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模块.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95280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17042.5

申请日:

2001.02.10

公开号:

CN1348213A

公开日:

2002.05.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L 23/34申请日:20010210授权公告日:20050907终止日期:201302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L23/34; H01L23/12; H01L23/28; H01L23/48; H05K1/00

主分类号:

H01L23/34; H01L23/12; H01L23/28; H01L23/48; H05K1/00

申请人: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坂本则明; 小林义幸; 阪本纯次; 冈田幸夫; 五十岚优助; 前原荣寿; 高桥幸嗣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0.10.05 JP 306668/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岳;叶恺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硬盘中安装有固定粘接了读写放大用IC的FCA,但是,因为读写放大用IC的散热性不好,所以该读写放大用IC的温度上升,读写速度大大降低。而且硬盘本身的特性大受影响。使半导体元件16的背露出在绝缘性树脂13的背面,金属板23固定粘接在该半导体元件的背面,该金属板23的背面与柔性片的背面实质上处于同一平面,能够与第二支持件24简单地固定粘接在一起。因此,半导体元件产生的热能够经金属板23、第二支持件24良好地散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半导体装置,半导体元件用绝缘性树脂封装为一体,在其背面露出 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焊接电极电连接的垫片和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半导体元件的露出部设置有金属板,使其从所述垫片的背面突出 来。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背面和所述半导体 元件的背面实质上被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元件用绝缘材 料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元件和所述金属板 用绝缘材料或导电材料固定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性树脂 的背面从所述垫片的背面突出来。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侧面和从所述垫片 的侧面延伸出来的绝缘性树脂的背面呈同一曲面。
7: 一种半导体模块,具有设置了导电图形的第一支持件和半导体装置,所 述半导体装置的与所述导电图形电连接的半导体元件用绝缘性树脂封装为一 体,在其背面露出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焊接电极电连接的垫片和所述半导体元 件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持件的上面的导电图形电 连接,在对应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所述第一支持件上设置有开口部,在所述开 口部设置有与所述半导体元件固定在一起的金属板。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持件的背面粘接 固定着所述金属板的第二支持件。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金属板的所述 第二支持件上设置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金属板热接 合在一起。
10: 根据权利要求9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由以Cu为主要材 料的,所述第二支持件由以Al为主要材料,所述固定板由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持 件上的以Cu为主要材料的镀膜构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7~10的任一项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性树 脂的背面从所述垫片的背面突出来。
12: 根据权利要求11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的侧面和从所述垫 片的侧面延伸出来的绝缘性树脂的背面呈同一曲面。
13: 根据权利要求8~12的任一项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元 件是硬盘的读写放大用IC。
14: 一种半导体装置,半导体元件用绝缘性树脂封装为一体,在其背面露出 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焊接电极电连接的垫片、经与所述垫片一体的布线而延伸 的外部连接电极和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导体元件背面 设置有金属板使其从所述外部电极的背面突出来。
15: 根据权利要求14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背面和 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实质上被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 和所述金属板用绝缘材料或导电材料固定在一起。
17: 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性树脂 的背面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背面突出来。
18: 根据权利要求17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侧面和 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侧面延伸出来的绝缘材料的背面呈同一曲面。
19: 一种半导体模块,具有设置了导电图形的第一支持件和半导体装置,所 述半导体装置的与所述导电图形电连接的半导体元件用绝缘性树脂封装为一 体,在其背面露出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焊接电极电连接的垫片、经与所述垫片 一体的布线设置的外部连接电极和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部连接电极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持件的上面的导电图形电连接,在对应于所述 半导体元件的所述第一支持件上设置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与所述半 导体元件的背面固定在一起的金属板。
20: 根据权利要求19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持件的背面粘 接着固定了所述金属板的第二支持件。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和所 述金属板使用同一材料形成一体。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金属板的所 述第二支持件上设置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金属板热 合在一起。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由以Cu为主 要材料,所述第二支持件由以Al为主要材料,所述固定板由形成在所述第二支 持件上的以Cu为主要材料的镀膜构成。
24: 根据权利要求19~23的任一项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性粘 接装置的背面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背面突出来。
25: 根据权利要求28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侧面和 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粘接的绝缘性粘接装置的背面呈同一曲面。
26: 根据权利要求19~25的任一项的半导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元 件是硬盘的读写放大用IC。

说明书


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模决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模块,特别是涉及能够良好地放出来自半导体元件的热的结构。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装置用于便携式机器或小型、高密度装配机器,正在谋求轻薄短小而散热性好的半导体装置。但是,半导体装置被装在各种各样的基板上,作为这种包含基板的半导体模块,则装于各种各样的机器中。基板可以是陶瓷基板、印刷基板、柔性片、金属基板或玻璃基板等,这里,以下描述作为安装在柔性片上的半导体模块的一个例子。不言而喻,在本实施例中也能使用这些基板。

    图14中表示了使用柔性片的半导体模块被安装在硬盘100内的情况。该硬盘100例如被详细描述在“日经电子1997年6月16日(No.691)P92~”中。

    该硬盘100就安装在由金属构成的箱体101内,多张记录盘102被一体地装配在主轴电机103上,在各记录盘102的表面上,经很窄的间隙配置有磁头104。该磁头104被安装在固定于臂105的前端的悬臂106的前端部。而且磁头104、悬臂106、臂105构成一体,该一体件被安装在致动器107上。

    为了经磁头104进行写入、读出,记录盘102必须与读写放大用IC108电连接,因此,使用在柔性片109上安装了该读写放大用IC108的半导体模块110,设置在柔性片109上地布线最终电连接到磁头104上。该半导体模块110被称之为可弯曲电路组件,一般简称为FCA。

    在箱体101的背面,露出被装在半导体模块110上的连接器111,该连接器(阳接头或阴接头)与被安装在主板112上的连接器(阴接头或阳接头)连接。在该主板112上,设置有布线,并安装着主轴电机103的驱动用IC、缓冲存储器、其他驱动用的IC、例如ASIC等。

    例如:记录盘102借助主轴电机103以4500rpm的转速旋转,磁头104用致动器107决定其位置。这种旋转机构被设置在箱体101上的盖体密闭着,所以无论如何热都不流动,而使读写放大用IC108温度上升。因此,读写放大用IC108被安装在致动器107、箱体101等的热传导好的部分上。主轴电机103的旋转有可能达到5400、7200、10000rpm的高速,所以,这种散热尤为重要。

    为了进一步说明上述的FCA,把其结构表示于图15上。图15A是平面图,图15B的断面图,是沿A-A线剖切设置在前端的读写放大用IC108的部分的示图。为了把该FCA110弯折后安装在箱体101内的一部分上,所以采用容易弯曲加工的平面形状的第一柔性片109。

    在该FCA110的左端,安装有连接器111,构成第一连接部。与该连接器111电连接的第一布线121贴合在第一柔性片109上,一直延伸到右端。所述第一布线121与该读写放大用IC108电连接。与磁头104连接的读写放大用IC108的引线122被连接在第二布线123上,该第二布线123与臂105、悬臂106上设置的第二柔性片124上的第三布线126连接。即:第一柔性片109的右端成为第二连接部127,在这里与第二柔性片124相连接。而且,第一柔性片109与第二柔性片124也可一体地设置,这时,第二布线123与第三布线126就被设置为一体。

    在设置读写放大用IC108的第一柔性片109的背面上,设置有支持件128。该支持件128使用陶瓷基板、Al基板。经该支持件128与露出在箱体101内部的金属热接合,读写放大用IC108的热经该支持件128散出到外部。

    接下来参照图15B,说明读写放大用IC108和第一柔性片109的连接结构。

    第一柔性片109从下层开始层叠第一聚酰亚胺片130(下称第一PI片)、第一粘接层131、导电图形132、第二粘接层133和第二聚酰亚胺片134(下称第二PI片),导电图形132被夹在第一、第二聚酰亚胺片130、134之间。

    为了连接读写放大用IC108,去掉所要的地方的第二聚酰亚胺片134和第二粘接层133,形成开口部135,使导电图形132从这里露出来。如图所示,经引线122电连接读写放大用IC108。

    图15B中,用绝缘性树脂136封装起来的半导体装置沿箭头表示的散热路径向外散热,特别是,绝缘性树脂136成为热阻,总体地看,这是一种不能够高效率地把从读写放大用IC108产生的热散出去的结构。

    进一步地用硬盘来说明,由于要求该硬盘的读写传送速率应为500MHz~1GHz甚至更高的频率,因而必须把读写放大用IC108的读写速度作到高速。因此,必须使与读写放大用IC108连接的柔性片上的布线的路径变短,以防止读写放大用IC108的温度上升。

    特别是因为记录盘102高速旋转而箱体101和盖体构成密闭的空间,所以,内部的温度可上升到70度~80度。另一方面,一般的IC的动作容许温度大约为125度,读写放大用IC108容许从内部温度80度上升大约45度。但是,如图所示,如果半导体装置本身的热阻、FCA的热阻大,读写放大用IC108立刻就会超过动作容许温度,而不能发挥出本来的能力。因此,谋求散热性优良的半导体装置、FCA。

    但是,今后动作频率会更加提高,所以,读写放大用IC108本身也会因运算处理产生热而使温度上升。在常温下,即使能够实现所期望的动作频率,在硬盘内部由于温升也必须降低动作频率。

    以上,随今后动作频率的增加,半导体装置、半导体模块(FCA)更要谋求其良好的散热性。

    另一方面,为减少惯性转矩,致动器107本身以及安装在它上面的臂105、悬臂106和磁头104必须被作得尽可能地轻。特别是,如图14所示,在把读写放大用IC108安装于致动器107表面上的情况下,也要谋求该IC108的轻量化、FCA的轻量化。

    鉴于上述的课题,第1,按照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半导体元件被绝缘性树脂封装为一体,在其背面露出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焊接电极电连接的垫片和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在所述半导体元件的露出部设置有金属板,使其从所述垫片的背面突出来。

    由于该突出的金属板处于面对第一支持件即柔性片背面的位置上,所以金属板能够粘接或接触在第二支持件即散热板上。因此,半导体元件的热能够被传导到散热板上。

    第2,所述垫片的背面和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实质上被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第3,所述半导体元件用绝缘材料粘接牢固。

    第4,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和所述金属板用绝缘材料或导电材料固定在一起。

    第5,所述绝缘性树脂的背面从所述垫片的背面突出来。

    第6,所述垫片的侧面和从所述垫片的侧面延伸出来的绝缘性树脂的背面呈同一曲面。

    第7,一种半导体模块,具有设置了导电图形的第一支持件和半导体装置,所述半导体装置的与所述导电图形电连接的半导体元件被绝缘性树脂封装为一体,在其背面露出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焊接电极电连接的垫片和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

    所述垫片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持件的上面的导电图形电连接,在对应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所述第一支持件上设置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固定在一起的金属板。

    第8,在所述第一支持件的背面粘接固定着所述金属板的第二支持件。

    第9,对应于所述金属板的所述第二支持件上设置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金属板热接合在一起。

    第10,所述金属板由以Cu为主要材料的镀膜构成,所述第二支持件由以Al为主要材料的镀膜构成,所述固定板由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持件上的以Cu为主要材料的镀膜构成。

    第11,所述绝缘性树脂的背面从所述垫片的背面突出来。

    第12,所述垫片的侧面和从所述垫片的侧面延伸出来的绝缘性树脂的背面呈同一曲面。

    第13,所述半导体元件是硬盘的读写放大用IC。

    第14,一种半导体装置,半导体元件被绝缘性树脂封装为一体,在其背面露出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焊接电极电连接的垫片、经与所述垫片一体的布线而延伸的外部连接电极和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在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设置有金属板使其从所述垫片的背面突出来。

    第15,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背面和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实质上被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第16,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和所述金属板用绝缘材料或导电材料固定在一起。

    第17,所述绝缘性树脂的背面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背面突出来。

    第18,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侧面和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侧面延伸出来的绝缘材料的背面呈同一曲面。

    第19,一种半导体模块,具有设置了导电图形的第一支持件和半导体装置,所述半导体装置的与所述导电图形电连接的半导体元件被绝缘性树脂封装为一体,在其背面露出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焊接电极电连接的垫片、经与所述垫片一体的布线设置的外部连接电极和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

    所述外部连接电极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持件的上面的导电图形电连接,在对应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所述第一支持件上设置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与所述半导体元件固定在一起的金属板。

    第20,在所述第一支持件的背面粘接着固定了所述金属板的第二支持件。

    第21,所述外部连接电极和所述金属板使用同一材料形成一体。

    第22,对应于所述金属板的所述第二支持件上设置有由导电材料构成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金属板热合在一起。

    第23,所述金属板由以Cu为主要材料的镀膜构成,所述第二支持件由以Al为主要材料的镀膜构成,所述固定板由形成在所述第二支持件上的以Cu为主要材料的镀膜构成。

    第24,所述绝缘性粘接装置的背面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背面突出来。

    第25,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的侧面和与所述外部连接电极粘接的绝缘性粘接装置的背面呈同一曲面。

    第26,所述半导体元件是硬盘的读写放大用IC。

    图1是本发明的半导体模块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半导体模块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说明图。

    图14是硬盘的说明图。

    图15是图14中采用的原来的半导体模块的说明图。

    本发明提供高散热性且轻薄短小的半导体装置的同时,提供安装了该半导体装置的半导体模块例如安装在柔性片上的半导体模块(下称FCA),实现安装了该FCA的机器例如硬盘的特性改善。

    首先,作为安装FCA的机器的一例,用图14参照硬盘100,把FCA表示在图1中。图2~图13表示安装在FCA中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说明安装FCA的机器的第一实施例

    作为该机器,再次说明在现有技术中说明了的硬盘100。

    为了把硬盘100安装在计算机等内,必要时把它安装在主板112上。该主板112安装有阴型(或阳型)连接器。所述主板112上的连接器与安装在FCA上并从箱体101的背面露出来的阳型(或阴型)连接器111相连接。在箱体101中,存储介质即记录盘102根据其容量把多张层叠起来,磁头104以20~30nm的高度浮在记录盘102的上方,为了进行扫描,把记录盘102之间的间隔设置成能使该扫描中不发生问题,维持该间隔地把记录盘102装配在主轴电机103上。该主轴电机103被安装在安装用基板上,配置在按扎基板背面的连接器从箱体101的背面露出来。该连接器也与主板112的连接器相连接。这样,在主板112上安装有磁头104的读写放大用IC108、和驱动该IC108的IC、驱动主轴电机103的IC、驱动致动器的IC、暂时保管数据的缓冲存储器和实现厂家独自驱动的ASIC等,当然也可以安装其他被动元件、主动元件。

    应该使磁头104与读写放大用IC108的连接布线尽可能地短,读写放大用IC108被配置在致动器107上。但是,由此说明的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因为非常薄而且轻,所以除致动器以外,可以安装在臂105或悬臂106上。这时,如图1所示,由于半导体装置10的背面从第一支持件11的开口部12露出来,半导体装置10的背面与臂105或悬臂106热结合,所以,半导体装置10的热能够经臂105、箱体101发散外部去。因选择硬盘作为应用例而选定了柔性片作为第一支持件,但是也可以依据机器来选定印刷基板或陶瓷基板作为第一支持件。

    这里,为了把半导体元件16的背面与金属板23粘接牢固,在半导体元件16的背面被覆Au或软焊料之类的钎料。

    说明半导体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2说明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图2A是半导体装置的平面图,图2B是沿A-A线的断面图。

    图2中,以下的构成要素被埋入在绝缘性树脂13内,即:焊接垫片14…、设置在该焊接垫片14围绕的区域内的半导体元件16都被埋入在绝缘性树脂13内。由图7的制造方法可知,半导体元件16经钎料、导电膏被牢固地粘接在分离沟内。也可以用绝缘性粘接手段粘牢。

    半导体元件16的焊接电极19与焊接垫片14经金属细线20电连接。

    所述焊接垫片14的背面从绝缘性树脂13中露出来,原样构成外部连接电极21,焊接垫片14…的侧面按非各向异性进行刻蚀,这里,具有用湿刻蚀形成的弯曲结构,由这种弯曲结构产生锚固效果。

    本结构由半导体元件16、多个导电图形14和埋入这些部分的绝缘性树脂13等3种材料构成。半导体装置10A的背面露出在半导体元件16的配置区域内。绝缘性树脂13把它们全都封装起来。而且,由绝缘性树脂13支持着所述焊接垫片14…、半导体元件16。

    作为绝缘性树脂13,可以使用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对聚苯硫等热塑性树脂。

    如果绝缘性树脂是用金属模具固定的树脂、可浸渍涂敷被覆的树脂,就能够采用全部的树脂。作为导电图形14,可以使用以Cu为主要材料的导电箔、以Al为主要材料的导电箔、或Fe-Ni合金、Al-Cu的层积体、Al-Cu-Al的层积体。当然,即使其他导电材料也可以,特别是最好采用能够进行刻蚀的导电材料、可用激光蒸发的导电材料。如果考虑半刻蚀性、电镀的形成性和热应力,最好使用以压延形成的Cu为主要材料的导电材料。

    在本发明中,因为绝缘性树脂13也被填充在所述分离沟18内,所以,能够防止导电图形的脱落。采用干刻蚀或湿刻蚀来实施非各向异性的刻蚀作为刻蚀方法能够把焊接垫片14…的侧面作成弯曲结构而产生锚固效果。结果,能够实现导电图形14不会从绝缘性树脂13上脱落下来的结构。

    而且,半导体元件的背面露出于封装的背面。因此,半导体元件16能够与后述的金属板23、第二支持件24或第二支持件24上被覆的固定板25接触或粘牢在一起。按照这样的结构,就能够把从半导体元件16产生的热散放到第二支持件24上,并能够防止半导体元件16的温升,能够增大该半导体元件16的驱动电流或驱动频率。

    本半导体装置10A由于用导电图形14的封装树脂即绝缘性树脂13来支持,所以就不要支持基板。这种构成是本发明的特征。原来的半导体装置的导电路径或者用支持基板(柔性片、印刷基板或陶瓷基板)来支持,或者用引线框架支持着,所以,附加有本来也可以不要的构成。但是,本电路装置用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构成要素来构成,并且不要支持基板,所以,既薄又轻,但是因为能够抑制材料费用,所以价格低。

    为了使钎料的膜厚均匀,封装的背面在半导体装置10A的背面形成有绝缘被覆膜26。图2A所示的虚线27表示从绝缘被覆膜26露出的半导体元件的露出部,这里,因为以矩形露出焊接垫片14的背面,所以从绝缘被覆膜26露出与其同样大小的部分。

    这样,由于钎料浸润的部分实质上大小一样,所以形成在其上的钎料的厚度实质上就相同。这在焊锡印刷后、回流后也是一样的。可以说即使Ag、Au、Ag-Pd等导电膏也是同样的。按照这种结构,能够精确地计算金属板23的背面从焊接垫片14的背面突出多少。如图2B所示,当形成软焊料球时,因为全部软焊料球的下端能够接触按装基板的导电路径,所以也能够无软焊料不良的问题。

    考虑到半导体元件的散热性,半导体元件的背面的露出部27也可以大于焊接垫片14的露出尺寸。

    由于设置了绝缘被覆膜26,就能够使设置在第一支持件11上的导电图形32延伸到半导体装置的背面。一般,设置在第一支持件11侧的导电图形32被配置得迂回过所述半导体装置的粘牢区域,但是由于形成所述绝缘被覆膜26而能够把导电图形配置得不再迂回。而且由于绝缘树脂13比导电图形更突出,所以在第一支持件11侧的布线与导电图形之间能够形成间隙,从而能够防止短路。

    说明半导体装置10B的第三实施例

    图3表示本半导体装置10B,图3A是其平面图,图3B是沿A-A线的断面图。因为与图2的结构类似,所以这里仅说明不同的部分。

    图2中,把焊接垫片14的背面原样作为外部连接电极,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在焊接垫片14上形成有一体形成的布线30和与布线30一体形成的外部连接电极31。

    用虚线表示的矩形是半导体元件16,在半导体元件16的背面,配置有所述外部连接电极31,如图所示,外部连接电极31被配置为环状或矩阵状,这种配置为与公知的BGA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考虑到焊接部的变形,布线本身也可以被加工成波纹状。

    与第一支持件11的导电图形32连接处是外部连接电极31,焊接垫片14的背面、布线30的背面用绝缘被覆膜26被覆。外部连接电极31上用虚线表示的圆圈、半导体元件上表示的虚线圆圈是从绝缘被覆膜26露出来的部分。

    另外,因为半导体元件16被配置在外部连接电极31内侧,所以半导体元件16形成得比图2的半导体元件小。因此,绝缘性树脂13被覆焊接垫片14、布线30一部分、半导体元件16、金属细线20。

    在本实施例的焊接垫片14的数目非常大而其尺寸小的情况下,能够经布线再配置外部连接电极,并具有可以增大外部连接电极31尺寸的优点。因为有布线,所以能够抑制加到金属细线的连接部、焊接的连接部的变形。

    说明半导体装置10A、10B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实施例

    这里,使用图3的半导体装置10B来说明其制造方法。从图4到图8是对应于沿图3A的A-A线的断面图。

    首先,如图4那样准备导电箔40,厚度最好为10μm~300μm,这里,采用70μm的压延铜箔。接下来,在该导电箔40的表面形成导电被覆膜41或光保护膜作为抗刻蚀掩膜。该图形与图3A的焊接垫片14…、布线30…、外部连接电极31…是一样的图形。在采用光保护膜代替导电被覆膜41的情况下,在光保护膜的下层至少对应于焊接垫片的部分上形成Au、Ag、Pd或Ni等的导电被覆膜。这是为了能够焊接而设置的被覆膜(以上参照图4)。

    然后,经所述导电被覆膜41或光保护膜半刻蚀导电箔40。刻蚀深度可以比导电箔40的厚度浅。刻蚀深度越浅就越能够形成细微的图形。

    进行半刻蚀就能够使导电图形14、30、31在导电箔40的表面上出现凸状。如上所述,这里,导电箔40采用以压延形成的Cu为主要材料的Cu箔。但是也可以是由Al构成的导电箔、由Fe-Ni合金构成的导电箔、Cu-Al层积体、Al-Cu-Al层积体。特别是Al-Cu-Al或Cu-Al-Cu层积体能够防止由热膨胀系数的差产生的弯曲。

    在外接电极31的内侧形成的分离沟的底部设置粘接装置17,这里,在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形成Au等导电被覆膜,从而能够经导电膏把导电箔与钎料粘接牢固。这种情况下,如图3B所示,就可能形成软焊料等钎料、补片。但是,经绝缘性粘接材料粘牢的情况下,就很难形成软焊料等钎料、补片等(以上参照图5)。

    接着,在设置了粘接装置17的区域上固定粘接半导体元件16,半导体元件16的焊接电极19与焊接垫片14电连接。在图面上,因为半导体元件16被面朝上安装,所以采用金属细线20作为连接手段。

    在该焊接时,焊接垫片14…与导电箔40是一体的,而且导电箔40的背面是平的,所以能与焊接机的工作台作平面接触。因此,如果把导电箔40完全固定在焊接台面上,就不会出现焊接垫片14…位置偏移,能够把焊接能量有效地传递给金属细线20和焊接垫片14…。焊接台面的固定例如可以在整个台面上设置多个真空吸孔。也可以从上面压住导电箔。

    此外,由于可以不采用支持基板来安装半导体元件,而且粘牢在分离沟22的底部,所以半导体元件16的高度可因此而配置得低,因此,能够把后述的封装的外形厚度作得薄(以上参照图6)。

    形成绝缘性树脂膜13,以便覆盖进行半刻蚀形成的焊接垫片14、布线30、外接电极31、半导体元件16以及金属细线20。作为绝缘性树脂,热塑性、热固化性的树脂都可以。

    可以通过转移模制、喷塑模制、浸渍或涂敷来实现。作为树脂材料,可以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通过转移模制来实现,液晶聚合物、对聚苯硫等热塑性树脂可以用喷塑模制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调整绝缘性树脂的厚度以便从金属细线20的顶部上面被覆约100μm。考虑到半导体装置的强度,该厚度也可以加厚或减薄。

    在注入树脂时,因为焊接垫片14、布线30、外部连接电极31与片状导电箔40成为一体,所以只要导电箔40不发生偏移,这些铜箔图形的位置也完全不会偏移。

    以上,是把作为凸部形成的焊接垫片14、布线30、外部连接电极31、半导体元件16埋入到绝缘性树脂13之内,并且使凸部的下方的导电箔40从背面露出来(以上参照图7)。

    然后除去露出于所述绝缘性树脂13的背面的导电箔40,把焊接垫片14、布线30、外部连接电极31各自分离开。

    这里的分离工序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既可以刻蚀背面进行去除分离,也可以通过研磨或磨削进行削去分离。也可以两者同时采用。例如:如果一直削去到露出绝缘性树脂13为止,所出现的问题是导电箔40的削渣或削薄延展到外侧的毛刺状的金属会扎到绝缘性树脂13内。因此,如果进行刻蚀分离,在处于Cu的图形之间的绝缘性树脂13的表面上不会扎入导电箔40的金属。这样,就能够防止微细间隔的图形之间的短路。

    构成为半导体装置10B的一个单元多个形成一体的情况下,在该分离工序之后,追加切片工序。

    这里,采用切片装置各自分离开,但是即使巧克力状切断、冲压或切断都可以。

    这里,在把Cu图形分离之后,在露出于被分离的背面的图形14、30、31上形成绝缘被覆膜26,为了使图3A的虚线的圆圈表示的部分露出来,把绝缘被覆膜26形成图形。此后,沿箭头表示的部分切割,作为半导体装置10B被切出。

    也可以在切片之前或切片之后形成焊料42。

    按照以上的制造方法,由于焊接垫片、布线、外部连接电极、半导体元件都被埋入在绝缘性树脂中,所以能够实现既轻薄短小散热性又好的封装。

    下面来说明按照以上的制造方法产生的效果。

    第一,导电图形被半刻蚀,与导电箔构成为一体地被支持着,所以,能够不要原来支持用的基板。

    第二,因为在导电箔上形成进行半刻蚀构而成为凸部的导电图形,所以,能够使该导电图形微细化。因此,能够使宽度、间隔狭窄,从而能形成平面尺寸更小的图形。

    第三,因为由导电图形、半导体元件、连接装置和封装材料构成,所以,能够以必要的最小限度来构成,能够无特别无用的材料,从而能够实现大幅度地抑制了成本的轻薄短小的半导体装置。

    第四,焊接垫片、布线、外部连接电极用半刻蚀成为凸部来形成,并在封装后进行单个分离,所以,就不要连接杆、吊挂引线。因此,在本发明中,连接杆(吊挂引线)的形成、连接杆(吊挂引线)的切断全都不要。

    第五,在构成为凸部的导电图形被埋入到绝缘性树脂中之后,再从绝缘性树脂的背面把导电箔去除掉,然后分离导电图形,所以,就能够不会像原来的引线框架那样引线与引线之间产生树脂溢出。

    第六,因为半导体元件的背面露出来,所以,从本半导体装置产生的热能够有效地从本半导体装置的背面散出。

    说明固定有金属板23的半导体装置10A、10B和使用它的半导体模块的第五实施例

    图1中表示该半导体模块(FCA)50,被安装的半导体装置是图2表示的半导体装置10A。

    首先来说明由柔性片构成的第一支持件11。这里,从下层开始,按顺序层叠第一PI片51、第一粘接层52、导电图形53、第二粘接层54和第二PI片55。在导电图形是多层的情况下,还要使用粘接层,上下导电图形也可以经通孔电连接。如图1C所示,该第一支持件11至少形成仅能露出金属板23的第一开口部12。

    为了使导电图形露出来,形成第二开口部56,对应于该第二开口部56的导电图形32也可以全部露出来,也可以仅露出被连接的部分。例如:也可以把第二PI片55和第二粘接层54全部去掉,如图所示,也可以把第二PI片55全部去掉,而去掉仅露出第二粘接层54的部分。这样,软焊料27就能够不流动。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就是使金属板23贴合在半导体元件16的背面。本发明的半导体模块是第一支持件的背面与金属板23大体上面面相贴。

    考虑到第一支持件11和固定板25的厚度,来决定金属板23的厚度。焊接垫片14和导电图形32经焊料27被固定焊接在一起时,以能使从第一开口部12露出来的金属板23与第一支持件11的背面实质上处于同一平面来决定其各自的厚度。因此,能与第二支持件接触,也能与具有固定板25的第二支持件接触并固定粘接起来。

    具体地说明该连接结构的几个例子。

    第一例是采用Al、不锈钢等轻金属板或陶瓷基板作为第二支持件24,并使被固定粘接在半导体装置10的背面的所述金属板23接触在其上面的结构,即,不经固定板25直接接触第二支持件24的结构。并且选择软焊料等钎料或添加填料的热传导性好的绝缘性粘接装置来固定粘接半导体元件16与金属板23以及金属板23与第二支持件24。

    第二例是采用Al、不锈钢等轻金属或陶瓷基板作为第二支持件24,在其上形成固定板25,并把该固定板25与金属板23固定粘接起来的结构。

    例如:在以Al作为第二支持件24而采用的情况下,固定板25最好是Cu。这是因为在Al上能够镀Cu。膜厚最好为~10μm。而且因为是镀膜,所以能够在第二支持件24上贴紧地形成,而且固定板25与第二支持件24之间的热阻能够非常小。

    另一方面,虽然Cu固定板25和Al基板经粘接剂可以固定粘接起来,但是,这种情况下热阻很大。

    在采用陶瓷基板作为第二支持件24的情况下,固定板25固定粘结在导电膏印刷烧结形成的电极上。

    第二支持件24与第一支持件11用第三粘接层57固定粘接在一起。

    例如:

    第一PI片51:25μm

    第二PI片55:25μm

    第一~第三粘接层52、54、57:25μm(烧结后)

    采用丙烯系粘接剂作为材料

    焊料27:50μm

    第三粘接层57:25μm

    采用丙烯系粘接剂作为材料

    这样,如果调整决定各自的膜厚,在把半导体装置10A固定粘接到第一支持件11上之后,即使再固定由固定板25所形成的第二支持件,也能够使金属板与固定板接触,并能够无不良连接。

    准备在第一支持件11上贴合了第二支持件24的模块,然后把半导体装置10A配置在形成于该模块上的开口部56上,此后,如果使软焊料熔融,就能够一次熔融软焊料而粘接牢固,而无连接不良。

    因此,由半导体元件16产生的热就能够经金属板23、固定板25向第二支持件24散发出去。而且与原来的结构(图15B)相比,由于大幅度地减小了热阻,所以能够提高半导体元件16的驱动电流、驱动频率。也可以把第二支持件24的背面安装在图14所示的致动器107、箱体101的底面或臂105上。因此,最后,就能够经箱体101把半导体元件的热散发到外部去。因此,即使把半导体模块安装到硬盘100上,半导体元件本身也不会变到较高温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为硬盘100的读写速度。而且,该FCA也可以安装在硬盘以外的机器上。这种情况下,第二支持件就与热阻小的零件接触。

    说明金属板23与焊接垫片用同一材料构成的半导体装置10C及其半导体模块50A的第六实施例

    首先,用图10、图11来说明其制造方法。图4~图7是同一制造方法,所以,省略了到此为止的说明。

    图10表示把绝缘性树脂13被覆到导电箔40上的状态,对应于散热用的电极15的部分上被覆光保护膜PR。如果经该光保护膜PR对导电箔40进行刻蚀,如图11所示,金属板23就能够从焊接垫片14的背面突出来。而且,也可以有选择地形成Ag、Au等导电被覆膜来代替光保护膜PR,把它作为掩膜。该被覆膜也能作为防氧化膜。

    在图1所示的把金属板23贴合起来的结构中,因为金属板23的厚度为125μm,非常之薄,所以,操作性很差。但是,该实施例中,用刻蚀形成突出的金属板23时,就不要所述的金属板23的贴合。

    如图12所示,在焊接垫片14、布线30、外部连接电极31完全分离之后,再被覆绝缘被覆膜27,使配置焊料27的部分露出来。且在焊料27粘接牢固后,在箭头所示的部分进行切割。

    如图9所示,在此分离下来的半导体装置被安装到第一支持件11上。然后,如前面所述,第二支持件24被粘接牢固。这时,因为金属板23突出来,所以也能够简单地经焊料等与固定板25接合起来。

    说明半导体装置的第六实施例

    图13A是按照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平面图,图13B是对应于图13A的A-A线的断面图。

    本发明是把半导体元件16A、16B包封起来,在其周围设置有焊接垫片14。该焊接垫片14的背面原样构成为外部连接电极,如图3所示,也可以采用再配置用的布线。在第一半导体芯片16A与第二半导体芯片16B之间,至少设置有一条桥线71。

    第一半导体芯片16A与第二半导体芯片16B经金属细线20连接起来。

    金属细线中有与焊接垫片14连接到第一金属线20A、连接在桥线71上的第二金属线20B。在半导体芯片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焊接垫片19。根据该焊接垫片的输入输出信号来选择至少一部分焊接垫片,并根据该选择来决定焊接垫片14的位置或数目。并经第一金属细线把所选择出来的半导体芯片上的焊接垫片19与焊接垫片14连接起来。

    另一方面,第一半导体芯片16A与第二半导体芯片16B的连接是用第二金属线20B把第一半导体芯片16A的焊接垫片与桥线71的一端连接起来,桥线71的另一端与第二半导体芯片16B的焊接垫片经第二金属线20B连接起来。

    本结构因为设置了桥线71,所以连接在第一半导体芯片16A、第二半导体芯片16B侧的金属细线完全可以用球形焊接来连接。

    如由前述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可知的那样,半刻蚀导电箔后,在完全分离之前用绝缘性树脂13进行模制而被支持,所以就不会发生桥线71的落下、脱离。

    如本实施例那样,本发明也能够把多个芯片作成为一个封装。

    这样,至此为止的实施例考虑到一个读写放大用IC的散热来说明其结构。但是,在假定各种各样的机器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其特性,也可以假定必须考虑多个半导体元件的散热的情况。当然,也可以分别进行封装,但是也可以如图13那样,把多个半导体元件作在一个封装内。

    当然,像图1那样金属板与所述半导体元件连接起来,把它们都安装在柔性片上,或是安装到装配了第二支持件的柔性片上。

    从以上说明可知,在本发明中,把金属板固定粘接在露出在封装的背面的半导体元件上,由此来提供使金属板从外部连接电极或垫片的背面突出来的半导体装置,从而具有容易向FCA安装的优点。

    特别是在FCA上设置有开口部,该FCA的背面与所述半导体元件的背面处于同平面,从而具有容易与第二支持件接触的特征。

    使用Al作为第二支持件,在这里形成由Cu构成的固定板,并把金属板固定粘接在该固定板上,从而能够经第二支持件把从半导体元件产生的热散发到外部去。

    因此,能够防止半导体元件的温度上升,能够发挥接近于原来的能力的性能。特别是安装在硬盘中的FCA能够高效率地把其热散发到外部,所以,能够提高硬盘的读写速度。

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装置和半导体模块.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硬盘中安装有固定粘接了读写放大用IC的FCA,但是,因为读写放大用IC的散热性不好,所以该读写放大用IC的温度上升,读写速度大大降低。而且硬盘本身的特性大受影响。使半导体元件16的背露出在绝缘性树脂13的背面,金属板23固定粘接在该半导体元件的背面,该金属板23的背面与柔性片的背面实质上处于同一平面,能够与第二支持件24简单地固定粘接在一起。因此,半导体元件产生的热能够经金属板23、第二支持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