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893266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28387.7

申请日:

20170511

公开号:

CN107183241A

公开日:

201709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14

主分类号:

A23F3/14

申请人:

邓国勋

发明人:

邓国勋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大良镇山口村木林屯19号

优先权:

CN20171032838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谭月萍;黄启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0.3‑8份、藤茶0.1‑5份、炒米粉末0.1‑3份及绿茶0.5‑10份;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5‑15份、油果5‑15份、花生仁5‑10份、糍粑丁5‑10份、腰果1‑5份、核桃仁1‑5份及芝麻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油茶冲泡后具有茶汤浓稠、味道浓香、清凉甘甜、方便携带的特点,且不需调味包,还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明目、润肺止咳、降三高、防衰老、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其特征在于: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0.3-8份、藤茶0.1-5份、炒米粉末0.1-3份及绿茶0.5-10份;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5-15份、油果5-15份、花生仁5-10份、糍粑丁5-10份、腰果1-5份、核桃仁1-5份及芝麻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0.5-2份、藤茶0.3-1份、炒米粉末0.1-1份及绿茶1-5份;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6-10份、油果6-10份、花生仁5-8份、糍粑丁5-8份、腰果2-4份、核桃仁2-4份及芝麻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汉果粉末的制备方法为:(1)选取鲜罗汉果,按体积分为大果、中果及小果三个等级;(2)将分好等级的鲜罗汉果置于27-32℃的条件下后熟6-10天;(3)将经过后熟的罗汉果清洗干净,然后在果蒂和果尾上分别打气孔;(4)将打好气孔的罗汉果,进行真空脱水,得到罗汉果干果;(5)将罗汉果干果切碎并研磨成粉末,即得所述罗汉果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的孔径为1-2mm,所述罗汉果干果的含水量为5-10%,所述罗汉果粉末的粒径为30-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份数分别称取藤茶及绿茶,清洗干净后放入炒锅中,炒至有茶香味散发出来,然后取出,得到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2)将茶油放入锅中预热,然后加入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共炒6-8min,即可出锅,得到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3)将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自然冷却后,与配比好的罗汉果粉末及炒米粉末混合包装成袋泡茶包;(4)将上述比例称取阴米、油果、花生仁、糍粑丁、腰果、核桃仁及芝麻,在锅中加入茶油,预热后加入阴米炸制1-2min,捞出;再将油果、花生仁、糍粑丁、腰果、核桃仁及芝麻放入盛有茶油的锅中,炸制5-10min,然后自然冷却后将制得的配料杀菌后,组成配料包;(5)将一袋茶包和一袋配料包放入一包装袋内,密封包装后,即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为:(1)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12-24h后,捞出,置于锅中蒸熟;(2)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于山楂汁中浸泡1-3h,然后晾晒并焙干;(3)将焙干的糯米放于油锅中炒至糯米膨胀变成炒米花,捞起,自然冷却;(4)将自然冷却的炒米花磨成粉末状,即得所述炒米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米粉末的粒径为30-50μ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侗家油茶是中国少数民族侗族的特色家常食品。它的制作工艺独特,茶的名目繁多。打油茶是侗族特有的一种饮食习惯。侗语称为dosxeec,意为放茶、做茶。油茶具有味道浓香、清凉甘甜、提神醒脑、延年益寿的特点,是侗乡人必不可少的家常饮料,也是待客的佳品。但因其茶叶生长环境不同造就的特点及制作过程的复杂,侗族的油茶必须现“打”现吃,大家只有到侗寨旅游,或者到侗家作客,才有机会品尝到美味可口的侗族油茶,不能满足城市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另外,目前市面上少量仅有的袋装油茶,冲泡后得到的茶汤不够浓稠,缺乏醇厚感,味道不够浓香;同时目前的袋装油茶还需配制单独的调味包,油茶缺少了盐或糖类的调味品调味,口味欠佳,且调味包的配制增加了制作工序,冲泡时操作也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冲泡后茶汤浓稠、味道浓香、清凉甘甜、方便携带、保健养生效果好的即冲即食型油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0.3-8份、藤茶0.1-5份、炒米粉末0.1-3份及绿茶0.5-10份;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5-15份、油果5-15份、花生仁5-10份、糍粑丁5-10份、腰果1-5份、核桃仁1-5份及芝麻1-5份。

较佳地,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0.5-2份、藤茶0.3-1份、炒米粉末0.1-1份及绿茶1-5份;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6-10份、油果6-10份、花生仁5-8份、糍粑丁5-8份、腰果2-4份、核桃仁2-4份及芝麻2-4份。

较佳地,所述罗汉果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1)选取鲜罗汉果,按体积分为大果、中果及小果三个等级;

(2)将分好等级的鲜罗汉果置于27-32℃的条件下后熟6-10天;

(3)将经过后熟的罗汉果清洗干净,然后在果蒂和果尾上分别打气孔;

(4)将打好气孔的罗汉果,进行真空脱水,得到罗汉果干果;

(5)将罗汉果干果切碎并研磨成粉末,即得所述罗汉果粉末。

较佳地,所述气孔的孔径为1-2mm,所述罗汉果干果的含水量为5-10%,所述罗汉果粉末的粒径为30-50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份数分别称取藤茶及绿茶,清洗干净后放入炒锅中,炒至有茶香味散发出来,然后取出,得到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2)将茶油放入锅中预热,然后加入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共炒6-8min,即可出锅,得到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

(3)将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自然冷却后,与配比好的罗汉果粉末及炒米粉末混合包装成袋泡茶包;

(4)将上述比例称取阴米、油果、花生仁、糍粑丁、腰果、核桃仁及芝麻,在锅中加入茶油,预热后加入阴米炸制1-2min,捞出;再将油果、花生仁、糍粑丁、腰果、核桃仁及芝麻放入盛有茶油的锅中,炸制5-10min,然后自然冷却后将制得的配料杀菌后,组成配料包;

(5)将一袋茶包和一袋配料包放入一包装袋内,密封包装后,即得成品。

较佳地,所述炒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1)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12-24h后,捞出,置于锅中蒸熟;

(2)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于山楂汁中浸泡1-3h,然后晾晒并焙干;

(3)将焙干的糯米放于油锅中炒至糯米膨胀变成炒米花,捞起,自然冷却;

(4)将自然冷却的炒米花磨成粉末状,即得所述炒米粉末。

较佳地,所述炒米粉末的粒径为30-50μm。

上述原料中:

绿茶为老树绿茶,采取老茶树的新叶或芽,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脂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罗汉果为多年生草本葫芦科植物的果实,是广西特有的药用植物,果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鲜果中含400毫克~500毫克)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中医记载罗汉果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罗汉果又称为甜味素,因其甜度高、热量低而作为天然的甜味剂广泛使用,常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代用糖。

藤茶俗称莓茶,藤茶学名Ampelopsisgrossedentata,中文植物名为显齿蛇葡萄,是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地方名除了藤茶外,还有甘露茶、茅岩莓等,它主要分布在两广、两湖、云贵、江西、福建等省,生长在山坡混交林中,野生贮量大。藤茶水浸出物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大量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物。藤茶有消炎止咳祛痰、抑菌、防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其祛痰止咳的作用与安妥明相似。实验表明,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此外,藤茶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藤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主体物质为二氢杨梅素,它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3.3%~91.5%,可减轻机体内氧化损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藤茶还能减轻动物肝组织的变性和坏死程度,有保肝护肝之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即冲即食型油茶事先做成茶包和配料包,制做油茶汤时,只需用250-300mL的开水冲泡茶包2-3min即可泡出油茶汤,再将配料包内的配料加入,即可食用,工序简单、方便、快捷,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工作和生活。

(2)本发明的即冲即食型油茶采用罗汉果、藤茶、炒米及绿茶为茶包,茶汤有藤茶及绿茶的清香,还有罗汉果的清甜口感,风味独特;同时罗汉果和炒米为微米级粉末状,冲泡时罗汉果粉末和炒米粉末溶入茶汤中,得到的茶汤浓稠,味道浓香;罗汉果甜度高,热量低,为茶汤添加了所需的甜味,不需再添加额外的调味剂,炒米制备时经过山楂汁的浸泡,使经炒米冲泡出的茶汤还具有山楂的酸甜味,增加口感。

(3)本发明的油茶冲泡后具有茶汤浓稠、味道浓香、清凉甘甜、方便携带的特点,且不需调味包,还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明目、润肺止咳、降三高、防衰老、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实施例1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1.2g、藤茶0.5g、炒米粉末0.3g及绿茶2.5g;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8g、油果8g、花生仁7g、糍粑丁7g、腰果3g、核桃仁3g及芝麻2g。

罗汉果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1)选取鲜罗汉果,按体积分为大果、中果及小果三个等级;

(2)将分好等级的鲜罗汉果置于27℃的条件下后熟6天;

(3)将经过后熟的罗汉果清洗干净,然后在果蒂和果尾上分别打孔径为2mm的气孔;

(4)将打好气孔的罗汉果,进行真空脱水,得到含水量为5%的罗汉果干果;

(5)将罗汉果干果切碎并研磨成粒径为30μm的粉末,即得所述罗汉果粉末。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份数分别称取藤茶及绿茶,清洗干净后放入炒锅中,炒至有茶香味散发出来,然后取出,得到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2)将茶油放入锅中预热,然后加入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共炒6min,即可出锅,得到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

(3)将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自然冷却后,与配比好的罗汉果粉末及炒米粉末混合包装成袋泡茶包;

(4)将上述比例称取阴米、油果、花生仁、糍粑丁、腰果、核桃仁及芝麻,在锅中加入茶油,预热后加入阴米炸制1min,捞出;再将油果、花生仁、糍粑丁、腰果、核桃仁及芝麻放入盛有茶油的锅中,炸制5min,然后自然冷却后将制得的配料杀菌后,组成配料包;

(5)将一袋茶包和一袋配料包放入一包装袋内,密封包装后,即得成品。

炒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1)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12h后,捞出,置于锅中蒸熟;

(2)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于山楂汁中浸泡1h,然后晾晒并焙干;

(3)将焙干的糯米放于油锅中炒至糯米膨胀变成炒米花,捞起,自然冷却;

(4)将自然冷却的炒米花磨成粉末状,即得所述炒米粉末,所述炒米粉末的粒径为30μm。

本发明油茶的使用方法为:用250-300mL的开水冲泡茶包2-3min可泡出油茶汤,将茶包取出,再将配料包内的配料加入,即可得到色香味俱全,风味独特的油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0.3g、藤茶5g、炒米粉末0.1g及绿茶10g;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5g、油果15g、花生仁5g、糍粑丁10g、腰果1g、核桃仁5g及芝麻1g。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8g、藤茶0.1g、炒米粉末3g及绿茶0.5g;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15g、油果5g、花生仁10g、糍粑丁5g、腰果5g、核桃仁1g及芝麻5g。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0.5g、藤茶1g、炒米粉末0.1g及绿茶5g;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6g、油果10g、花生仁5g、糍粑丁8g、腰果2g、核桃仁4g及芝麻2g。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之处在于: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罗汉果粉末2g、藤茶0.3g、炒米粉末1g及绿茶1g;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阴米10g、油果6g、花生仁8g、糍粑丁5g、腰果4g、核桃仁2g及芝麻4g。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不同之处在于:

罗汉果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1)选取鲜罗汉果,按体积分为大果、中果及小果三个等级;

(2)将分好等级的鲜罗汉果置于32℃的条件下后熟6天;

(3)将经过后熟的罗汉果清洗干净,然后在果蒂和果尾上分别打孔径为2mm的气孔;

(4)将打好气孔的罗汉果,进行真空脱水,得到含水量为10%的罗汉果干果;

(5)将罗汉果干果切碎并研磨成粒径为50μm的粉末,即得所述罗汉果粉末。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份数分别称取藤茶及绿茶,清洗干净后放入炒锅中,炒至有茶香味散发出来,然后取出,得到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2)将茶油放入锅中预热,然后加入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共炒8min,即可出锅,得到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

(3)将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自然冷却后,与配比好的罗汉果粉末及炒米粉末混合包装成袋泡茶包;

(4)将上述比例称取阴米、油果、花生仁、糍粑丁、腰果、核桃仁及芝麻,在锅中加入茶油,预热后加入阴米炸制2min,捞出;再将油果、花生仁、糍粑丁、腰果、核桃仁及芝麻放入盛有茶油的锅中,炸制10min,然后自然冷却后将制得的配料杀菌后,组成配料包;

(5)将一袋茶包和一袋配料包放入一包装袋内,密封包装后,即得成品。

炒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1)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24h后,捞出,置于锅中蒸熟;

(2)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于山楂汁中浸泡3h,然后晾晒并焙干;

(3)将焙干的糯米放于油锅中炒至糯米膨胀变成炒米花,捞起,自然冷却;

(4)将自然冷却的炒米花磨成粉末状,即得所述炒米粉末,所述炒米粉末的粒径为50μ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28387.7 (22)申请日 2017.05.11 (71)申请人 邓国勋 地址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 县大良镇山口村木林屯19号 (72)发明人 邓国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66 代理人 谭月萍 黄启行 (51)Int.Cl. A23F 3/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 由茶包 及配料包组成, 茶包由以下。

2、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罗汉果粉末0.3-8份、 藤茶0.1-5份、 炒米粉末 0.1-3份及绿茶0.5-10份; 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 的原料组成: 阴米5-15份、 油果5-15份、 花生仁5- 10份、 糍粑丁5-10份、 腰果1-5份、 核桃仁1-5份及 芝麻1-5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 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油茶冲泡后具有茶汤浓 稠、 味道浓香、 清凉甘甜、 方便携带的特点, 且不 需调味包, 还具有清热解毒、 降火明目、 润肺止 咳、 降三高、 防衰老、 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7183241 A 2017.09.22 CN 10718。

3、3241 A 1.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 其特征在于: 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 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组成: 罗汉果粉末0.3-8份、 藤茶0.1-5份、 炒米粉末0.1-3份及绿茶0.5-10份; 所述配料 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阴米5-15份、 油果5-15份、 花生仁5-10份、 糍粑丁5-10份、 腰果 1-5份、 核桃仁1-5份及芝麻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成: 罗汉果粉末0.5-2份、 藤茶0.3-1份、 炒米粉末0.1-1份及绿茶1-5份; 所述配料包由以 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阴米6-10份、 油。

4、果6-10份、 花生仁5-8份、 糍粑丁5-8份、 腰果2-4份、 核 桃仁2-4份及芝麻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罗汉果粉末的制备方法 为: (1)选取鲜罗汉果, 按体积分为大果、 中果及小果三个等级; (2)将分好等级的鲜罗汉果置于27-32的条件下后熟6-10天; (3)将经过后熟的罗汉果清洗干净, 然后在果蒂和果尾上分别打气孔; (4)将打好气孔的罗汉果, 进行真空脱水, 得到罗汉果干果; (5)将罗汉果干果切碎并研磨成粉末, 即得所述罗汉果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孔的孔径为1-2mm, 所述 。

5、罗汉果干果的含水量为5-10, 所述罗汉果粉末的粒径为30-50 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 下步骤: (1)按份数分别称取藤茶及绿茶, 清洗干净后放入炒锅中, 炒至有茶香味散发出来, 然 后取出, 得到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2)将茶油放入锅中预热, 然后加入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共炒6-8min, 即可出锅, 得到 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 (3)将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自然冷却后, 与配比好的罗汉果粉末及炒米粉末混合包装 成袋泡茶包; (4)将上述比例称取阴米、 油果、 花生仁、 糍粑丁、 腰果、 核桃仁及芝麻, 在锅中加入茶 油, 。

6、预热后加入阴米炸制1-2min, 捞出; 再将油果、 花生仁、 糍粑丁、 腰果、 核桃仁及芝麻放入 盛有茶油的锅中, 炸制5-10min, 然后自然冷却后将制得的配料杀菌后, 组成配料包; (5)将一袋茶包和一袋配料包放入一包装袋内, 密封包装后, 即得成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炒米粉末的制 备方法为: (1)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12-24h后, 捞出, 置于锅中蒸熟; (2)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于山楂汁中浸泡1-3h, 然后晾晒并焙干; (3)将焙干的糯米放于油锅中炒至糯米膨胀变成炒米花, 捞起, 自然冷却; (4)将自然冷却的炒米花磨成粉末。

7、状, 即得所述炒米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炒米粉末的粒 径为30-50 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183241 A 2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加工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侗家油茶是中国少数民族侗族的特色家常食品。 它的制作工艺独特, 茶的名目繁 多。 打油茶是侗族特有的一种饮食习惯。 侗语称为dosxeec, 意为放茶、 做茶。 油茶具有味道 浓香、 清凉甘甜、 提神醒脑、 延年益寿的特点, 是侗乡人必不可少的家常饮料, 。

8、也是待客的佳 品。 但因其茶叶生长环境不同造就的特点及制作过程的复杂, 侗族的油茶必须现 “打” 现吃, 大家只有到侗寨旅游, 或者到侗家作客, 才有机会品尝到美味可口的侗族油茶, 不能满足城 市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另外, 目前市面上少量仅有的袋装油茶, 冲泡后得到的茶汤不够浓 稠, 缺乏醇厚感, 味道不够浓香; 同时目前的袋装油茶还需配制单独的调味包, 油茶缺少了 盐或糖类的调味品调味, 口味欠佳, 且调味包的配制增加了制作工序, 冲泡时操作也较为繁 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冲泡后茶汤浓稠、 味道浓香、 清凉甘甜、 方便携带、 保健养生效果。

9、好的即冲即食型油茶。 0004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 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 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罗汉果粉末0.3-8份、 藤茶0.1-5份、 炒米粉末0.1-3份及绿茶0.5-10份; 所述配料包由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阴米5-15份、 油果5-15份、 花生仁5-10份、 糍粑丁5-10份、 腰果1-5份、 核 桃仁1-5份及芝麻1-5份。 0006 较佳地, 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罗汉果粉末0.5-2份、 藤茶0.3-1份、 炒米粉末0.1-1份及绿茶1-5份; 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

10、阴米6-10份、 油果6- 10份、 花生仁5-8份、 糍粑丁5-8份、 腰果2-4份、 核桃仁2-4份及芝麻2-4份。 0007 较佳地, 所述罗汉果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0008 (1)选取鲜罗汉果, 按体积分为大果、 中果及小果三个等级; 0009 (2)将分好等级的鲜罗汉果置于27-32的条件下后熟6-10天; 0010 (3)将经过后熟的罗汉果清洗干净, 然后在果蒂和果尾上分别打气孔; 0011 (4)将打好气孔的罗汉果, 进行真空脱水, 得到罗汉果干果; 0012 (5)将罗汉果干果切碎并研磨成粉末, 即得所述罗汉果粉末。 0013 较佳地, 所述气孔的孔径为1-2mm, 所述罗汉果。

11、干果的含水量为5-10, 所述罗汉 果粉末的粒径为30-50 m。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按份数分别称取藤茶及绿茶, 清洗干净后放入炒锅中, 炒至有茶香味散发出 来, 然后取出, 得到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7183241 A 3 0016 (2)将茶油放入锅中预热, 然后加入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共炒6-8min, 即可出锅, 得到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 0017 (3)将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自然冷却后, 与配比好的罗汉果粉末及炒米粉末混合 包装成袋泡茶包; 0018 (4)将上述比例称取阴米、。

12、 油果、 花生仁、 糍粑丁、 腰果、 核桃仁及芝麻, 在锅中加入 茶油, 预热后加入阴米炸制1-2min, 捞出; 再将油果、 花生仁、 糍粑丁、 腰果、 核桃仁及芝麻放 入盛有茶油的锅中, 炸制5-10min, 然后自然冷却后将制得的配料杀菌后, 组成配料包; 0019 (5)将一袋茶包和一袋配料包放入一包装袋内, 密封包装后, 即得成品。 0020 较佳地, 所述炒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0021 (1)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12-24h后, 捞出, 置于锅中蒸熟; 0022 (2)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于山楂汁中浸泡1-3h, 然后晾晒并焙干; 0023 (3)将焙干的糯米放于油锅中炒至糯米膨胀。

13、变成炒米花, 捞起, 自然冷却; 0024 (4)将自然冷却的炒米花磨成粉末状, 即得所述炒米粉末。 0025 较佳地, 所述炒米粉末的粒径为30-50 m。 0026 上述原料中: 0027 绿茶为老树绿茶, 采取老茶树的新叶或芽, 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儿茶素、 叶绿素、 咖啡碱、 氨基酸、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具有提神清心、 清热解暑、 消食化痰、 去脂减肥、 清心除 烦、 解毒醒酒、 生津止渴、 降火明目、 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 还对现代疾病, 如辐射病、 心脑血 管病、 癌症等疾病, 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0028 罗汉果为多年生草本葫芦科植物的果实, 是广西特有的药用植物, 果内含有。

14、丰富 的维生素C(每100克鲜果中含400毫克500毫克)以及糖甙、 果糖、 葡萄糖、 蛋白质、 脂类等, 中医记载罗汉果具有润肺止咳、 润肠通便的功效。 罗汉果又称为甜味素, 因其甜度高、 热量 低而作为天然的甜味剂广泛使用, 常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代用糖。 0029 藤茶俗称莓茶, 藤茶学名Ampelopsisgrossedentata, 中文植物名为显齿蛇葡萄, 是属于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野生藤本植物。 地方名除了藤茶外, 还有甘露茶、 茅岩莓等, 它主要分布在两广、 两湖、 云贵、 江西、 福建等省, 生长在山坡混交林中, 野生贮量大。 藤茶水 浸出物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 包括。

15、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大量的多酚及黄酮类化合 物。 藤茶有消炎止咳祛痰、 抑菌、 防衰老、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 降血糖等作用, 其祛 痰止咳的作用与安妥明相似。 实验表明, 藤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 大肠埃希菌、 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食品中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 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 此外, 藤茶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 降血糖等作用。 藤茶中 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其主体物质为二氢杨梅素, 它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73.3 91.5, 可减轻机体内氧化损伤, 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藤茶还能减轻动物肝组织的变性和坏 死程度, 有保肝。

16、护肝之作用。 0030 综上所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1 (1)本发明的即冲即食型油茶事先做成茶包和配料包, 制做油茶汤时, 只需用250- 300mL的开水冲泡茶包2-3min即可泡出油茶汤, 再将配料包内的配料加入, 即可食用, 工序 简单、 方便、 快捷, 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工作和生活。 0032 (2)本发明的即冲即食型油茶采用罗汉果、 藤茶、 炒米及绿茶为茶包, 茶汤有藤茶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7183241 A 4 及绿茶的清香, 还有罗汉果的清甜口感, 风味独特; 同时罗汉果和炒米为微米级粉末状, 冲 泡时罗汉果粉末和炒米粉末。

17、溶入茶汤中, 得到的茶汤浓稠, 味道浓香; 罗汉果甜度高, 热量 低, 为茶汤添加了所需的甜味, 不需再添加额外的调味剂, 炒米制备时经过山楂汁的浸泡, 使经炒米冲泡出的茶汤还具有山楂的酸甜味, 增加口感。 0033 (3)本发明的油茶冲泡后具有茶汤浓稠、 味道浓香、 清凉甘甜、 方便携带的特点, 且 不需调味包, 还具有清热解毒、 降火明目、 润肺止咳、 降三高、 防衰老、 延年益寿的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举出优选实施例, 对本发 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然而, 需要说明的是, 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 发明的。

18、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 这些方面。 0035 实施例1 0036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 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 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罗汉果粉末1.2g、 藤茶0.5g、 炒米粉末0.3g及绿茶2.5g; 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 成: 阴米8g、 油果8g、 花生仁7g、 糍粑丁7g、 腰果3g、 核桃仁3g及芝麻2g。 0037 罗汉果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0038 (1)选取鲜罗汉果, 按体积分为大果、 中果及小果三个等级; 0039 (2)将分好等级的鲜罗汉果置于27的条件下后熟6天; 0040 (3)将经过后熟的罗汉果。

19、清洗干净, 然后在果蒂和果尾上分别打孔径为2mm的气 孔; 0041 (4)将打好气孔的罗汉果, 进行真空脱水, 得到含水量为5的罗汉果干果; 0042 (5)将罗汉果干果切碎并研磨成粒径为30 m的粉末, 即得所述罗汉果粉末。 004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4 (1)按份数分别称取藤茶及绿茶, 清洗干净后放入炒锅中, 炒至有茶香味散发出 来, 然后取出, 得到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0045 (2)将茶油放入锅中预热, 然后加入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共炒6min, 即可出锅, 得 到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 0046 (3)将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自然冷。

20、却后, 与配比好的罗汉果粉末及炒米粉末混合 包装成袋泡茶包; 0047 (4)将上述比例称取阴米、 油果、 花生仁、 糍粑丁、 腰果、 核桃仁及芝麻, 在锅中加入 茶油, 预热后加入阴米炸制1min, 捞出; 再将油果、 花生仁、 糍粑丁、 腰果、 核桃仁及芝麻放入 盛有茶油的锅中, 炸制5min, 然后自然冷却后将制得的配料杀菌后, 组成配料包; 0048 (5)将一袋茶包和一袋配料包放入一包装袋内, 密封包装后, 即得成品。 0049 炒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0050 (1)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12h后, 捞出, 置于锅中蒸熟; 0051 (2)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于山楂汁中浸泡1h, 然后。

21、晾晒并焙干; 0052 (3)将焙干的糯米放于油锅中炒至糯米膨胀变成炒米花, 捞起, 自然冷却; 0053 (4)将自然冷却的炒米花磨成粉末状, 即得所述炒米粉末, 所述炒米粉末的粒径为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7183241 A 5 30 m。 0054 本发明油茶的使用方法为: 用250-300mL的开水冲泡茶包2-3min可泡出油茶汤, 将 茶包取出, 再将配料包内的配料加入, 即可得到色香味俱全, 风味独特的油茶。 0055 实施例2 0056 本实施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 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 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

22、成: 罗汉果粉末0.3g、 藤茶5g、 炒米 粉末0.1g及绿茶10g; 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阴米5g、 油果15g、 花生仁5g、 糍 粑丁10g、 腰果1g、 核桃仁5g及芝麻1g。 0057 实施例3 0058 本实施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 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 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罗汉果粉末8g、 藤茶0.1g、 炒米 粉末3g及绿茶0.5g; 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阴米15g、 油果5g、 花生仁10g、 糍 粑丁5g、 腰果5g、 核桃仁1g及芝麻5g。 0059 实施例4 0060 本实施。

23、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 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 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罗汉果粉末0.5g、 藤茶1g、 炒米 粉末0.1g及绿茶5g; 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阴米6g、 油果10g、 花生仁5g、 糍 粑丁8g、 腰果2g、 核桃仁4g及芝麻2g。 0061 实施例5 0062 本实施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 由茶包及配料包组成, 所述茶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罗汉果粉末2g、 藤茶0.3g、 炒米 粉末1g及绿茶1g; 所述配料包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阴米10g、 油。

24、果6g、 花生仁8g、 糍粑 丁5g、 腰果4g、 核桃仁2g及芝麻4g。 0063 实施例6 0064 本实施例的其它工艺方法与实施例1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 0065 罗汉果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0066 (1)选取鲜罗汉果, 按体积分为大果、 中果及小果三个等级; 0067 (2)将分好等级的鲜罗汉果置于32的条件下后熟6天; 0068 (3)将经过后熟的罗汉果清洗干净, 然后在果蒂和果尾上分别打孔径为2mm的气 孔; 0069 (4)将打好气孔的罗汉果, 进行真空脱水, 得到含水量为10的罗汉果干果; 0070 (5)将罗汉果干果切碎并研磨成粒径为50 m的粉末, 即得所述罗汉果粉末。 。

25、007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即冲即食型油茶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72 (1)按份数分别称取藤茶及绿茶, 清洗干净后放入炒锅中, 炒至有茶香味散发出 来, 然后取出, 得到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0073 (2)将茶油放入锅中预热, 然后加入预炒好的藤茶及绿茶, 共炒8min, 即可出锅, 得 到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 0074 (3)将炒制好的藤茶及绿茶自然冷却后, 与配比好的罗汉果粉末及炒米粉末混合 包装成袋泡茶包;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7183241 A 6 0075 (4)将上述比例称取阴米、 油果、 花生仁、 糍粑丁、 腰果、 核桃仁及芝麻, 在锅中加入 茶油。

26、, 预热后加入阴米炸制2min, 捞出; 再将油果、 花生仁、 糍粑丁、 腰果、 核桃仁及芝麻放入 盛有茶油的锅中, 炸制10min, 然后自然冷却后将制得的配料杀菌后, 组成配料包; 0076 (5)将一袋茶包和一袋配料包放入一包装袋内, 密封包装后, 即得成品。 0077 炒米粉末的制备方法为: 0078 (1)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浸泡24h后, 捞出, 置于锅中蒸熟; 0079 (2)然后将蒸熟的糯米放于山楂汁中浸泡3h, 然后晾晒并焙干; 0080 (3)将焙干的糯米放于油锅中炒至糯米膨胀变成炒米花, 捞起, 自然冷却; 0081 (4)将自然冷却的炒米花磨成粉末状, 即得所述炒米粉末, 所述炒米粉末的粒径为 50 m。 008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183241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