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549841.3 (22)申请日 2017.11.20 (73)专利权人 上海海洋大学 地址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999 号 (72)发明人 赵岩 周昊天 赵金良 黄思颖 徐嘉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王一琦 (51)Int.Cl. A01K 77/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57)摘要 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包括框架主体、 手柄以及渔网。 框架主体包。
2、括第一框架、 第二框 架, 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的上方, 且第二框架 的面积大于第一框架的面积, 第一框架其中一侧 边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折边, 第二 框架其中一侧边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向上延伸的 第二折边, 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通过连接件连 接, 渔网覆盖于框架主体的五个平面, 框架主体 的斜面为进口面。 手柄包括把手、 L型连接管和支 撑管, 框架主体焊接于支撑管上, 支撑管的一端 与L型连接管的一端相配合, L型连接管的另一端 与把手相配合。 渔网采用弹力水晶线, 即热塑性 聚氨酯弹性体制作而成, 网线横截面直径为5mm。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754411。
3、9 U 2018.06.29 CN 207544119 U 1.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包括框架主体、 手柄以及渔网, 其特征在于: 框架主体包括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 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的上方, 且第二框架的面积 大于第一框架的面积, 第一框架其中一侧边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折边, 第二 框架其中一侧边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折边, 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通过连接件 连接, 渔网覆盖于框架主体的五个平面, 框架主体的斜面为进口面; 手柄包括把手、 L型连接管和支撑管, 框架主体焊接于支撑管上, 支撑管的一端与L型连 接管的一端相配合, L型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把手相配合。 2.根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其特征在于: 渔网采用弹力水晶线, 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作而成, 网线横截面直径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其特征在于: 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能以连接件为轴心进行旋转折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其特征在于: 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通过焊接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其特征在于: 把手与L型连接管的连接端外表面具有第一螺纹, L型连接管与把手的连接端内表面具 有第二螺纹, 支撑管与L型连接管的连接端外表面具有第三螺纹, L型连接管与支撑管的连 接端内表面具有第四螺。
5、纹, 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配合, 第三螺纹与第四螺纹相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44119 U 2 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鳜鱼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 风味独特, 价格不菲。 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这一渔业 资源, 科研工作者围绕鳜鱼展开各项相关实验研究。 根据实验要求, 通常在水族箱内饲养鳜 鱼。 实验还往往要求反复抓捕鳜鱼并进行活体实验, 比如在不同的饲养时间内对同一条鱼 追踪取样、 多次称重等。 鳜鱼离开水面时, 和其他鱼有所不同的是其两侧的腮盖会极力张 开。 。
6、如果利用传统的抓捕工具如抄网捕捞鲑鱼, 由于抄网本身的网线松散且很软, 会和鳜鱼 的腮盖纠缠在一起, 加之其腮盖多棱角, 操作过程中很难把鳜鱼和网兜分开, 故无法进行后 续操作。 而且鳜鱼本身不耐低氧易受惊吓, 这样的操作不仅不便, 还会对鱼造成伤害, 甚至 会导致鱼死亡, 严重影响科学实验的结果和进程, 需要一种适合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更便 捷抓捕鳜鱼的渔具。 0003 抄网类渔具结构简单, 历史悠久, 是目前常用的抓捕鱼虾的工具。 抄网渔具通常由 网兜、 框架和抄网柄组成, 其作业原理是由一人操作, 用手舀取等方式捕捞鱼虾类。 网兜多 由多股尼龙线编织而成, 有大、 中、 小型之分, 网兜一。
7、侧封闭, 另一侧固定在框架上, 抄网柄 固定在框架一侧。 尼龙网的大小可根据需要来选择, 颜色不宜鲜亮, 色彩太鲜明对鱼会产生 刺激作用, 使鱼受惊吓, 增加了抄鱼难度。 网眼要适当, 不吸水、 切水性能及透水性能要好。 网兜要深, 浅了鱼很容易从网中窜出来; 框架通常呈三角形、 圆形、 椭圆形、 梯形等。 圆形抄 网入水后不受水体角度所限制; 三角形和梯形抄网的网前段多采用粗尼龙线连接两侧的金 属网圈, 由于线本身柔软, 故这两种形状的网圈可以叠得很小。 框架要硬且足够坚固。 框架 直径要根据所抄鱼的大小决定, 通常直径35-40cm; 抄网柄有竹、 金属、 玻璃钢、 碳素柄等。 抄 网柄必。
8、须坚固, 抄网时不能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 要挺直。 为便于携带, 有插接式和伸缩式 两种。 利用目前的抄网在抓捕水族箱内饲养的鳜鱼存在如下缺点: 0004 1.鳜鱼腮盖多棱角, 当鳜鱼离开水面时, 其两侧的腮盖会极力张开, 由于传统抄网 的网线多为由多股细线构成的尼龙线, 本身松散且柔软, 会和鳜鱼的腮盖纠缠在一起, 操作 过程中很难把鳜鱼和渔网分开。 0005 2.鳜鱼本身不耐低氧易受惊吓, 现有的抄网会对鱼造成伤害, 甚至会导致鱼死亡, 严重影响科学实验的结果和进程。 0006 3.叠放多个水族箱饲养鱼类时, 水族箱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现有的抄网手柄不宜 调节, 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
9、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以便于在不同尺寸的水族箱 中抓捕鱼类。 0008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544119 U 3 0009 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 包括框架主体、 手柄以及渔网; 0010 框架主体包括第一框架、 第二框架, 第一框架位于第二框架的上方, 且第二框架的 面积大于第一框架的面积, 第一框架其中一侧边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折边, 第二框架其中一侧边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折边, 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通过连 接件连接, 渔网覆盖于框架主体的五个平面, 框架主体的斜面为。
10、进口面; 0011 手柄包括把手、 L型连接管和支撑管, 框架主体焊接于支撑管上, 支撑管的一端与L 型连接管的一端相配合, L型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把手相配合; 0012 渔网采用弹力水晶线, 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制作而成, 网线横截面直径为 5mm; 0013 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能以连接件为轴心进行旋转折叠; 0014 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通过焊接制成的; 0015 把手与L型连接管的连接端外表面具有第一螺纹, L型连接管与把手的连接端内表 面具有第二螺纹, 支撑管与L型连接管的连接端外表面具有第三螺纹, L型连接管与支撑管 的连接端内表面具有第四螺纹, 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相配合, 第。
11、三螺纹与第四螺纹相配合。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渔网材料采用塑料软胶线代替尼龙网线, 并可以根据抓捕鱼 0018 的大小设计不同大小网眼的渔网, 这样制成的渔网不会和鳜鱼 0019 纠缠, 对鱼体无损伤; 0020 2.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可以调节长度和方向, 适合在不同尺寸水族 0021 箱中进行操作, 方便快捷。 0022 3.该工具能便捷的抓捕鳜鱼等名贵鱼类, 对鱼体损伤最小, 适合在实验室水族箱 饲养环境下抓捕, 有益于科学实验。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的主视图; 0024 图2是该工具的侧视图; 0025 图3是该工具的。
12、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 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7 如图1、 图2、 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抓捕鳜鱼的便捷工具包括框架主体 1、 手柄2以及渔网3。 框架主体1包括第一框架4、 第二框架5, 第一框架4位于第二框架5的上 方, 且第二框架5的面积大于第一框架4的面积, 第一框架4其中一侧边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向 下延伸的第一折边6, 第二框架5其中一侧边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二折边7, 第一 折边6与第二折边7通过连接件8连接, 渔网3覆盖于框架主体1的五个平面。
13、, 框架主体的斜面 为进口面。 手柄2包括把手9、 L型连接管10和支撑管11, 框架主体1焊接于支撑管11上, 支撑 管11的一端与L型连接管10的一端相配合, L型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把手9相配合。 渔网3采 用弹力水晶线, 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制作而成, 网线横截面直径为5mm。 水晶线粗细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544119 U 4 要适中, 太粗增加水阻力, 太细会对鱼有一定的损害。 可根据抓捕鱼的大小设计不同大小的 网眼, 比如全长20cm, 可制成3cm间距网眼。 这样制成的渔网不易和鳜鱼纠缠, 对鱼体无损 伤。 第一折边6与第二折边7能以连接件8为轴。
14、心进行旋转折叠; 水族箱叠放, 上层和下层水 族箱间的距离小, 可以先将该工具折叠, 放入水族箱后再展开使用, 由于水的阻力和鱼的重 力, 渔网不会打结。 第一框架4与第二框架5通过焊接制成的。 把手9与L型连接管10的连接端 外表面具有第一螺纹12, L型连接管10与把手9的连接端内表面具有第二螺纹13, 支撑管11 与L型连接管10的连接端外表面具有第三螺纹14, L型连接管10与支撑管11的连接端内表面 具有第四螺纹15, 第一螺纹12与第二螺纹13相配合, 第三螺纹14与第四螺纹15相配合。 通过 调整螺纹深度, 进而改变手柄的方向及长度, 适合在不同尺寸水族箱中进行操作。 0028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 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544119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7544119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