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870893.5 (22)申请日 2015.11.04 A23F 3/06(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西省宁红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332401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城南秀水 大道下路源路口 (72)发明人 官廉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 包 括支架、 压盖、 揉捻筒、 揉捻盘, 其中压盖上部通过 旋转架连接有旋转动力部分, 旋转动力部分固定 在一横梁上, 横梁还连接有气缸的伸缩杆, 气缸固 定在支架上, 压盖底部设置有多个弹性揉捻凸条 ; 揉捻盘。
2、上设有出料口, 出料口下方连接有一出料 通道, 出料通道一侧设有碎茶收集口, 出料通道上 位于碎茶收集口对侧上方设有风机, 出料通道底 部为好茶收集口。本实用新型碎茶率低, 实现了 360均匀揉捻, 提高了揉捻的效果, 茶叶品质优。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附图1页 CN 205106244 U 2016.03.30 CN 205106244 U 1.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 包括支架、 压盖、 揉捻筒、 揉捻盘, 其特征在于, 其中压盖上部 通过旋转架连接有旋转动力部分, 旋转动力部分固定在一横梁上, 横梁还。
3、连接有气缸的伸 缩杆, 气缸固定在支架上, 压盖底部设置有多个弹性揉捻凸条; 揉捻盘上设有出料口, 出料 口下方连接有一出料通道, 出料通道一侧设有碎茶收集口, 出料通道上位于碎茶收集口对 侧上方设有风机, 出料通道底部为好茶收集口。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106244 U 2 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 更具体说是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 需要将茶叶进行揉捻, 茶叶揉捻的目的是适当破坏茶青后 茶叶组织, 让茶叶内含物质渗透在叶的表面, 同时对茶叶进行造型, 使芽叶卷紧成需要的形 状。。
4、 目前高档名优成品茶叶一般以手揉为主, 双手握茶, 先轻后重, 轻重交替进行, 嫩叶冷 揉, 老叶热揉, 最后松压, 解团; 而中低档茶叶一般采用揉捻机进行擦揉, 使其白毫脱落并成 型。 现有的揉捻设备通过人为手动控制压盖的提拉和按压, 比较耗费人力, 操作不便, 而且 每次揉捻的力度不一, 使得最终揉捻后的茶型存在茶叶, 影响茶叶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技术是提供一种新型茶叶揉捻机。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茶叶揉捻机, 包括支架、 压盖、 揉捻筒、 揉捻 盘, 其特征在于, 其中压盖上部通过旋转架连接有旋转动力部分, 旋转动。
5、力部分固定在一横 梁上, 横梁还连接有气缸的伸缩杆, 气缸固定在支架上, 压盖底部设置有多个弹性揉捻凸 条; 揉捻盘上设有出料口, 出料口下方连接有一出料通道, 出料通道一侧设有碎茶收集口, 出料通道上位于碎茶收集口对侧上方设有风机, 出料通道底部为好茶收集口。 0005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盖上的弹性揉捻凸条与揉捻盘之间实 现柔性挤压, 碎茶率低; 而且压盖可旋转, 实现了360 均匀揉捻, 并给以茶叶一定的旋转力, 提高了揉捻的效果; 此外, 在出料的时候采用风机将揉捻后的碎茶去除掉, 最后获得的揉捻 好的茶叶品质优。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
6、0007 其中, 1、 支架, 2、 压盖, 3、 揉捻筒, 4、 揉捻盘, 5、 旋转架, 6、 旋转动力部分, 7、 横梁, 8、 气缸, 8.1、 伸缩杆, 9、 弹性揉捻凸条, 10、 出料通道, 11、 碎茶收集口, 12、 风机, 13、 好茶收 集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现结合以下附图, 对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0009 参见图1, 茶叶揉捻机, 包括支架1、 压盖2、 揉捻筒3、 揉捻盘4, 其中压盖2上部通过 旋转架5连接有旋转动力部分6, 旋转动力部分6固定在一横梁上7, 横梁7还连接有气缸8的 伸缩杆8.1, 气缸8固定在支架1上, 压盖2底部设置有多个弹性揉捻凸条9; 揉捻盘4上设有出 料口, 出料口下方连接有一出料通道10, 出料通道10一侧设有碎茶收集口11, 出料通道10上 位于碎茶收集口11对侧上方设有风机12, 出料通道10底部为好茶收集口13。 说 明 书 1/1 页 3 CN 205106244 U 3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4 CN 205106244 U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