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899455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585629.2

申请日:

20171124

公开号:

CN207519316U

公开日:

2018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4/40,A01G24/46,E03B3/02

主分类号:

A01G24/40,A01G24/46,E03B3/02

申请人:

湖南自洁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虓,郑新文

地址: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劳动西路229号403房

优先权:

CN201721585629U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宁星耀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包括透水层、支撑层和防渗漏层;所述支撑层在所述透水层的下方且支撑着所述透水层;所述防渗漏层包裹着所述透水层和所述支撑层,且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防渗漏层之间形成空腔;所述透水层和所述支撑层上均设置有漏水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支撑着所述支撑层。当下雨时,所述空腔可以储存雨水;当天气干燥时,所述空腔中的雨水能够挥发至空气中,增加小区空气的湿度,以提高空气质量。本实用新型生态地面具有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包括透水层(1)、支撑层(2)和防渗漏层(3);所述支撑层(2)在所述透水层(1)的下方且支撑着所述透水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漏层(3)包裹着所述透水层(1)和所述支撑层(2),且在所述支撑层(2)与所述防渗漏层(3)之间形成空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1)和所述支撑层(2)上均设置有漏水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层(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防渗漏层(3)上部设置有溢流孔(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其特征在于:可以用管道将所述溢流孔(31)与邻近的所述防渗漏层(3)上的所述溢流孔(3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沙土和/或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沙土和/或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支撑柱(41),所述支撑柱(41)支撑着所述支撑层(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支撑柱(41),所述支撑柱(41)支撑着所述支撑层(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支撑柱(41),所述支撑柱(41)支撑着所述支撑层(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1)的数量大于等于2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地面,具体涉及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乡规划建设的高峰期,城乡规划建设要向海绵城市化建设靠拢,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城乡规划建设是为市民的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环境的建设,城乡规划建设中尤其要注意生态规划管理建设。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面以沙质土壤为主,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沙质土壤颗粒间孔隙大,小孔隙少,毛细管作用弱,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由此导致沙质土壤保水性差、蓄水力弱,不耐旱。西部地区城市生活小区缺水且空气湿度小;下雨时,因沙质土壤保水性差,所以雨水流失很快。

单纯的透水系统并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520735337.7公开了一种在透水装置中增加喇叭形透水管的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但是这样的结构并不够稳定,导致路面承压能力不足,海绵小区难以全面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保水性能好,且能够增加空气湿度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包括透水层、支撑层和防渗漏层;所述支撑层在所述透水层的下方且支撑着所述透水层;所述防渗漏层包裹着所述透水层和所述支撑层,且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防渗漏层之间形成空腔。

进一步,为了使雨水能够顺利地进入所述空腔中,在所述透水层和所述支撑层上均设置有漏水孔。

进一步,在所述支撑层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防渗漏层上部设置有溢流孔。

进一步,可以用管道将所述溢流孔与邻近的所述防渗漏层上的所述溢流孔相连接;当雨水充满所述空腔内后,多余的雨水可以留到邻近的空腔内,确保尽量充分地收集雨水。

进一步,所述空腔内填充着沙土和/或水。

进一步,为了提高生态地面的承载能力,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支撑着所述支撑层。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的数量大于等于2根,优选4根。

当下雨时,雨水经由透水层及支撑层上的漏水孔进入空腔内,空腔存储着雨水;当气候干燥时,空腔中的雨水能够挥发至空气中,增加小区空气的湿度,从而提高小区空气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本实用新型生态地面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

(2)使用本实用新型生态地面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包括透水层1、支撑层2和防渗漏层3;所述支撑层2在所述透水层1的下方且支撑着所述透水层1;所述防渗漏层3包裹着所述透水层1和所述支撑层2,且在所述支撑层2与所述防渗漏层3之间形成空腔4。

为了使雨水能够顺利地进入所述空腔4中,在所述透水层1和所述支撑层2上均设置有漏水孔11。

在所述支撑层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防渗漏层3上部设置有溢流孔31;可以用管道将所述溢流孔31与邻近的所述防渗漏层3上的所述溢流孔31相连接。当雨水充满所述空腔4内后,多余的雨水可以留到邻近的空腔4内,确保尽量充分地收集雨水。

为了提高空腔的承载能力,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沙土。

为了提高生态地面的承载能力,在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支撑柱41,所述支撑柱41支撑着所述支撑层2。所述支撑柱41的数量为2根。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空气质量较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沙土和水;所述支撑柱41的数量为4根。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空气质量较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水;所述支撑柱41的数量为6根。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空气质量较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沙土;所述支撑柱41的数量为3根。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空气质量较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水;所述支撑柱41的数量为8根。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空气质量较好。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沙土和水;所述支撑柱41的数量为10根。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与未使用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空气质量较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585629.2 (22)申请日 2017.11.24 (73)专利权人 湖南自洁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劳动西 路229号403房 (72)发明人 郑虓 郑新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3205 代理人 宁星耀 (51)Int.Cl. A01G 24/40(2018.01) A01G 24/46(2018.01) E03B 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

2、面 (57)摘要 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包括 透水层、 支撑层和防渗漏层; 所述支撑层在所述 透水层的下方且支撑着所述透水层; 所述防渗漏 层包裹着所述透水层和所述支撑层, 且在所述支 撑层与所述防渗漏层之间形成空腔; 所述透水层 和所述支撑层上均设置有漏水孔; 所述空腔内设 置有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支撑着所述支撑层。 当 下雨时, 所述空腔可以储存雨水; 当天气干燥时, 所述空腔中的雨水能够挥发至空气中, 增加小区 空气的湿度, 以提高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生态 地面具有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519316 U 201。

3、8.06.22 CN 207519316 U 1.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包括透水层 (1) 、 支撑层 (2) 和防渗漏层 (3) ; 所述支撑层 (2) 在所述透水层 (1) 的下方且支撑着所述透水层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渗漏 层 (3) 包裹着所述透水层 (1) 和所述支撑层 (2) , 且在所述支撑层 (2) 与所述防渗漏层 (3) 之 间形成空腔 (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水层 (1) 和所述支撑层 (2) 上均设置有漏水孔 (11)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

4、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 撑层 (2) 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防渗漏层 (3) 上部设置有溢流孔 (31)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其特征在于: 可以用管道将 所述溢流孔 (31) 与邻近的所述防渗漏层 (3) 上的所述溢流孔 (31) 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 腔 (4) 内填充着沙土和/或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 (4) 内填充着沙土和/或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空。

5、腔 (4) 内设置有支撑柱 (41) , 所述支撑柱 (41) 支撑着所述支撑层 (2) 。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 (4) 内设置有支撑柱 (41) , 所述支撑柱 (41) 支撑着所述支撑层 (2) 。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 (4) 内设置有支撑柱 (41) , 所述支撑柱 (41) 支撑着所述支撑层 (2) 。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柱 (41) 的数量大于等于2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

6、19316 U 2 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地面, 具体涉及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乡规划建设的高峰期, 城乡规划建设要向海绵城市化建设靠 拢,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遵循生态优先等 原则, 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城乡规划建设是为市民的 工作、 生活创造良好环境的建设, 城乡规划建设中尤其要注意生态规划管理建设。 0003 我国西部地区的地面以沙质土壤为主, 西部地区气候干燥。 沙质土壤颗粒间孔隙 大, 小孔隙少, 毛细管作用。

7、弱, 土壤质地疏松, 通透性好, 由此导致沙质土壤保水性差、 蓄水 力弱, 不耐旱。 西部地区城市生活小区缺水且空气湿度小; 下雨时, 因沙质土壤保水性差, 所 以雨水流失很快。 0004 单纯的透水系统并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520735337.7公 开了一种在透水装置中增加喇叭形透水管的应用于海绵城市生态地面系统中的透水装置, 但是这样的结构并不够稳定, 导致路面承压能力不足, 海绵小区难以全面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保水 性能好, 且能够增加空气湿度的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0。

8、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 地面, 包括透水层、 支撑层和防渗漏层; 所述支撑层在所述透水层的下方且支撑着所述透水 层; 所述防渗漏层包裹着所述透水层和所述支撑层, 且在所述支撑层与所述防渗漏层之间 形成空腔。 0007 进一步, 为了使雨水能够顺利地进入所述空腔中, 在所述透水层和所述支撑层上 均设置有漏水孔。 0008 进一步, 在所述支撑层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防渗漏层上部设置有溢流孔。 0009 进一步, 可以用管道将所述溢流孔与邻近的所述防渗漏层上的所述溢流孔相连 接; 当雨水充满所述空腔内后, 多余的雨水可以留到邻近的空腔内, 确保尽。

9、量充分地收集雨 水。 0010 进一步, 所述空腔内填充着沙土和/或水。 0011 进一步, 为了提高生态地面的承载能力, 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 支撑着所述支撑层。 0012 进一步, 所述支撑柱的数量大于等于2根, 优选4根。 0013 当下雨时, 雨水经由透水层及支撑层上的漏水孔进入空腔内, 空腔存储着雨水; 当 气候干燥时, 空腔中的雨水能够挥发至空气中, 增加小区空气的湿度, 从而提高小区空气的 质量。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519316 U 3 0014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0015 (1) 使用本实用新型生态地面结构稳定,。

10、 承载能力强。 0016 (2) 使用本实用新型生态地面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实施例1 0020 参照附图1, 本实施例一种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 包括透水层1、 支撑层 2和防渗漏层3; 所述支撑层2在所述透水层1的下方且支撑着所述透水层1; 所述防渗漏层3 包裹着所述透水层1和所述支撑层2, 且在所述支撑层2与所述防渗漏层3之间形成空腔4。 0021 为了使雨水能够顺利地进入所述空腔4中, 在所述透水。

11、层1和所述支撑层2上均设 置有漏水孔11。 0022 在所述支撑层2的下方且位于所述防渗漏层3上部设置有溢流孔31; 可以用管道将 所述溢流孔31与邻近的所述防渗漏层3上的所述溢流孔31相连接。 当雨水充满所述空腔4内 后, 多余的雨水可以留到邻近的空腔4内, 确保尽量充分地收集雨水。 0023 为了提高空腔的承载能力, 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沙土。 0024 为了提高生态地面的承载能力, 在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支撑柱41, 所述支撑柱41支 撑着所述支撑层2。 所述支撑柱41的数量为2根。 0025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 与未使用 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

12、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 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 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 承载能力强; 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空气质量较好。 0026 实施例2 002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沙土和水; 所述支撑柱 41的数量为4根。 0028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 与未使用 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 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 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 承载能力强; 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空气质量较好。 0029 实施例3 003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在所述。

13、空腔4内填充着水; 所述支撑柱41的数 量为6根。 0031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 与未使用 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 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 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 承载能力强; 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空气质量较好。 0032 实施例4 003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沙土; 所述支撑柱41的 数量为3根。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519316 U 4 0034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 与未使用 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

14、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 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 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 承载能力强; 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空气质量较好。 0035 实施例5 003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在所述空腔4内填充着水; 所述支撑柱41的数 量为8根。 0037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 与未使用 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 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 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 承载能力强; 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空气质量较好。 0038 实施例6 003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在所述空腔4内。

15、填充着沙土和水; 所述支撑柱 41的数量为10根。 0040 将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应用于西部城市生活小区, 与未使用 本实用新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小区生态地面的工作比较, 使用本实施例沙质土壤环境海绵 小区生态地面结构稳定, 承载能力强; 保水性好且能够增加小区空气湿度, 空气质量较好。 0041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 凡是根 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 均仍属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519316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519316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