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89175 上传时间:2018-03-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9495.3

申请日:

2003.12.17

公开号:

CN1547308A

公开日:

2004.11.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H02K 1/1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上海大学变更后:上海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0072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自动化系变更后:200436 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新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变更后:新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2K 1/1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大学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072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自动化系变更后权利人:200072 上海市延长路149号自动化系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新安乃达驱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11213|||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12; H02K3/12

主分类号:

H02K1/12; H02K3/12

申请人:

上海大学; 上海安乃达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苏融; 贡俊; 谢国栋; 张琪; 杨锟; 唐名钟

地址:

200072上海市延长路149号自动化系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东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薛嘉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设定电机之每相每极槽数之比为≤1/2-1/3,并令线圈槽节距固定为1,在同一槽中同时嵌置两条线圈边,其中一条为一个线圈的终止边边,另一条为另一线圈的起始边。用本发明能设计出低速大转距、低转距脉动和高功率密度电机,以提供电动车辆作直接驱动用电机。此外本发明方便嵌线及端部整理,节省铜材及能缩小电机的长度、体积和重量等。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相每极槽数之比为≤1/2-1/3,线圈槽节距固定为1;同一槽中同 时嵌置两条线圈边,其中一条为一个线圈的终止边,另一条为另一 线圈的起始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 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槽中并列嵌置两条线圈边,左侧为一个线圈 的终止边,右侧为另一个线圈的起始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 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槽中叠置两条边,下面为一个线圈的终止边, 上面为另一个线圈的起始边。

说明书


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涉及一种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多相定子绕组,通常是转子的极数少、定子的槽数多、线圈的槽节距大,每相每极槽数之比一般不能低于1,原理上属于高速小转距机械。当前,以电机作为驱动机械的电动汽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其中,电机用于直接驱动汽车的车轮。因汽车的运行速度变化大,几个车轮的受力情况差别大,故需要电机不仅具有高转距、外型扁平、重量轻、效率高,而且要求低速、大转距和低转距脉动。由此见,现有高速小转距电机不适于电动汽车用。为实现电机直接驱动所需要的低速、大转距,需要增加转子极数,但转子增加极数时,定子的槽数也将按比例增加,这会引起加工、装配等制造困难。如果想在增加极数的要求下相对减少槽数,则需以增加槽面积来弥补,但这样时,绕组线圈边的截面积也会增加,引起嵌线、端部整理的困难。所以,对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必须作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使能设计出低速大转距、低转距脉动和高功率密度电机,以提供电动车辆作直接驱动用电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改进并提高绕组结构工艺,使之方便嵌线及端部整理,节省铜材及缩小电机的长度、体积和重量等。

    实现上目地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构思是,改变常规设计中电机的极、槽组合条件,导出多相定子绕组的多极少槽结构配合;同时,改进嵌线工艺,提出适合于多极少槽多相定子绕组的嵌线结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设定电机之每相每极槽数之比为≤1/2-1/3,并令线圈槽节距固定为1。同时,本发明以如下方法实施嵌线工艺:在同一槽中同时嵌置两条线圈边,其中一条为一个线圈的终止边,另一条为另一线圈的起始边。嵌置在同一槽中的两条线圈边可以有两种嵌线结构: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单层嵌线结构是,在同一槽中并列嵌置两条线圈边,其中,左侧为一个线圈的终止边,右侧为另一个线圈的起始边;双层嵌线结构是,在同一槽中叠置两条边,下面为一个线圈的终止边,上面为另一个线圈的起始边。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多极少槽绕组,每相每极槽数不大于1/2,甚至接近1/3,线圈槽节距固定为1,所以加工、装配方便;极数和槽数公约数小,所以齿谐波频率高、幅值低,脉动转距、定位转距低、电磁噪音低;绕组结构工艺性好,嵌线、端部整理方便,绕组端部整齐,并且几乎不受槽面积大小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小绕组端部长度、用铜量,线圈连线短,槽满率高、空间利用率高,有利于降低电枢电阻、电机耗铜、电机长度、体积和重量,增加电机功率密度。本发明特别满足车轮电机的各项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极槽数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单层嵌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层嵌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附表一给出了本发明一些可能的极槽数配合的例子,其中带*的为推荐使用的极槽数配合。

    由于本发明中槽节距固定为1,故一个线圈的两条边分别嵌入相邻的槽中,

    图1所示实施例的极槽数配合,为3相8极9槽配合。由图见,图中标号1、2、3、4、5、6、7、8、9为槽编号,实直线11表示线圈的起始边,虚直线1 2表示线圈的终止边,顶部字母A、B、C表示线圈所属的相,负号表示该线圈应反向连接,A-X、B-Y、C-Z表示各相绕组的首端和末端。

    由图2所示单层嵌线结构示意图见,在同一槽1、2、3、4、5、6、7、8、9中并列嵌置两条线圈边,其中,左一侧条为一个线圈的终止边。右侧一条为另一个线圈的起始边。此单层嵌线结构的两条线圈边紧靠铁芯,线圈长度最小,线圈端部无交叉。

    由图3所示双层嵌线结构示意图见,在同一槽1、2、3、4、5、6、7、8、9中叠置两条线圈边,其中,下面为一个线圈的终止边,上面为另一个线圈的起始边。该双层嵌线结构的两条线圈边只需上下翻一下即可(当槽数为偶数时也可做成不需上下翻转的),线圈端部均无交叉。

                                                                                                   附表(一) 极数 槽数槽节距线圈连接次序 8 9*8π/9A,-A,A,B-B,B,C,-C,C 122π/3A,B,C,A,B,C,A,B,C,A,B,C 10 125π/6A,-A,-B,B,C,-C,-A,A,B,-B,-C,C 152π/3A,B,C,A,B,C,A,B,C,A,B,C,A,B,C 12 182π/3A,B,C,A,B,C,A,B,C,A,B,C,A,B,C,A,B,C 14 15*14π/15A,-A,A,-A,A,B,-B,B,-B,B,C,-C,C,-C,C 187π/9A,B,C,-C,-A,-B,B,C,A,-A,-B,-C,C,A,B,-B,-C,-A 212π/3A,B,C,A,B,C,A,B,C,A,B,C,A,B,C,A,B,C,A,B,C 16 188π/9A,-A,A,B,-B,B,C,-C,C,A,-A,A,B,-B,-B,C,-C,C 21*16π/21A,B,C,-C,-A,-B,-C,C,A,B,-B,-C,-A,-B,B,C,A,-A,-B,-C,-A 242π/3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18 272π/3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20 21*20π/21A,-A,A,-A,A,-A,A,B,-B,B,-B,B,-B,B,C,-C,C,-C,C,-C,C 245π/6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27*20π/27A,B,C,-C,-A,-B,-C,C,A,B,C,A,-A,-B,-C,-A,A,B,C,A,B,-B,-C,-A,-B,B,C 30 2π/3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车轮电机的极槽数配合及其嵌线结构。设定电机之每相每极槽数之比为1/21/3,并令线圈槽节距固定为1,在同一槽中同时嵌置两条线圈边,其中一条为一个线圈的终止边边,另一条为另一线圈的起始边。用本发明能设计出低速大转距、低转距脉动和高功率密度电机,以提供电动车辆作直接驱动用电机。此外本发明方便嵌线及端部整理,节省铜材及能缩小电机的长度、体积和重量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