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移动电话可以在来电时选择转移至哪个电话号码的方法 技术领域:
移动通讯领域,具体涉及移动台的来电分转。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通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智能手机也不断翻新,功能也越来越多。但人们在电话到来时的选择余地仍旧很少,在获知来电方是谁之后的选择余地也很少,即转移到预定电话或接听,挂断或接听。
电话繁忙人士需要对来电作合理的分流,各类来电在不同情况下(如开会、运动、办公、休闲等),需要分别转移至语音信箱、秘书台、办公电话、家庭电话、助手电话、答录机、空号等等。这样,就需要在电话到来时,或知道来电号码后,再决定转向哪个电话号码;另外,通常人们较少使用呼叫转移,是因为记不住预先改变设置,等电话来了,又不能改变转移号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也是在来电时可以选择转向哪个号码。
至今,没有移动电话具有来电时可以选择将来电转向哪个电话的功能。
在呼叫转移方面,移动电话一般提供了两类呼叫转移方式,无条件呼叫转移和有条件呼叫转移,都是在来电前设置,来电后起效,没有在来电时设置并立即对本次来电起效的功能。在以前的文献里有提到利用有条件呼叫转移达到来电的正常振铃或被转移的二分自动判定选择。在来电前预先设定呼叫转移号码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在来电时选择转向2个电话号码之一,这是利用给网络以无应答或线路忙的不同状态回应,来达成来电时选用不同状态各自的呼叫转移号码的功能,即或者选用无应答呼叫转移的转移号码,或者选用遇忙呼叫转移的转移号码。这两个号码都是在来电前设定的,且只能2选1(关机或无网络呼叫转移很难被这样使用);再者,无应答呼叫转移一般网络在20秒(有的网络是可以调整的)后才起作用,用于来电即时转移,在及时性方面不实用。这是两条路径的选择,勉强可以3条路径选择,是在来电前设置,来电后起作用地。
还有一项和我们提出的需求差得更远,但现在用得比较多的功能,即“来电防火墙”,它是以预设的禁止接入电话列表或允许接入电话列表为依据,在来电时根据来电号码判断应该振铃或挂断,利用禁止遇忙呼叫转移,以给出线路忙(或挂断)或不给出线路忙(或挂断)来选择挂断或振铃。这是两条路径的选择,与上不同的是用了呼叫转移的禁止状态,也是在来电前设置,来电后起作用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这一日前移动电话系统功能的空缺,本发明提供了解决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可以使移动电话在来电时,或开始振铃后,可以选择转向哪个电话号码的方法,这个可选择转移的目标电话号码不是1个或2个,而是没有数量限制的,且即时性好。这个目标电话号码是在来电时或振铃时被设入,并对本次来电起效的。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可以构筑这样的功能:用户在来电时可以选择将来电转移到哪个电话;或者由预先设定的判定规则,按照来电号码、当前情景决定将来电转移到哪个电话。本方法提供了最关键的基础的实现,但没有规定上层的选择转移号码的用户界面和自动转向逻辑判断的具体实现。
可以实施本方法的移动电话1是常规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射频装置11、处理器装置12、存储装置13、显示屏2、按键3、喇叭6、话筒8、状态指示灯5、电池7及集成这些装置的一块或数块PCB板10等。它们在如图3所示的蜂窝移动通讯网络中,与不同的基站14保持联系,经由交换机等设备与其他网络如固定电话网络相连接。它们需要具备“遇忙呼叫转移”业务。
本方法由处理器装置12比较运算,存储器装置13交换存储数据,经由射频装置11与网络交互,从而完成功能。
为使后面的描述简练清晰,先作2个名词定义:
1、模拟禁止号码:当“遇忙呼叫转移”转移到该号码时,主叫方和用户得到与禁止“遇忙呼叫转移”相似的效果。这个号码可以选用网络允许的移动电话的头部特征号码。当然,当选用的这个号码不具有上述效果时,对我们实现新增的来电时选择分转的基本功能没有影响。
2、模拟禁止:以允许“遇忙呼叫转移”转移至模拟禁止号码,代替禁止“遇忙呼叫转移”状态。并确认其完成。
本方法利用了移动电话系统的遇忙呼叫转移(也称“占线”呼叫转移,英文名:CallForwarding on Mobile Subscriber Busy)机制,步骤如下:
1、初始化步骤。
如果原来网络(本文若非特指,均指包括网络上的传输及交换等设备的整个移动电话网络)设置是禁止“遇忙呼叫转移”,则应将“遇忙呼叫转移”设置为允许,可以设为模拟禁止。
本步骤在“遇忙呼叫转移”有可能被设为禁止状态时,需要执行。可以安排在如下情景执行:开机,或重启,或刚更新本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后,或由用户选择执行。
2、兼容步骤。
当发现网络上的设置为禁止“遇忙呼叫转移”(指其状态为禁止,无条件呼叫转移状态时“遇忙呼叫转移”不起作用不在此列)时,须转设为模拟禁止;当用户设置禁止“遇忙呼叫转移”时,显示“禁止”,实际网络操作变为模拟禁止;当用户查看“遇忙呼叫转移”状态时,将模拟禁止状态显示为禁止“遇忙呼叫转移”状态。
本步骤的目的是保障新增的来电时选择分转功能的实现机制,并保持原来的“遇忙呼叫转移”功能。可以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实现。最低要求,保证不禁止“遇忙呼叫转移”。
一般在改变遇忙呼叫转移设置的地方进行兼容转换。
3、设入步骤。
来电时,将本次来电要转向的目标电话,以网络规定格式设入到“遇忙呼叫转移”号码,新设入的“遇忙呼叫转移”号码在网络上的设置彻底生效后,此步骤结束。
确认其生效的方法是从网络上读取其转移号码,无误。当然,也可以在设置成功后延时适当的时间来保证其生效。
4、结束步骤。
挂机,即发出本次来电的挂断命令,或发出“线路忙”信号,或发出“线路忙”信号和挂断命令。
最后,如需保持原来的“遇忙呼叫转移”的效果,则将“遇忙呼叫转移”的设置恢复为本次来电前的“遇忙呼叫转移”设置。但如果以本次“遇忙呼叫转移”转移的电话为下次默认的“遇忙呼叫转移”转移的电话,直至改变为止,则无须此恢复操作。
5、优化无应答呼叫转移步骤。
特点:
a)可以在正常振铃时间内设定振铃多长时间(或次数)后转移来电;
注意:该时间与总的振铃时间之差应该保证振铃信号未结束时,设入步骤的新设入的“遇忙呼叫转移”号码在网络上的设置即已彻底生效。
b)达到预定振铃时间后可以将来电分转至适宜的号码(依据来电者类型和当前情景等选定);
c)使用此模拟的无应答呼叫转移功能为免与原无应答呼叫转移逻辑上冲突,应禁止使用原无应答呼叫转移。禁止使用原无应答呼叫转移还带来一个好处,即来电时用户选择转移的时间可以比较长。
方法:
在一般在呼叫转移设置界面增加此优化的无应答呼叫转移设置,或替代原来的无应答呼叫转移设置。
来电时,在达到预定振铃时间(或次数)后,确定本次目标电话号码,按设入步骤和结束步骤完成本步骤。
本步骤同样需要初始化步骤和兼容步骤的配合。
6、无应答呼叫转移的来电时分转步骤。
在来电前应保证允许无应答呼叫转移,但无法在来电时选择禁止无应答呼叫转移(包括模拟禁止无应答呼叫转移)或转移,只能在来电时选择分转的电话号码。与优化无应答呼叫转移步骤相比,现在一般网络不提供调整无应答时间的业务,即不能设定无应答时间;且不能在来电时选择转移或继续振铃;好处是实施简单。
在这里可以结合手工选择,在来电到达无应答时间(一般为20秒)后转移;或预先设定,来电时自动根据来电者类型和当前情景判定转移号码,在到达无应答时间时转移。可以比较简单的模拟出无人接听的效果。
本方法的步骤中有一些可以选择的实施步骤或内容,这些步骤或内容将使本方法的实施达到比较好的(快速、稳定、完整等)效果,或者对某些网络或对一般网络是必须的,这在权利要求中有清晰的层次描绘。
转移至的电话号码必须符合移动电话所处的具体网络环境的要求。
对一些公知的常规的细节,描述得比较简略或缺省,对于业内的技术人员来说,不会影响到本方法的实施。
【附图说明】
附图选择了一般的实现路径,是为了使说明书看起来容易理解,并非覆盖一切选择和情况。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的移动电话示意图。
图2是图1移动电话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实施的移动通讯网络的示意图,其中14是移动通讯基站,15是以交换机为核心的通讯设备,16是连接此移动通讯网络的其他通讯网络(如PSTN)。
图4是总的步骤示意图。
图5至图10是依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现步骤流程图。
图11是实施例中初始化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法的实施,可以在原有的移动电话(1)上修改,或在新的设计中纳入,或在现有的移动电话上添加本方法。本方法不涉及到硬件的修改。本方法是来电时可以进行分转的功能的实现,实施者需要在其上添加来电时的用户选择界面,或自动分转的判断规则及其用户设置,用户才得以看到和使用该功能。
其实施要点如下:
1、在原系统上修改、或在新的设计中纳入本方法。
须按照本方法兼容步骤的要求编写或修改呼叫转移设置中的遇忙呼叫转移设置。
2、在原系统上添加本方法。
按本方法的兼容步骤要求另辟界面设置遇忙呼叫转移,为保持整体性可以将所有的呼叫转移设置新编一个用户界面。最好设法禁止用户使用原来的遇忙呼叫转移设置,或将其在网络上的设置操作截断,经过兼容步骤变换设置。
3、添加初始化步骤。
可以在开机,或重启,或刚更新本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后的软件启动时添加初始化步骤的执行,也可由用户选择执行。主要是保证遇忙呼叫转移不被禁止。
4、与上层软件的接口。
a)手动选择。
上层软件在来电时或者由用户选择一个预设的号码,或者由用户新输入一个号码。总之,得到一个本次来电转移的目标电话号码,并且在振铃结束前可以完成设入步骤,则转入本方法的设入步骤及其后的结束步骤。
b)自动选择。
上层软件在预设的数据上根据来电号码、情景等进行比较判断,确定要转向的目标电话号码后,转入本方法的设入步骤及其后的结束步骤。
c)优化无应答呼叫转移。
上层软件可以改编或增加该功能,提供界面让用户预设振铃时间,及转移号码或确定针对性的转移目标号码的判定逻辑,将确定的振铃时间和转移目标号码传递给优化无应答呼叫转移步骤。由优化无应答呼叫转移步骤完成操作。
5、注意。
a)来电时,如果设入的“遇忙呼叫转移”号码在网络上的设置彻底生效前振铃结束,则将来电转移至新设入的号码的操作会失败,一般在人工选择目标号码时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形。应该禁止用户在这个时间段选择转移,或给予必要的提示。
b)如果在设入转移号码的过程中有电话进入,则此时按挂断键会被转移到上次已设入生效的号码。
c)用户如果启用了常规的无应答呼叫转移,则会在到达无应答呼叫转移的规定时间(如20秒)后断线,来电被转移到预设的无应答呼叫转移电话。这会影响用户在接近20秒时作手动选择,而在到达20秒时仍未完成结束步骤挂断动作的转移的实现。最好是禁止原来常规的无应答呼叫转移,代之以本方法的优化无应答呼叫转移功能。
d)在允许无条件呼叫转移状态时,不能进行来电时的分转操作,因其不能响应来电,不能进入设入步骤和结束步骤。
下面举例说明在GSM网络环境,已经开通呼叫转移业务的移动电话1上,在移动电话1原系统上添加实施本方法的步骤:
提示:如果在允许无条件呼叫转移状态下设置遇忙呼叫转移,则设置过程中先须暂时禁止无条件呼叫转移,待设置完再恢复。下面的初始化步骤已列出了该过程,兼容步骤和优化无应答呼叫转移步骤未列出该过程,可仿照加入。某些移动电话开发平台可能提供了不同封装的接口,有可能不需要此过程,只要可以设置成功,并保持原来的呼叫转移状态效果就可以了。其他部分可能也会有类似的问题,但其最基本的方法仍是相同的。
1、初始化步骤。
在开机时获得遇忙呼叫转移的状态,如果为禁止,则获得当前无条件呼叫转移状态,如为允许无条件呼叫转移,则设为禁止无条件呼叫转移,然后设置遇忙呼叫转移为模拟禁止,模拟禁止号码为:139(此号码为中国移动的头部号码之一,需要根据当地网络号码情况调整),最后,若原来为允许无条件呼叫转移状态,则恢复允许无条件呼叫转移状态;如果为允许,则不作改变。流程见图11。
2、兼容步骤。
a)具有独立的用户设置呼叫转移的界面,当用户在该操作界面设置禁止遇忙呼叫转移时,界面显示为禁止遇忙呼叫转移,对网络的实际设置则为模拟禁止,模拟禁止号码为:139。
b)当用户查询遇忙呼叫转移状态时,如果读到的状态为允许,且号码为模拟禁止号码“139”(读回为“86139”,前面加了国家号),则显示为禁止遇忙呼叫转移;如果读到的状态为禁止,则显示为禁止遇忙呼叫转移,并设置为模拟禁止,模拟禁止号码为:139。
3、优化无应答呼叫转移步骤。
a)让用户设定来电多少秒之后作无应答呼叫转移。
b)让用户输入转移目标号码。如果上层软件将此项选择与自动选择结合在一起,可以针对不同的情景和来电者自动判定无应答呼叫转移号码,则此处不必让用户输入。
c)来电时,在达到预定振铃时间后(来源“a)”),取得本次目标电话号码(来源“b)”),按设入步骤和结束步骤完成本步骤。
4、设入步骤。
a) 由上层软件手动选择或自动选择获得本次来电要转移至的目标电话号码。
b)接“a)”以网络规定格式设入到“遇忙呼叫转移”号码,如不成功则返回失败,上层软件再调用设入步骤进行设入操作,如5次不成功,则失败报警,请用户选择接听、挂断或继续转移。
c)接“b)”从网络上读取其转移号码,确认为设入的号码后,进入结束步骤。
5、结束步骤。
发出本次来电的挂断命令。
本发明内容我们已经在移动电话上完全实现。
本发明包含所有这些处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选择、修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