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899306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072867.6

申请日:

20180125

公开号:

CN108184511A

公开日:

2018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3/00

主分类号:

A01G13/00

申请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陈峰,王长方,胡进锋,王俊,吴玮

地址:

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埔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优先权:

CN201810072867A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属于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茶尺蠖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对农业防治、保护天地、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5种防治措施进行集成组装,提出适合于茶尺蠖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能克服它们各自使用中的不足,充分发挥协同控制病虫害的作用,能有效控制茶尺蠖害虫的发生与为害,对提升茶叶的经济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农业防治、保护天地、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构建防控技术体系,具体防控方法包括:(1)农业防治:a.冬季结合中耕除草,翻耕表土15cm,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土面,利用低温冻死蛹,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b.采用茶园林茶间作、套种绿肥、平衡施肥、合理修剪和适时采摘措施;(2)保护天敌:茶树修剪后的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3)物理防治:杀虫灯每15亩悬挂1盏黑光灯,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亩,悬挂至高于茶叶表面5-10cm处,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4)生物防治:8000IU/g苏云金杆菌500倍、9×10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亩,轮换使用;(5)化学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防治,用药如下:24wt%氰氟虫腙SC10毫升/亩,20wt%氯虫苯甲酰胺SC10克/亩,5wt%丁烯氟虫腈乳油40毫升/亩,6wt%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30毫升/亩,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0克/亩,轮换使用。 2.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农业防治、保护天地、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构建防控技术体系,具体防控方法包括:(1)农业防治:a.冬季结合中耕除草,翻耕表土15cm,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土面,利用低温冻死蛹,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b.采用茶园林茶间作、套种绿肥、平衡施肥、合理修剪和适时采摘措施;(2)保护天敌:茶树修剪后的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3)物理防治:杀虫灯每15亩悬挂1盏黑光灯,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亩,悬挂至高于茶叶表面5-10cm处,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4)生物防治:8000IU/g苏云金杆菌500倍、9×10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亩,轮换使用;(5)化学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防治,用药如下:24wt%氰氟虫腙SC5毫升/亩+加倍杀1.5毫升/亩,20wt%氯虫苯甲酰胺SC5克/亩+加倍杀1.5毫升/亩,5wt%丁烯氟虫腈乳油25毫升/亩+加倍杀5.5毫升/亩,6wt%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20毫升/亩+加倍杀4.5毫升/亩,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5克/亩+加倍杀1.5毫升/亩,轮换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合理修剪包括定型修剪、超轻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六种,其中,定型修剪:灌木型幼龄茶树,采用(3+2)修剪模式,即茶树到2足龄开剪,以后每年1次,最少修剪3次;第1次定型修剪要求茶树离地5cm处茎粗达0.3cm以上,树高30cm以上时进行,用整枝剪,在离地15cm处剪去主枝;第2次定型修剪在前次基础上提高10~15cm,只剪主干上发出的离地面30cm以上的1级分枝,保留2级分枝;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0~15cm,用水平剪或平形修剪机,剪成水平树冠;3次定型修剪后,茶树高度为50~60cm,树幅70~80cm,开始轻采留养,当树高达70cm以上时,按轻修剪要求培养树冠,定型修剪时期宜选在春茶前30d;乔木型幼龄茶树,采用分段定型修剪方式,即分批、多次、分段进行,两年内完成定型修剪;当茶树离地面5cm处茎粗达0.4cm以上时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剪口离地面高度10~12cm,全年视树势进行多次修剪;以后在剪口以上的分枝茎粗达0.35cm,或新梢长叶7~8片即进行定型修剪,剪口在前次剪口基础上提高8~12cm;修剪时期安排在茶树生长季节,不宜在高温干旱或低温寒冷时期进行;超轻修剪:修剪中不追求茶树采摘面的平整,尽量保留茶树枝梢;秋冬季超轻修剪,一般在茶树生长休止时,剪除枝梢顶端未木质化的3~5叶嫩梢,春季开园前30d的超轻修剪,剪除枝梢顶端遭受冻害的芽叶,未遭受冻害的枝梢剪除2~3叶;剪除枝梢顶端的同时,剪去茶树下裆细弱的侧枝和病虫枝;轻修剪:投产茶园轻修剪包括修面和修平两种方式:①修面方式指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5~8cm开剪,修剪程度稍重;②修平方式指以树冠面为基础修平冠面,修剪程度较浅;投产茶园轻修剪一般每年1次,如果树冠较为整齐,长势旺盛,隔年修剪1次;将树冠剪成弧形,轻修剪通常安排在秋冬季茶树生长休止时进行,对于封园较晚或有冻害的茶园,宜选择在春茶前30d进行;深修剪:剪去树冠上部的鸡爪枝层,第1次深修剪在茶树第18龄进行,以后每隔3~5年深修剪1次;深修剪时间在春茶萌动前,深修剪后须留养一季茶,干旱的地区,不宜在夏茶后深修剪,无冻害茶区在秋末冬初封园时进行;重修剪:一般是剪去树高的1/3~1/2,留桩离地面高度,根据树势灵活掌握,通常以35~45cm为宜,在同一块茶园中的修剪高度,要就低不就高,修剪后使整片茶园高度大体一致;茶树第1次重修剪在26~28龄时,重修剪最适宜时间是茶树处于生长休眠期的早春,但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而在春茶后进行重修剪,即能保证当年的春茶产量;台刈:方法为从根颈离地5~10cm处剪去地上全部枝干,刈除树体上的枯老枝和病虫枝,保留健壮枝,配合深修剪与轻修剪,茶树台刈更新周期10年,台刈的时间以春茶前为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尺蠖俗名拱拱虫、拱背虫、吊丝虫,是中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繁殖快,蔓延迅速,很容易暴发成灾,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尤以江、浙、皖、湘等省发生严重。目前茶尺蠖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防治。然而由于常年多次喷施化学农药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因此,单一的化学防治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研发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结合农业防治、保护天地、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构建防控技术体系,具体防控方法包括:

(1)农业防治:a. 冬季结合中耕除草,翻耕表土15cm,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土面,利用低温冻死蛹,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b. 采用茶园林茶间作、套种绿肥、平衡施肥、合理修剪和适时采摘措施;

(2)保护天敌:茶树修剪后的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3)物理防治:杀虫灯每15亩悬挂1盏黑光灯,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亩,悬挂至高于茶叶表面5-10cm处,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

(4)生物防治:8000IU/g苏云金杆菌500倍、9×10 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亩,轮换使用;

(5)化学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防治,用药如下:24wt%氰氟虫腙SC 10毫升/亩,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10克/亩,5 wt%丁烯氟虫腈乳油40毫升/亩,6wt%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30毫升/亩,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0克/亩,轮换使用。

优选地,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结合农业防治、保护天地、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构建防控技术体系,具体防控方法包括:

(1)农业防治:a. 冬季结合中耕除草,翻耕表土15cm,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土面,利用低温冻死蛹,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b. 采用茶园林茶间作、套种绿肥、平衡施肥、合理修剪和适时采摘措施;

(2)保护天敌:茶树修剪后的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3)物理防治:杀虫灯每15亩悬挂1盏黑光灯,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亩,悬挂至高于茶叶表面5-10cm处,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

(4)生物防治:8000IU/g苏云金杆菌500倍、9×10 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亩,轮换使用;

(5)化学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防治,用药如下:24wt%氰氟虫腙SC 5毫升/亩+加倍杀1.5毫升/亩,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5克/亩+加倍杀1.5毫升/亩,5wt%丁烯氟虫腈乳油25毫升/亩+加倍杀5.5毫升/亩,6wt%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20毫升/亩+加倍杀4.5毫升/亩,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5克/亩+加倍杀1.5毫升/亩,轮换使用。

如上步骤(1)所述的合理修剪包括定型修剪、超轻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六种,其中,

定型修剪:灌木型幼龄茶树,采用(3+2)修剪模式,即茶树到2足龄开剪,以后每年1次,最少修剪3次;第1次定型修剪要求茶树离地5 cm处茎粗达0.3cm以上,树高30 cm以上时进行,用整枝剪,在离地15cm处剪去主枝;第2次定型修剪在前次基础上提高10~ 15cm,只剪主干上发出的离地面30 cm以上的1级分枝,保留2级分枝;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0~15cm,用水平剪或平形修剪机,剪成水平树冠;3次定型修剪后,茶树高度为50~60cm,树幅70~80cm,开始轻采留养,当树高达70cm以上时,按轻修剪要求培养树冠,定型修剪时期宜选在春茶前30 d;乔木型幼龄茶树,采用分段定型修剪方式,即分批、多次、分段进行,两年内完成定型修剪;当茶树离地面5cm处茎粗达0.4cm以上时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剪口离地面高度10~12cm,全年视树势进行多次修剪;以后在剪口以上的分枝茎粗达0.35cm,或新梢长叶7~8片即进行定型修剪,剪口在前次剪口基础上提高8~12cm;修剪时期安排在茶树生长季节,不宜在高温干旱或低温寒冷时期进行;

超轻修剪:修剪中不追求茶树采摘面的平整,尽量保留茶树枝梢;秋冬季超轻修剪,一般在茶树生长休止时,剪除枝梢顶端未木质化的3~5叶嫩梢,春季开园前30d左右的超轻修剪,剪除枝梢顶端遭受冻害的芽叶,未遭受冻害的枝梢剪除2~3叶;剪除枝梢顶端的同时,剪去茶树下裆细弱的侧枝和病虫枝;

轻修剪:投产茶园轻修剪包括修面和修平两种方式:①修面方式指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5~8cm开剪,修剪程度稍重;②修平方式指以树冠面为基础修平冠面,修剪程度较浅;投产茶园轻修剪一般每年1次,如果树冠较为整齐,长势旺盛,隔年修剪1次;将树冠剪成弧形,轻修剪通常安排在秋冬季茶树生长休止时进行,对于封园较晚或有冻害的茶园,宜选择在春茶前30d左右进行,也可以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深修剪:剪去树冠上部的鸡爪枝层,第1次深修剪在茶树第18龄进行,以后每隔3~5年深修剪1次;深修剪时间在春茶萌动前,为避免减少当年春茶产量,也可在春茶结束后深修剪,深修剪后须留养一季茶,干旱的地区,不宜在夏茶后深修剪,无冻害茶区也可在秋末冬初封园时进行;

重修剪:一般是剪去树高的1 /3~1 /2,留桩离地面高度,根据树势灵活掌握,通常以35~45cm为宜,在同一块茶园中的修剪高度,要就低不就高,修剪后使整片茶园高度大体一致;茶树第1次重修剪在26~28龄时,重修剪最适宜时间是茶树处于生长休眠期的早春,但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而在春茶后进行重修剪,即能保证当年的春茶产量;

台刈:方法为从根颈离地5~10cm处剪去地上全部枝干,刈除树体上的枯老枝和病虫枝,保留健壮枝,配合深修剪与轻修剪,茶树台刈更新周期10年,台刈的时间以春茶前为好,但为考虑到当年茶叶产量和收入,也可选在春茶后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根据茶尺蠖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采用性息素、灯光诱杀和农业措施为防控技术核心,并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绿色防控,组成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能克服它们各自使用中的不足,充分发挥协同控制病虫害的作用,能有效控制茶尺蠖害虫的发生与为害,对提升茶叶的经济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1)农业防治:a. 冬季结合中耕除草,翻耕表土15cm,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土面,利用低温冻死蛹,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b. 采用茶园林茶间作、套种绿肥、平衡施肥、合理修剪和适时采摘措施;

(2)保护天敌:茶树修剪后的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3)物理防治:杀虫灯每15亩悬挂1盏黑光灯,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亩,悬挂至高于茶叶表面5-10cm处,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

(4)生物防治:8000IU/g苏云金杆菌500倍、9×10 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亩,轮换使用;

(5)化学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防治,用药如下:24wt%氰氟虫腙SC 10毫升/亩,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10克/亩,5 wt%丁烯氟虫腈乳油40毫升/亩,6wt%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30毫升/亩,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0克/亩,轮换使用。

步骤(5)还可添加加倍杀,从而使农药减量使用,具体用药如下:24wt%氰氟虫腙SC 5毫升/亩+加倍杀1.5毫升/亩,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5克/亩+加倍杀1.5毫升/亩,5wt%丁烯氟虫腈乳油25毫升/亩+加倍杀5.5毫升/亩,6wt%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20毫升/亩+加倍杀4.5毫升/亩,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5克/亩+加倍杀1.5毫升/亩,轮换使用。

如上步骤(1)所述的合理修剪包括定型修剪、超轻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六种,其中,

定型修剪:灌木型幼龄茶树,采用(3+2)修剪模式,即茶树到2足龄开剪,以后每年1次,最少修剪3次;第1次定型修剪要求茶树离地5 cm处茎粗达0.3cm以上,树高30 cm以上时进行,用整枝剪,在离地15cm处剪去主枝;第2次定型修剪在前次基础上提高10~ 15cm,只剪主干上发出的离地面30 cm以上的1级分枝,保留2级分枝;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剪口上提高10~15cm,用水平剪或平形修剪机,剪成水平树冠;3次定型修剪后,茶树高度为50~60cm,树幅70~80cm,开始轻采留养,当树高达70cm以上时,按轻修剪要求培养树冠,定型修剪时期宜选在春茶前30 d;乔木型幼龄茶树,采用分段定型修剪方式,即分批、多次、分段进行,两年内完成定型修剪;当茶树离地面5cm处茎粗达0.4cm以上时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剪口离地面高度10~12cm,全年视树势进行多次修剪;以后在剪口以上的分枝茎粗达0.35cm,或新梢长叶7~8片即进行定型修剪,剪口在前次剪口基础上提高8~12cm;修剪时期安排在茶树生长季节,不宜在高温干旱或低温寒冷时期进行;

超轻修剪:修剪中不追求茶树采摘面的平整,尽量保留茶树枝梢;秋冬季超轻修剪,一般在茶树生长休止时,剪除枝梢顶端未木质化的3~5叶嫩梢,春季开园前30d左右的超轻修剪,剪除枝梢顶端遭受冻害的芽叶,未遭受冻害的枝梢剪除2~3叶;剪除枝梢顶端的同时,剪去茶树下裆细弱的侧枝和病虫枝;

轻修剪:投产茶园轻修剪包括修面和修平两种方式:①修面方式指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5~8cm开剪,修剪程度稍重;②修平方式指以树冠面为基础修平冠面,修剪程度较浅;投产茶园轻修剪一般每年1次,如果树冠较为整齐,长势旺盛,隔年修剪1次;将树冠剪成弧形,轻修剪通常安排在秋冬季茶树生长休止时进行,对于封园较晚或有冻害的茶园,宜选择在春茶前30d左右进行也可以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深修剪:剪去树冠上部的鸡爪枝层,第1次深修剪在茶树第18龄进行,以后每隔3~5年深修剪1次;深修剪时间在春茶萌动前,为避免减少当年春茶产量,也可在春茶结束后深修剪,深修剪后须留养一季茶,干旱的地区,不宜在夏茶后深修剪,无冻害茶区也可在秋末冬初封园时进行;

重修剪:一般是剪去树高的1 /3~1 /2,留桩离地面高度,根据树势灵活掌握,通常以35~45cm为宜,在同一块茶园中的修剪高度,要就低不就高,修剪后使整片茶园高度大体一致;茶树第1次重修剪在26~28龄时,重修剪最适宜时间是茶树处于生长休眠期的早春,但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而在春茶后进行重修剪,即能保证当年的春茶产量;

台刈:方法为从根颈离地5~10cm处剪去地上全部枝干,刈除树体上的枯老枝和病虫枝,保留健壮枝,配合深修剪与轻修剪,茶树台刈更新周期10年,台刈的时间以春茶前为好,但为考虑到当年茶叶产量和收入,也可选在春茶后进行。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注:同列多重比较,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072867.6 (22)申请日 2018.01.25 (71)申请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地址 350013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埔 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72)发明人 陈峰 王长方 胡进锋 王俊 吴玮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51)Int.Cl. A01G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属于茶树。

2、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 本发明根据茶尺 蠖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对农业防治、 保护天地、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5种防治措施 进行集成组装, 提出适合于茶尺蠖的综合防控技 术措施, 能克服它们各自使用中的不足, 充分发 挥协同控制病虫害的作用, 能有效控制茶尺蠖害 虫的发生与为害, 对提升茶叶的经济价值具有重 大意义。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CN 108184511 A 2018.06.22 CN 108184511 A 1.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结合农业防治、 保护天地、 物理防治、 生物 防治和化学防治, 构建防控技术体系, 具体防控方法包括: (1) 农。

3、业防治: a. 冬季结合中耕除草, 翻耕表土15cm, 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土 面, 利用低温冻死蛹, 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 b. 采用茶园林茶间作、 套种绿肥、 平衡施肥、 合理修剪和适时采摘措施; (2) 保护天敌: 茶树修剪后的枝叶, 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 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3) 物理防治: 杀虫灯每15亩悬挂1盏黑光灯, 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亩, 悬挂至高于茶叶 表面5-10cm处, 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 (4) 生物防治: 8000IU/g苏云金杆菌500倍、 910 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 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

4、/亩, 轮换使用; (5) 化学药剂防治: 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 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防治, 用 药如下: 24wt%氰氟虫腙SC 10毫升/亩, 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10克/亩, 5 wt%丁烯氟虫腈 乳油40毫升/亩, 6wt%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30毫升/亩, 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0克/ 亩, 轮换使用。 2.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结合农业防治、 保护天地、 物理防治、 生物 防治和化学防治, 构建防控技术体系, 具体防控方法包括: (1) 农业防治: a. 冬季结合中耕除草, 翻耕表土15cm, 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土 面, 利用低温。

5、冻死蛹, 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 b. 采用茶园林茶间作、 套种绿肥、 平衡施肥、 合理修剪和适时采摘措施; (2) 保护天敌: 茶树修剪后的枝叶, 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 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3) 物理防治: 杀虫灯每15亩悬挂1盏黑光灯, 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 亩, 悬挂至高于茶叶 表面5-10cm处, 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 (4) 生物防治: 8000IU g苏云金杆菌500倍、 910 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 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亩, 轮换使用; (5) 化学药剂防治: 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 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

6、防治, 用 药如下: 24wt%氰氟虫腙SC 5毫升/亩加倍杀1.5毫升/亩, 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5克/亩 加倍杀1.5毫升/亩, 5wt%丁烯氟虫腈乳油25毫升/亩加倍杀5.5毫升/亩, 6wt%乙基多杀 霉素悬浮剂20毫升/亩加倍杀4.5毫升/亩, 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5克/亩加倍 杀1.5毫升/亩, 轮换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所述合 理修剪包括定型修剪、 超轻修剪、 轻修剪、 深修剪、 重修剪和台刈六种, 其中, 定型修剪: 灌木型幼龄茶树, 采用 (3+2) 修剪模式, 即茶树到2足龄开剪, 以后每。

7、年1次, 最少修剪3次; 第1次定型修剪要求茶树离地5 cm处茎粗达0.3cm以上, 树高30 cm以上时进 行, 用整枝剪, 在离地15cm处剪去主枝; 第2次定型修剪在前次基础上提高10 15cm, 只剪 主干上发出的离地面30 cm以上的1级分枝, 保留2级分枝; 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剪口上提 高1015cm, 用水平剪或平形修剪机, 剪成水平树冠; 3次定型修剪后, 茶树高度为50 60cm, 树幅7080cm, 开始轻采留养, 当树高达70cm以上时, 按轻修剪要求培养树冠, 定型修 剪时期宜选在春茶前30 d; 乔木型幼龄茶树, 采用分段定型修剪方式, 即分批、 多次、 分段进 。

8、行, 两年内完成定型修剪; 当茶树离地面5cm处茎粗达0.4cm以上时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 剪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184511 A 2 口离地面高度1012cm, 全年视树势进行多次修剪; 以后在剪口以上的分枝茎粗达0.35cm, 或新梢长叶78片即进行定型修剪, 剪口在前次剪口基础上提高812cm; 修剪时期安排在 茶树生长季节, 不宜在高温干旱或低温寒冷时期进行; 超轻修剪: 修剪中不追求茶树采摘面的平整, 尽量保留茶树枝梢; 秋冬季超轻修剪, 一 般在茶树生长休止时, 剪除枝梢顶端未木质化的35叶嫩梢, 春季开园前30d的超轻修剪, 剪除枝梢顶端遭受冻害的芽。

9、叶, 未遭受冻害的枝梢剪除23叶; 剪除枝梢顶端的同时, 剪去 茶树下裆细弱的侧枝和病虫枝; 轻修剪: 投产茶园轻修剪包括修面和修平两种方式: 修面方式指修剪高度在上次剪 口的基础上提高58cm开剪, 修剪程度稍重; 修平方式指以树冠面为基础修平冠面, 修剪 程度较浅; 投产茶园轻修剪一般每年1次, 如果树冠较为整齐, 长势旺盛, 隔年修剪1次; 将树 冠剪成弧形, 轻修剪通常安排在秋冬季茶树生长休止时进行, 对于封园较晚或有冻害的茶 园, 宜选择在春茶前30d进行; 深修剪: 剪去树冠上部的鸡爪枝层, 第1次深修剪在茶树第18龄进行, 以后每隔35年 深修剪1次; 深修剪时间在春茶萌动前, 。

10、深修剪后须留养一季茶, 干旱的地区, 不宜在夏茶后 深修剪, 无冻害茶区在秋末冬初封园时进行; 重修剪: 一般是剪去树高的1 /31 /2, 留桩离地面高度, 根据树势灵活掌握, 通常以 3545cm为宜, 在同一块茶园中的修剪高度, 要就低不就高, 修剪后使整片茶园高度大体一 致; 茶树第1次重修剪在2628龄时, 重修剪最适宜时间是茶树处于生长休眠期的早春, 但 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 而在春茶后进行重修剪, 即能保证当年的春茶产量; 台刈: 方法为从根颈离地510cm处剪去地上全部枝干, 刈除树体上的枯老枝和病虫 枝, 保留健壮枝, 配合深修剪与轻修剪, 茶树台刈更新周期10年, 台刈的。

11、时间以春茶前为好。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184511 A 3 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茶尺蠖俗名拱拱虫、 拱背虫、 吊丝虫, 是中国茶树主要害虫之一。 由于此虫发生代 数多, 繁殖快, 蔓延迅速, 很容易暴发成灾, 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 尤以江、 浙、 皖、 湘等省 发生严重。 目前茶尺蠖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防治。 然而由于常年多次喷施化学农药 和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害虫的抗药性增强, 同时, 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 因此, 单一 的化学防治。

12、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研发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 提供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结合农业防治、 保护天地、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 治, 构建防控技术体系, 具体防控方法包括: (1) 农业防治: a. 冬季结合中耕除草, 翻耕表土15cm, 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土 面, 利用低温冻死蛹, 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 b. 采用茶园林茶间作、 套种绿肥、 平衡施肥、 合理修剪和适时采摘措施; (2) 保护天敌: 茶树修剪后。

13、的枝叶, 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 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3) 物理防治: 杀虫灯每15亩悬挂1盏黑光灯, 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亩, 悬挂至高于茶叶 表面5-10cm处, 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 (4) 生物防治: 8000IU/g苏云金杆菌500倍、 910 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 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亩, 轮换使用; (5) 化学药剂防治: 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 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防治, 用 药如下: 24wt%氰氟虫腙SC 10毫升/亩, 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10克/亩, 5 wt%丁烯氟虫腈 乳油40毫升/亩, 6wt%。

14、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30毫升/亩, 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0克/ 亩, 轮换使用。 0005 优选地, 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结合农业防治、 保护天地、 物理防治、 生物防 治和化学防治, 构建防控技术体系, 具体防控方法包括: (1) 农业防治: a. 冬季结合中耕除草, 翻耕表土15cm, 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土 面, 利用低温冻死蛹, 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 b. 采用茶园林茶间作、 套种绿肥、 平衡施肥、 合理修剪和适时采摘措施; (2) 保护天敌: 茶树修剪后的枝叶, 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 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3) 物理防治: 杀虫灯每15亩悬。

15、挂1盏黑光灯, 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 亩, 悬挂至高于茶叶 表面5-10cm处, 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 (4) 生物防治: 8000IU g苏云金杆菌500倍、 910 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108184511 A 4 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亩, 轮换使用; (5) 化学药剂防治: 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 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防治, 用 药如下: 24wt%氰氟虫腙SC 5毫升/亩加倍杀1.5毫升/亩, 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5克/亩 加倍杀1.5毫升/亩, 5wt%丁烯氟虫腈乳油25毫升/亩加倍杀5.5。

16、毫升/亩, 6wt%乙基多杀 霉素悬浮剂20毫升/亩加倍杀4.5毫升/亩, 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5克/亩加倍 杀1.5毫升/亩, 轮换使用。 0006 如上步骤 (1) 所述的合理修剪包括定型修剪、 超轻修剪、 轻修剪、 深修剪、 重修剪和台刈 六种, 其中, 定型修剪: 灌木型幼龄茶树, 采用 (3+2) 修剪模式, 即茶树到2足龄开剪, 以后每年1次, 最少修剪3次; 第1次定型修剪要求茶树离地5 cm处茎粗达0.3cm以上, 树高30 cm以上时进 行, 用整枝剪, 在离地15cm处剪去主枝; 第2次定型修剪在前次基础上提高10 15cm, 只剪 主干上发出的离地面30 cm以上。

17、的1级分枝, 保留2级分枝; 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剪口上提 高1015cm, 用水平剪或平形修剪机, 剪成水平树冠; 3次定型修剪后, 茶树高度为50 60cm, 树幅7080cm, 开始轻采留养, 当树高达70cm以上时, 按轻修剪要求培养树冠, 定型修 剪时期宜选在春茶前30 d; 乔木型幼龄茶树, 采用分段定型修剪方式, 即分批、 多次、 分段进 行, 两年内完成定型修剪; 当茶树离地面5cm处茎粗达0.4cm以上时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 剪 口离地面高度1012cm, 全年视树势进行多次修剪; 以后在剪口以上的分枝茎粗达0.35cm, 或新梢长叶78片即进行定型修剪, 剪口在前次剪口基。

18、础上提高812cm; 修剪时期安排在 茶树生长季节, 不宜在高温干旱或低温寒冷时期进行; 超轻修剪: 修剪中不追求茶树采摘面的平整, 尽量保留茶树枝梢; 秋冬季超轻修剪, 一 般在茶树生长休止时, 剪除枝梢顶端未木质化的35叶嫩梢, 春季开园前30d左右的超轻修 剪, 剪除枝梢顶端遭受冻害的芽叶, 未遭受冻害的枝梢剪除23叶; 剪除枝梢顶端的同时, 剪去茶树下裆细弱的侧枝和病虫枝; 轻修剪: 投产茶园轻修剪包括修面和修平两种方式: 修面方式指修剪高度在上次剪 口的基础上提高58cm开剪, 修剪程度稍重; 修平方式指以树冠面为基础修平冠面, 修剪 程度较浅; 投产茶园轻修剪一般每年1次, 如果树。

19、冠较为整齐, 长势旺盛, 隔年修剪1次; 将树 冠剪成弧形, 轻修剪通常安排在秋冬季茶树生长休止时进行, 对于封园较晚或有冻害的茶 园, 宜选择在春茶前30d左右进行, 也可以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深修剪: 剪去树冠上部的鸡爪枝层, 第1次深修剪在茶树第18龄进行, 以后每隔35年 深修剪1次; 深修剪时间在春茶萌动前, 为避免减少当年春茶产量, 也可在春茶结束后深修 剪, 深修剪后须留养一季茶, 干旱的地区, 不宜在夏茶后深修剪, 无冻害茶区也可在秋末冬 初封园时进行; 重修剪: 一般是剪去树高的1 /31 /2, 留桩离地面高度, 根据树势灵活掌握, 通常以 3545cm为宜, 在同一块。

20、茶园中的修剪高度, 要就低不就高, 修剪后使整片茶园高度大体一 致; 茶树第1次重修剪在2628龄时, 重修剪最适宜时间是茶树处于生长休眠期的早春, 但 严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 而在春茶后进行重修剪, 即能保证当年的春茶产量; 台刈: 方法为从根颈离地510cm处剪去地上全部枝干, 刈除树体上的枯老枝和病虫 枝, 保留健壮枝, 配合深修剪与轻修剪, 茶树台刈更新周期10年, 台刈的时间以春茶前为好,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108184511 A 5 但为考虑到当年茶叶产量和收入, 也可选在春茶后进行。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根据茶尺蠖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采用性息。

21、素、 灯 光诱杀和农业措施为防控技术核心, 并配合使用高效、 低毒、 低残留农药进行绿色防控, 组 成一种综合防控茶尺蠖的方法, 能克服它们各自使用中的不足, 充分发挥协同控制病虫害 的作用, 能有效控制茶尺蠖害虫的发生与为害, 对提升茶叶的经济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0009 (1) 农业防治: a. 冬季结合中耕除草, 翻耕表土15cm, 将土下的茶尺蠖越冬蛹翻至 土面, 利用低温冻死蛹, 清园时喷45wt石硫合剂l50倍液; b. 采用茶园林茶间作、 套种绿 肥、 平衡施肥、 合理修剪和。

22、适时采摘措施; (2) 保护天敌: 茶树修剪后的枝叶, 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 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3) 物理防治: 杀虫灯每15亩悬挂1盏黑光灯, 茶尺蠖性信息素3套/亩, 悬挂至高于茶叶 表面5-10cm处, 每20-30天需要更换诱芯; (4) 生物防治: 8000IU/g苏云金杆菌500倍、 910 PIB/mL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液250 毫升/亩和1.3wt苦参碱90毫升/亩, 轮换使用; (5) 化学药剂防治: 每平方米达到7头以上茶尺蠖幼虫, 2龄前幼虫期开始用药防治, 用 药如下: 24wt%氰氟虫腙SC 10毫升/亩, 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10克/亩, 5 。

23、wt%丁烯氟虫腈 乳油40毫升/亩, 6wt%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30毫升/亩, 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10克/ 亩, 轮换使用。 0010 步骤 (5) 还可添加加倍杀, 从而使农药减量使用, 具体用药如下: 24wt%氰氟虫腙SC 5毫升/亩加倍杀1.5毫升/亩, 20wt%氯虫苯甲酰胺SC 5克/亩加倍杀1.5毫升/亩, 5wt% 丁烯氟虫腈乳油25毫升/亩加倍杀5.5毫升/亩, 6wt%乙基多杀霉素悬浮剂20毫升/亩加 倍杀4.5毫升/亩, 20wt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5克/亩加倍杀1.5毫升/亩, 轮换使用。 0011 如上步骤 (1) 所述的合理修剪包括定型修剪、 超轻修剪、 。

24、轻修剪、 深修剪、 重修剪和 台刈六种, 其中, 定型修剪: 灌木型幼龄茶树, 采用 (3+2) 修剪模式, 即茶树到2足龄开剪, 以后每年1次, 最少修剪3次; 第1次定型修剪要求茶树离地5 cm处茎粗达0.3cm以上, 树高30 cm以上时进 行, 用整枝剪, 在离地15cm处剪去主枝; 第2次定型修剪在前次基础上提高10 15cm, 只剪 主干上发出的离地面30 cm以上的1级分枝, 保留2级分枝; 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剪口上提 高1015cm, 用水平剪或平形修剪机, 剪成水平树冠; 3次定型修剪后, 茶树高度为50 60cm, 树幅7080cm, 开始轻采留养, 当树高达70cm以。

25、上时, 按轻修剪要求培养树冠, 定型修 剪时期宜选在春茶前30 d; 乔木型幼龄茶树, 采用分段定型修剪方式, 即分批、 多次、 分段进 行, 两年内完成定型修剪; 当茶树离地面5cm处茎粗达0.4cm以上时进行第1次定型修剪, 剪 口离地面高度1012cm, 全年视树势进行多次修剪; 以后在剪口以上的分枝茎粗达0.35cm, 或新梢长叶78片即进行定型修剪, 剪口在前次剪口基础上提高812cm; 修剪时期安排在 茶树生长季节, 不宜在高温干旱或低温寒冷时期进行;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108184511 A 6 超轻修剪: 修剪中不追求茶树采摘面的平整, 尽量保留茶树枝梢; 秋冬。

26、季超轻修剪, 一 般在茶树生长休止时, 剪除枝梢顶端未木质化的35叶嫩梢, 春季开园前30d左右的超轻修 剪, 剪除枝梢顶端遭受冻害的芽叶, 未遭受冻害的枝梢剪除23叶; 剪除枝梢顶端的同时, 剪去茶树下裆细弱的侧枝和病虫枝; 轻修剪: 投产茶园轻修剪包括修面和修平两种方式: 修面方式指修剪高度在上次剪 口的基础上提高58cm开剪, 修剪程度稍重; 修平方式指以树冠面为基础修平冠面, 修剪 程度较浅; 投产茶园轻修剪一般每年1次, 如果树冠较为整齐, 长势旺盛, 隔年修剪1次; 将树 冠剪成弧形, 轻修剪通常安排在秋冬季茶树生长休止时进行, 对于封园较晚或有冻害的茶 园, 宜选择在春茶前30d。

27、左右进行也可以安排在春茶结束后进行; 深修剪: 剪去树冠上部的鸡爪枝层, 第1次深修剪在茶树第18龄进行, 以后每隔35年 深修剪1次; 深修剪时间在春茶萌动前, 为避免减少当年春茶产量, 也可在春茶结束后深修 剪, 深修剪后须留养一季茶, 干旱的地区, 不宜在夏茶后深修剪, 无冻害茶区也可在秋末冬 初封园时进行; 重修剪: 一般是剪去树高的1 /31 /2, 留桩离地面高度, 根据树势灵活掌握, 通常以 3545cm为宜, 在同一块茶园中的修剪高度, 要就低不就高, 修剪后使整片茶园高度大体一 致; 茶树第1次重修剪在2628龄时, 重修剪最适宜时间是茶树处于生长休眠期的早春, 但 严重影响。

28、当年茶叶产量, 而在春茶后进行重修剪, 即能保证当年的春茶产量; 台刈: 方法为从根颈离地510cm处剪去地上全部枝干, 刈除树体上的枯老枝和病虫 枝, 保留健壮枝, 配合深修剪与轻修剪, 茶树台刈更新周期10年, 台刈的时间以春茶前为好, 但为考虑到当年茶叶产量和收入, 也可选在春茶后进行。 0012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注: 同列多重比较,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 显著 (P0.05) 。 001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 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108184511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