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894865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562697.X

申请日:

20180601

公开号:

CN108541715A

公开日:

201809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59/00,A01N47/38,A01N43/22,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59/00,A01N47/38,A01N43/22,A01P3/00

申请人:

林荣铨

发明人:

林荣铨

地址:

424400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太和镇工业区

优先权:

CN201810562697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任重;单香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的杀菌剂。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55~78%咪酰胺,15%~38%油菜素内酯,1~7%氧化石墨烯;本发明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将咪酰胺、植物提取物油菜素内酯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混配,在特定比例范围内,三者之间相互发挥增效作用,在降低咪酰胺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组合物对于梨黑星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与单剂咪酰胺的抑制作用相当。所述混配组合物制成杀菌剂后进行使用,可有效的防治梨黑星病,同时还能降低咪酰胺的使用量,减缓和/或预防梨黑星病病原菌对咪酰胺产生抗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55~78%咪酰胺,15%~38%油菜素内酯,1~7%氧化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70~78%咪酰胺,17%~28%油菜素内酯,2~5%氧化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75%咪酰胺,21.5%油菜素内酯,3.5%氧化石墨烯。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中的应用。 5.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杀菌组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占所述杀菌剂总质量的1%~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占所述杀菌剂总质量的1%~50%。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或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还包含有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10.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杀菌剂在防治梨黑星病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梨在世界上所有温带地区都有栽培,也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主要果树树种之一,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梨病害一直是限制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梨黑星病,由半知菌亚门的梨黑星孢(VenturiapirinumAderh)引起,又称疮痂病、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梨重要病害,在北美发生程度严重,而在危害我国梨树的80多种病害中,普遍发生而又较为严重的同样首推梨树黑星病。梨树黑星病在我国南北梨产区均有发生,尤以辽宁、河北、山东、陕西、河南、山西等梨产区危害严重。发病严重时,不但引起早期大量落叶,而且危害果实,导致幼果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减少,严重影响梨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病害流行年份,病叶率达90%,病果率达50%~70%,严重影响梨的优质高产。目前尚无高抗黑星病的梨品种,梨黑星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咪酰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为了科学合理用药,生产上建议采用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混用或轮换使用,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有效控制黑星病的同时,减少用药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对咪酰胺进行了复配研究。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意外发现咪酰胺与油菜素内酯、氧化石墨烯以一定比例复配,对梨黑星病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55~78%咪酰胺,15%~38%油菜素内酯,1~7%氧化石墨烯。

现有技术中其实公开了多种咪酰胺与其他杀菌剂混配后的杀菌剂,但大多数是采用咪酰胺与其他的化学杀菌剂混配而成的。由于采用的都是化学杀菌剂,多种活性成分混配后杀菌剂大多对环境的不友好,污染性较强,且容易对有益昆虫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不符合绿色农药的出发点。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是第一个被分离出的具有活性的油菜素甾族化合物(Brassinosteroids,BRs),是国际上公认为活性最高的高效、广谱、无毒的植物生长激素。它能充分激发植物内在潜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的耐冷性,提高作物的抗病、抗盐能力,使作物的耐逆性增强,可减轻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经过氧化后得到的,石墨烯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相较于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不易团聚,易溶于水,且同样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本发明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将咪酰胺、油菜素内酯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混配,在特定比例范围内,三者之间相互发挥增效作用,在降低咪酰胺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组合物对于梨黑星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与单剂咪酰胺的抑制作用相当。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70~78%咪酰胺,17%~28%油菜素内酯,2~5%氧化石墨烯。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75%咪酰胺,21.5%油菜素内酯,3.5%氧化石墨烯。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所述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中的应用。

一种包含上述任一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的占所述杀菌剂总质量的1%~80%。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的占所述杀菌剂总质量的1%~50%。

优选地,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或颗粒剂。

优选地,所述杀菌剂还包含有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同时,上述任一所述杀菌剂在防治梨黑星病中的应用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将咪酰胺、植物提取物油菜素内酯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混配,在特定比例范围内,三者之间相互发挥增效作用,当75%咪酰胺,21.5%油菜素内酯和3.5%氧化石墨烯复配时,共毒系数可达将近142。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咪酰胺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对于梨黑星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与单剂咪酰胺的抑制作用相当。所述混配组合物制成杀菌剂后进行使用,可有效的防治梨黑星病,同时还能降低咪酰胺的使用量,减缓和/或预防梨黑星病病原菌对咪酰胺产生抗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实施例1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包括的组分有:咪酰胺、油菜素内酯和氧化石墨烯,其中3种组分混配的质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

表13种组分混配的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2

表1中所述组合物的室内毒力测定,测试的过程如下:

测试对象: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瓜疮痂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表1中的组合物1~8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表1中的质量占比称取3种组分,然后分别将3种组分溶于乙醇溶液中,再将3种乙醇溶液边搅拌边缓慢混合,混合后再搅拌3h以上,即可制备得到母液,备用。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组合物1~8对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的抑制率,并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组CK,分别以单剂咪酰胺、油菜素内酯、氧化石墨烯为对比例,结果见表2所示。

表2组合物1~8对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的抑制率结果

从表2中可看出,在相同浓度条件下,组合物1~8对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单剂咪酰胺,而浓度为10μg/mL时,单剂油菜素内酯和单剂氧化石墨烯对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的抑制作用很弱,油菜素内酯基本上没有作用,需要在高浓度条件下,才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抑制率依然很低。

同样采用上述方法测试组合物1~8和3种单剂对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的EC50值。并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毒力指数TI(B)=(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测得的EC50值和共毒系数见表3所示。

表3

分组 EC50/μg/mL ATI TTI 共毒系数 1 1.8 58.33333 55.30975 105.4666 2 1.75 60 58.24713 103.0094 3 1.58 66.4557 61.21188 108.5667 4 1.63 64.41718 65.14663 98.8803 5 1.45 72.41379 68.12506 106.2954 6 1.24 84.67742 70.16088 120.6904 7 0.99 106.0606 75.16144 141.1104 8 1.04 100.9615 78.16725 129.1609 单剂咪酰胺 1.05 100 - - 单剂油菜素内酯 400 0.2625 - - 单剂氧化石墨烯 35 3 - -

从表3中可知,组合物1~5中三种组分表现为相加作用,而组合物6~8中3种组分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组合物7的共毒系数最大,3种组分之间发挥了最大的增效作用,而组合物7中咪酰胺的质量占比为75%,但其EC50几乎与单剂咪酰胺相当,较大比例的降低了咪酰胺的使用量,可有效避免和/或延缓梨黑星病病菌对咪酰胺抗性的产生。

实施例3

以组合物6~8为活性成分,可以按照梨黑星病的防治环境和使用要求,加工成为合适的剂型进行使用,其中常用合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或颗粒剂。

其中,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时,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组合物15%~45%,分散剂为0.5%~10%,润湿剂为1%~9%,然后用填料补足至100%。

加工成水分散粒剂时,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组合物15%~80%,分散剂为1%~8%,润湿剂为2%~8%,粘接剂为0.5%~5%,崩解剂为0.2%~5%,然后用填料补足至100%。

加工成悬浮剂时,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组合物10%~30%,增稠剂为0.2%~2%,消泡剂为0.2%~1%,防冻剂为0.5%~5%,然后用水补足至100%。

加工成乳油时,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组合物10%~20%,乳化剂为2~8%,助溶剂为0.2%~2%,稳定剂为0.2%~1%,防冻剂为0.5%~5%,然后用溶剂补足至100%。

加工成颗粒剂时,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组合物10%~80%,粘接剂为0.5%~5%,分散剂为1%~8%,崩解剂为0.2%~5%,稳定剂为0.5%~5%,然后用填料补足至100%。

上述剂型中所提到的各种助剂均为农药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助剂,市面上已有的,可直接选购。加工制成的杀菌剂中组合物的具体含量以及剂型,可依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行灵活的选择和调配。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62697.X (22)申请日 2018.06.01 (71)申请人 林荣铨 地址 424400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太和镇 工业区 (72)发明人 林荣铨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任重 单香杰 (51)Int.Cl. A01N 59/00(2006.01) A01N 47/38(2006.01) A01N 43/22(2006.01) A01P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

2、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 合物及其制备的杀菌剂。 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 量百分数的组分: 5578%咪酰胺, 15%38%油菜 素内酯, 17%氧化石墨烯; 本发明所述防治梨黑 星病的组合物将咪酰胺、 植物提取物油菜素内酯 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混配, 在特定比例范围内, 三 者之间相互发挥增效作用, 在降低咪酰胺使用量 的同时还保证组合物对于梨黑星病的具有很好 的抑制活性, 与单剂咪酰胺的抑制作用相当。 所 述混配组合物制成杀菌剂后进行使用, 可有效的 防治梨黑星病, 同时还能降低咪酰胺的使用量, 减缓和/或预防梨黑星病病原菌对咪酰胺产生抗 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6页 CN 108541715 A 2018.09.18 CN 108541715 A 1.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55 78%咪酰胺, 15%38%油菜素内酯, 17%氧化石墨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70 78%咪酰胺, 17%28%油菜素内酯, 25%氧化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75% 咪酰胺, 21.5%油菜素内酯, 3.5%氧化石墨烯。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中的。

4、应用。 5.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 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杀菌组合 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的占所述杀菌 剂总质量的1%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的占所述杀菌 剂总质量的1%50%。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剂的剂 型为乳油、 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水乳剂、 微乳剂、 微胶囊剂或颗粒剂。 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剂还包 含有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10。

5、.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杀菌剂在防治梨黑星病中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541715 A 2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梨在世界上所有温带地区都有栽培, 也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主要果树树种之一, 资 源丰富, 栽培历史悠久。 梨病害一直是限制梨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 梨黑星病, 由半知 菌亚门的梨黑星孢(VenturiapirinumAderh)引起, 又称疮痂病、 雾病, 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 梨重要病害, 在北美发生程度严重, 而在危害我国梨树的8。

6、0多种病害中, 普遍发生而又较为 严重的同样首推梨树黑星病。 梨树黑星病在我国南北梨产区均有发生, 尤以辽宁、 河北、 山 东、 陕西、 河南、 山西等梨产区危害严重。 发病严重时, 不但引起早期大量落叶, 而且危害果 实, 导致幼果畸形, 不能正常膨大; 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减少, 严重影响梨果的产量和质量,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病害流行年份, 病叶率达90, 病果率达5070, 严重影响梨的优 质高产。 目前尚无高抗黑星病的梨品种, 梨黑星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 0003 咪酰胺是一种广谱杀菌剂, 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 防效, 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 杀虫剂、 。

7、除草剂混用, 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对大田作物、 水 果蔬菜、 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 为了科学合理用药, 生产上建 议采用不同作用机理杀菌剂混用或轮换使用, 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 有效控制黑星病的同 时, 减少用药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提供一种防治梨 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 0006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0007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人对咪酰胺进行了复配研究。 通过大量的生 物测定筛选, 意外发现咪酰胺与油。

8、菜素内酯、 氧化石墨烯以一定比例复配, 对梨黑星病具有 显著的增效作用。 0008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 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5578咪酰 胺, 1538油菜素内酯, 17氧化石墨烯。 0009 现有技术中其实公开了多种咪酰胺与其他杀菌剂混配后的杀菌剂, 但大多数是采 用咪酰胺与其他的化学杀菌剂混配而成的。 由于采用的都是化学杀菌剂, 多种活性成分混 配后杀菌剂大多对环境的不友好, 污染性较强, 且容易对有益昆虫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 不 符合绿色农药的出发点。 0010 油菜素内酯, 是一种新型植物内源激素, 是第一个被分离出的具有活性的油菜素 甾族化合物(Brassino。

9、steroids, BRs), 是国际上公认为活性最高的高效、 广谱、 无毒的植物 生长激素。 它能充分激发植物内在潜能, 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作物产量, 提高作物的耐冷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8541715 A 3 性, 提高作物的抗病、 抗盐能力, 使作物的耐逆性增强, 可减轻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 0011 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经过氧化后得到的, 石墨烯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相较于石 墨烯, 氧化石墨烯不易团聚, 易溶于水, 且同样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0012 本发明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将咪酰胺、 油菜素内酯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混 配, 在特定比例范围内, 三者之间相互发挥增。

10、效作用, 在降低咪酰胺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组 合物对于梨黑星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与单剂咪酰胺的抑制作用相当。 0013 优选地, 所述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7078咪酰胺, 1728 油菜素内酯, 25氧化石墨烯。 0014 优选地, 所述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各组分: 75咪酰胺, 21.5油菜素内 酯, 3.5氧化石墨烯。 0015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所述杀菌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梨黑星病的杀菌剂中的应用。 0016 一种包含上述任一杀菌组合物的杀菌剂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17 优选地, 所述组合物的占所述杀菌剂总质量的180。 0018 优选地, 所述组合物的占所述。

11、杀菌剂总质量的150。 0019 优选地, 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乳油、 悬浮剂、 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水乳剂、 微 乳剂、 微胶囊剂或颗粒剂。 0020 优选地, 所述杀菌剂还包含有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 0021 同时, 上述任一所述杀菌剂在防治梨黑星病中的应用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 本发明所述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将咪酰胺、 植物提取物油菜素内酯和氧化石墨 烯进行混配, 在特定比例范围内, 三者之间相互发挥增效作用, 当75咪酰胺, 21.5油菜 素内酯和3.5氧化石墨烯复配时, 共毒系数可达将近142。 本发明的杀菌组。

12、合物在降低咪 酰胺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对于梨黑星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 与单剂咪酰胺的抑制作用 相当。 所述混配组合物制成杀菌剂后进行使用, 可有效的防治梨黑星病, 同时还能降低咪酰 胺的使用量, 减缓和/或预防梨黑星病病原菌对咪酰胺产生抗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 限定。 除非特别说明, 本发明采用的试剂、 方法和设备为本技术领域常规试剂、 方法和设备。 0025 除非特别说明, 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0026 实施例1 0027 一种防治梨黑星病的组合物, 包括的组分有: 咪酰胺、 油菜素内酯和氧化石。

13、墨烯, 其中3种组分混配的质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 0028 表13种组分混配的质量百分比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8541715 A 4 0029 0030 实施例2 0031 表1中所述组合物的室内毒力测定, 测试的过程如下: 0032 测试对象: 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瓜疮痂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0033 表1中的组合物18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表1中的质量占比称取3种组分, 然后分 别将3种组分溶于乙醇溶液中, 再将3种乙醇溶液边搅拌边缓慢混合, 混合后再搅拌3h以上, 即可制备得到母液, 备用。 003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组合物18对。

14、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的抑制率, 并设置一组空白 对照组CK, 分别以单剂咪酰胺、 油菜素内酯、 氧化石墨烯为对比例, 结果见表2所示。 0035 表2组合物18对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的抑制率结果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8541715 A 5 0036 0037 从表2中可看出, 在相同浓度条件下, 组合物18对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的抑制效果 明显优于单剂咪酰胺, 而浓度为10 g/mL时, 单剂油菜素内酯和单剂氧化石墨烯对梨黑星病 野生菌株的抑制作用很弱, 油菜素内酯基本上没有作用, 需要在高浓度条件下, 才能表现出 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是抑制率依然很低。 0038 同样采用上述方法测试组。

15、合物18和3种单剂对梨黑星病野生菌株的EC50值。 并采 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 0039 毒力指数TI(B)(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 0040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0041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8541715 A 6 剂中B的百分含量。 0042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当 CTC80, 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 当80CTC120, 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

16、用, 当CTC 120, 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0043 测得的EC50值和共毒系数见表3所示。 0044 表3 0045 分组EC50/ g/mLATITTI共毒系数 11.858.3333355.30975105.4666 21.756058.24713103.0094 31.5866.455761.21188108.5667 41.6364.4171865.1466398.8803 51.4572.4137968.12506106.2954 61.2484.6774270.16088120.6904 70.99106.060675.16144141.1104 81.04100.961。

17、578.16725129.1609 单剂咪酰胺1.05100- 单剂油菜素内酯4000.2625- 单剂氧化石墨烯353- 0046 从表3中可知, 组合物15中三种组分表现为相加作用, 而组合物68中3种组分 表现为增效作用, 其中组合物7的共毒系数最大, 3种组分之间发挥了最大的增效作用, 而组 合物7中咪酰胺的质量占比为75, 但其EC50几乎与单剂咪酰胺相当, 较大比例的降低了咪 酰胺的使用量, 可有效避免和/或延缓梨黑星病病菌对咪酰胺抗性的产生。 0047 实施例3 0048 以组合物68为活性成分, 可以按照梨黑星病的防治环境和使用要求, 加工成为 合适的剂型进行使用, 其中常用合。

18、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 水分散粒剂、 悬浮剂、 乳油或颗 粒剂。 0049 其中, 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时, 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 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 组合物1545, 分散剂为0.510, 润湿剂为19, 然后用填料补足至100。 0050 加工成水分散粒剂时, 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 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组合 物1580, 分散剂为18, 润湿剂为28, 粘接剂为0.55, 崩解剂为 0.25, 然后用填料补足至100。 0051 加工成悬浮剂时, 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 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组合物 1030, 增稠剂为0.22, 消泡剂为0.21, 防冻剂为0.55, 然后用。

19、水 补足至100。 0052 加工成乳油时, 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 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组合物10 20, 乳化剂为28, 助溶剂为0.22, 稳定剂为0.21, 防冻剂为0.5 5, 然后用溶剂补足至100。 0053 加工成颗粒剂时, 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占比为: 上述组合物18中的任一组合物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8541715 A 7 1080, 粘接剂为0.55, 分散剂为18, 崩解剂为0.25, 稳定剂为 0.55, 然后用填料补足至100。 0054 上述剂型中所提到的各种助剂均为农药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助剂, 市面上已有的, 可直接选购。 加工制成的杀菌剂中组合物的具体含量以及剂型, 可依据实际使用的需要, 进 行灵活的选择和调配。 0055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 护范围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及思路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 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8541715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