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汤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6892337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286938.4

申请日:

20150506

公开号:

CN204580876U

公开日:

2015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0,A47B31/02,B67D99/00,G05D9/12

主分类号:

A47J27/00,A47J36/00,A47B31/02,B67D99/00,G05D9/12

申请人:

魏玉芳

发明人:

魏玉芳

地址: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培青路72号

优先权:

CN201520286938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桌体,所述圆形桌体包括一桌面和设置于桌面下的容腔,所述桌面中部设置有一旋转面板,所述的旋转面板内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锅体,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上放置有盛汤容器,所述盛汤容器内设置有一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经一抽水泵与设置于桌面上的高弯水龙头,所述高弯水龙头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锅体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电动为嵌入桌内的锅体加汤,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加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桌体,所述圆形桌体包括一桌面和设置于桌面下的容腔,所述桌面中部设置有一旋转面板,所述的旋转面板内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锅体,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上放置有盛汤容器,所述盛汤容器内设置有一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经一抽水泵与设置于桌面上的高弯水龙头,所述高弯水龙头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锅体的上方;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电磁炉加热装置;所述电磁炉加热装置包括上隔热板和下隔热板,上、下隔热板之间形成一导风腔,所述导风腔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导风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进风口设置有一鼓风机;所述旋转面板是设置于一旋转台上,所述旋转台包括固定底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的中空转台,所述固定底座上具有第一环形导电轨道和第二环形导电轨道,所述中空转台的底部设置有弹性正导电电极和弹性负导电电极;所述弹性正导电电极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导电轨道内滑动,所述弹性负导电电极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导电轨道内滑动;所述下隔热板设置于所述中空转台上,所述中空转台具有一引风口,所述中空转台设置有电磁炉加热装置和鼓风机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供电端与所述的弹性正导电电极和弹性负导电电极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所述CPU连接电磁线圈驱动电路、鼓风机驱动电路、抽水泵驱动电路以及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桌面边缘设置有一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包括一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按键电路以及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信的无线发射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正导电电极和弹性负导电电极均包括一导电滑轮,所述导电滑轮经一复位弹簧设置于一电极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腔具有一侧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面板开设有抽风通道,所述抽风通道的进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上边缘内侧,出口位于所述桌面的引风腔内,所述容腔的底部上设有第二抽风机,以抽取所述引风腔内的空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有过滤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汤装置,特别是一种加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嵌入桌体的火锅都存在着人工加汤产生的问题,包括忘记加水,导致锅体烧坏以及服务人员数量增加,餐厅显得拥挤。另外,现在餐厅一起吃饭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吃火锅,配料的放置以及菜的夹取都会由于桌子的太大而造成不方便,因此,提供一种具备旋转、内嵌且电动加汤的火锅桌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汤装置,能实现火锅内嵌,且电控加汤。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加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桌体,所述圆形桌体包括一桌面和设置于桌面下的容腔,所述桌面中部设置有一旋转面板,所述的旋转面板内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锅体,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上放置有盛汤容器,所述盛汤容器内设置有一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经一抽水泵与设置于桌面上的高弯水龙头,所述高弯水龙头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锅体的上方;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电磁炉加热装置;所述电磁炉加热装置包括上隔热板和下隔热板,上、下隔热板之间形成一导风腔,所述导风腔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导风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进风口设置有一鼓风机;所述旋转面板是设置于一旋转台上,所述旋转台包括固定底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的中空转台,所述固定底座上具有第一环形导电轨道和第二环形导电轨道,所述中空转台的底部设置有弹性正导电电极和弹性负导电电极;所述弹性正导电电极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导电轨道内滑动,所述弹性负导电电极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导电轨道内滑动;所述下隔热板设置于所述中空转台上,所述中空转台具有一引风口,所述中空转台设置有电磁炉加热装置和鼓风机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供电端与所述的弹性正导电电极和弹性负导电电极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所述CPU连接电磁线圈驱动电路、鼓风机驱动电路、抽水泵驱动电路以及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桌面边缘设置有一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包括一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按键电路以及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信的无线发射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正导电电极和弹性负导电电极均包括一导电滑轮,所述导电滑轮经一复位弹簧设置于一电极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容腔具有一侧开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面板开设有抽风通道,所述抽风通道的进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上边缘内侧,出口位于所述桌面的引风腔内,所述容腔的底部上开设有第二抽风机,以抽取所述引风腔内的空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的将火锅内嵌于桌体内,且通过电磁加热,电动加水,避免干烧,节省了桌面的空间,是用户多人吃火锅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桌体1,所述圆形桌体包括一桌面2和设置于桌面下的容腔3,所述桌面中部设置有一旋转面板4,所述的旋转面板内具有一凹槽5,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锅体6,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7,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上放置有盛汤容器8,所述盛汤容器内设置有一引水管9,所述引水管经一抽水泵10与设置于桌面上的高弯水龙头11,所述高弯水龙头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锅体6的上方。

请继续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电磁炉加热装置;所述电磁炉加热装置包括上隔热板12和下隔热板13,上、下隔热板之间形成一导风腔14,所述导风腔内设置有电磁线圈15;所述导风腔具有进风口16和出风口17;为了避免杂物进入导风腔,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设置有过滤网45。所述的进风口设置有一鼓风机1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面板4是设置于一旋转台上,所述旋转台包括固定底座19以及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的中空转台20,所述固定底座19上具有第一环形导电轨道21和第二环形导电轨道22,所述中空转台的底部设置有弹性正导电电极23和弹性负导电电极24;所述弹性正导电电极在所述的第一环形导电轨道内滑动,所述弹性负导电电极在所述的第二环形导电轨道内滑动;所述下隔热板设置于所述中空转台上,所述中空转台具有一引风口25,所述中空转台设置有电磁炉加热装置和鼓风机的控制电路26;所述控制电路的供电端与所述的弹性正导电电极和弹性负导电电极连接(可通过导线37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所述CPU连接电磁线圈驱动电路、鼓风机驱动电路、抽水泵驱动电路以及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桌面边缘设置有一控制面板27,所述的控制面板包括一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按键电路以及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信的无线发射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发送指令,实现旋转台内的电路控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避免布线。通过控制面板的按键,用户能对启动抽水泵,向锅体加汤。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美观,第二抽风机33的出风口还能通过埋入墙体内或地下的通风管路将油烟排出室内,这里图中未示意。请参见图2,供电电源35的正负极连接到对应的导电轨道,由于导电滑轮在轨道上接触式移动,作为供电电机的导电电极获取电源为控制电路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正导电电极和弹性负导电电极均包括一导电滑轮34,所述导电滑轮经一复位弹簧35设置于一电极柱36上。复位弹簧可以保证导电电极与导电轨道紧密接触,避免断电。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容腔具有一侧开门28。通过该侧开门,用户可以取出所述盛汤容器,也可以对容腔内的器件进行清洗。

为了实现抽油烟,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面板开设有抽风通道29,所述抽风通道的进口30位于所述凹槽的上边缘内侧,出口31位于所述桌面的引风腔32内,所述容腔的底部上开设有第二抽风机33,以抽取所述引风腔内的空气。为了清洁方便,所述的引风腔具有一可开合盖板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加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汤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圆形桌体,所述圆形桌体包括一桌面和设置于桌面下的容腔,所述桌面中部设置有一旋转面板,所述的旋转面板内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锅体,所述容腔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上放置有盛汤容器,所述盛汤容器内设置有一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经一抽水泵与设置于桌面上的高弯水龙头,所述高弯水龙头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锅体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电动为嵌入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