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697348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6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110830.0

申请日:

2005.11.28

公开号:

CN1976507A

公开日:

2007.06.0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Q7/32(2006.01)

主分类号:

H04Q7/32

申请人:

英华达(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赖振兴; 张俊生; 顾平

地址:

210006江苏省南京市仙鹤街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用于可使用多个通讯网络的可携式通讯装置中。本转移系统包含数据库、检测单元、处理单元及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由数据库储存无线通讯模组的设定资料及对照表,其中,对照表包含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与相对应的通讯网络。检测单元检测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以产生检测结果。再由处理单元比对检测结果及对照表,藉此控制无线通讯模组转移通讯动作至相对应的通讯网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适用于使用多个通讯网络的可携式通讯装置中,该系统至少包含:
多个无线通讯模组,使用至少一该多个通讯网络以进行通讯动作;
一检测单元,系检测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以产生至少一检测结果;
一数据库,系储存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设定资料及一对照表,该对照表包含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与相对应的通讯网络;及
一处理单元,比对该检测单元产生的检测结果与该对照表,用以转移该通讯动作至相对应的通讯网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讯网络包含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讯网络包含个人通讯系统。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对照表包含至少一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为与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间传输的讯号微弱时,相对应的通讯网络为该个人通讯系统。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对照表包含至少一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为与该个人通讯系统间传输的讯号微弱时,相对应的通讯网络为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设定资料为该通讯动作转移至该个人通讯系统的门号。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设定资料为该通讯动作转移至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门号。

8、
  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适用于使用多个通讯网络的可携式通讯装置中,该方法至少包含:
藉由一数据库储存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设定资料及一对照表,该对照表包含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与相对应的通讯网络;
藉由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以使用至少一该多个通讯网络以进行通讯动作;
检测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以产生至少一检测结果;
藉由处理单元比对至少一该检测结果与该对照表,以产生至少一控制信号;及
藉由至少一该控制信号以转移通讯动作至相对应的通讯网络。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讯网络包含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讯网络包含个人通讯系统。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对照表包含至少一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为与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间传输的讯号微弱时,相对应的通讯网络为该个人通讯系统。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对照表包含至少一该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为与该个人通讯系统间传输的讯号微弱时,相对应的通讯网络为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定资料为该通讯动作转移至该个人通讯系统的门号。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定资料为该通讯动作转移至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门号。

说明书

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揭示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特别是关于检测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以转移通讯动作至另一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可携式通讯装置使用通讯网络以进行通讯动作,因此,使用者可以不受地点的限制,随心所欲的与对方联系。目前,广泛使用的通讯网络有全球行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及个人通讯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一般而言,使用个人通讯系统的通讯费用较低廉,且采用低功率技术,符合倡导绿色手机的概念。又,个人通讯系统的信号覆盖范围有限,而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具有信号覆盖范围较广且信号较清晰的优势,因此,可同时使用前述两种通讯网络的手机已渐趋普遍。
请参阅图1,其为已知技术的一种自动来电转移系统的示意图,适用于双模手机11中。此双模手机11具有登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识别晶片111及登入个人通讯系统的识别晶片112,用于提供双模手机11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或个人通讯系统来进行通讯动作。此自动来电转移系统包含检测模组12及来电转移模组13。其中,检测模组12用于检测双模手机11是否位于个人通讯系统的信号覆盖范围内,亦即双模手机是否登入个人通讯系统伺服器14。来电转移模组13则根据检测模组12的检测结果,自动发送信号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伺服器15,用以设定手机来电转移的功能。
然而,由于天气或地理位置等因素,导致无论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或个人通讯系统,都会有信号较弱或非信号覆盖范围的盲区存在,当双模手机处于信号较弱的区域时,无法充分利用来电转移功能来避免通话品质较差或无法联系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人基于诸多实务经验与专题探讨,遂于本发明提出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以作为前述期望的实现方式与依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特别是关于检测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以转移通讯动作至另一通讯网络,藉此解决可使用多个通讯网络的可携式通讯装置处于讯号较弱的区域时,无法充分利用来电转移功能来避免通话品质较差或无法联系等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所揭示的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用于可使用多个通讯网络的可携式通讯装置中。此转移系统至少包含数据库、检测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多个无线通讯模组。数据库储存无线通讯模组的设定资料及对照表,对照表包含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及其相对应的通讯网络。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以取得检测结果。处理单元则比对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与对照表,藉此取得相对应的通讯网络,以控制无线通讯模组进行转移通讯动作至相对应的通讯网络。无线通讯模组使用通讯网络以进行通讯动作,并可藉由处理单元的控制以转移通讯动作至相对应的通讯网络。
为使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下文谨提供较佳的实施例及相关附图以为辅佐之用,并以详细的说明文字配合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技术的一种自动来电转移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揭示的个人通讯系统转移通讯动作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设定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所揭示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转移通讯动作至个人通讯系统的设定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所揭示的个人通讯系统转移通讯动作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状态流程图;及
图7是本发明所揭示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转移通讯动作至个人通讯系统的状态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的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的示意图,其适用于可使用多个通讯网络的可携式通讯装置中,本实施例的多个通讯网络包含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及个人通讯系统。本转移系统21至少包含数据库211、检测单元212、处理单元213、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以及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其中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及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为无线通讯模组。数据库211用于储存对照表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及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的设定资料。对照表包含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的状态为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间传输的讯号微弱时,相对应的通讯网络为个人通讯系统,及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的状态为与个人通讯系统间传输的讯号微弱时,相对应的通讯网络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的设定资料为转移通讯动作至个人通讯系统的门号,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的设定资料则为转移通讯动作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门号。检测单元212检测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及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之状态,藉此产生检测结果并将其提供至处理单元213中。处理单元213用于比对检测结果与对照表,用以控制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将通讯动作转移至个人通讯系统,或控制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将通讯动作转移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以进行通讯动作。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使用个人通讯系统以进行通讯动作。
藉由上述,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可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将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的设定资料提供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伺服端24。嗣,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基站22间传输的讯号微弱或无传输讯号时,可藉由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基站22,以通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伺服端24根据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4的设定资料,将通讯动作转移至个人通讯系统伺服端25。且,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可使用个人通讯系统,将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的设定资料提供至个人通讯系统伺服端25。然后,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与个人通讯系统基站23间传输的讯号微弱或无传输讯号时,可藉由个人通讯系统基站23,以通知个人通讯系统伺服端25根据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215的设定资料,将通讯动作转移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伺服端24。
请参阅图3,其是本发明所揭示的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本方法用于可使用多个通讯网络的可携式通讯装置中,至少包含以下主要步骤:
步骤310:藉由数据库储存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的设定资料及对照表。
步骤320:藉由对照表包含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与相对应的通讯网络,用于提供处理单元进行比对。
步骤330:藉由无线通讯模组,以使用至少一通讯网络来进行通讯动作。
步骤340:检测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以产生检测结果。
步骤350:藉由处理单元比对检测结果与对照表,以产生控制信号。
步骤360:藉由控制信号以控制无线通讯模组转移通讯动作至相对应的通讯网络。
上述步骤中,以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及个人通讯系统作为通讯网络为例,多个无线通讯模组包含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及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当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的状态为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间传输的讯号微弱时,转移通讯动作至个人通讯系统。当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 状态为与个人通讯系统间传输 讯号微弱时,转移通讯动作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网络之转移方法,图4为本发明所揭示的个人通讯系统转移通讯动作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设定流程图,可携式通讯装置以第一门号来使用个人通讯系统,以第二门号来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410:开始。
步骤420:设定开启转移功能。
步骤430:设定转移通讯动作至第二门号作为设定资料。
步骤440:提供设定资料至个人通讯系统伺服端。
步骤450:确认个人通讯系统伺服端已接受设定资料。
步骤460:结束。
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图5为本发明所揭示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转移通讯动作至个人通讯系统的设定流程图,可携式通讯装置以第一门号来使用个人通讯系统,以第二门号来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10:开始。
步骤520:设定开启转移功能。
步骤530:设定转移通讯动作至第一门号作为设定资料。
步骤540:提供设定资料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伺服端。
步骤550:确认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伺服端已接受设定资料。
步骤560:结束。
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图6为本发明所揭示的之个人通讯系统转移通讯动作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状态流程图,可携式通讯装置以第一门号来使用个人通讯系统,以第二门号来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610:个人通讯系统处于闲置状态。
步骤620:个人通讯系统伺服端接收对第一门号的通话请求。
步骤630:检测个人通讯系统通讯模组的状态。
步骤640:判断是否转移通讯动作,若是则进行步骤650,否则进行步骤660。
步骤650:将通讯动作转移至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的第二门号。
步骤660:通知可携式通讯装置有对第一门号的通话请求。
步骤670:个人通讯系统处于通话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通讯网络的转移方法,图7为本发明所揭示的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转移通讯动作至个人通讯系统的状态流程图,可携式通讯装置是以第一门号来使用个人通讯系统,以第二门号来使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710: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处于闲置状态。
步骤720: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伺服端接收对第二门号的通话请求。
步骤730:检测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讯模组的状态。
步骤740:判断是否转移通讯动作,若是则进行步骤750,否则进行步骤760。
步骤750:将通讯动作转移至个人通讯系统的第一门号。
步骤760:通知可携式通讯装置有对第二门号的通话请求。
步骤770: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处于通话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揭示一种通讯网络的转移系统及方法,用于可使用多个通讯网络的可携式通讯装置中。本转移系统包含数据库、检测单元、处理单元及多个无线通讯模组。由数据库储存无线通讯模组的设定资料及对照表,其中,对照表包含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与相对应的通讯网络。检测单元检测无线通讯模组的状态,以产生检测结果。再由处理单元比对检测结果及对照表,藉此控制无线通讯模组转移通讯动作至相对应的通讯网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