卸。 0010 进一步, 所述定位孔包括位于下框外侧的第一定位孔和位于上框内侧的第二定位 孔。 0011 进一步, 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 所述第一定位杆与套杆垂直, 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一定位头; 所述第二定位杆包括与套杆垂直 的L型杆, 所述L型杆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配合的第二定位头。 通过交错设置的第一定位孔 和第二定位孔, 使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与第一。
13、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的配合更加稳 定, 在受到任一方向的力时, 第一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杆会受到相互制约的力, 不会轻易从第 一定位孔或者二定位孔中脱出, 最大限度的保证整个装置在转移时的安全。 0012 进一步, 所述托膜为吸水纸膜。 在移栽初期, 纸膜有保水的效果, 有利于白及苗的 存活, 移栽12个月后, 纸膜腐烂, 不影响苗的进一步生长和大田移栽。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白及快繁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中转运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转。
14、运杆1、 上框2、 吸水纸膜3、 下框4、 手柄101、 套杆 102、 第一定位杆103、 第一定位头104、 L型杆105、 第二定位头106。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584986 U 4 0017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白及快繁装置, 包括转运杆1、 吸水纸膜3和夹持框, 夹持 框包括铰接在一起的上框2和下框4, 上框2和下框4分别设有铰接端和开合端, 开合端上设 有用于安装吸水纸膜3的卡槽, 位于铰接端处的上框2和下框4上设有与转运杆1配合使用的 定位孔, 定位孔包括位于下框4外侧的第一定位孔和位于上框2内侧的第二定位孔; 吸水纸 膜3的尺寸与上框2或下框4匹配,。
15、 位于上框2或下框4的中间, 主要用于固体培养基中。 0018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吸水纸膜3的尺寸大于上框2或下框4的尺寸, 超 出上框2或下框4的部分也可以用作白及的培养, 主要用于液体培养基中。 0019 如图2所示, 转运杆1包括套杆102、 榫卯连接在套杆102上的定位件和手柄101, 手 柄101朝向远离定位件的方向延伸, 套杆102上设有榫槽, 定位件上设有与榫槽配合的榫头, 转运杆1包括套杆102和可拆卸连接在套杆102上的定位件; 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杆103和第 二定位杆; 第一定位杆103与套杆102垂直, 第一定位杆103上设有与第一定位孔配合的第一 定位头。
16、104; 第二定位杆包括与套杆102垂直的L型杆105, L型杆105上设有与第二定位孔配 合的第二定位头106。 0020 使用时, 将转运杆1取下, 将上框2和下框4打开, 将吸水纸膜3放置在卡槽内, 将上 框2和下框4盖合, 之后将第一定位头104插入第一定位孔内, 将第二定位头106插入第二定 位孔中, 再将第一定位杆103和L型杆105与套杆102榫卯连接在一起, 安装好后, 将白及种子 撒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白及快繁装置上的吸水纸膜3上, 之后将实施例1的白及快繁装置 直接放置在固体培养基中时,下框4浸入培养基中, 纸膜与固体培养基表面接触培养; 或者 将实施例2中的白及快繁装置。
17、放置在液体培养基中, 液体培养时, 纸膜超出框体部分浸入液 体培养基, 控制湿度, 培养即可。 当种子萌发, 密度过大时, 通过手拿住手柄101, 摇晃转运杆 1, 使吸水纸膜3上的种子受力滚动从而调整密度均匀。 002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 未作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 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 为准, 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584986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584986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