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7494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8.15 CN 202374940 U *CN202374940U* (21)申请号 201120547171.8 (22)申请日 2011.12.23 A01M 17/00(2006.01) A01B 33/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潍坊科技学院 地址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学院路 166 号 (72)发明人 李振东 刘永光 王岚 (74)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 所有限公司 37108 代理人 宋永丽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57) 摘要。
2、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 旋耕机, 包括平板式机架, 机架的前端设置行走 轮, 机架底面中部连接旋耕刀, 旋耕刀的外周设置 微波照射腔, 微波照射腔横截面形状为半球状, 底 部为敞口, 微波照射腔与机架连接, 微波照射腔前 部外壁上安装数个微波发射器, 数个第一微波发 射器均布在微波照射腔的宽度上, 微波照射腔后 部外壁上安装数个第二微波发射器, 数个第二微 波发射器均布在微波照射腔的宽度上、 并在水平 方向排列, 在微波照射腔的壁上安装微波发射器 的相应部位均分别开设微波散射通孔, 微波照射 腔上部两侧分别开设通气孔, 通气孔均布在微波 照射腔的宽度上, 旋耕刀通过蜗轮蜗杆及。
3、齿轮与 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旋耕土壤时, 依次将土壤 30 厘米以内的根结线虫连续全部灭杀, 使灭杀率 达到 100%。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平板式机架 (1) , 机架 (1) 的前 端设置行走轮, 机架 (1) 底面中部连接旋耕刀 (7) , 旋耕刀 (7) 的外周设置微波照射腔 (2) , 微波照射腔 (2。
4、) 横截面形状为半球状, 底部为敞口, 微波照射腔 (2) 与机架 (1) 连接, 微波照 射腔 (2) 前部外壁上安装数个第一微波发射器 (9) , 数个第一微波发射器 (9) 均布在微波照 射腔 (2) 的宽度上, 并在水平方向排列, 微波照射腔 (2) 后部外壁上安装数个第二微波发射 器(15), 数个第二微波发射器(15)均布在微波照射腔(2)的宽度上、 并在水平方向排列, 在 微波照射腔 (2) 的壁上安装微波发射器的相应部位均分别开设微波散射通孔, 微波照射腔 (2) 上部两侧分别开设第一排通气孔 (19) 和第二排通气孔 (10), 第一排通气孔 (19) 和第 二排通气孔 (1。
5、0) 均布在微波照射腔 (2) 的宽度上, 其直径为 1-2 毫米, 孔间距为 2-2.5 毫 米 , 旋耕刀 (7) 通过蜗轮蜗杆 (6) 及齿轮与电机 (4) 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 第一微波发 射器 (9) 和第二微波发射器 (15) 均为 4-6 个。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 第一排通气 孔 (19) 和第二排通气孔 (10) 的直径为 1.2 毫米, 孔间距为 2.5 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 在微波照射 腔 。
6、(2) 的内壁上每个相应的微波通孔处安装由云母材料制作的隔板, 隔板的厚度为 2-3 毫 米。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微波 发射器的频率为 915MHz, 微波旋耕机的行走速度为 0.4-0.8 米 / 分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374940 U 2 1/3 页 3 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虫设备, 是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背景技术 0002 根结线虫在全世界广泛分布, 寄主范围广泛, 植物受害严重, 病害发生后, 一般减 产 10% 左右, 严重的高达 75% 以上。
7、, 同时它能使真菌和细菌易于侵染植物, 是诱发植物病害 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保护地, 对于根结线虫的防治, 历来以化学药剂为主, 随着根结线虫对 化学药剂的耐药性的增加, 目前使用的化学药剂基本为剧毒农药, 用这些化学药剂灭杀结 线虫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同时, 对植物有很高的药物残留性, 是 “毒蔬菜” 产生的主要根 源。为此, 本领域技术人试图研制纯物理方法灭杀结线虫。例如 : 高温蒸汽闷棚法、 水淹法 等, 但是, 这些方法均存在成本高、 操作复杂的不足, 至今不能推广使用。 用微波装置杀虫也 是一种纯物理方法, 但是这些公开的微波杀虫装置只能灭杀土壤中 12 厘米内的寄生虫、 细 菌等。。
8、而根结线虫的分布特点是在土壤 30 厘米以内的深度, 并且根结线虫有极强的繁殖 力, 每头雌成虫一次产卵 300-800 粒, 年发代 5-10 代, 条件适宜的情况下 17 天左右可繁殖 一代。因此, 现有微波杀虫装置均无法灭杀根结线虫。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在旋耕土壤时, 依次 将土壤 30 厘米以内的根结线虫连续全部灭杀, 使灭杀率达到 100%。 0004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 旋耕机, 包括平板式机架, 机架 1 的前端设置行走轮, 机架底面中部连接旋耕刀, 旋耕刀的。
9、 外周设置微波照射腔, 微波照射腔横截面形状为半球状, 底部为敞口, 微波照射腔与机架连 接, 微波照射腔前部外壁上安装数个第一微波发射器, 数个第一微波发射器均布在微波照 射腔的宽度上, 并在水平方向排列, 微波照射腔后部外壁上安装数个第二微波发射器, 数个 第二微波发射器均布在微波照射腔的宽度上、 并在水平方向排列, 在微波照射腔的壁上安 装微波发射器的相应部位均分别开设微波散射通孔, 微波照射腔上部两侧分别开设第一排 通气孔和第二排通气孔, 第一排通气孔和第二排通气孔均布在微波照射腔的宽度上, 其直 径为 1-2 毫米, 孔间距为 2-2.5 毫米 , 旋耕刀通过蜗轮蜗杆及齿轮与电机连接。
10、。第一微波 发射器和第二微波发射器均为 4-6 个。第一排通气孔和第二排通气孔的直径为 1.2 毫米, 孔间距为 2.5 毫米。在微波照射腔的内壁上每个相应的微波通孔处安装由云母材料制作的 隔板, 隔板的厚度为2-3毫米。 所述的微波发射器的频率为915MHz, 微波旋耕机的行走速度 为 0.4-0.8 米 / 分钟。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波旋耕机是在旋耕土壤时用微波连续照射灭杀根结线虫, 旋耕机在行走的同时, 旋耕刀将 30 厘米以内的土壤全部连续翻到上层, 同时, 由于微波发 射器分布在半球状微波照射腔体的前部和后部, 并呈水平方向排列至少 4-6 个, 可使土壤 被旋耕刀旋起的同。
11、时全部被置入微波照射范围内, 从而彻底灭杀根结线虫, 灭杀率达到了 说 明 书 CN 202374940 U 3 2/3 页 4 100%。 0006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耕机经过试用效果显著 :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耕机在连年种 植黄瓜的冬暖式温室大棚中进行, 试验占地 900.0m2, 该大棚内地势平整, 水肥管理一致, 常 年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前茬黄瓜生长过程中发现整个大棚内黄瓜生长缓慢、 植株矮小、 叶色异常, 根部出现大量球状大小不等的根瘤, 取这些根瘤进行镜检后发现其内有大量根 结线虫。该茬黄瓜拔园后取该大棚内 0-30cm 深的土壤进行根结虫提取试验, 发现根结线 虫分布在土壤深度。
12、 30 厘米以内范围, 密度最大在 3-10cm 以内的土壤层中, 土壤含水量在 12%-25%之间。 用微波旋耕机在旋耕土壤时连续照射, 微波旋耕机行走速度为0.5-1米/分 钟, 微波频率为915MHz。 本试验田共分15个小区, 每个小区面积60.0m2, 其试验田的抽取是 随机的。 各小区间设有标记线, 不同小区间作业要及时更换一次性鞋套, 换下的鞋套要单独 放在储物桶内, 以防交叉感染。 旋耕机在行走照射后检测土壤, 分别从土壤5cm、 10cm、 20cm、 30cm的深处各取100g样土, 将其充分混匀后随机再取样100g, 用蔗糖梯度离心法提取土壤 中的根结线虫, 经染色后镜检。
13、, 根结线虫的死亡率为 100%。 0007 土壤被微波照射后对下茬栽培作物的影响试验 : 试验所用黄瓜苗均由无菌营养土 培育, 试验过程中栽培方法与管理方式均按照常规进行, 通过 45 天观察黄瓜长势得出 : 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波旋耕机灭杀根结线虫后的土壤对下茬作物无影响。 附图说明 0008 附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附图 2 是附图 1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本实用新型的灭杀根结线虫的微波旋耕机, 有一个平板式机架 1, 机架 1 的前端设 置行走轮, 机架1底面中部连接旋耕刀7, 旋耕刀7的外周设置微波照射腔2, 如图1所示, 微 波照射腔2的横。
14、截面形状为半球状, 底部为敞口, 微波照射腔2与机架1连接, 微波照射腔2 的宽度与机架 1 的宽度相同, 微波照射腔 2 前部外壁上安装数个第一微波发射器 9, 数个第 一微波发射器 9 均布在微波照射腔 2 的宽度上, 并在水平方向排列, 微波照射腔 2 后部外壁 上安装数个第二微波发射器 15, 数个第二微波发射器 15 均布在微波照射腔 2 的宽度上、 并 在水平方向排列, 第一微波发射器 9 和第二微波发射器 15 优选 4-6 个, 在微波照射腔 2 的 壁上安装微波发射器的相应部位均分别开设微波散射通孔, 微波照射腔 2 上部两侧分别开 设第一排通气孔 19 和第二排通气孔 10。
15、, 该通气孔用于排出微波照射腔 2 内的高温湿气, 防 止湿气对微波发射器的腐蚀, 第一排通气孔 19 和第二排通气孔 10 均布在微波照射腔 2 的 宽度上, 其直径为 1-2 毫米, 孔间距为 2-2.5 毫米 , 该孔尺寸在达到及时排放湿气的同时, 旋耕起来的土壤不被甩出微波照射腔 2 之外, 所述的旋耕刀 7 通过蜗轮蜗杆 6 及齿轮与电 机 4 连接, 主、 被动齿轮及电机 4 均安装平板式机架 1 的上面, 电机 4 与支撑板 8 连接, 支撑 板 8 安装在机架 1 上。机架 1 上安装控制箱体 3, 控制箱体 3 内安装电源 14 及控制器 11, 控制器 11 控制电机 4 。
16、启闭、 并控制微波发射器启闭, 其电路设计采用公知技术完成。 0010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是 : 第一排通气孔 19 和第二排通气孔 10 的直径为 1.2 毫 米, 孔间距为 2.5 毫米。 0011 为了防止微波照射腔 2 内的湿气对微波发射器造成腐蚀, 在微波照射腔 2 的内壁 说 明 书 CN 202374940 U 4 3/3 页 5 上每个相应的微波通孔处安装由云母材料制作的隔板, 隔板的厚度为 2-3 毫米, 隔板可以 设计为一个整体板, 也可以是有数个隔板组成。 0012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微波发射器的频率为 915MHz, 微波旋耕机的行走速度为 0.4-0.8 米 / 分钟。在该频率下用本实用新型设定的微波旋耕机行走速度灭杀根结线虫效 果显著。图中 5 是齿轮, 12 是手柄, 13 是支架, 16 是隔板, 17 是隔板, 18 是螺栓, 21 是微波 发射器, 22 是微波发射器。 说 明 书 CN 202374940 U 5 1/2 页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74940 U 6 2/2 页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7494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