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路遮断器及将其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693246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1163.0

申请日:

2003.06.10

公开号:

CN1503297A

公开日:

2004.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H73/12; H01H71/04

主分类号:

H01H73/12; H01H71/04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山中尚; 池田龙典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2.11.27 JP 2002-344355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宏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可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器及其将其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中,可防止作为覆盖回路遮断器的连接孔使用的绝缘板材以及作为回路遮断装置的外部端子的绝缘屏障使用的绝缘板材成为废材。1个绝缘板材既可安装在覆盖回路遮断器的连接孔的第1位置,也可安装在与外部端子邻接的第2位置,被安装在该第1位置或第2位置中的任一方。由此,可在不使绝缘板材成为废材的情况下可有效利用绝缘材料资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回路遮断器,可与外附型附属器进行组合,其特征在于,具有遮断 器外箱, 在所述遮断器外箱的内部,收容有固定触点、可动触点、使该可动触点与 所述固定触点进行离开接触的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以及跳闸装置,在所述遮断 器外箱上,形成将所述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与所述外附型附属器连接用的连接 孔,并在所述遮断器外箱的外部,配置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或可动触点连接的 外部端子, 还在所述遮断器外箱上附设有绝缘板材,该绝缘板材可安装在将所述连接 孔堵塞的第1位置和与所述外部端子邻接的第2位置的两方,被配置在这些 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任一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路遮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材在未组合 所述外附型附属器时被配置在所述第1位置,具有作为将所述连接孔堵塞的 连接孔盖的功能,另外,在将所述外附型附属器组合后被配置在所述第2位 置,具有作为对于所述外部端子的绝缘屏障的功能。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路遮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位置,形成 有可将所述绝缘板材嵌入所述遮断器外箱的外面的第1凹部,另外,在所述 第2位置,也形成有可将所述绝缘板材嵌入所述遮断器外箱的外面的第2凹 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路遮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材构成平板 状,在其一部分具有贯通孔,在所述绝缘板材嵌入所述第1位置的状态下, 由所述遮断器外箱堵塞所述绝缘板材的贯通孔,并在所述绝缘板材嵌入所述 第2位置的状态下,形成于所述第2位置的遮断器外箱上的凸缘嵌入所述贯 通孔内。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路遮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材具有与所 述遮断器外箱子母扣嵌合的子母扣凸缘,通过以子母扣凸缘作为中心进行转 动,可选择所述第1位置和所述第2位置中的任一位置。
6: 一种回路遮断装置,具有回路遮断器及与该回路遮断器组合的外附型附 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路遮断器具有遮断器外箱,在所述遮断器外箱的内部,收容有遮断 器固定触点、遮断器可动触点、该遮断器可动触点相对所述遮断器固定触点 进行离开接触的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及其跳闸装置,另外,在所述遮断 器外箱的外部,配置有与所述遮断器固定触点或遮断器可动触点连接的遮断 器外部端子, 所述外附型附属器具有附属器外箱,在所述附属器外箱的内部,收容有附 属器固定触点、附属器可动触点、该附属器可动触点相对所述附属器固定触 点进行离开接触的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另外,在所述附属器外箱的外 部,配置有与所述附属器固定触点或附属器可动触点连接的附属器外部端子, 在所述遮断器外箱和所述附属器外箱上,分别形成有将所述遮断器可动触 点驱动机构与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连接用的连接孔, 并且,所述遮断器外箱上附设有绝缘板材,该绝缘板材配置在所述遮断器 外部端子与附属器外部端子之间的第2位置,具有作为在其之间的绝缘屏障 的功能,但也可以安装在堵塞所述遮断器外箱的连接孔的第1位置。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路遮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断器外箱与 外附型附属器之间配置有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穿通所述各贯通孔,而将所 述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与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连接。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路遮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遮断器外箱的 外面,所述第1位置形成有可将所述绝缘板材嵌入的第1凹部,并在所述第2 位置,形成有可将所述绝缘板材嵌入的第2凹部。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路遮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附属器外箱的 外面,形成有与所述第1凹部对应的第1凹部,并形成有与所述第2凹部对 应的第2凹部。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路遮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材呈平 板状,在其一部分具有贯通孔,在将所述绝缘板材嵌入所述第2凹部的状态 下,分别在所述遮断器外箱和附属器外箱上形成的凸缘嵌入所述贯通孔。
11: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路遮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材具有 与所述遮断器外箱子母扣嵌合的子母扣凸缘,通过以子母扣凸缘作为中心进 行转动,可使所述第2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位置变化。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路遮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材呈平板 状,在其一面形成有所述子母扣凸缘。

说明书


回路遮断器及将其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路遮断器及将其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回路遮断器是在遮断器外箱的内部,收容有遮断器固定触点、遮断器可动触点、该遮断器可动触点相对遮断器固定触点进行离开接触的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以及可动触点跳闸装置,在遮断器外箱的外部配置有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的手动跳闸杆,还配置有与所述遮断器固定触点和遮断器可动触点连接的遮断器外部端子。可动触点跳闸装置根据电气回路的过电流而自动地将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的弹键跳闸,使遮断器可动触点从遮断器固定触点上自动脱开。

    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225030号公报的图1中,表示了外附型附属器与该回路遮断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该外附型附属器与回路遮断器组合,形成与回路遮断器联动的状态。该外附型附属器与回路遮断装置的联动形态可分为2种。第1种形态是由外附型附属器驱动回路遮断装置的形态。在该第1形态中,外部控制电压向外附型附属器供给,利用该外部控制电压而进行回路遮断器的跳闸。该外部控制电压驱动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在将附属器可动触点从附属器固定触点脱开而使它们置于断开状态的同时,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驱动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将遮断器可动触点从遮断器固定触点上跳闸。第2种形态则相反,是一种由回路遮断装置驱动外附型附属器的形态。在该第2形态中,由回路遮断器的可动触点跳闸装置使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的弹键跳闸。在遮断器可动触点从遮断器固定触点上跳闸的同时,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驱动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将附属器可动触点从附属器固定触点上跳闸,使它们置于断开状态。在该第2形态中,在外附型附属器上附设有第2附属器可动触点和第2附属器固定触点,通过回路遮断器地跳闸,使该第2附属器可动触点与第2附属器固定触点接通。

    外附型附属器多数是其附属器外箱与遮断器外箱共用的。一般来讲,在该附属器外箱的内部,收容有附属器固定触点、附属器可动触点、该附属器可动触点相对附属器固定触点作离开接触的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且在上述第1形态使用的结构中,还收容有附属器跳闸装置。在附属器外箱的外部配置有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的手动跳闸杆,还配置有将该附属器固定触点与附属器可动触点连接的附属器外部端子。

    在使回路遮断器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中,遮断器外箱与附属器外箱并排状相互连接,在遮断器外箱与附属器外箱之间安装着将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与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构件。为了安装该连接构件,在遮断器外箱与附属器外箱相互相对的位置,形成有穿过连接构件用的连接孔。在未组合外附型附属器时,回路遮断器的连接孔由绝缘盖堵塞,将回路遮断器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之后,因不再需要绝缘盖,故以往是将其丢弃。

    另外,在将回路遮断器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之后,由于遮断器外部端子与附属器外部端子接近,故可在这些外部端子之间设置绝缘屏障。特别是在母线连接的负载侧的的遮断器外部端子与负载侧的附属器外部端子之间,配置有该绝缘屏障。该负载侧的遮断器外部端子大多是与遮断器可动触点连接,但也有与遮断器固定触点连接的。在使外附型附属器从回路遮断器上取下、在单独使用回路遮断器时,因不再需要该绝缘屏障,故以往是将其丢弃。

    专利文献日本专利特开平1-225030号公报、特别是图1。

    上述绝缘盖和绝缘屏障的丢弃,不仅增加了废材,还会造成绝缘材料资源无效浪费的后果。

    本发明提供能防止这种废材的增加、并可有效利用绝缘材料资源的回路遮断器。

    另外,本发明提供能防止废材的增加、并可有效利用绝缘资源的将回路遮断器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回路遮断器,可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具有遮断器外箱,

    在所述遮断器外箱的内部,收容有固定触点、可动触点、将该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进行离开接触的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以及跳闸装置,在所述遮断器外箱上,形成有将所述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与所述外附型附属器连接用的连接孔,并在所述遮断器外箱的外部,配置有与所述固定触点或可动触点连接的外部端子,

    并且,所述遮断器外箱上附设有绝缘板材,该绝缘板材可以安装在将所述连接孔堵塞的第1位置和与所述外部端子邻接的第2位置的两方,被配置在这些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任一方上。

    在本发明的回路遮断器中,1个绝缘板材可安装在堵塞连接孔的第1位置和与外部端子邻接的第2位置的两方,被配置在这些第1位置和第2位置中的任一方位置。结果是,绝缘板材可共用为绝缘盖或者绝缘屏障,不仅可防止废材的增加,并且可有效利用绝缘材料。

    另外,本发明的回路遮断装置,具有回路遮断器及与该回路遮断器组合的外附型附属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路遮断器具有遮断器外箱,在所述遮断器外箱的内部,收容有遮断器固定触点、遮断器可动触点、该遮断器可动触点相对所述遮断器固定触点进行离开接触的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及其跳闸装置,另外,在所述遮断器外箱的外部,配置有与所述遮断器固定触点或遮断器可动触点连接的遮断器外部端子,

    所述外附型附属器具有附属器外箱,在所述附属器外箱的内部,收容有附属器固定触点、附属器可动触点、该附属器可动触点相对所述附属器固定触点进行离开接触的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另外,在所述附属器外箱的外部,配置有与所述附属器固定触点或附属器可动触点连接的附属器外部端子,

    在所述遮断器外箱和所述附属器外箱上,分别形成有连接所述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与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用的连接孔,

    并且,所述遮断器外箱上附设有绝缘板材,该绝缘板材配置在所述遮断器外部端子与附属器外部端子之间的第2位置,具有作为在其之间的绝缘屏障的功能,但也可以安装在堵塞所述遮断器外箱的连接孔的第1位置。

    在本发明的回路遮断器中,1个绝缘板材配置在所述遮断器外部端子与附属器外部端子之间的第2位置,具有作为在其之间的绝缘屏障的功能,但也可以安装在堵塞遮断器外箱的连接孔的第1位置。结果是,1个绝缘板材可用作为第2位置上的绝缘盖、或者用作为第1位置上的绝缘屏障,不仅可防止废材的增加,并且可有效利用绝缘材料。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回路遮断器实施例1的图,图1(A)为其主视图,图1(B)为其右视图。

    图2为表示与回路遮断器的实施例1组合的外附型附属器的图,图2(A)为其左视图,图2(B)为其主视图。

    图3为表示将回路遮断器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本发明的回路遮断装置实施例1的图,图3(A)为其主视图,图3(B)为图3(A)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回路遮断器实施例2的图,图4(A)为其主视图,图4(B)为其右视图,图4(C)为其绝缘板材的安装部分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与回路遮断器的实施例2组合的外附型附属器的图,图5(A)为其左视图,图5(B)为其主视图。

    图6为表示将回路遮断器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本发明的回路遮断装置实施例2的图,图6(A)为其主视图,图6(B)为图6(A)的B-B线的剖视图,图6(C)为表示其绝缘板材的安装部分操作状况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分别对本发明的回路遮断器及将其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的实施例作出说明。

    实施例1

    图1(A)、(B)表示本发明的回路遮断器的实施例1,图1(A)为其主视图,图1(B)为其右视图。图2(A)、(B)表示与图1(A)、(B)所示的回路遮断器组合的外附型附属器,图2(A)为其左侧面图,图2(B)为其主视图。另外,图3(A)、(B)表示将图1(A)、(B)所示的回路遮断器与图2(A)、(B)所示的外附型附属器组合构成的本发明回路遮断装置的实施例1,图3(A)为其主视图,图3(B)为图3(A)的B-B线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回路遮断器10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A)、(B)说明实施例1的回路遮断器10。回路遮断器10具有遮断器外箱11。该遮断器外箱11例如是将尼龙等树脂的电气性绝缘性树脂加工成薄的箱形而成。在该遮断器外箱11的外面,形成有相互相对的右侧面12、左侧面13、一对上端面14、下端面15、上面16、下面17。

    在遮断器外箱11的内部,收容有遮断器固定触点、遮断器可动触点、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以及跳闸装置。这些遮断器固定触点、遮断器可动触点、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以及跳闸装置是众所周知的,故省略了图示。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是一种如众所周知的、用于使遮断器可动触点与遮断器固定触点离开接触的驱动机构,包含有弹键机构,利用该弹键机构,以高速使遮断器可动触点从遮断器固定触点开离、或者以高速使遮断器可动触点与遮断器固定触点接合。跳闸装置通常是包含例如具有回路电流流动的线圈的电磁铁。当回路电流超出规定值成为过电流时,自动地将所述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的弹键机构跳闸,使遮断器可动触点从遮断器固定触点开离。

    在遮断器外箱11的上面16配置有手动跳闸杆18。该手动跳闸杆18在用手动将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跳闸时进行转动。在遮断器外箱11的下端面15配置有遮断器外部端子19。该遮断器外部端子19与遮断器可动触点连接,也可与遮断器固定触点连接。该遮断器外部端子19配置在遮断器外箱11的端子支承部11A上,另外,由从右侧面12伸出形成的端子覆盖部11B将其覆盖。

    在遮断器外箱11的右侧面12上部的第1位置形成有第1凹部20。该第1凹部20具有大致长方形的轮廓形状。具体来讲,该第1凹部20具有一对长边21、22和一对短边23、24,在由长边22和短边24构成的拐角部形成了圆弧面25。第1凹部20具有内壁26,该内壁26构成了遮断器外箱11右侧壁的一部分。在该第1凹部20的内壁26上形成有扇形的连接孔27和小的凹孔28。连接孔27在内壁26上,贯通遮断器外箱11的左侧壁后通向遮断器外箱11的内部。小的凹孔28  圆形,位于连接孔27形成的扇形的中心。

    在遮断器外箱11上附设有1个绝缘板材30。该绝缘板材30嵌入第1凹部20,例如使用双面粘合带与第1凹部20的内壁22接合。该绝缘板材30例如可通过将酚醛树脂等的电气性绝缘性树脂加工成平板状的成形品,冲压加工成规定形状,作成平板形状。绝缘板材30具有大致与第1凹部20相同大小的长方形轮廓形状,紧紧地与第1凹部20嵌合。具体来讲,绝缘板材30的轮廓包含一对长边31、32和一对短边33、34,并且,在由长边32和短边34构成的1个拐角部,具有与圆弧面25相对的圆弧面35。

    一对长边31、32各自与第1凹部20的一对长边21、22内接,另外,一对短边33、34各自与第1凹部20的一边短边23、24的内接,绝缘板材30紧紧地与第1凹部20嵌入。在绝缘板材30上形成有贯通绝缘板材30的贯通孔36。该贯通孔36呈圆形,形成于由长边31和短边34构成的拐角部。

    该绝缘板材30在嵌入第1凹部20的状态下,具有将连接孔27堵住的绝缘盖的作用。嵌入第1凹部20的绝缘板材30将连接孔27堵住,以防止遮断器外箱11的内部通过连接孔27而向遮断器外箱11外部开放。嵌入第1凹部20的绝缘板材30在盖住连接孔27的同时也将凹孔28盖住。另外,绝缘板材30形成的贯通孔36在绝缘板材30嵌入第1凹部20的状态下,由第1凹部20的内壁26堵塞。

    在遮断器外箱11的右侧面12下部的第2位置形成有第2凹部40。该第2位置就是与遮断器外部端子19邻接的位置,第2凹部40的形状横跨端子支承部11A和端子覆盖部11B。若将第1凹部20的短边23部分切去,该第2凹部40具有与其相同的轮廓形状。具体来讲,具有一对长边41、42和将它们连接的1个短边44。一对长边41、42具有与第1凹部20的一对长边21、22对应的大致相同的长度。另外,短边44具有与第1凹部20的短边24对应的大致相同的长度。第2凹部40在由长边42和短边44构成的拐角部具有圆弧面45。该圆弧面45与第1凹部20的圆弧面25对应,具有与其相同的直径。该第2凹部40具有内壁46,该内壁46横跨端子支承部11A和端子覆盖部11B,与外部端子19的大致三方邻接形成。在该内壁46的一部分。形成有凸出状的凸缘47。该凸缘47形成于由长边41和短边44构成的拐角部。

    在图1(A)、(B)中,绝缘板材30配置于所述第1位置,与第1凹部20嵌合,但也可与所述第2位置的第2凹部40嵌合,可安装在该第2凹部40上。该绝缘板材30的长边31与第2凹部40的长边41内接,绝缘板材30的长边32与第2凹部40的长边42内接,绝缘板材30的短边34与第2凹部40的短边44内接,可将绝缘板材30紧紧地与第2凹部40嵌合。在绝缘板材30嵌入第2凹部40的状态下,凸缘47嵌入绝缘板材30的贯通孔36,将绝缘板材30定位固定。

    [外附型附属器50的说明]

    下面,参照图2(A)、(B)说明外附型附属器50。该外附型附属器50的附属器外箱5 1除了将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第2凹部20、40对应的第1、第2凹部60、80形成于附属器外箱51的左侧面53之外,其余的结构大致与回路遮断器10的遮断器外箱11相同。

    实施例1的外附型附属器50具有图2(A)、(B)所示的附属器外箱51。该附属器外箱51例如是将尼龙等树脂的电气性绝缘性树脂加工成薄的箱形而成。在该附属器外箱51的外面,形成有相互相对的右侧面52、左侧面53、一对上端面54、下端面55、上面56、下面57。

    在附属器外箱51的内部,收容有附属器固定触点、附属器可动触点、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在驱动回路遮断器10的状态下使用外附型附属器50时,附属器跳闸装置也收容在附属器外箱51内。这些附属器固定触点、附属器可动触点、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以及附属器跳闸装置是众所周知的,故省略了图示。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是一种如众所周知的、用于使附属器可动触点与附属器固定触点离开接触的驱动机构,包含有弹键机构,利用该弹键机构,以高速使附属器可动触点从附属器固定触点离开、或者以高速使附属器可动触点与附属器固定触点接合。

    在附属器外箱51的上面56配置有手动跳闸杆58。该手动跳闸杆58在用手动将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跳闸时进行转动。在附属器外箱51的下面57配置有附属器外部端子59。该附属器外部端子59多数场合是与附属器可动触点连接,但也可与附属器固定触点连接。该附属器外部端子59配置在附属器外箱51的端子支承部51A上,另外,由从左侧面53伸出形成的端子覆盖部51B将其覆盖。

    在附属器外箱51的左侧面53上部的第1位置形成有第1凹部60。该第1凹部60具有大致长方形的轮廓形状,具有在几何学上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凹部20几相同的形状,

    该第1凹部60具有一对长边61、62和一对短边63、64,在由长边62和短边64构成的拐角部形成有圆弧面65。第1凹部60具有内壁66,该内壁66构成了附属器外箱51左侧壁的一部分。在该第1凹部60的内壁66上形成有扇形的连接孔67和小的凹孔68。连接孔67在内壁66上,贯通附属器外箱51的左侧壁而通向附属器外箱51的内部。小的凹孔68呈圆形,位于连接孔67形成的扇形的中心。

    在附属器外箱51的左侧面53下部的第2位置形成有第2凹部80。该第2位置是与附属器外部端子59邻接的位置,第2凹部80具有在几何学上与遮断器外箱11的第2凹部40相同的形状,

    该第2凹部80的形状横跨端子支承部51A和端子覆盖部51B。该第2凹部80具有与将第1凹部60的短边63部分切去后形状相同的轮廓形状。具体来讲,具有一对长边81、82和与其连接的1条短边84。一对长边81、82具有与第1凹部60的一对长边61、62对应的大致相同的长度。另外,短边84与第1凹部60的短边64对应,具有与其相同的直径。第2凹部80在由长边82和短边84构成的拐角部具有圆弧面85。该圆弧面85与第1凹部60的圆弧面65对应,具有与其相同的直径。该第2凹部80具有内壁86。该内壁86横跨端子支承部51A和端子覆盖部51B,与外部端子59的大致三方邻接。在该内壁86的一部分。形成有凸出状的凸缘87。该凸缘87形成于由长边81和短边84构成的拐角部。

    [回路遮断器10与外附型附属器50组合后的回路遮断装置100的说明]

    参照图3(A)、(B)说明回路遮断器10与外附型附属器50组合后的回路遮断装置100的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1的回路遮断装置100中,如图3(A)所示,回路遮断器10和外附型附属器50是以附属器外箱51并列的形式组合于遮断器外箱11的右侧。遮断器外箱11和外附型附属器50形成了共用的基本的外形,这些的各侧面12、13、52、53相互具有相同的轮廓,在这些轮廓相互一致的状态下,并在将遮断器外箱11的右侧面12与附属器外箱51的左侧面53相互接触的形态(以下称为组合形态)下进行组合。为了便于看清附图,图3(A)表示回路遮断器10的右侧面12与外附型附属器50的左侧面53留有间隔而相对的状态,但在上述组合形态中,取消了这些间隔。

    在该组合状态中,遮断器外箱11的上面16与附属器外箱51的上面56相互邻接,手动跳闸杆18、58也相互邻接,另外,在上述组合状态中,遮断器外箱11的下端面15与附属器外箱51的下端面55也相互邻接,遮断器外部端子19与附属器外部端子59也相互邻接。

    在上述组合状态中,遮断器外箱11的第1凹部20与外附型附属器50的第1凹部60,在使它们的轮廓一致的状态下作相互相对邻接。具体来讲,附属器外箱51的第1凹部60的长边61、62、短边63、64、圆弧面65分别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凹部20的长边21、22、短边23、24、圆弧面25邻接。另外,附属器外箱51的第1凹部60的内壁66、连接孔67、小的凹孔68分别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凹部20的内壁26、连接孔27、小的凹孔28相对。

    在上述组合状态中,遮断器外箱11的第2凹部40与附属器外箱51的第2凹部80,在使它们的轮廓一致的状态下也作相互相对邻接。具体来讲,在上述组合状态中,附属器外箱51的第2凹部80的长边81、82、短边84、圆弧面85分别与遮断器外箱11的第2凹部40的长边41、42、短边44、圆弧面45邻接。另外,附属器外箱51的第2凹部80的内壁86、凸缘87分别与遮断器外箱11的第2凹部40的内壁46、凸缘47对向。

    图1(A)、(B)中,在将回路遮断器10与外附型附属器50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100中,将嵌入回路遮断器10的第1凹部20中的绝缘板材30从该第1凹部20取出,与第2凹部40嵌合。

    从第1凹部20上取下绝缘板材30后的结果,遮断器外箱11的第1凹部20内的连接孔27开放,该连接孔27在开放状态下,与相同开放的附属器外箱51的第1凹部60内的连接孔67相互相对。该连接孔27、67与连接构件90嵌合。连接构件90将收容于遮断器外箱11内的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和收容于附属器外箱51内的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连接,由其一方可驱动另一方。具体来讲,在使用外附型附属器50来驱动回路遮断器10的第1形态时,例如收容于附属器外箱51内的跳闸装置可利用外部控制电压而将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跳闸,由该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构件90而驱动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在使用回路遮断器10来驱动外附型附属器50的第2形态时,收容于遮断器外箱11内的跳闸装置利用过电流而使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的弹键机构作动,该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构件90而使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作动。将附属器可动触点从附属器固定触点跳闸。另外,在将第2附属器固定触点和第2附属器可动触点并设于外附型附属器50的场合,由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通过连接构件90而使第2附属器可动触点与第2附属器固定触点接触。

    连接构件90具有枢轴91、连接杆92、位于该连接杆92两侧的一对连接片93、84。这些枢轴91、连接片92、连接片93、94例如由电气性绝缘性树脂相互一体形成。枢轴91的两端部分别可转动地嵌入形成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凹部20内的凹孔28中和形成于附属器外箱51的第1凹部60内的凹孔68中,结果是,连接杆92以枢轴91为中心可转动。一方的连接片93通过形成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凹部20内的连接孔27,而与收容于遮断器外箱11内的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卡合,另一方的连接片94通过形成于附属器外箱51的第1凹部60内的连接孔67,而与收容于附属器外箱51内的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卡合,利用这些连接片93、94,将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与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连接。在邻接遮断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与附属器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一方的驱动机构时,连接构件90以枢轴91为中心进行转动,利用该连接构件90的转动,可驱动另一方驱动机构。

    在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凹部20取下绝缘板材30之后,嵌入遮断器外箱11的第2凹部40。该状态可见图3(A)、(B)。绝缘板材30的长边31、32分别与第2凹部40的长边41、42内接,另外,绝缘板材30的短边34与第2凹部40的短边44内接,在此状态下,绝缘板材30嵌入第2凹部40。在将该绝缘板材30嵌入第2凹部40之后,形成于第2凹部40的凸缘47嵌入绝缘板材30的贯通孔38,将绝缘板材30定位固定。

    在上述组合状态中,绝缘板材30在从遮断器外箱11的第2凹部40露出例如其厚度的一半的状态下,与第2凹部40嵌合。该绝缘板材30的露出的部分嵌入于相对的附属器外箱51的第2凹部80。具体来讲,绝缘板材30的长边31、32与第2凹部80的长边81、82内接,另外,绝缘板材30的短边34与第2凹部80的短边84内接,绝缘板材30也与第2凹部80嵌合。附属器外箱51的第2凹部80形成的凸缘87与凸缘47相对,该凸缘87也与绝缘板材30的贯通孔38嵌合,将绝缘板材30定位固定。

    嵌入第2凹部40的绝缘板材30位于遮断器外部端子19与附属器外部端子59之间,具有可作为其之间的绝缘屏障的功能。绝缘板材30在未将外附型附属器50与回路遮断器10组合的状态下,安装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凹部20,具有作为连接孔27的绝缘盖的功能,但在将外附型附属器50组合之后,则可在不丢弃的情况下安装于第2凹部40上,可作为遮断器外部端子19、59的绝缘屏障加以利用。结果是可防止无用的废材产生,可有效利用绝缘材料资源。

    另外,在实施例1的回路遮断器10中,可在第1位置形成第1凹部20,又在第2位置形成第2凹部40,将绝缘板材30嵌入这些凹部20或40中,利用这些凹部20或40,可将绝缘板材30容易地安装在第1位置或第2位置上。另外,绝缘板材30呈平板状,其一部分形成贯通孔36,在第1位置上,由遮断器外箱11将该贯通孔36堵塞,在第2位置上,遮断器外箱11的凸缘47嵌入该贯通孔36,因此,在第2位置上,可容易地对绝缘板材30进行定位,并且,在第1位置上,也可将贯通孔36堵塞,能可靠地防止因该贯通孔36造成的与外部连通。另外,在回路遮断器10与外附型附属器50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100中,因遮断器外箱11的凸缘47和附属器外箱51的凸缘87均与贯通孔36嵌合,故可更加正确地将绝缘板材30定位。

    另外,在实施例1中,在回路遮断器10的右侧面12形成有包含连接孔27的第1凹部20和第2凹部40,另外,在外附型附属器50的左侧面53形成有包含连接孔67的第1凹部60和第2凹部80,在将回路遮断器10的右侧面12与外附型附属器50的左侧面53相互接触的形态下构成回路遮断装置100,但也可在将回路遮断器10的左侧面13与外附型附属器50的右侧面52相互接触的形态下构成回路遮断装置100。在此场合,在回路遮断器10的左侧面13,形成有包含连接孔27的第1凹部20和第2凹部40,另外,在外附型附属器50的右侧面52,形成有包含连接孔67的第1凹部60和第2凹部80。

    实施例2

    实施例1是将遮断器外箱11的第1、第2凹部20、40形成在相互隔离的位置上,但在实施例2中,则是在第1凹部70a与第2凹部70b比较近的位置上连续形成,在将外附型附属器50A与回路遮断器10A组合时,通过将绝缘板材30A嵌入第1凹部70a的状态下进行转动,可简单地嵌入第2凹部70b,使绝缘板材30A的位置变化进一步简单化。

    图4(A)、(B)、(C)表示本发明回路遮断器的实施例2,图4(A)为其主视图,图4(B)为其右视图,图4(C)为绝缘板材30A的安装部分36的剖视图。图5(A)、(B)表示与图4(A)、(B)所示的回路遮断器组合的外附型附属器,图5(A)为其左侧面图,图5(B)为其主视图。另外,图6(A)、(B)、(C)表示将图4(A)、(B)所示的回路遮断器10A与图5(A)、(B)外附型附属器50A组合构成的本发明的回路遮断装置的实施例2,图6(A)为其主视图,图6(B)为图6(A)的B-B线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图6(C)为表示其绝缘板材30A的安装部分36的操作状况的剖视图。

    实施例2的回路遮断器10A是,在遮断器外箱11的右侧面12具有1个凹部70。该凹部70是用来连续形成与实施例1中的第1凹部20相当的第1凹部70a和与实施例1中的第2凹部40相当的第2凹部70b。实施例2的回路遮断器10A除了该凹部70之外,其它部分与实施例1的回路遮断器10的结构相同,相同的部分标记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凹部70具有第1凹部70a和第2凹部70b,这些凹部70a、70b以相互连续的形态形成于遮断器外箱11的右侧面12。第1凹部70a位于遮断器外箱11的右侧面12的第1位置,另外,第2凹部70b位于第2位置。凹部70具有内壁76,该内壁76横跨第1凹部70a和第2凹部70b,在第1凹部70a的内壁76形成有连接孔77和凹孔78。连接孔77与实施例1的连接孔27一样呈扇形,贯通于遮断器外箱11的右侧壁。凹孔78与实施例1的凹孔28一样,形成于连接孔77的扇形中心,呈圆形。第2凹部70b与遮断器外部端子19邻接。并且,在凹部70的内壁76形成有图4(C)所示的贯通孔79。该贯通孔79位于短边74a与短边74b之间。

    第1凹部70a上端部开口于回路遮断器10A的上端面14,具有2条长边71a、72a和1条短边74a。长边71a、72a相互相对,短边74a与长边72a的一端连接,从该长边72a弯曲成大致直角状。

    第2凹部70b下端部开口于回路遮断器10A的下端面15,具有2条长边71b、72b和1条短边74b。长边71b、72b相互相对,长边72b与第1凹部70a的短边74a一端连接,从该短边74a弯曲成大致直角状。短边74b与第1凹部70a的长边71a一端连接,从该长边71a弯曲成大致直角状。第2凹部70b的长边71b与短边74b连接,从该短边74b弯曲成大致直角状。

    实施例2使用绝缘板材30A。该绝缘板材30A呈大致正方形,一端具有可转动的安装部36。绝缘板材30A具有相互相对的2条长边31、32和相互相对的2条短边33、34,长边31与短边34连续,形成安装部36。在安装部36形成有一体的子母扣凸缘37,如图4(C)所示,该子母扣凸缘37嵌入贯通孔79。即,绝缘板材30A由该子母扣凸缘37可转动地支承在内壁76上。子母扣凸缘37具有筒状体37a、形成在该筒状体37a外周的大径部37b和分割筒状体37a端部的切缝37c,大径部37b的外径大于贯通孔79。该子母扣凸缘37在利用切缝37c将筒状体37a外径减小的状态下而与贯通孔79嵌合,嵌入后,利用大径部37b的复原而不会脱落地被固定在贯通孔79中。

    图5(A)、(B)表示与实施例2的回路遮断器10A组合的外附型附属器50A。该外附型附属器50A除了只形成第1凹部60而未形成有第2凹部80这一点之外,其余与图2(A)、(B)所示的实施例1的外附型附属器50相同,相同的部分标记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实施例2的回路遮断器10A在未将外附型附属器50A组合而单独使用时,如图4(B)所示,绝缘板材30A嵌入位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位置的第1凹部70a中。在图4(B)所示的状态下,绝缘板材30A的长边31、32、短边34分别与第1凹部70a的长边71a、72a、74a内接,可作为将连接孔77覆盖的绝缘盖使用。在此状态下,连接孔77由绝缘板材30A堵塞,以防止遮断器外箱11的内部因连接孔77而向外部开放。

    图6(A)、(B)表示实施例2的回路遮断器10A与图5所示的外附型附属器50A组合的实施例2的回路遮断装置100A。另外,与图3(A)一样,图6(A)表示在回路遮断器10A的右侧间隔状配置的外附型附属器50A,但在实际的组合形态中,是在回路遮断器10A的遮断器外箱11的右侧面12,以接触附属器外箱51的左侧面53的形态进行组合。

    在该组合形态中,绝缘板材30A可在嵌入位于遮断器外箱11的第2位置的第2凹部70b的形态下进行位置变化。在改变该位置时,首先,如图6(C)所示,嵌入第1凹部70a的绝缘板材30A离开内壁76,跳闸到绝缘板材30A从凹部70a脱出的位置。在该图6(C)所示的跳闸状态下,绝缘板材30A将子母扣凸缘37作为中心进行转动,移动到第2凹部70b的上面,接着,将绝缘板材30A推入第2凹部70b中,与其嵌合。在此状态下,绝缘板材30A的长边31、长边32、短边34分别与第2凹部70b的长边72b、71b、74b内接。在此状态下,绝缘板材30A与各外部端子19、59邻接,可作为这些外部端子19、59之间的绝缘屏障使用。

    在第1凹部70a中,通过绝缘板材30A的转动,使连接孔77开放。该连接孔77正好处于与外附型附属器50A的连接孔67相对的位置,使用与图3一样的连接构件90,由连接构件90将回路遮断器10A的可动触点驱动机构与外附型附属器50A的可动触点驱动机构连接。

    实施例2也是在将绝缘板材30A嵌入位于遮断器外箱11的第1位置的第1凹部70a时,具有可作为将连接孔77覆盖的绝缘盖的功能,另外,在嵌入位于遮断器外箱11的第2位置的第2凹部70b时,具有可作为与遮断器外部端子19邻接的绝缘盖的功能,可以选择性使用这些绝缘盖或绝缘屏障,因不产生废材,故可有效利用绝缘材料的资源。

    另外,在实施例2中,通过以子母扣凸缘37作为中心来转动绝缘板材30A,从而可简单地改变绝缘板材30A的位置。

    另外,在实施例2中,无论是第1位置还是第2位置,均不需要将绝缘板材30从遮断器外箱11上取下,可防止丢失绝缘板材30,另外,在将外附型附属器50A与回路遮断器10A组合而使连接孔77开放之后,还可防止遗忘嵌入到第2凹部70b内。并且,由于将绝缘板材30作成平板状,在其一面形成有子母扣凸缘37,绝缘板材30的另一面呈平面,因此,还可防止回路遮断装置100A的大型化。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回路遮断器中,可将覆盖连接孔的绝缘板材作为对外部端子的绝缘屏障加以利用,可在不产生废材的情况下有效利用绝缘板材,可有效利用绝缘材料资源。

    另外,在将外附型附属器与回路遮断器组合的本发明的回路遮断装置中,可将覆盖回路遮断器的连接孔用的绝缘板材作为外部端子的绝缘屏障加以利用,可在不产生废材的情况下有效利用绝缘板材,可有效利用绝缘材料资源。

回路遮断器及将其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回路遮断器及将其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回路遮断器及将其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路遮断器及将其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路遮断器及将其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可与外附型附属器组合的回路遮断器及其将其组合的回路遮断装置中,可防止作为覆盖回路遮断器的连接孔使用的绝缘板材以及作为回路遮断装置的外部端子的绝缘屏障使用的绝缘板材成为废材。1个绝缘板材既可安装在覆盖回路遮断器的连接孔的第1位置,也可安装在与外部端子邻接的第2位置,被安装在该第1位置或第2位置中的任一方。由此,可在不使绝缘板材成为废材的情况下可有效利用绝缘材料资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