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麦高留茬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稻麦高留茬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74607.6 (22)申请日 2018.06.27 (71)申请人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地址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濠西路8 号 (72)发明人 刘建 薛亚光 魏亚凤 李波 石吕 杨美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2100 代理人 葛雷 (51)Int.Cl. A01G 22/20(2018.01) A01G 22/22(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稻麦高留茬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方法 (57)摘要 本发。
2、明公开了一种稻麦高留茬线型灭茬宽 窄行耕种方法, 包括高留茬收获、 留茬以外的中 上部秸秆切碎并铺匀、 采用 “H” 型锐利波纹齿盘 灭茬、 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 线型耕种区施肥播 种等步骤。 本发明秸秆高留茬收获, 大幅度地降 低了稻麦收获时的机械能耗; 秸秆铺覆式还田和 线型灭茬耕种, 大幅度地降低了秸秆还田和耕作 作业机械能耗, 并能实现早播种, 争取农时季节; 在基肥集中施于线型耕种区内, 能有效提高肥料 利用率, 控制肥料流失。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9122118 A 2019.01.04 CN 109122118 A 1.一种稻麦高留茬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
3、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下列步骤: (1) 高留茬收获: 小麦、 大麦、 水稻作物, 采收时高留茬, 留茬高度占植株高度的45%- 50%; (2) 留茬以外的中上部秸秆切碎并铺匀: 小麦、 大麦、 水稻作物高留茬收获时, 在收割机 上配置秸秆切碎装置, 将秸秆切碎成长度为5-10 cm, 并抛匀, 使秸秆在田间分布均匀; (3)采用 “H” 型锐利波纹齿盘灭茬: 作物高茬留收获后, 采用 “H” 型锐利波纹齿盘灭茬, 即由左右两个锐利的波纹齿园盘通过中轴连接; 左右两个锐利的波纹齿园盘的直径18-22 cm, 以确保入土灭茬深度6-8 cm; 所述中轴由滚轴和滚轴表面的耙齿构成, 其作用是碾。
4、压左 右波纹齿园盘之间和左右波纹齿园盘外侧5 cm宽度内的高留茬秸秆, 使直立秸秆能够沿着 作业行的行向有序铺伏在土壤表面, 滚轴直径为6cm, 耙齿长度为2cm; 左右波纹齿园盘中线 间的距离即为宽窄行耕种中的窄行行距, 设置范围为15-20 cm; (4)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 以一个 “H” 型锐利波纹齿盘为一个组合, 通过4-6个 “H” 型锐 利波纹齿盘组合, 构成宽窄行配置模式; 动力传导波纹齿园盘转动并前行, 入土下切灭稻、 麦根茬, 形成线型耕种区, 实现宽窄行耕种; 相邻两个 “H” 型锐利波纹齿盘之间的间距即为 宽窄行耕种中的宽行行距, 设置范围为30-40 cm; (5)线。
5、型耕种区施肥播种: 在波纹齿园盘灭茬形成的线型耕种区内 “施肥旋耕播种 土壤压实”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22118 A 2 一种稻麦高留茬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麦耕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稻麦耕种, 机械能耗大, 肥料利用率低, 在丰产增效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以 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简便、 机械能耗小, 肥料利用率高的稻麦高留茬 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稻麦高留茬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下列步骤: (1) 高留茬收获:。
6、 小麦、 大麦、 水稻作物, 采收时高留茬, 留茬高度占植株高度的45%- 50%; 例如: 以水稻为例, 如果收获时水稻植株高度为96 cm, 则留茬高度为43.2-48 cm。 0005 (2) 留茬以外的中上部秸秆切碎并铺匀: 小麦、 大麦、 水稻作物高留茬收获时, 在收 割机上配置秸秆切碎装置, 将秸秆切碎成长度为5-10 cm, 并抛匀, 使秸秆在田间分布均匀; (3)采用 “H” 型锐利波纹齿盘灭茬: 作物高茬留收获后, 采用 “H” 型锐利波纹齿盘灭茬, 即由左右两个锐利的波纹齿园盘通过中轴连接; 左右两个锐利的波纹齿园盘的直径18-22 cm, 以确保入土灭茬深度6-8 cm;。
7、 所述中轴由滚轴和滚轴表面的耙齿构成, 其作用是碾压左 右波纹齿园盘之间和左右波纹齿园盘外侧5 cm宽度内的高留茬秸秆, 使直立秸秆能够沿着 作业行的行向有序铺伏在土壤表面, 滚轴直径为6cm, 耙齿长度为2cm; 左右波纹齿园盘中线 间的距离即为宽窄行耕种中的窄行行距, 设置范围为15-20 cm; (4)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 以一个 “H” 型锐利波纹齿盘为一个组合, 通过4-6个 “H” 型锐 利波纹齿盘组合, 构成宽窄行配置模式; 动力传导波纹齿园盘转动并前行, 入土下切灭稻、 麦根茬, 形成线型耕种区, 实现宽窄行耕种; 相邻两个 “H” 型锐利波纹齿盘之间的间距 (按园 盘中线间的。
8、距离) 即为宽窄行耕种中的宽行行距, 设置范围为30-40 cm; (5)线型耕种区施肥播种: 在波纹齿园盘灭茬形成的线型耕种区内 “施肥 (基肥) 旋耕 (旋耕宽3-4cm) 播种土壤压实” 。 0006 本发明优点: 一是秸秆高留茬收获, 大幅度地降低了稻麦收获时的机械能耗; 二是 秸秆铺覆式还田和线型灭茬耕种, 大幅度地降低了秸秆还田和耕作作业机械能耗, 并能实 现早播种, 争取农时季节; 三是在基肥集中施于线型耕种区内, 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 控 制肥料流失; 四是该方法为保护性耕作, 能有效地减少农田面源污染; 五是稻麦采取宽窄行 种植, 有利于挖掘其丰产增效潜力。 0007 下面。
9、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 “H” 型锐利波纹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本发明宽窄行耕种作业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9122118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一种稻麦高留茬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1) 高留茬收获: 小麦、 大麦、 水稻作物, 采收时高留茬, 留茬高度占植株高度的45%- 50%; 例如: 以水稻为例, 如果收获时水稻植株高度为96 cm, 则留茬高度为43.2-48 cm。 0011 (2) 留茬以外的中上部秸秆切碎并铺匀: 小麦、 大麦、 水稻作物高留茬收获时, 在收 割机上配置。
10、秸秆切碎装置, 将秸秆切碎成长度为5-10 cm, 并抛匀, 使秸秆在田间分布均匀; (3)采用 “H” 型锐利波纹齿盘灭茬: 作物高茬留收获后, 采用 “H” 型锐利波纹齿盘灭茬, 即由左右两个锐利的波纹齿园盘通过中轴连接; 左右两个锐利的波纹齿园盘的直径18-22 cm, 以确保入土灭茬深度6-8 cm; 所述中轴由滚轴和滚轴表面的耙齿构成, 其作用是碾压左 右波纹齿园盘之间和左右波纹齿园盘外侧5 cm宽度内的高留茬秸秆, 使直立秸秆能够沿着 作业行的行向有序铺伏在土壤表面, 滚轴直径为6cm, 耙齿长度为2cm; 左右波纹齿园盘中线 间的距离即为宽窄行耕种中的窄行行距, 设置范围为15-。
11、20 cm; (4)线型灭茬宽窄行耕种: 以一个 “H” 型锐利波纹齿盘为一个组合, 通过4-6个 “H” 型锐 利波纹齿盘组合, 构成宽窄行配置模式; 动力传导波纹齿园盘转动并前行, 入土下切灭稻、 麦根茬, 形成线型耕种区, 实现宽窄行耕种; 相邻两个 “H” 型锐利波纹齿盘之间的间距 (按园 盘中线间的距离) 即为宽窄行耕种中的宽行行距, 设置范围为30-40 cm; (5)线型耕种区施肥播种: 在波纹齿园盘灭茬形成的线型耕种区内 “施肥 (基肥) 旋耕 (旋耕宽3-4cm) 播种土壤压实” 。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9122118 A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9122118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