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98182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28 CN 102698182 B *CN102698182B* (21)申请号 201210211856.4 (22)申请日 2012.06.25 A61K 36/9064(2006.01) A61P 1/12(2006.01) (73)专利权人 陈慧婷 地址 52312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城商贸 花园牡丹阁 1 座 702 室 (72)发明人 陈慧婷 (54) 发明名称 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 剂,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 佩兰 。
2、160-200 份、白 豆 蔻 80-160 份、白 芷 80-160 份、麻 黄 60-140 份、 土茯苓 80-160 份、 白术 80-160 份、 薏 苡仁 160-200 份、 甘草 30-90 份, 诸药共奏解表散 寒、 芳香化湿之功,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寒湿型腹 泻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 可迅速缓解泄泻清稀如 水, 腹痛肠鸣, 脘闷食少, 或兼有风寒表证的症状, 本制剂无毒副作用, 治疗效果显著, 从根本上解除 了患者的痛苦。 (51)Int.Cl. 审查员 赵保忠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98182 B CN 102698182 B *CN102698182B* 1/1 页 2 1. 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 佩兰160-200份、 白豆蔻80-160份、 白芷80-160份、 麻黄60-140份、 土茯苓80-160份、 白术 80-160 份、 薏苡仁 160-200 份、 甘草 30-9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l 所述的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 其特征在于 :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 药原料制成 : 佩兰 180 份、 白豆蔻 120 份、 白芷 120 份、 麻黄 100 份、 土茯。
4、苓 120 份、 白术 120 份、 薏苡 仁 180 份、 甘草 60 份。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98182 B 2 1/3 页 3 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腹泻 (diarrhea) 是一种常见症状, 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 粪质 稀薄, 水分增加, 每日排便量超过 200g, 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 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 迫感、 肛门不适、 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 病程在 2 3 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
5、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 2 4 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腹泻是大肠 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中医在 内经 中称腹泻为 “泄” , 汉唐时期多称为 “下利” , 宋代以后称 为 “泄泻” 。根据腹泻的病因、 发病部位、 发病特点、 粪便形状等, 又分为 : 湿泄、 火泄、 暑泄、 热泄、 食泄、 气泄 ; 胃泄、 小肠泄、 大肠泄、 肾泄、 直肠泄 ; 水泻、 滑泻等。一般将大便溏薄者称 为 “泄” , 下如水样者称为 “泻” 。腹泻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是很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 它同时可伴有呕吐、 发热、 腹痛、 腹胀、 黏液便、 血便等症状。伴有发热、 腹痛、 呕吐等常提示 急性感染 ; 伴大便带血、 。
6、贫血、 消瘦等需警惕肠癌 ; 伴腹胀、 食欲差等需警惕肝癌 ; 伴水样便 则需警惕霍乱弧菌感染。此外, 腹泻还可引起脱水、 营养不良, 表现为皮肤干燥、 眼球下陷、 舌干燥、 皮肤皱褶。西药治疗药费高, 副作用大, 还容易复发。采用中医中药的手段来治疗 腹泻疾病, 标本兼顾, 是一极待开发的渠道, 适用范围广, 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提供一种具有配伍完善, 无毒 副作用, 疗效可靠的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5 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 由以下重。
7、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 0006 佩兰160-200份、 白豆蔻80-160份、 白芷80-160份、 麻黄60-140份、 土茯苓80-160 份、 白术 80-160 份、 薏苡仁 160-200 份、 甘草 30-90 份。 0007 所述的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 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 0008 佩兰 180 份、 白豆蔻 120 份、 白芷 120 份、 麻黄 100 份、 土茯苓 120 份、 白术 120 份、 薏苡仁 180 份、 甘草 60 份。 0009 所述的治疗腹泻的佩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方法为 : 0010 按比例称取上述中药原料佩兰 180 份、。
8、 白豆蔻 120 份、 白芷 120 份、 麻黄 100 份、 土 茯苓120份、 白术120份、 薏苡仁180份、 甘草60份, 清洗晾干, 粉碎成颗粒, 加水浸泡1.5小 时, 然后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加原料药 8 倍量的水, 武火煎沸后, 再文火煎煮 1-2 小时, 取 煎液、 滤过, 第二次加原料药 6 倍量的水, 煎煮 0.5-1.5 小时, 取两次煎液, 滤过, 热封袋中, 每袋 180ml, 高温灭菌, 包装即得。 0011 用法与用量 : 口服本发明中药制剂, 每次180ml, 每日2次, 饭后半小时, 4周为1个 疗程。 说 明 书 CN 102698182 B 3 2/3。
9、 页 4 0012 本发明原料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佩兰 : 辛、 平, 归脾、 胃、 肺经, 芳香化湿、 解暑发表、 化内湿 ; 白豆蔻 : 辛、 温, 归肺、 脾、 胃经, 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 白芷 ; 辛、 温, 归肺、 胃经, 解表 散风, 通窍, 止痛,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 麻黄 : 辛、 微苦、 温, 归肺、 膀胱经, 发汗解表、 宣肺平 喘、 利水消肿 ; 土茯苓 : 甘、 淡、 平, 入肝、 胃经, 清热解毒、 除湿、 利关节 ; 白术 : 苦、 甘、 温, 归 脾、 胃经, 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 ; 薏苡仁 : 甘、 淡、 微寒, 归脾、 胃、 肺经。
10、, 利水渗湿、 健脾止泻、 祛湿除痹、 清热排脓 ; 甘草 : 甘、 平, 归心、 脾、 肺、 胃经, 补脾益气、 润肺止咳、 清热 解毒、 缓解止痛、 缓和药性 ; 诸药共奏解表散寒、 芳香化湿之功,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寒湿型 腹泻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 可迅速缓解泄泻清稀如水, 腹痛肠鸣, 脘闷食少, 或兼有风寒表 证的症状, 本制剂无毒副作用, 治疗效果显著, 从根本上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实施例 l : 0014 中药原料 : 佩兰 180 份、 白豆蔻 120 份、 白芷 120 份、 麻黄 100 份、 土茯苓 120 份、 白 术 120 份、 薏苡仁 180。
11、 份、 甘草 60 份。 0015 制备方法 : 按比例称取上述中药原料佩兰 180 份、 白豆蔻 120 份、 白芷 120 份、 麻 黄 100 份、 土茯苓 120 份、 白术 120 份、 薏苡仁 180 份、 甘草 60 份, 清洗晾干, 粉碎成颗粒, 加 水浸泡1.5小时, 然后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加原料药8倍量的水, 武火煎沸后, 再文火煎煮 1-2小时, 取煎液、 滤过, 第二次加原料药6倍量的水, 煎煮0.5-1.5小时, 取两次煎液, 滤过, 热封袋中, 每袋 180ml, 高温灭菌, 包装即得。 0016 实施例 2 0017 中药原料 : 佩兰 200 份、 白豆蔻 。
12、160 份、 白芷 160 份、 麻黄 140 份、 土茯苓 160 份、 白 术 160 份、 薏苡仁 200 份、 甘草 90 份。 0018 制备方法 : 按比例称取上述中药原料佩兰 200 份、 白豆蔻 160 份、 白芷 160 份、 麻 黄 140 份、 土茯苓 160 份、 白术 160 份、 薏苡仁 200 份、 甘草 90 份, 清洗晾干, 粉碎成颗粒, 加 水浸泡1.5小时, 然后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加原料药8倍量的水, 武火煎沸后, 再文火煎煮 1-2小时, 取煎液、 滤过, 第二次加原料药6倍量的水, 煎煮0.5-1.5小时, 取两次煎液, 滤过, 热封袋中, 每袋 。
13、180ml, 高温灭菌, 包装即得。 0019 实施例 3 : 0020 中药原料 : 佩兰160份、 白豆蔻80份、 白芷80份、 麻黄60份、 土茯苓80份、 白术80 份、 薏苡仁 160 份、 甘草 30 份。 0021 制备方法 : 按比例称取上述中药原料佩兰 160 份、 白豆蔻 80 份、 白芷 80 份、 麻黄 60份、 土茯苓80份、 白术80份、 薏苡仁160份、 甘草30份, 清洗晾干, 粉碎成颗粒, 加水浸泡 1.5 小时, 然后加水煎煮两次, 第一次加原料药 8 倍量的水, 武火煎沸后, 再文火煎煮 1-2 小 时, 取煎液、 滤过, 第二次加原料药 6 倍量的水, 。
14、煎煮 0.5-1.5 小时, 取两次煎液, 滤过, 热封 袋中, 每袋 180ml, 高温灭菌, 包装即得。 0022 实施例 4 : 0023 临床试验 0024 1) 一般资料 : 0025 采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共治疗 50 例患者, 其中男 23 例, 女 27 例 ; 年龄 15-70 岁 , 平 说 明 书 CN 102698182 B 4 3/3 页 5 均 42.5 岁 ; 病程 3 8 年。 0026 2) 诊断标准 : 主症 : 泄泻清稀如水, 腹痛肠鸣, 脘闷食少, 或兼有风寒表证, 舌苔白 腻, 脉濡缓。 0027 3) 治疗方法 : 口服本发明实施例 1 中药汤剂, 每次。
15、 180ml, 每日 2 次, 饭后半小时, 4 周为 1 个疗程, 1 个月为 1 个疗程 , 连用 2 个疗程后停药 , 全面判定疗效 ,3 个月后随访 , 统计复发情况。 0028 4) 疗效评价标准 : 0029 痊愈 : 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 3 个月无复发 ; 0030 有效 : 症状明显减轻, 仅存 1 2 个轻微腹部症状, 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或治疗期 间症状基本消失, 随访期间有复发者 ; 0031 无效 : 未达到有效标准。 0032 5) 治疗结果 : 患者 50 例病例中, 经 2 个疗程治疗, 其中痊愈 34 例, 有效 13 例, 无 效 3 例, 总有效率达 94。 0033 实施例 5 : 0034 典型病例 : 陶某, 15 岁, 女, 泄泻清稀如水, 腹痛肠鸣, 脘闷食少, 或兼有风寒表证, 舌苔白腻, 脉濡缓, 服用实施例 1 的中药制剂 1 周见效, 2 个疗程痊愈。 0035 实施例 6 : 0036 典型病例 : 金某, 68 岁, 男, 泄泻清稀如水, 腹痛肠鸣, 脘闷食少, 或兼有风寒表证, 舌苔白腻, 脉濡缓, 服用实施例 1 的中药制剂 1 周见效, 2 个疗程痊愈。 说 明 书 CN 102698182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