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农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含克菌丹与乙霉威的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克菌丹是一种低毒类广谱保护性杀菌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等的轮纹病、黑星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具有防治效果好、药害小,适当使用还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是阻断病原真菌呼吸过程,也可以降低病原体内三磷酸腺苷的含量从而阻止病菌分生孢子的散放。用该化合物的活性良好,但是,其在低施用率时有时并不令人满意,且克菌丹应用历史悠久,一定程度上许多农作物对其已经产生了抗药性。因此,选择其他高效杀菌剂与之复配是抵御抗性、延缓抗性发展,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一个重要途径。
乙霉威(Diethofencarb),分子式:C14H21NO4,化学名称:3,4-二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酸异丙酯,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具有较强的内吸性,通过根和叶吸收,在胚芽管中抑制细胞分裂而使病害得到抑制,能够有效地防治蔬菜灰霉病和霜霉病等,兼治白粉病。
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长期连续高剂量的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菌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以及耐抗药性真菌的产生。合理的化学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真菌耐药性和抗药性的产生,杀菌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或延缓抗性速度,防治效果好、使用成本低、药效持效期长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克菌丹与乙霉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农药组合物的用途,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果树、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上的病害,包括但不限于梨树黑星病、苹果轮纹病、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菜豆炭疽病、玫瑰白粉病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克菌丹与乙霉威的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克菌丹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为1:50~80:1。
进一步的,所述克菌丹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为1:30~40:1。
进一步的,所述克菌丹与乙霉威的重量比为1:10~15:1。
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克菌丹与乙霉威的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75%。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克菌丹与乙霉威的重量总和在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0%~50%。
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还包括其他辅助成分,用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
进一步的,所述剂型包括但不限于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种衣剂、微囊悬浮剂、包衣颗粒剂、挤出颗粒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泡腾片等。
进一步的,所述其他辅助成分为助剂、填料和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例如溶剂、分散剂、湿润剂、防腐剂、消泡剂、增效剂、增稠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囊壁材料、乳化剂、填料、水。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根据制剂的性质、目标对象和使用环境来选择性采用喷雾、浸泡、碰粉、撒播、浇泼、浇灌、滴灌等不同方式施用至目标对象。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不仅包括可借助合适的设备如喷雾或灌根设备立即适用于待处理的对象,而且还包括在施用于对象之前需进行稀释的浓缩商业农药组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根据有效成分的配合比例、气象条件、药剂形态、施用时期、施用方法、施用场所、防治对象等的不同进行选择施用量。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还可与其它已知活性成分混合的形式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杀昆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肥料、增效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通过活性成分克菌丹与乙霉威的复配或混配施用,比单独施用各化合物的作用要好,即存在无法预测的、真实存在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活性的增补,当单个活性成分以特定的重量比存在于本发明的复配或混配组合物中时,协同效应特别明显;
(2)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克菌丹与乙霉威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两者无交互抗性,克服或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3)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杀菌谱具有不同的盲区,两者复配或混配后可以消除杀菌谱盲区,能够实现一次用药,达到兼治多种病害的目的,扩大防治谱,从而减少农药用药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描述本发明,提供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所提及的内容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定,材料配方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被其它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如无特别限定,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的一个例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限定为准。
一、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1.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盆栽法测定。选取生长一致的两片真叶期黄瓜苗,每个处理选用10盆供试瓜苗,编号备用。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盆5mL。每个药剂设置6个浓度梯度,以喷施等量清水的处理为空白对照。药剂处理后24小时喷雾接种黄瓜霜霉病病菌孢子悬浮液,孢子悬浮液的配制方法如下:取采自田间的霜霉病叶,用毛笔蘸取10℃左右的蒸馏水洗下背面的孢子,配成浓度为3×105个/mL的孢子悬浮液。于药剂处理24h后喷雾接种孢子悬浮液,接种后将黄瓜苗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相对湿度100%,温度15~20℃)培养,24h后保持温度15~24℃、相对湿度90%左右保湿诱发,10d后调查记载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试验结果如表1: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
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标准药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在混合组配中所占百分比+供试药剂毒力指数×供试药剂在混合组配中所占百分比
实际毒力指数(ATI)=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
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表1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由表1可知,克菌丹与乙霉威对黄瓜霜霉病的EC50分别为10.39μg/ml和7.10μg/ml,乙霉威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高于克菌丹。克菌丹与乙霉威1:50~80:1范围内混配,共毒系数大于120,即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两者在混配比为5:3时,增效尤为突出,共毒系数为182.14。
2.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灰霉病
试验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预先配制好的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的母药用0.1%吐温-80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溶解,备用。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为0.5cm的打孔器在培养2d的黄瓜灰霉病菌落边缘打取菌饼,将两种菌饼接种到含有克菌丹与乙霉威有效成分为0.125mg/L、0.25mg/L、0.5mg/L、0.75mg/L、1mg/L的PDA培养基上,无菌水作对照(CK1),每个处理重复4次。25℃培养,待对照中菌落长满平皿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对照和处理的菌落直径,求得菌落直径平均值,试验结果如表2:
按下列公式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
表2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由表2知,克菌丹与乙霉威对黄瓜灰霉病的EC50分别为8.17μg/ml和6.85μg/ml,乙霉威对黄瓜灰霉病的毒力高于克菌丹。克菌丹与乙霉威1:50~80:1范围内混配,共毒系数大于120,即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两者在混配比为5:6时,增效最明显,共毒系数为192.02。
二、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66%克菌丹·乙霉威悬乳剂(5:6)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均匀、砂磨机中砂磨后,即可制得66%克菌丹·乙霉威悬乳剂。
实施例2:55%克菌丹·乙霉威可湿性粉剂(9:2)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得55%克菌丹·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40%克菌丹·乙霉威水分散粒剂(5:3)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后,即可制得40%克菌丹·乙霉威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30%克菌丹·乙霉威水乳剂(2:1)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即可制得30%克菌丹·乙霉威水乳剂。
实施例5:25%克菌丹·乙霉威微乳剂(4:1)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即可制得25%克菌丹·乙霉威微乳剂。
实施例6:60%克菌丹·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1)
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得60%克菌丹·乙霉威可湿性粉剂。
三、田间试验
1.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对象:黄瓜霜霉病
供试药剂:处理药剂为制剂实施例1-4的农药制剂;对照药剂为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和25%乙霉威可湿性粉剂,空白对照为清水。
试验方法:试验地点设置在山东省寿光市某地蔬菜大棚内,筛选饱满的黄瓜种子,催芽至露白时播种于直径为10cm的纸播中,培养至2片针叶时移栽至大棚中,正常栽培管理,当黄瓜长至10片针叶时将实施例1-4和对比单剂的制剂兑水后均匀喷洒在黄瓜叶片的正反面上;化学药剂和空白对照清水处理方法与前者相同。每处理20棵黄瓜,重复4次,随机排列。喷洒1天后,喷雾接种黄瓜霜霉病菌,接种后控制大棚温度在20-24℃之间,湿度80-90%;待清水空白对照充分发病时和发病7天后调查发病情况,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试验结果如3所示:
表3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从表3的以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相比单一活性的防治效果明显提高,组合制剂有效成分用量为500克/公顷时,防治效果均达85%以上,无论是速效性还是持效性均比单一活性要好。
2.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对象:黄瓜灰霉病
供试药剂:处理药剂为制剂实施例1-4的农药制剂;对照药剂为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和25%乙霉威可湿性粉剂,空白对照为清水。
试验方法: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杨凌区,每小区面积66.7m2,试验重复4次,药前调查黄瓜灰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见下表4:
表4克菌丹与乙霉威组合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由表4可以看出,克菌丹与乙霉威复配的组合制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好,实施例1-4的杀菌组合物在第二次施药后7、14天的防效均在80%以上,且两者混配后在药后14天防效比7天更好,对照单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在药后14天防效出现明显的下滑,组合制剂持效期相对更长,此外,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靶标作物无不良影响。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