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6895512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385436.6

申请日:

20160603

公开号:

CN105832913A

公开日:

2016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7,A61P17/02,A61K31/045

主分类号:

A61K36/87,A61P17/02,A61K31/045

申请人:

温红卫

发明人:

温红卫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中州东路424号院1号楼1单元302号

优先权:

CN201610385436A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魏亚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2‑8份、大黄1‑8份、麻油3‑12份、冰片1‑7份、枝子3‑15份、黄岑4‑22份、白蔹2‑16份。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以选取七味中药为原料,科学配伍,各种原料之间协同作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具有凉血消肿、散热止痛的作用,从根本上治疗烧烫伤,且为外用涂抹膏剂,副作用小,更加安全,老少皆宜治愈率高,各原料均为中药,安全无副作用,宝宝小孩也可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2-8份、大黄1-8份、麻油3-12份、冰片1-7份、枝子3-15份、黄岑4-22份、白蔹2-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2份、大黄1份、麻油3份、冰片1份、枝子3份、黄岑4份、白蔹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5份、大黄6份、麻油8份、冰片5份、枝子12份、黄岑16份、白蔹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8份、大黄8份、麻油12份、冰片7份、枝子15份、黄岑22份、白蔹1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涂剂为膏剂或散剂或粉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权利要求1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大黄、麻油、冰片、枝子、黄岑和白蔹,并除去杂质;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清洗3-5min后取出,备用;步骤三、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加入酒的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炒制完成得到混合物Ⅰ;步骤四、将混合物Ⅰ和紫草、冰片、枝子、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设置烘干温度为65℃;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过120目筛;步骤六、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8倍,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0.5~2h,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得到药糊;步骤七、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加热温度为45~70摄氏度,加热时间10~20min,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Ⅱ;步骤八、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Ⅱ常温密封放置24~48h;步骤九、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时间10-12min,即得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和烫伤是由外因造成的高温、辐射、强光灯对皮肤、肌肉的损伤,一旦对皮肤造成损伤,发病迅速,如得不到及时治疗,轻者会出现红斑、大小不等的水泡,重者出现腐烂、化脓等症状。

目前治疗烧伤或烫伤药物及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以西医为主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措施;一类是以中药为主的治疗路线;再有就是中西合用。西医治疗烧伤,是将烧伤面经过清洗消毒后,再对伤口进行坏死肌肉组织的处理,然后包扎,不主张创面上药,主要以内用药物为主,创面几乎不用任何药物直接处理。这种方法看似科学,实际并不能很快减缓患者疼痛,而且花费及其昂贵。一类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治疗路线,即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对于治疗烧伤有自己的见解与治疗措施,如涂抹药膏等,但目前所用药膏大多药效低、治疗周期长,使用不方便,愈后容易留疤,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有效治疗烧伤、烫伤等。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2-8份、大黄1-8份、麻油3-12份、冰片1-7份、枝子3-15份、黄岑4-22份、白蔹2-16份。

较优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2份、大黄1份、麻油3份、冰片1份、枝子3份、黄岑4份、白蔹2份。

较优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5份、大黄6份、麻油8份、冰片5份、枝子12份、黄岑16份、白蔹10份。

较优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8份、大黄8份、麻油12份、冰片7份、枝子15份、黄岑22份、白蔹16份。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涂剂为膏剂或散剂或粉剂。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大黄、麻油、冰片、枝子、黄岑和白蔹,并除去杂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清洗3-5min后取出,备用;

步骤三、步骤三、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加入酒的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炒制完成得到混合物Ⅰ;

步骤四、将混合物Ⅰ和紫草、冰片、枝子、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过120目筛;

步骤六、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8倍,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0.5~2h,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得到药糊;

步骤七、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加热温度为45~70摄氏度,加热时间10~20min,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Ⅱ;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Ⅱ常温密封放置24~48h;

步骤九、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时间10-12min,即得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枝子、紫草为君药,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以大黄、黄岑为臣药,具有活血养血凉血的作用;以白蔹为佐药,具有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的作用;以冰片为使药,具有清热避秽的作用。上述药物按君臣佐使配伍,各药协同作用,具有凉血消肿、散热止痛等功效,可以有效凉血敛疮、治疗烧伤、烫伤等,治愈率高,治愈快,安全、副作用小。

本发明以选取七味中药为原料,科学配伍,各种原料之间协同作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具有凉血消肿、散热止痛的作用,从根本上治疗烧烫伤,且为外用涂抹膏剂,副作用小,更加安全,老少皆宜治愈率高,各原料均为中药,安全无副作用,宝宝小孩也可使用。

将大黄和黄岑加入酒进行炒制,有助于引药上行,增强其活血凉血的作用;然后将炒制过的大黄和黄岑与其它中药进行文火熬制,使得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浴出并混合均匀,之后再加入麻油低温加热,保留麻油的活性,治疗烫烧伤的效果更好;得到膏状混合物后密封24~48h,使得药物的活性充分散发混合反应,得到治疗效果显著的外用涂剂。

其中:紫草,苦,寒。入心包络、肝经。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用于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痈肿疔疮,外治烧烫伤。

麻油,性味甘、凉。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据《本草纲目》上记载:“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之功。”外敷用治疗烧烫伤、疮等。

冰片,辛苦,凉。 归经:入心经、肺经。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其可用于闭证神昏、用于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用于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医林纂要》:“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热,治惊痫、痰迷、喉痹,舌胀、牙痛、耳聋、鼻息、目赤浮翳、痘毒内陷、杀虫、痔疮、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 。”

枝子,性寒,味苦。可以治疗疮疡肿毒、扭伤肿痛等,对烧烫伤有治愈作用。

黄岑,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消炎抗菌、消肿的功效。

白蔹,白蔹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的功效。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烫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2-8份、大黄1-8份、麻油3-12份、冰片1-7份、枝子3-15份、黄岑4-22份、白蔹2-16份。

较优的,所述的外用涂剂为膏剂或散剂或粉剂。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大黄、麻油、冰片、枝子、黄岑和白蔹,并除去杂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清洗3-5min后取出,备用;

步骤三、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加入酒的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炒制完成得到混合物Ⅰ;

步骤四、将混合物Ⅰ和紫草、冰片、枝子、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过120目筛;

步骤六、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8倍,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0.5~2h,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得到药糊;

步骤七、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加热温度为45~70摄氏度,加热时间10~20min,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Ⅱ;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Ⅱ常温密封放置24~48h;

步骤九、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时间10-12min,即得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较优的,冰片在除杂前经过以下炮制处理:研磨成粗末,放在5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3小时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浓度为15%盐溶液进行研磨,直至冰片被研细为止。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2份、大黄1份、麻油3份、冰片1份、枝子3份、黄岑4份、白蔹2份;所述的外用涂剂为膏剂。

所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大黄、麻油、冰片、枝子、黄岑和白蔹,并除去杂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清洗3min后取出,备用;

步骤三、步骤三、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加入酒的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炒制完成得到混合物Ⅰ;

步骤四、将混合物Ⅰ和紫草、冰片、枝子、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过120目筛;

步骤六、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倍,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0.5h,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得到药糊;

步骤七、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加热温度为45摄氏度,加热时间10min,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Ⅱ;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Ⅱ常温密封放置24h;

步骤九、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时间10min,即得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实施例 2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5份、大黄6份、麻油8份、冰片5份、枝子12份、黄岑16份、白蔹10份;所述的外用涂剂为粉剂。

所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大黄、麻油、冰片、枝子、黄岑和白蔹,并除去杂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清洗4min后取出,备用;

步骤三、步骤三、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加入酒的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炒制完成得到混合物Ⅰ;

步骤四、将混合物Ⅰ和紫草、冰片、枝子、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过120目筛;

步骤六、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6倍,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1h,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得到药糊;

步骤七、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加热温度为60摄氏度,加热时间15min,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Ⅱ;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Ⅱ常温密封放置30h;

步骤九、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时间11min,即得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实施例 3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草8份、大黄8份、麻油12份、冰片7份、枝子15份、黄岑22份、白蔹16份;所述的外用涂剂为粉剂。

所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大黄、麻油、冰片、枝子、黄岑和白蔹,并除去杂质;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清洗5min后取出,备用;

步骤三、步骤三、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加入酒的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炒制完成得到混合物Ⅰ;

步骤四、将混合物Ⅰ和紫草、冰片、枝子、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过120目筛;

步骤六、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8倍,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2h,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得到药糊;

步骤七、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加热温度为70摄氏度,加热时间20min,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Ⅱ;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Ⅱ常温密封放置48h;

步骤九、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时间12min,即得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临床试验案例

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的疗效,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原料配比制得的涂剂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对治疗烧伤烫伤的疗效。

临床资料:

季某,男,13岁。夏日倒水,不慎将热水瓶内的开水溅于左臂内侧,致皮肤焮红,灼热疼痛,并有2个小水疱,用烧伤涂剂外涂片刻,灼热疼痛感随即减轻,连涂3日痊愈。

经过试验研究,使用过程及后期跟踪回访表明,使用本发明的外用涂剂均无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于大人小孩均有效,治愈率达到99%。说明本发明的外用涂剂具有凉血消肿、散热止痛、敛疮的作用,对治疗烧伤烫伤安全有效。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385436.6 (22)申请日 2016.06.03 (71)申请人 温红卫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中州东 路424号院1号楼1单元302号 (72)发明人 温红卫 (74)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魏亚珂 (51)Int.Cl. A61K 36/87(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K 31/04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 。

2、(57)摘要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由下述重量配比 的原料制成: 紫草2-8份、 大黄1-8份、 麻油3-12 份、 冰片1-7份、 枝子3-15份、 黄岑4-22份、 白蔹2- 16份。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以选取七味中药 为原料, 科学配伍, 各种原料之间协同作用, 优势 互补, 相得益彰, 具有凉血消肿、 散热止痛的作 用, 从根本上治疗烧烫伤, 且为外用涂抹膏剂, 副 作用小, 更加安全, 老少皆宜治愈率高, 各原料均 为中药, 安全无副作用, 宝宝小孩也可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5832913 A 2016.08.10 CN 105832913 A 1.。

3、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草2-8份、 大 黄1-8份、 麻油3-12份、 冰片1-7份、 枝子3-15份、 黄岑4-22份、 白蔹2-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 料制成: 紫草2份、 大黄1份、 麻油3份、 冰片1份、 枝子3份、 黄岑4份、 白蔹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 料制成: 紫草5份、 大黄6份、 麻油8份、 冰片5份、 枝子12份、 黄岑16份、 白蔹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4、 其特征在于: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 料制成: 紫草8份、 大黄8份、 麻油12份、 冰片7份、 枝子15份、 黄岑22份、 白蔹1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用涂剂为膏 剂或散剂或粉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步骤: 步骤一、 按权利要求1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 大黄、 麻油、 冰片、 枝子、 黄岑和 白蔹, 并除去杂质;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 清洗3- 5min后取出, 备用; 步骤三、 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

5、, 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 加入酒的量为大 黄和黄岑重量的1/3, 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 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 炒制完成得到混合 物 ; 步骤四、 将混合物 和紫草、 冰片、 枝子、 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 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 过120目筛; 步骤六、 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 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8倍, 然后 将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0.52h, 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得到药糊; 步骤七、 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 加热温度为4570摄氏度, 加热时间1020min, 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

6、 步骤八、 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常温密封放置2448h; 步骤九、 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 时间10-12min, 即得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832913 A 2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烧伤和烫伤是由外因造成的高温、 辐射、 强光灯对皮肤、 肌肉的损伤, 一旦对皮肤 造成损伤, 发病迅速, 如得不到及时治疗, 轻者会出现红斑、 大小不等的水泡, 重者出现腐 烂、 化脓等症状。 00。

7、03 目前治疗烧伤或烫伤药物及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以西医为主的治疗药 物和治疗措施; 一类是以中药为主的治疗路线; 再有就是中西合用。 西医治疗烧伤, 是将烧 伤面经过清洗消毒后, 再对伤口进行坏死肌肉组织的处理, 然后包扎, 不主张创面上药, 主 要以内用药物为主, 创面几乎不用任何药物直接处理。 这种方法看似科学, 实际并不能很快 减缓患者疼痛, 而且花费及其昂贵。 一类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治疗路线, 即在中医理论的基 础上, 对于治疗烧伤有自己的见解与治疗措施, 如涂抹药膏等, 但目前所用药膏大多药效 低、 治疗周期长, 使用不方便, 愈后容易留疤, 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发明内。

8、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 有效治疗烧伤、 烫伤等。 0005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由 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草2-8份、 大黄1-8份、 麻油3-12份、 冰片1-7份、 枝子3-15份、 黄 岑4-22份、 白蔹2-16份。 0006 较优的,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草2份、 大黄1 份、 麻油3份、 冰片1份、 枝子3份、 黄岑4份、 白蔹2份。 0007 较优的,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草5份、 大黄6。

9、 份、 麻油8份、 冰片5份、 枝子12份、 黄岑16份、 白蔹10份。 0008 较优的,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草8份、 大黄8 份、 麻油12份、 冰片7份、 枝子15份、 黄岑22份、 白蔹16份。 0009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涂剂为膏剂或散剂或粉剂。 0010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 大黄、 麻油、 冰片、 枝子、 黄岑和白蔹, 并除 去杂质;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 清洗3- 5min后取出, 备用; 步骤三、 步骤三、 将大。

10、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 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 加入酒 的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 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 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 炒制完成 得到混合物 ;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5832913 A 3 步骤四、 将混合物 和紫草、 冰片、 枝子、 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 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 过120目筛; 步骤六、 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 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8倍, 然后 将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0.52h, 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得到药糊; 步骤七、 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

11、加热, 加热温度为4570摄氏度, 加热时间1020min, 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 步骤八、 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常温密封放置2448h; 步骤九、 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 时间10-12min, 即得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以枝子、 紫草为君药, 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 以大黄、 黄岑为臣药, 具有活血养血凉血的作用; 以白蔹为佐药, 具有消痈散结、 敛疮生肌的作用; 以 冰片为使药, 具有清热避秽的作用。 上述药物按君臣佐使配伍, 各药协同作用, 具有凉血消 肿、 散热止痛等功效, 可以有效凉血敛疮、 治疗烧伤、。

12、 烫伤等, 治愈率高, 治愈快, 安全、 副作 用小。 0012 本发明以选取七味中药为原料, 科学配伍, 各种原料之间协同作用, 优势互补, 相 得益彰, 具有凉血消肿、 散热止痛的作用, 从根本上治疗烧烫伤, 且为外用涂抹膏剂, 副作用 小, 更加安全, 老少皆宜治愈率高, 各原料均为中药, 安全无副作用, 宝宝小孩也可使用。 0013 将大黄和黄岑加入酒进行炒制, 有助于引药上行, 增强其活血凉血的作用; 然后将 炒制过的大黄和黄岑与其它中药进行文火熬制, 使得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浴出并混合均匀, 之后再加入麻油低温加热, 保留麻油的活性, 治疗烫烧伤的效果更好; 得到膏状混合物后密 封24。

13、48h, 使得药物的活性充分散发混合反应, 得到治疗效果显著的外用涂剂。 0014 其中: 紫草, 苦, 寒。 入心包络、 肝经。 具有凉血, 活血, 清热, 解毒的功效。 治温热斑 疹, 湿热黄疸, 紫癜, 吐、 衄、 尿血, 淋浊, 热结便秘, 烧伤, 湿疹, 丹毒, 痈疡。 0015 大黄, 苦, 寒。 归脾、 胃、 大肠、 肝、 心包经。 具有攻积滞、 清湿热、 泻火、 凉血、 祛瘀、 解 毒等功效, 用于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利湿退黄, 痈肿疔疮, 外治烧烫 伤。 0016 麻油, 性味甘、 凉。 具有润肠通便、 解毒生肌之功效。 据 本草纲目 上记载:“有。

14、润 燥、 解毒、 止痛、 消肿之功。 ” 外敷用治疗烧烫伤、 疮等。 0017 冰片, 辛苦, 凉。 归经: 入心经、 肺经。 通诸窍, 散郁火, 去翳明目, 消肿止痛。 其可用 于闭证神昏、 用于目赤肿痛, 喉痹口疮、 用于疮疡肿痛, 溃后不敛等。医林纂要 :“冰片主散 郁火, 能透骨热, 治惊痫、 痰迷、 喉痹, 舌胀、 牙痛、 耳聋、 鼻息、 目赤浮翳、 痘毒内陷、 杀虫、 痔 疮、 催生, 性走而不守, 亦能生肌止痛 。 ” 枝子, 性寒, 味苦。 可以治疗疮疡肿毒、 扭伤肿痛等, 对烧烫伤有治愈作用。 0018 黄岑, 味苦、 性寒。 具有清热燥湿、 消炎抗菌、 消肿的功效。 001。

15、9 白蔹, 白蔹有清热解毒、 散结止痛、 生肌敛疮的功效。 用于治疗疮疡肿毒, 烫伤, 跌 打损伤, 外伤出血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草2-8份、 大黄1-8份、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5832913 A 4 麻油3-12份、 冰片1-7份、 枝子3-15份、 黄岑4-22份、 白蔹2-16份。 0021 较优的, 所述的外用涂剂为膏剂或散剂或粉剂。 0022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 大黄、 麻油、 冰片、 枝子、 黄岑和白蔹, 并除 去杂质; 。

16、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 清洗3- 5min后取出, 备用; 步骤三、 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 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 加入酒的量为大 黄和黄岑重量的1/3, 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 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 炒制完成得到混合 物 ; 步骤四、 将混合物 和紫草、 冰片、 枝子、 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 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 过120目筛; 步骤六、 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 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8倍, 然后 将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0.52h, 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

17、匀, 得到药糊; 步骤七、 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 加热温度为4570摄氏度, 加热时间1020min, 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 步骤八、 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常温密封放置2448h; 步骤九、 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 时间10-12min, 即得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0023 较优的, 冰片在除杂前经过以下炮制处理: 研磨成粗末, 放在50%的酒精溶液中浸 泡3小时后, 放入研钵中, 加入少量浓度为15%盐溶液进行研磨, 直至冰片被研细为止。 0024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草2份、 。

18、大黄1份、 麻油3份、 冰片1份、 枝子3份、 黄岑4份、 白蔹2份; 所述的外用涂剂为膏剂。 0025 所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 大黄、 麻油、 冰片、 枝子、 黄岑和白蔹, 并除 去杂质;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 清洗 3min后取出, 备用; 步骤三、 步骤三、 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 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 加入酒 的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 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 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 炒制完成 得到混合物 ; 步骤四、 将混合物 和紫草、。

19、 冰片、 枝子、 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 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 过120目筛; 步骤六、 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 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倍, 然后将 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0.5h, 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得到药糊; 步骤七、 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 加热温度为45摄氏度, 加热 时间10min, 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 步骤八、 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常温密封放置24h;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5832913 A 5 步骤九、 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 时。

20、间10min, 即得 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0026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草5份、 大黄6份、 麻油8份、 冰片5份、 枝子12份、 黄岑16份、 白蔹10份; 所述的外用涂剂为粉剂。 0027 所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 大黄、 麻油、 冰片、 枝子、 黄岑和白蔹, 并除 去杂质;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 清洗 4min后取出, 备用; 步骤三、 步骤三、 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 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 加入酒 的。

21、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 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 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 炒制完成 得到混合物 ; 步骤四、 将混合物 和紫草、 冰片、 枝子、 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 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 过120目筛; 步骤六、 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 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6倍, 然后将 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1h, 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得到药糊; 步骤七、 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 加热温度为60摄氏度, 加热 时间15min, 加热完成得到膏状混合物; 步骤八、 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常温密封放置30h。

22、; 步骤九、 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 时间11min, 即得 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0028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草8份、 大黄8份、 麻油12份、 冰片7份、 枝子15份、 黄岑22份、 白蔹16份; 所述的外用涂剂为粉剂。 0029 所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称取紫草、 大黄、 麻油、 冰片、 枝子、 黄岑和白蔹, 并除 去杂质; 步骤二、 将步骤一中称取各原料分别放入频率为22kHz的超声波清洗器中清洗, 清洗 5min后取出, 备用; 步骤三、 步骤。

23、三、 将大黄和黄岑混合后放在炒锅中, 在炒锅中加入酒进行炒制, 加入酒 的量为大黄和黄岑重量的1/3, 炒锅温度控制在90120, 炒制时间为1020分钟, 炒制完成 得到混合物 ; 步骤四、 将混合物 和紫草、 冰片、 枝子、 白蔹放入烘箱中烘干, 设置烘干温度为65;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烘干后的原料粉碎成细末, 过120目筛; 步骤六、 将粉碎后的各原料混合后加水混合拌匀, 加水量为原料总重量的8倍, 然后将 混合物放入砂锅中文火熬制2h, 边熬边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得到药糊; 步骤七、 在步骤六中得到的药糊中加入麻油混合继续加热, 加热温度为70摄氏度, 加热 时间20min, 加热完。

24、成得到膏状混合物;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5832913 A 6 步骤八、 将步骤七中得到的膏状混合物常温密封放置48h; 步骤九、 将放置后的膏状混合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100高温杀菌, 时间12min, 即得 到治疗烧伤的外用涂剂。 0030 临床试验案例 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的疗效,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原料配比制得的涂剂进行 临床观察研究, 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对治疗烧伤烫伤的疗效。 0031 临床资料: 季某, 男, 13岁。 夏日倒水, 不慎将热水瓶内的开水溅于左臂内侧, 致皮肤焮红, 灼热疼 痛, 并有2个小水疱, 用烧伤涂剂外涂片刻, 灼热疼痛感随即减轻, 连涂3日痊愈。 0032 经过试验研究, 使用过程及后期跟踪回访表明, 使用本发明的外用涂剂均无出现 任何不良反应, 对于大人小孩均有效, 治愈率达到99%。 说明本发明的外用涂剂具有凉血消 肿、 散热止痛、 敛疮的作用, 对治疗烧伤烫伤安全有效。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583291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