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5746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9.07 CN 201957462 U *CN201957462U* (21)申请号 201120113967.2 (22)申请日 2011.04.18 A01D 46/08(2006.01) (73)专利权人 吕炎霖 地址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直辖行政 单位石河子市 13 小区 52 栋 341 号 (72)发明人 吕炎霖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2 代理人 李伯勤 (54) 实用新型名称 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
2、 送装置, 包括风机 (1) , 所述风机 (1) 的正压风口 (12) 和负压风口 (11) 形成一个循环的风道, 并且 在该循环的风道的管路中设有柱形管道状的集棉 机构 (2) , 该集棉机构 (2) 进风口 (21) 端设有射流 喷管 (22) 在柱形管道中形成旋转气流, 柱形管道 侧边设有吸棉口 (23) , 负压风口 (11) 端的管路上 设有旁通出棉口 (13) 卸棉机构 (3) 。与现有技术 相比, 本实用新型不仅在集棉和输送中有效地利 用了风机正压和负压风力, 因而具有动力利用效 率高、 收集和输送效果好的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CN 201957462 U1/1 页 2 1. 一种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包括设有正压风口 (12) 和负压风口 (11) 的风机 (1)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正压风口 (12) 和负压风口 (11) 形成一个循环的风道, 并且在该循 环的风道的管路中设有至少一个集棉机构 (2) , 该集棉机构 (2) 为一柱形管道状体 (24) , 该 柱形管道状体 (24) 的一端设有进风口 (21) , 另一端设有集棉出风口 (25) , 所述进风口 (21) 与集棉出风口 (25) 之间的柱形管道状体 (24) 侧边轴向。
4、设有吸棉口 (23) , 同时所述进风口 (21) 端设有 25 根射流喷管 (22) , 并且所述的射流喷管 (22) 在柱形管道状体 (24) 内均沿 圆周朝一个方向倾斜, 使得射出的气流在柱形管道状体 (24) 内呈旋转状, 在所述集棉机构 (2) 的集棉出风口 (25) 之后的负压风口 (11) 的管路上设有旁通出棉口 (13) , 旁通出棉口 (13) 之后设有卸棉机构 (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卸棉机构 (3) 最好结构如下 : 包含一个筒状壳体 (31) , 筒状壳体 (31) 设有进棉口 (32) 卸棉口 (36) 和卸。
5、棉 出风口 (37) , 在筒状壳体 (31) 内设有直径小于筒状壳体 (31) 的筒形网状体 (34) , 筒形网状 体 (34) 外缘一周上设有卸棉隔板 (33) , 筒形网状体 (34) 内侧靠卸料口处设有闭风板 (35)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卸 棉机构 (3) 出棉口之后设有棉花输送机构, 该棉花输送机构包含设有进料口 (41) 、 出料口 (44) 的输送管道 (43) , 所述的风机 (1) 设有第二正压风口 (14, 所述进料口 (41) 端的输送管 道 (43) 一周上设有射流喷管 (42) , 该射流喷管。
6、 (42) 与风机 (1) 第二正压风口 (14) 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风机 (1) 设有两个风室, 每个风室中均设有一组风扇, 并其中的一个风室为高压风机 (16) , 另一 个风室相对为低压风机 (15) , 上述的两个风室分别设有各自的正压风口并共用负压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风机 (1) 设 有两个风室, 每个风室中均设有一组风扇, 并其中的一个风室为高压风机 (16) , 另一个风室 相对为低压风机 (15) , 上述的两个风室分别设有各自的正压风口。
7、并共用负压风口。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输送 管道 (43) 一周上的射流喷管 (42) 在输送管道 (43) 的进料口 (41) 端的管道外缘一周上呈 倾斜状环形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输送管道 (43) 一周上的射流喷管 (42) 在输送管道 (43) 的进料口 (41) 端的管道外缘一周上呈倾斜 状环形分布。 8.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输送管道 (43) 一周上的射流喷管 (42) 在输送管道 (43) 的。
8、进料口 (41) 端的管道外缘一周上呈倾斜 状环形分布。 9.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输送管道 (43) 一周上的射流喷管 (42) 在输送管道 (43) 的进料口 (41) 端的管道外缘一周上呈倾斜 状环形分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57462 U1/3 页 3 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技术背景 0002 目前的棉花收获机械中将采棉件从棉株上摘取下来的棉花主要是通过风力或机 械方式进行收集和输送, 由于结构方面的原因, 收集和输送效果不理想, 特别是动力损耗特。
9、 别严重大, 影响了整修机械的运行。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和输送效果好, 动力利用效率高的能够将采棉件 从棉株上摘取下来的棉花进行收集和输送的采棉机全风压籽棉输送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正压风口 (12) 和负压风口 (11) 的风机 (1) , 其特征在于所述 正压风口 (12) 和负压风口 (11) 形成一个循环的风道, 并且在该循环的风道的管路中设有 至少一个集棉机构 (2) , 该集棉机构 (2) 为一柱形管道状体 (24) , 该柱形管道状体 (24) 的一 端设有进风口 (21) , 另一端设有集棉出风口 (25) , 所述进风口 (21) 。
10、与集棉出风口 (25) 之间 的柱形管道状体 (24) 侧边轴向设有吸棉口 (23) , 同时所述进风口 (21) 端设有25根射流喷 管 (22) , 并且所述的射流喷管 (22) 在柱形管道状体 (24) 内均沿圆周朝一个方向倾斜, 使得 射出的气流在柱形管道状体 (24) 内呈旋转状, 在所述集棉机构 (2) 的集棉出风口 (25) 之后 的负压风口 (11) 的管路上设有旁通出棉口 (13) , 旁通出棉口 (13) 之后设有卸棉机构 (3) 。 0005 上述集棉机构 (2) 最好每两个为一组, 并且每组中所述的吸棉口 (23) 相对。 0006 为进一步使输送机构小型化, 以适应采。
11、棉机有限的空间, 上述卸棉机构 (3) 最好结 构如下 : 包含一个筒状壳体 (31) , 筒状壳体 (31) 设有进棉口 (32) 卸棉口 (36) 和卸棉出风口 (37) , 在筒状壳体 (31) 内设有直径小于筒状壳体 (31) 的筒形网状体 (34) , 筒形网状体 (34) 外缘一周上设有卸棉隔板 (33) , 筒形网状体 (34) 内侧靠卸料口处设有闭风板 (35) 。 0007 作为进一步改进, 上述的卸棉机构 (3) 出棉口之后最好设有棉花输送机构, 该棉 花输送机构包含设有进料口 (41) 、 出料口 (44) 的输送管道 (43) , 所述的风机 (1) 设有第二 正压风口。
12、 (14, 所述进料口 (41) 端的输送管道 (43) 一周上设有射流喷管 (42) , 该射流喷管 (42) 与风机 (1) 第二正压风口 (14) 相连接。 0008 作为进一步改进, 上述风机 (1) 最好设有两个风室, 每个风室中均设有一组风扇, 并其中的一个风室为高压风机 (16) , 该高压风机 (16) 的出风口与正压风口 (12) 相连接, 另 一个风室相对为低压风机 (15) , 该低压风机 (15) 的出风口与第二正压风口 (14) 相连接, 上 述的两个风室共用负压风口 (11) 。 0009 作为进一步改进, 上述输送管道 (43) 一周上的射流喷管 (42) 在输送。
13、管道 (43) 的 进料口 (41) 端的管道外缘一周上呈倾斜状环形分布, 使得所射出的气流在输送管道 (43) 内呈旋转状。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不仅在集棉和输送中有效地利用了风机正压和负压 说 明 书 CN 201957462 U2/3 页 4 风力, 因而具有动力利用效率高、 收集和输送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 2 是实施例 1 集棉机构横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3 是实施例 1 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5 是实施例 2 。
14、射流喷管在输送管道上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6 是实施例 3 卸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所示 : 1 为风机, 11 为负压风口, 12 为正压风口, 13 为旁通出棉口, 14 为第二 正压风口, 15为低压风机, 16为高压风机, 2为集棉机构, 21为进风口, 22和42为射流喷管, 23 为吸棉口, 24 为柱形管道状体, 25 为集棉出风口, 3 为卸棉机构, 31 为筒状壳体, 32 为进 棉口, 33 为卸棉隔板, 34 为筒形网状体, 35 为闭风板, 36 为卸棉口, 37 为卸棉出风口, 41 为 进料口, 43 为输送管道, 44 为出料口。 具体实。
15、施方式 0018 实施例 1 : 参照图 13,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设有正压风口 12 和负压风口 11 的风机 1, 风机 1 设有两个风室, 每个风室中均设有一组风扇, 并其中的一 个风室为高压风机16, 该高压风机16的出风口与正压风口12相连接, 另一个风室相对为低 压风机15, 该低压风机15的出风口与第二正压风口14相连接, 上述的两个风室共用负压风 口11, 所述正压风口12和负压风口11形成一个循环的风道, 并且在该循环的风道的管路中 设有 4 个集棉机构 2, 每两个相对为一组, 共组成两组, 集棉机构 2 为一柱形管道状体 24, 该 柱形管道状体。
16、 24 的一端设有进风口 21, 另一端设有集棉出风口 25, 所述进风口 21 与集棉 出风口 25 之间的柱形管道状体 24 侧边轴向设有吸棉口 23, 同时所述进风口 21 端设有 25 根射流喷管22, 并且所述的射流喷管22在柱形管道状体24内均沿圆周朝一个方向倾斜, 使 得射出的气流在柱形管道状体 24 内呈旋转状, 在所述集棉机构 2 的集棉出风口 25 之后的 负压风口 11 的管路上设有旁通出棉口 13, 旁通出棉口 13 之后设有卸棉机构 3, 为沙克龙机 构, 上卸棉机构 3 出棉口之后设有棉花输送机构, 该棉花输送机构包含设有进料口 41、 出料 口 44 的输送管道 。
17、43, 所述的风机 1 设有第二正压风口 14, 所述进料口 41 端的输送管道 43 一周上设有射流喷管 42, 该射流喷管 42 与风机 1 第二正压风口 14 相连接。 0019 实施例 2 : 参照图 45,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与实施例 1 相比, 本 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循环的风道的管路中设有 8 个集棉机构 2, 两两相对组成 4 组, 所述 输送管道 43 一周上的射流喷管 42 在输送管道 43 的进料口 41 端的管道外缘一周上呈倾斜 状环形分布, 使得所射出的气流在输送管道 43 内呈旋转状。 0020 实施例3 : 参照图6,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卸。
18、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与实施例2相 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卸棉机构 3 包含一个圆柱筒状壳体 31, 筒状壳体 31 设有进棉 口 32 卸棉口 36 和卸棉出风口 37, 在筒状壳体 31 内设有直径小于筒状壳体 31 的筒形网状 体 34, 筒形网状体 34 外缘一周上设有卸棉隔板 33, 筒形网状体 34 内侧靠卸料口处设有闭 风板 35。工作中, 筒形网状体 34 在筒状壳体 31 内转动的同时也带动卸棉隔板 33 一同转 说 明 书 CN 201957462 U3/3 页 5 动, 筒形网状体34内侧的闭风板35则相对固定, 当筒形网状体34在筒状壳体31内转动时, 转动到闭风板 35 下方的筒形网状体 34 失去压力, 棉花则被卸下。 说 明 书 CN 201957462 U1/2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57462 U2/2 页 7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