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加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893042.7 (22)申请日 2015.12.08 A23F 3/06(2006.01) (71)申请人 吴桂冠 地址 515300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流沙流石 路桂硕园一区 A 幢中梯八楼 (72)发明人 吴佳媛 吴桂冠 吴均晗 吴均锐 吴佳妮 吴佳欣 吴建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郑永泉 李志强 (54) 发明名称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工 艺步骤 : 选择鲜叶、 放置光谱箱中降解农药、 杀 青、 揉捻、 干燥、 分级归。
2、堆、 发酵、 翻堆、 干燥、 包装 入库 ; 本发明茶叶加工方法利用组合光谱光信 号, 可有效去除茶叶中的残留农药, 并综合使用合 理有序的工艺显著提高了茶叶的口感。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5341203 A 2016.02.24 CN 105341203 A 1/1 页 2 1.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S1. 采摘新鲜茶叶, 将茶叶放置在农药降解装置中降解残留农药, 接着杀青 ; S2. 将 S1 所得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 将茶叶制成球形或条索形, 同时渗出茶。
3、汁, 接着 进行干燥, 使干燥后的茶叶含水量在 5%-8% 之间 ; S3. 将上述加工后的茶叶经分筛后按级归堆, 加一定量的水放置回潮, 接着将放置回潮 的茶堆密封覆盖, 使其升温发酵, 适时翻动 1-2 次 ; S4. 干燥, 蒸发水分, 缩小体积, 把干燥好的茶叶精制分级, 装包入库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农药降解装置为光谱箱, 所 述光谱箱由控制器调控间隔发出红光、 蓝光和紫外线, 间隔时间为 0.01 秒。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茶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光波长为 600nm-700nm, 蓝光波长为 400nm-500n。
4、m, 紫外线波长为 350nm-400nm。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茶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谱箱中调节箱内温度为 16 -18。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摘后的茶叶放置农药降 解装置中 24 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1中杀青工序采用滚筒机, 温度为 230, 杀青时间为 6 分钟, 杀青叶含水量为 50%-53%。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茶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S2 中揉捻工序中揉捻时间 为 40-45 分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41203 A 2 1/3 页。
5、 3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茶叶农残药的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作为一种饮品, 其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及其购买欲 ; 茶叶 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消费者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问题之一, 而是否存在农药残留是其 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直接影响到茶叶销量, 从而影响茶叶经济的发展。 0003 目前茶叶控制农残常用的有三种 : 1、 在茶树枝杈上涂些不干胶 ; 2、 晚上在茶园 里点亮杀虫灯诱捕飞虫 ; 3、 在采收茶叶前喷几遍 “专用菌” , 降能毒性, 就达到国家的安全标 准。但农户须提前一个月向研究所预订专用。
6、菌, 须如实告知使用农药的品名、 喷施浓度。研 究所根据农户提供农药名称, 如 : 甲胺磷、 敌敌畏等, 即配制、 培养针对甲胺磷、 敌敌畏的菌 种, 进行培养, 按时交付农户使用, 七天喷一次, 需喷施三次。 0004 以上三种除虫除毒方法, 收效甚微, 无法普及推广, 原因是 : 1、 在茶树涂不干胶 : 其一 : 下雨、 暴晒或灰尘等都影响效果 ; 其二 : 对飞虫无法控制 ; 其三 : 人工费用很高。2、 杀 虫灯 : 其一 : 对爬行害虫无法控制 ; 其二 : 很多飞虫对杀虫灯不感兴趣 ; 其三 : 杀虫灯在野 外容易被盗 ; 其四 : 爬虫依然猖獗。3、 专用菌 (类似洗毒) : 。
7、其一 : 必须严格对照农药品名及 浓度掌握清楚而配制专用菌, 培养后按比例喷施在茶树叶面, 采茶前三周开始喷施, 共喷三 次。此方法缺陷有三 : 1) : 专用菌成本高 ; 2) 每次喷施人工费高 ; 4) 周边茶园均喷毒, 唯我 洗毒虫先到。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利用组合光谱光信号, 可有 效去除茶叶中的残留农药, 并综合使用合理有序的工艺显著提高了茶叶的口感。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 S1. 采摘新鲜茶叶, 将茶叶放置在农药降解装置中降解残留农药, 接着杀青 ; S。
8、2. 将 S1 所得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 将茶叶制成球形或条索形, 同时渗出茶汁, 接着 进行干燥, 使干燥后的茶叶含水量在 5%-8% 之间 ; S3. 将上述加工后的茶叶经分筛后按级归堆, 加一定量的水放置回潮, 接着将放置回潮 的茶堆密封覆盖, 使其升温发酵, 适时翻动 1-2 次 ; S4. 干燥, 蒸发水分, 缩小体积, 把干燥好的茶叶精制分级, 装包入库即可。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农药降解装置为光谱箱, 所述光谱箱由控制器调控间隔发出红光、 蓝光和紫外线, 间隔时间为 0.01 秒。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红光波长为 600nm-700nm, 蓝光波长为 400nm-5。
9、00nm, 紫外线波长 为 350nm-400nm。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采摘后的茶叶放置农药降解装置中 24 小时。 说 明 书 CN 105341203 A 3 2/3 页 4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S1中杀青工序采用滚筒机, 温度为230, 杀青时间为6分钟, 杀青 叶含水量为 50%-53%。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 S2 中揉捻工序中揉捻时间为 40-45 分钟。 001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茶叶加工方法, 能有效去除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通过 “茶叶农药残留速测仪” 检 测后, 完全达到茶叶出口的标准, 省去诸多繁琐的除毒方法, 并且使。
10、茶叶的口感显著提高, 汤色均匀明亮, 茶汤醇厚回甘并带有陈香。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不限于此。 0014 实施例 1 本发明茶叶加工方法, 按照以下工艺步骤制备 : 第一步, 采摘新鲜茶叶, 将茶叶放置在光谱箱中 24 小时降解残留农药, 光谱箱由控制 器调控间隔发出红光、 蓝光和紫外线, 间隔时间为 0.01 秒, 其中红光波长为 600nm-700nm, 蓝光波长为 400nm-500nm, 紫外线波长为 350nm-400nm ; 接着采用滚筒机进行杀青, 杀青时 间为 6 分钟, 杀青叶含水量为 50%-53。
11、%, 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 抑制鲜叶中茶 多酚等酶的促氧化, 蒸发鲜叶部分水分, 使茶叶变软, 便于揉捻成形, 同时促进良好香气的 形成 ; 第二步, 将 S1 所得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 40-45 分钟, 将茶叶制成球形或条索形, 同 时渗出茶汁, 增进色香味浓度, 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 便于在酶的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 用, 有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接着进行干燥, 使干燥后的茶叶含水量在 5%-8% 之间 ; 第三步, 将上述加工后的茶叶经分筛后按级归堆, 加一定量的水放置回潮, 接着将放置 回潮的茶堆密封覆盖, 使其升温发酵, 适时翻动 1-2 次 ; 第四步, 干燥, 蒸发。
12、水分, 去除多余的水分和苦涩味, 使茶香高味醇, 缩小体积, 把干燥 好的茶叶精制分级, 装包入库即可。 0015 本发明茶叶加工方法, 能有效去除茶叶中的农药残留, 通过 “茶叶农药残留速测 仪” 检测后, 完全达到茶叶出口的标准, 省去诸多繁琐的除毒方法, 并且使茶叶的口感显著 提高。 0016 为验证本发明茶叶加工方法是否达到预期的发明效果, 对食用本发明加工方法制 备的茶叶的 100 名顾客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经统计后形成下表 : 显然,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是对本发 说 明 书 CN 105341203 A 4 3/3 页 5 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 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5341203 A 5 。