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烟式艾灸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艾灸器具主要有两类,一类简单一些的主要是木(竹)盒,可以插放艾条或摆放 艾绒,另一类是包括支撑体以及安装在该支撑体上可活动的施灸头,施灸头为一个专门用来 放置艾条或灸绒的容器。使用时,灸条或灸绒燃烧产生的热量从该容器的开口向外散发并作 用到受灸者的肢体上,起到治疗保健作用。艾条或灸绒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上述这些 艾灸器均不能对灸条或灸绒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控制或回收处理,从而减少烟雾对使用环境 造成的影响,因此艾灸应用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已成为艾灸应用的一大瓶颈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在ZL2013100750056的中国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可对艾灸时产生的烟 雾进行回收处理的除烟式艾灸器,该除烟式艾灸器包括支撑体以及可活动安装在该支撑体上 施灸头,支撑体连接有内设烟雾吸附设施的除烟箱体,施灸头的排烟孔通过排烟管与该除烟 箱体的进气口连接。该专利中除烟箱体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并且除烟效果还需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对艾灸时产生的烟雾进行回收处理的除烟式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的除烟式艾灸器包括支撑体以及可活动安装在该支撑体上施灸头,所述支撑 体连接有内设烟雾吸附设施的除烟箱体,施灸头的排烟孔通过排烟管与该除烟箱体的进气口 连接,其中,所述除烟箱体内设有纵向隔板,除烟箱体内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 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除烟箱体的进气口导通,第二腔室与除烟箱体的排气口导通, 所述隔板上设有导通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的透气孔,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与除烟箱体的进气 口连接的烟雾沉降结构,所述第二腔室内填充有烟雾吸附材料。
该除烟式艾灸器在使用时,灸条或灸绒燃烧产生的烟雾通过排烟管先进入除烟箱体的第 一腔室内,然后通过烟雾沉降结构使烟雾中的大颗粒沉降在第一腔室底部,烟雾中不能沉降 的细微颗粒再经隔板上的透气孔进入第二腔室,然后再与第二腔室内填充的烟雾吸附材料接 触,使细微颗粒被充分吸附,由此实现对艾灸烟雾的高效回收净化处理。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 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 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烟式艾灸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施灸头1、聚热布罩2、排烟管3、支撑体4、底座41、支架42、可活动悬 臂43、除烟箱体5、隔板51、第一腔室52、第二腔室53、烟雾沉降结构54、烟雾吸附材料 55、接水盒6、排气装置7、过滤单元71、活性炭712、滤纸713、三通接头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除烟式艾灸器包括支撑体4以及可活动安装在该支撑体4上施灸头1,所 述支撑体4连接有内设烟雾吸附设施的除烟箱体5,施灸头1的排烟孔通过排烟管3与该除 烟箱体5的进气口连接,其中,除烟箱体5内设有纵向隔板51,除烟箱体5内位于所述隔板 51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腔室52和第二腔室53,第一腔室52与除烟箱体5的进气口导通,第 二腔室53与除烟箱体5的排气口导通,所述隔板51上设有导通第一腔室52与第二腔室53 的透气孔,所述第一腔室52内设有与除烟箱体5的进气口连接的烟雾沉降结构54,所述第 二腔室53内填充有烟雾吸附材料55。
上述烟雾吸附材料55可以为活性炭、硅藻土、工业碱、浸渍有醋酸的纤维材料、多孔性 纤维吸附材料、纳米吸附材料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烟雾的净化处理效果,除烟箱体5的排气口处还可安装带烟雾过滤结 构的排气装置7,该烟雾过滤结构中设有可更换的烟雾过滤材料。由此,气体在通过排气装 置7向外排放时需先经过烟雾过滤结构的过滤,从而滤除气体中的微粒、吸附剂等,提升对 烟雾的净化效果。上述过滤材料可以为颗粒型吸附剂、多孔纤维、纤维棉中的其中一种或几 种的组合。
上述排气装置7可以安装于除烟箱体5的内侧,从而使除烟式艾灸器更为美观。排气装 置7的具体结构可与ZL2013100750056的中国专利中的“二级烟雾过滤器7”类似。
为方便排水,排烟管3上设有一个三通接头8,该三通接头8的其中两个上下相对设置 的接口彼此连通进而形成排水管道,该排水管道的输出端与接水盒6连接;所述三通接头8 的另外一个接口与除烟箱体5的进气口连接。
上述的支撑体4包括支架42,所述支架42安装在除烟箱体5上,所述支架42上设有可 活动悬臂43,所述施灸头1安装在可活动悬臂43上。其中,除烟箱体5优选为一个矩形的 箱体,隔板51位于该箱体的中部,而使除烟式艾灸器的结构较为对称美观。所述支架42最 好安装在除烟箱体5顶面中间位置。
上述的烟雾沉降结构54具体可采用导管,该导管的上端延伸至除烟箱体5的进气口,导 管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腔室52的下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