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插头.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89903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8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06862.6

申请日:

2003.03.06

公开号:

CN1527443A

公开日:

2004.09.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R24/04

主分类号:

H01R24/04

申请人: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赖熙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马高平;杨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多极插头,适用于一插座,插座具有一绝缘壳体、至少一第一弹性端子、至少一第二弹性端子及一开关,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孔,第一弹性端子、第二弹性端子及开关配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之内,第二弹性端子适于触动所述开关。所述多极插头包括:一主轴;至少一第一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的侧缘;以及至少一第二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的侧缘,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电极的旁侧,当所述主轴对应插入所述插座的插接孔内时,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对应接触所述第一弹性端子,且所述第二环形端子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弹性端子,但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并未触动所述开关。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极插头,适用于一插座,其中所述插座具有一绝缘壳体、至 少一第一弹性端子、至少一第二弹性端子及一开关,且所述绝缘壳体具有 一插接孔,而所述第一弹性端子、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及所述开关配设于所 述绝缘壳体之内,且所述第二弹性端子适于触动所述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极插头包括:一主轴;至少一第一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 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的侧缘;以及至少一第二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 轴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的侧缘,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电极的旁 侧,当所述主轴对应插入所述插座的插接孔内时,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对应 接触所述第一弹性端子,且所述第二环形端子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弹性端子, 但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并未触动所述开关。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电极的 外径是相对较小于所述第一环形电极的外径。
3: 一种多极插头,适用于一插座,其中所述插座具有一绝缘壳体、多 个弹性端子及一开关,且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孔,而所述弹性端子及 所述开关配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之内,且所述弹性端子之一适于触动所述开 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极插头包括: 一主轴; 多个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而依序配设于所述主轴的 侧缘;以及 当所述主轴对应插入所述插座的插接孔内时,所述环形电极分别接触 其所对应的所述弹性端子,但所述弹性端子之一并未触动所述开关。
4: 一种扬声器,适用于经由一插座,以获得一音源信号,并对应所述 音源信号而发出声音,其中所述插座具有一绝缘壳体、至少一第一弹性端 子、至少一第二弹性端子及一开关,且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孔,而所 述第一弹性端子、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及所述开关配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之内, 且所述第二弹性端子适于触动所述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至少包 括: 一扬声单元; 一传输缆线,所述传输缆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扬声单元;以及 一多极插头,连接于所述传输缆线的另一端,所述插头至少包括: 一主轴; 至少一第一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 的侧缘;以及 至少一第二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 的侧缘,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电极的旁侧, 当所述主轴对应插入所述插座的插接孔内时,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对应 接触所述第一弹性端子,且所述第二环形端子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弹性端子, 但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并未触动所述开关。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电极的外 径相对较小于所述第一环形电极的外径。
6: 一种多向输出声音的方法,适用于一音讯输出单元及一音讯接收单 元,其中所述音讯输出单元具有一扬声器及一插座,且所述插座的内部具 有一静音开关,所述多向输出声音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传输缆线及一多极插头,其中所述传输缆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 多极插头,而所述传输缆线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音讯接收单元; 插入所述多极插头至所述插座之内,且所述多极插头并未触动所述静 音开关;以及 驱动所述音讯输出单元以产生一音源讯号,其中所述音源讯号使所述 扬声器产生声音,并依序经由所述插座、所述多极插头及所述传输缆线, 而传输至所述音讯接收单元。
7: 一种多向输出讯号的方法,适用于一讯号输出单元及一讯号接收单 元,其中所述讯号输出单元具有一插座,且所述插座的内部具有一开关, 所述多向输出讯号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传输缆线及一多极插头,其中所述传输缆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 多极插头,而所述传输缆线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讯号接收单元; 插入所述多极插头至所述插座之内,且所述多极插头并未触动所述开 关;以及 驱动所述讯号输出单元以产生一讯号,其中所述讯号依序经由所述插 座、所述多极插头及所述传输缆线,而传输至所述讯号接收单元。

说明书


多极插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极插头,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对应插入至一具有开关的插座,但不会触动插座的开关的多极插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产业的突飞猛进,各种不同功能的电子产品不断地出现在市场上,所以在我们的生活及工作当中,随处都可见到电子产品的踪迹。就可携式电子产品而言,例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个人数字助理(PDA)及移动电话(Mobile Phone)等,无不朝向轻薄短小、功能多元化及功能强大的趋势来加以设计,使得这些可携式电子产品除了具有一般文书处理或行动通讯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具有多媒体及游戏的娱乐功能。就笔记本电脑而言,笔记本电脑除可经由其所配备的液晶显示器(LCD)来提供影像输出的功能以外,更可经由其内建的两个小型扬声器来提供声音输出的功能,让使用者在操作笔记本电脑的同时,亦可收听笔记本电脑所内建的小型扬声器所播放出的声响。此外,笔记本电脑通常会配备有音源插座,以供使用者插入耳机的音源插头,并经由耳机来播放笔记本电脑所输出的声响,对于某些特殊场所,例如需要保持安静或过度吵杂的场所而言,使用者可利用耳机来收听笔记本电脑所输出的声响。

    由于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地内部通常配设有一静音开关,故当使用者将耳机的音源插头插入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时,音源插头的主轴将会触动上述的静音开关,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停止发出声响,换句话说,当使用者将耳机的音源插头插入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时,将同时开启笔记本电脑的小型扬声器的静音功能。在此同时,笔记本电脑的音源将转而经由耳机来输出,意即笔记本电脑的音效模组所产生的音源信号,将不再经由小型扬声器来输出,而是依序经由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耳机的音源插头及其传输缆线,最后驱动耳机的扬声器来发出声响。值得注意的是,当使用者将音源插头插入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时,音源插头的主轴必然强制性地触动音源插座的静音开关,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不会发出声响。

    请依序参考图1A、1B,其中图1A绘示公知的多极插头的局部剖视图,而图1B绘示公知的具有开关的插座的剖视图。首先,如图1A所示,多极插头100主要包括主轴110、多个环状电极120(此处仅绘示其二)及一末端电极130,其中这些环状电极120是沿着主轴110的轴线方向,而依序配设于主轴110的侧缘,并且末端电极130是配设于主轴110的末端。此外,如图1B所示,插座200主要包括一绝缘壳体210及多个弹性端子220。其中,绝缘壳体210具有一插接孔212,用以对应插接图1A所示的多极插头100,而这些弹性端子220均配设于绝缘壳体210的内部,且弹性端子220d及弹性端子220e是共同构成一开关230,其作动方式将于下文说明。

    请参考图1C,其绘示公知的多极插头对应插接于公知的插座的剖视图,其中标号部分请参考图1A、1B。当多极插头100的主轴110对应插入插座200的插接孔212时,由于多极插头100的末端电极130是呈双头锥状,使得主轴110在深入插接孔212之内的同时,末端电极130的前缘斜面132将依序推开弹性端子220a的导接部222、弹性端子220b的导接部222及弹性端子220c的导接部222,其中弹性端子220c的导接部222是弹性扣抵于末端电极130的后缘斜面134,并电性连接于末端电极130,而弹性端子220b的导接部222则弹性扣抵于环状电极120a的外缘,并电性连接于环状电极120a,且弹性端子220c的导接部222则弹性扣抵于环状电极120b的外缘,并电性连接于环状电极120b。

    请同时参考图1B、1C。首先,如图1B所示,插座200更具有一绝缘块214,其配置于弹性端子220b及弹性端子220d之间。接着,如图1C所示,当多极插头10的主轴110插入插座200的插接孔212时,弹性端子220b将受到环状电极120a的外缘的推挤而发生弹性变形,并连带向上推挤绝缘块214,因而间接地推挤弹性端子220d,使得原先接触弹性端子220e的弹性端子220d,不再接触弹性端子220e,故可让原先呈短路状态的开关230,将呈现断路状态。因此,使用者将插头100插入插座200之后,将连带触动插座200的开关230,因而改变开关230的导通状态,例如原先为短路状态的开关230将改变为断路状态,或是原先为断路状态的开关230将改变为短路状态,这极易从机构上的设计来加以改变。

    就公知技术而言,由于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及厚度必须有所限制,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扬声器的尺寸都非常小。值得注意的是,小尺寸的扬声器单体的高频响应优选,但低频响应较差。因此,当使用者希望利用笔记本电脑来观赏影片或聆听音乐时,并期望获得较为真实的临场感受时,若仅利用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似乎稍嫌不足,故可利用外接式扬声器来替代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然而,当使用者使用外接式扬声器时,由于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具有静音开关,使得外接式扬声器的音源插头插入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时,将触动插座的静音开关,而禁止(disable)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如此将减少笔记本电脑的至少两个声道的音源输出,因而降低使用者在听觉上的真实临场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多极插头,适于对应插入至一具有开关的插座,但不会触动插座的开关的多极插头。

    为达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多极插头,适用于一插座,其中所述插座具有一绝缘壳体、至少一第一弹性端子、至少一第二弹性端子及一开关,且所述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孔,而所述第一弹性端子、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及所述开关配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之内,且所述第二弹性端子适于触动所述开关。所述多极插头包括:一主轴;至少一第一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的侧缘;以及至少一第二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的侧缘,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电极的旁侧,当所述主轴对应插入所述插座的插接孔内时,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对应接触所述第一弹性端子,且所述第二环形端子对应接触所述第二弹性端子,但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并未触动所述开关。

    依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上述的第二环形电极的外径是相对较小于第一环形电极的外径。

    基于上述,本发明改变多极插头的特定环状电极的外径,使得多极插头在插入插座的同时,不会触动到插座的内部的开关,但仍能接触到其所对应的弹性端子,并可经由插头的环状电极及末端电极,来撷取插座所供应的信号(例如音源信号或其他信号),且不会改变开关的电性导通状态,故不致于连带启动此开关所设定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公知的多极插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1B绘示公知的具有开关的插座的剖视图;

    图1C绘示公知的多极插头对应插接于公知的插座的剖视图;

    图2A绘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极插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2B绘示公知的具有开关的插座的剖视图;

    图2C绘示公知的多极插头对应插接于公知的插座的剖视图;

    图3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多极插头所衍生的扬声器的示意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多极插头所衍生的多向输出声音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多极插头所衍生的多向输出信号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A,其绘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极插头的局部剖视图。多极插头300主要包括主轴310、至少一第一环状电极320、至少一第二环形电极322及一末端电极330。其中,第一环形电极320是沿着主轴310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主轴310的侧缘。此外,第二环形电极322则是沿着主轴310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主轴310的侧缘,且位于第一环形电极320的旁侧。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环形电极322的表面是相对凹陷于第一环形电极320的表面,此乃相对于主轴310的轴线(或轴心)而言。

    请参考图2B,其绘示公知的具有开关的插座的剖视图。插座400主要包括一绝缘壳体410及多个弹性端子420。其中,绝缘壳体410具有一插接孔412,用以对应插接图2A所示的多极插头300,而这些弹性端子420均配设于绝缘壳体410的内部,且弹性端子420d及弹性端子420e是共同构成一开关430。

    请参考图2C,其绘示公知的多极插头对应插接于公知的插座的剖视图,其中标号部分亦请参考图2A、2B。当多极插头300的主轴310对应插入插座400的插接孔412时,由于多极插头300的末端电极330是呈双头锥状,使得主轴310在深入插接孔412之内的同时,末端电极330的前缘斜面332将依序推开弹性端子420a的导接部422、弹性端子420b的导接部422及弹性端子420c的导接部422,其中弹性端子420c的导接部422是弹性扣抵于末端电极330的后缘斜面334,并电性连接于末端电极330,而弹性端子420b的导接部422则弹性扣抵于环状电极322的外缘,并电性连接于环状电极322,且弹性端子420c的导接部422则弹性扣抵于环状电极320的外缘,并电性连接于环状电极320。

    请同时参考图2B、2C。首先,如图2B所示,插座400更具有一绝缘块414,其配置于弹性端子420b及弹性端子420d之间。接着,如图2C所示,当多极插头300的主轴310插入插座400的插接孔412时,由于多极插头300的第二环状电极322的外缘表面设计较接近主轴310的轴线(或轴心),此乃相对于第一环状电极320的外缘表面而言,意即第二环状电极322的外径是设计小于第一环状电极320的外径。因此,弹性端子420b将不会受到环状电极120a的外缘的过度向上推挤,而发生较大程度的弹性变形,而不会连带向上推挤绝缘块414,进而不会推挤弹性端子420d,故可让原先呈短路状态的开关430仍然呈现短路状态。如此一来,使用者在将插头300插入插座400之后,将不会触动插座400的开关430,使得原先为短路状态的开关430仍然为短路状态,或是原先为断路状态的开关430仍然为断路状态。

    基于上述,当使用者希望利用笔记本电脑来观赏影片或聆听音乐时,并期望获得较为真实的临场感受时,若仅利用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似乎稍嫌不足,故可利用外接式扬声器来替代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并且,当使用者使用具有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多极插头的外接式扬声器时,虽然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具有静音开关(即图2B的元件标号430),但当外接式扬声器的多极插头插入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时,将不会触动插座的静音开关,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仍然提供二声道的音源输出,故可充分利用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再加上外接式扬声器的至少一声道的音源输出,如此将可提供至少三声道以上的音源输出,因而大幅地使用者在听觉上的真实临场感受。

    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其尺寸并不会太大,然由于尺寸较小的小型扬声器的高频响应优选,但对于低频响应则较差,意即对重低音(subwoofer)的表现较差。于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更揭露出一种扬声器。请参考图3,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多极插头所衍生的扬声器的示意图。扬声器500主要包括扬声单元510、传输缆线520及多极插头530。其中扬声单元510主要包括喇叭单体及音箱(共鸣器),而传输缆线520的两末端则分别连接至扬声单元510及多极插头530,且此处的多极插头530是相同于图2A所示的多极插头300。因此,当使用者欲利用笔记本电脑来观赏影片或聆听音乐时,可将此扬声器500的多极插头530对应插入笔记本电脑的音源插座,如此将不会关闭笔记本电脑的内建的小型扬声器其音源输出,并经由扬声单元510来提供优选的低频响应,让使用者在听觉上可充分地获得真实的临场感受。

    此外,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多极插头并不限于应用于以笔记本电脑作为音源输出单元,亦可应用于其他同时具有扬声器及音源插座的音讯输出单元,例如个人数位助理(PDA)及移动电话等。此外,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多极插头亦不限于应用于以扬声器作为音讯接收单元(或音源产生单元),亦可应用于录音机等音讯接收单元。

    基于上述,更可依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多极插头,而衍生出一种多向输出声音的方法。请参考图4,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多极插头所衍生的多向输出声音的方法的示意图。音讯输出单元602(例如笔记本电脑、个人数位助理、移动电话及一般音响等)具有一扬声器604及一插座606(即图2B所示的元件标号400),且插座606的内部更具有一静音开关(即图2B所示的元件标号430)。接着,提供一传输缆线610及一多极插头608(即图2A所示的元件标号300),其中传输缆线610的一端是连接至多极插头608,而传输缆线610的另一端是电性连接至音讯接收单元612。之后,将多极插头608插入至插座606之内,且多极插头608并未触动插座606的静音开关。最后,驱动音讯输出单元602以产生一音源信号,除了使得扬声器604产生声音以外,更可同步地依序经由插座606、多极插头608及传输缆线610,而传输至音讯接收单元612。

    同样地,除了应用于音源信号的多向输出以外,更可依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多极插头,而衍生出一种多向输出信号的方法。请参考图5,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多极插头所衍生的多向输出信号的方法的示意图。信号输出单元702具有一插座706(即图2B所示的元件标号400),且插座706的内部更具有一开关(即图2B所示的元件标号430)。接着,提供一传输缆线710及一多极插头708(即图2A所示的元件标号300),其中传输缆线710的一端是连接至多极插头708,而传输缆线710的另一端是电性连接至信号接收单元712。之后,将多极插头708插入至插座706之内,且多极插头706并未触动插座706的开关。最后,驱动信号输出单元702以产生一信号,并依序经由插座706、多极插头708及传输缆线710,而传输至信号接收单元712。值得注意的是,多极插头706并未触动插座706的开关,故可在撷取信号的同时,不会触动插座706的开关所预设的功能,例如静音等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乃是改变多极插头的特定环状电极的外径,例如将特定环状电极的外缘设计相对接近于主轴的轴线(即将特定的环状电极的外径设计得较小),使得多极插头在插入插座的同时,不会触动到插座的内部的开关,但仍能接触到其所对应的弹性端子,并可经由插头的环状电极及末端电极,来撷取插座所供应的信号(例如音源信号或其他信号),且不会改变开关的电性导通状态,故不致于连带启动此开关所设定的功能。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多极插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多极插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多极插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极插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极插头.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多极插头,适用于一插座,插座具有一绝缘壳体、至少一第一弹性端子、至少一第二弹性端子及一开关,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孔,第一弹性端子、第二弹性端子及开关配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之内,第二弹性端子适于触动所述开关。所述多极插头包括:一主轴;至少一第一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的侧缘;以及至少一第二环形电极,沿着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而配设于所述主轴的侧缘,且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电极的旁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